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鉴赏
导航

学校校史馆解说词

2020-12

'【篇一】学校校史馆解说词语文问题透视(网友来稿)



吴礼明

   

一、困难的嫁接

语文的近现代化道路其实是相当困难的,最突出的问题便是要以分科的观念切割未分科的事实,其造成的痛苦是长久的,并一直延续到今天。

当我们有意无意地讨论现代“语文”的问题,我们总要批评其近代历史的渊源及其惨象而丝毫不感到中、西过快地“嫁接”所带来的不适与烦忧。相反,若这种感觉越深刻,则我们锤敲历史的力度就越强。一种落后与持久自责的心理,算来已占住中国人的心灵一百多年了。

时间不可谓不长,但问题深层未解的部分仍在:“全盘西化”“复古主义”与“中西合璧”其实都困难重重。这里不仅有对概念理解所产生的不同的关于解释学上的多义性,还有着对于文化解读的在民族心理、思维定势上不同的认同感。对于“语文”,或者“国文”“国语”“中文”“中国语言”“中国文字”“中国文学”“中国文化”等除了文字上的通辨外,很难有一个确切而标准的解释,这种持有不同解释的内在依据却在于我们每个个体解读中国文化同时还伴随着了解外域文明的多与少、深与浅的差异性。

文化深宰着思想。所谓“纯语文”,是语言学或言语事实类的东西,似乎与复杂的观念并不相干;而一旦接触它,摆在我们面前的却是这样的事实:要进入一种语言或言语领域,比如英语,我们要学习它的语言词汇、习惯用法、民族心理所赋予的言辞风格与文学特征等,并且还要接受一些其强使我们理解的某种观念。比如莎士比亚戏剧中的《威尼斯商人》中对严肃法律的歪曲和对审判程序的摆弄并不能让人感受到法的公正与公开;相反地,竟是其中的营私舞弊、种族歧视及其压迫。学习一种语言,我们同样要认识其政治、经济与文化等内涵;而一旦抽去这些东西,语言便不值一提了。

这样看来,我们厌弃所谓的以经学为中心、以政治—伦理为本位的“未开化”的语文教学体系,就很值得反思了。怀着深深地负罪感,我们开始挖掘传统中那些有价值的东西,如在语文的个性化上对于朗读、语感、汉语言音韵学与传统经典,已有了相当多的认同。

但仍深感困绕的是,语文究竟是什么?伦理?文学?人文?我们能直观地对“语文”与“数学”作出区分,却无法对语文自身作出准确的定性。其中的原因或许就是语文“统合”的历史究竟远远大于其近代意义上才出现的“分科”的事实。

回溯我们的历史,自近代以来,我们对“文”“文学”“文化”等概念都进行了深入地区别,并在近现代化的道路上,从传统的经典里找到了它的现代性定位。比如对“文学”,传统中它与哲学、史学、等密不可分。在比较西方的概念中,我们对“文学”定位出“主表情达意”的特性,于是深挖传统,又在文学的历史进程中找到了其史料与构建文学史的线性及其逻辑方法。(戴燕《文学·文学史·中国文学史——论本世纪初“中国文学史”学的发轫》,《文学遗产》1996年6期)但在五四及其后的文学创作中,“文学”问题的负载与发生的争论,又表明它仍与政治、伦理、等有着密切的联系。

“语文”的命运也是这样。近一些的,无论是书院改学堂之后,还是自解放前后到现在半个多世纪的语文教学实践,都表明语文并非纯语言学的问题。于是我们又回到“语文”问题的老路上,语文又成了包揽百家的“大杂烩”。

而意识形态在改革开放后也有了一个明确的表示。文学与政治分离,标志着政治捆绑文学的时代大体结束了。既然“文” 并非皆“以载道”,那么语文教学也不应该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传声筒。语文就是有关“母语”教育的学科,其重要的含量就体现在语言、文字、文学、思维、伦理、古典到现代文明的精华等类属里。

非常奇怪的是,在语文“误尽苍生”的责难声里,有些人单纯归咎于语文违背“三老”思想的初衷,果真如此?其实,语文的历史与现状是其背后种种力量运作的结果。

二、定义的不准确

 语文争论的一个焦点问题实实在于有关“语文”定义的含糊性上。把语文定义为口语与书面语,不够切题,且大而化之;定义为语言文字,又不能体现形而上的东西;同样定义为语言文学,又过于形上而忽视了形下的部分。从技术、实用的角度把语文定义为一种交际工具,却不能体现其价值与文化的层面;而认为语文具有人文性,对初中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又未免太玄了。

 事实上,定义方式有问题。我们总是习惯在“种属”关系上兜圈子,而对语文的所属以及与语文平行的学科差异缺少质的把握。“语文是一种交际工具”,也可以说“舞蹈是一种交际工具”,那么“语文”与“舞蹈”有何区别?而在定义中加上“必不可少”“人类最重要的”等限定语,因这些词语主观性太强,也不能说明问题。语文在大范围内似乎是一种约定关系,但其约定也因人而异,所以也不能用。倒是外延性定义比较适合于语文。前面说过,语文实际上是个大杂烩,有着不同类属、关系与形式的组合。它既有其原始形态,也有着由低向高、由简单向复杂的渐进式。比较折中的看法是,“文字/语言”与“文学/思想”存在着一个此消彼长的互动关系,正如小、中、大学课文编排所显示的。

 所谓语文的工具性,只是其特征之一。语文属于意识形态,与一般的工具不同。有的论者至今仍在坚持语文本质的其工具性,并指痴教学大纲与教科书淡化工具性的做法,仍在为其“科学性”作强行的辩护,(金应源《语文“姓”什么——认识与从事语文教学的逻辑起点》,《中学语文教学》2001年3期)其实是不足取的。一旦语文失去其人文性,亦即失去其价值性的东西,很难想象,语文还有什么动力与活力可言。叶圣陶与夏丏尊在《国文百八课》中说:“‘五四’以来国文科的教学,特别在中学里,专重精神或思想一面,忽视了技术训练,……我们根据实际情形立论,偏重技术也是自然而然。”当然显示与众不同的效果是达到了,而其消极的后果却相当严重:过分地强调技术,割裂语文中的原生形态,使其变成了无数的“知识点”,并在后来的“标准化”机械运作中僵死了。正如有人锐眼所注,语文甚至成了数学的复制品——也搞题海大战,进行大量的题型训练。语文的“少慢费差”与这些导向应当有着直接的关系。

 教材的编写,应当说在相当程度上体现着专业、社会及教师的组合。现在教材的粗略化仍问题多多;好在新教材已初步摆脱了原教材中知识与技术的阴影,而显示出重视在传承中以经典与一流作品作为支撑教材主体的价值导向,应当说是个了不起的进步。

 强化工具意识,必然淡化价值意识。语文对现实与潜在问题的警示能力,真正说来是很差的。语文社会用语不规范的现象相当严重。各种媒体、出版物的错别字特别多,用词不当现象,用词随意现象也相当严重。有学者认为,语言文字使用欠佳和混乱的状况,从某种角度上说文化大革命及其后遗留的恶果。有学者还认为是时下人们重科技轻语文,重外语、热衷上网“创造”语言的结果。(苏培成、董琨、王宁《要重视对语言文字规范的使用》,《新华文摘》2001期)

 当然强调人文性,乃是还语文以自然本色,但也不必走极端而排斥题中应有之“技术性”。然而谈到技术性,是否就只能谈其“工具性”?“工具性”的定义源于列宁的“语言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乃特定时期的产物,已不适于现代教学的需要了。

 三、理论的弱视

 语文的诸多问题,其实又都是教学理论水平不高的表示。对于理论指导,过去只强调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当然要坚持指导,但关键是如何指导)而我们似乎是缺乏解读马克思主义经典真正涵义的把握力,因而往往借助于它对意识形态尤其是政治的看法来指导语文教学,结果一切文字、文学现象都教条化了。前些年,谈语文动辄“文道”统合,就是这种捆绑解读与实用主义的图解,其结果使语文教学的教育学、心理学专业基础完全荒废。在相当长时间里,我们都小心尊奉着来自列宁主义故乡的教育经验模式。除此之外都不值一提。

