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青藏地区课后反思
《2015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教学反思》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教学反思一:
一、课文简析
《雅鲁藏布大峡谷》是北师大教材第二单元《奇观》中的一学习课文时,让学生初读后谈一谈对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印象,然后自读课文,自读自悟作批注,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上全班交流。
三、教参提示欠妥之处
由于受到以上提示的影响,在教学中,我围绕课后思考题“雅鲁藏布大峡谷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是从那些地方体会到的?”进行设计。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说到它的神奇,也能把自己印象最深的语句找出来,但学习过后却有一种“窥斑见豹”的朦胧之感,事后深思这一教学设计是存在缺陷的。
首先,“雅鲁藏布大峡谷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该问题比较具有概括性,“你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的?”这一指向又过于空泛,这样学习目标不够确切,所以学生在回答问题时用到的是课文中的只言片语,使文章内容的条理性、层次性大打折扣,使我们的教学未达到深度,无法从整体上把握内容、理解全文,教学内容稍显紊乱。
四、自己的浅见
如果教学中不做这样的设计,而是让学生据课题、据课文内容质疑,引导学生将问题锁定在课文最后一段:“一位美国总统曾说,没有到过科罗拉多大峡谷,等于没有到过美国。我们可以自豪地说,不看看雅鲁藏布大峡谷,就不能说看过人世间最壮丽的山河!”自然会引起学生这样的疑问:为什么雅鲁藏布大峡谷被称为人世间最壮丽的山河呢?它有哪些奇特之处?在此基础上引领学生依据课后提纲:①交代雅鲁藏布大峡谷
②神奇的大拐弯③世界之最④自然博物馆⑤最后一块秘境
总体上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然后分别就每一部分是如何具体描述的,进行品词析句,从中体会到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神奇、壮丽,从而明白雅鲁藏布大峡谷被誉为人世间最壮丽山河的原因。
我想这样的设计更合理些。首先,高质量的质疑,是高效学习的基础。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和思考本来就是密切结合的,学习之中产生疑问,经过思考之后,不解之处再去学习,探求真知,才能使学习在螺旋往复中提高。由此可见,质疑是学习前进的动力,解疑是学习的目的。提高设疑的质量也就成为我们高效学习的基础。故而,我认为质疑要直奔文章中心,反映文章的重点、难点,才能统领全文,使学生的学习紧紧围绕这条主线展开,才能引领学生在学习美词佳句、说明方法的同时,仍能从整体上把握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各种神奇之处,使我们语文教学纲举目张,层次分明,使语文学习浑然一体。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教学反思二:
这
《雅鲁藏布大峡谷》一文向我们描绘的是大自然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雅鲁藏布大峡谷。课文先介绍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地理位置──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上,与珠穆朗玛峰为邻。接着,课文列举确切的数字,与世界上其他几个著名大峡谷进行比较,说明了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第一大峡谷这一无可争辩的事实。接着用具体准确的话语从大峡谷的雪山冰川、原始林海以及生物的多样性等方面描绘了峡谷的奇异景观。在这一部分,作者运用了“从……到……”的排比句式,气势非凡,让人感到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自然景观真如神来之笔。这“读了《观潮》,我们仿佛亲眼看到了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下面这一是要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有哪些壮丽景观;二是要边读书边想象画面,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激发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我先由学生最熟悉的西藏事物来导入课题,再让学生从整体感受全文内容,很多学生用上“壮观”、“绚丽”“奇异”这样的词语来概括自己对课文的印象。研读课文时,在第一、二自然段,我抓“壮丽”一词,让学生在默读、讨论中,明白作用是如何利用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面写出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美丽。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训练学生归纳语言,积累语言,培养了学生学习的能力。再抓“神奇”这条主线,借助“读”去感受语言的精彩,去感知作者用语言描绘的壮美景致,去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东西。在细品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神奇与美丽时,我让学生充分的与文本对话,在读文中感受,在感受中读文,就像在品一杯香茶,反复的体会、回味,从中真正感受到雅鲁藏布大峡谷一地四季的神奇与壮丽,使学生内心中达到真正的惊叹。
上虽是略读课文,但如此一
第二课《雅鲁藏布大峡谷》是选学课文,这样文质兼美的文章作为选学课文,实在可惜,但选学课文千万不要当成讲读课文来上。文中关于大峡谷风光的描述是非常优美的,但因为时间关系,我只能蜻蜓点水式的一笔带过,那种美感,很难在孩子们心中留下印象。
第二篇青藏地区课后反思《2015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教学反思》
