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朦胧夜里的星光——顾城和他的诗》
朦胧夜里的星光
——顾城和他的诗
初教10114陈倩
潮里,他的人,他的诗是朦胧的传奇。走进顾城的诗便如同走进了孩童般纯真的世
界。围绕顾城诗歌的人文情怀、艺术特点及其诗歌与朦胧诗的渊源,我将展开一场
有关顾城诗歌的追寻。
一、诗人同诗歌的结缘
(一)顾城的成长简介
顾城,原籍上海,1956年9月24日生于北京,1993年10月8日在其新西兰寓所里自杀身亡。三十几载青春年华,连同他斑斓的诗永远地留在了那个朦胧如梦的年代。
顾城的父亲是当时著名的诗人顾工,“文革”开始时顾城才10岁。两年后,随父亲下放山东北部某农场放猪,空暇之余他还喜爱采集昆虫标本,并写下第一部诗集《无名的小花》。1973年(17岁)顾城随父亲返回北京,当过一段时期的木匠、搬运工、借调编辑等临时工。1979年顾城开始陆续发表作品,在青年读者中产生了很大影响,也因《远与近》、《弧线》等引起争议,被看作是朦胧诗的主要作家之一。1980年,他以《小诗六首》参加“青春诗会”,再掀争论,从而引发了长达六年的“朦胧诗论争”。
1987年,顾城应邀出访欧美国家作文化交流,时隔一年后便赴新西兰讲授中国古典文学,被聘为奥克兰大学亚语系研究员。辞职后他隐居于新西兰的激流岛。1992年,顾城荣获德国学术交流中心(DAAD)创作年金,1993年,获得德国伯尔创作基金,留在德国进行写作。同年9月,顾城在新西兰用斧头砍死妻子谢烨(诗人雷米)后自杀,身后出版有长篇小说《英儿》(与雷米合著)、《顾城诗全编》等。
他的足迹遍布许多陌生国度,1987顾城参加了德国的明斯特国际诗歌节,而后去了英国、法国、美国、瑞典??他一路行走,一路吟唱,在诗歌的饕餮盛宴里,他是每个主场里的王。
(二)诗是顾城的性格
诗歌是凝练的语言艺术。在顾城的诗歌创作中,我们可以窥见他和诗歌的游戏。顾城和朦胧诗是无法分割的,作为朦胧诗中的主要代表人物,他足以引领一场潮流。人们赞誉他是
当代仅有的唯灵浪漫主义诗人,也是以童心看世界的“童话诗人”。从亲人对顾城的回忆里,我们可以想象出他年轻而忧郁的模样——不愿意说话,喜欢一个人呆着。也许安静成了他灵感的温床,他乐意同自然的美好生命亲近。在他温柔的笔下,我们看到的是一颗充满梦幻的心灵,他的诗便是心间自然流淌出的甜蜜的乐音。
童年时代他唯一喜欢亲近的人是他的姐姐,他活在一个人的城堡里,观察着叶子,花草,还有蚂蚁。他渴望同外界交流却又害羞地躲回自己的世界,姐姐成了他唯一的听众。当回归一个人的时候,他会躲进屋子,隔着床一个人对墙说话。所以他的诗更像是对白和絮语,孩童般稚气的口吻,散发着成人沉重迷离的忧伤。诗歌是顾城的语言表达,如同诗人本身的性格,执著的童真,脱离俗尘的独特,梦幻而感伤。而顾城的成长变迁,也是顾城的诗歌风格区别于其他同类朦胧诗作的标识。它同顾城一起萌芽成长,烙印着诗人的性格,同样经历过时代的跌宕,留下绚烂浓厚的一笔。诗人的消逝,如诗一样的年华,诗一样的简短,像诗一样的决裂。
正如顾工写的序里所说的,“从他的诗里,我依旧可以听到他从走廊尽头跑过来的脚步声,他推开门,他推开门,推开一重重厚重的门……”
(三)诗歌对顾城的意义
顾城的童年始终笼罩着文革的阴影,对于黑暗的社会现实,孩童的他是畏惧而胆小的。那是文革初期,有人在他家楼窗下马路对面的墙上刷了条大标语,不知是贴反了还是贴错了,马上被路人拳打脚踢。顾城起初是从窗扇的缝隙向外看,后来他恐惧了,脸色惨白,再不向窗外多看一眼。他越来越想躲开纷争,躲开喧嚣的激越的声音,只想去那只有天籁的世界。
