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关于月球的一些知识》
月球直径约3474.8公里,大约是地球的1/4、太阳的1/400,月球到地球的距离相当于地球到太阳的距离的1/400,所以从地球上看去月亮和太阳一样大。月球的体积大概有地球的1/49,质量约7350亿亿吨,差不多相当于地球质量的1/81左右,月
半度,即与月面的视直径相若。与其他卫星不同,月球的轨道平面较接近
方比月球平均半径长4公里,有的地方则短5公里(如范德格拉夫洼地)。背面未发现“质量瘤”。背面的月壳比正面厚,最厚处达150公里,而正面月壳厚度只有60公里左右。
环形山
环形山这个名字是伽利略起的。是月面的显著特征,几乎布满了整个月面。最大的环形山是南极附近的贝利环形山,直径295千米,比海南岛还大一点。小的环形山甚至可能是一个几十厘米的坑洞。直径不小于1000米的大约有33000个。占月面表面积的7%-10%。
有个日本学者1969年提出一个环形山分类法,分为克拉维型(古老的环形山,一般都面目全非,有的环山中有山)哥白尼型(年轻的环形山,常有“辐射纹”,内壁一般带有同心圆状的段丘,中央一般有中央峰)阿基米德型(环壁较低,可能从哥白尼型演变而来)碗型和酒窝型(小型环形山,有的直径不到3米)。
环形山的形成现有两种说法:“撞击说”与“火山说”。
“撞击说”是指月球因被其他行星撞击而有现在人类所看到的环形山。
“火山说”是指月球上本有许多火山,最后火山爆发而形成了环形山。
但是,现在的科学家主张的是“撞击说”。
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它与地球的平均距离约为384401千米。它的平均直径约为3476千米,地球直径的3/11。月球的表面积有3800万平方千米,还不如亚洲的面积大。月球的质量约7350亿亿吨,相当于地球质量的1/81,月面重力则差不多相当于地球重力的1/6。月面的直径大约是地球的1/4.月球的体积大约是地球的1/49.然而,月球以每年13厘米的速度,远离地球。这就意味着,总有一天月球会离开我们,但需要几十亿年
月球以椭圆轨道绕地球运转。
嫦娥奔月
相传,远古时候有一个人叫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蓬蒙看到了。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
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悲痛欲绝的后羿,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后羿急忙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吴刚折桂传说
相传月亮上的广寒宫前的桂树生长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边有一个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拢了。几千年来,就这样随砍随合,这棵桂树永远也不能被砍光。据说这个砍树的人名叫吴刚,是汉朝西河人,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错误,仙人就把他贬谪到月宫,做这种徒劳无功的苦差使,以示惩处。李白诗中有“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的记载。
朱元璋与月饼起义
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当时,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廷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晚上起义响应。到了起义的那天,各路义军一齐响应,起义军如星火燎原。起义成功了。后来徐达就攻下元大都,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此后,“月饼”制作越发精细,品种更多,大者如圆盘,成为馈赠的佳品。以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传开了。
布农族的月亮神话
