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

玦字的意思

玦
拼音jué 注音ㄐㄩㄝˊ 简体部首王部 部外笔画4画 总笔画8画
繁体部首玉部
五笔GNWY 仓颉MGDK 郑码CXGD 四角15180 结构左右 电码3777 统一码73A6 笔顺一一丨一フ一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jué(ㄐㄩㄝˊ)

⒈  半环形有缺口的佩玉,古代常用以赠人表示决绝:绝人以玦。

⒉  戴于右拇指助拉弓弦之器。俗称“扳指”。

统一码

玦字UNICODE编码U+73A6,10进制: 29606,UTF-32: 000073A6,UTF-8: E7 8E A6。

玦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玦字收录于 现通表

异体字

造字法

形声:左形右声

English

broken piece of jad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jué

〈名〉

(1) (形声。从玉,夬( guài)声。本义:环形而有缺口的佩玉)

(2) 同本义 [pannannular jade ring]

玦,佩玉也。——《说文》

金寒玦离。——《左传·闵公二年》。注:“如环而缺不连。”

佩之金玦。——《汉书·五行志》。注:“半环曰玦。”

捐吾玦兮湘中。——《楚辞·湘中》

绝人以玦,还人以环。——《荀子·大略》

(3) 通“决”。一种扳转某物的工具,特指古时射箭套在右手拇指上用以钩弦的器具 [thimble]

右佩玦。——《礼记·内则》。李调元补注:玦,半环也,即今之扳指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玦

玦【午集上】【玉部】 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集韻》《韻會》古穴切《正韻》居穴切,𠀤音決。《說文》玉佩也。《廣韻》佩如環而有缺,逐臣待命於境,賜環則返,賜玦則絕。義取訣。《史記·項羽紀》范增數以手循玦示項羽。《前漢·五行志》佩之金。《註》師古曰:半環曰玦。《白虎通》君子能決斷則佩玦。玦,環之不周也。

射者著於右手大指以鉤弦者亦謂之玦。《禮·內則》右佩玦。《詩·衞風·童子佩韘傳》韘,玦也。《疏》玦,挾矢時所以持弦飾也。《釋文》玦,本又作決。《小雅》決拾旣佽。

《詩話》紫玉玦茶也,烏玉玦墨也。《蘇軾·謝惠茶詩》空煩赤泥印,遠致紫玉玦。《孫莘老寄墨詩》近者唐夫子,遠致烏玉玦。《集韻》或作璚。

说文解字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玦

玦【午集上】【玉部】 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集韻》《韻會》古穴切《正韻》居穴切,𠀤音決。《說文》玉佩也。《廣韻》佩如環而有缺,逐臣待命於境,賜環則返,賜玦則絕。義取訣。《史記·項羽紀》范增數以手循玦示項羽。《前漢·五行志》佩之金。《註》師古曰:半環曰玦。《白虎通》君子能決斷則佩玦。玦,環之不周也。

射者著於右手大指以鉤弦者亦謂之玦。《禮·內則》右佩玦。《詩·衞風·童子佩韘傳》韘,玦也。《疏》玦,挾矢時所以持弦飾也。《釋文》玦,本又作決。《小雅》決拾旣佽。

《詩話》紫玉玦茶也,烏玉玦墨也。《蘇軾·謝惠茶詩》空煩赤泥印,遠致紫玉玦。《孫莘老寄墨詩》近者唐夫子,遠致烏玉玦。《集韻》或作璚。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玦【卷一】【玉部】

玉佩也。从玉夬聲。古穴切

说文解字注

(玦)玉佩也。九歌注曰。玦、玉佩也。先王所以命臣之瑞。故與環卽還、與玦卽去也。白虎通曰。君子能決斷則佩玦。韋昭曰。玦如環而缺。从王。夬聲。古穴切。古音在十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