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鉴赏
导航

关于学会创新的古诗

2020-12

篇一:《古诗词创新》

古诗词创新教学模式的探究

志丹县城关小学常文文

古诗词意蕴深刻,情感丰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不言而喻。然而,由于古诗词距今年代久远,写作背景复杂,内容高度凝炼,情感含蓄深邃,不少教师缺乏对教学方法的探究,常常采用“解释题目—读通诗句—分析字词—串讲诗意—总结思想”的五步教学法,使古诗词教学仅仅停留在“解释”的层面上,以致原本完整和谐、充满活力的诗词艺术在教师逐字逐句的解说中成了枯燥的文字符号,其中所蕴含的意境美也消失殆尽。大量的文献显示,当前古诗词教学关注四大方面的内容。第一、创作背景;第二、分析与理解;第三、欣赏与体验;第四、朗读与背诵。这四个大方面较为完整地体现了古诗教学的主要内容。我们在探索有效古诗词课堂教学研究中,分六步进行:

一、激趣导课,揭课题

古诗导课的方式与阅读教学的导课方式类似,即:间接导课与直接导课。间接导课即通过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提出所要学习的课题,并板书课题。间接导入的方式很多,如:故事导入法、

疑问导入法,预习导入法等等.不管哪种导入法都与教学内容有关,是对教学内容的一种铺垫和衬托。

二、介绍背景,知诗人。

古诗的创作背景包括时代背景、诗人创作此诗的境遇与心态等。古诗深刻的历史文化背景,是传统文化教育的好素材,是小学语文人文性的典型体现。教师在课前让学生通过查询资料了解诗人及其创作背景,可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并且新课程标准还指出:“要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要在课内外创设各种各样的交际情境,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因此处理好这部分教学内容,不仅可以增长历史知识,也可以使教学增添生趣。

三、自主学习,明诗意。

《语文课程标准》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语文课程的四大理念之一。指出“语文教学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就要求教师创设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营造一种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策略,做到“放”和“扶”有机地结合,引导学生学习古诗。

首先要大胆地“放”。先让学生自由讨论学习古诗的方法,然后让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去探索新知,弄懂诗意。对

于不能独立解决的问题,鼓励学生通过合作和帮助使一些似是而非的问题得到解决。

其实是巧妙地“扶”。当学生对古诗有了整体上的感知后,通过集体交流了解到了学情,根据学情,来决定是否“扶”,哪些地方该“扶”,又该怎么“扶”。通过“扶”,让学生初步体会在感知时可能出现的偏差,进一步深化对全诗的理解,为体味诗情,进入诗境做好了准备。

四、想象诵读,悟诗情。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古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博大精深,凝炼含蓄。有着音乐、建筑、绘画、意境等在内的巨大美学价值。诗的情感要让学生通过朗读欣赏来体会。因此,在学生理解了全诗的意思,有了初步的情感体验后,教师要趁热打铁,通过现代教学媒体的辅助,让学生根据诗意想象,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通过点读、评读、范读、诵读,演读使学生能读出诗的重音和节奏,知道应该如何把握诗的轻重缓急,加深对诗人情感地体验,体味出诗人赋于诗的思想感情。在学习古诗过程中,教师注意引导学生依诗句的意思展开想象,入情入境,加强有感情地朗读。在初读过程中,仅以读准字音,读通诗句为基本要求;第二次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读,就要有感情表现的要求。在理解诗

歌意境后的朗读就要求能达到变感情朗读为有创造性地朗诵。今天这两节课在朗读环节两位教师就是这样层层深入地练习来提高学生的诵读水平。

五、创设情境,入诗境。

读诗的最高境界是进入诗歌意境。进入诗境就是引导学生真切地体验诗人所创造的那个景象和情感,为之动情。怎样让学生进入到这种水乳交融的艺术境界呢?在上一环节,学生已经在老师的指导朗读中掌握了一定的朗读技巧,教师不要孤立地指导朗读或单纯地创设情境,而是将创设情境与感情朗读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创设情境作为学生感情朗读的基础和铺垫。同时又通过读来引导学生领悟诗情,进入诗境。马老师采取演一演的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此情此景;孙老师通过看录像将学生带入到诗的意境中,情感的表现一次比一次丰富,学生的朗读一次比一次到位。最终,让学生通过读与诗人的情感达到共思、共忧、共吟的境界。实际上这一环节就是前一环节的升华和展示。

