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科学期中质量分析报告 一、基本情况: 本次我校四年级有2个教学班参加考试,总的来说,成绩较为理想。四(1)班参考人数35人,总分1330分,平均分38分,最高分48。四(2)班参考人数35人,总分1329分,平均分37.7,最高分47。 二、试卷整体分析及学生答题情况: 试卷整体分析 这次试卷都是笔答题,共5道大题,题量较大,难易适中。试卷内容都以基础性知识为主,考查了科学基础理论知识,也注重学生的实验技能力。此外,考试关注全体学生,还注重知识的迁移能力。 学生答题情况 这次试卷都是笔答题,有填空题。学生失分较严重。判断题,失分相对较少。选择题失分较多,学生对知识掌握不牢失分。分析题;也有失分问题,可能是学生理解有偏差,知识迁移能力差,或者学生的文字表述不明确。缺乏总结归纳的能力。 三、失分原因综合分析 题填空题,失分较多,主要是学生对知识掌握不牢失分。选择题也有失分现象。可能是学生理解有偏差,知识迁移能力差。分析 题,可能是学生理解有偏差审题错误,或者学生的文字表述不明确。缺乏总结归纳的能力。图形题,学生对实验材料有的写不全面失分,实验过程也表述不完全丢分。 四、今后教改措施 1、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平时学习过程中锻炼和提高自学能力,组织语言能力。立足平时,立足学习实践, 2、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只规范在单一的主教材中,要及时补充现实中的知识。 3、教师要给学生提供运用知识的机会。运用的过程有助于加深理解。 4、要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在课堂上多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积极创设生活情景,让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融为一体,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判断题部分考题选自在课堂上教师强调过易产生混淆的知识点,主要注重对学生课堂知识吸收能力的考察,从试卷来看,有一小部分学生会产生混淆的情况。 简答题是对学生学习科学知识能否灵活运用的考察,也体现学生学科学的情感态度,从试卷来看,学生作答情况也较优秀。 四、教学建议 (一)从试卷看有部分学生语言自主能力较差,答题语言表达不够严谨精炼,在今后的教学中,科学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师要细化教材,做到不遗漏重要知识点,同时,还要及时补充生活中会需要的生活常识。 (三)加强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不对教师形成依赖,要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考试成绩分析 学情分析:四年级共有35名学生,其中,优生人数更少,学习态度不端正的学生偏多,而且成绩稍好一些的学生中,学习态度也是不佳,有时还有些自作聪明,自以为是。因此,在高分段中,目前特别拔尖的学生太少。 三、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1、得分率较高的题主要是第一、二题判断题和选择题。第三题填空题主要涉及的内容是前三单元的知识点,由于教师把单元知识分解到每课,每课的知识点尽量让学生在课内记住,学生印象较深刻,所以答题效果还可以。 2、这张试卷失分率较高的部分主要是第四题填图题和第五题实验操作题。由于平时教师只注重了基础知识的讲解和传授,对于实际操作没有很好的教学,因此失分的比较多。 综合学生的情况,概括起来问题有两点: 1、从学生的答卷中可以看出,学生对所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掌握,但是有的知识点掌握不明确。这主要是由于学生本身不认真的对待这门学科,在课后很少进行循环复习的。 2、学生普遍在运用所学知识联系实际、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十分薄弱,语言的组织和表达能力不强,学以致用的能力比较差,说明学生创造性思维和重新组合知识的能力有待提高。 四、改进措施: 1、首先要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改进教学方法,多做试验,向课堂上要质量,精讲多练。 3、平时多点进行专题性的强化训练,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正确对待学习。 高中有机化学知识点总结(物质的性质) 第五章烃 第一节甲烷 一、甲烷的分子结构 1、甲烷:CH4,空间正四面体,键角109º28′,非极性分子电子式: 天然气,沼气,坑气的主要成份是CH4 2、甲烷化学性质: +①稳定性:常温下不与溴水、强酸、强碱、KMnO4(H)等反应。 点燃②可燃性:CH4+2O2−−−→CO2+2H2O(火焰呈蓝色,作燃料) ③取代反应:有机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它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叫取代反应。CH4在光照条件下与纯Cl2发生取代反应为: CH4+Cl2−−→CH3Cl+HCl(CH3Cl一氯甲烷,不溶于水的气体) CH3Cl+Cl2−−→CH2Cl2+HCl(CH2Cl2二氯甲烷,不溶于水)光光 →CHCl3+HCl(CHCl3三氯甲烷,俗名氯仿,不溶于水,有机溶剂)CH2Cl2+Cl2−−光 →l4+HCl(l4四氯甲烷,又叫四氯化碳,不溶于水,有机溶剂)CHCl3+Cl2−−光 −→C+2H2(制炭墨)④高温分解:CH4−− 第二节烷烃 一、烷烃 1、烷烃:碳原子间以单键结合成链状,碳原子剩余价键全部跟氢原子结合的烃称为烷烃(也叫饱和链烃) 2、烷烃通式:H2n+2(n≥1) 3、烷烃物理通性: ①状态:C1-C4的烷烃常温为气态,C5-C11液态,C数>11为固态 ②熔沸点:C原子数越多,熔沸点越高。 C原子数相同时,支键越多,熔沸点越低。 ③水溶性: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4、烷烃的命名 原则: ①找主链——C数最多,支链最多的碳链 ②编号码——离最简单支链最近的一端编号,且支链位次之和最小 ③写名称:支链位次—支链数目—支链名称某烷 5、同系物: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互称为同系物。特点:①结构相似,通式相同,分子式不同 ②化学性质相似 ③官能团类别和数目相同 6、同分异构体: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但不同的结构的化合物互称为同分异构体。 