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考作文
导航

关于捕蛇者说的作文

2021-01

篇一:《2012年中考文言文试题汇编《捕蛇者说》》

2012年中考文言文试题汇编《捕蛇者说》

(2012年山东烟台)

蒋氏大戚,汪然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1.下面加点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蒋氏大戚B.殚其地之出..

亲戚畔之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C.吾恂恂而起D.向吾不为斯役..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缚者曷为者也..

2.翻译下面句子。

(1)谨食之,时而献焉。

(2)又安敢毒耶?

3.蒋氏把自己与乡邻的遭遇做了对比,“以捕蛇独存”与乡邻的进行对比,以“一岁之犯死者二焉”与乡邻的进行对比,从而深刻揭示了苛税对百姓的毒害。

4.文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D

2.(1)小心地喂养它,到规定的时间把它交上去。

(2)又怎么敢怨恨这件差事呢?

3.非死则徒尔旦旦有是

4.参考答案:对劳动人民悲惨遭遇的同情;对统治阶级苛税的不满;希望统治者能关心百姓疾苦。

(2012年大庆)

(甲)

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

(选自《捕蛇者说》)

(乙)

孔子迁于蔡三岁,吴伐陈。楚救陈,军于城父。闻孔子在陈蔡之间,楚使人聘孔子。孔.

子将往拜礼陈蔡大夫谋曰:“孔子贤者,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疾。今者久留陈蔡之间,诸大夫所设行皆非仲尼之意。今楚,大国也,来聘孔子。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

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於野。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

注释:①城父:地名,春秋时楚国之地,在今河南宝丰县。

②莫能兴:不能站立起来。

(选自《史记·孔子世家》)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4分)

(1)殚其地之出殚:.

(2)而乡邻之生日蹙蹙:.

(3)向吾不为斯役向:.

(4)楚使人聘孔子聘:.

2.选出下列加点虚词含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号呼而转徙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

B.今其室十无一焉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C.积于今六十岁矣孔子用于楚《史记·孔子世家..

D.若毒之乎属予作文以寄之《岳阳楼记》..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

译文:

(2)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疾。

译文:

4.下列语句中表现蒋氏不愿恢复赋的一项是(),属于孔子被围的原因的一项是()。(4分)

A.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B.自吾氏三世居是乡

C.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D.吴伐陈,楚旧陈

E.楚使人聘孔子,孔子将往拜礼F.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

1、(4分)(1)殚:用尽(2)蹙:窘迫;(3)向:从前(4)聘:聘请

2、(2分)D(D之:均为代词,代事;A而:连词表修饰/连词表承接;B焉:语气助词,不译/疑问代词,“哪里”;C于:介词,到/介词,在)

3、(4分)(每句2分)

(1)顶着狂风暴雨,冒着严寒酷暑,呼吸着毒气,处处是死人互相压着(或者一个挨一个的死人到处都是)。采分点:触,顶着;犯,冒着;藉,枕着、压着、挨着;往往,处处、到处都是。(每个采分点0.5分)

(2)他所讥讽的都切中诸侯的要害之处。采分点:“所刺讥”,所字结构,译为他所讥讽的话语;中:切中,动词;疾:比喻要害之处,痛处。(所字结构1分,中、疾各0.5分)

4、AF

(2012立达一模)

阅读《捕蛇者说》中的几段文字,完成6-9题。

①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去死肌,杀三虫。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永之人争奔走焉。

②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问之,则曰:“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言之,貌若甚戚者。

③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④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6.下面哪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2分)()

A若毒之乎.

猛浪若奔(《与朱元思书》).

B几死者数矣.

广故数言欲亡(《陈涉世家》).

C今吾嗣为之十二年.

乡为身死而不受(《鱼我所欲也》).

D悍吏之来吾乡.

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

7.下面哪一句话的语气与其他三句不同?(2分)()

A.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B.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C.君将哀而生之乎?

D.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8.同样都是指捕蛇,选文第②段中提到蒋氏“专其利三世矣”,第④段中又说“吾斯役之不幸”,你认为这里的“利”与“不幸”是否矛盾?为什么?(2分)()

9.蒋氏的话中多次用到对比的手法,请你举出一例并分析其作用。(2分)()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第10题。

王生好学而不得法。其友李生问之曰:“凡师之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善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以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③走。①还:同“旋”,转身。

10.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或谓君不善学,信乎?()

②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

(2012星海二模)

阅读《捕蛇者说》中的一段文字,完成6~9题。(8分)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敢安毒耶?”

