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中二年级作文
导航

乡村的魅力初中作文

2021-01

篇一:《初二_写景作文《乡村的魅力》》

乡村的魅力

作者:青云中学八年(10)班胡融薇

自从跟随父母来到城关读书后,我真是越来越想念那个我从小生活的乡村了。我想念它的宁静,想念它的繁忙。它有无穷的魅力让我向往。

乡村是宁静的。清晨,轻轻推开窗门,一阵清风便会拂面而过,抚摸着你的脸,亲吻着你的额头,一阵阵鸡鸣狗叫在村落里回荡着。

走出门去,只见雾穿梭在山之间,弥漫在田野里,萦绕在房屋旁,恍如仙境,真想在这迷人的雾中舞蹈一番,可又怕惊醒了睡得正香的村子。站在朦胧的雾里,雾就像冷美人似的,绕上来,避开去,撩拨你的头发,抚摸你的脸庞,装点你的眉毛。在树林中,道路上,小溪旁,田野里,到处都有雾那神秘的身影,它拥抱着沉睡的村庄,轻轻哼着摇篮曲,像哄着一个可爱的孩子入睡。

终于,在山的那边,露出了一丝丝红晕,越来越亮。此时,雾也放下了它拥抱着的村庄,渐渐散去了。可爱的村庄醒了,睁开了那双朦胧的双眼,看着这轮崭新的太阳。家家户户都奏起了锅碗瓢盆交响曲,空气中弥漫着饭菜的香味,小猫小狗高兴起来了,快乐地追逐打闹,小鸟也欢叫起来,为这一天开个好彩头。露珠挂在花朵上、草尖上、树梢上,折射着太阳的光辉,煞是迷人。乡村动起来了,人们吃过早饭,都拿起农具到地里干活去了。人们互相问候着,有的一边工作还一边交谈。小鸟和着虫叫声,给乡村奏起了一支清新小曲,蝴蝶给它们伴着舞,飞得欢快,它们就像一支田园乐队,为农民们辛苦的一天打起了前奏……

到了天黑,又是另一番景致了。吃过晚饭,这里的人们都会搬来椅子坐在门前,喝一口自制的茶,互相聊起今天的事来,算是对一天的总结了吧。天还未完全黑下来,星星就蹦出来了,开始是一颗两颗,忽闪忽闪,在天上眨着那双永远好奇的眼睛俯视着大地。后来,星星们就像赶集似的一下子涌了出来,望着疲劳的人们,倾听他们的谈话,这时虫儿们也来了,学着人们叽叽喳喳交谈起来。一直到深夜,人们才感到已经疲惫不堪了,这才各自回家去,约着明天一起去干活。

乡村是个魅力十足的地方,在那里可以领略大自然的风采,可以倾听大自然的呼吸。它的宁静与繁忙是它最大的魅力。

点评:描写细腻,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思路清晰是这篇现场作文获得高分的关键。选取最熟悉的素材,抓住细节展开描摹,突出其亮点,语言精练,展示出乡村的魅力所在。

指导教师:王春灿

来源:/zuowen/chuzhong/chuer/xiejing/206249.htm

篇二:《浅谈农村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语文

浅谈农村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岳阳县云山乡中心学校王阳

摘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打基础的一项重要工作。随着语文新课标的深入贯彻,以及中考作文比重的加大,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日显重要,但目前的作文教学恰恰是整个语文教学的一大薄弱环节,许多语文教师费九牛二虎之力,作文教学的效果仍不是很理想。笔者就如何提高农村初中作文教学水平这一问题谈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关键词:农村初中作文教学写作兴趣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打基础的一项重要工作。随着语文新课标的深入贯彻,以及中考作文比重的加大,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日显重要,但目前的作文教学恰恰是整个语文教学的一大薄弱环节,许多语文教师费九牛二虎之力,作文教学的效果仍不是很理想。甚至不少学生对作文更是谈“文“色变,哪里去要求高水平高质量的学生习作呢?因此,改进作文教学,提高作文质量,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也就成了语文教学的当务之急了。笔者进入语文教学领域的时间尚短,对作文教学的体会也不深。在此只是谈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纵观当前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的现状,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明显的问题:

其一,学生不会选取写作素材,喜欢编故事、写假话。

其二,学生的写作表情达意不准确,出现这样那样的语言毛病。其三,作文教学缺乏系统训练、目标不明确和计划性不强。这些都是作文教学中客观存在的问题,因此考虑如何让学生喜欢作文,爱写作文,写好写作文,便是一个不得不探究的问题。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一、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作文教学中不管是老师命题、学生写,还是学生写、老师改,学生{乡村的魅力初中作文}.

常常处于被动地位。要改变这种现状,解决写作教学高耗低效的问题,还得从学生的兴趣入手。具体做法可以参考以下几点:

(一)创设情境,激发动机。

“活动创境,激发动机”是指教师在进行写作教学时,要通过创设一定的活动情境,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一种写作的情绪氛围,由此激发他们的写作动机,使他们产生一种倾吐和写作的欲望,从而将写作由“任务型”转变为“自主型”,真正使写作成为学生个性化行为。

教师在创设活动情境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活动的主体应该是学生,应努力让学生参与其中,提高学生的活动兴趣,为写作做好情感铺垫。

其次,活动内容要精心设计,要贴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世界。再次,活动情境的创设要与教师作文教学的计划相联系,要突出语文学科特点,目的明确,针对性强。

(二)指导审题,激发灵感。

审题是写作文的关键。它的任务是界定写作的范围,着重解决写什么的问题。如果审题关过不好,就可能出现下棋时“一招不慎,满盘皆输”的结局。农村初中学生阅历浅、知识面窄、视野不宽阔的特点,可以用抛砖引玉的方式开启思维,做好审题指导,激发写作灵感。笔者认为,在审题训练过程中应根据不同的题型,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审题指导:

第一,思考题目。见到作文题目,要弄明白题目的字面意思。如“珍贵的礼物”,题目的意思是:非常有价值的、宝贵的、由他人赠予的物品。

第二,思考体裁。审题时一般可以抓住题目的中心词来确定写作的体裁,如“我的同学”、“我的家乡”、“校园一角”、“难忘的小事”,题目的中心词分别是“同学”、“家乡”、“一角”、“小事”。三个题目分别确定体裁是:写人、状物、写景、记事为主的记叙文。{乡村的魅力初中作文}.

第三,思考选材。审题时我们必须注意逐一认清那些修饰限制性的词语。如“一位辛勤劳动的清洁工”,这是一篇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

第四,思考重点。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即题眼,就能抓住文章

写作的重点。如“珍贵的礼物”,这个题目是一个词组,“珍贵”是修饰限制“礼物”的词,它是题眼。写作的重点在于写清楚这个礼物为什么珍贵。

针对一些不好分析的题目,可以采用“三不”审题法的弄清题旨。不误判体裁;不错认重点;不漏失内容。如,不要把《沉思中的我》误写成《我的沉思》,把记叙文写成议论文,这种情况属于判错了体裁造成严重失误;《祖国在我们心中》一题,若过多写了我们,便夺了“祖国”的笔墨,只能是把“祖国”放在我们的心中来写,凡写到我们,都是为了写“祖国”,“祖国”始终是重点。

(三)仿写例文,品尝乐趣。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材版本的不断更新,课文内容也越来越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这些文章不仅给人以美的熏陶,而且能起到写作典范的作用。因此,作文教学以课文为范例,可谓就地取材,两全齐美。例如:学过《社戏》一文后,设计以“童年”为话题进行作文,很多学生无形中就模仿了《社戏》的写作风格,以质朴的语言表现童年时的天真烂漫、纯真无私。以课文为范文,迁移思维,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去进行作文写作,学生在学以致用中,品尝到了写作的兴趣,增强了写作的信心。

二、丰富写作语言。

大家都知道,建房子,除了有图纸,还得有水泥、沙子等建筑材料。写作文也类似,只有丰富的语言材料库存,写作才能左右逢源、信手拈来。那些无话可写的同学,往往是读书少、词汇贫乏、书面语言表达欠佳造成的后果。因此,教师应该加强学生的口头作文训练;加强课内与课外阅读训练,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习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具体做法如下:{乡村的魅力初中作文}.

