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鉴赏
导航

古代描写战争的诗词

2020-12

篇一:《关于战争的古诗句》

关于战争的古诗句

出塞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从军行王昌龄

青青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凉州词王翰

葡桃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雁门太守行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篇二:《关于战争的诗句》

世界何时铸剑为犁

关于战争的诗句

1、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

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词》

2、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3、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

4、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和雨,铁马

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6、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杜甫《春望》

7、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木兰诗》

8、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陈毅《梅岭三章》

9、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左传-曹刿论战》

10、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杜甫《石壕吏》

关于战争的名言

1、战争似乎就意味着血和铁(昆体良)

2、战争的先决条件是:以好斗为唯一美德,以求和为唯一

耻辱----(肖伯纳)

3、有国家就有战争(伯克)

4、战争是帝王的娱乐(英国)

5、没有正义的和平就是暴虐(英国)

6、战争是骄傲之子,骄傲是财富之女(乔·斯威夫特)

7、战争是死神的盛宴(欧洲)

8、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唐·李白)

9、叫喊战争的人是魔鬼的参谋(欧洲)

10、战争的目的必须是为了和平(亚里士多德)

11、从来就不存在好的战争,也不存在坏的和平(富兰克林)

12、要和平,就得准备战争(欧洲)

关于战争的成语

围魏救赵、四面楚歌、作壁上观、暗渡陈仓、城下之盟、五

十步笑百步、杀身成仁、纸上谈兵、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步步

为营。望梅止渴、运畴帷幄、一鼓作气、再衰三竭、知己知彼,

百战百胜,决胜千里,余勇可贾。枪林弹雨;硝烟弥漫;刀光剑影;金戈铁马;炮火连天;血肉横飞,胡服骑射,纸上谈兵,邯郸学步、负荆请罪

关于战争的影视作品

《五月八月》、《南京大屠杀》《水浒传》《三国演义》《亮剑》《小兵张嘎》等

活动方案如下:

军事名家

搜集古今中外的著名军事家,了解他们的事迹传奇以及名言或名

古今名战

查阅战争史料,收集以弱胜强、扭转乾坤的战役,重点了解抗日战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大战役.并搜集与该战争有关的文学

军事名言

.搜集关于战争的名言,并写下自己的理解。小组成员可以按名言的古今中外分工。

战争文学

查阅反映战争的文学作品,了解其内容梗概,感受作家塑造的人物形象。包括反映战争的古诗词。

战争是非辩论会

我们分两方进行辩论:甲方是跟他们进行军备竞赛。乙方是继续

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甲方的观点提要:

军备竞赛也会促进发展

军备力量体现国家实力

军备过硬,我们才敢说我们不怕战争

乙方的观点提要:

发展才是硬道理,而发展的前提是和平

要识破日本的险恶用心,他们就是怕我们发展得太快

军备最终靠国家实力,片面发展军备,得不偿失

战争故事

☆董存瑞舍身炸碉堡。

☆黄继光堵枪眼。

☆刘胡兰宁死不屈。

☆狼牙山五壮士,面对敌人,毫不畏惧,英勇献身。

战争的危害

战争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历史现象,是人类社会集团之间为了一定的政治、经济目的而进行的武装斗争。战争自出现以来就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给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重大损失。特别是进入20世纪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战争手段不断丰富,战争对人类造成的破坏愈加巨大。以下是20世纪以来重大战争所造成的损失情况。

据不完全统计,第一次世界大战持续了4年3个月,参战国家33个,卷入战争的人口达15亿以上。战争双方动员军队6540万人,军民伤亡3000多万人,直接战争费用1863亿美元,财产损失3300亿美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历时6年之久,先后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战,波及20亿人口。战争双方动员军队1.1亿人,军民死亡7000多万人,财产损失高达4万亿美元,直接战争费用13520亿美元。

越南战争历时14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持续时间最长、最激烈的大规模局部战争。战争中,越南有160万人死亡,1000多万人成为难民;美国有5.7万人丧生、30多万人受伤;战争耗资2000多亿美元。

