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鉴赏
导航

与民俗传统文化有关的现代诗

2020-11

篇一:《诗歌与传统文化》

诗歌教学究竟教什么

——浅谈初中诗歌教学与传统文化传承

一.当前诗歌教学者对《课标》的误读

在当前执行的《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初中诗歌教学的目标有这样一些表述:阅读要求,“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背诵优秀诗文80篇”。于是,有的语文教师甚至某些语文教学研究者把这个目标解读为“读读背背”。

然而,这种解读在教学实践中遇到了问题,那就是对学生的评价。“读读背背”该如何评价呢?如果按照《课标》上的说法,诗歌阅读的评价应该是“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记诵积累过程的评价可以解读为“背背”,而理解诗歌大意,仅凭“读读”就能行吗?事实证明,是不行的。就以每年的中考来看,很多地区都有诗歌赏析的考查题目,统计发现,这类题目学生的得分率是非常低的。究其原因,就因为教师对《课标》的解读是错误的,教学的过程也是不完整的,诗歌教学的目标没有完成。“读读”似乎有随意读一读的意思,目标不明确。

那么,初中诗歌教学究竟应当教点什么呢?通过诗歌教学,究竟应该培养学生哪些素质?笔者认为,如果断章取义地解读《课标》,必然导致误读。如果结合整个《课标》来解读分析,不难发现,诗歌教学的真正目标,旨在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

二.诗歌教学应该传承的传统文化

诗歌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要“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读诗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在诗歌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在阅读品味中吸收传统文化丰富的营养,以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1.读出文采

中国传统文化重视诗文的文采,“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诗歌语言凝练,更能突出地体现语言的文采。历代诗人在创作中无不反复锤炼语言。阅读欣赏诗歌,典雅飘逸的语言,令人赏心悦目。诗歌教学应该利用这些传统文化精华,让学生感悟学习,以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

炼字是诗歌文采的基础。“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诗人在诗歌中用词之精确,令人叹为观止。“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的“直”和“圆”两字历来为人称道;“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中的“悬”字,平中见奇,令人叹服。诗歌中锤炼字句,言简意赅,往往一字包含着丰富的内容,读来回味无穷。炼字的功夫彰显诗人深厚的修养,文采自然飘逸。

修辞让语言更优美,是文采的又一主要表现。汉语修辞手法众多,使汉语成为最优美的语言。“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形象生动的比喻,“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工整的对偶,“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的夸张,“零丁洋里叹零丁”的双关。修辞在诗歌中的广泛运用,使诗歌的语言精美、形象生动。

各种表现手法灵活运用,使诗歌的文采发挥得淋漓尽致。“燕然未勒归无计”的直抒胸臆,“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情景交融,“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的巧用典故,“城春草木深”的渲染烘托。除此之外,象征、白描、托物言志、借景抒情、联想和想象、以小见大、抑扬结合、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手法,在诗歌中的运用也非常广泛。

2.读出美德

中华礼仪之邦,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崇尚礼仪、重视道德、注重修养。这些传统美德,在诗歌中有着鲜明的体现。“诗言志,歌永言”,诗歌重在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而诗人的思想感情,大多是中华传统美德的表现。

爱国主义是诗人表现得最多的情怀。在古代,爱国往往与建功立业、戍边卫国、歌咏自然等情感融合,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为其代表。

几千年的文化传承,形成了很多有价值的人生观、价值观:积极进取、乐观向上、充满豪情壮志是其中最有意义的内容。曹操的《观沧海》、《龟虽寿》,杜甫的《望岳》,李白的《行路难》,让我们看到,不管是顺境还是逆境,诗人们总是乐观向上的。儒家主张“穷则独善其身”,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王维的《终南别业》,“达则兼济天下”,如李贺《雁门太守行》。

此外,杜甫《石壕吏》中忧国忧民的责任感,王湾《次北固山下》

中的乡关之思,李商隐《夜雨寄北》中的爱情与亲情,孟浩然《过故人庄》中的友情,龚自珍《己亥杂诗》中的牺牲与奉献精神,都是传统文化的精华。{与民俗传统文化有关的现代诗}.

