谯姓的来源,姓谯的名人
谯姓的来源,姓谯的名人
一、姓氏源流
谯(Qiáo 谯)姓源出有二:
1、出自姬姓,以国名为氏。据《姓氏考略》载:“周召公姬奭子盛封谯侯,子孙以地为氏。”谯姓是出自于上古周朝时周天子的姬姓王室,谯姓的始祖,是周朝初年与周公旦同负贤名的召公姬奭 ,他有一个儿子盛,被封于谯(今四川省境内),盛于此建立了谯国,并自号为谯候,其子孙就以国名为姓,称为谯氏。又据李利《涉盛氏谱》载,西周时,周召公姬奭之子盛,受封於谯,为侯爵,世称谯侯,其后形成盛、谯二姓。据查,如今谯姓族人,大多在四川省,正与当初谯姓的起源地相符。
2、出自曹姓,以封邑名为氏。据《元和姓纂》、《通志·氏族略·以邑为氏》载,周文王第十三子振峄封曹,并且建立了曹国,他的子孙世代为曹国的大夫,形成了曹氏。而曹姓的大夫的封地于谯邑(今安徽省亳州市),其后世子孙就以采食邑名作为姓氏,称为谯氏,形成了又一支谯姓的起源。
二、迁徙分布
谯姓在《百家姓》中,虽不是一个大户人家。但时下在陕西省西乡县可算得上旺族之一,尤其是西乡的洋河、马家湾两地号称“谯半河”。还有四川南充、阆中两地算得上人丁兴旺。从全国范围来说,除陕西、四川之外,安徽、浙江、云南、贵州、新疆和甘肃等都有谯姓的足迹。
谯姓的出现,最早可以上推到三千年前。根据《姓氏考略》记载,谯姓是出身于上古周朝时周天子的姬姓王室。谯姓的始祖是周朝初年与周公旦同负贤名的召公......。他的子孙世代为曹国大夫,其中有一支的采邑受封于谯地,其后世子孙一部分就以采邑作为姓氏;一部分则以地名谯作为自己的姓氏,就形成了后来的谯姓一族。
(缺)谯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上古周朝时候,有个周召公姬爽,是个贤良的人物,他的儿子就被封为“谯侯”,谯侯原名叫“盛”。盛的子孙后代,就以祖上的封号为姓,世代姓谯。盛后来还建立了谯国,所以谯姓也可以说是以国为姓,称为谯氏。据《元和姓纂》、《通志·氏族略·以邑为氏》载,周文王第十三子振峄封曹,并且建立了曹国,他的子孙世代为曹国的大夫,形成了曹氏。而曹姓的大夫的封地于谯邑(今安徽省亳州市),其后世子孙就以采食邑名作为姓氏,称为谯氏,形成了又一支谯姓的起源。谯氏武帝时已为显族,初兴当在秦治巴蜀间(公元前316-公元前206年)。据《华阳国志·巴志》载,南充国县有大姓谯氏。谯氏主要集中分布在现在的南充及阆中等地,原賨人分布地。《华阳国志·巴志·卷十二序志》有“忠正、侍中谯隆,字伯司。”注:“阆中人也。”谯隆曾为上林令,武帝欲广苑囿,隆固谏,后迁成皋令。东汉阆中谯玄,善讲《易》、《春秋》,仕于州郡,后拜议郎,迁中散大夫,最后隐于家,誓死不仕公孙述。三国著名学者谯周,《后汉书》、《三国志》、《华阳国志》等均有载,或立传、或言及,影响颇广。《史记》、《汉书》中无姓谯者。《后汉书》只有谯庆(阆中人)、谯玄(阆中人)、谯瑛(谯玄子)、谯周(巴西西充国人)。《三国志》中姓谯者,皆谯周家人。这就确证谯姓发源于蜀中,兴于两汉,以后传到外省。从谯姓的兴起时代和分布地区看,谯氏应是古賨人的一支,且是文化最发达的一支。谯氏的先祖,可能是賨人的巫师,故其后裔多精天文地理,以原始道学、谶纬学见长。古代“蜀学”自然有很多源泉,但川东北賨人的文化,特别是他们的巫学,是现有资料中最值得注意的一支,其中就以谯氏为代表。因此,谯姓很早就出现在我国的历史上了,谯国那地方,就在现今四川省内,而如今谯姓族人,也大多在四川。谯姓望居巴郡(秦以巴国地置巴郡。东汉建安六年刘璋改巴郡为巴西,治阆中,今属四川省阆中市)、谯郡(汉建安末置,治谯县。隋唐为亳州谯郡,即现在的安徽省亳州)。
三、历史名人
谯 周:三国时期蜀国名士。字允南(200年-270年),巴西西充(今四川省阆中市西南)人,精研六经。谯周幼年失父,家贫笃学,做了博学多才的蜀中名儒泰宓的弟子,22岁入仕,先后任益州牧、中散大夫、光禄大夫、太子仆、骑都尉、散骑常侍。他一生著述多达百篇,尤其史学著作,历“两晋”迄于“唐宋”,皆为史家所瞻目。主要作品有《谯子法训》、《论语注》、《五经然否论》、《古考史》、《巴蜀异物志》等。《古考史》全书25卷,在[唐代]即被誉为“能与《史记》并行于世的史书”。今谯周墓位于南充市。
谯 纵:十六国时期后蜀国君(?-413年)。公元405年-413年在位,巴西南充(今属四川省)人,初任东晋安西府参军。义熙元年(405年)据蜀,称成都王,413年兵败国亡。
谯 定:宋代学者,字天授,涪陵人。人称谯夫子,自号涪陵居士。少喜学佛,后学《易》于郭曩氏,并从程颐闻道于洛,是程颐川籍门人中最杰出的易学家。清康初,召为崇政殿说书。著有《易传》。
谯 矜:清代孝疹,沅江人,诸生。七世同居,终事无哗。一夕火起,兄弟先入主祠,抱主避火,火亦随息。尝作《家训十二条》,子孙世守之。
谯 秀:字符彦,巴西(今四川省)人。祖周,以儒学著称,显明蜀朝。郡察孝廉,州举秀才,皆不就。及李雄据蜀,雄叔父骧、骧子寿皆慕秀名。桓温灭蜀,上疏荐之,朝廷以秀年在笃老,兼道远,故不征,年九十余卒。
谯 隆:字伯司,阆中人,西汉贤臣。先后任上林令、忠下侍中。
谯 玄:字君黄,又叫谯元,阆中人,谯隆之子。少时好学,善说《易》、《春秋》。久居郎官,后迁太常丞,王莽篡汉,谯玄隐姓埋名,潜行回故里。后公孙述据蜀称帝,数聘谯玄,玄不应命。光武建武11年(公元35年)卒,遗文有《上成帝书》。
谯 瑛:谯玄之子,阆中人,西汉末学者。通五经,治《易》,为北宫卫士令。
谯 谟:明朝学者,知识非常广博,喜欢做诗,常和文人逸士来往。
