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教案语文教案01诗词二首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诗词二首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2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辛弃疾及其《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丑奴儿》的原文及译文。
2.引导学生体会词意及感情。
3.培养学生热爱宋词的情感。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辛弃疾及其《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丑奴儿》的原文及译文。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词意及感情。
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二、出示译文。
1、出示宋词文意。
2、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3、小组内展开交流讨论。
三、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重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教案
四、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五、学生练读
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巡视,及时发现巡视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教案
六、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什么?并思考课后问题。
【篇二】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教案《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注音及解释整理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教案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chǒunúér
shūbóshāndàozhōnɡbì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xīnqìjí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教案
辛弃疾
shàoniánbùshíchóuzīwèiàishànɡcénɡlóu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àishànɡcénɡlóuwéifùxīncíqiǎngshuōchóu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érjīnshíjìnchóuzīwèiyùshuōhuánxiū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yùshuōhuánxiūquèdàotiānliánɡhǎoɡèqiū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一、词句解释
(1)丑奴儿:词牌名。又叫做采桑子
(2)博山:在今江西省广丰县西南。因状如庐山香炉峰,故名。淳熙八年(1181)辛
弃疾罢职退居上饶,常过博山。
(3)少年:指年轻的时候。不识:不懂,不知道什么是。
(4)“为赋”句:为了写出新词,没有愁而硬要说有愁。强(qiǎng):勉强地。
(5)识尽:尝够,深深懂得。
(6)欲说还(huán)休:难于启齿的感情,内心有所顾虑而不敢表达。
(7)休:停止。
二、原文译文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人年少时不知道忧愁的滋味,喜欢登高远望。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喜欢登高远望,为写一首新词无愁而勉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现在尝尽了忧愁的滋味,想说却说不出。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想说却说不出,却说好一个凉爽的秋天啊!
三、作品简介
作品名称: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作品别名: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创作年代:南宋作品出处:《稼轩长短句》
文学体裁:词作者:辛弃疾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是宋代大词人辛弃疾被弹劾去职、闲居带湖时在博山道中一壁上所作的一首词。上片描绘出少年涉世未深却故作深沉的情态,下片写出满腹愁苦却无处倾诉的抑郁,通过“少年”时与“而今”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受压抑、遭排挤、报国无门的痛苦之情。全词突出地渲染了一个“愁”字,以此作为贯串全篇的线索,构思精巧,感情真率而又委婉,言浅意深,令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