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鉴赏
导航

形容一个人写的书法

2020-12

篇一:《书法必写的36首诗词》

书法必写的36首诗词(转载)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醉半醒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车尘马足显者事,酒盏花枝隐士缘。若将显者比隐士,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将花酒比车马,彼何碌碌我何闲。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36.《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公元659~公元700年),唐代文学家,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为陈拾遗。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有《陈伯玉集》传世。《登幽州台歌》和《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也是他杰出的代表作。他是唐诗开创时期在诗歌革新的理论和实践上都有重大功绩的诗人,杜甫称赞他:“千古立忠义,感遇有遗篇。”白居易赞他:“杜甫陈子昂,才名括天地。”韩愈称赞他:“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都对他在唐诗发展上的功绩有高度的肯定,也反映了唐代诗人的公论,至于他的《感遇诗》直接启发了张九龄《感遇》和李白《古风》的创作,李白继承他以复古为革新的理论,进一步完成唐诗革新的历史任务,更是众所周知的事实。

从这首流传千古的《登幽州台歌》,我们当可以看出诗人孤独遗世、独立苍茫的落寞情怀。本篇在艺术表现上也很出色。上两句俯仰古今,写出时间绵长;第三句登楼眺望,写出空间辽阔。在广阔无垠的背景中,第四句描绘了诗人孤单寂寞悲哀苦闷的情绪,两相映照,分外动人。

35.《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杜甫(712~770),字子美,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杜工部。汉族,由湖北搬到河南巩县(今郑州巩义)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世称“诗圣”、世界文化名人,与李白并称“李杜”。杜甫的诗篇流传数量是唐诗里最多最广泛的,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具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以仄起仄落的五律正格,写得铿然作响,气度浑灏,因而一千二百余年来一直脍炙人口,历久不衰。

34.《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1081─1155?)号易安居士,济南(今属山东)人。李清照是我国宋代一位著名的女词人,是宋朝词坛的一颗明星。她以他自成一格的词作,独树一帜,赢得了当时和后世的好评,在诗歌使上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这首小令是李清照的奠定“才女”地位之作,轰动朝野。传闻就是这首词,使得赵明诚日夜作相思之梦,充分说明了这首小令在当时引起的轰动。又说此词是化用韩偓《懒起》诗意。韩诗曰:“昨夜三更雨,临明一阵寒。海棠花在否?侧卧卷帘看。”但李清照的小令较原诗更胜一筹,入木三分地刻画了少女的伤春心境。

这首小词,只有短短六句三十三言,却写得曲折委婉,极有层次。词人因惜花而痛饮,因情知花谢却又抱一丝侥幸心理而“试问”,因不相信“卷帘人”的回答而再次反问,如此层层转折,步步深入,将惜花之情表达得摇曳多姿。《蓼园词选》云:“短幅中藏无数曲折,自是圣于词者。”可谓的评。

33.《龟虽寿》·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关于曹操的文学地位,过去常为其政治业绩所掩,而不为人重视,其实,他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是有卓越贡献的人物,特别对建安文学有开创之功,实在是应当大书一笔的。

本诗作于建安十二年(207),时曹操五十三岁。诗中融哲理思考、慷慨激情和艺术形象于一炉,表现了老当益壮、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这是一首富于哲理的诗,阐发了诗人的人生态度。诗中“老骥伏枥”四句是千古传诵的名句,笔力遒劲,韵律沉雄,内蕴着一股自强不息的豪迈气概,《龟虽寿》更可贵的价值在于这是一首真正的诗歌,•它开辟了一个诗歌的新时代,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汉代人的思想禁锢了三四百年,弄得汉代文人不会写诗,只会写那些歌颂帝王功德的大赋和没完没了地注释儒家经书,真正有感情,有个性的文学得不到发展。直到东汉末年天下分崩,风云扰攘,政治思想文化发生重大变化,作为一世之雄而雅爱诗章的曹操,带头叛经离道,给文坛带来了自由活跃的空气。他“外定武功,内兴文学”,身边聚集了“建安七子”等一大批文人,他们都是天下才志之士,生活在久经战乱的时代,思想感情常常表现得慷慨激昂。

