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走向坎坷的未来之路》
走向坎坷的未来之路
九龙镇姬庙中学八(1)班
辅导教师:黄艳
2014年11月
马容儿
走向坎坷的未来之路
九龙镇姬庙中学八(1)班马容儿
辅导教师:黄艳
未来,是一个释放梦想的舞台,是人们经历磨难闯出的道路。或成功或失败,或兴奋或悲哀,重要的是怎样撒下梦想的种子,才会收获怎样的果实。
现在努力,才会有未来的胜利。要树立目标,定下学习方案,并用实际行动去证明,要让瞧不起自己的人刮目相看。一次次考试,一次次付出,为的是给未来开辟美好的道路,所以一定要全力以赴,努力进取。要加强思想观念,培养学习能力。趁现在,多读书,读好书,让自己的大脑充实起来。有的同学认为么有时间,但时间是老师、家长给的吗?不,时间是自己挤出来的,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意挤,还是有的。”在趁其他同学玩时,你要把握时间,可以玩,但要适度,要在完成任务时玩。我们只有掌握了学习的技巧,才能更快进步。
未来之路,难免会遇到挫折,面对坎坷,不能灰心,不能放弃,
要勇敢去面对,去战胜困难。我曾经看过一个故事:一个善良的小男孩经常扶老人过马路。可他中考落榜了,他非常失落,整天满脑子想着怎么样去学习,不料,这个善良的小男孩在扶一位老人过马路时,对面来了一辆车,他把老人推到人行横道,自己的腿骨折了,他被送进了医院。他的姐姐抱了一捆书在他的床头,意思很明确,在无聊的时候多看看书。姐姐告诉他对面有一个双腿瘫痪的小姑娘,她每天到深夜还在学习,灯一直亮道第二天早晨。小男孩鼓起了勇气,和那位姐姐学习,最后考上了重点高中。当他再返回医院和那位姐姐道谢时,他才知道那个房间里根本就没有人,是姐姐让护士把灯从早晨亮到第二天早晨才熄灭的。小男孩战胜了心里困难,他走过了人生中的一道坎,他为自己未来的道路又添砖加瓦了。
但是知识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要有良好的品行,正如微软公司并不是只看重你的学历,你的品行也很重要。要宽容待人,要学会理解他人,帮助他人。不能在政治道路上被绊倒,我们要用道德做我们的垫脚石,去打击困难,永不言弃。
我的未来路
九龙镇姬庙中学八(1)班
辅导教师:黄艳
2014年11月
刘稳稳{小孩扶老人过马路}.
我的未来路
九龙镇姬庙中学八(1)班刘稳稳
辅导教师:黄艳
当我还是一名小学生的时候,就已经在幻想着我的未来。虽然未来还很遥远,但是我觉得人应该有自己的奋斗目标。
假如我是一名医生,我将会做个白衣天使救死扶伤,挽救珍贵的生命。我会免费给没有钱吃药,没有钱看病的人免费治疗,而不是让他们静静地等待死亡的来临,痛苦的忍受着病痛的折磨。让他们像其他的人一样能享受健康的快乐。
假如我是一名教师,我要去山区教大山里的孩子们读书写字。满足他们的求知欲。让他们的愿望能够实现。因为我知道在他们的生活虽然健康,但却阻挡不住他们的对知识的渴望,条件虽然不好,但却阻拦不住他们的好学之心。环境虽然不好,但却阻止不了他们前进的路途。没有学校,他们可以在家学习,没有老师,他们可以自学,没有交通工具,他们可以步行,即使翻再多的山,涉再多的水,摔多少次跤,也不会让他们放弃对知识的渴求,对知识的探索。
假如我是一名工程师,我将设计一种可以轻易建造而且花费少又坚固有温暖的房子,我要把它们送给发生自然灾害的地方的人们。让
篇二:《亚林庵小学好人线索》{小孩扶老人过马路}.篇三:《谁的童年没有他?》谁的童年没有他?你敢说你不会唱《一分钱》吗?
