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大家还记得电影《牧马人》中许灵均和李秀芝的对话:“我是个右派。”“姓郭的大叔跟我说了,他们说你是个好人。”
许的话表现出直言相告的坦诚、不愿连累善良的秀芝、以及因长期背黑锅而不得不放弃常人之念的无奈、绝望和自卑……这句话意味着:我不能、不敢也不忍娶你。这时,观众从秀芝的表情和言语中看出,她心领神会了许的话所流露的一切。秀芝的话反映出孤身飘零他乡而急于“找一碗饭吃”的迫切心情,反映出她根据许此时的“表现”和郭大叔的大实话,做出了淳朴的劳动者自己的判断。总之,李对许的话做了温柔的反弹:我不在乎,我信任你,我愿意嫁给你。许闻之不禁悲从中来,失声痛哭。这段对话具有展示复杂心情的丰富内涵,具有激起心灵撞击的强烈动势,是很有“动作性”的。可见戏剧动作性远不止举手投足等等,语言也是动作。“语言动作”主要是指对话能展露人物丰富的内心活动,并刺激、影响别人;在内心交流和碰撞中引起双方心情或相互关系的微妙变化,从而推进剧情。唯有这样才能把“戏”做好,若无语言动作则无“戏”可看。
演戏和演讲,有假戏真做与真“戏”真做之分,是两码事,然而在基于生活的“语言动作”上却是相通的。就像观剑而做诗,我们何尝不可从表演艺术中悟出演讲技巧呢?演讲者可以把听众假想为一个同台的“搭档”(但决非演戏),用语言动作打动、说服、感染他,同时根据其反应调节演讲,形成双方内心活动(动作)相互激发的连锁反应,像发展剧情那样把演讲过程向前推进。下面就试着谈谈演讲的“语言动作 ”。
演讲稿的“动作性”在一定的戏剧情境下,台词能以一当十,一句话甚至一个字也能多义地折射人物的内心活动,这是因为它主要用言外的潜台词来暗示动作。而演讲没有舞台对话的条件,要把台词省略的东西补出一些,更多更直接地向听众倾诉。但演讲语言也并非一览无遗,仍有很多“潜台词”,因此演讲语言都可以在言外蕴含动作。像描写句、抒情句、反问句、感叹句等等都是富有明显的动作意味的。这里例举列宁在1918年8月的《在全俄教育工作第一次代表大会上的演说》中的一段话:……英法正竭力保持自己的地位。他们侵犯俄罗斯共和国,把资本主义的弦拉得很紧,紧得就要断了。甚至资产阶级报刊承认,工人群众的情绪也有了十分明显的转变:在法国,“保卫祖国”的思想遭到破产;在英国,工人阶级宣布“国内和平”破裂。这就是说,英法帝国主义者已经拿出他们的最后一张王牌,我们可以满有把握地说,这张王牌一定会被吃掉。
冷静的分析足以服人;内在的激情足以动人;言人所欲言,拨开迷雾,给逆境中的人民以巨大鼓舞。
其中意志与情感的动作指向十分明朗.377R.,而且显得细致入微而又波澜起伏:“弦”的比喻是讥讽和蔑视,流畅精短的排比显得举重若轻,吃掉“王牌”的说法显出果断的气魄和必胜的信心。这段情理交融的话具有反映演讲人内心活动的丰富意蕴,有不少弦外之音,为演讲时的“再创作”——表现“语言动作”提供了基础。
演讲要成为在演讲人的“语言动作”主导和激发下讲、听双方互动的过程。我们在写演讲稿(或打腹稿、即兴演讲)时应该使之成为一个激发这种“互动”的“动作链”。三种对话方式带有动作性的演讲语言主要通过三个双向交流渠道进行传递。
一是演讲者的“发话”与听众的态势语言的交流。比如,形象风趣的论理会使人脑清目明,生动感人的叙述会使人为之动容,新鲜、简洁的语言使人乐于倾听,还要抑扬顿挫,缓急有致,调节和适应听众心理,并察颜观色而寻求更好的表达。这就如同与不插嘴的人交谈一样。应该像肯尼迪的一位常年观察家所说的那样:“不管我坐在观众席的哪个位置上,总统他好像总能把我挑出来,然后跟我面对面地说话。”
二是在“讲”的同时和间隙,双方都用态势语进行“对话”。如默契的眼神交流,以手势、“道具”以及服饰、风度引起“良性”反应,还有在停顿中沟通。在态势语的背后是丰富复杂的“心灵对话”。
三是直接对话。演讲人偶而也与听众做直接而简短的交谈。多用设问和反问,或交流看法,或进行诱导。
“语言动作”的表现演讲者通常是巧妙结合前两种对话方式把演讲“语言动作”表现出来。我们不妨从表演艺术中悟出些表现方法。
1、“意念”主导表演大师金山在《风暴》中扮演的施洋大律师,有一段扣人心弦的演说。据金乃千回忆:表演者默想着“为工人伸张正义”的强烈意念,以此来主导演讲。他满腔悲愤、理直气壮地揭穿了惨
案的真相,接着慷慨激昂地说道:工人弟兄们,工人弟兄们!哪一个妻子没有丈夫?哪一个丈夫没有妻子?她没有了丈夫,她的丈夫江有才被魏处长的父亲谋杀了,她难道甘心俯首贴耳地不表示抗议吗?不能!
共2页,当前第1页12<>
【演讲的“语言动作”】相关文章:
★ 关于供应链管理中的“牛鞭效应”
★ 提高妇联工作的含“经”量
★ 做好促农增收的“加减乘除”
★ 在县教育局任职会议上的发言
★ 谈思想政治工作“三个贴近”
★ 恪守“十有” 管住自己
★ “警嫂”之歌
★ 浅议“两权”监督机制
★ 基层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中的“10个为什么?”
★ 联保贷款:联结信用社与“三农”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