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美丽叫无私奉献300(一)
有一种美丽叫奉献
4月10日,赣南日报二版刊发了一篇《母爱,温暖一片晴空》的长篇通讯稿,文章详细报道了宁都县洛口镇高排村66岁的普通农妇李连秀,45年如一日,含辛茹苦照顾先天性脑瘫的儿子罗西斗,为他穿衣、喂饭、端屎端尿的感人事迹。连日来,各类媒体纷纷转载,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她那如大海般的母爱,为广大人民树起了一根标杆。
“母爱,是世间最无私的爱,是世间最真诚的付出,是世间最永久的关怀”。一个农村妇女,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更不会说什么豪言壮语。虽然她没有做出孟母三迁那样流芳百世的壮举,却用自己的朴实行动诠释了母爱的伟大。其实,这就是一种无私奉献精神。
赣州是客家摇篮,在客家先民生生不息、不断繁衍的历程中,奉献作为民族精神的一种“精品”,从来就不缺乏。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了新中国的伟大事业,不惜抛头颅洒热血,涌现出了一大批为国为民无私奉献的仁人志士;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各种奉献的先进典型更是层出不穷:“最美武警”李超勇斗歹徒而壮烈牺牲、“爱心婆婆”吴金秀几十载如一日尊师重教„„
奉献,就意味着付出。当前,全市上下正全力投入到推进赣南苏区振兴发展战略工作之中,面对老区贫穷落后的面貌,如何负重前行、实现赣南苏区振兴?广大党员干部就应该发扬这种无私奉献的优良传统,改革面前有“闯劲”,困难面前有“韧劲”,业务面前有“干
劲”,学习面前有“钻劲”,将奉献转化为一种信仰,迸发出蓬勃激情,自觉地忠于职守,尽职尽责,做一名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的人。
无论时代怎样变迁,奉献永远最美丽。
有一种美丽叫无私奉献300(二)有一种精神,叫奉献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以及在座的各位朋友:
大家好!我是来自****的员工***。今天,我怀着无比喜悦和激动的心情,在这里与大家一起为长庆40周年华诞和采油二厂39岁生日祝福、喝彩,我演讲的题目是《有一种精神,叫奉献》。
都说,在陇东这块蕴藏着黑色金子的沃土上,有一种精神,一种“热爱油田、忠诚事业、奉献岗位”的石油精神,熠熠生辉,芬芳久远„„从初次踏上这片土地,看到山峁之间那些红色的抽油机、白色的井站,听到“三块石头支口锅,一顶帐篷搭个窝”的故事;到真正成为一名石油工人,行走在群山环绕的山间小路,与山同在,忍受着寂寞和孤独时,我才真切体味到了石油精神的内涵:石油精神,是雨中保路拉油的艰辛,是雪中工作不畏严寒的热情,是黑夜里保卫油区安宁彻夜未眠的耐心!苦也罢,累也罢,孤单寂寞也罢,石油人眼里闪烁的始终是希望的光彩,那些随风逝去的泪水与欢笑,喜悦与失望,全都是石油人生命中最值得回忆的岁月!
悠悠岁月,千姿百态的生活,随着时光的远去一切都会慢慢的被遗忘,但有些人、有些事却因为其特殊的意义,永远镌刻在人们的记忆深处,纵使你千百次的删除、刷新,也无法将他们抹去!
1971年9月,是采二人最难忘的一个秋天,庆城县马岭镇钻探出了第一口油井——“庆一井”,首次获得了日产36.2立方米的工业油流,从而拉开了陇东石油大会战的序幕。紧接着,“庆二井”、“长十井”、“岭九井”等陆续喷油,沉睡的马岭川苏醒了,整个陇东地区沸腾了!从此,滚滚的石油河开始在这里流淌,沉寂了千年的荒山,因为发现了石油而不再沉寂;荒凉了多年的生命禁区,因为石油的开发而不再荒凉。成千上万个充满壮志豪情的采二人,犹如一支乘风破浪的舰队,在浩瀚无边的油海中逐浪前行,奋战于淡烟疏雨里,搏击于风吼雷鸣中„„
忘不了在生产任务繁重的日子里,他们彻夜未眠奔波的劳苦;忘不了在新井投产的日子里,他们风雨无阻、披星戴月、辛勤工作的身影;忘不了在雨雪封山的日子里,他们抗击严寒、保路拉油的壮志;更忘不了在不法分子猖獗的日子里,他们不顾个人安危与偷油歹徒拼搏的豪情。39年来,成长的喜悦与交织在一起的烦恼都已渐渐远去,消逝
在幸福人们的眉宇之间;39年来,步履艰辛的跋涉与交织在一起的泪水都已随风飘逝,消溶在无尽的岁月里。39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那转身的一瞬间,而采油二厂那健硕的身躯与旺盛的生命又何止一个39年。在油田不断成长和壮大的历程中,一代代石油人为此付出了青春和热血,在他们的身上看到的是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百折不挠的拼搏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爱厂如家的奉献精神。
39年间,采二人怀着“我为祖国献石油”的满腔热忱,辗转在陇东这片黄土地上,以领跑者的姿态为长庆油田树立了一个又一个的丰碑。作为采油二厂的一名员工,我在这里成长,默默奋斗在我热爱的石油事业当中,见证油田发展的风雨历程。当年,老一辈石油人立下了“宁可少活二十年,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豪言壮语,怀着建设大油田的赤诚之心,开始了异常艰苦的创业之战;而今,我们新一代的石油人更应该接过他们手中的接力棒,将这种顽强不息的精神一辈辈传下去,用新技术、新科学建设一个现代化的大油田。