两伊战争历时近8年。伊朗死伤60多万人,伊拉克死伤40多万人。两国无家可归的难民超过300万。两国石油收入锐减和

生产设施遭受破坏的损失超过5400亿美元。两国在这场战争中损失总额达9000亿美元。战争使两国的经济发展计划至少推迟20至30年。

海湾战争历时42天。美军死亡286人、伤3636人、被俘或失踪55人,其他国家军队亦有轻微损失。伊拉克方面则伤亡近10万人,被俘8.6万人。科威特直接战争损失600亿美元,伊拉克损失约2000亿美元,美国则为战争耗资600亿美元。美伊战争

解读背景:目前,虽然伊拉克战争还没有全面结束,但其引发的世界军事剧变却日现端倪。它是世界军事史上改变军事发展走向的一场“标志性”战争,对21世纪世界军事发展的影响不可低估。

“先发制人”成为时髦

“9·11”事件后,美国提出“先发制人”的国家安全战略,并通过伊拉克战争进行了首次实践。这一战略渗透着“威慑加实战”的思想,但更强调的是实战。伊拉克战争后,“先发制人”的安全战略思想开始被一些国家认同。

目前,日本、韩国等一些国家已提出要推行“先发制人”战略。日本已提出建立国家弹道导弹防御系统时间表,这一举动看起来是一种“防御行动”,却将引起地区力量的不平衡。日本积极发展具有对外干预能力的军事力量的前景是,一旦“时机”成熟,日本就有可能在战时派出军事力量,直接参与战争而不只限于现在的后勤支援了。

韩国也在悄然向外伸展军事影响。阿富汗战争时,韩国在美国没有提出要求的情况下,主动向美国提供支援,派遣了一个相当于野战外科医院的医疗服务团、一个包括飞机和船舶在内的运输团等。伊拉克战争中,韩国更是积极参与。

虽然日、韩的“先发制人”和美国的不尽相同,但他们的这些举动,无疑具有很大的军事影响,不但将使地区乃至国际军事形势更加复杂,还有可能引发地区性的危机。

一切向着信息化

伊拉克战争代表着信息化战争的开端,促使各国军队向信息化方向发展。

一是研制新型信息化的武器装备。美国国会在今年5月通过的4000亿美元国防预算中,有很大一部分用于信息化军队武器装备的研制。

同美国一样,不少国家也增加了国防投入,增加了新型武器

装备的研制费用。在信息技术方面,日本提出在2005年赶上美国;印度是世界软件大国,信息化武器装备的研制速度也不会慢。二是对现有武器平台进行信息化改造。美国在伊拉克战争中使用的武器装备,也不全是新研制的武器装备。如B-52战略轰炸机就是个“老兵”,但为了满足信息化战争的要求,美国对其进行了多次信息化改造。据资料介绍,欧洲某个国家还在使用一种二战中使用过的坦克,但该坦克的炮弹已被进行了信息化改造,可以发挥与现代坦克同样的作用。像这种“省钱功倍”的事,对各国军队而言都是件好事。

一个军种的一体化部队

20世纪90年代初的海湾战争,拉开了机械化战争向信息化战争发展的序幕。经过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的发展,最近的伊拉克战争向我们展现了信息化战争的雏形。精确化、准确化的信息化战争,要求实施战争“主体”的每个“工种”密切配合。随着信息化战争的发展,各国军队的兵种将会增多。信息将各个军种密切地“黏合”在一起,使其发挥整体威力。同时,信息也将使各军种失去空间的区别,陆、海、空、天成为一个整体,这预示着各军种将走向一体化。

为此,俄罗斯将原来的战略火箭军、陆军、防空军、空军和海军5大军种整合为陆军、空军和海军3个军种。美军的现役部队虽然分为陆军、海军、空军和海军陆战队等,但其通常又将这些部队按作用和职能分为地面部队、航空部队和海上部队三大块。地面部队包括陆军和海军陆战队,航空部队包括空军、陆军、海军和海军陆战队的航空部队。海上部队包括航空母舰大队、两栖戒备大队、潜艇和水面作战舰艇等。从这里不难看出,美国军队早已打破了军种间的区别。

随着信息化部队在军队中的比例不断增大,各军种间“互融”的比例也将进一步提高。未来军队将出现“陆海部队”、“地空部队”、“空海部队”,直至最后出现一个军种的“一体化部队”。打造“能力型”军队

伊拉克战争也将使各国军队走整体规模缩小、快速反应部队兵力增加之路。{古代描写战争的诗词}.