童年,包藏着每个人心中最美好的记忆.每个年代的孩子都拥有属于他们儿时的歌谣,每首歌响起也许都会触动一群人心里那最柔软的一块深处。
每次与小学同学聚会,大家畅饮结束后,都会到歌厅唱歌,有人逗趣地唱了首《一分钱》的儿歌,同学们拍手齐声合唱,大家仿佛又回到了金色的童年。是的,我们这代人都是唱着《一分钱》儿歌长大的,这首儿歌滋润和启迪了几代儿童的心灵。{小孩扶老人过马路}.
1963年,作曲家潘振声接到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小喇叭》节目的邀请,创作一首关于“好孩子”的歌曲,于是,他想到了自己担任学校辅导员的时候,经常看见学生把捡到的硬币交给交警叔叔的场景,于是歌曲《一分钱》就诞生啦。潘振声是上海人,因此这首歌的首尾两句借用了上海地区民歌《紫竹调》中的音乐素材。那一句“叔叔再见”,你小时有没有和小伙伴一起高声大叫过?潘振声的作品中还有一首也提到了再见二字,这就是生于上世纪的我们,都熟悉的歌曲《小鸭子》。
寻觅《一分钱》儿歌的词曲作者
1998年,孙浩在参与筹备上海公安博物馆展品时,首任公安博物馆馆长俞烈对孙浩说:“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是描写警民关系的经典音乐作品,我们都是听着这首儿歌长大的,这首儿歌脍炙人口,家喻户晓,而且诞生于上海。你是文艺界出来的,想办法找到作者,向他征集这首儿歌的手稿。”
孙浩过去虽然从事过音乐研究,但中国之大,作曲家之多,他不可能都认识,一时没了方向。为难之际,孙浩想起了时任上海市文联党组书记的李伦新,问问他是否有线索。孙浩给李书记打电话说明了缘由,李书记爽快地说:“这个没问题,
两天后给你回音。”
两天后果然有位上海音乐家协会的同志给孙浩来了电话:“文联的李书记让我找《一分钱》的词曲作者,告诉你,他叫潘振声,是我们上海人,原在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工作,但是50年代他被调到宁夏回族自治区去了,听说现在是自治区文联的副主席。”
孙浩得知《一分钱》曲作者的名字后,喜不自胜,感到有姓有名后就有了方向。他一个电话挂到宁夏回族自治区文联,对方热情地告知,此人80年代已调入江苏文联任副主席。几经周折,终于找到了潘振声家的电话。
孙浩激动地打电话到潘振声的家,接电话的正是潘老师,孙浩向他解释说:“我是上海市公安局的,我们正在筹备公安博物馆,大家都认为你创作的《一分钱》儿歌家喻户晓,是警民关系的代表作,我们想征集这首儿歌的手稿,不知潘老师是否愿意捐献出来?”潘老师听后毫不犹豫地说:“上海公安筹建博物馆,我赞成,我一定支持,我决定把《一分钱》儿歌手稿捐给你们。”孙浩激动难抑地说:“真是太感激了,我马上到南京来取。”没想到潘老师却说:“你们不要来南京,我亲自给你们送来。”孙浩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再次得到潘老师证实后才挂了电话。
随后他创作了如《春天在哪里》等一系列儿歌。
从文艺兵到大队辅导员
1998年12月21日,一个宁静的冬天,下午4时,俞馆长与孙浩来到上海新客站接潘振声老师,他们站在午后的阳光下举着大牌子,潘老师走过来自报家门。他俩激动地将老人接到大沪饭店,政治部副主任应根宝特意赶来为潘老师接风洗尘,饭毕,应副主任对孙浩交待说:“你与潘老师谈一下,如果对方提出知识产权问题,我们也应该予以适当的经济补偿。”
孙浩陪着老人来到客房,热情地为老人沏茶,安排妥帖后,他便与潘老师聊了起来。老人深情地向新认识的警察朋友聊起了自己的身世和当年创作《一分钱》的
经过。