反思一: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内容,要在45分钟内完成,需要对教材加以整理、适当舍弃、升华。本节课的内容包括五个方面:地理位置、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多样性的文化民俗、支柱产业旅游业。从教材来看,前四个属自然和人文范围,最后一个属经济地理范畴,但这五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主要从自然、人文和经济切入,升华到人地关系。课本主要介绍本区域的支柱产业旅游业,有优越的丰富的旅游资源,有政府和党的政策,有当地人民的奋斗,开创了新局面,以及目前现状和发展中的问题,辩证地说明了人地观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经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在尊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后,学生的参与性普遍提高,学生乐于探索和表现自我,有助于学生意识、应用、实践能力的提高,通过读图分析、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知识竞赛等环节的设置,有利于提高学生读图分析能力,促进学生对教材的阅读,小组交流等学习活动的展开,有利于对学生学法的渗透培养,再通过合作讨论探究西双版纳旅游业出现下滑的原因及帮助西双版纳出谋划策,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开放性思维。教师适时加以引导,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来谈,学生有感而发,有话可谈,经验得到了调动,教学显得更实际,学生也感到更亲切,做到了学以致用。
成功之处:
1、本节课引领学生收集大量的西双版纳自然风光、民族风情等方面的图片、资料,并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探究活动,学习掌握了西双版纳丰富的自然、人文旅游资源,培养了学生收集、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实践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2、面向全体,人人参与,调动了学生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
3、多媒体辅助,加强了直观性,增大了容量,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4、实践活动多,加强了学生兴趣,培养了学生能力。
但是同时,由于学生掌握的材料较少,课前未动员进行相应的材料收集与辅导,学生的回答大多仅局限于教材内容的复述;只有少部分同学能表达出自己独到的见解。还有,由于学生争强好胜,往往思维活跃,喜欢举手发言的同学始终是那几个,导至后进生在反馈当中只是起到摇旗呐喊的作用。再就是由于对学生发言的时间等安排上缺乏有效的控制,有时候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就像在赶进程。
不足之处:
1、课堂容量较大,学生活动较多,课堂时间较紧。
2、学生参与探究活动的兴趣还不太浓,个别学生跟不上整体教学环节。
鉴于此,我认为,在以后进行本节课教学或类似形式教学时,一定要有相应的时间控制方案,激励评价方案,课堂学习与课下学习相结合,留给学生更宽泛的调查研究、分析建议、交流的时间,安排好相应的协管员,既注意全员参与,又注意参与的有序性,另外,也可放手于学生,指导学生主持相应的活动,教师参与学生学习研究的辅导,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正确的学习目的性,增强学习以致用的实效性。
反思二: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教学反思
新课程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的主权还给学生,提倡探究式学习。引导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逐步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的地位由原来的课堂包揽者变成现在的引导者、点播者。教师要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基本地理事实、概念和技能,增强地理的学习能力,形成正确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
的确现在的教育教学观,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智能,但是在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创造这样的空间。学生的超乎寻常的想法会使你大吃一惊,你会感到自己的确不如学生了。前天上了一节课《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给了我这样的启示,西双版纳是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原因是它旅游资源丰富(如动、植物资源,以及民族风情多姿多彩)。其次是所处的地理位置优越,与东南亚的缅甸、老挝、泰国等国家接壤,易于发展边境旅游业,致使旅游业成为西双版纳的支柱产业,但进年来,西双版纳旅游业的发展呈下滑趋势,我设计一个这样的问题,假如你是一位西双版纳旅游社的业务员,你怎样结合下滑因素为西双版纳的旅游业出谋划策呢?学生展开讨论,2分中后学生纷纷举手回答,有的同学说:“把相对分散的旅游景点合并成一个大的旅游公司,有计划的去实施、发展”。有的同学说:“要加大环保力度,做文明旅游者”。三班的陈亮亮的发言最精彩,他说:“让西双版纳的人员到其它国家去考察学习,把他们各国旅游方面的精华都带到西双版纳,再把这些精华融会在一起。发展一些具有特色的旅游景点,我想旅游的人一定会很多。”他的话语刚落,掌声四溢,多么具有想象力呀,我说:“你现在好好学习,武装自己,长大后,用自己聪慧的头脑,去建设西双版纳的旅游事业吧。”
案例分析
在地理教学中,恰当地组织学生对某些问题或现象进行争论,让学生感想、感说,不受约束地思考,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去“标新立异”、“异想天开”,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的思维和创新能力,给课堂教学注入生机。课堂上正是这种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争论,点燃了学生智慧的火花,课堂气氛无疑是热烈而活跃,更重要的是学生发散性思维得以向广度和深度发展。教师在组织学生争论的过程中,要很好地发挥主导作用,学生因原有认知基本相同,所以思想基本是在同一层面,要想引发学生进一步思考,就需要教师把自己较深入的观点抛出,作为争论的“铺路石”。另外还要及时了解、掌握和纠正学生在争论过程中出现的知识错误、疑惑区,引导学生走出争论误区,做到爱护而不排斥=帮助而不责难、说明而不压服、启发而不包办。
我想不给学生创造思维的空间,学生智慧的火花就不会燃起来,国家的创新人才就会埋没在教师的手下。同行们,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国家的建设,还学生课堂主动权,多给学生创造思维的空间吧!