美国提出要建立“能力型”军队。这是美国根据现实和信息化战争的需要,对军队提出的要求。伊拉克战争已经预示着,下一场战争将是一场真正的信息化战争。

信息化战争中,“能力型”的军队将是战争的主要实践者。而体现一个国家军队实力的主要指标,不再是军队的规模,而是

篇三:《从战争诗中窥探古代中国人战争观》

古代中国人战争观初探

摘要战争是人类社会一个永恒而沉重的话题,而在诗歌极为繁盛的古代中国,战争题材的诗歌也成了反应人们战争观的一面镜子。本文结合具体诗歌,从纵向(不同历史时期中国人的战争观)和横向(古代中国人战争观的分类)两个方面对古代中国人的战争观进行了简要分析。作者认为,在主观感知和理性思考的基础上,古代中国人形成了以热爱和平、厌恶战争为核心的战争观,并逐渐将其升华为忧患意识并主导着中国人的传统思维。

关键词:古代中国人战争观战争诗歌热爱和平忧患意识

自进入人类社会以来,战争就成为一个伴随人类的永恒而沉重话题,纵览古今中外,我们几乎无法回避,尽管绝大多数人都不希望它的发生。无论战争的性质如何,它带给人们的结果却是大致一样的,那就是:马革裹尸和家园荒芜。战争观,通俗说就是人们对战争的看法,简言之,它是“人们对待战争的态度及与此相关的问题的看法的基本观点,包括战争的性质、战争的后果、制止战争的途径等问题。说穿了,就是人们对战争的态度问题”1。而战争诗是以战争为题材或背景的诗歌,即“凡由战争牵动的社会各个层面及其所引起诗人心理波澜的动荡而形成的诗歌”2都可视作战争诗。从这个意义上讲,战争诗与军旅诗和边塞诗有交集而又不完全相等,军旅诗和边塞诗中涉及战争的内容才可称为“战争诗”。显然,一定时期的战争观是会影响到该时期战争诗的创作的,反过来,通过分析某时期的战争诗的创作特点也能得出该时期的战争观。

接下来,本文试图从纵向(即按照中国历史的发展,不同时期人们的战争观)和横向(即从中国人战争观的分类角度)两个方面,结合具体诗歌简要阐释古代中国人的战争观。

纵向分析

一、《诗经》中的战争观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余年的诗歌305首,对日后中国诗歌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影响。据统计,《诗经》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诗篇是直接或间接描写战争的(数据来源:吴培德《诗经论集》)说明当时战争尽管规模也许不太大,但却是很频繁的。其中绝大多数都是控诉战争的残酷,着重描写了征夫、思妇反对战争、渴望和平的心声。

我们在中学时期就耳熟能详的一首小诗《小雅·采薇》便是其中一个典型代1

2李艳辉.中国古代战争观及其影响下的魏晋隋唐战争诗张廷杰.宋夏战事诗题材分析.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4).

表。忆当初,正值春风和暖、柳絮飘飞时,和家人洒泪告别,踏上征程,“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而现在,已是雪花纷飞的隆冬,自己总算踏上了归程,“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此时的征人既有往事不堪回首之苦,又有前途难以预料之悲。种种忧伤在这雨雪霏霏的旷野中无人知晓更无人安慰,——真是“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总的来讲,这一时期的人们暂未形成成熟的战争观,对战争主要是基于感性的、片面的、主观的朴素认识;更多是从自我的角度出发,看到的是战争对自己、对亲友造成的伤害。但是,不可忽视的一点是,它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即对战争存在普遍的厌恶情绪,中国人历来爱好和平的这一基调自此奠定。