六、迁移运用,创诗文。

课程标准指出:小学阶段应要求学生诵读古诗文,以利于学生的积累、体验和培养语感。大连市小学语文质量评价标准在各年级的积累要求中的第一条就明确规定该年段积累诗文的数量及途径。整个小学阶段学生学习的古诗量并不是很多,所以在结束了一首诗的教学后,并不结束这堂课的教学,而以诗带诗,以点带面,将课堂延伸到同一类型的古诗教学上,有意识地加大学习

古诗的量。使学生在课堂中接触到大量的古诗,了解到诗人更多的优秀的诗作。今天的两节课在方面都做到拓展。这样,同学们的眼界开阔了,诵读古诗的兴趣也增加了。不是有这样一句话:学会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柳。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指导学生运用古诗的能力,比如低段可以让学生表演,再现诗的意境;中高段可通过课件的出示和音乐的渲染,创设适宜学生进行语言实践的课堂环境。通过这个语言实践过程,指导学生运用古诗的能力,激发他们创作的欲望及兴趣,让他们能学以致用,真正起到语文教学的目的。

古诗的教学结构多样,教学方法千变万化。六步古诗教学法是我们在开展有效课堂研究中关于如何有效进行古诗教学的一种探索,一定有很多的不足与遗憾。但是我们坚信在我们全体老师的有效课堂教学研究中,一定会有效地提高我们的语文教学质量!

篇二:《v创—关于创新的诗词》

V创—一切创新都是为了爱关于创新的诗词有很多,我们一起来盘点一下有哪些诗词是写描写创新的

1.叨承礼乐为家世,欲以讴歌寄快文。2.草木百年新雨露,车书万里旧江山.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千头万木春4.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

5.丹心未泯创新愿,白发犹残求是辉

6.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赶旧人

篇三:《浅谈古诗词创新教学》

浅谈古诗词创新教学

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是中华民族引以为豪的瑰宝。《语文课程标准》也十分重视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并专门列出精选的70首古诗词篇目,要求学生背诵。对照新“课标”的要求,如何激发同学们的兴趣,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切实搞好古诗词的学习,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对此,我大胆对古诗词教学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一、了解背景,共鸣情感

诗歌是一种用凝练的语言集中反映生活的文学形式,它包含着诗人丰富的感情,是发自诗人内心的声音。诗歌创作往往“感于哀乐,缘事而发”,诗词作品往往是作者个人经历,思想感情的外现。因此,我们赏诗之前,应先对作者的人生经历及思想情感有一个较为细致的了解,这就是“知其人,方能解其言”。

如教学女词人李清照所作的《声声慢》就采用这种方法。李清照生于1084年,年轻时与赵明成结为伉俪,情趣相投,感情甚笃。1127年北宋灭亡,女词人与赵明成避于乱世,更为不幸的是赵明成的病故,留下了词人孤独一人,生活悲苦,再加之自己与丈夫所好之金石书画等又散佚殆尽。她愁肠百结,又因战乱只身辗转流徙于杭州、越州、金华一带,晚年十分凄苦,《声声慢》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写成的。此词中的“愁”不能仅仅理解为一般之“愁”,这愁绪千丝万缕,有国破家亡之“愁”,亦有只身孤苦之“愁”,也应兼有绵绵恨意于其中,词中最后不是说“怎一个愁字了得”吗?

再如教学苏轼的《水调歌头》一词时先仔细的研究了苏轼的遭遇和思想感情,课堂上这样深情地介绍:“有这样一位词人,他才华横溢,豪放,旷达,有人说他本非凡间子,只应天上有。可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的词人一生却颠霈流离,最后病死于琼州内迁的途中。就在他密州任上,本以为可以和他最亲的亲人相会,不想又成‘空余恨’。这位词人是谁呢?他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水调歌头》的作者苏轼。请大家先感受一下苏轼当时的内心情感,再读他的词。”学生在教师深情的引导下被溶入了一种孤独和相思的氛围当中,内心情绪与作者产生共鸣。在后面的学习中学生自然会积极参与,能更好的感受和领悟诗歌的思想,也会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作者的豁达与达观。