特点:(1)分子式相同(化学组成元素及原子数目,相对分子质量均同);(2)结构不同 类别:碳链异构、官能团异构、官能团位置异构 碳链异构书写原则:主链由长到短,支链由整到散,支链位置由中心到边上,多个支链排布由对到邻到间,碳均满足四键 二、烷烃的化学性质(同CH4) ①稳定性n+1点燃②燃烧:CH)O2−−−→nCO2+(n+1)H2On2n+2+(n+2 ③取代反应④高温分解 (8)环烷烃:C原子间以单键形成环状,C原子上剩余价键与H结合的烃叫环烷烃。 (9)环烷烃通式H2n(n≥3) (10)环烷烃化学性质:(1)燃烧(2)取代反应 高温 第三节乙烯烯烃 一、不饱和烃 概念:烃分子里含有碳碳双键或碳碳三键,碳原子所结合氢原子数少于饱和链烃里的氢原子数,叫做不饱和烃。 二、乙烯的分子结构 分子式:C2H4 电子式: 结构式: 结构简式:CH2=CH2 乙烯分子中的2个碳原子和4个氧原子都处于同一平面上。 三、乙烯的物理性质 颜色气味状态溶解性溶沸点密度 (通常) 无色稍有气味液体难溶于水较低比水小 四、乙烯的化学性质 1、乙烯的氧化反应 →2CO2+2H2O(1)燃烧氧化CH2=CH2+3O2−−− 纯净的C2H4能够在空气中(或O2中)安静地燃烧,火焰明亮且带黑烟。点燃乙烯前必须先检验乙烯的纯度 (2)催化氧化——乙烯氧化成乙醛点燃 2、乙烯的加成反应 ①乙烯与Br2的加成:乙烯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或溴水)褪色。化学上,常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或溴水)鉴别乙烯与烷烃。CH2=CH2+Br2→CH2Br—CH2Br ②乙烯与水的加成:乙烯水化制乙醇 CH2=CH2+H—OH−−−−→CH3CH2OH加热,加压 ③乙烯与H2的加成:乙烯加氢成乙烷 ④乙烯与卤化氢的加成催化剂 →CH3—CH2CLCH2=CH2+HCl−−− →CH3—CH2BrCH2=CH2+HBr−−− 3、乙烯的聚合反应 聚乙烯中,有很多分子,每个分子的n值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因而是混合物。类推可知,所有的高分子化合物(高聚物)都是混合物。 4、加成反应 概念:有机分子中双键(或三键)两端的碳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叫做加成反应。 5、聚合反应:由小分子相互结合成高分子的反应。 五、乙烯的实验室制法催化剂催化剂 (1)反应原理 (2)实验用品 药品的用量:浓硫酸与无水乙醇的体积比为3:1(温度不同,产物不同) 浓硫酸的作用:催化剂、脱水剂 沸石的作用:防止暴沸 10、乙烯的主要用途 植物生长调节剂,制造塑料、合成纤维、有机溶剂等。 11、烯烃 概念: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的一类链烃叫做烯烃。 12、烯烃物理性质的递变规律 (1)少于4个C原子烯烃常温常压下都是气体(注意:无甲烯); (2)密度都随原子数的增加而增大; (3)沸点都随C原子数的增加而升高。 13、烯烃的化学性质 同乙烯相似,烯烃同系物分子内都含有C=C双键,因而性质相似。 (1)燃烧都生成CO2和H2O,且火焰明亮,产生黑烟。 (2)都有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或溴水)和酸性KMnO4溶液褪色;可用来鉴别烷烃和烯烃。 (3)都能发生加成、加聚反应。 第四讲乙炔炔烃 1、乙炔的分子结构 分子式C2H2 电子式: 结构式:H—C≡C—H结构简式:HC≡CH空间构型:直线型 2、乙炔的物理性质 颜色气味状态密度溶解性 (通常)水有机溶剂 没有没有气味气体略小于微溶易溶 颜色空气 3、乙炔的化学性质 (1)氧化反应 →4CO2+2H2O可燃烧性:2C2H2+5O2−−− 可被KMnO4溶液氧化。 (2)加成反应 点燃 另外,有: 4、乙炔的实验室制法 药品:电石、水(通常用饱和食盐水) 原理:CaC2+2H2O→C2H2↑+Ca(OH)2 (1)棉花的作用:防止反应产生的带有电石小颗粒的泡沫冲出并堵塞导管 (2)注意事项 ①不能使用启普发生器的原因:a.该反应放出大量的热b.反应中电石易粉碎 ②控制反应的速度的方法:用饱和食盐水代替水来和电石反应,以降低反应速度,同时用分液漏斗来控制加入饱和食盐的快慢与多少以降低反应速度 ③点燃乙炔前必须先检验乙炔的纯度 (3)产品的收集、分离、提纯及检验 ①收集方法:一般不用排空气法而用排水法收集 ②除去杂质H2S和PH3的方法:用硫酸铜溶液洗气 ③能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5、炔烃 概念:分子里含有碳碳三键的一类链烃叫做炔烃。 6、炔烃物理性质的递变规律 (1)少于4个C原子的,常温下都是气体; (2)密度都随C原子数的增加而增大; (3)沸点都随C原子数的增加而升高。高二化学知识点总结 7、炔烃的化学性质 含有官能团“C≡C”,与乙炔性质相似 (1)燃烧都生成CO2和H2O,放出大量热,火焰明亮,有浓(或黑)烟; (2)都能使Br2(l4)和酸性KMnO4溶液褪色。 (3)都能发生加成反应。 8、烃完全燃烧的有关规律 (1)等物质的量的烃(Hm)完全燃烧时,耗氧量的多少决定于n+ 反之越少。 (2)等质量的烃(Hm)完全燃烧时,耗氧量的多少决定于氢的质量分数,即mm的值,n+的值越大,耗氧量越多,44m的值,越大,耗氧量越多,n 反之越少。 (3)等质量的烃完全燃烧时,碳的质量分数越大,生成的CO2越多,氢的质量分数越大,生成的H2O越多。 (4)最简式相同的烃无论以何种比例混合,都有:①混合物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及质量分数不变;②一定质量的混合烃完全燃烧时消耗O2的质量不变,生成的CO2的质量均不变。 (5)对于分子式为Hm的烃: ①当m=4时,完全燃烧前后物质的量不变; ②当m<4时,完全燃烧后物质的量减少; ③当m>4时,完全燃烧后物质的量增加 第五讲苯芳香烃 1、苯的分子结构 (1)三式:分子式C6H6 (2)空间构型:六个碳原子和六个氢原子均在同一平面内,形成以六个碳原子为顶点的平面正六边形。 2、苯的性质 (1)物理性质 常温下,苯是无色,带有特殊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沸点比水的沸点低(80.1℃)熔点比水高(5.5℃)。苯有毒。 注意:苯与水混合振荡静置后分层,苯层在上,水层在下,这是萃取实验常用的方法。 (2)化学性质 苯分子结构的特殊性决定了苯的化学性质不同于饱和烃及其它的不饱和烃(烯烃或炔烃)具体表现为较易发生取代反应,较难发生加成反应。 (1)氧化反应——可燃性 −→12CO2+6H2O2C6H6+15O2−− 苯燃烧时火焰明亮,冒大量黑烟,说明苯分子中含碳量高,燃烧不完全。苯不能被高锰酸钾氧化。 (2)取代反应 ①硝化点燃 ②卤化 ③磺化:苯与浓H2SO4在70~80℃时反应,生成苯磺酸。 (3)加成反应:在一定温度下,Ni做催化剂,与H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环己烷 3、苯的同系物 (1)分子中含有一个苯环,并符合H2n—6(n≥6)通式的烃,是苯的同系物。 