(一)训练学生的口头作文。

作文与说话不是互不相干的两回事,纵观现代中学生爱说的特点,决定了他们更喜欢听与说训练。因此,课前几分钟的听与说训练也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在开展课前3-5分钟的听、说训练时,可以要求学生讲当天的见闻感受或讲有趣的故事;也可以让学生谈谈学完某课后的收获与感受;或针对某一人物谈谈自己的看法等。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当今社会,随着电影、电视、文学以及形式多样的漫画等的出现,使初中生阅读量大大减少,知识量的积累远远不够,并越来越远离文字,更别说用文字来表达所要陈述的物象了。因此,教师要通过阅读教学,让初中生开阔视野,增加信息,丰富知识,活跃思维,再不会为写作时因“无米之炊”而苦恼。

三、提高学生的选材能力。

叶圣陶说:“我只觉得有一个材料而不把它写下来的当儿,心里好像负了债似的,时时刻刻会想到它。做别的工作也没有心情,于是只好提起笔来写。”可见,有了写作的材料,就有了写作的“灵感”和“冲动的欲望”。那么,“材料”从何而来,自然来源于生活。生活是作文写作的源泉,这是唯物主义的反映观。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针对学生因缺乏写作素材及灵感而无可写作这种况状,认真指导他们深入生活,从大自然中、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中吸收营养,收集写作素材,积累写作情感。可以从以下几种方法引导学生实践:

(一)仔细观察,细致描写。

观察是作文素材的直接来源之一,也是写好作文的基础和前提。自然界中那赏心悦目的景物不但能陶冶人的情操,产生美好的情感,更能使人产生写作的冲动。语文老师应常带领学生去寻春、觅秋、登山、观水。刘勰说:“登山则情溢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钟嵘说:“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学生直接面对大自然,不时有美的发现和美的体验,并产生一种表达的愿望。因此,我们老师要教会学生观察事物的方法即观察的角度、顺序及重点,要引导学生在观察中挖掘事物中美的因素,在观察中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源泉。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周围的人、景、物,并经常练习写观察片段。比如,观察讲台上的各科任老师的不同神态,身边同学的不同表现,家里父母兄妹的举止,田间劳作的农民形象,街上来来往往的行人以及热闹非凡的场景;还有大自然中的蓝天白云、落日晚霞、青山绿水、村落炊烟、花草野果……

(二)善于联想,巧妙抒情。

想象能开发人的创新思维,是写作的翅膀,列宁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想象力是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大胆的联想、想象能带来新颖

的写作主体。否则,就不会有李白“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这样的奇思妙语。

(三)多多体验,探寻话题。

深入生活、感悟生活是写作的基础。据笔所知,目前乡村中学生厌烦写作文、作文内容空洞,或找不到叙述抒情的主题,其实并不是缺乏写作技巧,而是与生活的单调有很大的关系,是他们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够深刻。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注意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平常事,由表及里,细细品味,从中提炼出深刻的主体。

四、指导学生写作技巧。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学生有话无从写,如茶壶里的饺子,有货倒不出。要使学生愿意写、写得出、写得好作文,语文教师还应该适当教给学生一些写作知识、写作技巧。比如,语言的表达,文章的顺序、结构,材料的选取、安排,审题的准确,联想、想象、象征、烘托等各种表现手法在写作中的运用,以及如何快速作文等。这些都应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不失时机灵活巧妙地讲授给学生。{乡村的魅力初中作文}.

五、指导学生修改作文。

迅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在作文教学中,让学生学会自己动手修改作文,这才能把作文写得更好。具体做法是:{乡村的魅力初中作文}.