二、反复诵读,加强积累

学诗词读当然是关键,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三分诗七分吟”,可见诵读是培养感受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课堂中,要尽可能让学生多读,通过读去体味诗词中的韵味。

在古诗词教学中加强朗读及朗读方法的指导是非常重要的。诗词这种文学形式,很多东西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只有靠自己边读边体会,方能理解得深刻。所以,我在教学中尽可能地运用各种手段、多种方式进行诵读教学。1.做好朗读

篇四:《在古诗教学中鼓励学生创新》

在古诗教学中鼓励学生创新

港口区第三小学—陈丽鲜

重视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古诗具有简洁而意境深远的特点,注重诗句的言外之意,这对于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不能不说是一个有益的契机。一位教育专家说过:“创造力是没法教的,所谓创造力教学,指的是学生要真正有被鼓励并发表他们想法的机会,如此才能发展他们富于创造的才能。”研究表明,广泛的实践活动有益于学生创造人格的培养,活动过程中遇到困难,产生的新需要,往往会激发他们的创造力。所以在古诗教学中引入活动,给了学生一个自由想象、自由表达的时间和空间,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大有帮助。那么在小学古诗教学中如何培养和鼓励学生创新呢?

(一)演中创新

这里所讲的“演”是指在老师的点拨引导下,对课文内容和情节进行创造性地再现课文情境,升华文章主题的一种创造活动。用表演的手段鼓励学生体悟诗句的言外之意,进行联想、补充和创造,鼓励学生创新。如一位教师在教学《送孟浩然之广陵》时组织指导一位学生演一演李白是怎样送别老朋友的。这位学生在久久注视“天边”之后,忽然用袖拂面,并作举杯喝酒状,还以指代笔在空中“画”了起来。老师问他在干什么?他解释说李白送别老朋友时,想起这一别后不知何时方能相见,心中自然伤感,会忍不住流下眼泪,所以用袖子擦眼泪。

又因为李白是个豪放的诗人,心中有感,自然马上要喝酒写诗了。师生都不禁为他鼓起了掌。这样的表演不是好看,而是让学生对诗句进行深入地阅读,展开了联想,继而进行了有创意的表演,真正地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画中创新

课堂上画古诗是指以“画”为手段,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古诗,鼓励学生展开想象,大胆地把诗中描写的情境画出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例如,我在教学《江上渔者》一诗时,结合古诗画教学,引导学生想象绘画,有的学生把“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画成一只小小的渔船被风浪推上了浪尖;有的学生则画成渔船撞到了礁石上,渔夫掉到水里只剩下半个头露出水面,十分生动感人。教学《望庐山瀑布》一诗时,有的学生把“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画成一条巨大的瀑布从天上飞泻而下,旁边是月亮和星星;有的学生则画成一条瀑布从山顶上直泻而下,云的四周白云缭绕;还有的学生还画上一架飞机从瀑布旁边飞过。学生在画画中主动地读悟诗句,并形成自己独特的理解,这自然是一种创新。

(三)唱中创新

在教学古诗时,我还尝试给一些古诗谱曲,然后在课堂活动时间教学生演唱,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热情。在我的影响下,有的学生大胆地用诗句去套《让我们荡起双浆》的曲调,有的用

诗句去套《世上只有妈妈好》或是现在一些流行的歌曲;还有的自己去尝试谱曲。虽然他们编得还不规范,甚至不成曲调,这样的创新无疑使学生的创造力得到了锻炼和培养。

(四)写中创新

在学生学习了古诗,对其形式、意境、构思等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教师再加以适当的点拨、诱导,触发学生的灵感,让他们学习诗中的写作手法,对古诗进行改写。例如,在《赠汪伦》一诗教学的最后,老师进行这样的启发:诗中送别的场面是如此感人,在我们的生活中也会遇到离别的场面,同学转学、亲人远行……在依依惜别之时,大家一定会有许多心里话想说,让我们都来学学作者,把心里的话写成一首送别诗赠给他。在老师的鼓励下,学生的灵感得到激发,兴趣盎然,跃跃欲试,纷纷模仿古诗书写出自己的诗篇。我们不强求学生的诗作是否工整、漂亮,但是,这样的学习过程,不正是他们一个自我超越、自我创新的过程吗?