诗歌成了顾城最好的归栖,他同诗歌对话,在诗歌的世界嬉戏,抒发,还有自由畅快地呼吸。
乡下喂猪曾是他千篇一律却无比快乐的日子。八岁时候他背过一首诗:是塔松和雨珠的故事;是云朵和土地的对话:是瓢虫和蚂蚁的私语??深藏梦幻的瞳孔时喜时忧,成人的身体包裹孩童的心。在那个饥荒的年代,他是童真的精灵,浑体的灵气逼人,创作于1979的《一代人》被称为是朦胧诗中最经典的名篇之一,寥寥一句“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岁月见证了它的经久不衰,从此广为传诵。一组单纯的意象构成了对刚刚过去的“文革”岁月的隐喻,浴血难熬的黑暗,因而对光明的无限渴求。这是一代人在伤害中的心灵缩影,苦难给予人超越于苦难本身的信仰和精神向往。光明是人类永恒追寻的主题,只这简单的一句,便囊括了所有无言的美丽。眼睛尽管沉没在夜的黑里,但黑夜掩盖不了最初的光明,他在诗歌里执著追寻单纯和美好。
在《顾城的诗》后记,有苏舜采访顾城的语录。他是怀念着农村那片大自然的,他习惯了,因此他诗里的情结割舍不下。他不习惯城市,但依旧得在其中生活着,并且创作。城里的生活像是一面面墙挤进诗里,变得沉重起来。他说,我相信在我的诗中,城市将消失,最后出现的是一片牧场。顾城和他的诗歌,都成全了彼此的意义,顾城因诗歌而迸发无限的灵感,在诗歌的世界触摸了光明和希望。顾城的诗歌体现着灵动秀气,因而成为朦胧诗派中的独特一支。①
二、顾城的诗歌特点
(一)顾城同其他朦胧诗人的比较
1.与同样作为朦胧诗重要代表人物之一的舒婷不同的是,顾城的诗是扑朔迷离,美好纯真的;而舒婷的诗表现为高贵优雅,美丽端庄。两者比较,好比是懵懂孩童与高贵少妇,前者具有更大的亲近感。而北岛的是激动愤慨的,突出表现在一种怀疑和否定精神,拒绝虚幻,拒绝对痛苦的接受,他在诗中塑造的形象是有思想和热血的青年。三者可谓是很好地诠释了孩童,女人,还有硬汉的立场。
2.读过顾城诗歌的读者肯定不难发现,他所谱的诗是秀气灵动的。温馨而充满童真,孩童的口吻,却表达着晦涩的残酷,这样的解读也更让人动容。我喜欢他写的诗里出现的每片叶子,每一瓣花朵,每一件寻常的就在生活随处可见的细小事物。他总是用亲切的“你”来称呼,感觉是场自然的对话,暖暖的融进心里。明亮与灰暗的反差,鲜艳的色彩,放大的情绪,无法抗拒的来自心灵深处的挣扎。他赋予诗生命的张力,或许来自一片海,或许来自一棵因痛苦而白了的草,他的想象绝对是头脑的风暴。
3.诗充满了朦胧的温馨格调,浅显的意象贴近大众读者的阅读水平,难能可贵的是寥寥几语中传递的美好情感,诗成为了一种对话,触手可及,细腻温柔。因此,在顾城的诗里可以发现几近一致的脉络,像是梦的层层铺展,而他的诗如同是对爱人诉说的绵绵情语,散发纯真的浪漫。
(二)顾城诗歌同朦胧诗的共性与个性
1.共性:
(1)朦胧诗惯以象征的手法诠释艺术形式。顾城的诗是朦胧诗歌的典型代表作品,同现实主义及浪漫主义不同的是,朦胧诗的作品带有西方的现代主义思想。它像是倔强的幼苗从种种文学禁锢中挣脱,独创个性,承接了新诗的传统。它是一场心灵的突破,不单是诗词上的凝练,借由隐喻,通感等多种艺术形式更是彰显了朦胧诗歌迷人的芬芳。
(2)在那个蛮荒的年代涌现的朦胧诗,更像是知识青年借由笔触的武器所进行的一场心灵的抗争,柔软但有力。作为一个时代的精神产物,它是失意人的安慰,愤懑中的发泄,绝望中的反抗,失落中的呼唤,也是创作诗人最真诚的心灵写实。困顿的时候,文字是最诗雅的抒发,平静中蕴藏的澎湃,翻涌的情感一字字刻印在简短的诗文里。喜悦和悲哀,绝望中爬行的希望,即使就快沉沦在浓黑的夜里,跳动光明的火焰会点燃起梦的明天。
