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我近于强迫症一样的关注着地震的一切新闻,汶川、海地、智利、玉树,每一个名字的背后都是一道触目惊心的伤口,都承载了太多的伤痛与血泪。它们代表着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种族,不同的地域,但却在不约而同的印证着同样的一句话——“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下午坐在公共汽车上,忽然就想到了那些面对地震象纸糊一样的房子,再看看马路两边的建筑工地上高高矗立的脚手架、一座座即将拔地而起的高楼,恍如梦中。一个个问号从心里蜂拥而出:这些房子里有多少是“豆腐渣工程”?能抗得了几级地震?开发商到底是在修房子,还是在造公墓?老百姓辛苦赚来的钱到底是在买房子,还是在买棺材?还会出现多少个汶川和玉树?所有的问题都没有答案,就象所有的地震都难以预测一样。
“亡羊补牢,犹未晚矣”——这句极具“阿Q”色彩的话,可以让伤痕累累的人们获得暂时的麻醉,但看到那些从废墟中被搜救出来的不再鲜活、不能再称作生命的“遇难者”们,看到“遇难者”身后那一群哭天抢地,悲痛欲绝的亲人们,我们不得不清醒地承认:晚了,太晚了……
晚则晚矣,但“牢”还是要补!——这两天在腾讯网上看到了几条网友的建议:一是实施全国性房屋安全抗震条例,凡建筑不符合抗震标准的,一律拆除重建;二是在农村使用轻质板材建设一层房屋,经济实用又防地震。前一条是从制度上保障,但对农村经济基础薄弱、自建房屋的广大农民群众而言,成本显然太高;而城市不符合抗震要求的房子一律推倒重建,可以想象如果付诸实施,整个中国将掀起一场空前绝后的城市造楼运动,需要返工的工程会让整个国家都不堪重负;后一条比较适用于中国农村,但城市的“豆腐渣”怎么办?尽管这些建议还有待商榷和完善,但这些在后方热心思索“补牢”的人们和冲锋在抗震救灾一线的勇士们一样可敬。
好了,转到正题,我想说说我的“忽发奇想”。今天坐公车的时候,我忽然想到地震的时候,如果汽车不是被倒塌的建筑砸坏,如果不是碰上地裂桥断,车体本身是不会象房子一样变成“豆腐渣”的,其原因之一是因为汽车的制作材制和房子不一样,现在的房子要么是土木结构,要么是砖混结构,要么是框架、框剪结构,前者虽然没有厚重的水泥预制板,但倒塌后产生的大量粉尘足以让被埋人员窒息,砖混结构和框架结构的承重水平都很有限,框剪的抗震能力更好,但一旦倒塌,这三类建筑中包含的砖头、水泥预制板、钢筋混凝土都容易对被埋人员造成致命的打击;二是因为车子不是固定在地基上的,车子在行驶过程中的颠簸应该就和地震的感觉差不多,所以车子本身是抗震的。可以这样假设:双层公交车是否就象二层楼房;再继续假设:我们的房屋在建筑时是否可以借鉴汽车原理,减少对地基的依附,采用新型轻巧的建材,同时又能抗大风,这样就不致于在地动的时候,山也跟着垮了,也不会在台风、飓风、龙卷风袭来的时候摧枯拉朽。这当然是个如意算盘,同时也是一个外行的不成熟的设想,目的旨在抛砖引玉,希望更多的人加入为“补牢”出谋划策的行列。
最后想说的是:即使未来能设计出抗震环保又经济实用的房子,但房子的抗震终究只是治标,毕竟在大自然的伟力面前,人类到目前为止依然是不堪一击的。我们真正应该抗击的是人心的地震,因为房子倒了可以再修,人的精神和信仰在泛滥的物欲中坍塌了,则很难再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