我们还可以让学生对古诗进行扩写、续写从而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也是鼓励学生创新的一种方法。如“无边光景一时新”,究竟是怎么个“一时新”,我们可以让学生展开想象,用具体的语言来描述。“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的蚕妇,在第二天她会向别人说些什么?而后又怎么做?我们可以让学生学完诗句后接下去续写。

综上所述,在古诗教学中,只要教师能结合课文内容有意识地设

计一些教学活动,就能很好地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目的。只要教师善于把“演、画、唱、写”有机结合起来,并灵活运用于古诗教学之中,就一定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篇五:《创新古诗文教学》

创新古诗文教学,优化语文课堂

古诗文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是中国灿烂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是人文教育和语言文字学习的丰富资源。全国中语会会长刘国正先生也说过:“古诗文还是进行思想教育,特别是爱国主义教育和历史主义教育的好教

材。”可见,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与爱好,乃是提升民族自豪感,增加文化积淀,提升文化品位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反观当前的初中古诗文教学,却发现古诗文教学的有效性有待提高:一些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一些教师的教学方法枯燥、无趣;一些古诗文的内容遥远、陌生、晦涩,学生难以理解。那么,如何提高古诗文教学的有效性呢?我在初中古诗文教学中尝试指导学生运用多种学法,从而激发与强化了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了古诗文教学的有效性。

1.勾画批注,自主学习。勾画批注是阅读理解的重要手段之一。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教会学生在勾画批注中品读美文,筛选捕捉重要信息,分析文章内容,梳理文章结构,概括文章主旨、体会文章写法、品味和锤炼语言、思考并汲取文章的思想内涵等是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对于勾画批注学法的运用,中学生虽有一定的意识,但仍需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方法的渗透,让学生学会勾画批注,并在勾画批注中大胆设疑探究,发表自己的见解,自觉主动地学习。《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外国优秀文化的过程中,吸取精华,充实底蕴,形成审美意识、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并提高比较辨别能力和鉴赏评价能力,塑造健全的人格。”因此,在古诗文教学中,应将古人留下的文化遗产传递给学生,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要实现这一目标,笔者认为,应该把阅读过程还给学生,把阅读的自由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在勾画批注中变知识传递为情感激发和性情陶冶,让他们在自主学习中,大胆“涂鸦”出属于自己的精彩。如《黄生借书说》中学生在勾画出的名句“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旁批注为“失去的才觉得宝贵。”在《曹刽论战》中勾画出的名句“公将战,曹刽请见”旁批注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不难看出,在批注中学生已动笔写出自己阅读时的理解与感受,已变被动接受为依据已有知识经验的主动建构。

2.配画学文,感悟情感。《中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有这样一条理念:“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构建开放的、适应时代发展的课程体系”。“配画学文,感悟情感”就是拓宽语文学习渠道,借助绘画表现手法来分析古诗文,感悟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一种学习方法。它可以充分调动学生主观情感,激发学习动机,实现古诗文的有效教学。如学习《天净沙·秋思》时,教师在引导学生有感情地诵读、深入理解原文的基础上,请同学们以“秋晚行旅图”为题,以“枯藤、老树、瘦马、昏鸦等”意象为基础展开联想,画一幅简笔画并配图写文。因为有了前期深入的学习,多数学生在绘画中均能勾勒出萧条、衰败、

冷落的悲凉情调,在文字中都能再现出游子异乡漂泊孤寂之愁苦。在此基础上,对学习上仍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又采用“小老师”的方法,让绘画学生解说绘画意图,最后在生生互动的课堂高潮中,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3.借典激趣,理解主旨。兴趣,按照心理学解释,是一种积极的学习、探究某种事物,或者进行某种活动的倾向,它在教学活动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学习一旦引起了兴趣,学生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明显地表现出对所学习的内容渴望理解、掌握、运用、实践的心理倾向性,因而就能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地去学习,学习就会富有成效。《中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也这样明确指出:“要将课堂学习和课堂外的语言实践有机结合在一起,要引导学生在多渠道的学习活动中,提高语言感受、运用能力和思想认识水平。”因此,在引导学生解读古诗文时,针对中学生仍然爱听故事的年龄特点,我借用典故来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以提高古诗文教学有效性。如教授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时,讲述陶渊明生平及“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感知陶渊明平时蔑视功名富贵,不肯趋炎附势的品质。典故不仅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活跃了学生的思维,还调动了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了学习动机。{关于学会创新的古诗}.