3.读出美感

中国的传统文化注重美的追求,提倡真善美,贬斥假恶丑。诗歌创作特别提倡追求美感,诗歌教学中也应该注重感悟诗歌表现出来的美,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诗歌注重锤炼词句,注重修辞,注重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的多样化,形式多样,最能体现语言的优美;诗歌注意节奏和韵律,注重平仄和押韵,读起来琅琅上口,反映出诗歌的音乐美;诗歌中总是描绘中林林总总的形象,并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具有意象美;诗歌中表现出诗人各自的理想、情操、抱负,具有独特的情感美。

在阅读感悟诗歌的时候,要让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从中获得审美体验,享受审美乐趣,让语文教育起到美育的作用。

综上所述,如果在诗歌教学中能做到读出文采、读出美德、读出美感,那么,诗歌教学就能走出“读读背背”的随意性误区,提高诗歌教学的质量。

篇二:《传统文化与民俗》

传统文化与民俗

姓名:陈序学号:211205104机械工程系

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大和演变,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民俗就是这样一种来自于人民,传承于人民,规范人民,又深藏在人民的行为、语言和心理中的基本力量。是一种生活的方式,文化的模式,思想文化的源头,是征服自然与发展生产的需要,种族繁衍和自身发展的要求,不成文的规矩,程式化的规矩,民众群体的规矩。

民俗是人民传承文化中最贴切身心和生活的一种文化——劳动时有生产劳动的民俗,日常生活中有日常生活的民俗,传统节日中有传统节日的民俗,社会组织有组社会组织民俗,人生成长民俗的各个阶段也需要民俗进行规范——结婚人们需要有结婚典礼或仪式来求得社会认同,在人的精神意识领域也有民俗——许多生活中的禁忌就是如此:大年三十至初二,家中不许扫地,如果进行打扫就会破坏来年的财运。民俗现象虽然千差万别、种类繁多,但是它也并非无所不包。民俗,正如它的名字,它深植于集体,在时间上,人们一代代传承它,在空间上,它由一个地域向另一个地域扩布——压岁钱的风俗年年如此,而且各地盛行就是例证。当然,民俗也不是铁板一块,它在传承的过程中也会出现各种不同的版本,不然为什么过年时北方吃饺子南方却吃年糕呢?民俗学家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民俗的变异”。虽然民俗常常因为时过境迁而不断改变,却自有分明的类型或模式,您知道吗?南方的吊角楼与北方四合院就是两种不同类型民居建筑。

中国传统民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在中华民族特有的自然环境、经济方式、社会结构、政治制度等因素的制约下孕育、发生并传承的,因而中国传统民俗既有人类民俗的共性,又有不同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独特个性。分析和揭示中国传统民俗的基本特点是民俗文化研究的应有之举,其与各类具体事象的描述应是深入研究中国民俗相辅相成、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衣食住行:在衣食住行中,原始信仰习俗也常有反映。如造房建坟便与堪舆术紧紧连在一起,请阴阳先生看风水选宅地,是动工前的第一步。从破土开工到建成进宅,每个重要环节都要选择吉日良辰,整个过程有着一系列的巫术、祭祀、禁忌活动。其中,上梁仪式尤为隆重,梁上要贴“上梁大吉”、“姜太公在此”等红纸条幅;工匠登高时要唱《上梁文》,然后在梁上将馒头、散钱等抛下,以驱煞、镇鬼;有时还要在正檐下挂一面铜镜,用来照射妖邪。凡此种种,不一而述。我们从殷墟甲骨文中的“卜居”记载,《尚书》中《召诰》、《洛诰》两篇所述周成王选都洛邑时的龟卜过程,敦煌文书中保留的《建宅文》[3]、《镇宅文》,

[4]以及后世层出不穷的风水图书中可以看出,营造活动中的原始信仰是源远流长,绵绵不断的。

在民间社会生活中,祭祀祖先和村社保护神一直是家族、村落的重大事务,

而社交往来时,以某种信仰仪式或赌咒发誓来互相约束、取信,也是人们经常采用的方式。在人生仪礼中,原始信仰渗透得尤深。如围绕生育,就有五花八门的生殖崇拜、祈求子息的习俗和产妇、产房禁忌,以及一系列为婴儿祈福的仪式。结婚迎亲时,也有许多巫术活动,撒谷豆攘三煞至少在西汉时就已流行{与民俗传统文化有关的现代诗}.