等都是苯的同系物。 (2)由于苯环上的侧链位置不同,而使其同分异构现象比较复杂,如分子式为(C8H10)烃中属芳香烃的就有四种,即: (3)化学性质:苯的同系物分子中的侧链和苯环相互影响,使两者的化学活性均有所活化。①氧化反应:能被高锰酸钾氧化,若苯环上只有一个侧链,则氧化产物均为 ②取代(苯甲酸) (3)加成 4、芳香烃 概念:在分子里含有一个或多个苯环的碳氢化合物,属于芳香烃。 第六节石油的分馏 1、石油的分馏 (1)石油的成分: 组成元素:碳和氢,两种元素的总含量平均为97~98%(也有达99%的),同时还含有少量硫、氧、氮等。石油的化学成分:主要是由各种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组成的混和物。一般石油不含烯烃。 状态:大部分是液态烃,同时在液态烃里溶有气态烃和固态烃。 (2)石油的炼制: 石油的炼制分为:石油的分馏、裂化、裂解三种方法。 ①石油的分馏:利用物质的沸点不同,把石油分成不同沸点范围的蒸馏产物。 ②裂化:──就是在一定条件下,把分子量大、沸点高的烃断裂为分子量小、沸点低的烃的过程。裂化有热裂化和催化裂化: 2.煤 高中化学全部知识点总结 一、俗名 无机部分: 纯碱、苏打、天然碱、口碱:Na2CO3小苏打:NaHCO3大苏打:Na2S2O3石膏(生石膏):CaSO4.2H2O熟石膏:2CaSO4·.H2O莹石:CaF2重晶石:BaSO4(无毒)碳铵:NH4HCO3石灰石、大理石:CaCO3生石灰:CaO食盐:NaCl熟石灰、消石灰:Ca(OH)2芒硝:Na2SO4·7H2O(缓泻剂)烧碱、火碱、苛性钠:NaOH绿矾:FaSO4·7H2O干冰:CO2明矾:KAl(SO4)2·12H2O漂白粉:Ca(ClO)2、CaCl2(混和物)泻盐:MgSO4·7H2O胆矾、蓝矾:CuSO4·5H2O双氧水:H2O2皓矾:ZnSO4·7H2O硅石、石英:SiO2刚玉:Al2O3水玻璃、泡花碱、矿物胶:Na2SiO3铁红、铁矿:Fe2O3磁铁矿:Fe3O4黄铁矿、硫铁矿:FeS2铜绿、孔雀石:Cu2(OH)2CO3菱铁矿:FeCO3赤铜矿:Cu2O波尔多液:Ca(OH)2和CuSO4石硫合剂:Ca(OH)2和S玻璃的主要成分:Na2SiO3、CaSiO3、SiO2过磷酸钙(主要成分):Ca(H2PO4)2和CaSO4重过磷酸钙(主要成分):Ca(H2PO4)2天然气、沼气、坑气(主要成分):CH4水煤气:CO和H2硫酸亚铁铵(淡蓝绿色):Fe(NH4)2(SO4)2溶于水后呈淡绿色 光化学烟雾:NO2在光照下产生的一种有毒气体王水:浓HNO3与浓HCl按体积比1:3混合而成。铝热剂:Al+Fe2O3或其它氧化物。尿素:CO(NH2)2 有机部分: 氯仿:CHCl3电石:CaC2电石气:C2H2(乙炔)TNT:三硝基甲苯酒精、乙醇:C2H5OH氟氯烃:是良好的制冷剂,有毒,但破坏O3层。醋酸:冰醋酸、食醋CH3COOH裂解气成分(石油裂化):烯烃、烷烃、炔烃、H2S、CO2、CO等。甘油、丙三醇:C3H8O3焦炉气成分(煤干馏):H2、CH4、乙烯、CO等。石炭酸:苯酚蚁醛:甲醛HCHO福尔马林:35%—40%的甲醛水溶液蚁酸:甲酸HCOOH 葡萄糖:C6H12O6果糖:C6H12O6蔗糖:C12H22O11麦芽糖:C12H22O11淀粉:(C6H10O5)n硬脂酸:C17H35COOH油酸:C17H33COOH软脂酸:C15H31COOH 草酸:乙二酸HOOC—COOH使蓝墨水褪色,强酸性,受热分解成CO2和水,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 二、颜色 铁:铁粉是黑色的;一整块的固体铁是银白色的。Fe2+——浅绿色Fe3O4——黑色晶体 Fe(OH)2——白色沉淀Fe3+——黄色Fe(OH)3——红褐色沉淀Fe(S)3——血红色溶液FeO——黑色的粉末Fe(NH4)2(SO4)2——淡蓝绿色Fe2O3——红棕色粉末FeS——黑色固体 2+ 铜:单质是紫红色Cu——蓝色CuO——黑色Cu2O——红色CuSO4(无水)—白色 CuSO4·5H2O——蓝色Cu2(OH)2CO3—绿色Cu(OH)2——蓝色[Cu(NH3)4]SO4——深蓝色溶液 BaSO4、BaCO3、Ag2CO3、CaCO3、AgCl、Mg(OH)2、三溴苯酚均是白色沉淀Al(OH)3白色絮状沉淀H4SiO4(原硅酸)白色胶状沉淀 Cl2、氯水——黄绿色F2——淡黄绿色气体Br2——深红棕色液体I2——紫黑色固体HF、HCl、HBr、HI均为无色气体,在空气中均形成白雾 l4——无色的液体,密度大于水,与水不互溶KMnO4--——紫色MnO4-——紫色Na2O2—淡黄色固体Ag3PO4—黄色沉淀S—黄色固体AgBr—浅黄色沉淀AgI—黄色沉淀O3—淡蓝色气体SO2—无色,有剌激性气味、有毒的气体SO3—无色固体(沸点44.8C)品红溶液——红色氢氟酸:HF——腐蚀玻璃N2O4、NO——无色气体NO2——红棕色气体NH3——无色、有剌激性气味气体 三、现象: 1 1、铝片与盐酸反应是放热的,Ba(OH)2与NH4Cl反应是吸热的; 2、Na与H2O(放有酚酞)反应,熔化、浮于水面、转动、有气体放出;(熔、浮、游、嘶、红)3、焰色反应:Na黄色、K紫色(透过蓝色的钴玻璃)、Cu绿色、Ca砖红、Na(黄色)、K(紫色)。4、Cu丝在Cl2中燃烧产生棕色的烟;5、H2在Cl2中燃烧是苍白色的火焰; 6、Na在Cl2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7、P在Cl2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8、SO2通入品红溶液先褪色,加热后恢复原色; 9、NH3与HCl相遇产生大量的白烟;10、铝箔在氧气中激烈燃烧产生刺眼的白光;1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刺眼白光,在CO2中燃烧生成白色粉末(MgO),产生黑烟;12、铁丝在Cl2中燃烧,产生棕色的烟;13、HF腐蚀玻璃:4HF+SiO2=SiF4+2H2O14、Fe(OH)2在空气中被氧化:由白色变为灰绿最后变为红褐色; 15、在常温下:Fe、Al在浓H2SO4和浓HNO3中钝化; 16、向盛有苯酚溶液的试管中滴入FeCl3溶液,溶液呈紫色;苯酚遇空气呈粉红色。17、蛋白质遇浓HNO3变黄,被灼烧时有烧焦羽毛气味; 18、在空气中燃烧:S——微弱的淡蓝色火焰H2——淡蓝色火焰H2S——淡蓝色火焰 CO——蓝色火焰CH4——明亮并呈蓝色的火焰S在O2中燃烧——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红褐色[Fe(OH)3]19.特征反应现象:白色沉淀[Fe(OH)2]−− 20.浅黄色固体:S或Na2O2或AgBr 21.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SO2(加热后又恢复红色)、Cl2(加热后不恢复红色)22.