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北戴河海滨的幻想》
《北戴河海滨的幻想》
一、解题
1、作者简介
徐志摩(1896-1931),原名章垿,字又申,后更字志摩。浙江海宁县硖石镇人。是除闻一多外新月社的又一重要浪漫主义诗人。1918年起留学美英。1922年回国后,任教于南开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组织创立新月社和新月书店,主编过《晨报副刊·诗镌》、《新月月刊》和《诗刊》。出版过诗集《志摩的诗》,诗文集《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散文集《落叶》、《自剖》、《巴黎的鳞爪》,小说集《轮盘》等。1931年11月19日,由南京飞往北平途中,因飞机失事而罹难。
2、题解
本文选自散文集《自剖》,1924年秋作于北戴河。此篇是他旅游散文当中的一篇,但作者意不在写景,而是重在袒露自己的心迹。他是一位具有浓厚的西方资产阶级思想的诗人和作家,对自然的崇尚和热爱是他重要的思想内涵之一。他善于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写难以把握的精神和情感,借写景来体现他后期由于自己理想的破灭而忧郁痛苦的心境。
二、内容串讲
这篇文章,以清晨作者坐在海滨寓所前廊的椅上,幽静地独坐冥想开始。
作者的感觉,首先是安适。“我独坐在前廊,偎坐在一张安适的大椅内。袒着胸怀,赤着脚,一头的散发,不时有风来撩拂。清晨的晴爽,不曾消醒我初起时睡态;但梦思却半被晓风吹断。”
这时候,内心的这种安适、宁静,与周围景物的色彩、氛围是一致的:
远近,“一斑斑消残的颜色,一似晚霞的余赭,留恋地胶附在天边”;近处,“廊前的马樱,紫荆,藤萝,青翠的叶与鲜红花,都将他们的妙影映印在水汀上,幻出幽媚的情态无数”;再近处,“我的臂上与胸前,亦满缀了绿荫的斜纹”。
再看远处,“海波亦似被晨曦唤醒,黄蓝相间的波光,在欣然舞蹈”。近处,“滩边不时见白涛涌起,迸射着雪样的水花”。再近处,“浴泉内点点的小舟与浴客,水禽似的浮着;幼童的欢叫,与水波拍岸声,与潜涛呜咽声,相间的起伏,竞报一滩的生趣与乐意”。但是,这周围的景物是真实的么?如果我们注意,文章的开头有这样的交待:“我阖紧眼帘内视,只见„„”什么是“内视”呢?内视,是指所谓“以心为眼”,即以主观想象来认识事物。内视所“见”的景物,并非真实,而是作者的想象,是由作者的意念而生的幻象。那么,人们自然会问,为什么作者不直接描写真实的景物,而特意说明是在写想象中的幻象呢?为什么要说“我阖紧眼帘内视”呢?这个问题,我们放在最后再来回答。接下来,作者所写的心境,与前面的描写开始不一致了:
“但我独坐的廊前,却只是静静的,静静的无甚声响。„„在这不尽的长吟中,我独坐在冥想。难得是寂寞的环境,难得是静定的意境„„”这不还是在写安适、写宁静吗?——不是了。这种“静”,是“只是静”的静,是“无甚声响”的静,是“寂寞”的静,是如佛家禅定般心不散乱、专注一境的“静定”之静。它是前面的那种安适宁静的结束,是心灵的痛苦历程的开始。
“寂寞中有不可言传的和谐,静默中有无限的创造”。正是在这种寂寞、静默中,作者的心灵与眼前的大海开始默默地交流(和谐),开始产生无限的思绪(创造)。于是,作者心思的潮水开始涌动了:“我的心灵,比如海滨,生命初度的怒潮,已经渐次的消翳,只剩有
疏松的海沙中偶尔的回响,与残缺的贝壳,反映星月的辉芒。此时摸索潮余的斑痕,追想当时汹涌的情境,是梦或是真,再亦不须辨问,只此眉梢的轻绉,唇边的微哂,以足解释无穷奥绪,深深的蕴伏在灵魂的微纤之中。”
这是自嘲?是悔恨?是遗憾?是痛苦?“生命初度的怒潮”——这是作者对自己曾经有过的美好年华、炽热情感的深情概括,但现在,它已经消失了。海沙上偶尔的回响已十分遥远,贝壳上反映的辉芒更是微乎其微。“摸索潮余的斑痕,追想当时汹涌的情境”,作者陷入巨大的悲哀之中,是梦是真,已无须辨问,他只是感到灵魂的微微的颤动——到这里,作者的思绪的第一个潮头涌起了。下面的一段话,便处在这个潮头的波峰上:
青年永远趋向反叛,爱好冒险;永远如初度航海者,幻想黄金机缘于浩淼的烟波之外;想割断系岸的缆绳,扯起风帆,欣欣的投入无垠的怀抱。他厌恶的是平安,自喜的是放纵于豪迈。无颜色的生涯,是他目中的荆棘,绝海与凶巇(山献),是他爱取自由的途径。他爱折玫瑰:为她的色香,亦为她冷酷的刺毒。他爱博狂澜:为他的庄严与伟大,亦为他吞噬一切的天才,最是激发他探险与好奇的动机。他崇拜冲动:不可测,不可节,不可预逆,起,动,消歇皆在无形中,狂飘似的倏忽与猛烈与神秘。他崇拜斗争:从斗争中求极烈的生命之意义,从斗争中求绝好的实在,在血染的战阵中,呼噭胜利之狂欢或歌败丧的哀曲。
这是作者对“生命初度的怒潮”的最真情、最热烈的富于诗意的赞美。青春的热血与冲动、青春的自由与豪迈、青春的反叛传统和牺牲精神„„这一切,在作者的笔下写得是那么生动、那么有光彩、那么充满了迷人的魅力!这是为青春而写下的动人的诗句,这简直是一首“青春之歌”!