 于是教师“照本宣科”,学生少有学习的热情与主动,甚至在某一时候良好的传统臭不可闻,光辉灿烂的文明几乎断了传承。教育理论受到漠视,而学习与掌握它似乎只是教师的个体行为。师范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也忽视理论课的开设与研究,而有关教育理论课程(课本)也只是概论式,缺少必要的学术引导。

 有文章说,教育学许多人根本不知道,作为一门课程(公共课)没人重视;而令人糟糕的是,一向标榜的教育学根本不成其为科学。更令人痛心的是,教育学陶醉于自己的科学假象,不仅延误了真正的科学教育学的成长,也妨碍了其他类型教育理论的建设。(赵蒙成《教育学的迷惘》,《读书》2001年5期)只是在近些年,随着教育实践的发展,教育理论及其应用才有了较大的改观。

 文革后,语文界出现不少改革的动向,但大多数只是热中于教学方法等技术层面的变动,如“××步”教学法,“×论”教学应用等,并试图在此基础上建立所谓的“大语文”,其实是大言欺人之举。其理论前提、价值论是什么?那些在西方文论或中国古哲那里寻章摘句,是根本不能谈及体系的构建的。“大语文”所需要的哲学基础与教育思想是现在的师资所无法承担的。因此谈到构建,还需要作相当多的物质与精神的积累与准备。

 四、经验主义的狭隘

 实践中经验主义的狭隘集中的体现是所谓的“一桶水”浇注“一碗水”。教育过程缺少必要的条件、环境与互动关系而变成了极其简单的递渡;完全不重视所谓的循循善诱、深入浅出与因材施教等教学的原则与方法。只要教师在专业水平上高出学生一点,似乎便可以胜任所谓的教学工作了。这是对教师职业的极大误解。它完全不解这种职业还是国家教育的目的与实现、社会信托的要求与希望、民族发展的历史与文化传承的体现者。现实中,我们的教育已经出现了许多次品,在那里,教育失去目标,而只剩下近视甚至是自戕性的做法。

 狭隘经验主义的典型表现,还在于把教育变成工厂里的生产行为。其口号是:“我们需要埋头苦干的教书匠,而不是什么教育家!”在这座“工厂”里,整年为着学校下达的任务,不断机械地重复着,教师成了车间流水线上的工人。并且,随着各行各业为了生存而呈现出竞争的加剧,教师便面临着更大的压力。为现在的生存寻找空间,并为日后的发展预备坚实的“基础”,许多教师被“引导”成近乎自虐或他虐性地表现出工作与习性的偏执。其严重的负面是,教师由此可以任意地决定着学生的命运及其发展潜在,正如考试、预选与选拔赛所表现的那样。教师完全忽视甚至漠视教育的真正目的之所在,从而使教育失去本来的意义。这就是厉害冲突的加剧,狭隘功利主义的强化,与价值论的丧失的体现。

 市场竞争,尤其是考试,其实在应试教育大战中已触目惊心。中学教育要围绕着考试转,这是个方向性的错误。其中的原因有:一是做作为检测手段的考试反客为主,因为它乃升学、就业、改变命运的关键环节。二是考试及其说明违背教学大纲的规定,任意圈画,作出“新”导,致使“教”与“考”严重脱节,依照经济实用的原则,必导致“考什么教什么”的反常现象。柳斌说:“考试已异化为一种僵化的框框,一种绳索,一种‘管、卡、压’的工具。”(沈文涛、聂德琴《〈考试说明〉导向何方》,《中学语文教学》2001年2期)这是应当深刻反省的。

 当然应当看到,国家这两年来在考试上的重大改革,以及某些高校招生的新举措,已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但仍是不够的。犹如市场行为需要规范与引导,教育中的非正常的升学压力与竞争导致的学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竞争,实践证明都是错误与悲剧。

 教育应当远离甚至设法规避这种功利而世俗的所谓竞争行为。一个民族不能没有一个安静的后院,这个后院就是她的学校。在这里,教育应当显示其从容、自由的品性。温享英雄俊杰的美梦,锤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张扬他们的聪明才智……又实实在在是多么的重要!这是坚持教育理想与信念的人们所希望看到的。

语文教学也应作如是观。

 作者邮箱: wlm5059@sina..

【篇二】学校校史馆解说词学院校史馆展馆解说词

请解说员对照展厅实际情况和个人语言习惯作出修改。

学院校史馆展馆解说词

各位来宾,大家好!

我是讲解员×××。

欢迎参观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校史馆。

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创建于1953年,其前身为国家级重点中专——河南省交通学校。2004年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晋升高等教育系列,隶属河南省交通省运输厅,是培养公路交通技术与管理人才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2013年10月,我院迎来了六十周年的寿诞,为铭记先贤教诲,发扬交院之精神,延续今日交院之辉煌,特组织建设“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校史馆”,全馆约774平方米,分为序厅、历史厅、现代厅、学子厅和未来厅,从不同角度,全面展示了学院六十年来的奋斗历程和发展成就,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展开时光的翅膀,漫塑历史的长廊,追忆交院逝去的沧桑,感受交院新世纪创造的辉煌!

序厅

我们首先来到的是校史馆的第一部分——序厅,序厅在设计上撷取了交通文化、公路文化、交院文化等,营造了现代开阔、明朗大气的展览氛围。大家可以先感受一下序厅厚重的艺术氛围。序厅主要包括形象墙、学院文化和领导关怀。序厅的左侧为“领导关怀部分”,六十年来河南交通学院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各级领导和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与关怀。我们所迈出的每一步,都凝聚着众多的关爱和期待;我们所取得的每一次成功,都辉映着各级领导的心血和汗水。一次次亲临指导,一句句殷殷叮咛,让交院人深受鼓舞,信心倍增。

序厅中央的形象墙上篆刻的是著名诗人王怀让老师,为我校五十周年校庆而作的诗歌“一条大路”,这首诗将学院五十年代的诞生、六十年代的坎坷、七十年代的涅槃、八十年代的成长、九十年代的壮大和新世纪的辉煌淋漓尽致的表现

了出来。这是一条充满希望的大路,这是一条开满鲜花的道路,这更是一条不断伸向远方的大路„„全体交院人将在这条大路上飞奔,创造一个又一个的辉煌。

右侧在石材墙面上展示的是我院的校训、凝练我院六十年发展概况的校史馆前言、校徽和六十年校庆庆辉。全面展示了我院的精神风貌和文化理念。我们序厅中最后一个亮点就是顶部天花设计,大家可以看到以高速公路为创意,中心设计学院发展的历史年代线,在蓝天白云下,在一往无前的高速公路上,学院踏上了高速发展的列车,谱写出无愧于时代的灿烂华章.

