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

鲊字的意思

鲊
拼音zhǎ zhà 注音ㄓㄚˇ ㄓㄚˋ 繁体
简体部首鱼部 部外笔画5画 总笔画13画
五笔QGTF 仓颉NMOS 郑码RMID 四角28111 结构左右 电码7633 统一码9C8A 笔顺ノフ丨フ一丨一一ノ一丨一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鲊(鮓)zhǎ(ㄓㄚˇ)

⒈  一种用盐和红曲腌的鱼:“江南人好作盘游饭,鲊脯脍炙,无有不埋在饭中”。

⒉  用米粉、面粉等加盐和其他作料拌制的切碎的菜,可以贮存:茄子鲊。扁豆鲊。

统一码

鲊字UNICODE编码U+9C8A,10进制: 40074,UTF-32: 00009C8A,UTF-8: E9 B2 8A。

鲊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鲊字收录于 现通表

异体字

造字法

形声:从鱼、乍声

English

minced and salted fish; to preserv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zhǎ

〈名〉

(1) 盐腌的鱼[salted fish]。如:肥鲊(大而厚实的咸鱼);鲊脯(盐腌的鱼干);鲊酱(鲊醢。鱼酱);鲊羹(用腌鱼做的汤)

(2) 泛指盐腌食品 [salted food]。如:鲊瓮(盐腌食品用的陶瓮);鲊菜(盐腌的鱼肉蔬菜)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鲊

鮓【亥集中】【魚部】 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5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側下切。與鮺同。藏魚也。《釋名》鮓,滓也。以鹽米釀之如葅,熟而食之也。

《集韻》助駕切,音乍。海魚名。或作蚱。《博物志》東海有物,狀如凝血,從廣方員,名曰鮓魚。無頭目處所,內無藏,衆蝦附之,隨其東西,人煑食之。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鲊

鮓【亥集中】【魚部】 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5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側下切。與鮺同。藏魚也。《釋名》鮓,滓也。以鹽米釀之如葅,熟而食之也。

《集韻》助駕切,音乍。海魚名。或作蚱。《博物志》東海有物,狀如凝血,從廣方員,名曰鮓魚。無頭目處所,內無藏,衆蝦附之,隨其東西,人煑食之。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