太古时代,天上有两个太阳,轮流的在天空照射大地,致使大地没有昼夜之分,炙热的天气,让人类的生活十分不便。有一对夫妇勤奋的在耕地工
作,将睡着的婴儿稳稳放在树荫底下的石堆旁,并用棕叶遮蔽妥当。不料仍然被残酷的太阳活活晒死,变成蜥蜴躲进石堆缝里去。父亲知道这件事情,十分悲愤,发誓将太阳射下为孩子报仇。踏上旅途之前,父亲事先在住家门口种了橘子树,就出发前往太阳上升之处,准备在太阳升空之前将它封死,射术精准的父亲果然射中太阳的一只眼睛,太阳的光芒顿时消失变成月亮,月亮闭着双眼,胡乱的伸手抓人,由于手掌太大,父亲从指缝中挣脱逃跑。由于一个太阳被人射伤成月亮,另一个太阳怕的不敢升空照耀大地,于是大地陷入一片漆黑,大家无法出外工作,更寻不到食物,生活非常的困苦。如果族人不得已一定要出门,都必须先投掷石头,由石头落地的声音判断前方是路还是深渊,一只出外觅食的山羌,被人们丢出去的石头击中头部,血流如注,山羌受不住疼痛,发出生气的吼叫声,这时奇怪的事情发生了,躲藏的太阳竟然被山羌的吼叫声,吓到空中重新照耀大地,人们又恢复正常的起居,但是山羌的额头从此留下一个美丽的疤痕。后来,月亮传授射日的父亲各种祭典的仪式及禁忌,例如:狩猎察及播种祭时不可贪吃甜食,否则会有荒年或打射不中猎物等;月圆时候要举行孩童祭,否则孩童会生病、死亡。父亲返回部落之后,开始教导族人办理祭祀事宜,当大家学会所有得祭典仪式,那棵橘子树已经长成大树。所以布农族有几个社群在进行祭典仪式的时候,都会以橘子树叶作为祭器。阿美族的月亮传说
原住民口传文学中的月亮就纯然是有活泼生命气息的存在个体;在阿美族的神话中,日月是一对夫妇,他们常拜访由天降生为人类祖先的神人。另一则阿美族的神话,月亮教导幸存于洪水之后的兄妹如何亲近,方能产下正常的子女,因为这对兄妹听从太阳的建议,结合成为夫妻,却生下一些怪异的生物;月亮告诉他们:“因为你们是兄妹,本不应婚配,所以要在席子挖孔,摆在你们之间,这样才能生出好子嗣。”后来兄妹夫妇果然生育出四个子女,那就是人类的祖先;
还有一故事叙述一位常受继母虐待的女孩,为了阻止众人替她讨回公道,宁愿升天,五日后,众人果然在月亮上看见女孩的身影。
另有阿美族的传说提及两兄弟和妹妹因为已经完成母亲要安慰父亲在天之灵的交代,不觉兴高采烈的跳舞;三人跳着跳着,渐渐往地底陷入。他们齐声说:“我们该做的都做了,今天晚上的月亮是哥哥,明早东边天空的太阳是弟弟,而在黑暗的空中闪闪发光的星星是妹妹,我们永远造福人类,妈妈再见了。”这些情节清楚呈现这些族群认为日月与星辰是人所变成的。
玉兔、夜光、素娥、冰轮、玉轮、玉蟾、桂魄、蟾蜍、顾兔、婵娟、玉弓、玉桂、玉盘、玉钩、玉镜、冰镜、广寒宫、嫦娥、玉羊等。
玉兔(著意登楼瞻玉兔,何人张幕遮银阙——辛弃疾);
夜光(夜光何德,死则又育?——屈原);素娥(素娥即月亮之别称——《幼学琼林》);冰轮(玉钩定谁挂,冰轮了无辙——陆游);玉轮(玉轮轧露湿团光,鸾佩相逢桂香陌——李贺);玉蟾(凉宵烟霭外,三五玉蟾秋——方干);桂魄(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苏轼);蟾蜍(闽国扬帆去,蟾蜍亏复团——贾岛);顾兔(阳鸟未出谷,顾兔半藏身——李白);婵娟(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
玉盘(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
歇后语
初二三的月亮——不明不白。初七八的月亮——半边阴。大年初一没月亮——年年都一样。大年三十盼月亮——妄想。三十晚上盼月亮——没指望。上弦的月亮——两头奸(尖)。十五的月亮——完美无缺月亮跟着太阳转——借光。八月十五的月亮——光明正大。月亮跟着日头走——惜光宇航员上月球——破跳高世界纪录坐火箭上月球——远走高飞
篇二:《关于月的科学知识》月的诞生之谜
分裂说
这是最早解释月球起源的一种假设。早在1898年,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的儿子乔治·达尔文就在《太阳系中的潮汐和类似效应》一文中指出,月球本来是地球的一部分,后来由于地球转速太快,把地球上一部分物质抛了出去,这些物质脱离地球后形成了月球,而遗留在地球上的大坑,就是现在的太平洋。这一观点很快就收到了一些人的反对。他们认为,以地球的自转速度是无法将那样大的一块东西抛出去的。再说,如果月球是地球抛出去的,那么二者的物质成分就应该是一致的。可是通过对“阿波罗12号”飞船从月球上带回来的岩石样本进行化验分析,发现二者相差非常远。
俘获说
