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鉴赏
导航

弘扬传统文化的现代诗歌

2020-12

篇一:《传承古典诗词弘扬传统文化》

传承古典诗词弘扬传统文化

(吉林省通化市靖宇中学语文组吉林通化134000)

中图分类号:a14

古典诗词是传统文化的精品,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凝结体。所以曾经有人把中国传统文化直接叫做”诗的文化”。可以说,所有古典文明的精华都包容、凝结在古典诗词作品里。

然而,在西方现代文明影响之下,在”全球化”发展的今天,中国的古典文明正面临着被进一步”边缘化”的危机。

危机与希望并存,现实与传统共在。传承古典诗词,弘扬传统文化是我们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源远流长篇:

从远古的原始图腾,到奴隶社会的刀耕火种,到封建时期的农牧文明。这些文明,无不在诗歌的发展史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是诗的国度,一部中国文学史,就是一部诗歌发展史。

长久以来,诗歌、散文、戏曲、小说,像四道江河,并排浩浩荡荡地奔流在中国大地。其中,诗歌是我国文学发展过程中产生最早的样式之一,又是文学中得到最充分发展的体裁。起初,《诗经》《楚辞》并称,一富写实精神,一带浪漫气息,构成了诗歌历史长河的两大源头;历经汉魏风骨、齐梁声律,至唐,在集大成的基础上,超迈前贤,成诗歌之盛世,蔚为壮观;其后的宋诗,虽不似唐诗的典雅丰腴、意气浩然,然亦瘦劲冷峭、精细澄澈;与此同时,唐宋

篇二:《诵读诗词经典,弘扬传统文化》

诵读诗词经典,弘扬传统文化

——云锦小学诗词诵读特色文化

罗永明

中华五千年悠久的历史,留下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优秀文化。千百年来传唱不衰的古诗词就是我国优秀文化中瑰丽的奇葩,是先人智慧的结晶、人文素养的积淀,每一首诗词里都蕴藏着丰富的学习资源。在小学生中开展中华经典诗词的诵读,不仅让学生体味到我国经典诗词独有的韵味美和意境美,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还加强了对学生的爱国主义和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教育。

一、诗词诵读的背景

我校是泸县东部边远的一所农村学校,现有在校学生2886人,学生大多是留守学生,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虽高,但多数家长又不能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家庭教育,孩子们缺少读书的兴趣和习惯,身上缺少书卷气。学校有教职工110人,多数教师不能主动读书学习,提高自己的能力素养。面对这种现状,学校将诵读经典诗词作为我校创建特色学校的突破口,努力打造“彩云文化,自主课堂,阳光教师,文明学生”的办学特色。

办学的核心理念:为学生的未来奠基,让每朵花儿都绽放。

办学思想:强化爱与责任,倡导阳光与快乐,培育习惯与文化,构建安全与和谐,成就精彩与辉煌。

办学目标:学校如彩云般美丽,似锦绣般辉煌。环境是精美的,工作是精致的,生活是精神的,管理是精细的,成绩是精彩的。

课改理念:推行自主课堂,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校训:如云似锦,活出精彩。

校风:文明活泼,团结友爱。

学风: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教风:爱生敬业,求实创新。

领导作风:清正廉洁,务实高效。

校歌:阳光下成长。

校本课程:诗词诵读读本1-12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1-12册;少年宫活动小组教材上、下册。

二、诗词诵读的意义

1.中华古诗词是我国文学宝库的瑰宝,她源远流长,内容广泛,思想深邃,语言精辟,一首首诗作,就像一面面镜子,反映社会生活,映照人们的心灵,启迪人们的心智。小学生诵读大量的古典诗词,可以使他们既获得丰富的文学知识,又受到良好的思想教育;既启迪思维、培养灵感,又能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既孕育创新精神,又增强审美情趣。

2.古诗词诵读重在开发学生的记忆力,培养其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为将来的厚积薄发创造条件。诗中有画,诗中有音乐,诗中有哲理,古诗词诵读交给学生的是一把开启心灵的钥匙。

3.在学校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古诗词诵读承担着课堂教学无法替代的价值功能,是彩云文化的又一载体,体现了学校内涵发展的精神底蕴。