二、先秦时期的战争观

这里的先秦时期主要是指春秋战国,这一诸侯兼并、动荡不安的时期,战乱频繁,不得不引起先秦诸子们的共同思考。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自始至终都是推行“仁政”、“礼治”的,他们向来反对以暴力的手段达到统治的目的,孟子甚至尖锐地指出“春秋无义战”。虽然道家思想与儒家有很大差异,但他们在反对战争这一点上应该是相同的,例如老子心中的理想社会应该是“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绝非争霸战争。以“非攻”为核心思想的墨家就更不用说了,即使是在中国军事史上最为著名的《孙子兵法》也告诫后人“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即不要轻易发动战争。

与主流思想不一致的似乎是法家,深受法家思想影响的商鞅让秦国变成了一个全民皆兵的战争机器,并迅速地横扫六合、一统华夏,但是它却不能适应战后的和平发展期,可见主张积极发动对外战争的法家思想还是难以迎合中国人的普遍思想。

总的来讲,先秦诸子对战争的看法更加成熟,他们当中绝大多数的反战派主张是相似的,即“理想状态是‘非战’,迫不得已进行反击时要慎之又慎,同时注意反击的目的是结束战乱,把战争控制在局部并在短时间内结束”3。而少部分主战派的战争观由于无法符合中华民族的普遍心理,繁盛一时后很快便烟消云散了。

三、两汉时的战争观

两汉时期的整体社会局面相对稳定,诗坛的发展似乎也不那么引人注目。即使在这种情况下,还是诞生了一些可圈可点的战争诗。

提及两汉战争诗歌,我想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那两首经典的帝王之歌了。如果说刘邦的《大风歌》展现的是成功者衣锦还乡的壮志豪情,那么项羽的《垓3李艳辉.中国古代战争观及其影响下的魏晋隋唐战争诗

下歌》则展现了曾经的英雄穷途末路时的慷慨悲壮。不错,帝王之歌确实展现了一代江山的功业兴亡,读起来颇有些豪迈气势;但是文学主要还是面向大众的,以广大普通民众为描写对象的两汉战争诗歌在主题思想上还是对过去的一脉相承,大力抨击了战争的罪恶和对老百姓的带来的苦难。《十五从军征》就是一例,这首征夫的怨诗描写一个老战士回乡后无家可归的悲惨情景,仅开头“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这短短十个字,就让人有一种难言的悲哀,由战争带来的兵役制度的残酷跃然纸上。

总之两汉时的战争诗虽然从帝王到百姓均有涉及,但反对战争的主题没有变。

四、魏晋时的战争观

三国两晋时期又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动荡年代,但同时也是文学的自觉时期。

曹操不但是一代政治家、军事家,更是一位诗人,这样的双重身份让他在文学领域中对战争有了更深刻的思考,堪称开一代先河。《苦寒行》就以一个将军的口吻,极力渲染了行军之艰难。开篇描写环境恶劣,战士行军艰辛可想而知,痛苦可想而知。此情此景,怎能不令将士们心情抑郁、思念故乡呢?“我心何佛郁,思欲一东归”,但是,路再艰险也得前行,思乡再切也不能返回。战士如此,统军大将则更深知进退之间决定着生死存亡,因此必须行进。全诗总的来讲还多是站在“小我”的立场上,像《诗经》一样地描写对战争的主观看法,但已经能够明显感受到作者(曹操)心中的矛盾和一个向“大我”的过渡心态。

魏晋时的战争诗名家还有才女蔡文姬等人。但总体看来,这个时期的人们的战争观处于一个过渡和矛盾的状态。说过渡是指从主观的小我心态向更客观的大我心态的过渡,而矛盾主要是指为了实现统一而不得不发动的战争同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的痛苦之间的矛盾。看惯了“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人们,这一时期也开始了对生命主题的思考。

五、唐宋时期的战争观

唐宋时期堪称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巅峰,诗歌在本时期高度繁盛,古代中国人的战争观在此时期亦已基本形成。限于篇幅,仅挑选部分有代表性的简略叙述。

唐朝时描写军旅生活的边塞诗异军突起,诞生了一批以高适、岑参、王维、王昌龄等为代表的边塞诗人。他们的代表作早已耳熟能详,在此不一一列出。唐代战争诗除有少数是表达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情(如李贺《南园》)外,绝大多数是揭露战争的残酷本质(如李白《战城南》)或抒发战士的离别痛苦,也有的表面在写英雄主义,而实质是对战争本质的揭露(如王翰《凉州词》)。