(3)诗作呈现出理性的思辨色彩和浪漫主义情怀,忧伤而不悲观、真挚而又沉郁,既有苦难中对理想的追寻,又有对“人”的自我价值的思考,信念、理想、社会的正义性、强烈的个人理性精神都通过诗歌表达了出来。
2.顾城诗歌的个性:
(1)顾城的诗中多以大自然的生灵和儿童世界为描写对象,意境唯美,重视意象的巧妙叠加,借助丰富的想象力展现斑斓的童话世界。例如跳跃的短句,色彩的组合,类似于自语自话的独白,呈现出远离俗尘污染的天籁般的世界。为了保持这个王国的纯粹,他甚至拒绝长大,然而,自然的任何风吹涟漪却能时刻牵动诗人纤弱敏感的心,他的整个心灵和感官在捕捉自然间的阳光,风和水分。
(2)顾城的诗不同于朦胧诗总体的灰暗和强烈,混合着孩童的纯真中又隐藏着成人如铅般沉重的忧伤。他躲起来创作,一个人安静对话,只是想要逃开晦涩的现实。他带着时代的烙印,一代人的记忆前行。顾城对通感的运用可谓是信手拈来,善于赋予细小事物美丽的活
力,利用黑与白,光明与黑暗的强烈对比增强表现力,诗歌不是一味地批判和控诉,处处显示出孩童般的无辜和纯净。
三、顾城诗歌的艺术价值与贡献
(一)诗歌的思想性
作为朦胧诗歌中的一支代表力量,顾城的诗歌具备朦胧诗的西方现实主义色彩,独创个性,摆脱了传统诗歌僵化的创作模式,是对文革精神危机的反斥,体现出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创作力。诗歌在一定意义上肯定自我的价值,强调自我的存在。同时结合浪漫主义新思想为诗歌注入了全新活力,顺应了时代的呼声,碰撞出新诗潮的炽热火花。它是绝望中向上的旗帜,诗歌洋溢着青春活力,孩子般的透彻中隐藏着极强的反叛性,不屈从现实的打击,诗歌热烈歌咏了生命的张力。就精神层面来说,它更像是一个时代在黑夜中潜藏的爆发,是一种思想,更是一种精神。
(二)诗歌的美学性
1.顾城诗歌的本身便是思想的高度概括,因为儿童角度的童稚表达显得亲近可爱。他对意象的细致观察,从心灵出发,自由抒发,同心灵的感受达成共鸣。诗人以孩童的心理看待事物,呈现出无害而纯真的世界。
2.诗歌多以短句串联,展现出诗歌的灵动和跳跃。借由隐喻,通感,拟人化的艺术方式,加上优美的文字,如梦如幻的意境仿若是超脱现实的桃花源。孩童总容易同动物和善良亲近,在顾城的笔下,诗歌是自然流淌的音乐,不造作,不藻饰。诗歌的精髓在于文字的优美同思想的结合,因此,顾城诗的美丽也在于他对纯真的追求,对美好发展的永恒追求。文字塑造的意境值得去领会,透过多种简单的意象,在脑海构画诗中的世界。
3.顾城的诗是没有年龄界限的,通俗儿童化的语言自然纯净,同样符合儿童的阅读能力。对学习者来说,当中的诗句和遣词就今天而言,也有着无与伦比的超越性。提高审美意趣,提升人文情怀,在诗的世界里感受诗人的创作情绪,培养一颗温和细腻的心!
课题后记:此次的课题研究更多意义上像是一场心灵的探寻,从了解顾城到接触顾城的朦胧诗作,这一场交接像是开启了另一段旅程。诗里的美好童话,还有关于梦想和不放弃得到一一呈现。在顾城的诗里,我去回忆温故那个时代他的成长。越是深入,越是不自主的融入。诗是安静的语言,在忙乱的生活中,得空了,或是困惑不自知的时候,停下来,翻一翻他的诗,如同孩童的喃喃自语,或许你的灵魂能找到安放的位置。时至今日,我依旧希望借由这一次机会,展示凝练的诗歌中饱满的意蕴,生生不息的张力,纵然文学流派层出不穷,但曾经在一个世纪里闪耀的光芒,却是永远无法随年华磨尽。它在跳跃,它在闪亮。就像顾城在诗里呼唤的,用一双黑色的眼睛,找寻生活中迷人的美吧!