[11],以弓箭镇邪,悬铜镜驱崇等,早在唐宋文献中已有记载[12]。丧葬因与鬼魂观念和祖先崇拜联系在一起,信仰活动更是形式繁复,名目众多。从山顶洞人在尸骨上撒赤铁矿粉到《仪礼·士丧礼》中的有关记载,各种丧葬信仰习俗不断地发展演变,长期延续。再从中国的传统节日看,也大多源于上古祭祀,尽管不少节日在后世的演变中,或融合成多重内容的综合节日,或发生了性质上的变化,但祭祀的内容仍或多或少地保留着,如立春、立夏、立秋、立冬,除各种岁时农事节俗外,还要分别祭祀青帝句芒、赤帝祝融、白帝蓐收、黑帝玄冥;中元节、冬至、除夕,都有祭祀祖先的仪式。

我国地大物博,疆域辽阔,各地春节的习俗也不尽相同。春节俗称“年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欢度春节统佳节。自汉武帝太初元年始,以夏年(农历)正月初一为“岁首”(即“年”),年节的日期由此固定下来,延续至今。历史悠久、流传面广,具有极大的普及性、群众性、甚至全民性的特点。年节是除旧布新的日子。从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小年节起,人们便开始“忙年”:扫房屋、洗头沐浴、准备年节器具等等。所有这些活动,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即“辞旧迎新”。人们以盛大的仪式和热情,迎接新年,迎接春天。1、腊月二十三:鲁西南称之为小年。在菏泽城乡,在祭灶节来临前,在大街小巷和乡镇集市上,随时都可见到“祭灶糖”,这种扁扁的“祭灶糖”是菏泽地区最具地方特色的一个亮点,其他地方很少见到。传说到了这一天,管厨房的灶王爷要回到天上向玉皇大帝汇报人间的情况。晚上,家家都要给灶王爷包上水饺,摆上供果,烧上香和纸元宝。如果这一年家中的人口齐全,就是所有在外边的人都回家过年了,还要再买上“祭灶糖”,意思是用糖粘住灶王爷的嘴,回天上以后只说这家一年的好事,不说坏事,所以灶边的对联是:“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2、腊月二十四:“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灶祭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在春节前扫尘,是我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3、往后依次是:“腊月二十六,蒸馒头;腊月二十七,炖肉过油;腊月二十八,贴画画,腊月二十九,煮肉肉;年三十,贴画门”。腊月二十六日,整个一天就是蒸馒头,豆馅馒头、菜肉包子要蒸很多锅,要一直吃到来年的正月十六;腊月二十八日,炖肉过油(炸丸子、藕、鱼等)等。4、年三十:三十上午贴对联。中午要吃纯肉馅的扁食(水饺),女主人在下饺子时还要喊一声下饺子了,以示快放鞭炮,鞭炮一响,饺子下锅,饺子出锅,敬了天地祖宗诸路神仙,全家人就开始吃饺子啦。吃过饭后,女人在家叠元宝,而家族的男爷们带着香纸鞭炮都去自家的祖坟磕头,上坟请“老的”。“老的”指过世的祖父母和父母等,表达生者对逝者的惦念与牵挂,希望已故家人在“地下”能够有钱花。5、三十晚上,农村有在房门外及大门内放拦门棍的习俗;会在院子里撒上芝麻杆,民俗传统叫“撒岁”、“踩岁”。据传说,门前放拦门棍是像门神样挡住妖魔鬼怪入侵。脚踩上去产生爆竹声,避邪,把妖魔鬼怪驱走,祈求平安吉祥。春节撒芝麻杆、烧芝麻杆,祈求来年红红火火、节节高。6、正月初一:农村早晨起“五更”给长辈磕头拜年(有个说法就是看谁家起得早,越早越好吧。)先拜祖先,再拜父母,后拜乡邻。见面后互相问候,给长辈一定要磕头。初一早晨的

水饺必须是素馅的,预示一年平平安安,春节期间不能吃面条,要不事多,一年不得安宁。不能动针线,不能倒垃圾,正月里不许理发。7、正月初二:是回娘家的日子。嫁出去的女儿们带着丈夫、儿女回娘家拜年。从这天开始亲戚间就挨家挨户走访拜年,每到一户,都会受到热情招待,拿出陈年老酒和香美的饭菜,杯来盏去,好不尽兴!春节,是亲情的高度凝炼,又是催生欲望的时辰。寄托的是真情,期盼的是团圆。此时此刻,就连铁窗之中的囚徒,也会萌生对大墙之外的家的深深挂念。在年关,许许多多人的心中便有形形色色的欲望悄然升腾:有的期待时来运转,把忧伤与苦痛抛弃;有的渴望开年

