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几何时,伴随着中华文化的进步,中国这个自以为有内涵的国家,出了多少文人雅士。孔子庄子墨子等人带来的“子文化”使多少中国人根深蒂固,那时的天下,是文人说了算。孔某人,神机妙算,其实读书万卷;刘某人,斩楚王,其实暗用策略。“读书有用论”,古人比现代人更加理解得透彻,但随着孔子等圣人的离开,文化似乎也在褪色,不禁有人长叹——不需要作家?
不需要作家?
纵观现在天下之势,铺天盖地都是娱乐八卦,花边新闻,哪有人会放下繁杂的身心,认真投入到到写作中?报纸报刊以节省开支为由,对文化文人惜墨如金,对娱乐明星却长篇大论,深入到明星儿子姓什么的地步。这到底是谁的悲哀?常常会看到几个小学的孩子在拿着娱乐杂志评论,对中国文化却一无所知。
大家都心浮气躁,急于求成,热衷于现成的东西,就往往忽略了过程,忽略了创新。
当代的作家的影响力实在太小了,这个是个无法逃避的问题。试问现在的中国人,是认识余秋雨的多,还是认识李宇春的多。当代人活力四射,激情十足,可以到超女“粉丝”的地步,但没有谁知道哪位名家出了什么书。名家虽然还是被老一辈的津津乐道,但以青少年市场的中国,天平已经倾向于“80后”。因为他们青春,他们说出的是当代学生的心愿。即使王朔你怎么说,怎么倔,依然赶不上“80后”,韩寒,小四等人的横空出世,没有谁会准备,就已经被他们拉入了另一种文化的空间。但这种文化的确有点“快餐式”,三分钟热度,看时觉得很好看,看完后一点收获也没有。
真的,名家没人看,“80后”快餐式,真的不需要作家?
不需要作家?
现代文化大大削弱了人们对文字的需求。一个电话,一条短信,就能达到目的。如果你谨慎地备着一张纸和一支笔,小心翼翼地想写封信,那你小心了,人们可能投来不经意的目光——卖弄什么文采……
作家的需求量比以前少了很多,写得出东西来的人也难以混下去。一家公司的文员,一个月才一千多块,那些专业的网站写手,整天对着电脑打字,不厌其烦地评改一篇又一篇的文稿,赚钱却不多,顶多只是多了个什么头衔——专业写手。这么多人在高中时就放弃了文科,文科的出路实在太少了。
学生的作文课是应付,写手的作品只是金钱的载体,面对这样虚拟的文化,又会有人出来破口大骂:“这个时代不需要作家!”
不需要作家?
作家应该站起来奋战了,勇敢地大喊:“时代需要我!”说出这句话时,无异于把自己押上了刑场。但我还是要高呼:“时代需要作家!”
作家是中国文化的中心支柱。这个话题太大了,说出来我都有点害怕。有一句话这样说的“昨天的时尚成为了今天的经典,今天的时尚也会成为明天的经典:这句话很对,至少我觉得。你试想想,你今天认为很时尚的jay,可能明天就成为了经典,他们可能会以我们对刘胡兰,黄继光等人的态度去对待jay,毕竟时尚也会过的嘛,没人能永垂不朽,墓碑上的东西是骗人的。经典和时尚的不断交错,不连起来就会乱套,即使没人想去记住他们。在这里,就要感谢我们的作家同志了,是他们把经典和时尚一串串地连了起来,用笔触纪念下了每一个瞬间。作家是中国的文学支柱,一点也不过分。
作家更是默默在幕后的工作者。有哪一篇新闻报道不是出自作家之手,只是我们不注意罢了。我们都是只在乎内容怎样,都没想到文字背后的人付出了多少努力。幕后的工作者?对,就是幕后的工作者!别看那些明星风光无限,但没人为他们宣传,没有在背后“摇笔杆‘的人,他们怎么出名?
如果你说现在的中国不是一位位默默无闻的战士奋斗而来的,你可以说作家不是伟大的幕后者。
作家也是中国文化进步的结晶。现在大家都学理科的,那些敢入“绝路”的人,肯定是到达对文学痴迷的地步,不读书,没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哪来一手好文章?时代的进步,让这些文人雅士“被迫”不断更新自己,不然你就会掉队,但文化进步往往就是从这些“笔杆头”来的。
“写得一手好文章,就是一个人的美德。”是的,作家,是一种精神的寄托,是一种文化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