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杜牧诗三首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蜀道难》教学反思
《蜀道难》是乐府《相和歌辞·瑟调曲》旧题,内容多以山川之险言蜀道之难。
本篇诗人袭用乐府古题而推陈出新,以丰富的想像、奔放的语言、雄健的笔调生动地描绘了由秦人蜀道路上奇丽惊险的山川景色。既写了蜀道的艰难,又写了人生旅程的艰难,并寄予了对国事的忧虑和担心。全诗以强烈的咏叹凭空起事,继之以浩渺混茫的古代传说和高危险峻的山水景物。大起大落的跳跃式的诗歌情感结构,给人以奔腾回旋的动感;流走于其中的气吞山河的宏伟气魄,给人以涤荡心灵的强烈震撼。
全诗气势磅礴,风格豪放,汪洋捭阖,变幻莫测,处处险中见奇,展现了诗人杰出的艺术才能和丰富的想像力。
诗的开首4句是全篇的总纲,以后按蜀道的由来、历史,蜀道沿途各处高峻、阴森、险恶和动荡不定的社会情况等内容次第写来,镜头一组比一组惊心动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在诗中反复叠现吟唱,作者以酣畅淋漓的笔墨,创造出了一个神奇惊险、雄健开阔的高远境界,使全诗的情感始终处于高昂、澎湃之中,回旋激荡,余韵悠长。
《蜀道难》这首诗的优点却成了学生学习这首诗的难点,这就是有限的课时与学习内容过于丰厚之间的矛盾,要想把这首诗讲深讲透看来是不可能的了,所以上课时就要有选择性地进行精讲,最好能让学生自己悟出来。
所以上课时,我删繁就简。我的设计思想是:1、治学方法的指导、治学精神的培养是本设计的基本出发点。2、诗歌教学的终极目标是让所学诗歌融入我们的文化血脉中,“使其言皆出我之口,使其意皆出我之心”。3、教学结构采用板块式,“写、辨、删、改、读、背”,由浅入深,层层推进,逐一落实教学目标。
从上课过程来看,学生较为投入;特别是通过改原诗,然后和原诗进行比较阅读这一环节,从课堂上学生的回答来看,学生能较好理解诗人在此诗中运用的手法,也明白了这些手法的运用给诗歌增添了魅力,从而理解了此诗,也理解了诗人的浪漫主义激情。为了进一步理解此诗,我让学生进行朗诵设计,并说明这样设计的理由,然后根据自己的设计把诗歌读一遍,此环节也起到了一定的效果,学生的热情被调动了起来,尽管他们的朗读还欠缺火候,但从设计的理由上看,学生还是能够理解本诗。
诗歌教学避免面面俱到,有时教师不讲还好,越讲学生倒越模糊,所以上课时一定要避免这一误区。学习诗歌的终极目标是把诗歌融入到自己文化血脉中,要想达到这一目标,前提是必须把诗歌背下来,并不断复习它,咀嚼它,直到“使其言皆出于我之口,使其意皆出我之心”。
在组内课中我上了《杜甫诗三首》一文,课后觉得自己在很多方面都值得进行总结。
总体来说,那节课的效果较好,自己比较满意。首先,自己准备的比较充分,认真揣摩教材,精心设计每一个环节,想好设计的每一个问题,甚至是要说的每一句话。有了这样的准备,在教学中发挥的就十分自如,得心应手。
其次,令自己较为满意的地方就是读,在教学中我设计了多种读,如教师范读,让学生受到感染。学生自渎体会感悟,指名朗读寻找差距,通过各种读,让学生认识到如何把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读出来。
第三,诗句的理解分析,诗是高度精练的语言,是作者情感的体现。析字析词中表达出作者语言的精练,如《春望》一诗中“破、深、溅、惊、连、抵、搔、胜,字字珠玑,准确无误的表达出了作者的情感。在分析过程中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特点,如把“感时花溅泪”
中“溅”改为“流”、“落”,“烽火连三月”中的“连”改为“正”或“整”都不及原来的词。原词更能表达作者伤痛之及的情感。把连”改为“正”或“整”战争的时间变短了,让人认为战争只有三个月,而“连”字却能体现出三月不断却不只是三个月,可见作者用词的准确性。从中向学生渗透古人写诗的态度,如讲解“推敲”故事体现古人此种推敲精神。第四,本节课对学生积极性调动的较好。教学中注意了激励语言的使用,课堂气氛较为轻松,为学生的表现创造了条件。
我教《琵琶行》花了大概两节半课时。开始半节课(前半节课主要讲解上一篇课文没有完成的内容)主要介绍白居易,讲解《琵琶行》序言,通读全文,纠正字音等工作。第二节课开始串讲课文,重点讲解第二自然段中的音乐描写,串讲完第二段后,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然后让学生根据“前奏——轻重音交织——滑涩抑扬——高潮——尾声”的提示,对第二段进行分层次。在串讲第二段时,同样提到了在“银瓶乍破水浆迸”之前出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句子在文学手法上的需要。同时引导学生体会“别时茫茫江浸月”和“唯见江心秋月白”等景物描写的句子在表达感情上的作用。第三节课,前半节课重点在于讲解《李凭箜篌引》并让学生思考、讨论《李凭箜篌引》与《琵琶行》在音乐描写上的不同点。后半节课则在于简单地串讲《琵琶行》的第三、四、五段。
这样的文章重点不在翻译(教师不能纠结于一些字词的讲解),而在于理解和体会。所以,这样的文章对教师的语言感染力要求很高,没有好的语言感染力,不能用暗示性的语言引起学生的联想,是无法使学生体会到文章内在的魅力的,对琵琶女的遭遇,对白居易的现实,学生也就不会产生一丝的同情。教师的讲解要富有感情,教师自己首先要有同情心,学生需要在教师的语言中读出同情,学生才能体会同情。这一点上,我在这堂课的教学中不是做得非常好,虽然我尽量用语言去感染学生,但很明显,感染力不够,我能体会到学生已经知道要同情了,但我觉得程度不够,这个责任在老师。
在进行两篇文章音乐描写不同点的讨论时,我事先准备了大概六个要点,我教授的两个班级是两个层次的班级,1班属于第一层次,10班属于第二层次(全校共三个层次)。讨论并不热烈,这可能和问题有一定的难度有关(需要脑子真正去思考,不是闭着眼睛就能瞎说),当然这并不出乎意料,我课前曾预计是有人回答,但回答不到点子上,然后我慢慢引导写出答案。但上课后的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10班有三个人回答了问题,答出了两个要点;1班有四个人回答了问题,答出了五个要点。
看来我对学生的了解还是不够,个别学生的思想已经开始向深入发展,这是我在以后上课时需要去注意的,特别是1班,以后的教学中可以适当引导他们思考一些深一点的内容。问题的回答人数单一,总是那么几个人,其他同学大多沉默,这个问题早已有了,我要引起重视,今天我在1班就表扬了那几个发言的同学,批评了大多数不发言的学生。
