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

萆字的意思

萆
拼音 注音ㄅ一ˋ 简体部首艹部 部外笔画8画 总笔画11画
繁体部首艸部
五笔ARTF 仓颉THWJ 郑码ENED 四角44406 结构上下 区位6141 统一码8406 笔顺一丨丨ノ丨フ一一ノ一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bì(ㄅ一ˋ)

⒈  同“蓖”。

统一码

萆字UNICODE编码U+8406,10进制: 33798,UTF-32: 00008406,UTF-8: E8 90 86。

萆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English

the castor-oil plant also used for other plants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名〉

蓑衣,用草制成的防雨用具 [straw rain cape]

萆,雨衣。一曰衰衣。——《说文》

萆,谓之蓑。——《广雅》

词性变化

〈动〉

同“蔽”,即隐蔽 [shelter]

从间道萆山而望赵军。——《史记·淮阴侯列传》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萆

萆【申集上】【艸部】 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8画

《集韻》賔彌切,音𤰞。《類篇》萆薢,藥草。

頻彌切,音陴。義同。

《集韻》必袂切,音蔽。《山海經》小華之山,其草有萆荔。

與蔽通。《前漢·韓信傳》從閒道萆山而望趙軍。《師古註》蔽隱于山閒,使敵不見。

《唐韻》蒲歷切,音甓。《玉篇》雨衣也。《類篇》一曰蓑衣。

《唐韻古音》同菝。

说文解字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萆

萆【申集上】【艸部】 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8画

《集韻》賔彌切,音𤰞。《類篇》萆薢,藥草。

頻彌切,音陴。義同。

《集韻》必袂切,音蔽。《山海經》小華之山,其草有萆荔。

與蔽通。《前漢·韓信傳》從閒道萆山而望趙軍。《師古註》蔽隱于山閒,使敵不見。

《唐韻》蒲歷切,音甓。《玉篇》雨衣也。《類篇》一曰蓑衣。

《唐韻古音》同菝。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萆【卷一】【艸部】

雨衣。一曰衰衣。从艸卑聲。一曰萆藨,似烏韭。扶歴切

说文解字注

(萆)雨衣。一曰衰衣。謂萆一名衰也。韋昭注齊語曰。襏襫、蓑薜衣也。薜或作襞。皆卽萆字。廣雅釋器曰。萆謂之衰。从艸。卑聲。蒲歷切。十六部。一曰萆歷佀烏韭。此別一義。艸名也。烏韭在本艸艸部下品之下。石衣也。靑翠茸茸長者可四五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