潘振声是上海人,1933年生于青浦,自幼酷爱音乐,在小学念书时就担任学校合唱队的指挥,抗日战争时期,他小小年纪就上台指挥过《卖报歌》《大刀进行曲》《只怕不抵抗》等抗日救亡歌曲。后因家境贫寒,只能辍学去当童工和报童。
解放后,因为喜欢音乐,潘振声考进了上海现代影剧演员学校,1950年毕业后,为了报党恩,他报名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当了一名炮兵,春节期间新兵连举行文艺演出,潘振声吹拉弹唱,样样都会,一场下来赢得满堂喝彩。不久,他调任师部的文艺兵。
1955年潘振声复员后,民政局的同志见他是个文艺兵,便分配他到上海市徐汇区漕溪路小学任音乐老师兼少先队大队辅导员。这年春天,潘振声尝试创作了儿歌《我们来到了花园里》,歌声很快飞出了校园,传遍了上海滩。随着儿歌的出名,1957年,潘振声被调入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任音乐制作人。这时,他情绪高昂,达到创作高峰期。1958年,潘振声又创作了儿歌《小鸭子》《祖国祖国我爱你》,歌词里有一句:“再见吧,小鸭子,太阳下山了。”有人指责他:“太阳下山是影射伟大领袖。”就这样,潘振声莫名其妙地被发配到宁夏人民广播电台。
一生无愧大丈夫
有了特殊的工作联系,孙警官认定了要和这位德艺双馨的儿歌大王交朋友,每年他都会买些礼品到南京去探望这位令人敬重的老人。第二年的夏天,孙浩去南京探望潘老时,他们就在潘老师楼下的饭馆里吃饭,潘老师走路时背有点驼,孙浩
像他当年扶孩子一样搀扶着他过了马路。
吃饭时,孙浩向老人开玩笑:“您的儿歌是警察叔叔搀扶孩子们过马路,现在却是警察叔叔搀扶老人过马路。”老人听了没有笑,却辛酸地说:“我背驼是因为在宁夏时,那些造反派用鞭子抽打的,他们用的是钢丝鞭子。”老人掀起了自己的衣服给孙浩看,手上、背上还留有伤印,孙浩无言,心里流泪。
老人讲起了被发配到宁夏后,娶了一位当地的女工,没有生育,领养了一个女孩,“文革”时妻子离他而去,真是祸不单行。这顿饭吃得有点沉闷,老人说着说着念起了自己写的诗,孙浩感到挺有意思,便让潘老师写下来,潘老师顺手取出了自己的名片,在背面写上了那首当年涂鸦的打油诗:
我不哭童年家劳皮包骨,少年岁寒当学徒;青年得志遭厄运,壮年有家不幸福。老来伏案何所求,一生无愧大丈夫。
潘振声作于1990年8月10日凌晨孙浩接过写在名片背面的诗,读罢心里五味俱全,为老人的坎坷一生而唏嘘不已,也为老人的豁达大度而心服。
篇四:《民国小学生教今天的孩子写作文》民国小学生教今天的孩子写作文
“80后”冯俏蕾记得小时候写作文时,最喜欢用的就是“豆大的雨点”“红领巾”“黄杨木精神抖擞地站立”。她说:“我人生第一句谎言就是从写作文开始的。”
对着作文本的方格,大概每个人都有些“不能说的秘密”,且让我们看看这个潘多拉魔盒中藏着多少美丽的“谎言”:
1960年代出生的人,大概都在作文中写过:永做革命事业的红色接班人;
1970年代出生的人说,写作文一定要背,考试前主要任务就是背诵范文;
1980年代的孩子,则一定不会对“扶着老人过马路”“捡了钱主动交给警察叔叔”等情节感到陌生。
不同年代的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写作“套路”,并习惯于在作文中加入主观臆想,编作文。也许我们还未学会“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已掌握了如何“虚构”。
大概也正因对作文本说过谎的相同经历,才让今年7月出版的两本《民国小学生作文》迅速成为热议话题,书中那些词句优美、富含真挚情感的文章,让不少人为之感动:“现在的中文系学生都未必能写出这么漂亮的文章。”
该书封面有这样一句话:给现代小学生上一堂“真善美”的作文课。不禁有人要问,现在的作文中真的缺少“真善美”吗?