4.联类比照,提升感悟。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会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联类比照就是指在古诗文教学过程中尽量引导学生依据已有知识经验进行类比迁移、加强比较。通过比较,寻找相似点、共通性;通过比较,体会差异性、多样化,从而获取新知,提升自我感悟的一种文本解读策略。它易于引导学生把各个独立的知识点串联起来,然后理解、记忆,形成规律性的东西。在《小石潭记》的教学中,我引用同样作于永州期间的《江雪》来帮助学生理解《小石潭记》的内涵,来感悟柳宗元身上孤独的实质。通过联类比照,学生最终达成这样一个共识:柳宗元身上的孤独是一种精神的孤独。他的孤独很多文人墨客都有过,这是一种心灵深处的孤独,在陈子昂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中有过;在杜甫叹惋“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中也有过,这些都是智者的孤独,贤者的孤独。可见,通过联类比照是帮助学生准确破译作者的情感世界,达到自主感悟“不同诗文一样情”的方法之一。总之,教师因地制宜、精心设计多种学法,唤起学生学习古诗文的愉悦心理,让他们在古诗文的学习中根据自身的天赋找到兴奋点,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是提高学生学习古诗文能力,提高古诗文教学有效性的一剂“良药”。

篇六:《谈古诗词的创新教法》

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想象

——浅谈古诗词的创新教法

迎河中学李曙霞

《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高年级诗歌教学的要求是: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绘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这一要求突出了培养学生想象力的重要性。

对于诗词教学,我主要是根据诗词所描绘的形象,引导学生从品析词句入手,创设情境,即是在课堂上创设一种与诗词内容相关或相似的形象、情境或气氛,以此来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和联想,使学生深刻体会诗词的内容以及诗人的情感。

下面,就五年级(第九、十册)教材中的诗词教学内容为例,谈谈我在这方面的具体做法和体会。

1、讲述故事,诱发想象

课堂上,教师用讲述故事的方法,对诗中的情境进行生动、具体的描绘,使学生不仅理解、体会诗词内容,而且仿佛看到了画面,产生了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就达到了诱发学生想象的目的。

古诗《游园不值》(第十册)是宋代诗人叶绍翁所写。教学时,教师先给学生介绍叶绍翁写这首诗的背景。介绍时是以讲故事的形式出现的:美好的春天到来了,有一天,诗人叶绍翁闲坐在家,望着窗外春意盎然的景象,不由起了游春的兴致,他知道好朋友家有个私人花园,里面种满了奇花异卉,于是乘兴前往。到了朋友的住处,却发现朋友不在家,他最终没有等到主人回来带他进园观赏。大家想啊,本来乘兴而去,却未能如愿赏春,连大门也没进,多扫兴啊!谁知,诗人却满心愉快,回来后写了一首诗,这首诗在他一生所写的诗中是最有灵性也深得赞誉的,这到底是一首怎样的诗呢?这带疑问的故事,一下子把学生带入特定情境,学生都急于知道原因,思维活跃起来,头脑中浮想联翩,这就为学生理解诗句、诗意做了铺垫。

2、描绘图画,发展想象

绘画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教师在进行诗词教学时,比较注意一边讲解诗词内容,一边引导学生想象当时的情境或景色,然后把想象到的景象画出来。绘画与文字的相结合,不但帮助学生深刻体会诗词的意境,而且很好地发展了学生的想象力。

