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目中的英雄800字(一)
榜样诞生希望
101中学张强(55分)
榜样能够化成一股巨大的人格力量,迅如光速而追附万物,产生民族之希
望社稷之愿景,理固如是。
近两年,由国家机关和媒体分别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青少年的榜样
清单的组成十分积极且合理。里面有开国领袖、民主先驱,也有千古帝王、人
臣楷模;既有飞天英雄、体育骄子,亦不乏科学先驱、人民公仆;影视明星、
战争先烈甚至自己的父母也名列其中。显然,这样的清单为我民族的青年树立
了优秀的榜样,其裨益必将长久不绝。
敬而思。选择自己心目中的英雄就必定得领悟其背后所蕴含的人文象征,
思考其个体价值体现的原因。崇拜炙手可热翻云覆雨的作威作福者,青年必困
于世故而了无生气;崇拜骄奢淫逸尸位素餐的膏粱子弟,青年必惰于发奋而不
思向前。反之,“先有发奋之青年,而后有发奋之国家”。诚然。在这种积极理
性的“崇拜思索”之后,必将使我国未来一代的价值取向正确不易,而使人文
思想得到有益的沉淀。事实上,国外的许多事例已力证了这一点。从马丁路德
金被推上主流舞台,到格瓦拉的头像被争相购买,这种“崇拜思考”给种族歧
视阶级压迫的思潮以当头一棒,让和谐友爱的社会理想在国家的意识形态中得
以占据一席之地。
思而行。有了对榜样的思索,必然产生一定的行为效果。回首既往,我中
华民族的代代英雄儿女,正是在思之后挺身而出,报效国家,从而实现了个人
抱负的。孙中山先生青年时矢志做第二个洪秀全,于是我们看到“鸿鹄再高举,
天地睹方圆”,几十年间,他奔走呼号,屡败屡战,使民主共和的理念深入人心。
秋瑾矢志做第二个李清照,我们看到,她以平民之位思公卿之责念国家之事,
以女儿之身求人格平等爱情之尊„„不正是有了一批批思而后行的孙中山、秋
瑾,民族的文明才得以延续吗?
过去和未来血脉相承,历史与现实惊人相似。在竞争日益激烈、全球化浪
潮不断推进的当代,只有在青年时选择正确的榜样,才能定好人生坐标,不为
物欲所吞噬,从而实现个人的伟大抱负。而我民族青年之选择正是积极理性而
多元的,这让我们有理由相信,当他们独领风骚时,中华民族必将文明圣火不
灭,浩然正气不衰,发展洪流不绝。
总之,敬而思,思而行,行必高远。
英雄毛泽东(45—48)
北京19中高三2班:聂筱凡
静观近两年“谁是你心目中的英雄”问卷调查,毛泽东高居榜首。我想,
这绝非偶然,纵贯领袖的一生,他是政治家,是军事家,是诗人,且每一个领
域都做到了极致,真可谓“生如夏花般绚烂”了。
政治家毛泽东
不会有人否认,毛泽东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早在1927年,他便敏锐的洞
察出中国历史的发展方向,在长沙成立了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在以后数十
年的生涯中,他坚强的站在时代的风口浪尖,引领历史潮流。在八七,遵义等
会议上,更是力挽狂澜于既倒,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而后,领导人民奋勇战
斗,在战火中打出一个新中国,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他的政治才能让他
在政坛上光芒四射。
军事家毛泽东
毋庸置疑,毛泽东又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
“四渡赤水出奇兵,乌江天险重飞渡,兵临贵阳逼昆明,敌人弃甲丢烟枪
哪,我军乘胜赶路程,调虎离山裘金沙呀,毛主席用兵真如神。”一曲《四渡赤
水》,让我们看到了毛泽东的神机妙算,用兵如神。面对这样一个军事天才,只
怕古代那些自称“熟读兵书,精通韬略”的谋士也要自叹不如了。他的军事才
能让他在战场上所向披靡。
诗人毛泽东
“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你能想像这样委婉细腻的词句出自毛泽