这种假设认为,月球本来只是太阳系中的一颗小行星,有一次,因为运行到地球附近,被地球的引力所俘获,从此再也没有离开过地球。还有一种接近俘获说的观点认为,地球不断把进入自己轨道的物质吸积到一起,久而久之,吸积的东西越来越多,最终形成了月球。但也有人指出,向月球这样大的星球,地球恐怕没有那么大的力量能将它俘获。
月球
俘获月球的四种力
月球进入地球引力圈后,受到很多力的作用才留在卫星轨道上绕行。俘获月球主要有四种力,即地球引力、太阳引力、潮汐力和原始大气的阻力。
一般来说,飞进地球引力圈的小天体,包括月球在内受到最大的力就是地球引力。然而,仅有地球引力,俘获后的小天体轨道未呈椭圆形。地球引力加上太阳引力之后,使小天体轨道有了改变。在地球和太阳引力作
用下,进入地球引力圈内的小天体的轨道也不完全是椭圆形的,而且飞行若干周之后必然脱离引力圈跑掉,不可能留在卫星轨道上。但是,月球并未脱离地球引力圈跑掉,这是由于原始大气的阻力在起作用。地球引力圈内的原始大气阻力对飞来的月球起了急剧的制动作用,使月球失去一部分能量,轨道半径变小,便跑不掉了。
如此说来,月球因受大气阻力作用轨道半径越来越小,岂不是早晚也得掉到地球上来,与地球相撞吗?不必担心,当月球飞进地球引力圈时,原始大气已开始逐渐飘散,月球所受的大气阻力越来越小,原始大气消失后,月球所受阻力也随之消失,因而轨道半径没有变小,也没有与地球相撞。大气阻力消失后,还有潮汐力在起作用。在潮汐力作用下,月球公转速度加快,离心作用强化,轨道反而向外推移。通过观测得知,目前月球轨道半径事实上每年大约增加3厘米。
在上述四种力的作用下,使月球在被俘后既未掉到地球上来,也没跑到引力圈外去,始终在卫星轨道上运行,与地球长期相伴。
月球来自哪里?这是一个人们在不断探求的问题,近年来,随着行星演化理论的飞跃发展以及现代电脑技术的广泛应用,又出现了一种月球起源的新学说,叫做新俘获说。但在这之前,还有外星人一说。
经过一些科学家的调查,发现月球中心是空的,也就是说,月球有可能是外星人建造、驾驶的聚集地或飞船。
同源说
这一假设认为,地球和月球都是太阳系中浮动的星云,经过旋转和吸积,同时形成星体。在吸积过程中,地球比月球相应要快一点,成为“哥哥”。这一假设也受到了客观存在的挑战。通过对“阿波罗12号”飞船从月球上带回来的岩石样本进行化验分析,人们发现月球要比地球古老得多。有人认为,月球年龄至少应在70亿年左右,而地球的年龄只有46亿年。碰撞说
该理论认为,约45亿年前,一个比火星更大的行星,名叫塞亚,以每小时4000公里的飞行速度猛然撞击早期的地球,力度如此之大,以致这个行星的铁质核一直撞到了我们地球的中心。碰撞结果是产生巨大爆炸,伴随有6000℃以上的高温。地球在爆炸的冲击下变了形,这个采取“自杀行为”的巨大天体的大部分与地球融合,只有一部分作为炽热的蒸汽与其他碎片一道汹涌地喷射入外层空间,后来这些蒸汽冷却下来并凝固成尘埃,尘埃与其他碎片混杂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核,这个核后来凝聚成团,我们的邻居--灰色的月球从此诞生了。
原始行星与地球相撞形成了月球
8月16日的《自然》杂志上公布了科学家用计算机模拟月球形成过程的成果。据他们的模型,月球是在46亿年前太阳诞生后不到1亿年时,由一个火星大小的物体撞击地球产生的。
这个模型的研究者卡那珀描述了这一惊心动魄的过程:一个黑暗的比地球大不到一倍半的原始行星在运行中和地球相遇,从侧面给了地球一击,使地球绕自己的轴旋转起来,撞击的冲击力从地球的外层和这个无名撞击物上撕下了部分物质,其中大约一半最后形成了月球。另一些被撕下来的物质被加热到不可想象的程度,蒸发后膨胀。
月球说
这是近年来关于月球成因的新假设。1986年3月20日,在休士顿约翰逊空间中心召开的月亮和行星讨论会上,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的本兹、斯莱特里和哈佛大学史密斯天体物理中心的卡梅伦共同提出了大碰撞假设。这一假设认为,太阳系演化早期,在星际空间曾形成大量的“星子”,星子通过互相碰撞、吸积而长大。星子合并形成一个原始地球,同时也形成了一个相当于地球质量0.14倍的天体。这两个天体在各自演化过程中,分别形成了以铁为主的金属核和由硅酸盐构成的幔和壳。由于这两个天体相距不远,因此相遇的机会就很大。一次偶然的机会,那个小的天体以每秒5千米左右的速度撞向地球。剧烈的碰撞不仅改变了地球的运动状态,使地轴倾斜,而且还使那个小的天体被撞击破裂,硅酸盐壳和幔受热蒸发,膨胀的气体以及大的速度携带大量粉碎了的尘埃飞离地球。这些飞离地球的物质,主要有碰撞体的幔组成,也有少部分地球上的物质,比例大致为0.85:0.15。在撞击体破裂时与幔分离的金属核,因受膨胀飞离的气体所阻而减速,大约在4小时内被吸积到地球上。飞离地球的气体和尘埃,并没有完全脱离地球的引力控制,他们通过相互吸积而结合起来,形成全部熔融的月球,或者是先形成几个分离的小月球,在逐渐吸积形成一个部分熔融的大月球。