教师示范修改。每次学生作文,可从中选出一两篇有普遍性问题的作文,通过课堂展示出来,结合单元作文训练的要求,边讲解边修改,教给学生修改作文的步骤、方法以及符号,使学生掌握自己修改习作,从修改的实践中提高作文的写作水平。

师生共同修改。教师重点修改某一部分,由学生修改其余部分。这样逐步地培养他们修改作文的能力。

指导学生互改。引导学生相互评价、修改作文。互改习作可分两步走:第一步进行选材立意方面的批改。包括:中心是否鲜明;选材是否得当;结构是否合理。第二步进行字、词、句方面的批改。包括:书写是否端正;找出错别字;语言是否通顺;修改病句;修改标点符号。通过这样互动有助于学生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对作文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当面指导他们修改作文,提出修改

篇三:《农村初中作文教学》

浅谈农村初中作文教学

农村初中学生接触社会不多,见少识浅,阅读面狭窄,因此我们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要注意使学生有话想写,有话可写,有话能写。

作文指导有话想写可写能写

农村初中学生接触社会不多,见少识浅,阅读面狭窄,因此我们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要注意使学生有话想写,有话可写,有话能写。

一、有话想写

作文指导,要做到让学生有话想写,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写作欲望,这是指导成功的第一步。

那么如何做到让学生有话想写呢?

第一,向学生呈现生动的材料。作文指导时,必须呈现真、善、美或假、恶、丑的生动材料,冲击学生的心灵,使学生产生巨大的触动或深切的感受,这样才能让学生产生表达的兴趣和欲望。

1.单则材料的呈现

单则材料的呈现,必须生动形象,是真善美的就应该真入人心、善得感人、美得耀眼,是假恶丑的就应该假得讨厌、恶得心烦、丑得郁闷。

2.几则同面材料的呈现

篇四:《农村初中作文教学》{乡村的魅力初中作文}.

浅谈农村初中作文教学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水平和素质的重要尺度和综合表现,在新课改进行得如火如荼的今天,农村初中由于经济、文化等诸方面的原因,作文教学水平比城市初中偏低的现象普遍存在,导致教师怕改作文,学生作文水平低下,作文教学低效,无疑影响着素质教育的整体推进和提高国民素质的宗旨,也一直困扰着广大农村语文教师。

一、现状分析

1.学生缺乏素材,言之无物

作文课上总会听到学生叹气说:又是作文课!而教师为此也感到头痛,作文课后,作文是写完了,可往往写出来的作文让人大失所望,内容很空洞。一经批改,面目全非,批语甚至比作文内容还要多。

2.立意不深,情感粗糙

受多年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学成绩仍是教师的生命线,教师为了追求短期的教学成绩,往往有意无意地忽视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没有真正重视作文教学,没能对学生的写作思维进行发散性的启迪和训练,而把大部分时间花在应付考试的标准化练习上,学生缺乏写作练习,写出来的作文往往存在“假、大、空”现象,读了之后让人觉得平淡无奇、缺乏新意,很难引起共鸣。

3.作文单一,缺乏创造性

由于现在所上的作文课,基本上就是教材所规定的每一单元的作

篇五:《乡村初中快乐作文教学略探》

乡村初中快乐作文教学略探

乡村初中的作文教学,长期以来是广大师生的"老大难"问题。由于小学阶段的固定模式作文教学,导致踏入了当代"八股文"的怪圈,与应试教育中的题海战术如出一辙。严重影响了学生写作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长期依赖于优秀作文书和教师牵牛鼻式的指导。每次写作诚惶诚恐,兴趣不高,往往采取完成任务的作业形式,收效不大。再者从语文教师来说,同样苦不堪言,只为教学中没有具体的、行之有效的好方法,毫无活力的课堂和繁重的批改令老师抱怨不休,容易造成恶性循环。总之,教师与学生写作中既苦又累,达到了望而生畏的地步。然而,从根本上说,作文是一个学生思想、情感、精神集中反映的具体形式,通过文字表达,是内心世界的一种需要。所以作文教学,尽一切可能去挖掘学生内在的真、善、美,并使课堂回归生活,充分调动其积极性,激发写作兴趣,提高作文教学质量。从这一点出发,我数年来悉心探究的"乡村初中快乐作文教学"颇有心得。