三、实施诗词诵读的“5673”策略

学校诗词诵读有固定的组织形式:一期使用一册校本教材;一周诵读一首诗词(一课);每日早读和语文课前吟诵。我们的口号:读经典的书,做有根的人。

我校在实施诗词诵读的过程中,必须处理好五个结合、六个原则、七种方法、三个关系,简称“5673”的实施策略。

五个结合:学校活动与班级活动相结合;个人学习与集体辅导相结合;诵读与展示相结合;评比与激励相结合;总结与提高相结合。

六个原则: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教师榜样示范的原则、潜移默化的原则、分层要求的原则、朦胧理解的原则、制度保障的原则。

七种方法:一听——班级播放古诗词录音,让学生听。二读——学校编写古诗词诵读方面的校本教材,学生可以在语文课前3分钟,和早读10分钟进行朗读吟诵。三抄——写字课上,老师又将所学的诗词作为练笔的素材,这又加深了学生对诗词的印象。四背——学生通过反复诵读,最终能熟背诗词。五讲——利用早读课,教师可以在学生背诵的基础上,让学生讲解诗词大意。六创——班级和学校组织学生根据诗词,进行改写、扩写、诗配画等活动,进行再创造。七

用——在校园内,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求教师能主动积极的引用所学诗词中经典句子,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个关系:注意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协调关系;注意诵读与运用之间的关系;注意经典诵读与其他阅读内容之间的关系。

四、诗词诵读的课程开发

学校将诗词经典纳入学校校本课程,作为对国家课程的拓展开发。为促进对诗词经典内涵的理解,引导对诗词经典诵读活动的把握,我校对古诗词进行筛选,编辑了附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校本教材。古诗词诵读校本教材分低、中、高年段,同时在各年段的校本教材当中还把诗词按爱国、咏物、壮志、抒怀等单元予以分类。每册15课,一共12册,总计180课。

1.低年段为浅读。选择思想经典、内容浅显、结构简单、篇幅短小的诗和儿歌,再配上活泼生动的图画,形成图文并茂的教材,注重低年段学生对古诗初步体验。

2.中年段为诵读。在选择诗的基础上,插入了一些诗人的简介、诗的小故事、诗的历史背景介绍等帮助学生对古诗词的初步理解。

3.高年段为品读。对所选的内容包括古诗词,古文中的佳句、名句,关于诗与诗人故事,适当的历史背景等,并配上适当的欣赏要求。

4.诗词诵读的综合实践活动。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让学生搜集、整理古诗词产生的文化背景,搜集、整理古诗词的作者生平以及隐藏于诗词背后的动人故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诵读诗词的深厚兴趣。

五、诗词诵读的校园环境

校园的花坛、橱窗、走廊、教室、办公室都应该彰显传统文化的魅力,诗化校园,让学生们徜徉其中,诗韵浓浓。“久熏幽兰人自香”,扑面的诗词气息,浓郁的文化氛围,会使学生的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得到了潜移默化的提高。

设立班级图书角,孩子们将自己喜爱的书籍带到学校,进行图书漂流,让其他同学分享书籍的美妙,感受读书的乐趣。

六、诗词诵读的校园活动

1.古诗词与“名著伴我行”活动的结合。

我校开展多年的“名著伴我行”活动,要求每位教师每期能读一本名著,{弘扬传统文化的现代诗歌}.

并做好规定数量(每期至少15页)的读书笔记,旨在教师自身文学素养的提高。教师有了“一桶水”,才能授于学生“一杯水”,也确保了古诗词诵读的质量和读书指导的有效性。

2.古诗词与中队活动结合。

我们以古诗词为载体,开展了各种形式的中队活动。如“诵古诗、学美德”、“古诗伴我行”等,通过背、唱、演、说、画等形式,学生从诗词里感悟到了中华诗词的精粹,感悟到了许多做人的真谛。

3.“诵读节”汇报演出。

学校要求各年段在每期举行赛诗会的基础上,参加学校每年举行的“诵读节”汇报演出,可设“诗王擂台”、诗伴舞、诗词小品、诗词剧、诗词相声、诗词的故事等。并评选出“背诗之星”、“颂诗之星”、“诗香班级”、“诗香家庭”。

4.网页互动联校外。

在学生背诵古诗词的基础上,通过学校的学诗沙龙、小诗社,特别是以云锦小学网页为基础的“特色教育”栏目中“古诗词诵读”以及即将创建的“校园诗坛”等为平台,让师生互动,共同谈诗词的大意和所描绘的形象,论诗词的意境、情感和韵律,讲诵读诗词的感受、心得和体会,做到知其文而品其神、悟其道、导其行,把校内与校外有机结合起来。

5.专题讲座促提升

学校组织开展诗词诵读技巧与方法的专题讲座,让教师作诗词朗读的表率,并要求语文教师结合课堂教学向学生渗透诗词朗读知识,千方百计营造特色氛围,培育特色项目,提升学校办学品位。

2013/12/20晚第二稿

篇三:《弘扬传统文化打造诗意校园》

弘扬传统文化打造诗意校园

——太和县第六中学诗教活动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首先,我谨代表太和六中全体师生,对各位领导和专家莅临我校检查指导工作表示热烈地欢迎!