《李商隐诗两首》课后教学反思
伴随着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也在改革的道路上不断向前行进。作为一名语文教育工作者,我深知新课程改革的前途是光明的,但道路又是曲折的,我们重任在肩,因而在这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不断更
新教育理念,改革教学方法,深入探讨、研究、实践与反思。下面我就本学期的人教版必修教材《李商隐诗两首》一节公开课教学谈谈自己在构思本节的教案和实际课堂教学中遇到的和解决的一些问题作一反思:
一、尊重学生主体和学生个性的差异,坚决贯彻以学为主的教学思想。在我的教学方案设计中,我充分考虑到这两首诗尤其是《锦瑟》,是李商隐的代表***诗的无不乐道喜吟,堪称最享盛名,然而本首诗又是最不易理解的,自宋元以来,揣测纷纷,评家莫衷一是,如此朦胧之诗境,怎样处理才合适呢?对这首诗的情感和主题是不是非要学生探个究竟呢?这就得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行了如下教学。第一,呈现目标。在教案中我设计了这样几个教学目标:通过导语让学生基本了解李商隐的生平和诗作特色;体会这两首诗的意境、情感和表现手法,并能背诵这两首诗;体会李商隐诗境高远、语言华美、情深意浓的特点;认识封建社会统治阶级荒淫腐朽的本质,激发忧国忧民的情怀。我认为这几个学习目标是几个具有层次性的具体问题,我在上课时就出示给了学生,以激起学生的思考,明确本节课要学什么,达到一个什么程度。第二、自学检测。我让学生带着上述呈现的教学目标,自读这两首诗,先自行解决这些问题,要求学生在自学过程中,一定要参照课文下面的注释说明去读,将自己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感悟写在诗歌的旁白处,以待下一步交流发言。此时,教师在学生间巡视学习效果,并注意积累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不能解决的问题,学生自己感悟,能感悟到的,教师就不用讲了,我只是关注那些学生心存疑惑或有质疑的地方。第
三、朗读与交流互动。通过学生几分钟的朗读(当然教师要有适当的点拨指导),学生进一步加深了对诗歌本身的理解,在此基础上我又组织学生分成学习小组对上面的教学目标逐个交流学习体会与心得。经过学生一段时间的交流与互动,我发现这两首诗的情感表达、表现手法、诗意的理解已经不是问题了,甚至封建统治者的荒淫腐朽生活学生也能恨得咬牙切齿,这些老师再去引导学生去讲,去理解,还有什么意义呢?只觉得两诗的高远意境学生体会得还不够深度。所以整节课我只讲了这一个问题,我只是提示了这样两点:首先,“杜宇啼春”与“锦瑟”有什么关联呢?原来锦瑟繁弦,哀音怨曲,引起诗人无限悲慨,难言的怨愤如闻杜鹃之凄音,送春归去,一个“托”字不但写出了杜宇之托春心于杜鹃,也写出了佳人之托春心于锦瑟,手挥目送之间,花落水流之趣,诗人妙笔奇情,于此诗人达到了诗境的高潮。其次,“海月”“泪珠”与锦瑟是否也有关联呢?瑟宜月夜,情怨幽深,如此沧海月明之境与“瑟”之关联是可以窥探的。颈联两句所现的,是阴阳冷暖,美玉明珠,境界虽殊,而怅恨则一,诗人对于这一高洁的感情是爱慕的执着,然而又是不敢亵渎、哀思叹惋的。尾联的“此情”更是意境深远,与开端的“华年”遥相呼应,如此情怀,岂待今朝回忆无穷怅恨,即在当时早已是令人不胜怅惘了。这样一来,学生对全诗的意境彻底明白了,时间也只是6——7分钟,所以学生伸手努力就能摘到果实的,一定要让学生自己去摘,要不断让他们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教师力争做的,是能够深入浅出,将复杂问题简单化,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学习习惯,不同层次的学生也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习策略,并有成就感。在这个基础上再让学生去背诵,也只是2——3分钟就能轻而易举地背下来了。
二、转变教学观念,由教师的教完全转变为学生的学。
在这节课的设计中我特别关注学生提出的问题,特别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独特的情感体验,那是他们一生中都难以忘记的,因为那不是教师强加给学生,而是学生自悟的,所以只有遵循学生学的思路,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才能真正
激发老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教学中,我采取了“呈现目标——自学检测——交流互动——点拨指导——总结提升——拓展应用”六步教学法,这不但适用于诗歌的教学,更适用于散文类文体的教学,这样设计的目的就是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宰者,教师教与讲的完全是学生所疑,学生所需,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教师一定不要去参与,让学生一次次品尝到成功的快乐。
当然,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也有很多方面需不断学习,加强修养。主要体现在要重视课堂教学的艺术性。
语文教学的确是一种艺术,有设计艺术,问题艺术,导的艺术,灵活处理课堂问题的艺术等等。“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这是提问的艺术;“善待问者如撞钟”,“扣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这是设问后引起的效果。今天的语文课程改革真的需要科学、合理地继承这些朴素的教学艺术。而我在这堂课中只是觉得忽略了怎样问才会使学生更能准确地体会李商隐个人的情怀和写此诗时所处的环境,评课的老师们也提到了这一点。当然我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会不断地践行古老传统的教学艺术,要不断地以艺术的眼光营造着现代语文教学的理想之境,