然而接下来,作者的感情由这波涛的顶峰急剧地跌向浪谷:
幻想消灭是人生里命定的悲剧;青年的幻灭,更是悲剧中的悲剧,夜一般的沈黑,死一般的凶恶。
作者用最大的激情讴歌了青春,然而,在现实中,它却只是一个幻象。青春的理想,尽管曾掀动了“生命初度的浪潮”、激发出无限的光彩,然而作者感到,它最终“命定”的,却只有破灭。如果说,人生理想的破灭是一个悲剧的话,那么,青年理想的破灭,就“更是悲剧中的悲剧”!因为它把人生最美好、最有价值的东西毁灭掉了。作者的感情也因此陷入巨大的悲哀之中。下面的一段话,成为对青春理想幻灭的悲挽的哀歌:
纯粹的,猖狂的热情之火,不同阿拉亭的神灯。只能放射一时的异彩,不能永久的朗照;转瞬间,或许,便已敛熄了最后的焰舍,只留存有限的余烬与残灰,在未灭的余温里自伤与自慰。
青春的热情的火焰,是“纯粹的”——非功利的、“猖狂的”——非理智的;它虽然“放射一时的异彩”,却“不能永久的朗照”,于是在闪射了“一时的异彩”之后,便转瞬熄灭,只留下“余烬与残灰,在未灭的余温里自伤与自慰”。这是作者对曾有的美好岁月的深情哀挽,对失去的梦想、激情和勇气的痛苦凭吊。作者的心灵,遂为极度的沉痛和绝望所笼罩。
青春的弥足珍贵之处,是理想的闪光。那是“流水之光,星之光,露之光,电之光,在青年的妙目中闪耀”。是“我们最自傲的神辉”!但是,在黑暗冷酷的现实的打击之下,随着“烦恼,痛苦,失败,或庸俗”的到来,随着“尾曳”在烦恼、痛苦、失败、庸俗之后的“倦与衰与饱”的到来,青春的理想的闪光幻灭了。在经历了生命初度的怒潮之后,“倦与衰与饱”的“可怖的黑影”,“亦在转瞬间,彗星似的扫灭了我们最自傲的神辉——流水涸,明星没,露珠散灭,电闪不再!”到这里,作者感情的波涛已跌入浪谷之底,对痛苦的叙述也就暂时中止。
失去了青春理想的世界,是一个没有灵魂的世界;失去了青春理想的闪光,这世界还有什么光彩?可是,现实的世界、世俗的世界,却依然装点欢笑,依然维持着升平歌舞:“在这艳丽的日辉中,只见愉悦欢舞与生趣”——它与上文的“流水涸,明星没,露珠散灭,电
闪不再”是多么的不和谐!然而它却是“只见”的现实。
如果说,本文的第一个“只见”是作者描写的第一个幻象,那么在这里,在第二个“只见”中,作者又心造了一个幻像。也许是要在自己的心中抹去理想幻灭的“夜一般的沉黑”,也许是要在人们的心中保持似真似幻的“闪烁的希望”,他把这个“现实”描写得超现实的美好:微笑的莲馨花,跳跃的稚羊,吹着芦笛的牧童,在稻田中投下青影的白云,安乐的村庄,妙龄的村姑,预度丰收的农夫,在阳光中取暖的老妇,欢舞与欢呼着的儿童„„然而,很显然,这“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陶渊明式的世外桃源,是一幅真实人间并不存在的虚构的图画,是作者虽说“只见”而其实未见的心造的幻象。作者把这人间的美景说成是“在远处有福的山谷内”,“在远——远处的人间”,应当说并不是无意的文字。
造幻象的目的是为了超现实,超现实的目的是为了忘记现实的痛苦。下面的两大段文字,便是历数自己可以“忘记”的一切。这是作者的思绪掀起的第二次波澜,如果说,第一次思绪的浪潮是表现青春理想的光辉,是昂扬、是激越、是热血、是壮美的话,第二次浪潮则是表现对青春的最后的回顾,是眷恋、是哀婉、是悲凉、是凄美。堆叠的句式,重复着一个又一个的“忘却”,却分明的显示着作者对亲历往事的执著情感,如文中对“苦恼的僵瘪的人间”的悲悯,对“纷争的互杀的人间”的憎恶,对“庸俗的卑琐的人间”的蔑视,对“自觉的失望的人间”的同情等等,都说明作者是“暂时可以忘却”而终于难以忘却,是口说忘记而一一重新拾起。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作者在这四个“人间”的后面,各补充了一段文字,形成了折进的句式。这种句式,更加深了这种种“人间”留给人们的印象,强化了作者的悲悯、憎恶、蔑视、同情的情感。它的真正的作用,显然并不在于遗忘。
下面的一段,没有的折进的句式,但句子短,堆叠更加繁复,也更见感情的强烈。作者哪里是在“暂时忘却我自身的种种”,他简直是在重阅自己“生命初度的怒潮”,在感叹自己的青春理想和“自傲的神辉”,作者的理想虽已破灭,但他并不想向人忏悔。面对自己生命的历程,他只想把曾经有过的一切:理想与希望、欢乐与痛苦、爱与恨,统统忘记——
„„忘却我生命潮流之骤转;忘却我陷落在危险的旋涡中之幸与不幸;忘却我追忆不完全的梦境;忘却我大海底里埋着的秘密;忘却曾经刳割我灵魂的利刀,炮烙我灵魂的烈焰,摧毁我灵魂的狂飙暴雨;忘却我的深刻的怨与艾;忘却我的冀与怨;忘却我的恩泽与惠感;忘却我的过去与现在„„