历史厅“峥嵘岁月,六秩如歌”

回首往昔,岁月峥嵘,凝华聚彩,薪火相承。各位嘉宾,我们现在来到的是历史厅。从我院的校史沿革图中可以看出,六十年来,学院经历了一次迁址、两次停办、六次更名。河南交通技术学院之所以能够历经磨难而不衰,饱尝艰辛而不屈,千锤百炼而愈加坚强,靠的就是一代代领路人的英明领导以及全体交院人的精诚团结,使学院在发展的道路上不断超越,不断创新,走出了一条卓越发展之路。下面是我院历任校首和大事记,因为时间仓促、年代久远,给我们的搜集工作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困难,有些老领导的珍贵照片没有及时展示给大家,还请海涵。

从此展厅开始便分阶段介绍学院六十年的发展历程,首先是“1953-1955年,建校初期,艰苦创业”阶段。伴随着共和国晨曦诞生的河南省交通厅干部训练班在当时的省会开封正式创办,当时的办学环境和办学条件异常艰苦,在当时只有一位专职教师的情况下,共举办了四期干训班,两年来为交通系统培训在职干部346人。

1956-1978年“迁址郑州风雨兼程”。1956年,学院迁入郑州市桃源路42号。在艰苦的办学条件下,先后培训在职干部596人,驾驶员979人。一张张粘结历史风霜的文件,一幅幅淹没在岁月深处的照片,道出了我校在建校初期的艰辛和坎坷。1959年秋,我校首次面向社会招生,录取初中毕业生200名,设公路与桥梁、汽车运用与修理两个专业。1960年,成立郑州交通专科学校,学校规模随之得到了进一步扩大,该年招生达688人,其中有大专班、中专

班和技工班,自此,学校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但在1962年,正值国家经济困难时期,省交通厅宣布郑州交专撤销„„这是我校经历的第一次停办。此次停办使学校遭受到了重大损失,学校汽车队57辆载货汽车及有关人员移交给郑州公路运输公司,实习工厂车间的人员及生产设备全部移交郑州汽配厂„„停办的窒息和痛楚,蹉跎岁月的艰难和坎坷,并没有泯灭交通教育工作者的那颗执著的心,他们在严寒中盼望着春天,在黑夜中等待着黎明。终于1964年5月,省交通厅决定在“河南省交通学校旧址成立“河南省交通职业学校”。任命童福康为校长,张爱冬为副校长兼任党总支书记。各位嘉宾可以仔细看下,我们的老校长童福康老师的照片和复校后师生的学习生活概况。

辉煌的结晶,总是与艰辛相伴;前进的步履,总是与曲折相随,文化大革命,成为这个时代学子心中一块难忘的痛痕,1966年,文革风暴席卷大江南北,交通职业学校停止招生。1969年9月,河南省革命委员会交通局革命领导小组正式宣布撤销“河南省交通职业学校”。学校撤销后,校舍被郑州市公路运输公司的一个车队占用。昔时宁静的校园变成了川流不息的停车场,整洁的教室变成了遍地油污的汽车修理车间。学校的教具、图书及其它一切财产设施被瓜分一空。然而,身经顿挫的交院师生,苦负重笈,耕耘不辍,十年坎坷路,终于盼来了改革春风,融化了河南交通教育的冻土。接下来,我们就来到了“1979-2003恢复建校,全面发展”时期,在省交通厅领导的支持下,交校人以特有的坚韧,艰苦奋斗,发奋图强,克服种种困难,战胜重重险阻,如期招收了新生,逐步完成了各种必须的教育教学配备。十年的恢复和重建,交校人以自己的勤劳和智慧扫除了文革带来的阴霾,以踏实的工作作风为交校的后续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各位嘉宾,此部分照片展示的是我校恢复重建时期学习、实习、教学的场景。

在此我们设计了“靳雪帆、王岳”专题展,靳雪帆是我们学校的老校长,他从1965年来到我校担任领导工作,并在这片土地上寒耕热耘,开办了河南省交通学校历史上第一期政工培训班。但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他遭受迫害,但为共和国教育事业奉献的决心却从未改变。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为了党的教育事业,年过花甲的靳雪帆校长挑起了复校的重担,他带领师生克服种种困难,四下斡旋,八方交涉,筹措资金,修缮校舍,使学校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迅速地恢复重建起来,并逐步走入正轨。王岳老师1979年调入河南省交通学校任学生科科长,当时王岳老师和靳雪帆校长等一起用自己实际行动和暖暖温情支起交通学校在那

个时代的学风和师生情谊。王岳老师创作的《跟着共产党走》这首歌,作为优秀革命歌曲的代表,已经成为那个时代永恒的记忆,并且影响了其后的一代又一代人,那激昂雄壮的旋律至今仍在祖国大地上回荡。

各位嘉宾,在此我们撷取红旗的造型元素,来展示1993年我校在40周年校庆之际,学校同部分企事业单位成立的联合办学董事会。有春的耕耘,就有秋的收获,1994年“省级重点中专”和“国家级重点中专”的铜牌定格在了岁月的年轮里,我校迎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飞速发展时期。

1991年盛夏,我校学生管理工作步入半军事化管理新时代。半军事化管理以“思想革命化、内务军营化、行为规范化”为标准,本着“既放又管”的原则,根据交通系统的特点创制出一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模式,培养了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增强了学生的纪律观念,从而形成了“文明、团结、严谨、勤奋”的良好校风,不断接待兄弟学校的考察和观摹。

“2004-2012年锐意进取激情跨越”时期,进入新世纪,我校加快了发展的步伐,2004年,学校顺利升格为“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2008年学院被列为“河南省首批12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项目建设单位”;2009年2月,学院被交通运输部确认为“河南交通行业管理干部培训平台(1+32)建设单位”;2009年2月18日,由我院牵头组建的河南交通运输高等职业教育集团获河南省教育厅批准成立。学院升高职以来,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之路,并作了大量的实践探索,取得了显著效果。2010年11月,经河南省编委批复,学院升格为副厅级单位,2010年12月,厅党组来我院宣布关于徐强等同志职务任免的通知,(豫交党【2010】93号文件)徐强同志担任学院党委书记,李亚杰同志担任学院院长。学院的包容能力和发展空间都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学院干部队伍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

2011年3月,学院在上级主管部门和相关领导及专家的指导下,制定了我院“十二五”发展规划,为学院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2012年1月5日,省交通运输厅党组宣布学院领导班子调整,厅党组决定:李亚杰、张浩、夏青、夏连学、孙建立、贺绍华、华志坚等同志为中国共产党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委员会委员。李亚杰同志兼任学院党委副书记,张浩同志任党委副书记兼工会主席,夏青同志任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夏连学、孙建立、贺绍华、华志坚任副院长,

解福泉、张瑞春任院长助理。学校校史馆解说词

至2013年,学院拥有郑东新区新校区、航海路校区、桃源路校区、龙湖实训基地、马寨培训中心等五个校区,教学用费近千亩,教学设备总值近亿元,教职工415人,年输送各类毕业生达4000人。六十载上下求索,六十年精彩寻梦!几经沉浮,几经变迁,几易校址和校名,历代交院人披荆斩棘,勇往直前,用艰辛与奋斗书写了一段段精彩传奇,用奉献与创新铸就了一座座发展丰碑,用激情与梦想演绎了一曲曲动人乐章。

接下来是我院郑东新区新校区建设专题展。新校区规划在校生规模8400人,总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分两期建设。历史厅的最后是学院历任领导任职年表。

现代厅“励精图治续谱华章”

各位嘉宾,现在我们来到的是我院校史馆的现代厅,现代厅主要讲述的是我院现阶段的发展成就。在现代厅的开篇,首先映入大家眼帘的是学院团结奋进的领导班子,勤职重效的领导班子精诚团结、运筹帷幄,铸造了学院今日气势恢宏的时代乐章。接下来是我学院管理机构表。

六十载薪火承传,一甲子辉煌跨越。漫漫长路,岁月英华,交院走过了一条从艰难起步到蓬勃发展,从繁荣昌盛到跨越升腾的崛起之路。今日之交院,绿树成荫,佳木成行,校舍蔚然,名师荟萃,英才济济,浓厚的文化底蕴,先进的教学设备,雄厚的师资队伍,领先的教育模式掀开了交院崭新的发展篇章。大家现在看到的是学院先进完善的教学生活设施和优美的校园环境。

在院系设置方面,学院形成了基本涵盖交通运输职业岗位和市场紧缺人才专业领域的普通高职专业44个(含专业方向),分属公路学院、汽车学院、物流学院、交通信息工程系、商务旅游系、航运海事系、建筑工程系、机电工程系,学院同时下设公共基础教学部、思想政治教学部、文艺体育部和继续教育学院。