①顾工顾城和诗[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6参考文献
[1]顾城.顾城的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篇二:《评论诗歌《我的好夜晚》》文七班高征972314
评论诗歌《我的好夜晚》
(这篇文章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拙劣的评述,第二部分是给作者的一封信。主观上不太想把私人信件拿出来示众,但总是割舍不下。和有着真挚情感的信相比,这个评述真是显得无比的可恶。总是希望能对得起自己的感情,现在都拿了出来,为得是自己和这首美丽诗。)
原诗:
我的好夜晚
我的好夜晚,
温柔的像水一样的夜晚
你淹没的都是些什么?
我把手放在胸口上,让水没过我的头顶
我的好夜晚,
此刻只有我一个人
我把酒洒在你的胸口上
我把我的翅膀放到你的脚下。
我收到了赐予我的礼物
妻子眼中闪烁着一朵绽开的花朵
还有你的声音,和平坦的石板路
我的手像水一样温柔。
我的好夜晚,
你的灯火映在我脸上,让我无法直视你的双眼。
诗歌的评述
这是《花的十四行》组诗中的一首,也是这个组诗中我最喜欢的一首。
组诗的基调在第一首诗《你》的后两段中就已经确立了:
“花落花开,耕作和收获的人们
你们在死亡吗?
否则,你们的脚步声何以如此清晰可闻
你和我在北方的土地上慢慢放下躯体
你和你的花朵,独自睡去
我刚好可以在恍惚中凝视你的脸。”
作者似乎希望写一种在生命存在的无奈中与美神对视时一霎那间的感受。花的绽开与凋谢,忙碌的身影与生命流失过程中不可磨灭的印痕,这正是作者“偶遇”美神时的对生命的感受。花朵是生命的结果,也是作者对生命的礼赞,生命是花朵的根,花朵这个意象贯穿全篇,已经成了美神的象征。
最后一段中,作者抛弃了时间。在作者心中,生命的流逝已经与时间的流逝无关,生命仍在慢慢进行,而时间却完全停止,整个世界已经睡去,对生命的赞美也因此不再重要,剩
下的只是在无意识的乐园中悄悄凝视美神。这种与美神的相会以及与现实世界的疏离是在一种完全和平的状态下进行,作者既没有背叛他在现实世界中的生活,也没有放弃寻找精神中美的存在。
这种处理方式当然不同于《雪国》(川端康城)结尾的处理方式,川端康城在《雪国》的结尾让??坠下楼,同时天空中滑过一道流星,川端康城所寻找的美就像这一道流星一样陨落、消失。追求美过程在这位作家的笔下显得是那样的激烈和哀惋。追求美就意味着放弃生活中很多重要的东西,在沉重的生活中,美是如此遥不可及。
而在这首诗中,作者找到了一个兼顾的办法。作者并不认为时间是生命的唯一尺度,他把时间的流逝从生命中剥离出去,以静止的眼光体验生命,似乎这样就可以站在超出自己之外的角度看自己的生命。一个“忙碌的身影”忍住突然得到歇息的狂喜,在慢慢地疏理已经度过岁月的过程中,“凝固的雕塑”所给予作者的是不是真正的美已经无关紧要,这种静止本身就是作者所追求的美神,他希望在“恍忽中”看到的,正是一幅静止的生命画面。
《我的好夜晚》的创作可以说是从对男女之间情感的隐喻中开始的。在后来作者的回忆中曾经提到,在创作这首诗的前一天夜晚,他曾经和他的一位漂亮的情人在长安街上步行了很久,我们可以从这首诗中看到作者对这件事记述。
我们来分析一下这首诗:
一开始,作者把夜晚比作温柔的水,幻想着自己被美好的夜晚淹没。在这里,作者有意放弃了对现实生命的关注,而专心致志的融入自己幻想的空间中。从第一段的语气中我们可以看出,不是“夜晚”自己主动“淹没”诗人,而是诗人自愿走进去,把自己投入到温柔的夜晚中去。
很快诗人便有“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感觉,大千世界化作一片沉寂,他把自己最宝贵的情感交给了幻想中的“你”,也就是作者一直追求的主题――美神(当然,我们也不妨把诗中的“你”当作是那天陪着诗人女孩子,用现实主义的方式解读这首诗,那么这首诗无非也就是写了作者为了不能向眼前的这位情人付出道义上的责任而感到内疚。不过这样的话似乎并不能合理的解释这首诗)。
作者完全融入夜的世界中,而且在内心的深处与他心爱夜晚有了情感上的交流,他似乎感受到了夜的灵魂,把这些当作夜晚赐予他的礼物收起。在与夜做心灵深处交流的同时,诗人也明白了,就在这个美妙的夜晚,他将与他的美神相遇。于是诗人以同样温柔的情感去触摸温柔的夜晚,但是夜晚街中闪亮的灯火却刺痛了诗人双眼。