而宋朝战争诗则表现出完全不同的特点。此时诞生的一批爱国主义诗人如陆

游、辛弃疾、岳飞等无不展现了他们渴望在战场上杀敌立功的豪迈心情。这种情况的诞生有其历史背景,与唐朝不同的是,宋朝始终未实现全国性的多民族统一,有许多少数民族政权始终与宋政府对立,而宋朝统治者对异族入侵不能像唐朝样予坚决反击,而是一味退让,对入侵者采取贿赂和求和政策,因此难以实现国家安定,这怎能不让爱国诗人们痛心呢?

宋朝以后战争诗数量有所下降,而且古代中国人的战争观至此已基本形成,因此对元以后的部分不再赘述。

横向分析

古代中国人的战争观综合来看,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揭露战争残酷的本质,痛斥战争带来的破坏

这恐怕也是所有的战争诗里表现主题最多的了。提及战争,历代人们最先想到的一定都是鲜血和死亡。“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这是多么残酷的战争啊,中国人自古以来就看透了战争的残酷本质。

二、战争为征夫、思妇带来无穷无尽的痛苦

这应该是最早的战争诗所表达的主题,只要有战争,就不得不有大批百姓参与其中,多年无法回到亲人身边,甚至葬身异国他乡。“我心伤悲,莫知我哀”、“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这是多么痛的感悟!每当发起者发动战争时,他们有没有想到多少热爱和平的战士期盼着回归故乡,多少父母、妻子对远去的征人翘首以盼,多少原本和睦的家庭因此即将支离破碎!战争的残酷性让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对它充满了厌恶。

三、渴望建功立业的急迫心情

只能说,在中国历史上,持有这种观念的人是少数,而且都有着特定的历史背景。这种战争观及其影响下的战争诗的出现,大都是在政府腐败、外族入侵、内忧外患的特定历史环境下,此时的爱国人士,渴望冲上战场杀敌立功,为保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流尽最后一滴血!但这同时说明,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厌恶战争的民族,但绝对不是随意能够被侵略、被欺负的民族!我们不会随意发动战争,但也绝对不会容忍任何人对我们发动战争。

四、古代中国人战争诗形成的思想根源——忧患意识{古代描写战争的诗词}.

纵览中国历朝历代的战争诗,我们发现,这类诗作具有较为清晰的前后相承的脉络联系,而联系的重要纽带是贯穿在这些诗作中深沉浓郁的忧患意识。忧患意识是指人类一种自觉的痛苦,它是社会危机引发出来的人类主体世界焦心忧虑的一种思想意识。它的产生是基于高度的历史自觉性和勇于正视人间现实的悲悯情怀。它积淀到我们民族的心理深层,形成一种较为固定的心理结构,并代代相

续,成为我们民族的基本性格和基本精神。作为民族生活和民族心理的反映与表现的中国文学,忧患意识一直是其构成的重要特质和基调。

中国古代战争诗中或多或少地对这种忧患意识都有体现,这其中的集大成者是杜甫。杜甫是诗人,而且是有过长期与百姓同样经历的诗人,这就决定了他从人民的立场上来看待战争,看待战争带来的灾难。他将忧国与忧民的矛盾和痛苦的复杂情感一一呈现,祖露出一位真正诗人对战争的真实看法。面对战乱带给人们的痛苦,他希望“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看到战后的荒芜,他感叹“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听说战乱平息,他高兴地“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后世称其为“诗圣”、“诗史”,真是实至名归!