反思三: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教学反思
由于学生掌握的材料较少,课前未动员进行相应的材料收集与辅导,学生的回答大多仅局限于教材内容的复述;只有少部分同学能表达出自己独到的见解。还有,由于学生争强好胜,往往思维活跃,喜欢举手发言的同学始终是那几个,导致后进生在反馈当中只是起到摇旗呐喊的作用。再就是由于对学生发言的时间等安排上缺乏有效的控制,有时候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就像在赶进度。
反思四: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教学反思
一、本课的成功之处:
1、善于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本课内容较为丰富,特别是旅游资源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我在课前布置学生收集了大量图片和资料,教学中利用幻灯片展示了大量精美的自然景观图,让学生以导游的身份介绍西双版纳的旅游业,有效创设了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分析西双版纳旅游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时,采用分角色扮演的形式组织探究活动,也成功创设了教学情景,学生学习积极性高。
2、充分估计学生的学习能力,有效突破教学难点。
“通过分析西双版纳的旅游资源优势,探讨如何保持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中我补充了一些拓展性知识,并利用分角色扮演创设教学情景,然后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探究西双版纳旅游业出现下滑的原因,并帮助西双版纳出谋划策,教师适时加以引导,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来谈,学生有感而发,有话可谈,经验得到了调动,教学显得更实际,学生也感到更亲切,做到了学以致用,并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开放性思维。教学中我发现,由于充分估计学生的
第三篇青藏地区课后反思《2015极地地区教学反思》
反思一:极地地区教学反思
本节课从课题研究的目的出发,将学生读图分析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把地球知识和地图知识系统地通过南北极图来加以综合,并结合特殊的南北极地图重新认识经度和纬度,以及如何判断极点地区的地图和地球自转的方向,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在地图上识别地理事物及其方位的能力。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有些地方设计的还不够细致,如在方向的判断上,在地图上还存在一个距离远近的问题,要让学生注意一定要选择距离最近的两点来判断。
总的来说,整堂课有些“赶”,学生讨论还是在老师设置的框内,思维得不到发挥和扩展,与新课改的教学理念还有些差距。
读图能力弱的学生在判断极地地区方向上还存一定的困难,还有待提高。时间有些紧张,一道总结归纳的题没有完成。
今后应该改进的地方:
(1)认真研读课标和教材,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充分利用地球仪、地理教学挂图等教具,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3)制作多媒体课件,通过大量图片和动画演示,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生动地掌握极地的基本知识及读图的技巧。
反思二:极地地区教学反思
两极地区对学生而言遥远而陌生,感觉神秘而好奇,因此,我在课前请学生查找相关内容(位置、资源、气候、我国科学考察站等),为本节课作铺垫。本堂课在此基础上作更深层次探讨。课堂上主要采取小组合作讨论的形式,学生发言相当踊跃,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教师主要起了引导作用。
在这节课中,我首先让学生能从图上判断出这幅图是属于南极图还是北极图,它的位置、范围、周围海洋和陆地等这部分不是太难,学生都能顺利掌握。南北极地区判断方向是学生比较难以理解的问题,因为它需要学生有丰富的空间想象能力,还要结合曾经学过的地图知识和地球知识来认识,可以说是一个比较综合的体现学生读图能力的内容。然后我让学生先从南极图开始,先认识经纬线,然后让学生通过想象在南极点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并用地球仪作直观显示,得出在南极点上空是呈顺时针方向旋转,那么,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为向东,逆着地球自转的方向是向西,然后,判断某一点的东西南北,这样,学生一步一步循序渐进的来学习如何判断方向,就容易掌握了,此时在加进判断东西经度和东西半球就好掌握了。