总之,优秀的语文素养是人生幸福的基础,只有良好的语文功底,文学修养,教师才会在艺坛上呈现生机,学生才会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更显活力,更有能力与自由去表达思想,与人和谐交往。
是的,语文的学习过程是帮助人实现幸福的过程,它的本身是充满着诗意与快乐的。当然,语文课堂更应该是灵动的心灵之旅,在这快乐的学习之旅中,教师、学生共同倾听着先人留存下来的诗风琴韵,感悟先哲美丽的智慧人生。我们只有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科学、合理地构建我们的语文教学观,教师才会在教的过程中体验到心灵的快乐,学生在学的过程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劝学》教学反思韩强
《劝学》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荀子的一篇议论性散文。自流传以来广泛的受到大家的喜爱和推崇,是人们了解先秦文化、儒家思想重要材料,是人们激励自己、不断提高的力量源泉。在中学课本中,它是激励学生奋发努力、勤奋学习的一篇力作。因此在授课前做了认真的准备,制定了详尽的教学目标。
在知识方面:让学生了解荀子其人;疏通文句,整理积累重要的实、虚词的意义与用法,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固定句;积累本文的名言名句;体会、学习比喻和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体会、学习本文严密的谋篇布局特色;明确如何才能获得教养等等。
在能力方面:注重培养学生声情并茂地诵读文言名篇的能力;培养学生能据已学、据课注、据语境准确解读文句的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自主与合作相结合探究问题能力等等。
在情感方面,在合作探究中让学生体会和谐合作、双赢进步的成就感,激发主动、自觉学习
的主体意识;让学生明白学习之于教养和人生的重要性、学习的基本方法和良好的习惯。
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收到了较好的学习效果,但也有不足,比如课堂的节奏偏慢,为赶时间有点虎头蛇尾,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更好地握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篇二】杜牧诗三首教学反思杜牧诗三首教案杜牧诗三首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诗人生平及创作风格。
2、把握咏史诗的鉴赏方法及托物寓意的艺术手法。
3、学习诗人借古讽今、忧时伤乱的情怀。
4、熟读、背诵《过华清宫绝句》《题乌江亭》
[教学重点]
把握咏史诗的鉴赏方法,学习诗人借古讽今、忧时伤乱的情怀。
[教学难点]
把握咏史诗的鉴赏方法,《早雁》的象征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3分钟)
问1:在哪个人生阶段,人最喜欢回忆过去?为什么?——晚年。因为走到风烛残年时,人们常常会回忆青春年少的风华,思索人生途中的得失教训。问2:一个朝代呢?
默契。而一个王朝的兴、盛、衰、亡正与一个人的生、老、病、死相仿。对于晚唐诗人而言,唐王朝已经走上了无可挽回的下坡路,开元、天宝盛世正如同青春的美梦,而安史之乱恰似惊破美梦的怪影。社会危机加深,末世的景象、仕途的迷茫,使这时期的诗人,对社会和历史的思考出现了新的特色,反映在当时流行的咏史怀古题材中,怀古咏史诗的数量大增,普遍表现出伤时悼乱的情调。杜牧便是众多晚唐诗人中成就最高的一位。我们已经在《阿房宫赋》中领略了杜牧在文赋上的成就,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他在诗歌方面的风流。
二、作者简介:(投影)(1分钟)
杜牧(803-853),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后人称为「小杜」,以别于杜甫。又和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杜牧的祖父杜佑曾经当过宰相,又是著名的历史学家。杜牧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研究文学政治经济,准备入辅为相。文宗大和时中进士后,曾为黄、池、睦、湖等州的刺史,也在朝中做过司勋员外郎、中书圣人等官。但一生仕途并不得意,始终未能施展抱负。咏史诗鉴赏步骤:
A.写了什么史实?——人?地?事?
B.诗人的观点?从哪些词句表现出来?
C.诗人写作的目的?(述己志——知人;忧天下——明世)
D.写作技巧?
三、学习《题乌江亭》
1、朗读全诗,思考:这首诗吟咏了哪段历史?你从诗歌哪些地方知道的?——项羽乌江自刎。题目,江东子弟。
华夏如果有一个战神似的人物,项羽无疑应属第一人选。他平生只失败过一次,然而,这一次失败却败得异常彻底,楚霸王几乎靠一己之力,打垮了秦帝国的军队,号令天下,莫敢不从。而如今,刘邦携天下之众围攻,而自己却四面楚歌。项羽率28骑垓下突围后,来到乌江边,乌江亭长泊舟于江岸,对项羽说:“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羽笑道:“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项羽至死不承认自己的过错,说“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遂自刎而死。后人在其地建有项羽衣冠亭,并塑像纪念。
问:对项羽的选择,作者的态度是什么?你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的?
——不是英雄所为。“包羞忍耻是男儿”因为只有能“包羞忍耻”以图东山再起才是英雄所为。可惜的是项羽一直到死也不知总结教训,只是归于“时不利”,确实有愧于其“英雄”之名。
2、作者议论的依据是什么?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3、诗人写这一历史人物的目的何在?为什么会千古流传?