6.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2分){关于捕蛇者说的作文}.

A.来吾乡.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

B.殚其地之出.

出则无法家拂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C.退而甘食其土之有.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马说》).

D.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桃花源记》).

7.下面哪一个句子表达的语气与“又敢安毒耶?”不同?【】(2分)

A.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马说》)

B.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是他人之过哉?(《送东阳马生序》)

C.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D.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8.文段中蒋氏要表述的主要意思是什么?蒋氏自述中运用了什么手法来具体表明自己的观点?请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9.文段中提到蒋氏“熙熙而乐”,《醉翁亭记》中欧阳修也写了“太守之乐”,从内容和写作意图来看,这两种“乐”有何不同?说说你的看法。(2分)

材料链接1: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材料链接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第10题。(4分)

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有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庞葱曰:“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愿王察之。”

王曰:“寡人自为知。”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

(选自《战国策·魏策》)

[注释]①庞葱:人名,战国时魏国的大臣。②质:做人质。③邯郸:地名,赵国的首都。④大梁:地名,魏国的首都。

10.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今有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

②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

6.A

7.D

8.蒋氏宁愿捕蛇也不愿意交税。(1分,意对即可,直接答原句“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不得分)

通过一系列对比突出了乡邻们在苛税重压下的悲惨生活,表明自己想“捕蛇而不纳税”的观点。(1分,答出“对比”或“衬托”的手法即可)

9.蒋氏的“乐”并非是真正的乐,这短暂的乐是用一年犯两次死亡的危险换来的,是命运悲惨的体现。作者写蒋氏的乐是为了突出百姓生活的悲惨,表达了作者对人民的同情及对赋税制度的不满。(1分,兼顾内容和写作意图,写作意图写出一点即可)

欧阳修“乐”是一种真正的快乐,因其施政有方,人们幸福安宁而乐,体现了其“与民同乐”的情怀。(1分,兼顾内容和写作意图,写作意图写出一点即可)

10.①现在有一个人说街市上有老虎,大王相信这件事吗?(市、之)

②现在邯郸距离大梁,也比街市远许多,而且议论我的人又不止三个。(去、于、过,句式不能改变)

④①②③

篇二:《捕蛇者说练习、答案》

一、解释词语:

1.永州之野产异蛇奇异的,奇特的,与众不同的.

2.黑质而白章质地,指蛇的身体花纹..

3.无御之者抵挡.

4.然得而腊之以为饵抓到做成..

5.去.死肌,杀三虫

6.太医以王命聚..之

7.岁赋.其二

8.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

9.永之人争奔走.焉

10.专.其利三世矣

11.貌若甚戚.者

12.更.若役,复若赋.

13.君将哀而生.之乎

14.向.吾不为斯役

15.则久已病.矣

16.自吾氏三世居.是乡

17.而乡邻之生.日蹙

18.竭.其庐之入.

19.号.呼而转徒

20.触风雨,犯.寒暑

21.非死而徙.尔

除掉,去掉命令征集征收抵充缴纳奔向,趋向享有,独占悲伤更换赋税使„„活(下去)从前困苦不堪居住生活尽收入大声哭冒着迁徙

22.虽鸡狗不得宁焉表示情况允许,有“能够”的意思.

23.谨食之喂养.

24.退而甘食其土之有吃.

25.以尽吾齿(过)完.

26.其余,则熙熙而乐以外,其他.

27.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比较,相比.

28.今以蒋氏观之,犹信相信.

29.故为之说古代的一种文体.

30.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观察,考察.

二、句子翻译:

1、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永州的野外出产奇异的蛇,黑色的身体白色的花纹。

2、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

太医用皇帝的命令征集这种蛇,每年征收这种蛇两次,招募能够捕捉(这种)蛇的人,用蛇来抵充他的税收。

3、言之,貎若甚戚者。

说这些话的时候,面部神情好像是很悲伤的样子。

4、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我打算要告诉地方官,更换你的差使,恢复你的赋税,怎么样?