夜晚的街灯是把诗人赶出了这场美梦还是引领诗人走向一个更加美好的境界,诗人没有说下去。但是在这首诗中我们能够分明感受到的就是诗人力图摆脱周围世界的束缚,像个任性的孩子一样自由自在的陶醉在自己对世界一霎那的体悟中。诗人再一次将时间与体验分离,在一幅静止的画面中慢慢地琢磨。作者在《你》中最后一句实际上实在说明他对美神的体验已经开始,但是时间已经不复存在,所以这种体验也就是永无止境的,换句话来说,诗人的美神也就能在这永无止境的朦胧中永远存在下去,这无疑是一个美丽的结局,也是诗人所渴望的结局。然而到了《我的好夜晚》,“凝视”在夜灯下变得不可能了,诗人沉浸在一片温柔的美中,可是当他真正用同样的温柔去触摸美时,他突然发现,无论如何,他都不能触摸到美本身,他和美之间的联系被他自我的深刻投入打破。美神在审美的最高潮消失了。这是一个悲剧的结束,也是一个未知的开始。诗人没有办法知道当他以这种完全沉醉的方式投入审美之后能带来什么样的后果,他当然也就没有办法不对自己的审美方式产生怀疑。他所坚信的抛弃时间感进而把美留住的方法只不过是屏蔽一个比较容易悲观的看问题的角度,实际上摆在面前的事物无论用什么样的角度去看也许都不是他追求的至美。这样一来,诗歌就搀杂了一种无可奈何的悲哀。
我喜欢这首诗就是因为这种悲哀。因为这个悲哀是一个未知的开始。记得初读这首诗的
时候,因为对作者有比较深的了解,而且恰好自己也有相同的心境,就真的是被它感动了,沉默了好久。作者全身心的投入,但在情感上很有节制,以一个情人的口吻娓娓道出。诗歌中那种不示张扬的温婉情调有着与中国古词的某种特质,而且还注入了很有现代性的生命感和时空观。从作者选用的意象和句子结构来看,很明显可以找到海子的痕迹。但作者也只是借用了海子惯用的表现手法和一些词汇来塑造自己细密的女性气质。
给作者的一封信
×××:
在第二次或者第三次阅读余华以读者身份为文学写下的随笔时,突然想起自己一年前就需要向你表达我的恭维和不可抑制的赞扬,而当读到余华评价他人语言“明晰、质朴和直率”的时候,你的三首十四行诗蓦地就在我心里呈现出明朗的印象。
对诗的阅读始终是快速和印象式的,也就是说大量的句子和比喻迅速地从脑海里抹去,剩下的只是一些主观评价。那么撇去现代文学史上的几位诗人例如艾青、闻一多和冯至,恐怕我主观印象里遗留的是欧阳江河的关于广场的、你的三首十四行和吴虹飞那首温暖肃穆的《佛》。并且,一年前就十分想表达我的恭维之情——我在《清华文刊》里的若干首诗中发现我最为接受的还是这如女子温婉如阳光明媚的十四行,并且她的作者是我的同学,与她并列的那些诗则显得笨拙和苍白。
很高兴我没有几下任何句子或者词语,只剩下一点“主观印象”,而相反那些“头颅”、“轰隆隆的春雷”或者“礼堂”、“图书馆的女子”除了几个词语什么都不再记忆。这肯定是一种差别,虽然印象里既有温婉旖旎又有灿烂和煦。
而我认为你的十四行是你的方向之一,因为从形式、语句的锤炼中会收获到另样的效果,就是可以把实在的想法或者根本不存在的想法融合到句子里、形式里,不至于和别的诗那样赤裸地表明思考的存在,不至于刺目、眩目而让人闭上眼睛,仅仅留下闭眼前的两个词语而已。而这最后的反映就是现在较为普遍大家对诗歌的感受,责任应该不在阅读者。
促使我要表达出一年前的谄媚语句原因之一是余华的些言片语重复我记忆里的这些印象,二是好久未曾阅读你的诗篇——这个目的似乎和再前些日子对你埋头游戏的担忧类似。虽然沉迷是一种状态,而且通过这种状态也会有对生活的另样收获,但你我应该都认为文学或者文字是需要锤炼的,是在阅读和生活中获取力量的。一个作者的阅读时间应该远远大于他的创作时间。
看自己的朋友、同学的诗不至于有太过的距离,也使得周游在人与人、事与事中的我能够对纯的艺术有一点接触。而我以为文学往往使一个人内心得到扩张,这种扩张以后的内心不得不继续膨胀下去,因为倘若萎缩了内心,那已经膨胀的东西就软瘪下来,如同皱纹一样堆积在外面显得丑恶和不堪。对一种艺术形式甚至仅仅一首诗的热爱和创作,可能从中发现全部的艺术、全部的生活,也让人感到充沛和丰富满足,尽管在艺术创作中有无尽的焦灼。
出于自私的目的希望可以继续让自己阅读一些诗篇,而且让我可以为生活中有卓越和高尚的诗人存在而骄傲,谨以此信略表心意。{代表夜晚的诗}.