这里表达了诗人对项羽刚愎自用的批评。诗人对历史事实作出了假设,表达了自己的批判、惋惜之意,亦有与项羽惺惺相惜之情。借古抒怀。
此诗通过议论表达了一个人生哲理,即成就大事不可意气用事,应能忍辱负重,不为一时失败所挫,其中说明了“败不馁”的道理,具有相当积极意义。
5、朗读,读出诗人的情感——批判、惋惜。(1分钟)
4、拓展:
对于乌江自刎,后人纷纷发表自己的议论。比如李清照《夏日绝句》中说:“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自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还有:
题乌江亭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肯:怎肯)
A、李清照王安石的观点是什么?
——李清照对项羽不肯过江东的行为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王安石在这首诗中回答了杜枚的提问,说明楚霸王因为当时政治军事上的一系列错误才导致了军事上的失败,当时的处境已无回天之力。就算项羽回到江东,只怕也难以招集人马卷土重来。
B、为什么三位诗人对项羽之死有如此不同的评价?
——杜枚乃世家子弟,杜牧的祖父杜佑曾经当过宰相,又是著名的历史学家。
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研究文学政治经济,准备入辅为相。杜枚早年仕途不顺,中年时历经磨难,所以,在他看来,只要以平常心看待胜败,“包羞忍辱”,总结失败的教训,必能“卷土重来”。(一家之言,也可有其他解释)
——再看王安石,他是宋朝有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在他担任宰相期间,推行新法,革新政治,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新法触动了贵族官僚和大地主的利益,他们联合起来反对新政,革新失败。在这种情况下,王安石产生了这种看法:形势逼人,就算重头再来,但因失败已成定局,无人支持,是无法转败为胜的。——而李清照则希望以王者的不屈,桀骜的霸气,来唤醒南宋帝王的尊严,读来令人荡气回肠。思考:你如何评价项羽之死?
四、自主阅读〈华清宫绝句〉
分四人小组按照以上步骤鉴赏。(5分钟)
A写了什么史实?——人?地?事?
——吟咏杨贵妃吃荔枝之事。
B、诗人的观点?从哪些词句表现出来?
殿门森重,那“山顶千门”为何要“次第”大开?第三句前四字“一骑红尘”犹如电影中的蒙太奇手法,又将读者的视点移向了山路:黄土飞扬,一骑如飞。人们不禁因这两幅跳跃的景象再生悬念:禁门连开,快马驿传,难道有什么军国大事?然而“妃子笑”三字忽作转折,使人虽然松了口气,却越加不解,甚至因神秘的气氛憋得非要马上知道结果,诗人这才含蓄委婉地揭示谜底:“无人知是荔枝来”。原来这都是杨贵妃使然。
这首诗含蓄而精深,诗人不说玄宗荒淫好色,杨贵妃恃宠而骄,而是以“一骑红尘”与“妃子笑”作对比,含意深远。“一骑红尘”隐含的是无数个驿卒的血汗和无数匹战马的死亡;“妃子笑”的背后,正是封建统治者不恤民力,呈一己之私欲而置民于水火之中的形象写照,而这不由人不联想到春秋时周幽王为博妃子一笑而“烽火戏诸侯”的历史教训。“无人知”发人深思。其实“荔枝来”并非绝无人知,至少“一骑”知,“妃子”知,皇帝更知。这更点出了皇帝为讨妃子欢心而做出的极为荒唐之举。此诗表达含蓄,用语精警,讽刺之意见于其中。
C、诗人写作的目的?
借古讽今。,寄寓自己对历史兴亡的感慨,语含讽刺。一切有责任感、有忧患意识的文人们在看待历史时,无不以深邃的目光、劲健而又流畅的笔调,将写景、抒情同怀古咏史紧密结合在一起,突出表现一种深沉的、盛衰兴亡的历史感慨。直到今天我们还常常用到这一方法。
D、写作技巧?
此诗以小见大,从贡荔枝这一看似小事的角度出发,表达诗人对统治者荒淫骄奢的生活的讽刺。朗读。
四、学习历史是为了当今。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杜牧的一首忧时伤乱的诗歌〈早雁〉。
1、请一位同学朗读诗歌。
2、范读诗歌。
3、指导全体学生朗读诗歌。
4、自读诗歌,了解诗意,同桌之间可以互相讨论,然后思考下面问题。
(1)问:哪个词奠定了全诗的基调?——“哀”(1`)
(2)问:雁为何“哀”?因为有胡人拉弓控弦射雁。
(3)问:综观全诗,可以看出作者对这些流离失所的雁儿们持什么态度?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作者的感情?请说出理由。(2~4`)
——“哀”。对这些雁儿们是深切同情的。从“须知”“岂逐”可以看出,这是一种在无可奈何中发出的劝慰和嘱咐。哀怜大雁的惊飞离散,想到它们异日的无家可归。这是对流离失所的雁无微不至的关切。“须知”“岂逐”,是对雁儿们的深情嘱咐,
(4)雁的“哀”在哪里表现出来?(3`)
——起到烘托作用。清凉的月色映照着宫中孤耸的仙掌,在这静寂的画面上飘过孤雁飘渺的身影,失宠者幽居的长门宫,灯光暗淡,在这种氛围中传来几声失群孤雁的哀鸣。这样就把大雁失群后那种凄凉的景象描写出来了。
(5)诗人通过写早雁,目的是为了表达什么?(4`)
唐武帝会昌二年八月,北方回纥部族大举南侵大同太原等地,大肆掳掠,边地人民流离失所,痛苦不堪。诗人当时在黄州任上,听到这个消息,对边地人民的命运充满关切。八月是大雁开始南飞的季节,诗人目送征雁,触景感怀,因以“早雁”为题,托物寓意,以描写大雁四散惊飞,喻指饱受骚扰、流离失所的边地人民而寄予深切同情。
5、结语(2`)
通过学习这一首诗,我们可以知道,杜牧笔下的早雁是有寄托的。他表面上是写雁,实际上是写人,即把逃避回纥南侵的边地写作四散的早雁。这是象征的表现手法。全诗通过写边地人民的苦况,既有对人民的同情,又隐含着对朝廷未能抵抗强敌、安抚百姓的不满,表现了强烈的现实批判性。
五、总结、背诵。
六、作业:按照所学的咏史诗的鉴赏方法来预习第12课。
板书:
《题乌江亭》项羽——败不馁述己志历史咏史诗《过华清宫绝句》妃子——荒淫误国忧天下现实咏物诗《早雁》早雁——边民托物寓意
【篇三】杜牧诗三首教学反思杜甫诗三首导学案(教师)必修三第5课《杜甫诗三首》导学案(第一课时)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座号:______
2、把握诗歌的意象,品味诗歌的意境;
3、把握情景交融的创作方法。
2、通过诗歌的品读与背诵,初步感知杜甫诗歌的特点。
[预习案]
一、作者及其作品杜牧诗三首教学反思