这节课成功之处在于把地球知识和地图知识系统地通过南北极图来加以综合,并结合特殊的南北极地图重新认识经度和纬度,以及如何判断极点地区的地图方向,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在地图上识别地理事物的能力。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在于有些地方设计的还不够细致,如在方向的判断上,在地图上还存在一个距离远近的问题,要让学生注意一定要选择距离最近的两点来判断。总的来说,整堂课有些“赶”,学生讨论还是在老师设置的框内,思维得不到发挥和扩展,与新课改的教学理念还有些差距,还是有老思想,感觉一堂完美的课应完成教师预设的所有内容,没有深入展开。这些将是我以后改进的方向。
反思三:极地地区教学反思
本节选自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由地理课程研究开发中心编著的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十章《极地地区》。本节的学习目的是认识极地地区恶劣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人类对两极地区的利用及两极地区面临的问题。教材通过一系列的地图、图片、文字,引导学生综合分析各种自然条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不断提高学生的读图、用图、分析地图的能力,体现了新课标对学生读图技能的要求,也体现学生对未知知识的探索和追求。
本章是七年级第十单元的内容,其教学对象是初一级学生。学生经过一个学年的学习,初步具备了独立学习地理的思维和能力;思想活跃,感情丰富,求知欲强,好胜心切,在接受知识上往往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乐于接触有趣的感性知识;有一定的自主性,但自主学习的能力不够强,需要一定的指导与帮助;处于课堂自控能力培养阶段;有一定的分析与判断能力,能对资料进行初步整理。根据以上的学生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要多用一些能够激发学习兴趣的方法,提高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如以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导入;教学过程中以实图等感官冲击,增强学生的印象;注重学生的读图用图能力,不断提高读图分析能力,增强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极地地区作为一个独特的地理区域,是一块神秘的土地,对这节内容的安排,分为三部分:冰雪覆盖的地区(恶劣的自然环境)——科学考察的宝地(丰富的资源)——极地的保护与和平利用,知识脉络清晰,层次分明,逻辑性强。可以引导学生沿着这条思路进行学习。
本节内容发散性较强,因此课前安排好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对相关内容(如位置、气候、动物、科考站)进行搜索和整理,促进学生的交流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本节图文并茂,知识点通过用地图来分析总结,体现出了培养学生读图、用图来归纳知识的技能。并且,地图中的动态部分,既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又能清晰的说明知识点,在新授课中应充分利用。本节地理语言丰富、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注重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反思四:极地地区教学反思
一、课前准备:两极地区位于地球的南北两端,都是冰雪覆盖的寒冷世界,自然条件特殊,对学生而言遥远而陌生,感觉神秘而好奇。因此,在课前请学生查找相关内容(极地地区的位置、范围、气候、资源及我国极地科学考察站等),为本节课作铺垫。课堂上主要采用读图分析和探究性讨论的教学形式。
二、教学过程中的片段: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根据地图判断(根据极点和纬度变化,主要是南北极圈判断)所示图是属于南极地区图还是北极地区图。两级地区的纬度位置、范围、周围海洋和陆地等内容在书上已叙述,学生都能顺利掌握。南北极地区判断方向是学生比较难以理解的问题,因为它要求学生有丰富的空间想象力,还要结合曾经学过的地球和地图知识来认识,可以说这是一个比较综合地体现学生读图分析能力的内容。
(1)通过识别经纬线和经纬度得出结论:北冰洋和南极洲是世界上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大洋和大洲(该知识点已在七年级上册中学过,在此欲巩固)。
(2)结合曾学过的知识及通过地球仪直观演示,标出南北极地区地球自转的方向(南极上空是呈顺时针方向旋转,北极上空是呈逆时针方向旋转)。
第四篇青藏地区课后反思《青藏地区评讲教案》
西峡一高教学设计
设计教师:年月
第五篇青藏地区课后反思《青藏地区教学设计》
《青藏地区》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的依据与思路
(一)课标要求及解读
