时间:.3.19周四 地点:一中 天气:阴有大风
今天的天气正适合形容我们的心情。
早起,本来是想蹭八点半的课。一到办公室,门没有开,在外面守候。老师来了,相对一笑也没有更多的交集,什么也没说,她便穿梭于各楼层的办公室间。后来,才知道她没有钥匙。想来也是,她有什么义务要告诉我们什么或者说要给我们解释什么呢。对于我们而言,这是一次难得的见习机会,而对于更多的老师而言,我们或许打扰她们正常的教学进程。而接来下的两三节课,她也是婉转的拒绝了,或者说很明白的拒绝了,因为在整顿班级,她也有点火大,因此,我们的听课请求也就作罢。
去另一个老师那里听课,好不容易借来了板凳,然后在门外等待,后来却因教室人太多,空气不顺畅婉言拒绝了。那时候的心情真心是像大风一样,拔凉拔凉的。出师不利就算了,还屡次被嫌弃。
后来,某一同学有说,另一小组的同学请求去听老师的课,被明白拒绝,理由是上课的时候,听课的同学也在玩手机。原因好像是由于讲试卷,同学觉得无聊。个人觉得,虽然老师说这话一点脸面也不给,让同学尴尬,但是也是在理。不管老师是上什么课,只要我们在听课,那就得像求知者一样,虚心。最基本的应该是对老师的尊重。同学这点的确是过了。
或许是因为知道我们不容易,一位刚出来没多久的老师答应了我们听课的请求。但是很是谦虚,也事先对我们说不要抱太大希望。因为刚出来工作,校方也不会安排好的班集体。听到这,就会觉得有点恐慌,会不会当老师的激情就会因为这而磨灭?她和另一个老师埋怨教师工作的难堪,“除去两个月可爱的假期,其他时间都是折磨”不知道这句话背后蕴含的是什么,但至少,我隐约感受到这对于她们而言不是职业只是事业而已。
普通班的孩子的确思维会有点跟不上老师,但是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差,这种差距是和艺体班作对比而感知的。整个课堂有点闹闹哄哄,但是,这种感觉比死气沉沉来得好。同学说,这或许才是我们以后会面对的真实的课堂。
老师刚出来工作不久,对于班集体管理还有很多欠缺,因为不是班主任,所以很多时候也就放任自流。但是,整体而言,这位老师的教学方法也没有她自己说的那么糟糕,还是有很多可取之处。
一,轮流回答问题,形成潜在压力,迫使学生紧张,注意力集中,复习课本知识。
二,速度把握中偏快,节约时间,“请坐”体现了老师对学生的关怀和尊重。
三,给没回答上的同学以机会,后以抢答形式免站为坐。
四,板书设计有计划,最后形成详略得当,正副板书相得益彰。
随后,上午和下午听了杜老师两节课,虽然他谦虚,说是乱讲,但对我们而言都是表演,是艺术的盛宴,一扫听课不顺利的阴霾。整个课堂,对于听课者我而言,就自然而言的跟着老师的思路走了,带着我们拨开云雾见青天的感觉,一层层的由浅入深,再自然而言的深入浅出。错落有致,来去自如。杜老师的课堂随处都是亮点,但我也粗略的总结一下:
一,课堂导入风趣,接地气。举例子都是以学生们的现实生活为例。比如讲到文言文中“盖”字的用法,分析了常用的三个用法,还提及了不常用的两个,并由此联想到高三月考的重点字词,以同学们下节课是课外活动,想杜老师带出去补补胃,吃个“盖浇饭”,由此提及该词的写法。信手拈来却又浑然天成,毫不做作。
二,对高中教材的烂熟以及对高考的把握。整堂课下来,杜老师都不带看书的,更别说看教案,后来看到他的教科书都是白板板,深感这位老师强大的功底。不管谈及哪个重点词汇都会与高考紧密相连。
三,对重点字词的巩固和深化。语文说白一点就是日积月累的学科。而重点字词就是搭建语文殿堂的砖块。杜老师每每分析完一个自然段都是再次提及其中的重点字词,并逐个击破,将其用法做一个总结。这个过程丝毫不见衔接的过渡,就自然生成。
四,在分析《赤壁赋》中,客人的消积情绪时,又刚好要下课。杜老师照顾学生的情绪,将学生周考的失利与之对比。顺带将学习与享乐的取舍也做了个分析。
五,在旁征博引,引经据典方面,杜老师这等功力与几十年的资历是分不开的。也正因如此,经验的获得都是要靠亲身去接触去体悟去摸索才会有所得。而别人的经验除去殷羡还可以借鉴。
今天值得自我肯定的是,我一个人去听了一节课。
说来也是巧合,在隔壁班因为人数太多,就转战隔壁班,本来和老师说好了,但因为后门没开,又刚好上课,不好意思从前门进去,就在走廊外面呆着。一个老师看见了,估计是班主任,就让我进去,还鼓励说没有关系的,就这样,我就厚着脸皮,提着凳子,在众目睽睽之下,走到了教室后面,也就当时有点小尴尬,后来听着听着,也是别有一番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