杜甫(712—770),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人尊称为“诗圣”,赢得中国古典诗坛上的最高尊称,他的诗被称为“诗史”。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历史转折期,在安史之乱中,他颠沛流离,饱经劫难,他有意识地把诗歌当作史笔来写,完整、深刻地反映了这个历史进程。杜甫曾做过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他曾居住在长安的少陵以西,自称“少陵野老”,故亦称他为“杜少陵”。
他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代表作:“三吏”“三别”、《丽人行》、《兵车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春望》《春夜喜雨》、《登岳阳楼》《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等诗,皆为人传诵。
综观杜甫一生思想是“穷年忧黎元”,“致君尧舜上”,所以他的诗歌创作,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这条主线,由此可见杜甫的伟大。他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因而被称为一代“诗史”。杜诗风格,基本上是“沉郁顿挫”,语言和篇章结构又富于变化,讲求炼字炼句。同时,其诗兼备众体,除五古、七古、五律、七律外,还写了不少排律,拗体。艺术手法也多种多样,是唐诗思想艺术的集大成者。
二、解题
“兴”是起兴,“秋兴”即借助秋天的景色来抒发内心的情感。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秋兴(xìng)凋(diāo)伤塞(sài)上急暮砧(zhēn)
二、下列文学常识解说有不正确的一项是:(C)
A.杜甫(712--770),字子美,出生于巩县(今河南),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
B.杜甫曾漫游各地,寓居长安十年,“安史之乱”被俘,逃出后任左拾遗,后弃官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畔,世称浣花草堂。一度任剑南节度参军,检校尚书工部于员外郎,世称杜工部,有《杜工部集》。
C.杜甫唐代现实主义诗人。其作品显示了唐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本人被称为“诗仙”,代表作有《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组诗“三吏”“三别”等等。
D.《秋兴八首》是大历元年(766)杜甫五十五岁旅居夔州时的作品。它是八首蝉联、结构严密、抒情深挚的一组七言律诗,体现了诗人晚年的思想感情和艺术成就。
三、下列诗句的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C)
A.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B.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C.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D.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四、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探究案]
一、诗中写了哪些景物?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这些景物中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作者选取了凋零衰败的枫树林、萧瑟阴森的巫山巫峡、汹涌连天的江水、密布天地之间的夔州风云等景物,再加上两度花开花落的秋菊、孤舟和捣制寒衣的砧声(步骤一);描绘了一幅秋天肃杀萧条、孤寂衰败、阴晦苍凉的画面(步骤二);抒发了诗人晚年颠沛流离的悲苦及思念故乡的孤寂和忧伤之情,同时也寄寓诗人为国家局势危急而担忧的忧国伤时之感(步骤三)。
二、王国维曾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试以本诗的颔联为例来分析本诗情与景的和谐统一。
巫峡里面波浪汹涌,仿佛天也翻动;上空的乌云则像是要压到地面上来似的,天地一片阴沉。(步骤一)
前一句由下及上,后一句由上及下,使秋天萧森的气息充塞于巫山巫峡中。天上地下,江间关塞,到处是惊风骇浪,动荡不安,萧条隐晦,不见天日。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的极度不安,翻腾起伏的忧思和胸中的郁闷不平,也象征了国家局势的危急。两句诗把峡谷的深秋,诗人个人身世以及国家丧乱都包括在里面。(步骤二)诗人既抓住了景物的特点,又把自己的深刻感情融入了进去,很好地做到了情景的和谐统一。(步骤三)
三、赏析“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是如何在写景中表现“故园心”的。
这两句集中体现了诗歌的主旨(步骤一)。此时诗人身在夔州,暮年飘零,羁旅江上,面对第二次看到菊花的开放却是秋天满目的萧条,不觉潸然泪下;联想到自己的老病孤舟,有家难回,又不觉引起了诗人对国家盛衰及个人身世的感慨(步骤二)。这一联表达了诗人漂泊在外的悲苦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寄寓诗人为国家局势危急而担忧的忧国伤时之感(步骤三)。
这是一篇随物兴感、即景寄怀之作。诗人由深秋的衰残景象和阴沉气氛感发情怀,抒写了因战乱而常年流落他乡、不能东归中原的悲哀和对干戈不息、国家前途未卜的担忧。自宋玉在《九辨》中感叹“悲哉!秋之为气也”以来,悲秋成为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主旨,刘禹锡诗韵“自古逢秋悲寂寥”。但杜甫此诗,不但悲自然之秋,更是悲人生之秋和国运衰落之秋,充溢着苍凉的身世之感和家国之悲,含意较一般的悲秋之作远为深厚。
一、下列对《秋兴八首(其一)》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
A.《秋兴八首》是杜甫旅居夔州时所作。这是八首中的第一首,写夔州一带的秋景,寄寓诗人自伤漂泊、思念故园的心情。
