悖论,亦作吊诡或诡局(在有些场合“佯谬”是悖论的别名),是指一种导致矛盾的命题。本站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关于悖论的思考,供大家参考选择。 罗素悖论中说,在一个村子里有一位理发师,这位理发师声称:“给而且只给那些不给自己理发的人理发”。现在问理发师是否要给自己理发。如果理发师不给自己理发,那么根据定义,他要给自己理发;如果理发师给自己理发,那么根据定义,他不能给自己理发。这就是著名的“理发师悖论”。 其实,这里面有一个问题,那就是理发师在对某个类别的集合做出判断时,其本人是作为建立集合的主体存在的,而集合本身是主体建立的对象。 悖论的问题就发生在主体把自己也放入到自己所建立的集合对象中去了,只要把主体抽离出来问题就解决了。所有此类集合的悖论都是如此,集合不是凭空产生的,是主体构造出来的对象。问题不是集合的问题,是构造集合的人没有意识到集合的对象属性。 无论有意把自身当做一个和其他元素一样的对象单元,从而去构建一个集合,还是不把自己当做一个对象去构建集合,向罗素悖论这样的集合都是不会被主体构建出来的。问题只是构造集合的人没有认识到集合是自己作为一个主体主动构造出来的而产生的矛盾。在悖论中,只需要把主体从对象集合中抽离出来,悖论即可消除,或者说这一类的集合是有界限的,主体作为构造者不能作为集合中的一个元素。 另外,个人觉得集合本身不仅有逻辑属性,同时还具有主体客体属性,以及时空属性。单纯从逻辑上看集合,必然导致很多悖论的出现。只有命题本身和命题的对象属于一类才能将命题本身也包含在内,即不会出现悖论。如果命题本身和命题的对象不属于一类,那么就不能将命题本身包含在内,否则就会出现悖论,比如时间上不同步·空间上不同域·命题中不包含主体本身,却把主体也加入(这一类一般都是对于一个否定判断的肯定或者肯定判断的否定,理发师悖论即属于对否定判断的肯定,这一类都不能把主体加入。因为如果把主体作为一个元素加入集合,那么无论对这个元素肯定还是否定,都会导致悖论)。 悖论其实就是把一个有界限的判断或者说有适用范围的判断,作用在了一个没有界限的集合上,导致的矛盾。只要把集合限定一下范围就能把矛盾化解。判断只是一个形式,其要与内容想符合,而内容就是所有对象的集合。如果内容是没有界限范围的或者说没有倾向的,而这时做出一个有倾向性的判断,这时必然导致矛盾的出现,或者说悖论出现。这时只需要重新为内容设定界限或者说拥有倾向性,就能消除矛盾,这其实就是辩证法。只站在逻辑属性上思考问题,看不到集合的哲学属性,导致了一个又一个的悖论出现。 亦作吊诡或诡局(在有些场合“佯谬”是悖论的别名),是指一种导致矛盾的命题。悖论的英文paradox一词,来自希腊语“para+dokein”,意思是“多想一想”。如果承认它是真的,经过一系列正确的推理,却又得出它是假的;如果承认它是假的,经过一系列正确的推理,却又得出它是真的。古今中外有不少著名的悖论,它们震撼了逻辑和数学的基础,激发了人们求知和精密的思考,吸引了古往今来许多思想家和爱好者的注意力。解决悖论难题需要创造性的思考,悖论的解决又往往可以给人带来全新的观念。 古希腊四大悖论 1.两分法悖论 因为一运动物体在到达目的地之前,必须先抵达距离目的地之一半的位置。即:若要从A处到达B处,必须先到AB中点C,要到达C,又须先到达AC的中点D。如此继续划分下去,所谓的“一半距离”数值将越来越小。最后“一半距离”几乎可被视为零。 这就形成了此一物体若要从A移动到B,必须先停留在A的悖论。这样一来,此物体将永远停留在初始位置(或者说物体初始运动所经过的距离近似0),以至这物体的运动几乎不能开始。因此,我们得出了运动不可能开始的结论。 悖论的解释 其实此悖论的解释如下: 此悖论在设立时有意忽略了一个事实:那就是从A到B的“运动”必须是一个时间相关的概念而不仅仅是距离的概念。也就是说如果运动的速度为0的时候这个悖论为真!但是一旦运动起来,必然有一个速度,速度等于经过的距离除以历经的时间。什么时候速度为0呢?