有色溶液:Fe2+(浅绿色)、Fe3+(黄色)、Cu2+(蓝色)、MnO4-(紫色)有色固体:红色(Cu、Cu2O、Fe2O3)、红褐色[Fe(OH)3]黑色(CuO、FeO、FeS、CuS、Ag2S、PbS)蓝色[Cu(OH)2]黄色(AgI、Ag3PO4)白色[Fe(0H)2、CaCO3、BaSO4、AgCl、BaSO3]有色气体:Cl2(黄绿色)、NO2(红棕色) 空气 ++ 四、考试中经常用到的规律: 1、溶解性规律——见溶解性表;2、常用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 3阴极(夺电子的能力):Au3+>Ag+>Hg2+>Cu2+>Pb2+>Fa2+>Zn2+>H+>Al3+>Mg2+>Na+>Ca2+>K+阳极(失电子的能力):S2->I->Br–>Cl->OH->含氧酸根 注意:若用金属作阳极,电解时阳极本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Pt、Au除外) 4、双水解离子方程式的书写:(1)左边写出水解的离子,右边写出水解产物;(2)配平:在左边先配平电荷,再在右边配平其它原子;(3)H、O不平则在那边加水。 例:当Na2CO3与AlCl3溶液混和时:3CO32-+2Al3++3H2O=2Al(OH)3↓+3CO2↑5、写电解总反应方程式的方法:(1)分析:反应物、生成物是什么;(2)配平。 例:电解KCl溶液:2KCl+2H2O==H2↑+Cl2↑+2KOH配平:2KCl+2H2O==H2↑+Cl2↑+2KOH6、将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分写成二个电极反应的方法:(1)按电子得失写出二个半反应式;(2)再考虑反应时的环境(酸性或碱性);(3)使二边的原子数、电荷数相等。例:蓄电池内的反应为:Pb+PbO2+2H2SO4=2PbSO4+2H2O试写出作为原电池(放电)时的电极反应。写出二个半反应:Pb–2e-→PbSO4PbO2+2e-→PbSO4 分析:在酸性环境中,补满其它原子:应为:负极:Pb+SO42--2e-=PbSO4正极:PbO2+4H++SO42-+2e-=PbSO4+2H2O 注意:当是充电时则是电解,电极反应则为以上电极反应的倒转: 为:阴极:PbSO4+2e=Pb+SO4阳极:PbSO4+2H2O-2e-=PbO2+4H+SO4 2 -2-+ 2- 7、在解计算题中常用到的恒等:原子恒等、离子恒等、电子恒等、电荷恒等、电量恒等,用到的方法有:质量守恒、差量法、归一法、极限法、关系法、十字交法和估算法。(非氧化还原反应:原子守恒、电荷平衡、物料平衡用得多,氧化还原反应:电子守恒用得多)8、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小; 9、晶体的熔点: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中学学到的原子晶体有:Si、SiC、SiO2=和金刚石。原子晶体的熔点的比较是以原子半径为依据的:金刚石>SiC>Si(因为原子半径:Si>C>O).10、分子晶体的熔、沸点:组成和结构相似的物质,分子量越大熔、沸点越高。 11、胶体的带电:一般说来,金属氢氧化物、金属氧化物的胶体粒子带正电,非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的胶体粒子带负电。 12、氧化性:MnO4->Cl2>Br2>Fe3+>I2>S=4(+4价的S)例:I2+SO2+H2O=H2SO4+2HI 13、含有Fe3+的溶液一般呈酸性。14、能形成氢键的物质:H2O、NH3、HF、CH3CH2OH。15、氨水(乙醇溶液一样)的密度小于1,浓度越大,密度越小,硫酸的密度大于1,浓度越大,密度越 大,98%的浓硫酸的密度为:1.84g/cm3。 16、离子是否共存:(1)是否有沉淀生成、气体放出;(2)是否有弱电解质生成;(3)是否发生氧化还原高二化学知识点总结 反应;(4)是否生成络离子[Fe(S)2、Fe(S)3、Ag(NH3)+、[Cu(NH3)4]2+等];(5)是否发生双水解。17、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l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OHClO4(高氯酸)—是最强的酸 。 18、熔点最低的金属是Hg(-38.9C),;熔点最高的是W(钨3410c);密度最小(常见)的是K;密度最大(常见)是Pt。 19、雨水的PH值小于5.6时就成为了酸雨。 20、有机酸酸性的强弱:乙二酸>甲酸>苯甲酸>乙酸>碳酸>苯酚>HCO3 21、有机鉴别时,注意用到水和溴水这二种物质。 例:鉴别:乙酸乙酯(不溶于水,浮)、溴苯(不溶于水,沉)、乙醛(与水互溶),则可用水。22、取代反应包括:卤代、硝化、磺化、卤代烃水解、酯的水解、酯化反应等; 23、最简式相同的有机物,不论以何种比例混合,只要混和物总质量一定,完全燃烧生成的CO2、H2O及耗O2的量是不变的。恒等于单一成分该质量时产生的CO2、H2O和耗O2量。 24、可使溴水褪色的物质如下,但褪色的原因各自不同:烯、炔等不饱和烃(加成褪色)、苯酚(取代褪色)、乙醇、醛、甲酸、草酸、葡萄糖等(发生氧化褪色)、有机溶剂[l4、氯仿、溴苯、CS2(密度大于水),烃、苯、苯的同系物、酯(密度小于水)]发生了萃取而褪色。25、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醛、甲酸、甲酸盐、甲酰铵(HH2O)、葡萄溏、果糖、麦芽糖,均可发生银镜反应。(也可同Cu(OH)2反应)计算时的关系式一般为:—CHO——2Ag注意:当银氨溶液足量时,甲醛的氧化特殊:HCHO——4Ag↓+H2CO3反应式为:HCHO+4[Ag(NH3)2]OH=(NH4)2CO3+4Ag↓+6NH3↑+2H2O26、胶体的聚沉方法:(1)加入电解质;(2)加入电性相反的胶体;(3)加热。 常见的胶体:液溶胶:Fe(OH)3、AgI、牛奶、豆浆、粥等;气溶胶:雾、云、烟等;固溶胶:有色玻璃、烟水晶等。 27、污染大气气体:SO2、CO、NO2、NO,其中SO2、NO2形成酸雨。 28、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食品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工业三废:废渣、废水、废气。 29、在室温(20C)时溶解度在10克以上——易溶;大于1克的——可溶;小于1克的——微溶;小于0.01克的——难溶。 30、人体含水约占人体质量的2/3。地面淡水总量不到总水量的1%。当今世界三大矿物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石油主要含C、H地元素。 31、生铁的含C量在:2%——4.3%钢的含C量在:0.03%——2%。粗盐:是NaCl中含有MgCl2和CaCl2,因为MgCl2吸水,所以粗盐易潮解。浓HNO3在空气中形成白雾。固体NaOH在空气中易吸水形成溶液。32、气体溶解度:在一定的压强和温度下,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气体的体积。 3 。 - 五、无机反应中的特征反应 1.与碱反应产生气体 ⎧Al、Si−OH−−→H2↑ ⎪⎪ 单质⎨2Al+2NaOH+2H2O=2NaAlO2+3H2↑(1) ⎪ Si+2NaOH+H2O=Na2SiO3+2H2↑⎪⎩+ 碱 (2)铵盐:NH4−−→NH3↑+H2O - 2.