B.凡诗人触目所见无不是阴晦凄森的景象,可见诗人心情的孤寂凄楚,又可看出饱经战乱后国家衰败残破。
C.诗中那无所不在的秋色,笼罩了无限的宇宙空间,而它一年一度如期而至,又无言地昭示着大自然岁华摇落,宇宙间的时光如流,人世上的生命不永。
D.诗人在此旅居已近两年,所以说故园之思随着孤舟在江上漂走,只有徒然面对着丛菊的第二次开放,为去年的情景而落泪。(“故园之思随着孤舟在江上漂走”不当,应为“故园之思被孤舟系在了江边”。)
二、下列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B)
A.玉露凋伤枫树林凋伤:使草木凋落衰败
B.塞上风云接地阴塞上:边塞上(应为“夔州的山”)
C.丛菊两开他日泪:两开:第二次开放,这里指第二次看到。他日:往日。
D.白帝城高急暮砧急:急促;砧:捣衣石。
一、知人论世:杜甫经历和诗歌创作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1、读书和漫游时期(三十五岁以前)
这一时期曾先后游历吴、越(今江浙一带)和齐、赵(今山东北部、河北南部),其间曾赴洛阳应举,不第。以后在洛阳遇李白,二人结下深厚友谊,继而又遇高适,三人同游梁、宋(今开封、商丘)。后来李杜又到齐州,分手后又遇于东鲁,再次
分别,就没有机会再见面了。
2、困居长安时期(三十五至四十四岁)
这一时期,杜甫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生活,最后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官。这期间他写了《兵车行》、《丽人行》等批评时政、讽刺权贵的诗篇。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尤为著名,标志着他经历十年长安困苦生活后对朝廷政治、社会现实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3、陷贼和为官时期(四十五至四十八岁)
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把家安置在鄜州,独自去投肃宗,中途为安史叛军俘获,押到长安。他面对混乱的长安,听到官军一再败退的消息,写成《月夜》、《春望》、《哀江头》、《悲陈陶》等诗。后来他潜逃到凤翔行在,做左拾遗。由于忠言直谏,上疏为宰相房琯事被贬华州司功参军。其后,他用诗的形式把他的见闻真实地记录下来,成为他不朽的作品,即“三吏”、“三别”。
4、西南飘泊时期(四十八至五十八岁)
随着九节度官军在相州大败和关辅饥荒,杜甫弃官,携家随人民逃难,经秦州、同谷等地,到了成都,过了一段比较安定的生活。严武入朝,蜀中军阀作乱,他漂流到梓州、阆州。后返成都。严武死,他再度飘泊,在夔州住两年,继又漂流到湖北、湖南一带,病死在湘江上。这时期,其作品有《水槛遣心》、《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病橘》、《登楼》、《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又呈吴郎》、《登高》、《秋兴》、《三绝句》、《岁晏行》等大量名作。
二、近体诗知识
近体诗是唐代诗人创造的一种新诗体,它是相对于唐以前的诗歌而言的,唐以前的诗歌叫古体诗(又称古风),唐人就把新创造的这种诗体叫近体诗或今体诗。它们的区别主要在于格律上的区别,近体诗有很严格的格律,其句数、字数、平仄、对仗、用韵等都有严格的规定。
1、近体诗的格式。近体诗主要有两种格式,即绝句和律诗。
(1)绝句和律诗的区别主要在句数上。
绝句:每首定格为四句,以五言、七言为主,简称五绝、七绝。
律诗:
①诗句字数整齐。分为五言和七言(简称五律、七律)。
②规定诗句数量。一般每首八句(十句以上者称为排律或长律)。
③中间两联必须对仗。每两句成一联,八句律诗计四联,依次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末联)。其中颔联、颈联的上下句必须是对偶句。又,每联中上句称出句,下句称对句。
2、近体诗的格律——押韵、平仄、对仗
(1)押韵
①每首只押一个韵,一般是平声韵,一韵到底。
②凡双数句都要押韵;单数句中3、5、7句绝对不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
(2)对仗
①律诗中间两联一定要对仗,首尾两联可对可不对;
②绝句可对可不对(绝句又叫“截句”)
(3)平仄
①每句中平仄相错。
例:七言四种基本句型:
A、平平仄仄平平仄B、仄仄平平仄仄平
C、平平仄仄仄平平D、仄仄平平平仄仄
②相对与粘连
A、每联出句与对句平仄相对
B、上联的对句与下联的出句平仄相同
③平仄的变更。
1、3、5不论,2、4、6分明
即每句中的第2、4、6字的平仄要符合规定,一般不能变。
三、诗歌鉴赏题的答题模式
(一)分析意境型题目答题思路
(1)提问方式:
①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②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③某几句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2)解答分析: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3)答题步骤:
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篇四】杜牧诗三首教学反思《杜牧诗三首》教师版(1)8、杜牧诗三首
学习目标:1、了解杜牧的生平及创作风格
2、掌握咏史怀古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3、学习咏史怀古诗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学习重难点:学习咏史怀古诗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学习过程:
一:知人论世
作者简介
杜牧(公元803-852),字牧之,晚年居长安城南樊川别墅,后世因称之“杜紫微”、“杜
樊川”。杜牧的诗、赋、古文都负盛名,而以诗的成就最大,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
其诗风格俊爽清丽,独树一帜,并常能寓讽喻、感慨于景物描写中,长于七言律诗和绝句。
二、了解咏史诗鉴赏步骤:
1、写了什么史实?——人?地?事?
2、诗人的观点?从哪些词句表现出来?