××
2000-8-8晚于雕刻时光
篇三:《古诗词》观沧海曹操
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八月,曹操大破盘踞在我国东北部的乌桓族及袁绍的残余势力,统一了北方;九月,在归途中经过碣石山,写下了这首诗
汉代乐府诗一般无标题,《观沧海》这个题目是后人加的乐府诗原来是可以歌唱的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联系诗的正文可分三层:
第一层(开头两句)交代观海的地点,这是继承《诗经》中直陈其事的写法,显得很质朴
第二层(“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描写海水和山岛海水荡漾,是动态;山岛耸立,是静态,相互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再写草木,仍然是静态,次及“洪波”,又回到动态,显示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这一层全是写实景
第三层(最后四行)借助奇特的想像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这写的是虚景即诗人的主观感受,是从两个“若”字看出来的
这首诗的基调是苍凉慷慨,历来被视为“建安风骨”的代表作
1、“澹澹”是形容水波动荡的样子,“竦峙”是写山岛巍然屹立的形象“丛生”、“丰茂”给人以生机蓬勃的感受
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意思是日月星辰好像从沧海中升起
3、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观”字统领全篇的写景写景的十句中,前六句是实写,后四句是虚写,其中总写沧海全景的诗句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分写部分,先写岛上的树木百草,次写海面上的秋风洪波,最后写天空中日月星辰诗中将“大海”称为“沧海”,是因为海水呈青苍色
4、这首诗的主旨是通过勾画大海的壮观景色,抒发诗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次北固山下王湾
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因此乡愁成了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这首诗就是写乡愁的作者王湾,生卒年不详,只知道他是洛阳人,先天元年(712)中了进士,以后曾往来于吴、楚间,不得归家,故有此作
开头两句点题“青山”当指北固山,在镇江之北,面临长江,三面环水诗人此刻在船上,“客路”即驿道,既在青山之外,他是看不到的,可见这是诗人的想像,表明船到镇江后,他还要乘驿车到别的地方去,已暗含旅途奔波之意颔联写船上所见景色,“平”“阔”“正”“悬”四字炼得好:“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潮平”一语,又是为颈联中“江春”一语作铺垫颈联既写景又点明了时令,“残夜”指夜将尽而未尽之际残夜而东方海日已升,旧年而江上已是春天──时间过得这么快,怎能不令人感慨系之!何况诗人离家日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旅食他乡,见到此景,情何以堪?由此他自然想到要借雁足来给他传递家书了全诗层层相因,浑然一体
首联中的“客路”指的是诗人要去的路,“青山”指的是题目中的北固山
颔联中“两岸阔”的“阔”是表现潮平之后的景象,随着春潮的起涨,放眼望去,江面似与岸平,舟中人的视野也因此而开阔
颈联透露出诗人是于岁暮腊残,连夜行舟的此联表现了江上行舟即将天亮的情景
诗歌以对偶句开头,既显工丽,又觉跳脱,先写“客路”后写“行舟”,那种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漂泊羇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间
第二联的“风正一帆悬”写得尤为精彩诗正是通过这一小景,呈现了平野开阔、大江泛舟、波平浪静等大景
尾联写诗人正放舟于绿水之上,正向着青山之外的绿水进发,看到北归的大雁正掠过晴空,想托雁儿捎信给在洛阳的家人,诉说自己内心深处的乡愁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这首诗是白居易于穆宗长庆三年(823年)任杭州刺史时写的诗中描写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喜悦的感情