上面的两大段,是作者感情的第二次波澜——由灵魂的痛苦挣扎而激起的波澜:在涌起的浪峰上想着“忘却”的涛声,而朵朵飞溅的浪花却诉说着回忆„„在这痛苦的回忆和更加痛苦的忘却中,作者的意识渐渐模糊,“过去的实在”和“现在的实在”都渐渐地不可辨认、渐渐地隐翳,最后魔术似的灭了,作者的心中,便留下了“一个可怕的黑暗的空虚„„”
心灵的黑暗和空虚,是可以由现实的光明和充实来照亮、来填满的。可是如果现实更加黑暗呢?作者没有回答。也许,这便是作者使用“可怕的”这三个字的缘由。
文章到此便结束了,这时我们回过头来,看文章的开头,我们也许可以理解,作者为什么不直接描写周围的景物,而特意说明只是在写幻象。因为,这些事物并不“真实”:从物理的、视觉的角度,这些事物也许存在;但从作者所表现的社会现实、从写出作者的心境的角度,这些“美好”的事物却是完全虚假的,并不反映生活现实——当作者的理想在黑暗冷酷的社会现实面前撞得粉碎的时候,他不想再用美丽的假象自欺、或去欺骗别人了。
三、文章简析
文章虽是记游散文,文中也有景物的描写,但作者的用意并不在于写景,而在袒露自己的心迹。作者用诗的语言写出了自己曾经有过的幻想、自己“生命初度”时的燃烧的激情;以及在“可怕的黑暗”的现实面前理想破灭的悲哀。作者借助幻想寄寓自己的感情,用幻象
来表现某些难于把握的精神状态,曲折地展示了在黑暗中失去方向的青年的痛苦心灵。
本文作于中国历史上一个黑暗的年代,军阀正在混战,中国虽经历了辛亥革命,却没有成为作者理想中的英、美那样的资产阶级共和国,这是作者理想破灭的主背景。这反映了他作为一个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阶级局限,但文中痛恨社会黑暗、歌颂青春理想的积极的一面,是应该实事求是地予以指出的。
本文的艺术特色,主要可以指出三个方面:1.描写幻象;2.浪潮般的思绪;3.堆叠与折进的句式。
四、补充讲义
1、作者简介
浙江(钱塘江北岸)海宁县硖石镇人。(学者王国维、军事理论家蒋百里、辞学家朱丹九,均是海宁人)生于光绪22年农历12月13日酉时(公历1897年1月15日),1931年11月19日因飞机(济南号邮机)失事(由南京飞往北平,因大雾撞在临近济南的党家庄上空的开山[当地人叫白马山]顶上)而罹难,享年35岁。原名章垿,后更字志摩。(据说,他幼年时,有个叫志恢的和尚在他头上前前后后摸了一遍,说“此人将来必成大器”。他父亲在1918年8月送他赴美留学时特为他更名志摩。)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徐志摩是除闻一多外新月社的又一位重要的浪漫主义诗人。朱自清曾说过:“中国现代诗人当首推徐志摩和郭沫若。”出版过诗集《志摩的诗》,诗文集《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
(新月社:前期新月派,是1927年以前,以北京《晨报副刊•诗镌》为基本阵地的诗人群。主要诗人有闻一多、徐志摩、朱湘、饶孟侃、刘梦苇等人。提出“理性节制感情”的美学原则与诗的形式格律化的主张。后期新月派以1928年创刊的《新月》月刊新诗栏及1930年创刊的《诗刊》季刊为主要阵地,其基本成员除前期的徐志摩、饶孟侃等老诗人外,主要有陈梦家、卞之琳等青年诗人。后期新月派可以说是以徐志摩为主要旗帜的。认为诗的本质在超功利的“纯粹”的自我表现,诗歌表现时代风云,传达人民呼声,都是“夸大的梦”,成为与革命现实主义完全对立的诗歌观。)
中学以后的简历:
1915年毕业于杭州一中后,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1918年6月,从师梁启超;7月,离开北京大学;8月14日,大学未毕业的徐志摩由沪赴美留学。其父初衷是希望他去美国攻读银行学,他自己也想以实业救国,但他到美国后进入了克拉克大学历史系,选修课程有:欧洲近代史、十九世纪欧洲社会政治学、国家主义、军国主义、外交、国际组织,同时兼学法语、西班牙语等。他所选修的课程,都直接有关国计民生。他在克拉克大学期间,以勤奋好学、才智过人著称,获得了该校的一等荣誉奖。
1919年9月他转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经济系,他所关心的仍然是政治、经济、劳工与民主。在哥伦比亚大学的一年,他对尼采的“超人哲学”和叔本华的悲观论退温了、淡化了。他认为“超人哲学”鄙视博爱、同情、怜悯与仁慈,无可取之处,把叔本华的人生观视作“人死观”,将兴趣转向了对社会主义的研究,中国留学生送给了他一个外号“鲍尔雪维克”(今译“布尔什维克”)。