谯文林:清朝谯家碥人。同鲜大川、冉文稠、罗其清组织农民革命起义,率军数万,所向披靡,后被清政府镇压。
谯年高:清朝光绪年间谯家碥人,熟读诗书,知识渊博,为乡村“老爷”,人称谯夫子,一生从事乡村教育。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巴 郡:秦以巴国地置巴郡。东汉建安六年刘璋改巴郡为巴西,治阆中(今属四川省阆中市)。另以江州(今重庆)为治所,置巴郡。南北朝后期为楚州,隋改渝州,又以渝州为巴郡。
谯 郡:汉建安末置,治谯县。隋唐为亳州谯郡(即现在的安徽省亳州)。
2、堂号(缺)
附录:【谯氏祖训】
〖谯氏族训〗
黎明即起,洒扫庭院,要内外整洁。
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
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
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留连。
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
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
居身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
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
与肩挑贸易,勿占便宜。
见贫苦亲邻,须多温恤。
刻薄成家,理无久享。
伦常乖舛,立见消亡。
兄弟叔侄,须多分润寡。
长幼内外,宜法属辞严。
听诌言,乖骨肉,岂是丈夫。
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
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
娶媳求淑女,毋计厚奁。
见富贵而生谗容者,最可耻。
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
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
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
毋恃势力而凌逼孤寡,
勿贪口腹而恣杀生禽。
乖僻自是,悔误必多。
颓惰自甘,家道难成。
狎昵恶少,久必受其累。
屈志老成,急则可相依。
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诉,当忍耐三思。
因事相争,安知非我之不是,须平心暗想。
施惠勿念,
受恩莫忘。
凡事当留余地,
得意不宜再往。
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
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
善欲人见,不是真善。
恶恐人知,便是大恶。
见色而起淫心,报在妻女。
匿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
家门和顺,虽饔飧不继,亦有余欢。
送子上学,即囊橐无余,自得至乐。
读书志在圣贤,作人心存慈念。
办事务必周全,做官勤政勿贪。
自律自强,人定胜天。
谯氏子孙,庶尊奉焉。
--------------------------------------------------------------------------------
【中国人民解放军谯姓高级将领、革命英烈生平简介】
谯继汉烈士
谯继汉(1901-1932.8),湖南省华容县人。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幼时仅读了二年半私塾,便辍学在家砍柴务农。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大革命时期,1925年初入华容平民夜校学习。并先后加入华容县雪耻会和夜校组织的秘密农会小组。1927年5月在“马日事变”后的白色恐怖中,参与组织暴动队,处决屠杀工农的土豪劣绅,坚持革命斗争。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8年3月率暴动队编入华容县游击大队,以华容与石首交界的桃花山为依托坚持游击战争。1930年11月,任湘鄂西联县政府赤卫总队右军第8大队政治委员。在反国民党大规模“清湖”的斗争中,十分注重抓队伍的政治思想工作,使全队保持高昂士气,击退了敌军的多次疯狂进攻。1932年春调任中国工农红军红3军第8师24团政治委员,随部转战于湖北省荆山、应城一带,牵制敌军,保卫洪湖苏区。同年6月在前线指挥作战时,被发起“肃反”运动的“左”倾领导者诬为“改组派”遭逮捕。同年8月被错杀于湖北省监利县瞿家湾,时年31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如今,信息技术发达,谯姓的同宗们建了一个“谯氏天下”网站,谯姓同胞在网站上相互交流资料,寻根溯源,为谯姓同宗提供了一个联络和交流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