一种情况是距离为0,根本没有要动,另一种情况大家一般会忽略掉,就是经历的时间趋近于无限,不论距离多大,只要是一个固定值,那么速度就是0,于是悖论就成立了。 此悖论虽然没有提及时间,但是却故意掩盖了时间这个因素。这同最小分割无关,因为在数学上,无限分割是成立的。 2.阿奇里斯悖论 动得最慢的物体不会被动得最快的物体追上。由于追赶者首先应该达到被追者出发之点,此时被追者已经往前走了一段距离。因此被追者总是在追赶者前面。 —亚里士多德,物理学VI:9,239b15 如柏拉图描述,芝诺说这样的悖论,是兴之所至的小玩笑。首先,巴门尼德编出这个悖论,用来嘲笑'数学派'所代表的毕达哥拉斯的'1>0.999...,1-0.999...>0'思想。然后,他又用这个悖论,嘲笑他的学生芝诺的'1=0.999...,但1-0.999...>0'思想。最后,芝诺用这个悖论,反过来嘲笑巴门尼德的'1-0.999...=0,或1-0.999...>0'思想。譬如说,阿基里斯速度是10m/s,乌龟速度是1m/s,乌龟在前面100m。追乌龟要涉及到极限问题:t=lim(n->∞)(1/2+1/4+....1/n)=1,而极限是个无限过程,这涉及到潜无限问题,即无限过程无法完成,即1只能无限逼近,不能达到1,乌龟是不能被追上的。 为此,潜无限只能假设空间不可以无限分割,这样悖论就不存在了。但实无限认为,无限过程可以完成,即极限可以达到1,乌龟可以追上,无限过程怎么完成,凭信仰.我们的实数,极限,微积分都建立上实无限上,对潜无限来说,实数,极限等都不成立,只能无限逼近. 3.飞矢不动悖论 一根箭是不可能移动的,因为箭在其飞行过程中的任何瞬间都有固定位置,则可知一枝动的箭是所有不动的**,所以可导出一根箭是不可能移动的。中国古代的名家惠施也提出过,“飞鸟之景,未尝动也”的类似说法。 悖论提出过程 芝诺问他的学生“一支射出的箭是动的还是不动的?” “那还用说,当然是动的。” “确实是这样,在每个人的眼里它都是动的。可是,这支箭在每一个瞬间里都有它的位置吗?” “有的,老师。” “在这一瞬间里,它占据的空间和它的体积一样吗?” “有确定的位置,又占据着和自身体积一样大小的空间。” “那么,在这一瞬间里,这支箭是动的,还是不动的?” “不动的,老师” “这一瞬间是不动的,那么其他瞬间呢?” “也是不动的,老师” “所以,射出去的箭是不动的?” 4、游行队伍悖论 钱包悖论 钱包悖论,又称钱包游戏,是概率论中的一个悖论。 内容 A和B两人进行一场赌博。 赌法是:由第三者计算A、B二君钱包里面的钱,钱少者可以赢走钱多者的钱。 A对于这场赌博的想法为:若B君的钱比我少,我可能输掉我现有的钱。但若B君的钱比我多,我赢了,就会得到多于我现有的钱。我能够赢的钱比输的钱多,所以这场赌博对我有利。 而B的想法也是如此。 二人想法的逻辑都正确,但若认为二人的想法都正确,又将做出这场赌博对A、B二人都有利的错误结论。这显然是一个悖论。 来源 钱包悖论源自法国数学家莫里斯·克莱特契克,在他的《数学消遣》书中赌的是领带而非钱. “有两个人都声称他的领带好一些。他们叫来了第三个人,让他作出裁决到底谁的好。胜者必须拿出他的领带给败者作为安慰。两个争执者都这样想:我知道我的领带值多少。我也许会失去它,可是我也可能赢得一条更好的领带,所以这种比赛是对我有利。一个比赛怎么会对双方都有利呢?” 谎言者悖论 谎言者悖论最常见的例子是“我在说谎”这个句子。因若我所说是真(“我在说谎”),那我就不是在说谎;但若我所说是假(“我不在说谎”),那么我就是在说谎了。所以无论这句子是真或不真,情况都不可能成立。 起源 西元前6世纪,克利特哲学家埃庇米尼得斯(Epimenides)说了一句很有名的话:“所有克利特人都说谎。” 严格来说埃庇米尼得斯这句话并不能算是悖论,因为这句话一定是错的。如果埃庇米尼得斯所言为真,那么克利特人就全都是说谎者,身为克利特人之一的埃庇米尼得斯自然也不例外,于是他所说的这句话应为谎言,但这跟先前假设此言为真相矛盾;假设此言为假,那么也就是说有部分克利特人是不说谎的,则表示埃庇米尼得斯说谎,仍符合假设(即埃庇米尼得斯属于克利特岛的人中说谎的部分)。