5、君将哀而生之乎?

您要哀怜(我),使我活下去吗?

6、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从前我不做这个差使,那么早已经困苦不堪了。

7、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徒

[把他们土地上生产出来的都拿出去,]把他们家里的收入都拿出来。(被苛税所迫)大声哭喊着辗转迁移。

8、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那种喧闹叫嚷着惊扰乡间的气势,即使鸡狗也不能够安宁啊。

9、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

(献蛇)回来就可以有滋有味地(味美地)吃着那土地上生产出来的东西,来过完我的岁月。

10、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我)现在即使死在捕蛇这件事上,比起我乡邻们的死已经是死在后面了,又怎么敢怨恨(这件事)呢?

11、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所以(我)写下了这篇说,以便等待那些考察民情的人得到它。

12、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那我(干)这个差使的不幸运,不像恢复我缴纳赋税的不幸运那样厉害啊。

13、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

到处叫嚷(呼喊喧闹),到处骚扰(冲撞毁坏)。

14、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

这样一年里冒死亡威胁的(次数)只有二次。

15、苛政猛于虎也。

苛酷的统治比老虎还要凶暴啊!

16、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谁知道搜刮老百姓(苛捐杂税)的毒害有比这毒蛇更厉害的呢!

三、阅读理解

1、第五段中引用孔子的“苛政猛于虎”的目的是要说明“作者写作目的的句子是“”。

2、《捕蛇者说》一文作者_______,_____朝著名文学家;他与韩愈,宋代的王安石等人,并称为“_______”。

3、下列各组中蓝色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1)()A.退而甘食其土之有/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B.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不知木兰是女郎

C.谨食之/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之

D.则熙熙而乐/而不知太守乐其乐也

(2)()A.号呼而转徙/盗起而不知御也

B.今其室十无一焉/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C.而吾以捕蛇独存/属予作文以记之

D.吾斯役之不幸/吾欲之南海

4、与“以尽吾齿”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顶是()来

A.固以怪之矣已经

B.以俟夹观人风者得焉以便

C.以残年余力凭借

D.策之不以其道按照

5、选出与“吾恂恂而起”的“而”字用法相同的是()

A.人不知而不愠B.广起,夺而杀尉

C.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D.面山而居

6、用原文填空:

(1)文中是怎样描写悍吏来乡索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四节内容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段中以乡邻们被悍吏来乡逼索租赋闹得不得安宁,跟蒋氏“__________”作对比,突出了文章主旨。

7、“斯役”和“吾赋”分别指什么?蒋氏不愿更役复赋的原因是什么?

8、(1)依据选文,把下列选项按对比的内容两两组合,将它们的字母填入括号内

A.蒋氏以捕蛇独存B.乡邻之旦旦有余

C.乡邻鸡犬不宁D.乡邻非死则徙

E.蒋氏弛然而卧F.蒋氏一岁之犯死者二

()()()

(2)以上三组对比是围绕选文的哪一句话展开的?通过对比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9、请写出一个带“蛇”字的成语,并解释。

10、下列对本段有关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捕蛇者以乡邻们在悍吏逼租时“虽鸡狗不得宁焉”与自己因捕蛇能“弛然而卧”相对比,反衬出“斯役之不„„甚也”。

B.“又安敢毒耶”这句话既回应了前文,回答了作者“若毒之乎”的询问。又为下文“赋敛之毒有甚是蛇”提供了实证。

C.“叫„„北”句中的“东西”和“南北”都是“到处”的意思,整句意思为:到处吵嚷叫喊,骚骚扰。

D.蒋氏的“弛然而卧”,“熙熙而乐”虽是用“犯死者二”的代价换来的,但生活的现状还是让他感到轻松快乐的。

11、下列各组中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故为之说/公问其故

B.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比至陈,车六七百乘

C.谨食之/食之不能尽其材

D.今以蒋氏观之/比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12、根据全文分析,“余闻而愈悲”的主要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

13、作者先说“余闻而愈悲”,后又“俟夫观人风者得焉”,表现了作怎样的思想感情?

14、“苛政猛于虎”一句出自_____________,作者引用这句话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15、点明文章主旨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

16、站在今天新时代的角度,你怎么认识“赋”呢?

