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总有人想流芳百世。于是,皇帝设立史官,为了记录自己的功绩;士人出关觅封侯,为了建功立业,千古流芳。想要永留史册的人不少,但为什么圣人总少之又少,他们又靠什么赢得千古美名?
自刘禹锡在《陋室铭》中写道“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美德就成为赢得后人尊敬的标准。有德才会馥郁芬芳,历经千年永流芳。
一个诗魂,开中华诗歌之先河。他心系离骚长悠悠,情寄天问每凄凄。为实行美政,实现政治抱负,振兴国家,他激情满怀的准备着。然而却“信而见疑,忠而被谤”。他有“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的才能,忠君爱民却没能唤醒昏庸的君主。最后他伟岸的身影永远定格于抱石一沉汨罗。回响在天地间的“举世混浊唯我独清,众人皆醉唯我独醒”随屈原高尚的人格一起永铭在每一个人心中。
歌不完长江流水意,诉不尽滔滔岁月情。屈原这个沱回水系与笔端的诗魂,永远闪耀在我国以及世界诗歌坛上。离骚中“朝饮木兰之坠露,夕餐秋菊之落英”“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直接体现出他品格的高洁。他将自己高尚的品格追求寄托于美好的事物,借此来表现自己的美德。“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的美德永远馥郁芬芳,千年不衰。
德与香似乎早已在历史定格。“达则兼济天下”的陶渊明发出的那一句“吾岂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伴随着菊韵飘进了每一个人的心房。他怀着救济天下的雄心壮志来到仕途,但迎接他的只有官场的黑暗与政治的腐败。“出淤泥而不染’的陶潜极度反感世俗的同流合污,便做了八十天的彭泽县县令就自行解职回家,过着“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的生活,观看“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他安贫乐道的形象永留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
有德自然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周文王没有德,便不会亲请姜子牙而成就千古伟业;刘备没有德,何来三顾茅庐,形成三国鼎立?唐太宗没有德,没有宵衣旰食,怎来贞观之治?
屈原、陶潜正因为有德,才会赢得后人尊敬,千古流芳。自古以来惟有德者才会实现伟业,唯有有德者才会成为圣人,流芳百世!
有德自然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