例如,在讲解唐代张志和所作《渔歌子》(第十册)时,教师先引导学生想象“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的迷人景象,再让学生根据课本中的插图另画一幅画。在体会“斜风细雨不须归”的意境时,教师启发学生想象:渔夫穿着怎样?在干什么?当时天气情况怎样?你能揣摸出他不回家的原因吗?学生发挥想象后发表见解,有的说,这时节的鳜鱼又肥又多,渔翁满心欢喜,想多钓些鱼卖钱,即使下雨也舍不得回去。有的说,渔翁是一边钓鱼一边欣赏美景,轻风细雨并不影响他,他是在享受悠闲的生活……对于学生的不同见解,教师没有简单评判,而是引导学生自己深入体会,然后根据想象在原来的画上添上一个渔翁。于是学生画出了这样的画面:云雾缭绕着青山,展翅飞翔的白鹭,盛开的桃花,流淌的河水以及肥美的鳜鱼,而这一切又都笼罩在斜风细雨中。认为渔翁为多钓鱼而不回家的学生添上一个眉开眼笑、双手掣起渔杆的渔翁。认为渔翁被美景陶醉而舍不得回家的学生画出的渔翁一手扶着渔杆,一手捋着胡子,眼睛(头部)却望向那山前飞翔的白鹭……这样的绘画教学,让学生体会到这首词的深远意境,而这过程中,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和想象力也得到了发展。

3、表演体会,展开想象

表演文章内容是活跃课堂教学、培养学生想象力的好手段。诗词教学中,采取表演的形式引导学生学习诗词内容,具有形象性、直观性等特点,学生有看、有演、有评也特别喜欢。

《别董大》(第九册)是唐朝诗人高适所作的一首送别诗。诗的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是作者对友人的劝勉。教学时,教师引导学生朗读、理解:作者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他什么感情?我们应该怎样读才能这种感情读出来?然后启示表演:作者送别友人可能说

些什么?做些什么?他的心情又是怎样?你能想象并表演出来吗?待学生稍作准备后,请两个学生各扮诗人高适和董大的角色表演送别场面。表演后,有学生提出反对意见:他们刚才表演的分别场面从头到尾都很沉重,可诗中后两句是诗人劝董大不要忧愁前面没有知已,天下人都很赏识他的。他对董大很有信心的,他要让董大重新振作。这时他说话一定很大声很激动。还有,他们既然是好朋友,分别时就应该依依不舍,不能像刚才表演的那样“董大”刚走,“诗人”就马上转身回去。学生评价得有理,教师紧接着请他和另外一学生再次进行表演。

学生通过表演把抽象的诗句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正是学生自主学习诗句的体现。这样的课堂,气氛轻松愉快,学生思维活跃,在表演和评议中,展开丰富的想象,深刻体会了诗人的感情,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也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音乐渲染,唤起想象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利用音乐渲染气氛,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和想象力的有效形式。诗词教学中,适当利用音乐唤起学生想象,对帮助学生体会诗词深远意境具有意料不到的效果。

教学白居易所作《忆江南》(第十册)一词时,教师利用一曲《江南春》,适当提示学生闭目聆听乐曲,优美的旋律唤起学生的想象,在头脑中把“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词句还原成画面,紧接着又让他们在音乐声中反复诵读,这样学生轻松而深入地体会到诗人离开江南多年,为何“能不忆江南”,而后,有学生一脸陶醉地说:“我要是能去江南生活,或去旅游那就好了。”这更证明了音乐的魅力及在引导学生想象方面所起的作用。

再如,第十册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一诗,诗人苏轼描写了夏日西湖晴天“水光潋艳”雨天“山色空蒙”的奇妙景象。教师播放两段节奏不同的曲子,让节奏明朗、轻快的音乐唤起学生对晴天西湖水波闪闪、明艳妩媚的景色的想象,让节奏舒缓、柔和的曲子帮助学生“看到”水雾迷蒙、飘飘渺渺的西湖。

利用音乐进行诗词教学,突破了教材局限,听觉感官对音乐的感知开拓了学生的思路,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欣赏能力。

实践效果证明,教学诗词时,运用讲故事、绘画、表演、听音乐等形式为学生学习、理解诗词内容创设情境,不但使学生感受到诗词的语言美、意境美、内容美,而且拓宽了学生的思路,使学生的求异思维和想象力都得到有效的训练和提高。