1920年9月他在哥伦比亚大学得到硕士学位,而他通过的论文是《论中国妇女的地位》。按常规他应该继续攻读博士学位,这对他来说易如探囊取物,但他对这学位不感兴趣。他的思想又起了一大波折——迷上了英国的罗素。他对罗素睿智的见解,和他只认真理、不事权贵的那种卓尔不群的气概倾倒之极。那时徐志摩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还未形成,一种新的思想就会引起他的一阵激动,一场追求。加之他对美国楼高车快的物质文明并不羡慕,认为“实
利主义的重量会压倒人的灵性”。他也讨厌围着学分转的美国教育方法,和大得能失去自我的美国大学。因此,他决心离美赴英,跟随罗素认真学一点济世利民的学问。
1920年9月24日,他毅然离开美国,横渡大西洋去英国追随罗素去了。但志摩到英国后,才知罗素已不在英国。(罗素原是三一学院的研究员,因为在欧战打得脑昏眼红的时候,他却力主和平,这在英国政府看来,这简直是叛国言行。因此一战结束后,他被三一学院除名了,并取消了他的研究员资格。正当志摩从美国到英国的时候,罗素从英国前往中国讲学。)会不到罗素,他被迫进了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跟随拉斯基攻读博士学位。但他对学位的虚名并无多大兴趣。正在此时,他结识了狄更生(现通译为“狄金森”:G.L.Dickinson)。由狄更生介绍,他取得了特别生的资格,在剑桥大学随意选科听课。
1921年初春,志摩转入剑桥大学研究院改学文学。1921年秋天,徐志摩终于见到了罗素。
1922年3月,徐志摩与张幼仪在德国柏林离婚。
1922年上半年,他已由剑桥大学王家学院的特别生转为正式研究生,但他并未坚持攻取博士学位,而是于1922年8月15日惜别了他的精神依恋之乡——康桥。
在英国的日子里,他广交名士,世界观、人生观、艺术观也在这时逐步形成了。在政治上,他期望有一个英国式的民主政治;在个人生活上,他企望有一位理想化的美女辅助他一起在文学园地里耕耘;在艺术上,他追求一种醇正的境界。)
“我这一生的周折,大都寻得出感情的线索。不论别的,单说求学。我到英国是为要从罗素。罗素来中国时,我已经在美国。他那不确的死耗传到的时候,我真的出眼泪不够,还做悼诗来了。他没有死,我自然高兴。我摆脱哥伦比亚大学博士衔的引诱,买船票过大西洋,想跟这位二十世纪的福禄泰尔认真念一点书去。谁知一到英国才知道事情变样了:一为他在战时主张和平,二为他离婚,罗素叫康桥给除名了„„因此我也不曾遂我从学的始愿。我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里混了半年,正感着闷想换路走的时候,我认识了狄更生先生。„„以后我常到他家里去。他看出我的烦闷,劝我到康桥去,他自己是王家学院(King’sCollege)的Fellow。我就写信去问两个学院,回信都说学额早满了,随后还是狄更生替我去在他的学院里说好了,给我一个特别生的资格,随意选科听讲。”
——散文集《巴黎的鳞爪•我所知道的康桥》
徐志摩的思想:在英国的日子里,他的世界观、人生观、艺术观逐步形成了。在政治上,他期望有一个英国式的民主政治;在个人生活上,他企望有一位理想化的美女辅助他一起在文学园地里耕耘;在艺术上,他追求一种醇正的境界。崇尚自然,热爱自然。是一个理想主义加浪漫主义的人。回国后,他受到了现实的打击,政治抱负和理想破灭了。
1925年3月底,赴莫斯科访问。此次访苏,令他改变了对苏联的看法,开始批评十月革命。
1926年10月,与陆小曼结婚。1927年1月,定居上海。
1929年,徐志摩辞了东吴大学、大夏大学的教职,继续在光华大学执教。1930年秋起又在南京中央大学教书,并兼任中华书局编辑、中英文化基金会委员。上海南京两地来回跑,以挣家用。
1930年秋,徐志摩辞去了上海和南京的职务,应胡适之邀,任北京大学教授,兼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授。他幻想着与陆小曼北上去开辟一个新天地,可她不肯离开上海。
1931年11月19日,为了赶上林徽因当晚在北京协和小礼堂向外宾作的关于中国古代建筑的讲演,搭乘了一架邮政机飞北京。飞机于中午12时半在济南党家庄附近触山爆炸,机上三人,都刚36岁左右,无一生还。
2、写作背景
《北戴河海滨的幻想》一文,是徐志摩散文的代表作之一,一九二四年秋作于北戴河,
篇二:《六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及参考答案》实小六年级语文期中检测
同学们,一转眼,开学已经好几个星期了。在此,我们来一
次自我检测怎么样?相信自己,你行的!