因此,这句话一定是错的。 苏格拉底悖论 苏格拉底悖论来自于自指句。 死循环: 下面的句子是错误的。 上面的句子是正确的。 如果下面的句子是错误的,那么上面的句子也是错误的。那么下面的句子就是正确的,那么上面的句子就是正确的......就这样陷入了死循环! 唐·吉诃德悖论 唐吉诃德悖论是指记载在唐吉诃德小说中的一个涉及悖论的故事。 桑丘·潘萨在他治理的岛上颁布一条法例,规定过桥的旅客必需诚实地表示自己的目的,否则就要接受绞刑。有一个旅客在见到桥上的告示后,宣称自己过桥是要接受绞刑的。 这使执法者感到为难:如果旅客的言论为真,则他应被释放并不得受绞刑,但如此一来旅客言论即变为假。如其言论为假,则他会被绞死,但如此一来其言论即变为真。该旅客被带到桑丘面前,而桑丘最后把他释放。 布雷斯悖论 在一个交通网络上增加一条路段反而使网络上的旅行时间(traveltime)增加了,而且是所有出行者的旅行时间都增加了,这一附加路段不但没有减少交通延滞,反而降低了整个交通网络的服务水准(levelofservice),这种出力不讨好且与人们直观感受相背的交通网络现象就是人们所说的Braess悖论现象。 “理发师悖论”悖论内容 一位理发师说:“我只帮所有不自己刮脸的人刮脸。”那么理发师是否给自己刮脸呢?如果他给的话,但按照他的话,他就不该给自己刮脸(因为他'只'帮不自己刮脸的人刮脸);如果他不给的话,但按照他的话,他就该给自己刮脸(因为是'所有'不自己刮脸的人,包含了理发师本人),于是矛盾出现了。 罗素悖论 我们通常希望:任给一个性质,满足该性质的所有类可以组成一个类。但这样的企图将导致悖论: 罗素悖论:设命题函数P(x)表示“x∉x”,现假设由性质P确定了一个类A——也就是说“A={x|x∉x}”。那么现在的问题是:A∈A是否成立?首先,若A∈A,则A是A的元素,那么A具有性质P,由命题函数P知A∉A;其次,若A∉A,也就是说A具有性质P,而A是由所有具有性质P的类组成的,所以A∈A。 罗素悖论还有一些更为通俗的描述,如理发师悖论、书目悖论。 罗素悖论在类的理论中通过内涵公理而得到解决。 物理学悖论 1.命定悖论 命定悖论或命运悖论(Predestinationparadox,命运注定的悖论),又称因果循环(Causalloop或Causalityloop,与佛教的业德去返无关),是科幻作品中与时间旅行有关的悖论。 此悖论大致与祖父悖论相反: 如果自己返回过去,将自己的祖父杀死,那么自己的父母就会不曾出现过,随之而言就连自己的存在也消失,把自己从(这个平行宇宙分支的)时间洪流中“消去”。 命定悖论是其中一个去解释“为何历史事实不被时间旅行中所作出的改变而受影响”的方法,就是: 改变历史的做法,不论企图与否,最终都会引致历史所“命定”的结果,而并非作出之外的改变。 诺维科夫自洽性原则提出,只有事件属前后一致的因果循环才能出现,矛盾的则不能。 例子: “命中注定”的例子: A君回到过去调查一场有名火灾事故的起因。本来火灾不会发生,不过A君回到该段时间,在未发生火灾时的现场,碰跌了一个火水灯,导致火灾。A君回到过去调查一场有名火灾事故,却成为火灾的起因。 2.祖父悖论 祖父悖论是一种时间旅行的悖论,科幻故事中常见的主题。最先由法国科幻小说作家赫内·巴赫札维勒(RenéBarjavel)在他1943年的小说《不小心的旅游者》(LeVoyageurImprudent)中提出。情景如下: 假设某人回到过去,在自己父亲出生前把自己的祖父母杀死;因为某人祖父母死了,就不会有某人的父亲;没有了某人的父亲,某人就不会出生;于是矛盾出现了。 物理中的祖父悖论: 平行宇宙 物理学家认为,也许世界是由无数个平行宇宙组成的,而当某人回到过去杀你的祖父母时,此人杀的其实是另一个宇宙的人(或者你的这个举动也可以创造一个新的平行宇宙),而此人的“祖父”或“祖母”的死只会使那个平行宇宙的此人不再存在,而这个平行宇宙的此人则平安无事。 1.