3、诗人写作的目的?(述己志——知人;忧天下——明世)
4、写作技巧?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
一、写作背景华清宫在长安东二十五公里临潼县城南骊山下,唐贞观十八年(644)太宗皇帝诏令在
此造殿,赐名汤泉宫。唐玄宗于开元十一年(723)修建为行宫,“始汤井为池,环山列为宫杜牧诗三首教学反思
室,又筑罗城,置百司及十宅”。原名温泉宫,天宝六载(747)改名华清宫,长生殿就在此
宫内,玄宗和杨贵妃曾在这里寻欢作乐。安史之乱后,华清宫遭到了破坏,多年过后,杜牧
经过这里时,早已冷落残败。面对断壁残垣,诗人回忆史事,感慨万千,写下了这三首七绝。
二、内容解析从长安回望骊山,只见花卉树木苍翠,如同一堆堆的锦绣,骊山顶上,众多的宫殿门依
次打开了。一名专使快马飞驰而来,身后扬起一片尘土,于是宫内的妃子笑了,没有人知道
那是专使运来了荔枝。
1、第三句“笑”的背后有着诗人怎样的情感?这句暗用了一个什么典故,其目的是什么?
落泪啊。
这里暗用了“烽火戏诸侯”的典故,目的在于讽刺唐明皇荒淫好色,为了一个妃子,不惜牺
牲民力物力。
2、最后一句说“无人知是荔枝来”,有什么暗示含义?
专使快马加鞭而来,扬起一片尘土,速度如此之快,事情如此紧急,人们还以为是有什么重
要事情要向皇帝汇报,结果专使不过是为妃子送来了荔枝而已,暗示了玄宗对贵妃宠溺之深。
这样造成了强烈的讽刺效果,反映了帝王贵妃们骄奢淫逸的生活。
3、诗人对唐玄宗让专使送荔枝持怎样的态度?写作本诗的最终目的是什么?用了什么写作
手法?
诗人态度,批判、否定,讽刺。最终目的,借古讽今,以史讽今,警戒世君。写作手法,此
诗以小见大,从贡荔枝这一看似小事的角度出发,表达诗人对统治者荒淫骄奢生活的讽刺。
《题乌江亭》
一、写作背景
唐文宗开成四年(839)年,杜牧结束在南方十余年的漂泊生涯后,由宣州赴京时渡江杜牧诗三首教学反思
经过乌江亭,写了这首诗。“乌江亭”即现在安徽和县东北的乌江浦,旧传是项羽自刎之处。
项羽溃围来到乌江,亭长建议渡江,他愧对江东父兄,羞愤自杀。后人在其地建有项羽衣冠
亭,并塑像纪念,唐书法家李阳冰在亭上题有“西楚霸王灵祠”。这首诗针对项羽兵败身亡
的史实,批评他不能总结失败的教训,惋惜他的“英雄”事业归于覆灭,同时暗寓讽刺之意。
二、内容解析
1、对项羽的选择,作者的态度是什么?你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的?不是英雄所为。次句强调指出只有“包羞忍耻”,才是“男儿”。项羽遭到挫折便灰心丧
气,含羞自刎,怎么算得上真正的“男儿”呢?如果卷土重来,说不定还可以成功。诗人对
历史事实作出了假设,表达了自己的批判、惋惜之意。
2、诗人写这一历史人物的目的何在?此诗通过议论表达了一个人生哲理,即成就大事不可意气用事,应能忍辱负重,不为一
时失败所挫,其中说明了“败不馁”的道理,具有相当积极意义。
三、各抒己见
请结合王安石的《乌江亭》和李清照的《夏日绝句》,看看他们是怎样评价项羽的,对此谈
谈你的看法。
题乌江亭夏日绝句
王安石李清照
百战疲劳壮士哀,生当作人杰
中原一败势难回。死亦为鬼雄
江东子弟今虽在,自今思项羽
肯为君王卷土来?不肯过江东
这三首诗借对项羽的评价分别表达了什么观点?
杜牧通过了这首诗,表达了对胜败得失,历史兴衰的看法,胜败乃兵家常事,只要忍辱负
重、重整旗鼓,定能东山再起。
王安石认为民心和形势决定了战争的胜负,历史的规律不可违背
李清照认为人要讲求气节,要有不苟且忍辱的高傲人格和气概。
(总结:三个人对项羽的不同评价与他们个人的经历以及他们所处的时代背
景密不可分,但都表现出诗人对历史冷静的理性的思考。)
练习
过华清宫(其二)杜牧
新丰绿树起黄埃,数骑渔阳探使回。
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
(注:玄宗时,安禄山伺机谋反,玄宗对他却十分宠信,后经人屡奏,他才派人探听虚实,
但安厚赂使者,向玄宗赞其忠心。玄宗自此更加高枕无忧,恣情欢乐。诗前两句正是描写密
探从渔阳经新丰飞马转回长安的情景)
问:有人认为杜诗中的“始”字用得传神,试作简要说明。
唐玄宗陶醉在宫庭乐曲声中,纵情声色,醉生梦死,直到安禄山叛军攻破中原大地,才停止
歌舞。“始”写出了唐玄宗的极度荒淫。
9、李商隐诗三首
《无题二首》其一学习目标:1、了解诗人李商隐生平及创作风格
2、把握《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中虚实结合的写作手法
学习重难点:把握《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中虚实结合的写作手法
学习过程
一、知人论世李商隐:字义山,号玉谿生,又号樊南生,怀州河内人。晚唐诗人,与杜牧齐名,并称“小李杜”。在词采华艳这一点上,与温庭筠接近,后世又称“温李”。唐代后期,统治集团内部党派斗争激烈,而李商隐与当时牛党、李党都有关系,他年轻时受牛党令狐楚赏识而中进士,后来又被李党王茂元招为女婿,因此牛党认为他背恩负德。牛党掌权后,他一直在政治上受到压抑,郁郁不得志,成了牛、李党争的牺牲品。46岁时死在荥阳。
李商隐的诗歌,有的抒发自己政治失意的痛苦心情,有的反映晚唐的政治生活,有的是托古讽今的咏史之作,还有一类描写爱情生活的无题诗,最为后代读者所喜爱。
他的诗有独特的艺术成就:构思新巧,词藻华美,想象丰富,格律严整,风格婉转缠绵。
三、朗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
昨夜星光闪烁,晚风习习,我们在画楼的西畔、桂堂的东边相聚。我虽没有彩凤双飞的翅膀,但我们的心却能像犀牛的角一样灵异,得以相通。隔着座位送钩猜令,春意融融,酒香让人感到温暖,分组射覆赌酒,明亮的烛灯分外红。感叹自己听到报晓的鼓声就不得不去衙门上班,骑马奔走到秘书省的情状就像那被风吹得不断在空中飞旋的蓬草。
四、内容探究
古代诗歌情感主旨归类
思想——忧国忧民之感慨、国破家亡之痛楚、游子逐客之凄凉、征夫思妇之幽怨、怀才不遇之寂寞、报国无门之激愤、建功立业之豪迈、自由悠闲之恬淡、秀美山河之热爱、亲情友情之真挚、归耕隐居之乐、黑暗官场之苦、离别思念之绪、贬官谪居之恨、时光易逝韶光不再之感慨等。