与酸反应产生气体 ⎧⎧−HCl−→−H2↑ ⎪⎪浓HSO 4−→SO2↑⎪金属⎨−−2− ⎪⎪HNO3 −−−→NO2↑、NO↑⎪⎩ ⎪浓H2SO4(1)⎧⎧单质−→SO2↑、CO2↑⎨⎪−−− C⎪⎨浓HNO⎪3⎪⎪⎩−−−→NO2↑、CO2↑⎪ ⎪非金属⎨浓H2SO4 −→SO2↑⎪⎧⎪−−−⎪ S⎪⎨浓HNO3 ⎪ ⎩−−−→SO2↑、NO2↑⎩⎪⎩ + ⎧CO2-(HCO-)−H−→CO2↑33 ⎪ +⎪2-H- (2)化合物⎨S(HS)−−→H2S↑ ⎪+H2--SOHSO−−→SO2↑⎪3(3)⎩ 3.Na2S2O3与酸反应既产生沉淀又产生气体:S2O3+2H=S↓+SO2↑+H2O 4.与水反应产生气体 ⎧⎪2Na+2H2O=2NaOH+H2↑(1)单质⎨ ⎪⎩2F2+2H2O=4HF+O2↑ 2-+ ⎧2Na2O2+2H2O=4NaOH+O2↑⎪ ⎪Mg3N2+3H2O=3Mg(OH)2↓+2NH3↑ (2)化合物⎨ ⎪Al2S3+6H2O=2Al(OH)3↓+3H2S↑ ⎪ ⎩CaC2+2H2O=Ca(OH)2+C2H2↑ 5.强烈双水解 H2O2-- ⎧CO3HCO3−−−→CO2↑+Al(OH)3↓⎪2- H2O3+- Al与⎨SHS−−−→H2S↑+Al(OH)3↓ ⎪H2O-AlO−−−→Al(OH)3↓2⎩ () () 6.既能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 7.与Na2O2反应 (1)单质:Al(2)化合物:Al2O3、Al(OH)3、弱酸弱碱盐、弱酸的酸式盐、氨基酸。 CO2 ⎧−O2↑+Na2CO3⎪−−→⎨HO 2 ⎪−→O2↑+NaOH⎩−− 4 8.2FeCl3+H2S=2FeCl2+S↓+2HCl9.电解⎧H2O−电解−→−H2↑+O2↑ ⎪⎪电解 −Al+O2↑⎨Al2O3(熔融)−−→⎪电解 NaCl溶液−−→−NaOH+Cl2↑+H2↑⎪⎩ - 高温 10.铝热反应:Al+金属氧化物−−−→金属+Al2O311.AlAl(OH)3AlO212.归中反应:2H2S+SO2=3S+2H2O 催化剂 3+高二化学知识点总结 4NH3+6NO−−−→4N2+6H2O ⎧1.金属+盐→金属+盐 13.置换反应:(1)金属→金属⎨ H或H2O ⎧−−−−→H2↑⎪活泼金属(Na、Mg、Fe) (2)金属→非金属⎨点燃 ⎪2Mg+CO2−−−→2MgO+C⎩⎧2F2+2H2O=4HF+O2↑⎪高温−→Si+2CO⎪2C+SiO2−− (3)非金属→非金属⎨高温 −→CO+H2⎪C+H2O−− ⎪ ⎩Cl2(Br2、I2)+H2S=S+2HCl(HBr、HI) 高温 ⎧−→金属+H2O⎪H2+金属氧化物−− (4)非金属→金属⎨ 高温 ⎪C+金属氧化物−−−→金属+CO2⎩ ⎩2.铝热反应 + 14、一些特殊的反应类型: ⑪化合物+化合物+化合物如:Cl2+H2O、H2S+O2、、NH3+O2、CH4+O2、Cl2+FeBr2⑫化合物+化合物+单质NH3+NO、H2S+SO2、Na2O2+H2O、NaH+H2O、Na2O2+CO2、CO+H2O ⑬化合物+化合物PCl3+Cl2、Na2SO3+O2、FeCl3+Fe、FeCl2+Cl2、CO+O2、Na2O+O214.三角转化: 15.受热分解产生2种或3种气体的反应: ∆ ⎧NH4HCO3[(NH4)2CO3]−−→NH3↑+CO2↑+H2O ⎪∆ (1)铵盐⎨NH4HSO3[(NH4)2SO3]−−→NH3↑+SO2↑+H2O ⎪∆ NHHS[(NH)S]−−→NH3↑+H2S↑442⎩ ∆ ⎧−→2CuO+4NO2↑+O2↑⎪2Cu(NO3)2− (2)硝酸盐⎨ ⎪−→2Ag+2NO2↑+O2↑⎩2AgNO3−16.特征网络: −→D(酸或碱)(1)A−−→B−−→C−− −−→NO−−→NO①NH(气体)3 O2 O2 O2 O2 2 2 −−−→HNO3 ∆ O2O2H2O HO −→H2SO4②H2S(气体)−−→SO2−−→SO3−− H2O ③C(固体)−−→CO−−→CO O2 O2 O2O2 2 2−−−→H2CO3 HO −→NaOH④Na(固体)−−→Na2O−−→Na2O2−− H2O 强酸 ⎧−→气体B⎪−− (2)A—⎨强碱 ⎪−→气体C⎩−− 5 高中化学重要知识点详细总结 一、俗名 无机部分: 纯碱、苏打、天然碱、口碱:Na2CO3小苏打:NaHCO3大苏打:Na2S2O3石膏(生石膏):CaSO4.2H2O熟石膏:2CaSO4·.H2O莹石:CaF2重晶石:BaSO4(无毒)碳铵:NH4HCO3石灰石、大理石:CaCO3生石灰:CaO食盐:NaCl熟石灰、消石灰:Ca(OH)2芒硝:Na2SO4·7H2O(缓泻剂)烧碱、火碱、苛性钠:NaOH绿矾:FaSO4·7H2O干冰:CO2明矾:KAl(SO4)2·12H2O漂白粉:Ca(ClO)2、CaCl2(混和物)泻盐:MgSO4·7H2O胆矾、蓝矾:CuSO4·5H2O双氧水:H2O2皓矾:ZnSO4·7H2O硅石、石英:SiO2刚玉:Al2O3水玻璃、泡花碱、矿物胶:Na2SiO3铁红、铁矿:Fe2O3磁铁矿:Fe3O4黄铁矿、硫铁矿:FeS2铜绿、孔雀石:Cu2(OH)2CO3菱铁矿:FeCO3赤铜矿:Cu2O波尔多液:Ca(OH)2和CuSO4石硫合剂:Ca(OH)2和S玻璃的主要成分:Na2SiO3、CaSiO3、SiO2过磷酸钙(主要成分):Ca(H2PO4)2和CaSO4重过磷酸钙(主要成分):Ca(H2PO4)2天然气、沼气、坑气(主要成分):CH4水煤气:CO和H2硫酸亚铁铵(淡蓝绿色):Fe(NH4)2(SO4)2溶于水后呈淡绿色光化学烟雾:NO2在光照下产生的一种有毒气体王水:浓HNO3与浓HCl按体积比1:3混合而成。铝热剂:Al+Fe2O3或其它氧化物。尿素:CO(NH2)2 有机部分: 氯仿:CHCl3电石:CaC2电石气:C2H2(乙炔)TNT:三硝基甲苯酒精、乙醇:C2H5OH氟氯烃:是良好的制冷剂,有毒,但破坏O3层。醋酸:冰醋酸、食醋CH3COOH 裂解气成分(石油裂化):烯烃、烷烃、炔烃、H2S、CO2、CO等。甘油、丙三醇:C3H8O3焦炉气成分(煤干馏):H2、CH4、乙烯、CO等。石炭酸:苯酚蚁醛:甲醛HCHO福尔马林:35%—40%的甲醛水溶液蚁酸:甲酸HCOOH 葡萄糖:C6H12O6果糖:C6H12O6蔗糖:C12H22O11麦芽糖:C12H22O11淀粉:(C6H10O5)n硬脂酸:C17H35COOH油酸:C17H33COOH软脂酸:C15H31COOH 草酸:乙二酸HOOC—COOH使蓝墨水褪色,强酸性,受热分解成CO2和水,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 二、颜色 铁:铁粉是黑色的;一整块的固体铁是银白色的。