太和第六中学创办于1956年,原名为太和县赵庙中学,是一所县直完全中学,也是阜阳市第一所农村市级示范完全中学。学校占地面积140多亩,建筑面积26000多平方米。我校现有图书楼一栋(馆藏图书8万余册),教学楼5栋,电脑室、仪器室、图书室、阅览室、音乐室、舞蹈室、美术室、书法室以及多媒体教室等教育教学设施,样样俱全。我校现有教学班38个,在校学生2280多人;教职工136人,其中专任教师122人,高级教师43人,一级教师52人,学历合格率达100%。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县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学校逐步建立起稳定而且长效的工作机制和管理体制,诗教工作制度化、常态化。在太和县素质教育现场会上,我校的规范管理、创新教育、学生社团、特色活动等受到了上级领导的高度赞赏,特别是我校的艺术教育、体育教育和诗词教育工作一直走在全县素质教育的前列。2004年5月,我校顺利通过了“阜阳市示范中学”验收之后,又先后被命名为“阜阳市花园式学校”、“阜阳市绿色学校”、“阜阳市文明单位“阜阳市标准化学校”“阜

阳市平安校园”以及阜阳市“依法治校先进单位”和“全国后勤管理先进单位”以及阜阳市“人民满意的校”„„

“诗教进校园”活动,是构建“和谐校园、高雅校园、书香校园”的迫切需要,它对于传承和发展中华诗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诗教活动的开展有助于青少年学习和掌握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有助于加强青少年人文素质教育和爱美审美能力的培养;有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优化诗词队伍结构;有助于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拓展素质教育的空间。现就我校的诗教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建章立制,做到管理规范化

诗词教育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载体。近年来,继承诗教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已成为各级各类学校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为配合诗教创建工作,我校开展了一系列的诗词教育活动,做了扎扎实实的工作,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1、成立组织,强化领导重视

为加强对诗教工作的领导,我校成立了太和六中诗词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校长韩光任组长,副校长刘勋、校长助理于中耿任副组长,学校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学校图书阅览中心主任、“鹿鸣文学社”社长张克峰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此项工作。{弘扬传统文化的现代诗歌}.

2、搭建平台,形成工作机制

学校积极搭建诗词教育学习和创作平台,成立了“鹿鸣文学

社”,创办了《鹿声》社刊和校报《太和六中报》,文学社现已发展包括教师和学生在内的社员236人。文学社制定有切实可行的制度和章程,活动有计划、有步骤,工作扎实有效、积极主动,《鹿声》社刊和《太和六中校报》已成为广大师生学诗、练诗的“温馨之家”。

3、完善制度,确保正常开展

为保证学校诗教工作的顺利开展,学校制定有《诗教活动学习制度》、《诗教活动培训制度》等,将诗教活动纳入平时的教育教学内容,列入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全方位、多渠道的推进诗教活动。教导处安排有教师诗教研讨课,定期开展师生诗词培训和讲座,语文组教师平时都备有诗词教学教案。并要求每位教师至少做到“四个一”:即每天要诵读一首古典诗文,每周至少要练习学写一首诗词作品,每学期要上一节有关诗词方面的公开课,每期要写一篇有关诗教方面的研究论文。

4、丰富内涵,做到“四个结合”

为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丰富校园文化底蕴,提升学校办学品位,我校把诗词教育工作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我们以创建“诗教先进单位”为契机,努力做到“三进”,即:“书香进校园,经典进课堂,品味进人心”,把诗教活动纳入了人才培养目标,纳入了教学常规管理,渗透到德、智、体、美和社会实践等各项活动中,做到“四个结合”,即:“把诗教工作与读书工程相结合”、“把诗教工作与自信课堂相结合”、“把诗

教工作与各项活动相结合”、“把诗教工作与书法教学相结合”,让全体师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诗词、运用诗词,感受诗词之美,体验成功,收获快乐。

