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时应不算是深夜的。但若放在学校,我也应该是在床上准备入睡了,所以姑且就叫现在作“深夜”吧。
我自认为在夜里我的思绪反而会更宽、更远,或许是初三经常熬夜的原故,回到家中,更适应在夜晚不亮的台灯下写写画画。让我早些上床,倒不适应了。
其实,在夜里独自写随笔也算是我较早养成的一个习惯。——孤灯一盏,侧面靠窗,mp3里放着虽能倒唱如流却一直听不腻的歌曲,任思绪顺着笔尖不羁地流淌……
夜晚的世界是宁静的,但夜晚却能使人的心思翻江倒海。抛却周遭的喧嚣,借一个平台,留一个与自己对话的机会,给心灵一点反思。
记得初中时,我在一篇关于“夜”的文章里,写个这样一句话“白天的世界是世界人的世界,而夜晚独处时,世界就是我的”。这话便能充分表达我的意思了。
懂得深夜思考的人早已有之。早在一千多年前就有一位伟大的诗人独自面对皎洁的明月,吟出了思念故乡的千古名篇《静夜思》。夜,自古就是引人思考的药引——孤单时趁夜色“举杯邀明月”;相思时期盼共话“巴山夜雨”;夜半时有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窃窃私语,也有琵琶女的伤感哭泣……夜,总是不断拨弄人们最敏感的心弦,诱发人心最深处的情思。
我从来反对将夜与黑暗联系起来,而也不赞同与光明割裂的说法。为此,我时为夜平过反的。听够了喧闹,难道不想听听蝉鸣制造出的宁静吗?看多了骄阳似火,难道不想体会一下凉夜如水吗?夜时太深沉了,但深沉不是黑暗,是上帝赐给人类休息、遐想的美好时光。金乌的飞翔固然灿烂;广寒宫中嫦娥的独舞一样绚丽动人。
巴金在“长夜”里感概,“我进到了另一个时代里去经历另一些事情”。试问有谁能在喧嚣的白昼里独自将自己置身令一个时代呢?
我是无法企及巴金这样的境界的。但是,每次我在夜晚走上阳台,看夜空下蒙着淡淡的霓虹,昏黄的路灯照着偶有车辆往来的街道,月儿镶进黑布帘中时,仍时会浮想联翩的:抑或是回忆过去,抑或是想想未来,嘴里哼着不成调的曲,在朦胧的曲调中突然触及到所谓的少年愁……
每每在夜里写作业累了时,便将脚搭在桌上,转着笔看自己印在黑色窗户上的模糊身影,什么也不想,只盯着影子发呆,这也许就只在夜里有此情此景了。
写到此,嘀嗒的时钟声告诉我:夜确已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