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2016年中考历史模拟试卷及答案》
2016历史中考模拟试题
(本卷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考试形式:闭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计25分。
1.中央集权是一种国家政权的制度,以国家职权统一于中央政府,削弱地方政府力量为标志。下列示意图所体现的政治制度和措施不具有加强中央集权作用的是
ABCD
2.在心目中的好国君应如何治理国家进行探讨时,小明:“国君应顺应情势,让人民自由发展,不干涉人民的生活,人民安乐,社会自然和谐。”小文:“国君要用刑罚、权术和威势来统治臣民,社会秩序自然安定。”小明和小文的阐述分别对应的思想家派系是
A.儒家、法家B.法家、墨家C.墨家、儒家D.道家、法家
3.历史上任何一次变法维新,都不仅是一种治国方略的重新选择,而且是一种利益关系的重新调整,这也便是改革会遭到阻力的真正原因。下列属于商鞅变法的内容且激起旧贵族强烈反对的是
①.没收贵族土地,部民转为公民②.努力种田的人,可以免除徭役
③.允许土地买卖,发展近代工业④.军功卓著的人,授予爵位田宅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
4
5A.唐太宗时金城公主入藏,加强汉藏友好往来B.元朝设立宣政院,标志西藏成为元朝正式行政区
C.顺治设置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
D.清朝设置伊犁将军,加强对西藏的管辖
6.书法东汉末年逐渐成为一种艺术。下列关于中国古代著名书法家的表述正确的是①.王羲之集书法之大成,被称为“书圣”②.颜真卿是王羲之后我国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③.苏轼.黄庭坚.米芾.徐渭,人称“宋四家”④.张择端的书法兼有“颜骨赵姿”之美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7.著名学者陈旭麓对某次战争曾有这样的评价:此战大败,成中国之巨祸,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也因此而开始。“此战”指的是
A.鸦片战争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8.下列是一组关于中国近代历史的图片,与这组图片内容相吻合的主题是
A.外国资本主义扩张B.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C.洋务运动的开展D.社会主义国营企业的建立
9.“从1918年11月‘公理战胜强权’庆典,到次年1月巴黎会议,短短两个月时间,当时的中国充分诠释了‘自古弱国无外交’的定律„„。”面对这样屈辱的局面,中国爆发了
A.五四运动B.北伐战争C.南昌起义D.新文化运动
10.《长征组歌》以凝炼的语言,优美的曲调,讴歌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壮举,共有10个曲目,请对下面的几个曲目所描绘的场面按时间先后排序。
①《遵义会议放光辉》②《突破封锁线》③《过雪山草地》
④《四渡赤水出奇兵》⑤《飞越大渡河》⑥《到吴起镇》
A.②①③④⑤⑥B.①⑤④②③⑥C.②①④⑤③⑥D.①④⑤③②⑥
11.“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空前的胜利,它把中国历史划开了两个时代,在今天以前,是我们屈辱悲苦的黑暗时代,自今天起,将是我们富强康乐自由平等的光明时代。„„中国五十年及
东北十四年的大耻,今日得以昭雪。”文中“空前的胜利”、“中国五十年”及“东北十四年的
大耻”分别是指
A.南京解放、瓜分狂潮、九一八事变B.南京解放、《辛丑条约》、七七事变
C.抗战胜利、《马关条约》、九一八事变D.抗战胜利、《南京条约》、卢沟桥事变
12.邓贤在《决定中国命运的700天》一书中这样描述:“(强渡黄泛区以后)最惊险的一幕发生在淮河岸边。渡口没有船,也没有桥,尾随的追兵已经赶来,后卫阻击战全面爆发。紧急之
中,司令员刘伯承亲自夜探淮河,竟然找到一处当地人过河的浅滩,为大军开辟一条生路。”
这段描述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A.取得了渡江战役的决定性胜利B.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
C.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D.是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最大规模的战役
13.莫言在斯德哥尔摩演讲中说:“我记忆中最早的一件事,是提着家里唯一的热水壶去公共食堂打开水。因为饥饿无力,失手将水瓶打碎„„。”下列运动与“公共食堂、饥饿无力”有关
的是
A.一五计划B.农业合作化C.土地改革D.人民公社化运动
14.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这里“转折”的含义是
A.工作重心转移,实行改革开放B.思想拨乱反正,坚持实事求是
C.认清基本国情,提出基本路线D.设立经济特区,实行联产承包
15.当前台湾政局发生显著变化,两岸关系面临严峻挑战。两岸关系怎么走,是当下各方关注的焦点。人民日报海外版发文称:没有"九二共识"何以"点亮台湾"。“九二共识”指
A.和平统一,一国两制B.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C.加强两岸合作交流D.反对“台独”分子和国际反华势力
16.下图是1949—2008年外国与中国建交状况曲线图,下列对该图解读正确的是
A.建国第一年出现建交高潮因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直接导致1972年建交高潮
C.1992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出现了建交新高潮
D.建交国家的不断增加体现中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的提高
17.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下列关于古希腊的说法正确的是
A.伯利克里改革使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高峰
B.《荷马史诗》是研究晚期希腊的重要史料
C.《汉谟拉比法典》是由古希腊人制定的世界上现存最早的一部成文法典
D.在古希腊走向统一的进程中,伊斯兰教起了巨大推动作用