篇七:《浅谈苏轼诗的创新》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

浅谈苏轼诗的创新

姓名:康红磊

学校:周口广播电视大学

学号:071171112

指导教师:寇红星

完稿日期:2009年4月

浅谈苏轼诗的创新

康红磊

摘要:苏轼的”创新”,主要体现于苏轼的诗歌的方面,苏轼的诗歌,有着丰富多彩的风格,或雄奇奔放,或简淡自然。善于运用新奇形象的比喻来描绘景物,阐发哲理。以幽默旷达的笔调,随时生发新鲜的人生意趣,令人耳目一新。他将自己的人生遭遇,仕途坎坷等融入诗中,给诗坛吹入了新鲜空气,涌入了感情的波涛,使宋诗获得了新生。他的诗歌创作继承并发扬了唐朝浪漫主义诗风,在诗歌发展史上独树一帜。

关键词:苏轼诗创新特点

苏轼是宋代文学史上最为引人注目的大家之一。苏轼在诗的创作方面,他的诗作内容极其丰富,既有反映民生疾苦揭露黑暗的社会现实的作品,也有指责统治者的奢侈骄纵的戏谑讽刺诗;既有对自己生平仕途坎坷的感慨,也有启人灵思的山水诗画和荡气回肠的爱情吟唱。他的诗风变化多端,他的诗清新豪健,语言平易畅达而精确简炼,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一格。他开辟了宋代诗歌的新面貌,较之前人有了较大的发展与创新。

一、超越前人的创新

宋诗能于唐诗之后别开生面,苏轼起了关键作用。他的诗有东坡体之称,于情无所不畅,于景无所不取,既有新鲜的比喻、多样化的风格和磅礴的气势,也有出于法度之中的新意和豪放之外的妙理。苏诗现存约2700首,其诗内容广阔,风格多样,具有浪漫主义色彩,为宋诗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如果说《诗经》和《离骚》等先秦民歌是中国古代诗歌最早的两条涓涓细流的话,那么,到了苏轼的时代,已经是百川交汇,形成一片浩瀚的海洋。在这个浩瀚的海洋里:“《风》、《雅》温厚和平,《离骚》怆恻浓至,东西二京,神奇浑璞,六朝俳偶,靡曼精工,唐人律调,清圆秀朗。苏轼就是面对如此丰富的文化遗产,怀着“往意浩无边的理想而步入文坛的。他为了超越前人,不得不在创新上下功夫。他在自己的诗篇中,多次谈到了这一点。如他的“险韵新诗苦斗新”“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这些诗句,就反映出他超越前人的创新追求。对欧阳修创立新的文风,他表示了衷心的钦佩。除了深厚的文学造诣,苏轼又是一位书法大家,他有一些诗是专论书法技巧和奥秘的。从这些诗中,也可以看出他的创新思想。“颜公变法出新意,细筋入骨如秋鹰。徐家父子亦秀绝,字外出力中藏棱。峄山传刻典型在,千载笔法留阳冰。杜陵评书贵瘦硬,此论不公吾不凭。短长肥瘦各有态,玉环飞燕谁敢憎?”苏轼对能变法出新意的颜真卿书法大加推崇。在论述绘画时,同样也能反映出他的创新思想。如他称赞吴道子的画“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盖古今一人而已”。他把吴道子的画推为古今第一,主要原因就是吴道子的画能出新意。

在继承文化遗产的基础上,苏轼运用各种方法来创新。其特点是“能造古人意,能造古人不到妙处”。他把熟悉的语言奇异化,或把奇异的语言通俗化,并以此创造出令人耳目一新的诗句。他的诗文字清新活泼,注重新颖微妙的趣味。苏轼这种处处求新的特点,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诗歌风格。如他的许多诗篇在遣词造句上,意境风格上,都曾受过李白的影响,有些诗句甚至是从李白诗中原封不动借来的。如其《送张嘉州诗》就借用了李白:“峨嵋山月半轮秋,影人平羌江水流”的原句,但是,苏轼在学李白时则“运以已法”,求新创新。纪昀在评苏轼诗时曾说:“源出李白,而运以已法,不袭其貌,故能各有千古。”他的出新意,不是有意雕琢出来的,是有感而发的自然天成,自出新意。