Fe2+——浅绿色Fe3O4——黑色晶体Fe(OH)2——白色沉淀Fe3+——黄色Fe(OH)3——红褐色沉淀Fe(S)3——血红色溶液FeO——黑色的粉末Fe(NH4)2(SO4)2——淡蓝绿色Fe2O3——红棕色粉末FeS——黑色固体铜:单质是紫红色Cu2+——蓝色CuO——黑色Cu2O——红色CuSO4(无水)—白色CuSO4·5H2O——蓝色Cu2(OH)2CO3—绿色Cu(OH)2——蓝色[Cu(NH3)4]SO4——深蓝色溶液BaSO4、BaCO3、Ag2CO3、CaCO3、AgCl、Mg(OH)2、三溴苯酚均是白色沉淀 Al(OH)3白色絮状沉淀H4SiO4(原硅酸)白色胶状沉淀 Cl2、氯水——黄绿色F2——淡黄绿色气体Br2——深红棕色液体I2——紫黑色固体 HF、HCl、HBr、HI均为无色气体,在空气中均形成白雾 l4——无色的液体,密度大于水,与水不互溶KMnO4--——紫色MnO4-——紫色 Na2O2—淡黄色固体Ag3PO4—黄色沉淀S—黄色固体AgBr—浅黄色沉淀 AgI—黄色沉淀O3—淡蓝色气体SO2—无色,有剌激性气味、有毒的气体 SO3—无色固体(沸点44.80C)品红溶液——红色氢氟酸:HF——腐蚀玻璃 N2O4、NO——无色气体NO2——红棕色气体NH3——无色、有剌激性气味气体 三、现象: 1、铝片与盐酸反应是放热的,Ba(OH)2与NH4Cl反应是吸热的; 2、Na与H2O(放有酚酞)反应,熔化、浮于水面、转动、有气体放出;(熔、浮、游、嘶、红) 3、焰色反应:Na黄色、K紫色(透过蓝色的钴玻璃)、Cu绿色、Ca砖红、Na+(黄色)、K+(紫色)。 4、Cu丝在Cl2中燃烧产生棕色的烟;5、H2在Cl2中燃烧是苍白色的火焰; 6、Na在Cl2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7、P在Cl2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 8、SO2通入品红溶液先褪色,加热后恢复原色; 9、NH3与HCl相遇产生大量的白烟;10、铝箔在氧气中激烈燃烧产生刺眼的白光; 1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刺眼白光,在CO2中燃烧生成白色粉末(MgO),产生黑烟; 12、铁丝在Cl2中燃烧,产生棕色的烟;13、HF腐蚀玻璃:4HF+SiO2=SiF4+2H2O 14、Fe(OH)2在空气中被氧化:由白色变为灰绿最后变为红褐色; 15、在常温下:Fe、Al在浓H2SO4和浓HNO3中钝化; 16、向盛有苯酚溶液的试管中滴入FeCl3溶液,溶液呈紫色;苯酚遇空气呈粉红色。 17、蛋白质遇浓HNO3变黄,被灼烧时有烧焦羽毛气味; 18、在空气中燃烧:S——微弱的淡蓝色火焰H2——淡蓝色火焰H2S——淡蓝色火焰 CO——蓝色火焰CH4——明亮并呈蓝色的火焰S在O2中燃烧——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气19.特征反应现象:白色沉淀[Fe(OH)2]−空−→−红褐色[Fe(OH)3] 20.浅黄色固体:S或Na2O2或AgBr 21.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SO2(加热后又恢复红色)、Cl2(加热后不恢复红色) 2+3+2+22.有色溶液:Fe(浅绿色)、Fe(黄色)、Cu(蓝色)、MnO4-(紫色) 有色固体:红色(Cu、Cu2O、Fe2O3)、红褐色[Fe(OH)3]黑色(CuO、FeO、FeS、CuS、Ag2S、PbS)蓝色[Cu(OH)2]黄色(AgI、Ag3PO4)白色[Fe(0H)2、CaCO3、BaSO4、AgCl、BaSO3]有色气体:Cl2(黄绿色)、NO2(红棕色) 四、考试中经常用到的规律: 1 3阴极(夺电子的能力):Au3+>Ag+>Hg2+>Cu2+>Pb2+>Fa2+>Zn2+>H+>Al3+>Mg2+>Na+>Ca2+>K+ –阳极(失电子的能力):S2->I->Br>Cl->OH->含氧酸根 注意:若用金属作阳极,电解时阳极本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Pt、Au除外) 4、双水解离子方程式的书写:(1)左边写出水解的离子,右边写出水解产物; (2)配平:在左边先配平电荷,再在右边配平其它原子;(3)H、O不平则在那边加水。例:当Na2CO3与AlCl3溶液混和时:3CO32-+2Al3++3H2O=2Al(OH)3↓+3CO2↑ 5、写电解总反应方程式的方法:(1)分析:反应物、生成物是什么;(2)配平。 例:电解KCl溶液:2KCl+2H2O==H2↑+Cl2↑+2KOH配平:2KCl+2H2O==H2↑+Cl2↑+2KOH 6、将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分写成二个电极反应的方法:(1)按电子得失写出二个半反应式;(2)再考虑反应时的环境(酸性或碱性);(3)使二边的原子数、电荷数相等。 例:蓄电池内的反应为:Pb+PbO2+2H2SO4=2PbSO4+2H2O试写出作为原电池(放电)时的电极反应。写出二个半反应:Pb–2e-→PbSO4PbO2+2e-→PbSO4 分析:在酸性环境中,补满其它原子:应为:负极:Pb+SO42--2e-=PbSO4 正极:PbO2+4H++SO42-+2e-=PbSO4+2H2O 注意:当是充电时则是电解,电极反应则为以上电极反应的倒转: 为:阴极:PbSO4+2e-=Pb+SO42-阳极:PbSO4+2H2O-2e-=PbO2+4H++SO42- 7、在解计算题中常用到的恒等:原子恒等、离子恒等、电子恒等、电荷恒等、电量恒等,用到的方法有:质量守恒、差量法、归一法、极限法、关系法、十字交法和估算法。(非氧化还原反应:原子守恒、电荷平衡、物料平衡用得多,氧化还原反应:电子守恒用得多) 8、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小; 9、晶体的熔点: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中学学到的原子晶体有:Si、SiC、SiO2=和金刚石。原子晶体的熔点的比较是以原子半径为依据的:金刚石>SiC>Si(因为原子半径:Si>C>O). 10、分子晶体的熔、沸点:组成和结构相似的物质,分子量越大熔、沸点越高。 11、胶体的带电:一般说来,金属氢氧化物、金属氧化物的胶体粒子带正电,非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的胶体粒子带负电。 12、氧化性:MnO4->Cl2>Br2>Fe3+>I2>S=4(+4价的S)例:I2+SO2+H2O=H2SO4+2HI 13、含有Fe3+的溶液一般呈酸性。14、能形成氢键的物质:H2O、NH3、HF、CH3CH2OH。 15、氨水(乙醇溶液一样)的密度小于1,浓度越大,密度越小,硫酸的密度大于1,浓度越大,密度越大,98%的浓硫酸的密度为:1.84g/cm3。 16、离子是否共存:(1)是否有沉淀生成、气体放出;(2)是否有弱电解质生成;(3)是否发生氧化还原反应;(4)是否生成络离子[Fe(S)2、Fe(S)3、Ag(NH3)+、[Cu(NH3)4]2+等];(5)是否发生双水解。 17、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l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OHClO4(高氯酸)—是最强的酸 18、熔点最低的金属是Hg(-38.9C),;熔点最高的是W(钨3410c);密度最小(常见)的是K;密度最大(常见)是Pt。 