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间滋味千万种,而一个愁字更值得推敲和打磨,在历史的车轮上,其更是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
问君能有几多愁,国愁,家愁,思愁,每每都是经历沧桑后对人生发出的最真切与纯净的感念。李白对愁的理解源于官场的起伏,寄与手中的杯酒,“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激动与欢快尽在其中。“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又不免显出强颜欢笑。相比之下,杜甫忧心忡忡,一刻不忘家国的执着更加令人惊心动魄,愁字进而上升了一个高度。唐代李煜好饮酒作诗,然真正流传下来的诗作却只有寥寥几首,而此寥寥几首,皆为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家国之愁。故,真正的愁必是寄予了殷切家国之忧而形成的。
故曰:真正的愁思是对家国与社会的责任感。尝遍古者愁之百味,亦须活在当下,许多文人学者,在挥洒,在耕耘,他们大多出于草莽,起于卑末,但却怀着对家国的愁思在民族这幅巨作上点缀或浓或淡的一笔。然,当下社会许多人出于草莽,没于草莽,积极投身于‘享乐主义’,总以为文学与科学自会有人去搞。没错,谈文学,我们有莫言,有王开玲,有史铁生;谈科学,我们有钱学森,有袁隆平。但是,这些文学,科学巨匠已垂垂老矣,他们终会拿不起赖以生存的武器,落叶归根,化作一抹黄土。反观我们,生而有翼,却为何愿意匍匐前进,形如虫蚁?
为何身居闹市周围却布满透骨的寒,为何社会的风霜吹凉了热血抹平了棱角,为何家国的温暖不经意间渐行渐远。因为,我们心中的愁已不是真正的愁,是被社会这口大锅煮熟的愁。现代人早已忘记了李白执剑入长安的洒脱,曹雪芹满腔怨恨寄红楼的坚守,忘记了为何真正的家园精神。每一个人将被历史列上一条不可开脱的罪名,因为一旦雪崩来临,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然,是什么造成了我们对愁的冷漠?是现在的充裕的物质生活,迷得我们浑浑噩噩,忘掉了初心,趁机抢得生命的控制权,继而精神萎靡,人格变矮,心中仅有的一缕愁思被世俗这批蟑螂悄悄拖走,人变成了蟑螂。而美国对比我们,享受着更加优裕的生活。比尔·盖茨却能吐出触目惊心的话语,“我之前总是汲取社会的养分,现在到我回报社会的时候了。”将亿万资产回归社会,这份勇气和决心使比尔心中存在着家国之愁,他在用最后的力气演奏生命的旋律。所以,比物质更能影响人的是人的价值观与领悟。
活在当下,形成价值意识是通往高雅庭堂的唯一途径。“愁”在历代不断被注入源头活水希望在这一代不会干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