一、看拼音写汉字。(8分)
jīxiâɡguàngàijīngâxīshēng
()()()()hãxiãliánluòɡcuīhuǐwēixiã
()()()()
二、请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正确的读音下画“√”)。(3分)号叫(hàoháo)盛饭(shângchãng)广袤(màomáo).尘埃(aīaí)一撮胡子(zuǒzuò)烈日曝晒(pùbào)
三、画出句子中用错的字,把正确的写在括号里。(3分)
1、张力同学参加体育锻练很克苦,经长受到老师的夸奖。
()
2、从那已后,他在也没有说过谎,成了一个成实的孩子。
()
四、按要求写词语。(3+2+3+3=11分)
1、写出表示“笑”和“想”的词语各三个。
笑:、、想:_______、_______、_______
2、照样子写两组词语。例:样式-式样、
3、写出关于合作方面的成语、、
4、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使它与前面的词搭配起来。牢记()揭开()欣赏()
打消()倾诉()倾注()
五、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练习。(1+2+3+2+2+2=12分)
1.昨天晚上外面真黑,(把句
子写具体)
2.这个连衣服也穿不整齐的人,怎么能是“最伟大的人”呢?
(把句子换一种说法,要求意思不变。)
3、修改病句(在原句上改)
(1)北戴河的夏天是人们避暑的好地方。
(2)乌云和大雨一起从空中倾泻下来。
4、把下面这句话用简化字写在横线上。
經歷了这件事后,王明確實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今后應該
多學習。
5、把句子补充完整。
(1)祸兮,福之所倚;福兮,。
(2)秦时明月汉时关,。
6、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1)人()做有用的人,()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2)我们()感到很累,()心里很高兴。
六、根据要求填写有关内容。(4+3+2+3+2+2=16分)
1、《船长》中写船长随轮船沉入大海时的英雄形象的句子。(不少于5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哲学家的最后一课》给了我们启迪:要想根除旷野里的杂草,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同样,要想,唯一的方法就是。
3、《长江之歌》一文中反复出现的、表达作者对长江母亲强{对北戴河风景的赞美}.
烈的热爱和赞美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本学期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不少形象鲜明的人物,如__________的爱因斯坦;__________的聂荣臻将军;__________的肖邦。
5、通过本学期习惯篇的学习,我知道了__________和__________
都是我们学习语文的好习惯。
6、你最喜欢的一句名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名言一定给了你不少启发,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按游览顺序,重新排列下面的句子,并将序号填写在括号里。(6分)
()走进景山大门,只见绿荫下到处开满鲜花。
()下得山来,我们沿着崎岖的山路来到果园,满树的丰收果向我们频频点头。
()十月的北京阳光灿烂,凉爽的秋风把我们送到了景山公园。
()红日渐渐西沉,火红的晚霞把景山照映得更加美丽了。()在万春亭上,举目眺望,美丽的北京城全貌尽收眼底。()我们沿着青石铺成的山道,拾级而上,来到了景山最高点万春亭。
八、阅读短文,回答问题。(3+2+4+2=11分)
什么最广阔
“世界上什么最广阔?”我问老师。老师说最广阔的东西就在你的生活中,需要你自己去发现。于是,我便在生活中观察、探索,于是我发现……
瞧,雯君的手绢真漂亮,雪白的手绢上叠印着点点红梅。雯君在跑,手绢在飘;秦敏追上去:“给我看看!”“追上就给!”雯君狡黠地说。忽然,“啊”的一声尖叫,秦敏摔倒了,胖乎乎的胳膊上渗出血来;雯君毫不犹豫地用雪白的手帕帮秦敏包扎,秦敏笑了,雯君笑了,我明白了……
我又继续发现……一个严冬的早晨,一个小女孩正跺着脚,眼睛在行人中焦急地搜寻。她的小手、小脸冻得通红,手中拿着钱包。原来她在找失主。时间一秒秒过去了,而她依然等着,当失主拿到钱包,要和她合影时,她却像棵含羞草,把头深深埋在胸前。我明白了……
啊,我明白了,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蓝天,比蓝天更广阔的是人的美好心灵。
1、“毫不犹豫”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句话用上“毫不犹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最后一自然段用___________的方法,着重强调的是
___________
3、短文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件事,告诉人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老师说最广阔的东西就在你生活中,需要你自己去发现。”这句话对你的启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习作(30分)
任选一题:
(一)题目:我不再___________
提示:你已经长大了,和过去相比,是不是更有自信了,是不是懂得关心他人了……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把题目补充完整(如
不再灰心、不再懒惰、不再粗心、不再娇气等),写一篇习作。不少于400字。
(二)题目:___________
在你的身边,有关心你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教师„„选一个你喜欢的人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