师资队伍是保证教学质量、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学院为培养优秀的交通运输人才,广泛吸纳八方名师才俊,着力打造强有力的师资队伍,学院现拥有专兼职教师669人,副高级以上职称144人,博士、硕士学位或研究生学历教师170人,培养省级学术带头人10名,中青年骨干教师68人,双师素质教师189名;聘请知名学者、技术专家、能工巧匠375人担任客座教授、兼职教师;建成省级教学团队3个,院级教学团队13个;形成了专兼结合、素质优良、结

【篇三】学校校史馆解说词深大校史馆解说词

深圳大学建校30周年办学成果展

解说词

(开场前言)

各位来宾:(可根据参观对象不同改换称呼)

大家好!欢迎莅临深圳大学建校30周年办学成果展现场。我是深圳大学XXX,很荣幸能够陪同大家一起观看展览。

正如深圳经济特区的成就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一篇宏大叙事,深圳大学的成长则是深圳改革开放的一段精彩章节,我们的办学成果展既是对深圳大学建校30年以来办学经验和发展成果的全面总结,也是对深圳大学和深大人艰苦创业、锐意改革、跨越发展奋斗历程的真实呈现。现在就请大家跟随着我一起回顾深圳大学30年的成长故事。

(引领嘉宾走至展馆前厅)这里播放的是我们深圳大学的宣传短片,生动呈现了深圳大学的成长历程。深圳大学是一所“特区大学,窗口大学,实验大学”,她的诞生因为一个伟大的时代——改革开放,她的成长依靠一个杰出的城市——深圳。自1983年建校,到如今,深圳大学已经走过了30年的峥嵘岁月。30年来,她风雨兼程,以办新型高水平大学为己任,脚踏实地、自强不息,紧随特区、锐意改革、快速发展,实现了办学规模、办学层次、办学水平的快速提升,引人瞩目。大家可以驻足观看。

棵树的造型。它的设计理念源于“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寓意,而且这是一棵抽象化的梧桐树。梧桐是凤凰栖息的地方,自古就有“栽下梧桐树,自有凤凰来”的说法,这也隐喻着深大的建设和发展汇聚国内外名师,吸引优秀生源。接下来在展区里面,我们还将看到一棵棵“硕果累累”的树。这上面有很多等边的立方体,这些“方方正正”的立方体,象征着深圳大学严谨的学术态度和优良的学风。

(引领嘉宾从左侧通道进入展厅第一部分)

第一部分自强不息,其命维新——发展沿革

现在我们正式进入展区。我们的展览共分为十个主题版块,通过照片、图表、实物以及视频、电子相册等多种形式,从不同侧面展现深圳大学的成长足迹。现在让我们从深圳大学的发展沿革开始,走近她,了解她。

1983年,深圳经济特区刚刚创立,百业待兴,特区人高瞻远瞩,提出要创办一所“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型大学”。是年3月,市委市政府选址后海湾桂庙地段,划地1500亩,成立筹备委员会,创建深圳大学。由此,深圳大学应运而生,当年筹建、当年招生、当年开学,创造了高等教育史上的“深圳速度”。(指版面1-1小平同志照片,重点介绍)这是1984年1月,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视察深圳经济特区时的照片。当时经过南山粤海门,陪同的市委领导告诉小平同志,说这是深圳大学的校园,春季动土,秋季入学。小平同志听后,特别嘱托“要办好深圳大学”。这一年年底,时任深圳市委书记、市长梁湘同志带着深大秋季开学的录像到北京向小平同志汇报时,小平同志赞叹:这就是深圳速度!深大初创,名校援建,名师云集。当时北大援建中文、外语学科,清华援建电子、建筑学科,人大援建经济、法律学科,学者汤一介、计算机专家杨金标等一批知名学者、专家也齐聚深大。

20世纪90年代,深圳大学着手建立规范的大学本科教学体系,开始从单纯教学型高校向教学科研并重型大学转型。进入21世纪,深大建立起完整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体系,不断探索现代大学制度,向建设高水平大学迈进。95年,深大顺利通过全国首批本科教学合格评价;96年,深大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06年,获得博士学位授权;07年,通过本科教学水平评估。

植根特区沃土的深大,始终坚持以改革为动力办新型大学。创立之初,深大就率先在国内实行了毕业生不包分配和推荐就业的制度、收费制度、奖学金制度、学分制制度、勤工俭学制度等,并率先在后勤部门推行社会化管理,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此后,深大积极抓住各个关键环节和焦点问题推进改革,成效显著。

寓意,主要是重点体现深大作为“窗口大学”的特色。“窗口”的底纹也一律使用深大校园的风光,让观展的人可以透过“窗口”看到深大。

第二部分有教无类,陶铸新人——人才培养

人才培养是学校的核心工作和根本任务。所以,接下来第二部分是深圳大学的人才培养情况。深圳大学以本科教学为中心,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积极开展继续教育。

建校30年,深大的办学规模实现了由建校规划4000人到实际在校生3.2万余人的快速发展。学校不断推进教学改革,因材施教,实行分层次分类教育,实行八年弹性学制、免修制、主辅修、双专业、双学位制等一系列创新举措。教

深圳大学一直努力探索大众化教育下的人才培养新模式,目前主要有小型

化、研究型的学院模式、精选班模式、实验室模式、学术型模式和国际化模式。

深圳大学重视素质教育,建立了素质教育体系,设计了德育、人文、心理等

素质教育课程,开展了普通话、英语口语等素质教育测试,建立了军训基地、艺

深圳大学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也非常重视。学校每年开设创业指导课程,立项资助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并出资创办大学生创业园,举办特色创业教育活动

创业教育的一些情况。其中,2009年7月正式投入运行的创业园,从首批学生企业入驻园区到现在,多家创业园学生企业在各类创新比赛中获得嘉奖和资金支持,发展势头良好。

深圳大学的研究生教育与本科教育同步,教育规模从1985年的两个学科、不足10人,到今天的多学科齐头并进,在校研究生突破6000人大关。学校对研究生的培养,可是说是多元开放、兼容并包。培养的研究生上手快、适应性强。

深圳大学成人教育曾被誉为“深圳大学的另一半”。深大成教学院于学校同期创办,为深圳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人才。

征深大30年来硕果累累的成就。这些刻字的方体,象征着深圳大学“文化的果实”,方体上所刻的字,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理念,比如“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厚积薄发,经世致用”,“视野开阔,注重实际,热衷创新,崇尚竞争”,“脚踏实地,自强不息”等等。在我们的上方,还有一些“鹏鸟”的造型,他们在天空展翅高飞、自由翱翔。

第三部分学术为本,开拓创新——科学研究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深圳大学的科研情况。深圳大学坚持科研强校,创新科研管理体制,积极融入区域产政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为特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技和智力支撑。近年来,无论是自然科学类还是人文社科类的科研项目,项目和经费都在持续增加,重点实验室和研究基地建设成效显著,科研成果水平和影响力也不断提升。牛憨笨院士、倪嘉缵院士、陈国良院士、李景镇教授研究团队等负责的一批重大项目取得重要进展,产出一批优秀科技成果。深圳大学重视应用研究,以新兴产业为导向,贴近社会需求,紧紧围绕深圳特区和珠三角的产业

深大参展高交会的情况,此外,深大也是文博会的分会场之一。(指版面3-9

表格)这是我校的一些重要咨成果。

第四部分深耕细作,固本强基——学科建设

展览的第四部分是学科建设情况。学科是大学教学和科研的重要载体,是大学核心竞争力的体现。深圳大学坚持学科兴校,以“强化基础学科,支持新兴学科,扶持优势学科,重视交叉学科”为原则,提升学科水平,提高学科实力。经过建设发展,学校目前有文、史、哲、经、管、法等11个学科门类,建有理论

经济学、光学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等一批省级重点学科,逐步形成多学科相互交叉渗透、协调发展的格局。专业建设方面,成果丰硕:目前建有80个本科专业,其中有电子信息工程、建筑学等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0个省级特色专业和9个省级名牌专业,形成了一定的特色和优势。此外,学校的硕士点、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的建设也取得一定成效。