综上所述,《诗经》中对战争的直觉的体会,奠定了中华民族战争观的情感基调;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理性共识,促使成熟的战争观的形成。后代的诗人正是将二者结合起来,并将其升华为以忧患意识为主导意识。

历久弥新的古代中国人的战争观就这样形成了,个人认为,它的核心是厌恶战争、爱好和平。但爱好和平不是完全放弃战争,有的时候发动战争的目的就是制止战争;更不是不敢战争,在历史上面对外敌入侵、国家危难的时刻,无数中华儿女勇往直前、前赴后继,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

这种战争观主导了中国人数千年的传统思想,并且一直影响到现在。而如今,走过了六十多光辉历程的新中国正在腾飞,中华民族正在向着她的伟大复兴庄严地迈进。中国已多次向世人宣布我们的和平崛起立场,相信在祖国繁荣昌盛的同时,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战争观也会在维护世界和平发展中发挥越发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论文:

[1]李艳辉.中国古代战争观及其影响下的魏晋隋唐战争诗

[2]卢红军.唐宋边塞诗词的比较研究

[3]李华光.春秋战国诸子战争观研究

[4]张兆年.三国战争诗研究

期刊:

[5]卞良君.中国古代诗歌中的传统忧患心理.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06,12

[6]常虹.两汉战争诗思想意蕴探析.文学史与文艺理论

篇四:《《中国古代诗词鉴赏》(周兴陆)第七讲、诗歌与战争》

第七讲、诗歌捍卫和平

中华民族是热爱和平的民族,也是团结御辱、自强不息的民族。中国又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在这片土地上,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相互冲突,也相互渗透和融合,最终汇合成现在这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古代的战争,一般是在华夏不同民族之间发生;近代的战争,是华夏民族抵御外来侵略者的入侵。随着中华民族历史的曲折发展,中华文化博大深沉的忧患意识、慷慨激昂的爱国主义精神也在不断的延续、丰富和发展,这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涵,也是中国古今诗歌一脉贯穿的重要精神传统。

在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战争就是一个重要的主题,我们前面提到的《秦风·无衣》就是有关战争的重要篇章,表达同仇敌忾的意志,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正如《左传》一再主张“以德绥戎”,“怀远以德”那样,《诗经》写战争,没有描写血腥的战争场面,而是通过铺排军容声威,注重文德教化。

《楚辞·九歌·国殇》,则是一篇把战争写得非常惨烈的作品。

国殇①

操吴戈兮被犀甲②,车错毂兮短兵接③。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凌余阵兮躐余行④,左骖殪兮右刃伤⑤。

霾两轮兮絷四马⑥,援玉枹兮击鸣鼓⑦。

天时坠兮威灵怒⑧,严杀尽兮弃原野⑨。①国殇,为国而死,死于国事者。

②吴戈,吴粤之剑,这里形容武器的精良。

③毂,车轴的两端。错,交错。短兵,刀剑。

④凌,侵犯。躐,践踏。此句谓敌军侵凌我方阵地,践躐我军行伍。

⑤左骖,车辕左边的马。殪,死。右刃伤,指右騑马被刃刺伤。

⑥霾,一作“埋”,车轮陷入泥土中。絷,绊住。四马,古代战车,四马拉一车。⑦援,引,拿着。玉枹,镶嵌玉石的鼓槌。此句言我方军队愈加厉怒。

⑧坠,落。此句,王逸注:“言已战鬬,适遭天时,命当堕落,虽身死亡而威神怒健,不畏惮也。”

⑨严,悲壮。弃原野,死于战场,不获埋葬,成为无主之鬼,故曰“殇”。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①。

带长剑兮挟秦弓②,首身离兮心不惩③。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④。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⑤。①平原,战场。忽,渺茫。

②“带长”句,言身虽死,犹带剑持弓。秦弓,秦地靠近戎狄,秦人善射,所造弓箭强劲有力。

③惩,悔恨。

④诚,确实,实在。凌,侵凌,侵犯。

⑤神以灵,犹“精神不朽”。子,敬称这些战士。

这是一首悼念阵亡沙场英灵的祭歌。上段描写这场我方失利的战争。敌方人数众多,势力强大,战争短兵相接,非常激烈,我方虽然处于劣势,但士兵依然英勇不屈,最终捐躯沙场。下段从士兵出征叙起,歌颂将士义无反顾、勇武刚烈的精神,表达诗人对这些为国牺牲的将士的礼赞。此诗格调豪迈雄健,悲壮苍凉,昂扬着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与屈原的一般作品风格不同。