要求: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表现人物的特点。语
参考答案
一、机械、灌溉、惊愕、牺牲、和谐、联络、摧毁、威胁
二、háo、chãng、mào、aī、zuǒ、pù
三、1、练、炼;克、刻;长、常
2、已、以;在、再;成、诚
四、2、演讲(讲演)、代替(替代)等
3、同心协力、和衷共济、风雨同舟、休戚相关等
4、略。
五、1、略。
2.这个连衣服也穿不整齐的人,不可能是“最伟大的人”。
3、修改病句(在原句上改)
(1)北戴河的夏天是人们避暑的好地方。
夏天的北戴河是人们避暑的好地方。
(2)乌云和大雨一起从空中倾泻下来。
乌云密布,大雨从空中倾泻下来。
4、经历了这件事后,王明确实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今后应该多学习。
5、略。
6要、不要;虽然、但是六、1、《船长》一文倒数第二自然段写船长随轮船沉入大海时的英雄形象的句子。
2、略。
3、《长江之歌》一文最后四行。
4、略。5、略。6、略。
七、2、5、1、6、4、3
八、啊,我明白了,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蓝天,比蓝天更广阔的是人的美好心灵。
1、略。
2、比较,人的美好心灵最广阔。
3、略。
4、略。
篇三:《四年级语文上》1.《大海睡了》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如:不闹了;不笑了;抱着明月;背着星星等词语。写了大海的静态美,这时的大海宁静美丽。
《海上的风》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海风比作了花神、琴师、大力士、狮子。写出了大海的动态美。这时的大海气象万千、神奇壮观。《大海的歌》表达了作者喜爱大海的思想感情。
2.《下雪的声音》作者金波,我们还学过他的作品《春的消息》、《金色的蒲公英》。看了课题你会问:下雪有声音吗?答:下雪的声音是微弱的,微弱得几近无声。下雪的声音是怎样的?答:下雪的声音好像慈爱母亲的呵护。
从“下雪的声音与其用耳朵听,不如用心去感受。”这句话体会到,生活美的事物很多,我们不能只是用眼睛看,用耳朵听,我们还应多用心去感受。用与其„„不如„„造句
父母的教育与其用耳朵听,不如用心去感受。
下雨了,与其闲坐着,不如听听音乐。
3.用比喻的写法写出描写秋景的句子。①秋天,一片片落叶像一只只蝴蝶。②山洼里那一片柿树,红得多么好看,简直像一片火似的。
作者喜欢秋天的原因是秋天表示着成熟和繁荣,也意味着丰收和欢乐。秋天的古诗《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4.《桂林山水》中,桂林山水甲天下:甲:居第一,组词:富甲一方、甲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意思是桂林山水天下第一。课文中把漓江的水和大海、西湖比较,突出漓江水的特点:清、静、绿。把桂林的山与泰山、燕山比较,突出桂林山的特点:奇、秀、险。桂林的洞与电影中洞比较,突出桂林洞的特点:剔透、幽深、绚烂。
看了桂林山水,你会吟出“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行”诗句,他的意思是:小船在水上划着,坐在小船上的人好像身在画中,说明周围景色美如画。
漓江水真„„漓江的水„„漓江的水„„修辞手法是“排比”,造句:①生活是一首歌,奏出高低不同的音符;生活像一杯酒,散发着迷人的香气;生活是一本书,包含着深刻的道理。
②春风吹,吹绿了柳树,吹红了桃花,吹来了燕子,吹醒了青蛙。
5.《炊烟》一题,我们可以《真情》《温暖》命题。作者用炊烟为题因为又累又饿时看见炊烟,女主人为我煮饭冒起炊烟,告别时回头再望炊烟,炊烟让作者看到希望,感到温暖,所以以炊烟为题比其他的都要恰当。我们可以感受到山里人得纯朴。男女主人纯朴善良。
6.《赏花》赏:观看。这里的赏还有用心体会,感受的意思。
“花好香啊,淡淡的花香弥漫了整个车厢”中,淡淡的花香不仅指花的香气,还有秀子和司机的美好心灵。
秀子心地善良助人为乐。
7.在《地震中的父与子》认识了一对了不起的父子,儿子叫阿曼达,这篇文中体会到了深沉博大的父爱。问:地震中儿子得救了吗?得救了。问:为什么得救?因为父亲儿子都有坚定地信念、顽强的意志,是父亲伟大深沉的爱救了儿子。
8.《古井》采用借物喻人的手法,借古井的无私奉献赞美乡亲们无私奉献的品格。
“古井像一位温情的母亲,用她甜美的乳汁哺育她的儿女。”是一个比喻句,把古井比作了母亲,甜美的乳汁指的是井水,她的儿女指乡亲们。本文主旨:无私奉献的精神。体现了乡邻之间的真情
9.孔子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学琴》出自《史记》孔子学琴的四个层次:一学曲谱、二练技巧、三领会内容、四体会作者,最终达到炉火纯青。孔子是一个谦虚好学、做事一丝不苟、学习精益求精的人。
10.《推敲》一文中主要人物有贾岛、韩愈。贾岛仔细研究的是《题李凝幽居》中的诗句“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中的推,后改为敲,从那以后,人们把写诗和作文时斟酌文字叫“推敲”。贾岛是一个对做学问认真执着的人。韩愈认为推改为敲的理由是:①有礼貌,②敲更能衬托夜的静,③读起来响亮。
11.敬畏:敬重、畏惧的意思。《和时间赛跑》让我们懂得时光一去不复返,我们应珍惜时间。
时间的名言警句:①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②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③光阴似箭,日月如梭。④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⑤抛弃时间的人,时间也抛弃他⑥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有关读书的格言诗句: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12.植物世界是一个庞大的、复杂的世界,植物世界还是一个奇趣无比、五光十色的世界。
你也许以为花都是白天开发的吧?不是。修辞手法:设问
你也许以为„„
你也许以为„„如三句并排出现,就是排比句