在量子物理中,“多个世界”理论可以如此理解:对于每一个似乎随机的事件来说,只要它的可能性不是零,它所有可能的情形都会在不同的平行世界中发生,造成历史的分支。物理学家大卫·多伊奇(DavidDeutsch)认为,当你回到过去去杀你的祖父母时,你其实进入了另一个世界,杀的是另一个世界的人。(那个世界与你的世界的差别仅在于你祖父母死了) 2.M理论,作为至今最有可能结合5种不同的弦论的理论,是如此解释平行宇宙的:多个三维的“膜”可以同时在一个四维的宇宙(不是爱因斯坦的三维空间加一维时间;见膜宇宙学)中存在;这些膜之间的撞击会在膜中产生大量的能量——这也可以解释大爆炸是如何起源的。可是,M理论并不能解释不同膜的历史之间的关系,也不能肯定,当你回到过去时,你会进到另一个膜里面。 3.薛定谔的猫 薛定谔的猫(英语:ErwinSchrodinger'sCat)是奥地利物理学家埃尔温·薛定谔试图证明量子力学在宏观条件下的不完备性而提出的一个思想实验。实验内容如下: 把一只猫放进一个封闭的盒子里,然后把这个盒子连接到一个包含一个放射性原子核和一个装有有毒气体的容器的实验装置。设想这个放射性原子核在一个小时内有50%的可能性发生衰变。如果发生衰变,它将会发射出一个粒子,而发射出的这个粒子将会触发这个实验装置,打开装有毒气的容器,从而杀死这只猫。根据量子力学,未进行观察时,这个原子核处于已衰变和未衰变的叠加态,但是,如果在一个小时后把盒子打开,实验者只能看到“衰变的原子核和死猫”或者“未衰变的原子核和活猫”两种情况。 现在的问题是:这个系统从什么时候开始不再处于两种不同状态的叠加态而成为其中的一种?在打开盒子观察以前,这只猫是死了还是活着抑或半死半活?这个实验的原意是想说明,如果不能对波函数塌缩以及对这只猫所处的状态给出一个合理解释的话,量子力学本身是不完备的。 (内容太长了,感兴趣自行在搜索资料吧) 4.爱因斯坦-波多尔斯基-罗森悖论 爱因斯坦-波多斯基-罗森悖论是由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玻理斯·波多斯基和纳森·罗森在1935年发表于《物理评论》杂志的论文所揭示的悖论。其简称爱波罗悖论以提出此悖论的三人姓氏第一字为根据,另有EPR论证、EPR诡论、EPR佯谬和EPR悖论等名称。 此悖论是对于量子力学的正统诠释——哥本哈根诠释提出反驳的一个思想实验,对于物理量的观测值以及物理学理论可以解释的值长久以来的观念做出挑战。此悖论引起众人对量子缠结现象的兴趣,并且引出了约翰·贝尔于1964年对于哥本哈根诠释与EPR悖论纷争所提出的厘清对错方案——贝尔不等式。 EPR实验产生了一种二分法的结果,要不 1.对于一量子系统之A部份的进行测量的结果,对于在另一遥远处的B部份的物理实体(physicalreality)有非局域性的效应;量子力学可以预测以后在B部分做一些测量会得到什么样的结果。不然就是 2.量子力学是不完备的:跟B相应的某些物理实体要素无法由量子力学来解释(亦即:需要额外的变量来解释。) 虽然原先是以思考实验形式出现,目的在于展示量子力学的不完备性,然而尔后真实的实验结果却驳倒所谓的局域原理,使得爱、波、罗三人的原先目的失效。困扰爱、波、罗三位论文作者的“鬼魅般的超距作用”('spookyactionatadistance')在为数众多的可再现实验中一再地出现。爱因斯坦到过世前都没有接受量子力学是一个“真实”而完备的理论,一直尝试着想要找到一种诠释可以与相对论相容,且不会暗指“掷骰子的上帝”,这可以从他对量子力学内禀的随机性以及与直观相违有所不满上头观察得到。 5.法拉第吊诡 法拉第吊诡(Faradayparadox)是一个关于法拉第感应定律的物理实验。于1831年,物理学大师麦可·法拉第推断出法拉第感应定律(简称“法拉第定律”),但是,在应用这定律来解释法拉第吊诡的过程中,他遇到了很多困难。这在本文会有详细相关叙述。 实验组态 如上图所示,法拉第吊诡实验只需要一些简单器件:圆柱形永久磁铁、圆盘形导体、金属刷、转轴导体、支撑架导体,检流计。圆柱形永久磁铁与圆盘形导体分别安装于各自的转轴,可以各自自由旋转。