32.《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这首词作于熙宁八年(1075年)冬。苏轼词风于密州时期正式形成,这首词即公认的第一首豪放词。苏轼对这首痛快淋漓之作颇为自得,在给友人的信中曾写道:“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呵呵,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得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苏轼此词一反“诗庄词媚”的传统观念,“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拓宽了词的境界,树起了词风词格的别一旗帜。

这首词感情纵横奔放,令人“觉天风海雨逼人”。词中表现了作者的胸襟见识,

情感兴趣,希望理想,一波三折,姿态横生,“狂”态毕露;虽不乏慷慨激愤之情,但气象恢弘,一反词作柔弱的格调,“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充满阳刚之美,成为历史弥珍的名篇。

31.《月下独酌(四首其一)》·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李白(701—762年),生于公元701年2月8日,汉族,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在我国历史上,被称为"诗仙"。其诗风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与杜甫并称“李杜”,是华夏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

李白的五言古诗创作的题材非常广泛,风格也是多姿多彩的,这首《月下独酌》完全是李白飘逸风神和浪漫诗风以及个人精神世界的充分展示。全诗一共十四句,前八句平声韵,后六句仄声韵。就五言古诗这一体裁来说,《月下独酌》的篇幅并不算长,但其中却饱含了一颗孤独、寂寞心灵的追求与向往。这首诗通篇的出场人物只有李白自己一个人,却通过独白的方式,在心灵的深处掀起了一层又一层的感情波澜,既跌宕起伏又率性天然,历来被认为是李白诗歌的激情代表之作。

30.《蒹葭·诗经·国风·秦风》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诗经》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光辉起点。由于其内容丰富、思想和艺术上的高度成就,在中国以至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它开创了中国诗歌的优秀传统,对后世文学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蒹葭》选自《诗经•国风•秦风》,大约是2500年以前产生在秦地的一首民歌,是诗经中最优秀的篇章之一。如果把诗中的“伊人”认定为情人、恋人,那么,这首诗就是表现了抒情主人公对美好爱情的执著追求和追求不得的惆怅心情。精神是可贵的,感情是真挚的,但结果是渺茫的,处境是可悲的。然而这首诗最有价值意义、最令人共鸣的东西,不是抒情主人公的追求和失落,而是他所创造的“在水一方”——可望难即这一具有普遍意义的艺术意境。

29.《沁园春·长沙》·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侯。{形容一个人写的书法}.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毛泽东(1893~1976)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同时也是伟大的无产阶级诗人。著名诗人贺敬之评述毛泽东诗词时曾这样说:“毛泽东诗词以其前无古人的崇高优美的革命感情、遒劲伟美的创造力量、超越奇美的艺术思想、豪华精美的韵调辞采,形成了中国悠久的诗史上风格绝殊的新形态的诗美,这种瑰奇的诗美熔铸了毛泽东的思想和实践、人格和个性。在漫长的岁月里,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几乎是风靡了整个革命诗坛,吸引并熏陶了几代中国人,而且传唱到了国外。”在我看来,如果说毛主席旧体诗水平达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有人还持异议,但说毛

篇二:《书法中的人生》

书法中的人生

邓家喜

2014年第1期——东湖文苑

中国书法艺术博大精深,产生很多优秀的书法家,留下很多传世的书法瑰宝。如王羲之的《兰亭序》、王献之的《中秋贴》、米芾的《多景楼诗》、苏东坡的《黄州寒食诗帖》、怀素的《自序帖》、颜真卿的《多宝塔碑》等等。方方正正的字体,历经千年演绎,其意义不局限于某一种交流和传播,而成为一种艺术。在今天繁忙的社会生活中,很多人依然利用闲暇时光,笔走龙蛇,以书法陶冶情操。其实,书法艺术不仅仅是一个审美过程,对人的身心健康也大有裨益。书法对我们究竟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从书法中能看出一个人的性格。古人云:心正则字正。这就指出书法与做人的联系。俗语说:“字如其人。”品字者,其字格调即高,豪放者,其字不拘一格,超脱者,其字不染尘俗,飘逸者,其字灵动空净。书生字有书卷气,王者字有帝王气。中国古人论书法讲求“书如其人”,认为书写风格与书写者之间有潜在的依存关系。通过书法能看出其性格。《艺概·书概》说:“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意思是说,透过书法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学养、才华和志趣。如毛泽东书法是信笔成书、不拘俗套,个人性格在书法风格上得到了充分体现。毛泽东雄才伟业,其书法同诗词一样,蕴含着他的伟人气魄,如“北国风光,千里冰雪,万里雪飘”等等。他有传统的书法根底,如他写于1962年“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字,我以为是临摹了怀素的字,还临摹了很多古代名家的贴。毛泽东的字极有个性。他所有的字都是挨得紧紧的,如同“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他的书法作品有的字写得很小,有的写得很大,大到顶天立地。那种章法体现他的人生的独特经历,所以他的字永远是一种大气之范。