第五部分引进培养,凝聚队伍——师资队伍学校校史馆解说词

接下来是深圳大学的师资情况。师资队伍是办好一所大学的关键要素。深圳大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采取引进和培养“两手抓”,深入推进人事改革,努力建立吸引人才、培养人才、激励人才、用好人才的制度环境。2010年10月,深圳大学正式实施《深圳大学人事改革方案》,基本建立以聘任制为核心的新的人事制度。2011年以来,实施“高端人才引进支持计划”,加大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的引进力度,提升师资队伍整体水平。目前,学校已经凝聚了一支结构合理、高学历、教育背景多元并具有国际化背景、创新思维活跃、科研能力强、教

这是评出的深圳大学首届优秀学者和优秀青年学者。

第六部分精心规划,保障有力——办学条件展览的第六部分主要是介绍深圳大学的办学条件。1983年,深圳大学选址深圳湾畔。一批来自清华大学的建筑设计师,精心规划了校园首期工程。1984年,仅用不到7个月的时间,一座实用舒适的现代化校园便出现在与香港隔海相望的粤海门。当年,作为深圳市“八大文化工程”之一的深大首期工程,被评为深圳市1984年“十大新闻”之一,校园规划被评为全国高校最佳校园规划。经过30年的建设发展,美丽的“荔园”被称为中国十大最美大学校园之一。深大现在拥有后海、西丽两个校区,校园总面积2.7平方公里。我们现在所在的是坐落于后海湾的老校区,她的美丽芳容,相信大家也有目共睹。

新校区位于西丽大

【篇四】学校校史馆解说词校史馆解说词

黄

冈

职

院

校

史

馆

解

说学校校史馆解说词

词

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校友们,欢迎你们来到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我是今天的讲解员某某。我们即将参观的是黄冈职业技术学院的校史馆,下面就让我带领大家一起去了解一下。请跟我往里面走。在参观之前提醒大家:校史馆是我们全校师生的智慧结晶,希望大家在观看的同时保护好我们的各项财产。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可以说是与共和国同行,走过了65年的辉煌历程,65年春华秋实,喜育桃李十万,65年斗转星移,旧貌已换新颜。大家请往这边看。首先映入眼帘的这9个鲜红的大字就是我校经过多年的探索总结出来的一套办学战略,我校在树品牌,创特色,建示范这样的办学战略下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成就。而分列其两边的就是我校的校训了,我校在这样的校训精神指引下,已经形成了以崇德为方向,以强能为目的,以务实为方法和手段,以创新为动力的办学思想。

大家在理解完校训之后,请往上面看,这个圆形的图标就是我院额校徽了,大家是不是觉得很耐人寻味呢?整个校徽是以寓意着充满希望的绿色为底色,同时以黄冈两个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大写字母,H和G为基本框架的,H在这里衍生成一条成才之路,是学院为学生成人成才就业创业铺就的通向社会谋求发展的阳光大道,而在我们看到H中间这一横时,是不是感觉像是看到了一只展翅飞翔的大鹏呢?同时它也寓意着一本翻开的书,代表着全院师生正在追求知识,探求真理。看完这些请往这边看:扬子江为我们欢快奔腾,大别山为我们引吭高歌。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我校的校歌了,我校校歌是由原任书记涂普生作词,胡耀武作曲的情况下共同完成的,更值得黄职学子骄傲的是,我校校徽以及校歌在2008年1月份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举办的首届校歌、校徽、校训展评颁奖大会上,均荣获了一等奖的好成绩。

我们学院在各个历史发展时期,都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关怀与支持,李先念、江泽民、温家宝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也都曾来我校实习基地视察,并给予了高度评价,教育部以及省市级各级领导,也多次来

我校检查指导工作。那么这些就是各个时期各级领导视察我校时的留影以及题词了,更值得一提的就是这幅题词了,因为它是原任湖北省政协副主席程运铁所留下的,程运铁便是从我们黄职走出去的校友,是我们的骄傲。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坐落于革命老区黄冈,黄冈可以说是一片红色的土地。经过65年的洗礼,我们的学校才不断成长不断壮大,而它是如何历经沧桑的,不妨让我们一同来关注一下。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我们的校史沿革图了,从图上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从1949年到现在的2014年,我们的学校走过了65年的办学历程,前50年为中专办学,后15年为高职办学。职业技术学院的前身是由黄冈财贸学校、黄冈农业学校、黄冈机电学校合并组建而成的。1949年,刚刚获得解放的黄冈人才短缺,为了培养急需的经济管理干部,我们的黄冈财校在苏东坡曾经吟咏过大江东去的赤壁山上诞生了,而我们的农校和卫校则于1952年先后诞生于黄州,为了培养急需的农机人才,在黄梅的龙感湖又成立了我们的机电工程学校。三校的创建开创了黄冈的职业教育,但是由于文革的影响,在1969年都遭停办。三校在创建初期都有着停办复办、校址变迁、校名变更的共同经历,到了1973年至1974年,复校后的三校汇聚到了我们美丽的南湖,为黄冈职院的组建打下了基础,直到1999年,三校合并组建成了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截止2010年6月,黄冈卫校也一并纳入,从此步入了高职办学的新征程。

第二馆风雨彩虹

各位领导,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风雨彩虹,谱写黄冈中职教育的华章。1949年,刚刚获得解放的黄冈百废待兴,人才短缺,正是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们的三校才得以诞生。我们农校的首任校长钟子恕还与我们的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姚依林进行了合影。下面这些就是建校时的校貌和批文。

这个展板展出的是三校在创建初期所开设的专业以及课程,大家可以看一下,从这些图片上我们不难看出三校在创建初期,办学条件

艰苦,教学条件简陋,但三校人始终坚持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紧密结合,因此培养了大批的优秀毕业生,这些就是当时毕业生的部分留影。三校师生除了日常的工作学习之外,还积极组织参加各项活动,以此来丰富他们的日常生活。由于文革的影响,三校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南湖复校以后,办学条件极为艰苦,素有南湖办学十难之说,但是经过政府的大力扶持以及学校的多方努力,才使得我们的办学条件逐步得到改善,同时面向黄冈的实际需要设置专业,理论联系实际,在原有的专业基础上增设了社会急需的部分专业,这些就是当时新增设的专业以及课程。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学校迎来了发展的契机,进入了建康发展的快车道。到了八十年代末,我们的农校还有了自己的校办幼儿园,而我们财校的卫星接收设施也相对较为完善。同时,三校还主动适应市场,扩大办学规模,到了1999年底,三校建筑总面积就已超过了13万平方米,下面这些照片就反应了改革开放后学校获得发展的新风貌。改革开放后,给我们的学校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师资力量得到了显著的提升,由1979年的不足200人发展到现在已经超过1200多人的师资队伍,这些就是当时在任以及离任的高级职称人员名单。

进入八十年代,三校在办好传统专业的同时,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开办社会急需的专业,以此来增强我们的教学研究以及教学管理,像我们农校的苏友萱副教授、万锡寿老师,财校的王家安老师等都为当时的教学研究和教学管理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同时学校还强化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在校内外建有大批的实验室以及实训基地,以此来保障我们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他们还积极参加各种学术团体活动,发表论文有1000多篇,并且多篇获得省级以上的奖章。

我们的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始终把政治思想工作放在首要位置,并且经常对广大师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活动,以此来丰富他们的文化生活,这些就是三校党团活动和精神文明创建时的场景。在进入90年代,我们的三校抓住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的评估契

机,得到了不断发展与壮大,截止1998年,三校先后被评为省部级重点中专和全国农业系统A等一级学校,到了2010年六月,我们学校被财政部评为首批国家骨干高职院校。除此之外,我们三校还积极开展对外合作与交流,来增强我们的教学实力。在这一钟馆展出的是原三校历任领导一览表,中专办学取得的成就有他们付出的心血,在此我们向他们表示深深的敬意。