18.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以公元1500年作为重要的历史分期点,其主要依据是
A.1500年前后开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B.1500年前后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C.1500年前后自由平等的思潮流行D.1500年前后人文主义思潮开始出现
19.英、法、美等国在资产阶级革命中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法律文件,关于这些法律文件叙述有误的是
①《权利法案》颁布后,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
②《独立宣言》第一次以国家的名义宣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③《人权宣言》的颁布使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④《解放黑奴宣言》规定废除叛乱各州的奴隶制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20.一些标志性事件往往成为定格历史的坐标。对此,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珍妮机的发明是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B.斯大林格勒战役是二战的转折点
C.杜鲁门主义出台标志着冷战的开始D.萨拉热窝事件标志着一战的爆发
21.社会的进步,文明的演进,历史的发展,离不开杰出人物的贡献。下列关于重大历史人物的活动表述正确的是:
A.哥伦布横渡大西洋,到达古巴、海地,并将其发现的新大陆命名为美洲
B.1921年苏俄在列宁的领导下实施新经济政策,用余粮收集制取代粮食税
C.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废除农奴制法令,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D.1799年拿破仑发动政变夺权,并于同年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颁布《法典》
22.如果玛莎目睹了1917年11月6日的俄国十月革命之夜,她当时一定生活在哪座城市
A.列宁格勒B.斯大林格勒C.莫斯科D.彼得格勒
23.20世纪90年代,克林顿总统通过实施所谓的介于自由放任和国家干预之间的“第三条道路”,使美国进入了“新经济时代”。下列对于美国“新经济时代”的表述,正确的是
A.美国经济缓慢回升,但受到通货膨胀的困扰
B.保持低通胀,低失业率和政府减少财政赤字的同时,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C.“新经济”主要特征是信息化和区域化
D.美国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结构与以前有本质的不同
24.合作是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下面关于历史上的合作表述正确的是
A.建立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实行联合作战是一战中协约国胜利的根本原因
B.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
C.欧盟的成立是二战后西欧走向联合的重要表现,其前身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D.1950年—1952年因小农经济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引导农民走合作化道路
25.空闲时聊聊天,吃饭时拍个照片发朋友圈,看到二维码扫一扫。据统计,目前国内微信活跃用户已达5亿人。这种便捷的交流方式源于
A.网络技术的发展B.生物技术的突破
C.新材料技术的应用D.航天技术的进步
二、材料解析和问答题:本题共3小题,第26题8分、第27题8分、第28题9分,计25分。
26.“熟悉历史事实,辨别历史事物;整合材料内容,获取有效信息;正确阅读史料,明确表达观点”是历史学习的重要能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1925年的苏联仍是一个只能依靠从国外输入机器装备的落后农业国,为了加强国防
力量以维护民族独立,在资本主义包围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苏联必须实现国家工业化。从1928年起,苏联开始实施高速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至1937年第二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时,苏联已位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一跃成为世界工业强国。
——摘编自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
(1)据材料一,指出两个五年计划的重点及计划前后苏联国情的变化。在此基础上,苏联确立了什么样的经济体制?(3分)
材料二上任后,罗斯福立即施用新政“药方”“医治”病入膏肓的美国经济。他果断地放弃
了自由放任主义政策,推行新政。„„国会也授权罗斯福政府进行大规模的干预和调节,支持他改革经济运行机制。„„1933年,国会通过《联邦紧急救济法》,规定政府拨款进行大规模社会救济,并成立联邦紧急救济署,帮助各州进行直接救济或以工代赈。同时,政府大力举办
公共工程以解决就业问题。罗斯福说:“我们到底有没有实质的进步,不在于富的人能更富,而在于贫穷的人也能够有足够的生存来源。”——《大国崛起·解说词》
(2)据材料二,指出罗斯福是如何改革经济运行机制的?罗斯福执政时期是如何保障“贫穷的人也能够有足够生存来源”?(2分)
材料三“很少有一个国家的国民比中国人更多要遭受艰难、战争、骚乱和困苦„„(但在
20世纪最后二、三十年里)我们目睹了这一不幸趋势的转向。中国在赶超中给人印象最深的进步要归功于中国人的机敏和勤劳,但也应归功于中国再次向外部世界开放了它的经济。中国经济体制中的这些基本变化将使发展新的可依赖的制度变得必要。”
——柯武刚史曼飞《制度经济学》
(3)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近代中国首次向世界开放经济与哪一不平等条约有关?“不幸趋势的转向”始于党的哪一重要会议?“中国经济体制的变化”在党的十四大中如何体现?