情感——寂寞(愁绪万端、欲说还休、凄清冷落、感伤失落、报国无门、物是人非)、超脱(寄情山水、向往安宁)、豪放(咏史述志、状景抒怀)、婉约(闺中独处、思念情郎、泪洒楼台、月影自怜)、思乡、怀友、题赠。愉悦、欣喜;郁闷、忧愁;孤独、凄清;悲观、失落、伤感;激昂、奔放;乐观、豁达、仰慕、激愤;恬淡、闲适等。
●忧国伤时
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如:杜牧《过华清宫》
反映离乱的痛苦如:杜甫《春望》
同情人民的疾苦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卖炭翁》
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如:杜甫《登楼》
●建功报国
建功立业的渴望如:曹操《龟虽寿》、陆游《书愤》
保家卫国的决心如:王昌龄《从军行》
报国无门的悲伤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山河沦丧的痛苦如:陆游《示儿》、文天祥《过零丁洋》
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如:苏轼《水调歌头;赤壁怀古》
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如:杜甫《兵车行》
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如:屈原《涉江》
●思乡怀人
羁旅愁思如:孟浩然《宿建德江》、温庭筠《商山早行》杜牧诗三首教学反思
思亲念友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边关思乡如: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闺中怀人如:王昌龄《闺怨》、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溪桥柳细》、李白《乐府》(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生活杂感
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如:王维《山居秋暝》、孟浩然《过故人庄》
昔胜今衰的感慨如:姜夔《扬州慢》、刘禹锡《乌衣巷》
借古讽今的情怀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青春易逝的伤感如: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仕途失意的苦闷如:白居易《琵琶行》、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告慰平生的喜悦如:杜甫《春夜喜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送别感怀
依依不舍的留念如:柳永《雨霖铃》、王维《渭城曲》、李白《金陵酒肆留别》情深意长的勉励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坦陈心志的告白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评价主旨类常用术语: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言近旨远:语言浅近易懂,主旨深远。
言简意丰:语言简洁,内容丰富。
意在言外言外之意言在此而意在彼弦外音,味外味言有尽而意无穷:
含蓄蕴藉委婉: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语意含而不露,或表达得不明显,耐人寻味。
【篇五】杜牧诗三首教学反思《马嵬》优秀教学设计及反思为学而教·课堂教学大比武
1
1、检查自学
(1)作者及背景
李商隐,晚唐著名诗人。擅长骈文写作,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浓丽。
天宝十五年(756)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携杨贵妃逃往四川,至马嵬,随行将士不前,杀了杨国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
检查深度自学忠,并坚决要求处死杨贵
就诗歌的理解提出问题。
妃。唐玄宗不得已,令其
自缢而死,史称“马嵬之变”。2.诵读诗歌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3.解决字词,疏通大意。
(1)重点字词(2)学生讨论疏通文意,2、明确学习目标
二、探究发问
2
1、首联中先用“海外”“更九州”的故事概括方士在海外寻见杨贵妃的传说,而用“徒闻”加以否定。玄宗听术士说杨贵妃在仙山上还记着“世世为夫妇”的誓言,可是缘
三、讨论释疑
分已尽,于事无补。有何用意?
2、颔联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观点?
3、从咏史诗角度出发思考,《马嵬(其二)》有什么写作特点?
四、品读悟道
3
开展深度讨论结合注释13可知,
小组内定向充分讨论,各抒己见,由组长记录并推举一人总结发言。条分缕析,有理有据。
首联开门见山,点出诗歌主要描述对象及事件,对回答“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的发问,作了铺垫。问题摄入点难度不大。
师生共同明确。问题一:用典手法。讽刺唐玄宗痴心妄想,也写出了唐玄宗的爱情之悲。问题二:对比反衬手法。“虎旅传宵柝”的逃难生活和“鸡人报晓筹”的宫内生活相对比,昔乐今苦,暗示主人公渴望重享昔日的安乐。再用“空闻”和“无复”相呼应,表现希望已幻灭,昔安今危的不同处境和心情跃然纸上。
问题三:(1)从章法上看,采用了倒叙的手法。(2)从表现手法上看,采用了对比反衬手法。
学生展示:推荐人发言,相关小组补充。
学生深度展示课堂上,学生语言表达上没有严谨的逻辑和条理,老师适当引导,同时投影课件,文字形式展示回答问题时的逻辑性,条理性。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