第三馆根深叶茂

接下来即将进入的是根深叶茂,让我们一起去了解铸造黄冈高职教育的辉煌。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于1999年七月,是湖北省最早经教育部批建的高校之一,也是黄冈市的第一所高职院校,黄职的组建标志着黄冈职业教育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2000年10月18日,我们学校进行了挂牌庆典仪式,由于近几年来我们学校的飞速发展,这几个展板已经有所变动,由之前的系部改为了院部,这样的多院部,多单位的组织机构自然也离不开我们现任以及离任领导的辛勤奉献。

我校高度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通过多种途径,初步建立起一支结构趋于合理,专兼结合,与学院事业发展相适应的教师队伍,截止到2008年底,我校有专任教师593人,其中也不乏享受省政府专项津贴专家以及省农技110首席专家、省级教学团队和多名楚天技能名师,在人才培养方面,学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构建了一套独具特色的教育模式,由最初的七个专业发展到现在超过54个专业,并且组建成了一批示范性专业,以这些专业课程建设为重点,构建了国家级、省级、院级三级精品课程体系,为我校的人才培养创造了有利条件。这个展板展示出的是我校根据自身的发展情况重点建设的一批国家规划教材和省统编教材,依据多元化的原则,学院先后建立起多个中央财政支持的省级高职教育基地,通过一些实践性教学和技能比赛,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这个展板展出的就是我校学生在校竞赛上的获奖情况,除此之外,我校的广大教师也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工作才,取得了多项教学成果,其中有四项获省级教学成果

【篇五】学校校史馆解说词校史馆解说词

解说词(南风门——校史主题公园——校史馆)

南风门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亲爱的同学们我们现在位于四川师范大学成龙校区的南风门。成龙校区目前有南风门、南云门和西岑门三个校门。南风门宽60米,高19.46米,将门柱设计为净高19.46米寓意四川师范大学建校于1946年。门柱造型的设计加入了传统元素,“F”形相向对立,构成繁体汉字“门”字,强调了鲤鱼跳龙门的象征意义。门柱俯视为“><”状,如一本书的开启状,寓意知识智慧之书开启。门柱体面相互交织的线条,是由个体汉字、字母、数字、符号、公式、定理等内容组合排列而成,寓意川师大文史艺数理化科系完备,互相关联,突出了综合类师范大学的特点。

龙湖大道

南风门正对着的就是龙湖大道。龙湖大道宽38米,长178米,是学校形象集中展示的窗口,它始于入口的铭记广场并经过一系列广场空间延伸至中心湖面,最终越过水面及中心标志以图书馆为对景。硬质铺地为学生和老师提供了开阔的聚会场地,两侧的林荫道树荫浓密、树影婆娑,树下的草坪提供了活动、欣赏沿池风景的场所。池水倒影周围景色,有汀步连接池水两侧。

道路左方的是第一教学楼。总建筑面积43200平方米,共有教室186间;针对教育建筑“人流大且集中”的特色,除西侧设主要入口

外,沿建筑周边还设置了多个入口,以“立体疏散”的方法,多方向、多层次地快速疏散人流。道路右边的是第一实验楼。总建筑面积为23503平方米,主要由物理实验室和公共计算机教室构成。第二、三实验楼位于校园西南侧,在第一教学楼的后面,建筑面积43200平方米;二、三实验楼由通过架空天桥和构架连接组合而成。

第一实验楼的前面是艺术大楼。总建筑面积为12850平方米,主要由音乐学院教学楼、音乐厅和龙湖剧场构成。其中,“龙湖剧场”的音响设施是按照高标准建设的,其音响效果在西部高校堪称一流,可与成都市锦城艺术宫以及娇子艺术中心媲美。

龙湖大道的尽头有一个湖是龙湖。作为校园景观的核心,龙湖是在保留规划地块内自然山丘地形的前提下,利用原有水系(东风渠南支七渠)形成的中心水面。中心湖面宽约六十亩,北浅南深,从校园东南角流入,流经学院行政楼和一教学楼,从西南角流出。湖名的由来有三:一校区地处成都市龙泉驿区,二刘禹锡《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三取“望子成龙”之意,寄托了对莘莘学子的一种美好期望。

桫椤岛:位于龙湖湖心,因洪雅市政府捐赠的十棵桫椤树而得名。桫椤,又名树蕨、蕨树,其树形美观,叶如凤尾,是现今仅存的木本蕨类植物;它的出现距今约三亿多年,比恐龙的出现还早一亿五千万年,故有植物“活化石"之称,被列为国家一类保护植物。岛上的石头刻有“花半坞”,取自于古诗中的“半坞白云耕不尽”,“花自飘零水自流”。

叠水:位于龙湖湖畔,利用自然山体的高差人工造景,改造成叠水瀑布,既有缓冲水势的功能,也形成了一道亮丽的景观。水流随层叠的山势流淌而下,较之飞流直下的瀑布少了一些冲撞之感,较之平缓的湖面又多了一丝节奏感与韵律之美。

校史主题公园

校史主题公园立意追求人文景观与自然风景和谐交融,寓校史教育与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于一体,是成龙校区校园文化建设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由校史长廊和浮雕墙两部分构成。校史长廊以校园步行道为依托,以学校发展历史为线索,以学校各个发展阶段主校门为景观,系统、客观、简要介绍学校发展史;浮雕墙长约120米,依照自然山势,以浮雕形式再现学校各个历史时期重大或重要事件。师生员工在校史主题公园休闲散步自觉接受校史教育,激发爱校、敬校热情。

学校创建于1946年,其诞生与东北大学有直接的历史渊源。抗战初期,东北大学内迁到四川省三台县办学。抗战胜利后,东北大学迁回沈阳,留川师生在东北大学三台校址上创建了川北农工学院,这里就是当时的川北农工学院的校门微缩景观。

接下来我们继续前行,我校的发展起源于川北农工学院,1950年合并川北文学院,更名为川北大学,并迁到四川省南充市。这里就是当时的川北大学的校门的微缩景观。

现在我们所看到的是四川师范学院校门的微缩景观。1952年,以川北大学为主体,合并川东教育学院(原乡村建设学院)、四川大学校校史馆解说词

学和华西大学的部分专业,组建四川师范学院,1956年迁到成都现址。

现在,我们的时光长廊就已经走到了现在。1964年,原成都大学(现西南财经大学)数理化三系并入我校。1999年,原煤炭部成都煤炭干部管理学院并入我校。1985年,经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更名为四川师范大学。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就是四川师范大学狮子山校区的北大门的微缩景观。在这里还值得一提的是2006年,学校被教育部评为本科教学优秀单位。

穿越了我校发展的时光隧道,我们就来到了成龙校区的博观广场,这里是整个校园的最高点。广场中央的有一块“博观石”,这块石头重约50吨,产自成都的著名风景区——银厂沟。石上刻有“博观”二字,取自于朱熹的“博观邃理,近思秘察”。这里也是成龙校区的至高点,站在这个位置可以对我们的成龙校区一览无遗。我们对校史主题公园的参观就在这里告一段落了。

校史主题公园——校史馆

结束了校史长廊的参观,接下来我们将前往校史馆进行参观。现在在我的左手边的就是我们的第一运动场。成龙校区拥有有配套完善、功能齐全的体育场所和体育设施。共有一个体育馆、三个田径场、两个游泳池,八个网球场。此外,在东苑、西苑学生公寓旁还分布有若干篮球、排球场。

好的,在运动场前方的是成龙校区的训练馆。训练馆建筑面积为19059平方米。建筑特色为:大面积使用玻璃幕墙与百叶,极具现代感;并在其立面设计中大量采用竖向线条,突出其体育建筑所特有的动感与视觉冲击力。建筑内部羽毛球馆、体操房、乒乓球馆、篮球馆等一应俱全。

接下来,我再简单为大家介绍一下成龙校区的概况。成龙校区位于成都东南部龙泉驿区,周边为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距成都市区约13.6公里,距狮子山校区约10公里,距东校区约9公里。