将安装于支撑架一端的金属刷与圆盘边缘相接触,又将与圆盘相连接的转轴安装于支撑架另一端,就可以形成完整闭合电路。在这闭合电路中,串联一个检流计来测量电流。 实验程序 这实验的进行有三个步骤: 1.假设磁铁为固定不动,不能旋转,只让圆盘旋转,则检流计会测量到直流。这实验设备的功能类似电动机,因此称为“法拉第电动机”、又称为法拉第圆盘(Faradaydisc)、或单极发电机(homopolargenerator)。 2.假设圆盘为固定不动,不能旋转,只让磁铁旋转,则检流计不会测量到直流。 3.假设让圆盘与磁铁以同角速度旋转,则检流计会测量到直流,如同第一步骤得到的结果。 透过铁粉显示出的磁场线。将条状磁铁放在白纸下面,铺洒一堆铁粉在白纸上面,这些铁粉会依著磁场线的方向排列,形成一条条的曲线,在曲线的每一点显示出磁场线的方向 为什么吊诡? 有些物理学者称这实验为吊诡,因为,猛然一看,这实验似乎违背了法拉第定律,不论是什么部分在旋转,穿过圆盘的磁通量好像都一样,所以,从磁通量观点来看,对于这三个案例,电动势都应该预测为零。这观点错误地选择了用来计算磁通量的曲面,对于这论点,稍后会有更详细解释。 从磁场线观点来看,这吊诡又有不同的理论结果。在法拉第的电磁感应模型里,磁场是由想像的磁场线组成。若将条状磁铁放在白纸下面,铺洒一堆铁粉在白纸上面,这些铁粉会依著磁场线的方向排列,形成一条条的曲线,在曲线的每一点显示出磁场线的方向。假若电动势与磁场线被电路切割的速率呈正比,则从磁铁的参考系观测,磁场线为固定不动。所以,相对于磁铁,将圆盘旋转,或相对于圆盘,将磁铁旋转,这两种动作应该都会生成电动势,但是若将磁铁与圆盘一同旋转,则电动势为零。 法拉第的解释 在法拉第的“电磁感应模型”里,当闭合电路切割过磁场线时,会有感应电流生成于这闭合电路。按照这模型,当圆盘旋转或磁铁旋转时,应该会有感应电流流动于法拉第圆盘,而当磁铁与圆盘一同旋转时,应该不会出现感应电流。然而,这结果与实验结果迥然不同。法拉第试图解释这差异,他假定当磁铁旋转时,磁铁的整个磁场于其伴随的磁场线固定不动(注意到这是一个完全正确的绘景,虽然也许不太容易从电磁感应模型推理出来)。换句话说,磁场线的参考系与磁铁的参考系不同。在下一个段落,会有详细论述,现代物理学(自从发现电子之后)不需要电磁感应模型,就能够完全解释这吊诡。 概率论悖论 1.辛普森悖论 当人们尝试探究两种变量是否具有相关性的时候,比如新生录取率与性别,报酬与性别等,会分别对之进行分组研究。辛普森悖论是在这种研究中,在某些前提下有时会产生的一种现象。即在分组比较中都占优势的一方,会在总评中反而是失势的一方。该现象于20世纪初就有人讨论,但一直到1951年E.H.辛普森在他发表的论文中,该现象才算正式被描述解释。后来就以他的名字命名该悖论。 2.生日悖论 生日问题 生日问题是指,如果一个房间里有23个或23个以上的人,那么至少有两个人的生日相同的概率要大于50%。这就意味着在一个典型的标准小学班级(30人)中,存在两人生日相同的可能性更高。对于60或者更多的人,这种概率要大于99%。从引起逻辑矛盾的角度来说生日悖论并不是一种悖论,从这个数学事实与一般直觉相抵触的意义上,它才称得上是一个悖论。大多数人会认为,23人中有2人生日相同的概率应该远远小于50%。计算与此相关的概率被称为生日问题,在这个问题之后的数学理论已被用于设计著名的密码攻击方法:生日攻击。 对此悖论的解释 我们可以把生日悖论理解成一个盲射打靶的问题。对于一个23人的房间,先考虑问题的补集:23人生日两两不同的概率是多少?为此,我们可以让23个人依次进入,那么每个人生日都与其他人不同的概率依次是1,364/365,363/365,362/365,361/365,等等。先进入房间的这些人生日两两不同的概率是很大的,比如说前面5个是1×364/365×363/365×362/365×361/365=97.3%。而对于最后进入房间的几个人情况就完全不同。最后几个人进入房间并且找不到同生日者的概率是...345/365,344/365,343/365。