东这位叱诧风云的伟人吗?爱人远在天边,感无限凄凉,故“夜深披衣起从数
寒星。”但毛泽东的词中更多的还是气势磅礴的雄浑:有“指点江山,激物文字”
的风流,有“粪土当年万户侯”的傲然,有“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气魄,
更有“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的傲视一切的雄风。他的文才与他的壮志雄心相辉映,成就
了这位词坛健将。
岁月如流,时光飞逝。如今,这位伟人已静静的躺在尘封的历史深处。但
往事并不如烟,并没消散到无迹可寻。今日,这位伟人仍旧穿越时空,停驻在
当代青年的心里,成为他们心中的英雄。
寂寞英雄(52—55)
人大附中顾从云
当金戈铁马的喊杀声渐渐远去,当时代变革的巨震慢慢平息,谁,还能成
为当今时代学生心目中的英雄?在去年的媒体调查中,我看到有曾经的伟大领
袖,现在的影视明星,还有战争年代不屈的革命志士——直到最后,袁隆平教
授的名字才挤进我的眼帘。这位惟一入选的科学家像是在默默守望着被调查者
对科学家的那一点敬重,但在今年的调查结果中,这位惟一的守望者也消失了。
英雄,带给人们的往往是精神和思想上的巨大激励,而不少科学家正以他
们自身高尚的人格,使知晓他们事迹的人们深深感动。榜上有名的黄继光、董
存瑞等人的壮举固然令人叹服,但巴斯德从疯狗口中吸取唾液以研制狂犬疫苗
的行为,难道就算不上英勇吗?为了那至少是同样崇高的目的,有多少科学家
在实验室里,写字台上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但在大众心目中,却存留不下一点
影子。更有多少科研工作者,以其兢兢业业的工作,为国家,为人类带来了巨
大福利,却少有人知。昨天的《大家》节目里介绍了何泽慧,这位九十二岁的
中科院院士,至今仍带病坚持工作,但又有多少人能把她的名字与原子弹制造
元勋联系起来呢?何老那踽踽独行的身影,就像一个时代的问号。
所以他们是寂寞的。虽然在今天,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关注,
但太多的人并不真正了解真正的科学精神和为之辛勤耕耘的科研工作者们。神
舟飞船上天,的确是民族盛事,而把杨利伟等
人看作新的民族英雄,甚至为其塑像立传,这,似乎也无可厚非。不过,航天
员的贡献固然不可忽视,但倘若将其与千千万万为之抛洒青春、耗尽心力的科
研工作者的贡献相比,哪一个更能算得上“英雄”?答案是不言而明的,可社
会的浮躁使得他们不得不默默无名,即使有英雄般的感召力量,做出了英雄式
的贡献,他们,仍然不被看作英雄。
这对于他们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摆脱众人的注目,寂寞,往往与智
慧相邻。但这调查及其所反映的社会现象,对我们来说却并不乐观。不能不看
到,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对科学的淡漠所导致的,是我国大量科普杂志经营的
举步维艰,更是我国城镇居民的公众科学素养水平不及发达国家的四分之一!
四分之一,意味着某些在发达国家早已成为常识的科学知识在国内知者寥寥,
意味着“公众理解科学”的目标还远远没有实现。而国家的科技振兴仰赖的不
只是某几个高新技术产业,更重要的,是全社会对科学的关注。而在全球都在
以比拼科技生产力为第一要务的现在,漠视的状况如果延续,后果,实在令人
难以想象。
希腊神话中的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从天庭盗取了象征智慧的火,虽然忍受
酷刑,却被人们敬为真正的英雄。而现在,我们也应更多地将目光转向那些播
散科学之光的人们。在今天,他们的品质与贡献决不逊于那些过往的伟大人物。
关注他们,尊重他们,民族复兴的火炬才能熊熊燃起。
让英雄不再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