东汉末年,国家大乱,群雄割据纷争,天下攘攘,战争诗歌也掀起了一个高潮。特别是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广罗人才,天下归心,给当时的文士带来了建功立业的机会,因此诗人多是昂扬勃发,意气振奋,诗歌多慷慨激昂,挺立起飒爽俊健的精神主体。王粲离开西安,南依刘表时,心情很沉重,《七哀诗》曰:“悟彼下泉人,喟然伤心肝。”然而归附曹操后,得到重用,先后任丞相掾、军谋祭酒、侍中等职,精神也振作了许多。《从军诗》曰:“下船登高防,草露沾我衣。回身赴床寝,此愁当告谁?身服干戈事,岂得念所私!”虽然有个人的愁闷,但是既然从戎,就应该把个人的私情抛弃一边。王粲另一首《从军诗》中说:“从军有苦乐,但问所从谁。所从神且武,焉得久劳师!”“神且武”者,就是指曹操,诗歌格调是刚健明快的,并没有多少惆怅。同时的曹植也是如此。他的《白马篇》:“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斗志昂扬,神态飞扬,体现出建安文学梗概多气、雅好慷慨的时代精神。

大唐王朝的建立,其强盛的国势,为边塞诗的昂扬奋迅构筑了政治基础;朝廷重视人才,开拓了除仕途之外,习武从戎入幕等多种晋升途径,激发了士人的政治热情,边塞生活也成为文士的向往。初盛唐时期的诗人,或游历边疆塞漠,或入幕从戎,多少有过一些边塞生活经验,边塞征戍也成为他们诗歌的重要内容。

从军行

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①,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②,风多杂鼔声。

宁为百夫长③,胜作一书生。①牙璋,古代调遣军队时使用的兵符。《周礼·春官·典瑞》:“牙璋以起军旅,以治兵守。”凤阙,汉代长安城宫阙,代之京城。

②凋旗画,军旗上的图画因为长期地经历风雪而褪色。

③百夫长,军中的低级军官,统率百人。

据张鷟《朝野佥载》记述,杨炯词学优长,恃才简倨,不容于时。每见朝官,目为“麒麟楦”,叱骂这些无德而衣朱紫者,与驴覆麟皮者无异。杨炯除了做过两任地方官外,主要是在长安、洛阳,与这些“麒麟楦”为伍,所以《从军行》末二句“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的唱叹,是可以理解的。宁愿入伍从戎,哪怕做个小小的百夫长,也不愿意做刀笔吏,与这些人为伍。稍后祖咏《望蓟门》曰:“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王维也歌唱:“忘身辞凤阙,报国取龙庭。岂学书生辈,窗间老一经。”(《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其实,杨炯并没有到过边塞,诗中写的边塞景象,不过是拿一些常见的字面组装在一起而已,但却有一种雄姿英发的气概流贯其间,骨气刚健明朗,在初唐宫体诗依然流行的时代里,显得尤具特色。

初盛唐时期的诗人,把边塞视为建立功业,成就理想的所在。边塞和战争在他们的笔下,没有什么痛苦和黯淡,而是充满奇异和瑰丽,是人生的舞台,是理想的召唤,很多诗人都表达了对边塞生活和投笔从戎的热切期盼。骆宾王《从军行》说:“不求生入塞,唯当死报君。”陈子昂《感遇》(其三十四):“每愤胡兵入,常为汉国羞。”张说《巡边在河北作》:“人生在世能几时,壮年征战发如丝。会待安边报明主,作颂封山也未迟。”在沙场建立功业,报答朝廷的知遇之恩,是初盛唐诗人的共同愿望。的确,初盛唐时期朝廷,给与边将的待遇较为优厚。张说《幽州夜饮》说:“不作边城将,谁知恩遇深。”而且建立了军功以后,回到朝廷往往得到奖赏和提升。骆宾王《夕次蒲类津》:“龙庭但苦战,燕颔会封侯。”这些都激发时人昂扬向上、奋发积极的豪迈情怀,让人想起王粲的“从军有苦乐,但问所从谁”的意气风发。大唐军队,可是威武之师,是去靖边绥寇的,与汉末乱世群雄逐鹿的危难时事可大不相同噢!

少年行

王维

出身仕汉羽林郎①,初随骠骑战渔阳②。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