大吉,将理想与希冀化为现实;有的畅想宏福齐天,能有贵人保佑平安、万事顺遂。因而久别的希望重逢,分离的希望团聚,贫穷的希望富有,卑微的希望平等,痛苦的希望幸福,忧的希望和美,农人希望丰收,工人希望上岗,穷人希望发财,„„人们似乎把所有人气与运气和机遇一古脑的托付给春节。哪怕是画饼充饥,望梅止渴,人们也对春节充满无限的眷恋。因而春节盛满了欲望,春节催生着欲望,人人梦想乘着这不无吉祥的欲望之船抵达美满如意的彼岸。

民俗就是这样一种来自于人民,传承于人民,规范人民,又深藏在人民的行为、语言和心理中的基本力量。我们置身其间却不为其所累,甘愿接受这种模式性规范的保护!中国传统文化,即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在全国来说有一定普遍性的,并且具有中华民族鲜明特色的文化.

参考文献“1、刘守华主编《文化学通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11月

2、张立文《传统学引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1月

3、庞朴《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中国和平出版社1988年8月

4、朱谦之《文化哲学》,商务印书馆1990年

5、田广林主编《中国传统文化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6

6、商聚德等主编《中国传统文化导论》,河北大学出版社1996年4

篇三:《《歌谣周刊》与《民俗》的比对》

《歌谣周刊》与《民俗》的比对

摘要:新文化运动以后,北京大学于1922年创立《歌谣周刊》开始对中国民谣的研究,1927年中山大学创立《民俗文艺》周刊,两者都发表了各自的发刊词,本文通过对两个时期及发刊词的对比,找出两个时期在中国民俗学发展史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得出结论。关键词:历史背景思想转变目的内容意义

《歌谣周刊》中国第一个民间文学刊物,北京大学歌谣研究会主办。1922年12月17日创刊,先后由常惠、顾颉刚、魏建功、董作宾等负责编辑。1936年4月《歌谣周刊》在胡适主持下复刊,1937年6月停刊。《周刊》辟有多个专栏,发表的歌谣除新疆、西藏、热河外各地都有,其内容以反映妇女痛苦生活的歌谣和儿歌为多,也有不少情歌、仪式歌(喜歌、丧歌等),还有一些时政歌谣以及长工歌、劳动歌等,形式上以只说不唱的民谣和曲调自由的山歌、小调为主,大约经历了7年的时间,有学者名之“歌谣学运动”,学界通常简称为“北大歌谣运动”。

《民俗》周刊的前身是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编辑刊行的《民间文艺》周刊。《民间文艺》周刊自1927年11月1日创刊至1928年10月1日,共刊行12期,由董作宾、钟敬文编辑,主要注意于民歌、民谣、故事的搜集,以及民俗、民风的调查,代表作有顾颉刚的《孟姜女故事研究》、容肇祖《迷信与传说》、白寿彝《开封歌谣》等。中山大学民俗学运动从1927年初开始,到1943年底结束,前后跨越16年。

一、相同的历史背景

分析一门新学术的发展是不能脱离国情的。五四文化运动是企图从封建文化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的文化运动,它要破坏陈旧背理的传统的士大夫文化,而代替以一种新鲜的比较科学的国民文化,因此,对于一向被士大夫们所轻蔑所抛弃的民间艺术,给以注意和探究,正是新运动中当然的一个剧目。经过辛亥革命,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革命失败的根源在于国民脑中缺乏民主共和意识,必须从文化思想上冲击封建思想和封建意识,通过普及共和思想来实现真正的共和政体。新文化运动的出现既是当时特定历史时期经济、政治、思想文化诸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也是近代中国经历长期的物质、思想准备基础上的必然结果。新文化运动在大陆的影响一直及于1949年左右,其主要成果有三:在文化氛围上,打破了封建旧文化的统治地位,进一步启迪了民智;在思想上,进一步打击了封建专制思想,也塑造了中国现代文人自由主义思想;在政治上,为中华民族培养了一大批关心国事、