17、永州之野的“异蛇”,其毒无比,当能“当其租入”时,为什么“永之人争奔走焉”?

用文中原话回答。

18、蒋氏的两次“戚”,各为了什么而“戚”?作者的两次“悲”,又各是为了什么?用自

己的话加以简要回答。

三、阅读理解:

1、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2、柳宗元,唐朝,唐宋八大家

3、(1)C(2)B

5、D

6、(1)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2)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3)弛然而卧

7、斯役:捕蛇吾赋:同样缴税

原因:赋税重于捕蛇(或赋比役更为不幸)

篇三:《捕蛇者说比较阅读》

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选自柳宗元《捕蛇者说》)

(选自晁错《论贵粟疏》)

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君将哀而生之乎(▲)(2)又安敢毒耶(▲)

(3)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4)备水旱(▲)

14.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4分)

(1)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2)虽有高城深池,严法重刑,犹不能禁也。

15.甲乙两文都封建社会的官员针对当时社会现状写的文章,他们的写作目的各是什么?他们的写作目的有哪些相似的地方?(3分)

甲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似处:▲

16.仔细阅读乙文,谈谈乙文的作者如何使当时的统治者接受自己的观点的?(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13.(4分)(1)使„„活下去(2)怨恨(3)两次、两顿(4)防备(答对一个给1分)

14.(4分)(1)如果我不做这个差事,那么我早就困苦不堪了。(“向”、“病”译错一个扣1分)

(2)国家即使有高大的城墙,深险的护城河,严厉的法令,残酷的刑罚,还是不能禁止他们。(“虽然”、“池”译错扣1分)

15.(1分)甲文: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可用自己的话回答)

(1分)乙文:希望统治者“务民于农桑,薄赋敛,广畜积,以实仓廪”

(1分)相似处:希望统治者能减轻老百姓的负担,改善老百姓的生活,维护国家统治。

16.作者从反面指出其危害:认为百姓生活贫困是由于不富足,不富足是由于不务农,不从事农业就不能在一个地方定居下来,不能定居就会离开乡土,轻视家园。(即百姓不能安居乐业。)(1分);当百姓饥寒交迫时,就顾不上廉耻了,什么事都会干。(即百姓不能遵纪守法)(1分)

论贵粟疏翻译

百姓生活贫困了,就会去做邪恶的事。贫困是由于不富足,不富足是由于不务农,不从事农业就不能在一个地方定居下来,不能定居就会离开乡土,轻视家园,像鸟兽一样四处奔散。这样的话,国家即使有高大的城墙,深险的护城河,严厉的法令,残酷的刑罚,还是不能禁止他们。受冻的人对衣服,不要求轻暖;挨饿的人对于食物,不要求香甜可口;饥寒到了身上,就顾不上廉耻了。人之常情是:一天不吃两顿饭就要挨饿,整年不做衣服穿就会受冻。那么,肚子饿了没饭吃,身上冷了无衣穿,即使是慈母也不能留住她的儿子,国君又怎能保有他的百姓呢?贤明的君主懂得这个道理,所以让人民从事农业生产,减轻他们的赋税,大量贮备粮食,以便充实仓库,防备水旱灾荒,因此也就能够拥有人民。

篇四:《《捕蛇者说》练习题》

《捕蛇者说》练习题

一、解释词语:,奇特的,与众不同的

2.黑质而白章质地,指蛇的身体花纹..

3.无御之者抵挡.

4.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1.永州之野产异.蛇

5.去.死肌,杀三虫

6.太医以王命聚..之

7.岁赋.其二

8.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

9.永之人争奔走.焉

10.专.其利三世矣

11.貌若甚戚.者

12.更.若役,复若赋.

13.君将哀而生.之乎

14.向.吾不为斯役

15.则久已病.矣

16.自吾氏三世居.是乡

17.而乡邻之生.日蹙

18.竭.其庐之入.

19.号.呼而转徒

20.触风雨,犯.寒暑

奇异的抓到除掉,去掉命令征集征收抵充缴纳奔向,趋向享有,独占悲伤更换赋税使„„活(下去)从前困苦不堪居住生活尽收入大声哭冒着做成

21.非死而徙尔迁徙.

22.虽鸡狗不得宁焉表示情况允许,有“能够”的意思.

23.谨食之喂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