我们可以把这种概率看成对一张靶的盲射:靶上有365个小格,其中有17个左右是黑格,其余是白格。假设每枪必中靶并且分布符合几何概型的话,那么连续射12枪左右任何一发都没有击中黑格的概率(投射于房间里的人生日都两两不同)是多少呢?想必大家立即会感觉到这个概率并非微小。 因此,理解生日悖论的关键,在于考虑上述“依次进入房间”模型中最后几个进入房间的人“全部都没碰到相同生日的人”概率有多大这件事情。 技术的进步促进了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进化,在现代社会,技术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作用的发挥远远超出了任何时代,可以用“技术社会”一词来对我们所处的时代进行简单地概括。然而,正如其他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具有两面性一样,作为改造世界的重要实践形式的技术,其发展的“非人化”趋势随着技术生产力功能的张扬也得到了进一步地强化,技术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形成了技术悖论。 一、技术悖论的根源追溯 技术悖论是我们这个时代不可逃避的现实,要想实现超越,就不得不重新反思造成技术悖论的根源。 1.技术的社会选择 从技术的社会产生过程来看,技术是社会选择的产物。但是,人类的选择具有强烈的功利主义色彩。人类之所以利用技术是因为技术是实践性的知识体系,技术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契合了人类追求效率的观念。同时,人类的认识能力在有限的时间内是有限的,思维的有限性与客观存在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使我们无法在社会中将技术的作用完全合理化地加以规范。因此,技术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是人类不能够完全认识技术活动的结果的产物。由于社会存在着大量的难以预测的社会因素与自然因素,以及在选择技术时,技术系统本身的复杂性和人类内部利益的冲突,使得人类在选择技术时并不能够完全达到理性的程度。 2.人类中心主义走向极端 随着人的主体地位的确定,事物变成了人所控制和操纵的对象,外物的价值完全被人所赋予,人类也从此进入了对作为对象的世界的征服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与世界处于对立状态,产生了人与世界关系的危机。整个世界变成了主体按自身的意图进行创造和活动的场所,作为主体的人把世界看作占有的对象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原材料产地。事物的其他尺度逐渐丧失,人类生存的根基遭到破坏。技术本来是人所创造和发明出来的,但当它被极端的人类中心主义者当作手段和工具去肆意地掠夺和处置自然时,无疑会成为危害人类利益的帮凶,形成技术悖论。 二、正确对待技术悖论 从技术本身来看,技术具有“双刃剑”作用,技术给我们带来积极正面作用的同时本身也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纯粹“好”的技术是不存在的,这意味着任何技术都包含着一定的风险,也包含着违背人类伦理道德的可能性。 那么,人类究竟应该如何控制和使用技术,如何让技术服务于人的生存和发展,如何避免技术给人类带来有害的影响呢?我们认为最重要的是对技术主体进行改造,重建技术理性。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巨大成功使技术理性与价值理性发生分离,并且使技术理性占据了主导地位。