都说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其实山峁沟壑中的风景也别有一番风味。“只要用心,就能做好”,简简单单8个字,像一面鲜艳的旗帜,在采油二厂的每一个角落灿烂开放,升腾出采二人矢志不渝的承诺,凝聚成采二人“重上200万,挺进300万,实现新发展”的坚定信念和豪情壮志。看,昔日的空旷山脉,如今已是繁星点点,那点点亮光,宛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照亮整个山涧;一座座花园式的井站,雨后春笋一般遍布山野;一条条输油管线,犹如巨龙穿梭于梁峁,给空寂的大山增添了数不尽的光彩。
搏击风浪立潮头,油海征战数风流,40年来,采二人精管理,保安全,挑夜灯,勤钻研,找措施,促上产,在大风大浪中吹响挺进的号角,从生产管理的创新到生活设施的改善;从“西峰油田”到“马岭下面找马岭”,从花园式井站到免费就餐„„一路栉风沐雨,一路开拓创新,处处书写着采二人对石油事业的痴情和执着。
几多艰辛,几多感慨,几多回忆,都源于一种挥之不去的石油情怀。巍巍大山可以作证,天上的日月星辰可以作证,默默流淌的环江水可以作证,奋战在采油二厂的无数将士们,正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谱写着油田大发展的壮丽篇章!
有一种美丽叫无私奉献300(三)无私奉献
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人们无不把真善美视为一种道德风范和精神境界,作为修身养性,完善自我的行为准则。大凡历史上有作为的人皆以此为其精神动力。
“个体心理学”创始人阿德勒曾经说过:“奉献乃是生活的真实意义。假如我们在今日检视我们从祖先手里接下来的遗物,我们将会看到什么?他们留下来的东西,都是他们对人类生活的贡献。”
奥斯特洛夫斯基也曾经讲过:“人生最美好的,就是在你停止生存时,也还能以你所创造的一切为人们服务。”
曹禺先生说过:“一个真正的人,应该为人民用尽自己的才智、专长和精力,再离开人间。不然,他总会感到遗憾,浪费了有限的生命。”
近代思想家文学家鲁迅也曾说过“一个人只知道吃光、用光、什么也不留一点给后来的人们,这样的人不配享有做人的尊严和权力”。
我国历史上的诸葛亮就曾提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该看他取得什么”,又说“一个人对社会的价值首先取决于他的感情、思想和行动对增进人类利益有多大作用”。这些至理名言所表达的一个共同理念就是,人活着要有价值,而这种价值须以为百姓、为国家、为人类多做贡献来体现。
无私奉献是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必然要求
我们之所以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奉献者努力的结果。我们可以奉献聪明才智,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可以奉献物质经济,帮助那些陷入困境的人;可以奉献青春年华,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工作;甚至可以奉献生命,为祖国献身。
第八讲无私奉献
临沂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无私奉献是沂蒙精神的核心和实质,体现的是沂蒙人民在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关系时顾全大局、公而忘私、自我牺牲、勇于奉献的价值取向。
革命战争年代,沂蒙人民倾其所有支持中国革命,为了革命的胜利,无私地奉献出自己的一切乃至生命,留下了彪炳千秋的英雄事迹。
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新时期,沂蒙人民总是以党和国家利益为重,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满腔热情地主动承担义务和责任,宁愿牺牲小家也要顾全大家,总是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让给别人,充分体现了老区人民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崇高的思想境界,为国家建设和民族强盛默默地作着奉献,继续表现出了高尚的共产主义思想品格和道德情操。
一、沂蒙人民无私奉献的具体表现
(一)不怕牺牲奋勇支前
(二)顾全大局搞建设
(三)公而忘私乐奉献
(一)不怕牺牲奋勇支前
1、一切为了前线
2、沂蒙母亲
3、沂蒙六姐妹
4、用小车把革命推过长江
•战争是军事力量的比较,但其背后是物质力量和人心向背的较量。
•沂蒙人民怀着对党的无限忠诚,在战火纷飞的革命岁月里,前线民工舍生忘死支前参战,后方人员夜以继日工作,全力支援前线。“全力支前,全面支前,全程支前,破家支前”是当时沂
蒙人民提出的支前口号。“大军连营七百里,村村灯火到天明”,这是当时沂蒙根据地人民全力支前的真实景况。
•前线,沂蒙根据地人民召之即来,推着独轮小车、抬着担架,奋勇参加战地支前;•在后方,沂蒙根据地人民勒紧腰带,省吃俭用,为革命斗争准备较为充足的物质,将革命一程又一程地推向胜利。
“我就是躺在棺材里也忘不了沂蒙山人。他们用小米供养了革命,用小车把革命推过了长江!”这是当年曾在沂蒙山区驰骋战场的陈毅元帅发自内心的感慨。
战地支前
站岗放哨、铺线传令等。•人民军队在作战期间,需要大量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