首联从大处落笔,写诗人行经孤山寺和贾亭时所看到的山光水色“初平”,写春水初生,略与堤平
“云脚低”,写白云低垂,与湖水相连这就勾出了西湖早春的轮廓。中间两联是分写。颔联写莺燕,是诗人所见莺是春的歌手,都争着飞到向阳的树上去歌唱;燕是春的信使,已开始衔泥筑巢,这样的景象给人们带来了生机勃郁的感觉颈联写花草,着重表现诗人的主观感受唐时人们有骑马游春的习俗马在浅草地上走得很轻快,人在马背上自然感到舒适,但看花的时间长了,眼前一片姹紫嫣红,使人目不暇给,也会产生迷乱的感觉尾联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喜悦的心情“行不足”,是因为看不足,说明诗人流连忘返,完全陶醉在这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了
1、这首诗描写了西湖早春景色,诗中哪些字是紧扣“早”字来写的?初、早、新、渐、浅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对钱塘湖早春景物的喜爱之情
3、描绘了钱塘湖畔旖旎的早春风光,表达了对大好春色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4、试着从某一个角度对本诗写作上的特点作一点分析{代表夜晚的诗}.
用“早”来形容黄莺,体现了白居易对这些充满生机的小生命的由衷的喜爱:树上的黄莺一大早就忙着抢占最先见到阳光的“暖树”,生怕一会儿就会赶不上了一个“争”字,让人感到春光的难得与宝贵而不知是谁家檐下的燕子,此时也正忙个不停地衔泥做窝,用一个“啄”字,来描写燕子那忙碌而兴奋的神情,似乎把小燕子也写活了这两句着意描绘出莺莺燕燕的动态,从而使得全诗洋溢着春的活力与生机
5、“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两句诗除了描绘出钱塘湖初春的景象之外,还间接地记述了诗人在湖边骑马春行的情景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这是一篇抒情作品,仅用28字就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七百多年来,人们说起“乡愁”就会想到这篇作品,因为它极其出色地运用了景物烘托的写法,将抒情主人公置于特定的氛围中,使主观意绪和客观环境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这篇作品在布局上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前三行全是写景,没有提到抒情主人公,但每一个景物细节都意味着他的存在──“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是他眼中所见;“古道”是他的经行地;“瘦马”是他所骑;而“西风”正吹在他身上把这些细节联结在一起,就会出现这样一个境界:一个秋日的黄昏,荒凉的古道上,西风劲吹,落叶纷飞;道旁,缠着枯藤的老树上,鸦雀已经回巢,不时地啼叫几声;不远处,在小桥流水近旁的稀疏村舍里,人们正在准备着晚餐,炊烟缕缕这时,一个人牵着一匹瘦马独自缓缓行进在古道上看来,这是个异乡人,他将投宿何方呢?在作了这样的铺垫之后,作者才形象地揭示了作品的主题:异乡人望了一眼即将西沉的夕阳,不禁叹道:“断肠人在天涯”由此可以看出他的乡愁何等浓重
古人说:“凡景语,皆情语”这篇作品除最后一句外,全都是景语,而字字都是扣着“情”来写的,这就是它艺术上的动人处
1、小令中“枯藤”、“昏鸦”、“西风”、“瘦马”、“夕阳”等词语描绘了一幅深秋晚景图
2、这首小令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游人孤寂悲苦的心情
3、“枯藤老树昏鸦”渲染了一种暗淡凄凉的气氛,暮鸦归巢,使游子动了思乡之情
“古道西风瘦马”一句描写了伫立于寒风之中诗人孤独、寂寥的形象由马的“瘦”可以联想到诗人的疲惫、困乏
“断肠人在天涯”一句直接抒发了诗人的感受,在前几句“景”的渲染下,诗人的思乡之情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浣溪沙晏殊