成龙校区占地1935亩,净用地1536亩,规划建筑总面积48万平方米,现已建成投入使用的建筑面积约39万平方米。

成龙校区于2006年3月奠基,分三期建设。现一、二期工程已基本完工,并于2008年8月18日正式投入使用,现有学生20000余人。

成龙校区地形地貌属浅丘型,呈波浪式由南向北逐渐增高,宁静而自然。校区规划遵循“以人为本”、“人工之中显自然”的设计理念,充分利用规划地块内的自然山丘和原有水系,意在构筑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青山环抱,碧水相拥”的空间格局。

校区由美国XWHO设计公司进行总体规划设计,中国园林景观设计院进行景观设计。规划汲取了中国传统历史文化和地方文化的精粹,承继传统书院建筑古朴典雅的形制特点,提出了“书院枕清流,桃李润虚谷”的设计构想,旨在塑造一个滋长于浅丘山林之中的现代“翰林书院”;在体现儒家文化的同时,也进一步强调师范大学“学高为

【篇六】学校校史馆解说词淮中校史馆解说词(简短)

沧桑砥砺百十载薪火传承谱新篇

——江苏省淮安中学校史馆解说词(简短)

1.各位来宾,大家好!欢迎大家光临参观我们江苏省淮安中学校史馆。

2.巍巍文通塔,悠悠运河水,是我们淮安中学的标志。我们面对着的屏幕,我们头顶上的灯,我们脚下的河,都是它的体现。大家右手位置是我们校史馆的“前言”和我们学校的校风、教风和学风。

3.在多年的办学历程中,我校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先生、曹卫星省长、胡金波厅长等多位领导都对我校给予了关照和指导。

4.这里的浮雕、历任校长显示了我校百年办学的轨迹。我校主要由国民政府办的江苏省立淮安中学、淮安县立中学和民主政权办的淮安县中学这三脉传承汇聚而来。这是我们的校史沿革表,这是我们的历任校长。

5.这是我们学校的起源-淮安府中学堂(可读上面的解说)

淮安府中学堂

注意:杨锡绂(fú)

对联:

花暖莺捎蜨(dié同蝶),溪喧獭趂(chèn同趁)鱼。

——杜甫《重过何氏五首(之一)》

大概意思:春暖花开,黄莺蝴蝶齐飞;

小溪潺潺,水獭追着鱼儿。

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7月清政府命张之洞等人以日本学制为蓝本,重新拟订学堂章程,于1904年1月公布,即《奏定学堂章程》,是清朝政府颁布的关于学制系统的文件。

江苏省立第九中学(可读上面的解说)

补充:李更生为办学兴教,不惜变卖家产,将住所改为教室。毛泽东称赞他“毁家办学,高风亮节”。(指示边上的牌子)

江苏省立淮安中学(可读上面的解说)

补充:这是显示省立淮安中学基本面貌的沙盘,是根据有关资料和老校友的回忆制成的。

淮安县立中学(可读上面的解说)

淮阜联立中学(可读上面的解说)

补充:当时教材奇缺,语文教材往往就是战报新闻稿和领导同志的文章。

两淮市第二联合中学(可读上面的解说)

补充:这里陈列的《淮安县老解放区教育资料汇编》一书,收录了新政府以校长谭稚成和副校长汪育才名义发布的《两淮市第二联合中学招生简章》,它明确省立淮安中学和县立淮安中学的学生都到二联中登记入学。

淮安县中学(可读上面的解说)

淮安市中学(可读上面的解说)

江苏省淮安中学(可读上面的解说)

6.世纪腾飞部分主要讲的是我们江苏省淮安中学阶段的情况。分新校区建设、科学管理、高效教学、校本科研、塑造灵魂五大部分。

关于新校区建设:新校区占地326亩,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教学楼、实验楼、图书楼、餐厅等,或用我们淮安区著名历史人物的名字号来命名,或以学校前身的书院名来命名,历史感厚重,文化内涵丰富。

关于科学管理:科学管理部分分组织机构、制度建设、人员培训三块,我们请来北京大学原常务副校长王义遒教授开讲座铸师魂,开展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练师能。

关于高效教学:我校始终坚持在提高教学效益上做文章,近年来,高效课堂活动开展得红红火火,结出了丰硕成果。学校被评为区高效课堂创建工作先进单位,《淮安日报》整版报道了我校高效课堂创建经验,学科竞赛、高考等捷报频传。

关于校本科研:学校大力实施科研兴校战略,论文发表数量连年攀升,课题研究层次高、效果好,有力促进了教育教学工作。

关于塑造灵魂部分:塑造灵魂部分包括三大内容:一是我校坚持了三十多年的“学习周总理,努力创三好”活动,这项活动被《德育报》《新华日报》多次广泛报道,已经成为我校的一块德育品牌。二是“自我管理,锻造杰出青少年”活动,这项得到温家宝同志批示和支持的活动在我校开展以来,有效提高了学生自主管理的能力。三是校园文化展示,我们的校园活动、校园社团、校园刊物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我们的荷韵文学社被“意林中国知名中小学文学社联盟”吸收为联盟会员,我校被评为“江苏省中学校园文化建设创新示范点”。富有新意的校园文化对塑造师生灵魂起到了重要作用。

7.110年来,淮安中学培养了大批优秀学子,他们在各自领域取得了突出成绩,做出了巨大贡献。这里的100位校友是他们的杰出代表。

母校成就了校友,广大校友也不忘母校的教育之恩,尽己所能反哺母校,这里的树形灯柱记录了他们赠送给母校的部分礼物和资助母校学子的部分活动。

顶天立地的大树是在辛勤园丁的培育下成长起来的,大家左手边的照片显示了我们的名师风采。

8.现在大家来到的是未来厅。北面是对外交流的情况,南面是学校获得的重要荣誉,东面是放映区,西面是我们的中长期发展规划。

9.(读后记)光阴荏苒,薪火传承,校史展览馆呈现了淮安中学生命延续的脉络。我们不会忘记各级领导的热情关怀,不会忘记社会各界的鼎力相助,不会忘记四方校友的拳拳反哺。无论是奖杯、奖状,还是图表、照片,都将激励我们高擎创一流教育之大旗,肩负继往开来之重任,同心共进,再创辉煌!

10.感谢各位来宾的参观指导。各位如果有需要表达的心意,请在此留下墨宝!谢谢!

【篇七】学校校史馆解说词西安工程大学校史馆解说词(新稿)

西安工程大学校史馆解说词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大家好,欢迎参观西安工程大学校史馆!

前言

西安工程大学是我国西部地区唯一一所以纺织服装为特色的高等学校,现为中央和陕西省共建、以陕西省政府管理为主的学校。

学校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其前身是1912年成立的北京高等工业专门学校机织科,其后历经北平大学工学院机织工程系、西北联合大学机织工程系、西北工学院纺织工程系等多个办学阶段。1978年独立建校,成立西北纺织工学院,隶属纺织工业部。1998年,学校划转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陕西省管理为主。2006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西安工程大学。经过百年风雨历练,学校不断发展壮大,为国家培养出各类高级专门技术人才8万余名,为地方、行业和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校史展分“实业报国负重奋进”(初创阶段1912—1978年)、“务实开拓砥砺前行”(学院阶段1978—2006年)、“秉承传统再创辉煌”(大学阶段2006—至今)三个部分,讲述了西安工程大学风雨沧桑一百载,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的办学历程。

一、独立建校前阶段

实业报国负重奋进(1912—1978年)

1912年,鉴于发展我国纺织工业的重要意义,北京工业专门学校筹设了机织科,这是我国高等院校中创办最早的纺织系科之一,也是我校前身纺织工程系办学历史的开端。

1924年北京工业专门学校更名为北京工业大学,1927年北京工业大学更名为京师大学工科,1928年京师大学工科更名为北平大学第一工学院,1929年北平大学第一工学院更名为北平大学工学院。虽然学校多次更名,但机织科一直是