千人千字,千字千面。书法的这种形式简约、内容丰富的特征,在历代书法家中表现甚为明显。如宋代苏东坡、黄庭坚、米芾。米芾的故事最为精彩。皇帝问米芾:你们几个的字有什么区别呢?米芾说,我是“刷字”,就是速度快,苏东坡是“画字”,有一股文人气,而黄庭坚是“描字”,个性张扬。米芾用这三个动词来区别比较他们三个人的风格。后人研究米芾,认为他是一个放荡不羁的人。有一次,皇帝宣他去写字。他看到皇帝的砚台材质上等,砚池湿润,就用舌头舔了一下。皇帝说,你怎么这样?米芾说,我把皇上的砚台弄脏了,皇上,赐给我吧。从这个故事中,不仅看出米芾有些放荡不羁,而且有点油滑。所以,他写字的速度及字带方角,表明他的性格不是天高地远那种大气象,而是充满了一些心机。45岁的苏东坡被贬到湖北黄州,穷困潦倒。有天傍晚,苏东坡对着窗外的瓢泼大雨奋笔疾书,写下《黄州寒食贴》:“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那知识寒食,但见乌衔纸。”其中的“衔纸”,看得出他把手腕提起来向下画,并且把“纸”字写得很长。这说明他在当时的高压之

下,那么痛苦的心境中,恰从窗口看到乌鸦衔着坟墓上的钱纸飞过,就写下“但见乌衔纸”,以表露自己又累又饿的悲惨之状。而他的字又写得如此潇洒,说明他有“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性格。今天,我们通过观赏书法走近古人,或许能从书法中感悟到他们的内心世界。书法能激发一个人的学习潜能。中国书法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学习书法能释古通今,陶冶情操。它既是一项独特的艺术,又是一项综合性的艺术。孩子通过学习书法,从小产生自豪感和自信心。人在书写时,手、眼、脑协调配合,精神集中,心绪宁静,意念高雅。华东师大的研究人员对124名小学三年级学生跟踪调查,结果显示,习过书法的儿童的聪慧性、兴奋性、稳定性等14项指标,有13项明显高于未习过书法的学生。

练习书法要有意志力,要持之以恒,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行。王羲之的小儿子从小喜欢书法,几岁时字就写得很好。有一天,他对母亲说,再写三年就能赶上父亲了。他母亲说,你差得太远了。门外有18缸水,把18缸水写完,就能超过你父亲。他五年写完了3缸水,觉得可以了,就把字拿给父亲看。王羲之看了半天,终于看上一个字,是“大”字,便在上面添了一点说,去拿给你母亲看看。母亲一看,说:“吾儿写完3缸水,只有一点像羲之。”这句话让他醒悟:书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只有持之以恒,下苦功夫,才能有所成就。于是,他坚持写完18缸水,终于和他父亲并称中国书法历史上的“二王”——他就是王献之。又如怀素,买不起纸,就种了万株芭蕉,在叶上练习书法。一万株芭蕉叶写完了,然后在漆盘里练习,直到把漆盘写穿。当然这是故事。

书法的内容多是经典辞句,多写几遍就记住了,而且写完后,你会突然感到那些遥远的诗句一下了然于胸。当孩子写下“厚德载物”、“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道酬勤”等,他就能记住这些词句,理解了,就有了理想。漫长的书写,横、竖、撇、捺,就是一个登高行远的过程。沈尹默教授早年在北平大学执教。有一天,陈独秀看到他写的字,说他诗写得不错,字却“其俗在骨”。这对26岁的沈尹默打击很大。为此,他发奋练字13年,字写好了,功成名就了,做了北大校长。启功先生最早字也写得不好,于是他刻苦练习,最后成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从隋朝到晚清,知识分子考功名,“字是敲门砖”,做试卷必须用严格规定的字体,那些七品以上的朝官基本上都是书法家。