然而,技术理性缺乏价值理性的约束,仅仅根据“技术—效率”评价技术,忽视了技术对社会的全面的复杂的影响,以至于忽视了人在社会中的作用、社会责任以及人的命运等问题。因此,必须建立“技术—伦理”良性互动机制,使技术承载社会价值。对此,可以考虑以下原则: 1.主体性原则。技术决定论者认为技术的发展只能由它自身决定,技术一旦被引入社会,就会使接受它的社会体系屈从于它的指令。正如法国社会学家埃吕尔认为:“技术已变成自主的事实给了它一个至上的地位,没有什么在它之上能评判它的东西,它把自己变成了一个超级权威,任何事物都要以技术标准来评判,任何事只要是为了技术就可据此得到肯定。”但是,我们应当看到,技术是人的创造物,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手段和工具。人是技术的主体,技术发展的趋势、方向、规模和速度都是由人决定的。无论技术发展到什么程度,人类都不会失去对技术的判断、选择、约束、控制的能力。 2.人性化原则。弗洛姆曾经说过:“必须是人,而不是技术成为价值的最终源泉;是人的最优发展,而不是生产的最大化,才是制定所有计划的标准。”倡导人性化技术,就是将人性赋予技术,在技术中融入人性的因子,使技术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既能尊重人的价值,维护人的尊严,张扬人的个性,又能维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平衡与稳定。一方面,坚持以人为本的技术,把人的价值和需求放在第一位,关注人的生存环境,维护人的价值尊严,使人的心理更健康,情感更丰富,人格更完善;另一方面,使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回归到人类发展的本源需要上来,回归到人类的全面进步这个终极目标上来。 3.生态性原则。生态性原则是指技术的发明与应用要突出生态关怀,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为出发点和归宿,不再是对自然巧取豪夺,而是积极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平衡,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要改变传统的技术范式,凡是不利于人和自然和谐的技术,不管能产生出多么大的经济效益,也要坚决摒弃。 4.前瞻性原则。前瞻性原则就是要求对技术的产生、发展和应用担负一种预防性的责任,对可能出现的后果加以预测,尽可能减少甚或消除技术在未来发展中的危险因素。德国技术伦理学家汉斯·尤纳斯在《责任伦理———工业技术文明之伦理的一种尝试》中指出,在技术时代应该大力提倡“卜凶”,而不是“卜吉”,就是为了预防可能会出现的危险而提前设想灾难的严重性和可怕性。”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技术,技术运用产生技术悖论同样不可避免。我们不能够因为技术对社会产生负面影响,就必须克服技术悖论。恰恰相反,技术悖论的存在显示了技术自身的脆弱性,技术的脆弱性往往成为技术的动力与方向。既然技术悖论已经存在,而且从技术上讲,克服技术悖论也是困难的,那么我们所能够做的就是朝着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去组合和塑造它们。我们的主要任务就在于自觉地把握技术和改造技术,实现技术的“人化”。 社会正在转型,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应该更加突显。技术的发展应该从“人”的角度出发,通过社会系统的调节,抑制技术悖论的发挥与扩散,创造出持续发展的技术发展模式,推动技术向有利于保持社会持续发展的“人化”技术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