图存图强的现代人才,推动中国政治民主做出了重大贡献,新文化运动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思想解放和启蒙运动。在“五四”以后,全国各地的进步报刊和进步社团,如雨后春笋,脱颖而出。北大《歌谣周刊》和中山大学《民俗》都是在这样大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

二.两次思想转变

(一)第一次质的转变

新文化运动激发了广大青年追求新思想的热情,促使人们冲破封建思想的罗网,探索救国救民的新出路,这一时期出现的民俗研究团体、民俗书刊和民俗学者的学术活动,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围绕雅俗文化对立的基本点,重新解释民俗和民俗文化,努力探讨民众的精神信仰、口头文艺和行为习惯,试图从中发掘被正统文化长期压抑的反封建意识和民主思想,利用民族民俗文化的民主性和丰富样式,开展民族新文化的建设。这个阶段的民俗学的发展,说明了民族觉醒意识和民主主义思想对中国知识分子的新要求,借助本民族自己的文化力量达到民族团结,增强民族自尊心。

(二)第二次量的转变

《民间文艺》周刊共出了12期,如果仅仅用来发表民间的“文艺”作品,内容范围太窄,篇幅也小,发表的数量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因此到了1928年初,民俗学会决定停刊《民间文艺》改为《民俗》周刊,放宽范围,收及宗教风俗材料。发刊词中:“尚有一大部分是农夫、工匠、商贩、兵卒、妇女、优伶、娼妓、仆婢、堕民、罪犯、小孩„„们,他们有无穷广大的生活,他们有热烈的情感,有爽直的性子,他们的生活除了模仿士大夫之外都是真诚的。”《民间文艺》改名为《民俗》从收集内容发生了巨大变化,意识到民众文化的重要性,突破传统思想的束缚,研究扩大到整个民众,从研究范围和认识上有了量的突破。

三、目的不同

《歌谣周刊》发刊词明确提出了歌谣征集活动有学术和文艺两个目的,并把这一活动称之为重要的民俗学事业。在对待传统文化这方面,大体上又可分为否定的、破坏的方面,和肯定的或积极的方面。前者如严厉批评专制制度、封建伦理和正统文艺等,后者如热情扶植民众的口头活语言,赞扬口承文学及优秀传统通俗小说、戏曲等。具体的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弘扬和传播本民族民间文化{与民俗传统文化有关的现代诗}.

在中国诗歌史上虽然最早的诗歌文本《诗经》绝大部分都是从民间搜集而整理的,但文人学子对民间歌谣则一直持不屑一顾或否定之态度,而歌谣学会则充分认识到民间歌谣的价值,相信民俗学的研究在现今的中国是很重要的一件事业。歌谣是民俗学上一件重要的资料,我们把它辑录起来以备专门的研究。民间歌唱的最优美的作品往往有很灵巧的技术,很美丽的音节,很流利漂亮的语言,值得学习和研究,所以发起这个周刊登载歌谣材料以引起本民族的兴趣。

(二)传播国外民间歌谣理论

中国民间歌谣的研究一直以来只是领悟式的只言片语从来没有系统的理论建构,更没有研究方法的探讨而国外在这方面已有很多的研究成果,欧洲多国研究歌谣已近一百年了,他们有许多的材料及讨论的结果值得我们参考,借鉴优秀的研究理论和方法,在研究本民族歌谣时给予指导,尽量少走弯路,提高我们的研究水平。在此思想指导下《歌谣周刊》发表了13篇翻译文章,对我国当时的歌谣研究者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与民俗传统文化有关的现代诗}.

《民俗》的目的是我们要站在民众的立场上来认识民众,我们要探捡各种民众的生活,民众的欲求,来认识整个的社会,要把几千年埋没着的民众艺术、民众信仰、民众习惯,一层一层地发掘出来,要打破以圣贤为中心的历史,建设全民众的历史。这一时期我国民俗学研究,已经从初步的资料搜集、整理工作,开始向注重理论研究以及多学科综合研究的方向发展,正如《民俗》周刊编辑部在《民俗》复刊后的第一卷第二期发表《中国民俗学运动简讯》(六)《民俗复刊号———兼评我国民俗学运动》所指出的:“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