(3分)
27.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方面的成就,不断充实着人类文明的宝库。阅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中国曾经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过巨大的贡献。中国古代的文明曾极大的推进世界
科技的进步。但因为种种原因,中国人在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方面的创造性长期受到压抑。近
现代中国思想文化经历着新的“解放”,从而为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全面进步开辟了道路。——摘编自《中国科学思想史》
(1)材料一简评我国科技思想。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哪项产生于宋朝且由平民创造出来?明朝的哪项措施严重压抑了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创造性?近代中国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是什么?(3分)
材料二就在英国发生革命的同时,开始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革命也在英国达到了
它的高潮阶段。科学革命的集大成者艾萨克·牛顿的划时代伟大工作主要就是在英国革命期间完成的。这两大革命由此构成了一副17世纪的“双元革命”奇观,与18世纪的“双元革命”——英国工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交相辉映。——马克圭《世界文明史》
(2)材料二涉及欧洲科技思想。17世纪英国的“双元革命”在科技上指什么?哪一重大事件为法国大革命提供锐利思想武器?(2分)
材料三美国在十九世纪的时候,认为科学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引领人类到达一个新的高
度,„„人类最为基本的电话,还有电灯等,这些都是源自于美国的发明。
——青旅社《美国的科技发展情况》
(3)材料三提及美国科技发明。20世纪初实现人类翱翔天空梦想的是谁?(1分)
材料四新中国成立后,奋起直追。在科技创新方面为人类文明作出了独特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五个时期的科技发展情况(科技成果)曲线图
(4)材料四是中国科技成果曲线图。其中第①阶段科技快速发展与哪一重大事件有关?加强了我国国防力量,打破帝国主义核垄断的发明出现在第几阶段?(2分)
28.20世纪以来,世界格局经历了三次大的变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9分)
材料一进入20世纪后的激烈竞争中,列强相信战争是最后解决问题的办法。德皇威廉二世
(1888年继位)崇尚战争和强权,他的名言是“火药是干的,剑是磨过的,目标明确,力量集中,悲观者已经被赶走,我为我武装的人民干一杯”。希特勒(1933年上台)更试图在欧陆建立以纳粹德国为首的新秩序,他说“新帝国必须„„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为德国人民取得每天的面包”
(1)材料一中威廉二世底气十足,与哪一重大事件使德国实力后来居上有关?希特勒为实现其狂想,发动什么军事进攻使二战全面爆发?哪一个重大军事行动使德国法西斯陷于东西两线同时作战的局面?(3分)
材料二毛泽东评价某一条约时说:“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2)材料二中的条约是什么?两次世界大战后,大国通过政治博弈,分别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新秩序?(3分)材料三
图一二战同盟国三巨头漫画图二北约与华约
(3)对比材料三中的图一、二,指出美苏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苏联东欧剧变后,世界格局发展趋势如何?(2分)
(4)在新的世界格局的形成过程中,越来越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什么?(1分)
答题卡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计25分。
1—5____________________6—10____________________11—15____________________
16—20___________________21—25___________________
二、材料解析和问答题:本题共3小题,第26题8分、第27题8分、第28题9分,计25分。
26、(8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篇二:《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第3节“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教案1》三“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简述“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形成,理解“一国两制”构想的含义及其理论创新的伟大意义;概述香港问题和澳门问题的成功解决,认识“一国两制”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