19、雨水的PH值小于5.6时就成为了酸雨。 20、有机酸酸性的强弱:乙二酸>甲酸>苯甲酸>乙酸>碳酸>苯酚>HCO3- 21、有机鉴别时,注意用到水和溴水这二种物质。 例:鉴别:乙酸乙酯(不溶于水,浮)、溴苯(不溶于水,沉)、乙醛(与水互溶),则可用水。 22、取代反应包括:卤代、硝化、磺化、卤代烃水解、酯的水解、酯化反应等; 23、最简式相同的有机物,不论以何种比例混合,只要混和物总质量一定,完全燃烧生成的CO2、H2O及耗O2的量是不变的。恒等于单一成分该质量时产生的CO2、H2O和耗O2量。 24、可使溴水褪色的物质如下,但褪色的原因各自不同:烯、炔等不饱和烃(加成褪色)、苯酚(取代褪色)、乙醇、醛、甲酸、草酸、葡萄糖等(发生氧化褪色)、有机溶剂[l4、氯仿、溴苯、CS2(密度大于水),烃、苯、苯的同系物、酯(密度小于水)]发生了萃取而褪色。 25、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醛、甲酸、甲酸盐、甲酰铵(HH2O)、葡萄溏、果糖、麦芽糖,均可发生银镜反应。(也可同Cu(OH)2反应)计算时的关系式一般为:—CHO——2Ag 注意:当银氨溶液足量时,甲醛的氧化特殊:HCHO——4Ag↓+H2CO3 反应式为:HCHO+4[Ag(NH3)2]OH=(NH4)2CO3+4Ag↓+6NH3↑+2H2O 26、胶体的聚沉方法:(1)加入电解质;(2)加入电性相反的胶体;(3)加热。 常见的胶体:液溶胶:Fe(OH)3、AgI、牛奶、豆浆、粥等;气溶胶:雾、云、烟等;固溶胶:有色玻璃、烟水晶等。 27、污染大气气体:SO2、CO、NO2、NO,其中SO2、NO2形成酸雨。 28、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食品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工业三废:废渣、废水、废气。 29、在室温(20C)时溶解度在10克以上——易溶;大于1克的——可溶;小于1克的——微溶;小于0.01克的——难溶。 30、人体含水约占人体质量的2/3。地面淡水总量不到总水量的1%。当今世界三大矿物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石油主要含C、H地元素。 31、生铁的含C量在:2%——4.3%钢的含C量在:0.03%——2%。粗盐:是NaCl中含有MgCl2和CaCl2,因为MgCl2吸水,所以粗盐易潮解。浓HNO3在空气中形成白雾。固体NaOH在空气中易吸水形成溶液。 32、气体溶解度:在一定的压强和温度下,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气体的体积。 。。 五、无机反应中的特征反应 -1.与碱反应产生气体⎧Al、Si−OH−−→H2↑⎪⎪单质⎨2Al+2NaOH+2H2O=2NaAlO2+3H2↑(1)⎪⎪Si+2NaOH+H2O=Na2SiO3+2H2↑⎩+碱(2)铵盐:NH4−−→NH3↑+H2O 2.与酸反应产生气体 ⎧⎧−HCl−→−H2↑⎪⎪浓H2SO4金属−→SO2↑⎪⎨−−−⎪⎪HNO3−→NO2↑、NO↑⎪⎩−−⎪浓HSO4(1)⎧⎧单质−→SO2↑、CO2↑⎨⎪−−2−⎪C⎨浓HNO⎪3⎪⎪⎩−−−→NO2↑、CO2↑⎪⎪非金属⎨浓H2SO4⎧−−−−→SO2↑⎪⎪⎪⎪S⎨浓HNO3⎪⎩−−−→SO2↑、NO2↑⎩⎪⎩+H⎧CO32-(HCO3-)−−→CO2↑⎪⎪2-H+-→H2S↑(2)化合物⎨S(HS)−− ⎪2-H+SO3(HSO3-)−−→SO2↑⎪⎩ 3.Na2S2O3与酸反应既产生沉淀又产生气体:S2O32-+2H+=S↓+SO2↑+H2O 4.与水反应产生气体 ⎧⎪2Na+2H2O=2NaOH+H2↑ (1)单质⎨⎪⎩2F2+2H2O=4HF+O2↑ ⎧2Na2O2+2H2O=4NaOH+O2↑⎪⎪Mg3N2+3H2O=3Mg(OH)2↓+2NH3↑(2)化合物⎨⎪Al2S3+6H2O=2Al(OH)3↓+3H2S↑⎪CaC+2HO=Ca(OH)+CH↑22222⎩ 5.强烈双水解 2O⎧CO32-HCO3-−H−−→CO2↑+Al(OH)3↓⎪2OAl3+与⎨S2-HS-−H−−→H2S↑+Al(OH)3↓⎪H2O-AlO−−−→Al(OH)3↓2⎩(()) 6.既能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 (1)单质:Al(2)化合物:Al2O3、Al(OH)3、弱酸弱碱盐、弱酸的酸式盐、氨基酸。CO2⎧−O2↑+Na2CO3⎪−−→⎨7.与Na2O2反应H2O⎪−→O2↑+NaOH⎩−− 8.2FeCl3+H2S=2FeCl2+S↓+2HCl 9.电解⎧H2O−电解−→−H2↑+O2↑⎪⎪电解−Al+O2↑⎨Al2O3(熔融)−−→⎪电解NaCl溶液−−→−NaOH+Cl2↑+H2↑⎪⎩ 高温10.铝热反应:Al+金属氧化物−−→−金属+Al2O3 11.Al3+Al(OH)3AlO2- 12.归中反应:2H2S+SO2=3S+2H2O 4NH3+6NO−−−→4N2+6H2O 13.置换反应:(1)金属→金属⎨⎧1.金属+盐→金属+盐⎩2.铝热反应 +催化剂或H2O⎧−H−−−→H2↑⎪活泼金属(Na、Mg、Fe)(2)金属→非金属⎨⎪2Mg+CO2−点燃−→−2MgO+C⎩⎧2F2+2H2O=4HF+O2↑⎪高温−→Si+2CO⎪2C+SiO2−−⎨(3)非金属→非金属高温−→CO+H2⎪C+H2O−−⎪Cl(Br、I)+HS=S+2HCl(HBr、HI)2⎩222高温⎧−→金属+H2O⎪H2+金属氧化物−−(4)非金属→金属⎨高温⎪C+金属氧化物−−−→金属+CO2⎩ 14、一些特殊的反应类型:高二化学知识点总结 ⑪化合物+化合物+化合物如:Cl2+H2O、H2S+O2、、NH3+O2、CH4+O2、Cl2+FeBr2⑫化合物+化合物+单质NH3+NO、H2S+SO2、Na2O2+H2O、NaH+H2O、Na2O2+CO2、CO+H2O ⑬化合物+单质化合物PCl3+Cl2、Na2SO3+O2、FeCl3+Fe、FeCl2+Cl2、CO+O2、Na2O+O2 14.三角转化: 15.受热分解产生2种或3种气体的反应: ∆⎧NH4HCO3[(NH4)2CO3]−−→NH3↑+CO2↑+H2O⎪∆(1)铵盐⎨NH4HSO3[(NH4)2SO3]−−→NH3↑+SO2↑+H2O ⎪∆NHHS[(NH)S]−−→NH3↑+H2S↑442⎩∆⎧2Cu(NO3)2−−→2CuO+4NO2↑+O2↑⎪(2)硝酸盐⎨∆⎪−→2Ag+2NO2↑+O2↑⎩2AgNO3−16.特征网络: O2O22O(1)A−−→B−−→C−H−→−D(酸或碱) O2O22O①NH(气体)−−→NO−−→NO2−H−→−HNO33O2O22O②H2S(气体)−−→SO2−−→SO3−H−→−H2SO4 O2O22O③C(固体)−−→CO−−→CO2−H−→−H2CO3 O2O22O④Na(固体)−−→Na2O−−→Na2O2−H−→−NaOH 强酸⎧−→气体B⎪−− 1.能级与能层 2.原子轨道 3.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⑴构造原理:随着核电荷数递增,大多数元素的电中性基态原子的电子按右图顺序填入核外电子运动轨道(能级),叫做构造原理。 