形形色色:各种各样,种类多。造句:商场里有形形色色的食物。
“世界爷”引号是指特定称谓,“随风见长”引号是引用的意思。
13.《爬山虎的脚》作者叶圣陶其他作品《稻草人》《火灾》《古代英雄石像》。今年我注意了,原来爬山虎是有脚的。告诉我们观察事物要仔细。本课中心句: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爬山虎叶子的三个特点:一色美,开始的
叶子是嫩红的,后来是嫩绿,最后长的变成鲜艳的绿;二形美;三动态美“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14.《门前的小树死了》的文体是调查报告。从现象、调查、分析、建议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15.《绿叶的梦》写了绿叶带给孩子们的无比快乐,绿叶的梦是快乐的梦,因为采集绿叶时,我体验到快乐;绿叶的梦是惊险的梦,因为每人都会为一片叶子去探险,绿叶的梦是自由的梦,我们会自由自在的跑遍田野每个地方。作者葛翠琳,其他作品《小羊羊的心事》《最丑的美男儿》《小淘气的决心》
16.《鸟的天堂》作者巴金,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鸟的天堂》写出了树、鸟、人和谐相处的优美意境。
鸟的天堂指的是大榕树,之所以成为鸟的天堂是因为1具备了生存的环境2人们有爱鸟护鸟意识。
天堂:生活快乐的地方
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第一个鸟的天堂指大榕树,第二个鸟的天堂是真正的鸟的天堂,鸟快乐生活的地方。
17.观潮的观:看,组词:观看、观赏、观花。
天下奇观的观:景象组词:景观、美观、壮观、宏观
课文按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的时间顺序介绍了雄伟壮观的钱塘江大潮,钱塘江大潮又被称为“天下奇观”。
18.《龙卷风》是一篇说明文,人们提到龙卷风就有谈虎色变之感,它的特点是形态特异、气势狂暴威猛。
说明文的说明方法:打比方、列数字、做比较、举例子。
19.《琥珀》是科普小品琥珀是古代松柏树脂的化石
推测:根据已知道的想象不知道的事。139页练习二:琥珀是由松脂球演变而来的→远古时代这有一片松林
琥珀中有苍蝇和蜘蛛两种动物→远古时代已有苍蝇和蜘蛛
苍蝇和蜘蛛的腿的四周有好句圈黑色的圆环→两只小动物在松脂里挣扎过琥珀是在海滩上被发现的→现在的海滩很久以前是陆地并且有森林
20.准时的登陆表演介绍的是仙企鹅生物钟:生物生命活动的周期性规律,如燕子春天飞回北方,公鸡天亮打鸣,喇叭花早晨开放,青蛙冬眠
21.军神指的是刘伯承,他是一个意志坚强的人。医生沃克赞扬刘伯承的话是: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
22.我们认识了体育明星球王贝利,他是一个酷爱足球、刻苦训练、真诚善良、知恩图报的人。教练说他得到了世界上最好的礼物。最好的礼物表面是指贝利挖的坑,实际是贝利对教练的这份心意。本课让我们明白了爱好出勤奋,勤奋出人才的道理。你还知道体育明星:刘翔、姚明。
23.上甘岭战役,朝鲜战场上牺牲的英雄黄继光,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他视死如旧,英勇顽强,像他这样的英雄人物,邱少云、董存瑞、刘胡兰、王二小
24.《登山》中我们认识了自己锻炼自己意志的列宁,他告诉我们:不应该让害怕把自己压倒,得每时每刻,随时随地锻炼自己的意志。登上山顶时他们的心情是激动兴奋地,看到的风景更加美丽,也让我们体会到“无限风光在险峰”这句话的含义。
25.描写我国壮丽河山的文章: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观潮》,称为甲天下的桂林山水《桂林山水》,美丽的洞庭湖《望洞庭》,天门山《望天门山》。加上修饰语雄伟壮观的钱塘江大潮神奇秀丽的桂林山水
篇四:《第一单元美丽富饶的家乡》第一单元美丽富饶的家乡
1.可爱的家乡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看懂简单的位置图,认识家乡环境的基本特征,并理解这些环境对生活、生产的影响。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读图、识图、辨别方向的能力。培养学生初步分析社会事物和社会现象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叹大自然的美丽,赞扬家乡秀美的山水,热爱家乡悠久的历史,积极参加了解家乡的各项活动。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了解家乡的位置、名胜、四季等。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方法:讨论法、探究式教学法、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和感受。
1.老师和学生分别准备中国政区拼图,课堂教学时使用。
2.学生收集一些在不同季节里做游戏活动的工具,以便引起他们的美好回忆。并把这些工具展示给大家。
3.课前收集一些相关图片、小故事、资料,在课堂上进行
老师:同学们,新闻发布会开始:昨天晚上中国北京2008年的残奥会圆满闭幕,中国残奥运动员在残奥会上共获多少枚金牌?金牌总数第几?奖牌总数第几?
老师:在残奥会上我们家乡残奥运动员取得了哪些成绩?请同学们课下查找答案。
老师:我们这节课继续简单认识一下我们的家乡。(过渡)
老师:大家打开课本第六页,谁愿意到前面来分别代表不同地点的家乡人,讲讲家乡的故事吧!
老师:下面我们重点学习了解家乡的名胜、山水,讲我们河北家乡的故事。“讲家乡的故事”(板书)
老师:下面大家打开课本第四页,去图中找一找,我省都有哪些名胜。然后说一说。
老师: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好多名胜风景区:如秦皇岛的北戴河海滨;承德、张家口的坝上草原;承德的避暑山庄;石家庄赵县的赵州桥;还有保定的白洋淀等等。你都去过哪些景区呢?有什么感受呢?给同学们讲一讲。
老师:下面大家把你自己知道的家乡名称的由来,给同学们说说吧!老师:这些是我省(大家乡)的一些风景名胜,下面大家一起来说一说:自己的村、镇、县(小家乡)等的风景名胜,好吗?