学校的主要系科,并于1928年改名为机织工程系。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机织工程系随北平大学工学院迁至陕西,先后隶属于西安临时大学和国立西北联合大学。1938年,西北工学院成立,以原北平大学工学院机织工程系为基础,组建成纺织工程系,成为西北工学院的主干系之一。

1952年山西大学纺织系(原铭贤学院纺织系)并入西北工学院纺织工程系。1957年国家高等教育院校调整,纺织工程系先后隶属西安交通大学、陕西工业大学、西北轻工业学院。

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在纺织工程系的基础上,西北纺织工学院成立。

实业救国创办专业(1912—1937年)

从1912年到1937年,随着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和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拓展,学校的办学前身机织科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完善,逐渐形成了侧重毛纺织、漂染整理,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的人才培养体系。

办学思想

1903年,京师高等实业学堂创办伊始,就以“讲求实业,以能办诸实用”为办学方针,即以振兴实业、富国裕民为“设学要旨”。1912年,京师高等实业学堂更名为北京工业专门学校,办学宗旨是:“教授高等工业学术,养成工业人才”。此后,“实业救国”就成为该校的主要办学思想,也一直贯穿在机织科的办学实践中。1934年,北平大学的《国立北平大学组织大纲》中规定:“本大学根据中华民国教育宗旨及其实施方针,以研究高深学术、培养专门人才为宗旨。”北平大学工学院提出了“培养韧作人才,完成建设事业,增高生产技能,实现民生主义”的办学方针。

师资队伍

北京工业专门学校机织科初创时期的科主任先后有罗厅余教授和王家鸾教授,教授有利贡和曾旭新,讲师有郭鸿文等。

机织工程系成长时期的系主任先后有罗厅余教授、王家鸾教授、张汉文教授等。在北平大学工学院机织工程系任教的有张汉文教授、张朵山教授、郭鸿文教授、崔玉田教授、麻沃畲教授和龚明安教授等。

教学实践

1912年,北京工业专门学校机织科创办时确立的专业发展方向是以毛纺织染整为重点。1917年,机织实习工厂落成,其毛纺织染设备在当时具有世界先进水平。

北平大学工学院期间,机织工程系的师资力量得到加强,教学呈现出三大特点:

一是不断完善课程体系,课程分类更加细化,增加了对新技术的讲解,在专业课的广度和深度以及实用性上更加深化;二是不断充实教材内容,机织工程系的专业课教材基本上采用自编讲义,对教授内容进行了更新,新的自编讲义与教学实际结合得更加紧密;三是不断加强实践环节,课程设置大大增加了生产实践的比重。

文化活动

北平大学工学院十分重视文体活动,用以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爱校的情操风尚。当时学校的足球、篮球、排球三大球的比赛为北平大学各院之冠,机织工程系的不少学生都是北平大学代表队的队员,学生还经常组织文化娱乐活动,自编自演文艺节目。

人才培养

1912年机织科成立,1916年机织科首批学生毕业,其中就有后来的机织工程系郭鸿文教授。从1916年—1937年纺织系共培养出毕业生218人。

历经曲折自强不息(1937—1957年)

西迁办学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纺织工程系随北平大学工学院内迁至陕西,先后隶属于国立西安临时大学、国立西北联合大学、西北工学院。

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纺织工程系进行了重整,先后聘请了一批教学能力强的教师来校任教,如李有山教授、王文光教授、李辛凯教授、严灏景教授等。1952年,院系调整,山西大学纺织系(原铭贤学院纺织系)并入纺织工程系,纺织工程系的办学力量得到进一步增强。

师资队伍

1938年西北工学院成立后,先后在纺织工程系任教的教授有:张汉文、张朵山、郭鸿文、任理卿、麻沃畲、崔玉田、吴文烺、孙铎、李有山、王文光、李辛凯、严灏景、张承洪等。其中,张汉文教授是全国著名的毛纺织专家,对纺织工程系的成长和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教学实践

在抗日战争中,纺织工程系是当时“大后方”国立大学中惟有的纺织专业,纺织工程系教授荟萃,课程设置也十分重视基础课的学习,专业课教学逐渐形成并巩固了棉毛并重、以毛为所长的专业特色。

1952年,纺织工程系设本科四年制纤维材料机械工学专业,下设棉纺、毛纺、机织3个专业方向。成立了棉纺、毛纺、机织3个教学小组(后发展为教研组)。纺织工程系不断修订和完善教学计划,加强并改进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学,并强调全面发展、因材施教,重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工作的能力。

人才培养

抗战期间,纺织工程系的学生们怀着“打倒日本,还我山河,重建祖国”的决心,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发奋读书,“七星夜火”、“坝上灯光”被誉为当时学生刻苦学习的美谈。1952年,山西大学纺织系并入纺织工程系,纺织工程系的师资和学生规模都得到了扩充。纺织工程系毛纺专业情形58届学生刘树梅,在校期间出席了全国学代会,受到了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的亲切接见。从1938—1957年纺织工程系共培养出毕业生553人。

艰苦奋斗奠定基础(1957—1978年)

1956年,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国家对纺织技术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国家高教部和纺织工业部同意在陕西省纺织工业局设立西北纺织大学筹建处,筹备建立西北纺织大学,后由于国家经济形势发生变化,建校计划未能实现。

1957年院校调整,纺织工程系并入西安交通大学并从咸阳迁至西安。纺织工程系建立了党的总支部,师资力量也得到了加强。全系教职工从西北工学院时的29人增加到149人,其中教师57人(教授6人,副教授1人,讲师14人,助教36人),为后来西北纺织工学院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西安交通大学期间,纺织工程系先后两次接收了7名蒙古留学生,招收了2

名研究生,这在纺织工程系的办学历史上尚属首次。

纺织工程系的科研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研制出了适用于橡胶轮胎的帘子布和利用气流测定纤维直径的气流式纤维测定仪。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喷气无梭织布、静电纺纱等项目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成果。

1958年,纺织工程系实习工厂建成,为配合教学进行生产实习提供了便利条件。实习工厂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还研制生产了当时陕西市场的短缺产品帘子布、造纸毛毯和其它产品,解决了一些企业的急需。

1960年,纺织工程系由原来的棉纺、毛纺、机织3个专业发展为棉纺、毛纺、机织、针织4个专业。文革期间,纺织工程系一些教师被安排外出办学或下放到农场劳动。在当时极端困难的情况下,纺织工程系克服重重困难,排除干扰,在教学、生产和科研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除了完成纺织工业部委托编写的高等学校通用教材外,还编写了大量的教学讲义和教学法文件。此外,插针式电阻测温仪的原理及应用、单程清棉机的气流及棉块运动等项目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进展。

编写的高等学校通用教材有:《毛纺织染概论》、《棉纤维材料学》、《毛纤维材料学》、《数理统计》、《毛纺实验教程》、《毛纺织设计》。

1972年,纺织工程系恢复招生,棉纺、机织两个专业共招收首届工农兵学员60名。

纺织工程系在教学中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为经济建设服务,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加强与社会的联系,建立了校内外教学基地十几个,派出教师承担10余所省属纺织企业大学的专业教学和专题讲座任务,兴办了师资培训班,还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开门办学。

为了加强专业建设,纺织工程系成立了棉纺、毛纺、机织三个专业委员会。筹办扩大了电工、纺材、棉纺、化学、漂染等实验室,建立了制图模型与机械模型陈列室。科研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绩,试制成功了双向锭子振动测定仪、织机光电频向观测仪等纺织试验仪器和烂花的确凉、涤卡其等纺织新产品,参与研制了军用油罐布、军装絮片等军需品,六色印花机可控硅调整装置、丙烯酸脂浆料、梳棉机大圈条器等科研成果均陆续被应用到实际生产中,喷气织机织边和工艺理论的研究等也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同时,还编写了一批教材和讲义:《棉纺学》、《机织工艺学》、《毛纺工艺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