课标的要求是:1、运用地图指出青藏地区的范围,比较自然地理差异;2、说出其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本课时内容充分体现地理学科特征——区域性与综合性,而构建学生的地理学科意识成为本课时教学的重点,也初步树立正确的人地关系。
(二)教材内容
本课属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中国的区域差异》的第三节《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的一部分内容。它充分体现了地理的两大特性——区域性和综合性。通过本节要让学生初步明确学习区域的方法和步骤,了解各区域特征的形成是自然地理各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人类的生产、生活与当地自然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也就是说生产、生活有着明显的区域特征。即是训练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最好教材,是培养学生具有初步地理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的最好素材。而且已到了初中地理学习的最后阶段(因为八年级下学期所学内容较少),通过这一节的学习,对地理学习方法进行总结与梳理,可让学生在学习地理的能力、方法等方面有一个较大的飞跃。
(三)学情分析
本校属农村校,学生的学习能力参差不齐,且初中地理已学到后期,学生的学习地理能力差别就更明显了,而且学生讨学现象在进一步蔓延。如何在课堂中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乐学,是圆满完成本课时的学习目标和任务不可回避的问题。
(四)设计思路
采取“展示学习目标,指导学法——学生自学——教师精讲——小结本课——练习巩固”的先学后教的模式进行教学。先由学生按教师的要求自主学习,了解本节知识的大致内容,再教师进行精讲点拔,主要结合板书、板图帮助学生梳理各知识间的关系、构建地理知识的网络,其中应用大量青藏地区的图片、文字材料等来丰富课堂内容,使学生能集中注意力。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地动起来,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青藏地区的位置、范围、面积、人口和民族等基本情况。
2、了解青藏地区的山脉、盆地、河流、湖泊的分布。
3、了解青藏地区的公路和青藏铁路的分布。
4、了解青藏地区的农牧业生产特点及主要农作物和牲畜。
5、了解青藏地区交通条件的变化及青藏铁路的修建。
6、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读图填图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教育学生保护珍稀野生动物、保护生态环境。
三、教学重点:青藏高原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及其对农牧业生产发展的影响。
四、教学难点: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对立统一关系。
五、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探究学习法、谈话法
六、教学准备:地理资料(每位学生一份)、多媒体课件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
问:今天是几号?(12月25日)是什么节日?(圣诞节)圣诞节是哪一宗教的传统节日?(基督教)今天,我们来学习我们国家宗教文化最浓厚的一个地区——青藏地区。他们信奉什么教?(藏传佛教)他们的地理环境、生活、生产和我们这儿一样吗?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一起学习《青藏地区》。
[展示学习目标,指导学法]
1、分发学习资料,学生朗读学习目标。
2、指导学生结合教材解析学习目标,即知识要点:青藏地区的范围,地形、气候、河流、植被、自然资源等自然地理特征,人口、民族,农业情况、能源矿产、交通等知识点,要求以记忆为主,理解为辅;技能与能力要求:了解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和步骤。
3、教师进行学法指导:
①结合课本第87页图4-21“青藏地区”图,完成第87页活动题1-6,了解本区的基本情况。②先通读课本相关内容及教材中所配的各种图表,对一些重要的知识划起来;再结合教材完成学习资料中的导学练习。
③要求:思考青藏地区地形、气候、河流、植被、工农业、交通等各种地理事物的特色是什么,它们之间有无联系?青藏地区课后反思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13分钟左右)
学生按要求进行自学,完成导学练习。教师巡视,督促个别学生进行自学,指导有困难的学生,了解学生在预习情况,为下一环节的精讲做好准备。对一些速度快的学生,特别是对一些有进步的学生进行必要的表扬与鼓励,催促一些较慢的学生抓紧时间。
布置一些已完成任务的学生思考:青藏地区地形、气候、河流、植被、工农业、交通等各种地理事物的特色是什么,它们之间有无联系?