晏殊一生著作颇丰,是宋代婉约派著名词人之一,其词作品在当时颇负盛名他的词以抒写闲情雅致著称,作品沿袭了晚唐、五代词柔靡哀婉的遗风,多抒写酒足饭饱之后的娱宾谴兴和描写男女相思、离情别绪之主题王灼在《碧鸡漫志》中称其为:“晏元献公长短句,风流蕴籍,一时莫及而温润秀洁,亦其无比”此话比较准确地概括了晏殊词作品的风格特色上面这首词作品就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这是一首抒发闲愁的词由于晏殊少年得志,生于承平之时,仕至宰相,政事之外,过着“喜宾客,未尝一日不宴饮”的生活,征歌逐舞,以诗酒消遣这样的地位、生活、思想感情,所以决定了他的诗词作品如珠似玉,温润秀洁,字里行间只有些许淡淡的闲愁上面这首词作品所抒发的即是悼惜残春之感
这首词主要写作者新词对酒的优雅闲适生活和对暮春残景的叹惋惆怅,抒发了春光易逝,人生易老,富贵难久的“闲愁”,表现了作者生活的优裕和精神生活的寂寞空虚,典型地反映了北宋前期达官显贵们的精神状态
词的上阕主要写持酒听新词,意兴无穷,但是突然记起去年也是此时、此地、此情、此景,一样的天气,一样的亭台,一样的“一曲新词酒一杯”,此时感到光阴的流逝,不可追回,虽有富贵,犹有不足,因而未免深深叹息
现在让我们分句来细读,先读上阕的首句“一曲新词酒一杯”,这句词让我记起白居易的一首诗,“花枝缺处青楼开,艳歌一曲酒一杯”(《长安道》),晏殊在自己这首词中是化用白居易这首诗之意,以诗酒作自我排遣再读下面二句“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这二句是说景物依旧,季节、园子、亭台均与去年相同,但过去的一切,都像夕阳西下,一去不复返作者的言外之意是说,人已经不是去年的人了,虽然景物没有变,但人却在变,隐然有一种惜春叹老之情
词的下阕主要抒发春残花落,美好事物的衰亡不可抗拒,这也是无可奈何之事,但燕子去而复返,在春天来临之时,依恋旧巢,人们见到它,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可是青春却一去不归,酒阑人散之后,作者带着莫名的闲愁在花园的小路上独自徘徊
下阕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二句是这首词作品的灵魂所在,这首词作品也因这二句而著名,成为流芳千古的佳作,由于作者自爱其工,又将这二句另组织在一首七律作品中这二句的意思是,春残花落,是时序推移的自然道理,虽然触景心伤,但也是无可奈何之事燕子春去秋来,依恋旧巢,不忘故主,人们见到它,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通观这首词的整个层面,它的构思精巧,选景典型,作者善于捕捉自己那一刹那间偶然为外物所触发的真实情感整首词处处是写景和写个人的活动,但处处又是抒情,由景及情,情在景中,景在情中,情景交融
这首词在艺术上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它语言工巧,清丽而自然整首作品委婉含蓄,语浅情深,集中体现了晏词“富贵气象”的风格特色而妙手偶得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二句更使这首词作品流传千古,这是这首词作品最成功之处
1.本文的体裁属于词,浣溪沙是词牌名
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花开花落是自然规律,所以人是无可奈何的;燕子每年都回来寻旧巢,所以说似曾相似这是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慨叹
泊秦淮(杜牧)
①秦淮:河名,源出江苏省溧水县,贯穿南京市
②商女:卖唱的歌女
③后庭花:歌曲名,南朝后主所作《玉树后庭花》,后人亡国之音
这首诗是即景感怀的,金陵曾是六朝都城,繁华一时目睹如今的唐朝国势日衰,当权者昏庸荒淫,不免要重蹈六朝覆辙,无限感伤首句写景,先竭力渲染水边夜色的清淡素雅;二句叙事,点明夜泊地点;三、四句感怀,由“近酒家”引出商女之歌,酒家多有歌妓,自然洒脱;由歌曲之靡靡,牵出“不知亡国恨”,抨击豪绅权贵沉溺于声色,含蓄深沉;由“亡国恨”推出“后庭花”的曲调,借陈后主之尸,鞭笞权贵的荒淫,深刻犀利
建康是六朝都城,秦淮河穿过城中流入长江,两岸酒家林立,是当时豪门贵族、官僚士大夫享乐游宴的场所唐王朝的都城虽不在建康,然而秦淮河两岸的景象却一如既往
有人说作诗“发句好尤难得”(严羽《沧浪诗话》)这首诗中的第一句就是不同凡响的,那两个“笼”
字就很引人注目烟、水、月、沙四者,被两个“笼”字和谐地溶合在一起,绘成一幅极其淡雅的水边夜色它是那么柔和幽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