老师:有的同学所在村镇,可能没有什么名胜古迹,但只要是我们喜欢的,受当地人喜爱的景色就可以给大家分享一下。
老师:我们的家乡多么可爱!多么美丽!大家是不是该赞美一下我们美丽的家乡呢?大家打开课本第九页,大家看一看图中小朋友这篇作文。
(最后,让同学们通过各种形式,如:诗歌、舞蹈、画画等形式赞美自己的家乡。)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介绍、交流了家乡的风景名胜、历史等,使大家对大家乡、小家乡、小小家乡有了一个更深的了解,让我们热爱家乡,为长大后建设好家乡而努力学习吧!
2.富饶的物产
教学目标
态度:在了解家乡物产的过程中,使学生认识到:丰富的物产与我们富饶的大地有着直接的关系,更是我们勤劳的父老乡亲劳动的结果,同时也要让学生认识到,党的富民政策好。尊重劳动,热爱和珍惜劳动果实。初步培养学生合理利用资源、节约资源的思想。
能力:培养学生分析。比较事物的能力,综合认识事物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查找资料、合作学习的能力。
知识:了解家乡的农林牧渔,了解家乡的过去和现在,知道家乡的土特产,知道家乡的主要矿藏。
教学准备
1.准备一些家乡的土特产品。
2.多准备一些图片资料,如传统农业的照片、现代农业的照片,农林牧渔、矿产资源的照片,作为学习的资源。
教学过程
一、农林牧渔,物产丰富(板书)
老师:大家打开课本第十二页,认真看一看,读一读?
(让同学们欣赏视频“河北省情”。)
老师:大家看完之后有什么想法和感受呢?
老师:我们生活的家乡地形、气候有什么特点呢?大家讨论一下,然后说一说。
(老师根据实际情况介绍一下当地地形、气候的特点。)
老师:这些地形、气候特点促进了我们在农林牧渔,哪方面的发展呢?(老师介绍当地的生产特色。)
老师:我们的家乡,每天都在飞速的发展,今天的农村,很多地区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农业机械代替了人力、牲畜和传统农具;广大农民学科学、用科学,庄稼连年丰收,多种经营蓬勃发展!
(让同学们欣赏视频“农民收割”、“河北特种畜牧养殖”、“农业耕作节水”;欣赏图片“耕地工具的变化”、“机械耕地”、“节水灌溉技术”、“牲畜耕地”、“新型灌溉技术”、“机械收割”系列等。)
老师:同学们看了这些变化有什么感受呢?
老师:随着家乡农林牧渔的发展,我们的物产更加丰富,有好多的土特产闻名全国!(过渡)
二、家乡的土特产(板书)
老师:大家打开课本第十九页,看看书上给我们列举了哪些土特产!老师:下面大家把自己带来的土特产拿出来吧!
(可以通过游戏的形式,如击鼓传花、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同学们介绍自己带来的土特产。)
老师:你还知道家乡有什么土特产呢?介绍给大家吧!
(让大家欣赏图片“大名杏”、“河北鸭梨”、“京东板栗”、“巨鹿„01‟血杞”、“深洲蜜桃”;老师还可给同学们介绍一些特产,可参考文本资源中的“河北特产”、“河北植物资源”等。){对北戴河风景的赞美}.
老师:在我们的家乡不光农林牧渔,物产丰富,还有丰富的矿产资源。(过渡)
三、丰富的矿产资源(板书)
老师:大家打开课本第十五页,看一看华北地区的矿产分布图。(教师可指导学生看矿产分布地图。)
老师:从地图上,我们可以看到,我省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有煤矿、铁矿、石油等。下面,大家试着从图上把家乡的石油、钢铁、煤矿的产地画出来。(让同学们欣赏视频“河北民生”,还可给同学们讲文本资源中“河北矿产资源”的知识。)
老师:下面大家打开课本第十六页,认真读一读,看一看,这些同学发现了什么?
老师:你知道石油有哪些用途吗?大家讨论一下,然后说一说。(让同学们欣赏视频“石油的用途”。)
老师:你们家里有哪些东西与石油有关呢?找一找,说一说。
老师:石油对我们很重要,煤对我们一样重要,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应用煤的国家。
(可让同学们欣赏视频“煤炭的革命”。)
老师:大家还知道家乡那些矿产呢?它们都有那些作用呢?说说吧!(老师可根据当地实际给同学们介绍。)
老师:我们家乡的资源丰富,但是我们还是要节约能源。
(可让同学们欣赏课本第十四页的文章。)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了解了家乡的一些特产,矿产等,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3.日新月异的变化
教学目标
态度:在了解家乡各方面的变化之后,使学生感受到社会发展、变化之快,体会社会发展变化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好处,从而热爱我们的社会,热爱我们的生活,热爱党,向往美好的生活,更加拥护党的富民政策、改革开放政策。能力:培养学生发展地、变化地看待社会事物和社会现象,增强认识家乡、认识周围环境、认识社会的富力。
知识:知道家乡住房的变化、交通的变化构成了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劳动是家乡变化的根本原因。
教学准备
1.学生收集的家乡变化的各种照片。
2.学生做的家庭变化的调查或家乡生产、生活变化的资料。
3.让同学们搜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