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眺望窗外,我品读那豪放的青山。品青品绿,品它的深沉巍峨,品它的俊俏雄伟,苍茫静谧,品它的和谐宁静。品“山路原无雨,空翠湿人衣”的韵;品“陵岭耸逸峰,遥瞻皆奇绝”的险;品“古木无人经,深山何处钟”的幽。品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品王安石“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的凌云壮志;品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静;品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奇妙……品山,便是独守一份心灵的澄澈。
品水,水声嘈嘈如万马奔腾,切切如私语万千;嘈嘈切切中又如大珠小珠落入泉底。“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李煜连绵不断的愁怨;“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是曹孟德远大的抱负和宽大的胸怀;“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是徐志摩在康河中寻梦的沉醉……品水,便是独守一份情感的真挚。
然而,是什么使青山绿水一去不复返?山秃了,水浊了,心灵不再澄澈了,情感变得虚假了。在某一天,我们步入阳台,在铁笼般的防盗网里,或者在汽车急驰而过的沙沙声里,一如既往地观花或听蝉,月下吹萧或霜中饮酒,但那毕竟有点象勉勉强强的代用品,有点象用二胡拉贝多芬,或者是泳池里远航,少了一些真趣。这不能不使人遗憾,遗憾是历史进步身后寂寞的影子。
留住那抹风景,我们需要反思,更需要反思过后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