书法能让人健康长寿。汉字讲究结构,各部分比例得当,整体章法和谐。“密不透风、疏可跑马”,是书法大开大合布局的需要。人生各阶段也要缓急有度,松弛得当,这样的人生才会和谐。书法艺术不仅能给人美的享受,还是养生保健的有效方法。医学研究表明,在可使人长寿的20种职业中,书法名列榜首。从古到今的书法家大多都是高寿,如唐代的柳公权87岁,欧阳询84岁,虞世南80岁;其后的杨维祯74岁,文征明89岁,梁同书92岁,翁同龢85岁,何绍基74岁,齐白石、黄宾虹、何香凝、章士钊均享寿90岁以上,舒同、启功都活了93岁。文化巨匠季羡林先生活到了100岁。他说自己的遗传基因不好,因为他的父母只活了50多岁,他说自己到了60多岁心里就发毛,到70岁的时候就快乐地的说赚了10年。他每天写书法,用毛笔写文章,到80岁时就觉得和基因没有什么关系,到100岁时还在练习书法。有人研究,书法使人长寿的原因是由于书法是从肩、肘、腕、指到

笔,要悬肘、悬腕,立起来,形容用大吊车去衔一个鸡蛋,要集中全身的关注力。如练小楷,凌空书写纹丝不动,达到专精。在书写时,人的呼吸变得深沉,而且心跳也会慢下来。如果你满脑子都是一些杂念,手上拿笔,心里想着别的,肯定写不好字。当你内心沉静下来,觉得宇宙是如此的辉煌,天空是如此的高远„„“空,故纳万境”,心跳变慢,呼吸深沉,身体的正能量瞬间被激活。所以说,书法能使人长寿。

书法能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多姿多彩,给人生增添更多的乐趣。当你高兴的时候,书法会给你助兴,心融意畅。当你遇到不高兴的事,你一拿起笔,心中只有黑白世界,什么忧愁苦闷一概烟消云散。书法以它的永恒、自然、禅意、玄妙和神秘使我们为之钟情。一壶茶、一本书、一张纸、一支笔,让我们品味人生的富足而又与众不同。

书法是艺术,是心得,不是钱。古人在习字前,先要沐浴、燃香,让自己进入一种境界,一种诗意化了的境界。古人把书法称之为一个生命体,叫做精家血肉。我们欣赏一幅好的书法作品时,它为我们带来人生的感悟。从历史故事以及现代科学研究结果中,感受书法对人生产生的影响,启迪人们的心灵,提升人们的品德修养,领悟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传承中华民族的审美意识。从一定意义上讲,汉字书法也是中华民族聪明才智的集中表现

篇三:《关于书法作品》

书法作品的尺寸

中国书法用宣纸。书品的尺寸,实际上是所用宣纸的尺寸。常说的“六尺”是指长为“六尺”(号称六尺,但实际略有不足)。其它规格的宣纸,说几尺都是指的长几尺。宽和长的比例大致是55:100。

尺寸列表(单位:cm)

三尺全开(中堂):100x55三尺单条:100x27三尺横批:100x55三尺对联:100x27三尺斗方:55x50

四尺全开(中堂):138x69四尺单条:138x34四尺横批:138x69四尺对联:138x34四尺斗方:69x68四尺三开:69x46四尺四开:69x34四尺六开:46x34四尺八开:35x34

五尺全开(中堂):153x84五尺单条:153x42五尺横批:153x84五尺对联:153x42五尺斗方:84x77

六尺全开(中堂):180x97六尺三开:97x60六尺对联:180x49六尺斗方:97x90

七尺全开(中堂):238x129

八尺全开(中堂):248x129八尺屏:234x53

一丈二尺:367x144

一丈六尺:503x193

一丈八尺:600x248

书法作品的形式

书法作品形式多样,一般有竖式(中堂、条幅、对联)、横式(横幅、横披、长卷)、正形(斗方、镜片)及扇面(折扇、团扇扇面)等几大类。

中堂一般用四尺整宣书写,竖式,因其悬挂于堂屋(或客厅)的正中而得名。作品幅面大而方整,其长宽比一般为2:1或3:2,也有用三尺整宣书写的,则称为小中堂。

条幅一般为整宣竖向对开,竖式,形长面窄,为长条形因而自负盈亏条幅。其长宽比一般为3:1或4:1。

对联又称楹联,俗称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