二、苏诗的创新特点

苏诗的创新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审美标准的创新

这种创新,主要体现在他所提出的“天工清新”的审美标准上。苏轼在评论诗歌时,常常用天

工清新作为审美标准。在《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其一》云:“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诗与画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但苏轼认为它们之间有着共同的审美标准,即“天工与清新。”“天工”,意谓出于自然,无须雕琢。凡出自“天工”者,必有创作者的人性,给人以“清新”之感。如《戏用晁补之韵》:“清诗咀嚼那得饱,瘦竹潇洒令人饥。”《邵茂诚诗集叙》:“清和妙丽,咀嚼有味。”在苏轼看来,自然清新的诗可以当餐,可以提神,清新是诗的生命和美的极致。苏轼提出的天工清新的审美标准,概括而言,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内容:

其一,感情率真。苏轼曾自道其作诗的体会时说:“好诗冲口谁能择,俗子疑人未遣闻。”在自述其酒后情思勃发,作画题诗的情景时又说:“空肠得酒芒角出,肝肺槎牙生竹石。森然欲作不可回,吐向君家雪色壁。平生好诗仍好画,书墙画壁长遭骂。”“长遭骂”是幽默诙谐之词,任性作画题诗吐露真情确是事实。苏轼在评论很多诗文时,都以感情是否真实作为评诗的标准。如他在《读孟郊诗》中写道:“诗从肺腑出,出辄愁肺腑。歌君江湖曲,感我长羁旅。”前二句最深刻。第一句说孟郊诗情真,都是出自肺腑的;第二句讲情真才能感动人,才能引起共鸣。

苏轼还特别推重陶潜,原因在于陶诗情真,他对陶潜抱有一种近似崇拜的心理,认为陶诗的成就在其他所有诗人之上。他的一些诗,在艺术方面把握住了陶诗真淳的特色,能够将亲身经历的生活场景予以真切、平淡的自然描写,追求超然淡泊、意与境会,达到神似陶诗的地步。

其二,意境清新。意境是情景交触的艺术境界,它能引起读者丰富的联想。苏轼用“境与意会”来概括意境的含义,认为诗歌应有清新脱俗的意境。他赞美欧阳叔弼的诗:“子诗如清风,廖廖发将旦。”说其诗像早晨太阳出来之前的清风。他赞美王震的诗:“清篇带月来霜夜,妙语先春发病颜。”说无论早晨的清风、秋天的白露或霜夜的明月,都是清新美好的。苏轼的一些评价诗,如“新诗如洗出,不受外垢蒙”“新诗如玉屑,出语便清警”等等,都是从“清新”这一审美标准出发的。

苏轼反对画面浅俗、缺乏新意的诗。他在《书郑谷诗》写道:“郑谷诗云:‘江上晚来堪画处,渔人披得一蓑归。’此村学中诗也。柳子厚诗云:‘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扁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人性有隔也哉,殆天所赋,不可及也已。”郑谷诗所描绘的境界,是人们常见到的现象,画面浅俗,情趣不高,缺乏新意。而柳诗境界清逸绝俗,寄托着诗人孤傲清高的品格,给人耳目一新之感,所以深得苏轼赞赏。苏轼酷爱陶诗,在《题陶渊明饮酒诗后》一文写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近岁俗本皆作望南山,则此一篇神气都索然矣。”“见”与“望”,确实可看出无意与有意,自然与不自然的区别。渊明采菊东篱,无意望山,而偶然抬头,南山恰巧被他看见了,于是“境与意会”,南山悠然静美,诗人悠然自得。“见”字既描绘了自然景物幽静的神态,也表现出诗人自由闲适的神情意趣,使情景和谐统一。若改为“望”字,写成诗人有意去看南山,把不经意中看到南山的悠然神态改掉了,破坏了诗的意境。苏轼在诗歌创作中,能凭借生花妙笔描绘出清新脱俗的意境。如他的《赠刘景文》诗云:“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橙黄橘绿”四字,把寒冷的冬季写得充满生机、充满新意。

2、自行我法的创新

苏轼不因袭前人,作诗自行我法,处处求新。苏轼的许多名篇,为了表现新意,往往是变化莫测,千姿百态,不受前人法度的约束,自行我法,刻意创新。如他在《次韵子由二十首诗引》中就说:“要自我行我法,固知豪杰之士,必不依托门户以炫俗也。”除了这二十首外,苏轼还有许多诗亦独出新意。如其《题宝鸡县斯飞阁》诗云:“野田牛羊同雁骛,天长草树接云霄。昏昏水气浮山麓,泛泛春风弄麦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