[教师精讲](18分钟左右)
1、结合板图,让学生指出本区的位置和范围,特别是本区重要的界山。
2、面积、人口、民族与宗教的内容,由几位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回答。教师引导学生从面积、人口占全国的比例,得出本区特点:地广人稀。多媒体展示本区的一些宗教图片,如雄伟的布达拉宫、信徒朝圣的景象等。
3、对于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和工农交等生产、生活情况,主要通过学生说出特征,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其内在关系,教师用知识网络图的形式逐一展现;并在板图中由学生指出相关地理事物,
如: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指的是哪三条江,青海湖、察尔汗盐湖、青藏公路、川藏公路、新藏公路、滇藏公路、青藏铁路、中尼公路等。同时,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相关的图片资料,如青稞、藏民生产、生活的场景、牦牛、青藏铁路沿线风光等。
[小结本课]
结合学习目标,将板书中的划线部分内容删除,让学生一起再填一遍,进行总结。青藏地区人们的生产、生活都是适应当高寒的自然环境特征,也就是说人类的生产、生活不能离开当地的自然条件,而且要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真的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当堂巩固](10分钟左右)
学生先独立完成巩固练习,之后对答案,再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和要求进行必要的讲评。[作业布置]
1、填充图册P7-8
2、夺冠百分百P5-6
九、板书设计
4.3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
一、青藏地区
1、位置: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以南,横断山以西
2、范围:青海省、西藏自治区、四川省的西部
3、面积和人口
4、民族和宗教
5、自然环境特征和工农业生产、生活情况
十、教后反思
按此教学设计进行教学,能基本完成教学任务,且达到预期的效果。利用上述的知识网络图,学生对本部分知识的关连性有了明确的认识,也初步了解了自然环境各要素间是相互影响的,它
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初步树立了正确的人地观。此外,教师精讲过程中仍讲得过余全面,并删减的内容还不够,如:航空等一些不重要的知识,一些内容重复讲析浪费了一些宝贵的时间,在今后教学中还需认真钻研,对教材进行大胆的处理,提高课堂时率性。
1、读图确定青藏地区范围,记住该区与其他区域的界线。
2、记住该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包括气候、地形、河湖、植被、自然资源),特别是其自然环境的突出特征。
3、了解青藏地区的人口和民族状况。
4、了解该区农业的主要特点(主要农业区、农作物、牧区及主要牲畜)
5、了解该区的能源和矿产、主要交通路线的分布、主要的旅游资源,及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6、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
一、地理概况:(课本第87、88页)
1、位置:__________________——阿尔金山——____________________以南,____________
山脉以西。
2、范围: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青海省和_____________省的西部。主体是有“世界屋
脊“之称的___________________。
3、面积和人口: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______________,人口仅占全国总数的________左右。
4、民族、宗教:民族以__________为主。多信奉_____________教,_______________是著
名的圣地。青藏地区课后反思
二、自然环境(课本第87、88页)
1、三江源头:_______________、黄河和_________________。
2、珍稀动物:______________、雪豹、野驴等。
三、高原农牧业(课本第88页)
1、农业区:___________谷地和_________________谷地。
2、主要农作物:__________、___________、小麦、油菜等。
3、主要牲畜:____________、藏绵羊、藏山羊等。
四、交通和经济(课本第90、91页)
1、公路:_________、青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公路。
2、铁路:___________铁路(北段:___________——格尔木,南段:格尔木——
____________),是世界上_________最高的高原铁路。
3、航空:以____________为中心的航空网络。
4、经济:目前,_____________、柴达木盆地、_____________、林芝等地的工矿业已具相
当规模。
一、单项选择题
1、青藏高原是世界上()
A.面积最大的高原B.纬度最高的高原C.气温最高的高原D.海拔最高的高原
2、下列河流中,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是()
A.珠江、怒江B.黄河、海河C.黄河、长江D.黑龙江、长江
3、欢欢暑假去“世界屋脊”游玩,回来后高兴地与同学们讲述着可爱的“高原之舟”。被誉为“高原之舟“的畜种是()
A.蒙古马B.骆驼C.驴D.牦牛
4、太阳能、水能都很丰富的地区是()
A.北方地区B.南方地区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
5、青藏高原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是:()
A.降水丰富B.地势平坦C.光照强D.土壤肥沃
6、我国青藏高原与同纬度的四川盆地比较,气温要低得多,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因素
C.地形因素
主要地形区有
①东南丘陵
③华北平原
A.①②②柴达木盆地④青藏高原B.海陆因素D.人为因素7、“十五”计划四大重点工程之一的青藏铁路,所经过的B.③④C.①③D.②④
8、关于青藏高原高寒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势高、气温低是其主要自然特征
B.青藏高原全部位于非季风区
C.区内尚无铁路,陆上交通依靠公路
D.是黄河、长江、珠江等大河的发源地
二、综合题
9、读我国西部地区交通路线略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数字所代表的交通线路名称:
①公路②公路
③公路④公路
⑦铁路,该铁路的起点是,终点是
第六篇青藏地区课后反思《《青藏地区》说课稿》
《青藏地区》说课稿
一、解说教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青藏地区》这一部分内容教材侧重分析青藏高原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及对生产发展的影响,是本课时所学习的重点内容,也是
第三节《青藏地区与西北地区》的重点。
《青藏地区》的学习,具有与其他三大地理区域同等的地位,既是对前面所学内容的复习、巩固,又将为以后区域地理的学习奠定基础。由此可见,本课时教学内容在教材的知识体系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2.课程标准中对《青藏地区》学习的基本要求是如下阐述的:a、运用地图指出青藏地区的范围,比较它与其他地理单元(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差异;b、说出青藏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根据这样的学习内容与背景,我拟定了以下学习目标:
(1)了解青藏地区的位置、范围、山脉、河流等基本情况:
(2)掌握青藏地区的地形、气候特征;主要农作物、牲畜及人文地理状况。青藏地区课后反思
(3)在教学中提高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在探究过程中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探究与应用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与创新意识。
(4)感受青藏地区的美丽、神奇,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开发、建设边疆的雄心壮志。
3、重点、难点
重点:探究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是本课时的重点。难点:运用所学知识,探究青藏地区的建设与发展是本课时的难点。
二、教学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八年级学生,经过一年多的地理学习,他们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感性知识,具有一定的理性分析及探究能力,但还缺乏方法。他们的参与意识较强,思维活跃对事物充满了好奇心,新课标明确指出要求学生感知身边的地理事物,从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运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看法,在与别人交流的过程中不断反思和提高。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的这一生理特点,一方面要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说教法
本课时以多媒体教学为主要手段,充分发挥多媒体形象、直观以及显示地理事实材料方面的优越性,营造探究情境,突出重点、淡化难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引导学生学会抓住事物内在联系去分析、解决问题.交往合作,互动互学,自由探究,发展能力是本课时学法指导的主要特点。
四、说学法
这一节主要采用小组讨论、组内交流、全班交流、课前搜集等探究式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说教学过程
(一)设计理念:青藏地区课后反思
“以人为本”——学生有学习北方、南方、西北地区的基础,因此,设计“青藏地区”时补充学习资料,以合作学习的方式完成青藏地区。本课时将紧紧围绕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的联系,抓住环境与生产生活、民族宗教、建设发展等重大现实问题进行探究,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环境观、发展观;创设合作学习氛围,给予学生尽量多的思维发展空间和活动时间,增进学生主体地位,问题解答过程以学生为主,教师以协作者身份,师生共同讨论。教学目标不再注重掌握完整的区域特征知识结构,而是偏重于分析区域特征中主导要素和评价区域发展前景。因此,在《青藏地区》学习中,要注重区域特征、区域发展等评价能力的培养。
“美在青藏”——借助多媒体,展示独具特色的青藏景观,多种多样的生活现象,神奇迷人的宗教信仰……尽显自然之美、人文之美、课堂之美、让学生在美的氛围中学到知识、陶冶情操。
(二)教学结构:1、读图求知,提升兴趣2、深入探究,掌握新知3、走向生活,结束教学。
(三)教学程序:
1、读图求知,提升兴趣
我们通过多媒体了解该区的自然景观、风土人情。请学生们·回答下列问题:
(1)青藏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2)青藏地区包含那些省区?
意图:这一部分内容我主要是采取自学的方式,目的就是让学生在读教材过程中提高阅读能力和知识总结能力。
A、电脑出示“青藏地区与全国面积人口比较表”:
从两组数据可以看出占全国1/4还要多的土地上,居住的人口不足全国的1%,”该表格说明青藏地区人口分布有什么特点?(地广人稀)为什么?
B、电脑出示“青藏地区地形”图
结合视频资料展示青藏地区:你们感觉青藏地区地形最大的特点是什么?(高)学生在“青藏地区”图上(多媒体显示)找出各大山脉加深理解“高”的特点,进而总结青藏地区的地形特征。
2、深入探究,掌握新知
高和寒是青藏地区的主要自然特征,正是这独特的特征诞生了青藏神奇的自然景观、神奇的农牧业、神奇的民族风俗、神奇的宗教信仰……同学们有信心跟老师一起揭开它们神秘的面纱吗?
探究Ⅰ、神奇的自然景观——“三江源地区”
多媒体显示三江源地区景观,教师阐述该地区的自然环境及“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建立。
意图: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唤起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意识。
疑问:本地区气候寒冷干燥,降水少,为什么水资源丰富,并成为大江大河的发源地?
回答:青藏地区虽然降水少,但因气温低,蒸发少,日积月累,高山上便形成了厚厚的冰雪。冰雪融水就成了江河的主要水源。
探究Ⅱ、独特的农牧业
青藏高原发展农牧业有哪些有利条件?哪些不利条件?(学生讨论回答)疑问1:本区气候寒冷,太阳能资源为什么丰富?
回答:青藏地区地势高,空气稀薄,空气透明度好,太阳光线穿过时,热量耗损少,到达地面的热量多,所以青藏地区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是全国太阳辐射量最多的地区,拉萨也因此成为“日光城”。
疑问2:青藏地区的农业农作物单产高,为什么?