面对“民国小学生”自愧弗如
在小学语文教师于淼的班上发生过这样一个故事。
她曾给班上学生留了一篇作文,题为:一件难忘的事。待收来同学作文后,她啼笑皆非:“班里有十几位同学写的都是搀扶老人过马路,我对孩子们说,我们班一下涌现出十几个活雷锋。”
于淼笑称,其实在自己儿时,班里同学也写过同样内容的作文。
十几年过去,作文中的故事竟如出一辙,并不是因为扶老人过马路已成为一种必要的礼貌,更主要的原因是,大家知道什么是“作文的规范路线”。
篇五:《关于好人好事的调查》关于好人好事的调查
姓名:性别:
(可多选)
1、您现在处在()的社会群体?
A、在校大学生B、社会人士C、公务员
2、您如何定义好人好事?()
A、帮助他人B、干实事C、采取适当的方式帮助他人
3、您是否做过好人好事?()
A、是B、否{小孩扶老人过马路}.
4、您做过哪些好人好事()
A、扶老人过马路
B、帮助小朋友拿树上的羽毛球
C、在公交车上给老人或小孩让座
D、扶摔倒在地的老人或小孩
E、其他
5、您做过好人好事之后有什么感受?()
A、心情愉快
B、有一种“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的感觉
C、心里挺不安的,担心帮助者会嫁祸给自己
D、没感觉
6、您对许云鹤事件有什么看法?()
A、支持许云鹤,相信正义的力量总会战胜阴霾
B、希望社会能够向许云鹤伸出援助之手
C、责备王秀芝的这种行为
7、您对佛山小悦悦事件的反思。()
A、社会制度的完善
B、社会正义的力量不够
C、人们缺乏做好人好事的习惯{小孩扶老人过马路}.
D、与己无关
8、如果在一个完善的社会制度下,小悦悦的悲剧会发生吗?()
A、会B、不会
9、您认为完善的制度需要哪些群体支撑?()
A、在校学生B、政府相关部门
C、全社会D、您、我两个人
10、请您谈谈在健全的社会体制下,我们有必要做好人好事吗?它将如何发展?
篇六:《【大象舆情】学生溺亡事件频发》嵩县一初二学生课间外出溺水身亡学生溺亡事件频发导语:2016年高考、中考相继结束,各中小学及高校也陆续进入放假阶段。近一个月以来,全国各地出现多起学生在水库游泳溺亡事件,备受各界关注。
一、舆情综述
6月27日下午,嵩县德亭镇初级中学8.7班学生高某上完第一节课后和同学外出,后被发现在20公里外的德亭乡福泉寺水库溺水身亡。
7月3日上午11点左右,嵩县教育局有关人员、嵩县德亭镇初级中学代表、德亭镇大王沟村委代表及死者家属在嵩县移委宾馆就高某死亡问题进行磋商。
自6月以来,天气逐渐升温,再加上各学校陆续放假,学生游泳溺亡事件频发,引发舆论关注。
二、舆情态势
暑假是学生发生溺水事件的高发时间段,以“学生溺亡”为关键词,在大象舆情监测系统进行搜索,查询类似事件的发生及舆论的发展情况。
(一)关注趋势
(信息来源于大象舆情监测系统)
从“学生溺亡”事件的走势来看,6月12日出现一次舆论高峰。主要是8日高考结束后,10日广东省揭阳4名刚参加完高考的应届毕业生落水溺亡,引起较大范围的传播。而10日上午广东湛江4名小学生,在村口钓鱼时发生溺水事故。两件学生溺亡事故的发生,造成12日波峰的出现。
6月28日,关于“学生溺亡”的关注度达到近期的最高值。主要是由于小学生扶老人过马路时被积水冲倒溺亡事件受到媒体的关注。23日四川暴雨时,小女孩过马路溺水身亡。27日达州警方通报称,通过天眼监控核实,小女孩牵老婆婆过马路,两人均被冲倒,老人被路人救起,女孩却不幸身亡。
(二)来源类型
(信息来源于大象舆情监测系统){小孩扶老人过马路}.
据大象舆情检测系统显示,自2016年6月以来,关于“学生溺亡”的报道达到11369篇。其中微信文章为3377篇,微博数量2945
。
外媒的7篇报道中,新西兰天维网和180网,都报道了小学生暴雨中扶老人过马路被积水冲倒溺亡的事件。加国通报道了菏泽市实验中学女生打捞书包不慎落水,男同学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