一、创改"作文"成为"作品",诱发学生完美的享受和人文个性的追求,体会欢愉的成就感。强烈的表现欲是学生的天性,生活中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一片天空。写作,更应适合学生心理的健全发展,富有个性的挑战,抓住学生表现自己的动力,引导他们走上成功之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把学生的作文本合订成一册,可让学生创意作品的标题:《花季》、《薰衣草》、《阳光少年》、《同窗岁月》……有绘画兴趣的同学自身设计封面,雅俗无妨,重在创造性。而且在扉页开设有"作者简介"和"写作宣言"等栏目,有的还拟用笔名,让学生尝尝小作家那种风光无限的滋味。教师充分利用学生这份美好的憧憬,指引学生细细地去追寻人生的足迹,顿悟作品的珍贵。这样,不言而喻的不甘人后的拼搏精神,树立了学生的写作的信心,创造了成功的机会,就会为作品的日益完美而必须付诸努力,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事实如此,许多学生甚至在封底标明定价"一百万美金"、"青春无价"等等,足见对作品的钟爱。教师只要学生不任性乱来,完全可以允许个性的存在。

二、采取课堂快乐教学,促使学生乐于动笔,达到有话可说,有情可抒,有感可发。

作文难,难就难在难以下笔,没有什么内容可写是最基本的问题。所以,教师除了授以写作技巧以外,最重要的是帮学生找米下锅,也就是进行课堂教学改革。

1、直观演示,丰富生活认知。写作源于生活,但乡村初中学生的感性和理性认知往往是局限的。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潜能,教师可以将多彩生活浓缩于三尺讲台,或把大千世界汇聚到斗室之课堂,增加学生的深层形象,丰富内心情感,求得文如泉涌。组织户外活动如春游、参观名胜古迹等,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演示如精品展览、小制作、小实验等,生活的再现和创造如表演小品、绘制图片、讲述故事等等。让学生做到有话可说。2、利用情境,激发写作欲望。通过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运用多媒体电话教学手段,把"学校---家庭---社会"有机地结合,

集中利用课堂体现。感染学生的内心世界并引起共鸣,来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表达欲望,变"要我写"为"我要写"。让学生寻找情境的切入口,导入写作的冲动、灵感乃至震撼!从而捕捉"闪光点",把握作文的灵魂,达到"乐写"的境界。例如播放VCD片《世上只有妈妈好》后让学生写作《我的父母》,许多学生都是噙泪完成的,在这样的情境中,写出来的文章能不感人吗?3、嘉宾作秀,挖掘写作潜能。根据实际需要,教师可特意邀请一些社会名流、学校领导、教师、家长以及学生,开展有组织如电视中嘉宾作秀的谈话节目。畅所欲言,台上台下互动,教师串演好主持人的角色,让活跃的氛围激活学生的思维。这样,不仅语言丰富起来了,更让学生在欢快的课堂相互交流情感,体会感受,写作如鱼得水,表现淋漓尽致。

三、展开精彩点评,提高学生的写作效率和鉴赏能力。作文需要评卷,没有评阅不能找出作文的成功失败所在,但也不能教师独揽生杀大权,一个人说了算。首先,作文快速完成后,教师需当场进行三项评估:1、写作快枪手。抓住学生的竞争意识,在黑板上公布收卷前十位学生的姓名、耗时、大概字数以及质量等级。榜上有名,写作速度自然而快。2、本次小乌龟。主要针对那些不专心、拖沓的学生则以鞭策为主,在规定的时间内仍达不到要求就警示一下,目的在于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