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
恝字的意思
恝
拼音jiá 注音ㄐ一ㄚˊ 简体部首心部 部外笔画6画 总笔画10画
五笔DHVN 仓颉QHP 郑码CIYW 四角57332 结构上下 电码1862 区位7702 统一码605D 笔顺一一一丨フノ丶フ丶丶
五笔DHVN 仓颉QHP 郑码CIYW 四角57332 结构上下 电码1862 区位7702 统一码605D 笔顺一一一丨フノ丶フ丶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恝
⒈ 无动于衷;淡然:恝置(不在意,置之不理)。恝然。
统一码
恝字UNICODE编码U+605D,10进制: 24669,UTF-32: 0000605D,UTF-8: E6 81 9D。
恝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恝字收录于 现通表 。
异体字
造字法
形声
English
carefree; indifferent manner; without sorrow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 恝
〈形〉
(1) 淡然,不经心 [neglect;do not care or worry]
夫公明高以孝子之心,为不若是恝。——《孟子·万章》
(2) 又如:恝然(淡然,无动于衷;不在意的样子);恝置(淡然置之,置之不理);恝视(漠视);恝情(忘情)
康熙字典
恝【卯集上】【心部】 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6画
《集韻》居切,音介。無愁貌。《孟子》公明高以孝子之心,爲不若是恝。
又《廣韻》《集韻》《類篇》《韻會》《正韻》訖黠切,音戛。義同。
又《轉注古音》苦計切,音契。《山海經》大荒之中,有恝恝之山。
又人名。炎帝之孫曰靈恝。
又《集韻》牛轄切,音。古與忦通。詳忦字註。◎按《說文》引孟子作,而丁公著讀孟子作恝。朱子因之,當以朱子爲正。
说文解字
康熙字典
恝【卯集上】【心部】 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6画
《集韻》居切,音介。無愁貌。《孟子》公明高以孝子之心,爲不若是恝。
又《廣韻》《集韻》《類篇》《韻會》《正韻》訖黠切,音戛。義同。
又《轉注古音》苦計切,音契。《山海經》大荒之中,有恝恝之山。
又人名。炎帝之孫曰靈恝。
又《集韻》牛轄切,音。古與忦通。詳忦字註。◎按《說文》引孟子作,而丁公著讀孟子作恝。朱子因之,當以朱子爲正。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忦【卷十】【心部】
憂也。从心介聲。五介切
说文解字注
(忦)也。从心。介聲。此與上介下心之字義別。五介切。十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