二、营造氛围,做到宣传阵地化

当诗教文化成为学校的办学特色时,校园必然是处处流淌诗意的书香校园。近年来,我校十分重视营造校园诗词环境,坚持利用各种渠道,通过各种方式,加强宣传阵地建设,营造浓郁的诗词教育氛围,积极增强师生的诗词学习意识。

1、户外宣传。校园内东西主干道两侧,建起了近百米的诗词文化长廊,每一棵树上都挂有一块诗歌展牌;制作了20余块精美的诗词条屏挂在主干道旁的灯箱里;操场边的柏林又被命名为“诗林”;综合楼的东墙又被称作“诗墙”,营造良好的诗教宣传氛围。

2、黑板报和橱窗宣传。各班墙报都开辟有诗歌版块,设置“诗词鉴赏”专栏,努力让教室的墙壁会“说话”,橱窗能“育人”。

3、信息化手段宣传。学校广播站每周必须播放一首经典诗词赏析。利用“共青团之声”广播站和校园网络,作为经常性的诗词教育宣传阵地。可以说,校园内“处处是课堂”,学生能“时时受教育”。既让校园文化环境有了浓郁的诗意,又让环境充分发挥了它的育人功能。

三、培训交流达到学习常态化

1、加强培训工作

我校坚持诗词学习培训制度,不断提高师生的诗词素养。学校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强化教师从事诗教工作的内功。除定期为广大师生开展诗词讲座活动外,学校还先后选派30多人次去参加各级各类诗词培训,并多次邀请太和县诗词学会会长张震,副会长李广慈、范兆松,尹登林等,到六中开展培训讲座、采风、吟诵等活动,受训师生达500多人次。专家们不仅给师生讲解古诗的韵律知识,还面对面的现场修改学员的诗歌,有效地提高了师生的诗词创作水平。

2、开设诗教课程

诗教文化离不开诗意课程,我校围绕“以诗育德”的核心理念,编写诗教校本教材《诗意人生》,特别注重诗词的育人功能。所选诗文,突出以下主题:爱国爱乡、亲情友情、惜时守时、勤劳节俭、团结互助、勤学立志、忧国爱民、诚信廉洁、正直勇敢、爱国守法等。

在校本课程的开发开设上,充分体现诗教文化的内涵,同时将诗教课纳入学校的教学课程,要求每周安排一节诵读课。其次,学校其他课程的教学必须充满诗意。我们的口号是“让教学像诗一样灵动,让学生诗意的成长”。同时,学校的晨诵课程、节日诗教课程、大课间操经典诵读课程也处处流淌着浓浓的诗意。另外,诗意的课程离不开诗意的班级。打造诗意的班级文化是创设诗意课程的基础。一是建设充满诗意的班级环境。即以优美的文字、图画、声音装扮学习环境,释放诗意情怀,让教室成为美的

篇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学院:

专业班级:

学号:

姓名:

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争做民族文化优秀传人

一、什么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所谓传统文化,广义上看应包括中国有史以来的所有文化,自从盘

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狭义上主要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的中国儒释道文化,特别是宋明以降的程朱理学。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主体部分,也是我们从先辈传

承下来的丰厚的历史遗产。它不仅记录了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发生、演化的历史,而且作为世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风俗习惯,渗透在每个中国人的血脉中,制约着今日之中国人的行为方式和思想方式。中国传统文化并不简单地等同于儒家文化,也不是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和佛家文化的简单相加,而是中华民族各种思想文化的总和,包括了各种观念形态和物质形态的文化。

二、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

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内容十分丰富,与世界各国的民族文化相比,有着不同的特点。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有体现在有形的物质方面的,有体现在精神方面的;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是民族精神,特别是优秀的道德传统。

1.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中国文化历来关注现实人生,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并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正是这种入世的人生哲学,培育了中华民族敢于向一切自然与社会的危害和不平进行顽强抗争。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不信邪、不怕“鬼”的精神,强调人生

幸福靠自己去创造。要实现现代化,这种自信自尊的精神是决不可少的。

2.知行合一观。中国儒家文化所讲的“力行近于仁”,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行重知轻”的认识论思想,这与实践品格具有某种一致性。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实现现代化,当然要努力学习外国的先进的东西,但更重要的是自己的社会主义实践。

3.有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爱国主义,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古人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今天,一个国家只有走上现代化,国家才会繁荣富强。而实现现代化,全靠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共同奋斗。

4.团结互助,尊老爱幼的伦理规范。古人说:“老吾老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