能级交错:由构造原理可知,电子先进入4s轨道,后进入3d轨道,这种现象叫能级交错。 说明:构造原理并不是说4s能级比3d能级能量低(实际上4s能级比3d能级能量高),而是指这样顺序填充电子可以使整个原子的能量最低。也就是说,整个原子的能量不能机械地看做是各电子所处轨道的能量之和。 (2)能量最低原理构造原理和能量最低原理是从整体角度考虑原子的能量高低,而不局限于某个能级。 (3)泡利(不相容)原理:基态多电子原子中,不可能同时存在4个量子数完全相同的电子。换言之,一个轨道里最多只能容纳两个电子,且电旋方向相反(用“↑↓”表示),这个原理称为泡利(Pauli)原理。 (4)洪特规则:当电子排布在同一能级的不同轨道(能量相同)时,总是优先单独占据一个轨道,而且自旋方向比如,p3的轨道式为↑↓↓而↑ 洪特规则特例:当p、d、f轨道填充的电子数为全空、半充满或全充满时,原子处于较稳定的状态。即p0、d0、f0、p3、d5、f7、p6、d10、f14时,是较稳定状态。 前36号元素中,全空状态的有4Be2s22p0、12Mg3s23p0、20Ca4s23d0;半充满状态的有:7N2s22p3、15P3s23p3、4.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表示方法 (1)电子排布式 ①用数字在能级符号的右上角表明该能级上排布的电子数,这就是电子排布式,例如K:1s22s22p63s23p64s1。②为了避免电子排布式书写过于繁琐,把内层电子达到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结构的部分以相应稀有气体的元素符号外加方括号表示,例如K:[Ar]4s1。 (2)电子排布图(轨道表示式) 每个方框或圆圈代表一个原子轨道,每个箭头代表一个电子。 如基态硫原子的轨道表示式为 1.原子的电子构型与周期的关系 (1)每周期第一种元素的最外层电子的排布式为ns1。每周期结尾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除He为1s2外,其余为ns2np6。He核外只有2个电子,只有1个s轨道,还未出现p轨道,所以第一周期结尾元素的电子排布跟其他周期不同。 (2)一个能级组最多所容纳的电子数等于一个周期所包含的元素种类。但一个能级组不一定全部是能量相同的能 级,而是能量相近的能级。 2.元素周期表的分区 (1)根据核外电子排布 ①分区 ②各区元素化学性质及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特点 ③若已知元素的外围电子排布,可直接判断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某元素的外围电子排布为4s24p4,由此可知,该元素位于p区,为第四周期ⅥA族元素。即最大能层为其周期数,最外层电子数为其族序数,但应注意过渡元素(副族与第Ⅷ族)的最大能层为其周期数,外围电子数应为其纵列数而不是其族序数(镧系、锕系除外)。 三.元素周期律 1.电离能、电负性 (1)电离能是指气态原子或离子失去1个电子时所需要的最低能量,第一电离能是指电中性基态原子失去1个电子转化为气态基态正离子所需要的最低能量。第一电离能数值越小,原子越容易失去1个电子。在同一周期的元素中,碱金属(或第ⅠA族)第一电离能最小,稀有气体(或0族)第一电离能最大,从左到右总体呈现增大趋势。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第一电离能逐渐减小。同一原子的第二电离能比第一电离能要大 (2)元素的电负性用来描述不同元素的原子对键合电子吸引力的大小。以氟的电负性为4.0,锂的电负性为1.0作为相对标准,得出了各元素的电负性。电负性的大小也可以作为判断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尺度,金属的电负性一般小于1.8,非金属的电负性一般大于1.8,而位于非金属三角区边界的“类金属”的电负性在1.8左右。它们既有金属性,又有非金属性。 (3)电负性的应用 ①判断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及其强弱 ②金属的电负性一般小于1.8,非金属的电负性一般大于1.8,而位于非金属三角区边界的“类金属”(如锗、锑等)的电负性则在1.8左右,它们既有金属性,又有非金属性。 ③金属元素的电负性越小,金属元素越活泼;非金属元素的电负性越大,非金属元素越活泼。 ④同周期自左到右,电负性逐渐增大,同主族自上而下,电负性逐渐减小。 2.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3.对角线规则 在元素周期表中,某些主族元素与右下方的主族元素的有些性质是相似的,如 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 1.共价键的本质及特征 2.共价键的类型 ①按成键原子间共用电子对的数目分为单键、双键、三键。 ②按共用电子对是否偏移分为极性键、非极性键。 ③按原子轨道的重叠方式分为σ键和π键,前者的电子云具有轴对称性,后者的电子云具有镜像对称性。 3.键参数 ④键参数对分子性质的影响 键长越短,键能越大,分子越稳定. 4.等电子原理[来源:学科网] 原子总数相同、价电子总数相同的分子具有相似的化学键特征,它们的许多性质相近。 1.分子构型与杂化轨道理论 杂化轨道的要点 当原子成键时,原子的价电子轨道相互混杂,形成与原轨道数相等且能量相同的杂化轨道。杂化轨道数不同,轨道间的夹角不同,形成分子的空间形状不同。2分子构型与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 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说明的是价层电子对的空间构型,而分子的空间构型指的是成键电子对空间构型,不包括孤对电子。 (1) 3.配位化合物 (1)配位键与极性键、非极性键的比较 (2)配位化合物 ①定义:金属离子(或原子)与某些分子或离子(称为配体)以配位键结合形成的化合物。 ②组成:如[Ag(NH3)2]OH,中心离子为Ag+,配体为NH3,配位数为2。 1.分子间作用力的比较 2.分子的极性(1) (2) 3.溶解性 (1)极性溶质一般能溶于极性溶剂.若存在氢键,则溶剂和溶质之间的氢键作用力越大,溶解性越好。 (2)溶,而戊醇在水中的溶解度明显减小. 4.手性 具有完全相同的组成和原子排列的一对分子,如左手和右手一样互为镜像,在三维空间里不能重叠的现象。 5.无机含氧酸分子的酸性 无机含氧酸可写成(HO)mROn,如果成酸元素R相同,则n值越大,R的正电性越高,使R—O—H中O的电子向R偏移,在水分子的作用下越易电离出H+,酸性越强,如HClO<HClO2<HClO3< HClO4
《2016四年级科学期中质量分析报告》
《高二有机化学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重要知识点详细总结[完整版]》
《【高中化学选修3知识点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