回答:农业农作物在白天时,大气洁净、晴天多、日照时间长,所以光合作用强,制造营养物质多;夜晚时,气温低,所以呼吸作用弱,消耗营养物质少;由于全年气温低,所以农作物的生长期长,积累营养物质也就多了。
高寒的自然特征决定了青藏奇特的自然景观,那在这种自然环境下进行哪些牧业生产呢?视频展示青藏地区的畜牧业特点。三大畜种有:牦牛、藏绵羊、藏山羊。比较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牧业的不同
意图:围绕地理图表展开教学,使琐碎的地理知识系统化,抽象的地理知识形象化,帮助学生形成空间概念培养学生通过地理图表获取知识的能力和解决实际地理问题的能力。从而突出本区的重点,突破教学中的难点教学设计符合学生掌握知识从感知—理解—记忆—应用的思维规律。教师的目的是让学生领会自然环境与农牧业的因果联系,帮助学生在下面的探究中找准问题突破口。
综述——这一部分内容我主要是采取“讨论——探究”教学模式,目的就是让学生在探究中获取知识,更好地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充分利用小组讨论,真正让学生从合作探究知识的产生、发展,从而掌握知识,获得能力。这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全面提升素质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有利于教学思想和教学观念的转变,树立科学、规范的教学观、质量观、人才观;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也有利于改善师生关系,融洽师生关系,创造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
3、走向生活,结束教学。
在表扬与小结中,教师鼓励学生课外收集青藏地区的报道、图片等资料,粘贴在教室知识栏中,并告诉同学们其中所蕴含的地理知识。
意图:把同学们学习地理的兴趣引向广阔的生活,自主地学习地理。
六、教学评价
在整个教学设计过程中,我力图体现以下特点:
1、参与性:参与学习过程是学生主体性体现的一种方式,在本设计中,我尽两提供足够时间让学生思考、参与、表现。
2、注重体现新课程基本理念:设计中安排了大量活动。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小组合作,甚至对话辩论才能达到预设的学习目标。正体现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的理念;设计中学习资源的来源广泛,涉及教材、地图册、甚至学习过程中的动态资源也被即时利用。这些是注重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设计中学生学习的结果与活动过程都得到了及时适当的评价,这里正是注重学习结果与过程并重的评价。
3、课堂教学注重知识的层次性及内在联系,注重在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创新意识,注重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的交替转换,注重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知识、学会学习、学会生活!
第七篇青藏地区课后反思《青藏地区教案—王新芹》
《青藏地区》教案
山东省昌乐县朱刘街道中学王新芹
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青藏地区的位置、范围、面积、人口和民族等基本概况。2.了解青藏地区的山脉、盆地、河流、湖泊的分布。3.知道青藏地区的公路和青藏铁路的分布。(二)过程与方法
1.学会分析青藏高原的自然环境特征,及其对农牧业发展的影响。2.分析青藏地区交通运输的变化对工农业生产发展的影响。
3.能根据所学知识体会开发青藏、建设青藏、维护统一的原因和重要性。(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边疆、建设边疆的爱国主义情感。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高寒环境下的自然景观和农牧业。
教学难点:学会分析高寒环境对人口、交通等方面的影响。
理解开发青藏,维护统一的重要性。
三、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我国区域地理的一部分,在学习了北方地区、南方地区后,学生们对区域地理的学习掌握了一定的规律,为本节课的课前自主预习奠定了基础。但因为本区离我们太遥远,缺乏生活实际中的体验,需要同学们在课前广泛搜集网络资源,加深对本节课的认识。为此,在教学设计中,我让同学们分组考察,并将获取的信息制作成幻灯片,到课堂中展示、学习,在培养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同时,加深对本节课的认识。
四、媒体选择和设计
本节课使用的电教媒体为幻灯片,在幻灯片中主要包括4部分内容:文本、图片、音乐、视频。文本主要解决教学内容的知识性问题;音乐与图片整合播放,便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读图感悟能力,深刻领会本区的自然魅力和交通的艰险,从而有效突破教学难点——高寒环境对人口、交通等方面的影响;视频主要解决本节课的重点——高寒环境下的农牧业分布及原因。
本节课利用多媒体手段,整合大量的图片生动形象的展示了雪域高原的魅力,置学生于身临其境的感觉,让学生在欣赏、感悟中学习新知识,效果很好!同时利于多媒体将课本知识加以重组、整合,大容量的展示给学生,充分体现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机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