其他
到目前为止,几种假说都没有取得强有力的证据,因此产生了“月球──宇宙飞船说”。
月球年龄之谜:从月球带回的岩石标本,可据以测定月球的年龄。经分析发现,与地球上90%年龄最大的岩石相比,月球岩石99%的年龄更长。1973年,世界月球研讨会上曾测定一块月球岩石年龄为53亿岁,而地球上最古老的岩石是37亿岁。有些科学家提出,在地球形成之前,月球早已在星际空间形成了。这个理论后来被认为是错误的,因为地球岩石必然经历了风化作用和板块运动以及造山运动导致了过于古老的岩石难以保存,另
一方面地球的体积比月球大的多,形成期冷却速度也要慢的多,早期岩石的形成自然也要晚的多。
另外,还有月球环形山形成之谜、月球土壤的年岁比岩石年岁更大之谜、月球受撞击发出巨响之谜、月球上不锈铁之谜、干燥的月球上大量水气之谜,另外还有月球是不是外星人基地一说,以及月球上发现英文字母,美国二战飞机和疑似月球内部入口洞穴等谜团。
历史记载
月球的通称。通常指其明亮的部分,故称。语出唐李益《奉酬崔员外副使携琴宿使院见示》诗:“庭木已衰空月亮,城砧自急对霜繁。”清李光庭《乡言解颐·月》:“月者,太阴之精。然举世乡言无谓太阴者,通谓之月亮。
唐李益诗“„„以‘繁’对‘亮’,言其光也。相习不察,遂若成月之名矣。或曰月儿。”《官场现形记》第十二回:“不如等到下半夜月亮上来,潮水来的时候。”胡云翼《西泠桥畔·爱神落在谁的发上》:“回想三年前订交此地,恍如昨日
;昔时的月亮,又照着我们飘泊东流了。”
月食
地球在背着太阳的方向会出现一条阴影,称为地影。地影分为本影和半影两部分。本影是指没有受到太阳光直射的地方,而半影则只受到部分太阳直射的光线。月球在环绕地球运行过程中有时会进入地影,这就产生月食现象。当月球整个都进入本影时,就会发生月全食;但如果只是一部分进入本影时,则只会发生月偏食。月全食和月偏食都是本影月食。在月全食时,月球并不是完全看不见的,这是由于太阳光在通过地球的稀薄大气层时受到折射进入本影,投射到月面上,令到月面呈红铜色。似乎月球经过本影的路径及当时地球的大气情况,光度在不同的月全食会有所不同。
有时月球并不会进入本影而只进入半影,这就称为半影月食。在半影月食发生期间,月亮将略为转暗,但它的边缘并不会被地球的影子所阻挡。月食的原理。在农历十五、十六,月亮运行到和太阳相对的方
月食
向。这时如果地球和月亮的中心大致在同一条直线上,月亮就会进入地球的本影,而产生月全食。如果只有部分月亮进入地球的本影,就产生月偏食。当月球进入地球的半影时,应该是半影食,但由于它的亮度减弱得很少,不易察觉,故不称为月食,所以月食只有月全食和月偏食两种。月食都发生在望(满月),但不是每逢望都有月食,这和每逢朔不都出现日食是同样的道理。在一般情况下,月亮不是从地球本影的上方通过,就是在下方离去,很少穿过或部分通过地球本影,因此,一般情况下就不会发生月食。每年月食最多发生3次,有时一次也不发生。地球在背着太阳的方向会出现一条阴影,称为地影。地影分为本影和半影两部分。本影是指没有受到太阳光直射的地方,而半影则只受到部分太阳直射的光线。月球在环绕地球运行过程中有时会进入地影,这就生成月食现象。
当月球整个都进入本影时,就会发生月全食;但如果只是一部分进入本影时,则只会发生月偏食。月全食和月偏食都是本影月食。在月全食时,月球并不是完全看不见的,这是由于太阳光在通过地球的稀薄大气层时受到折射进入本影,投射到月面上,令到月面呈红铜色。视乎月球经过本影的路径及当时地球的大气情况,亮度在不同的月全食会有所不同。有时月球并不会进入本影而只进入半影,这就称为半影月食。在半影月食发生期间,月亮将略为转暗,但它的边缘并不会被地球的影子所阻挡。
月的地质构造
(1)月球地貌分区:根据月面的地貌特征,可分为高地(月陆)、月海和火山地貌。月海和月陆覆盖月面80%的面积。月面22个月海绝大多数分布在月球正面,如风暴洋、雨海、静海、澄海、丰富海等,是39亿年前大量小天体撞击月面而形成的,月海周边的山脉为撞击溅射物堆积形成。月陆的年龄老于月海。月球是一个无大气、无水体、无生命活动、冷热剧变的死寂世界,仅有太阳辐射引起月岩的物理崩解和各类小天体撞击产生的溅射物的撒播。月表覆盖着一层粒径<1mm的松散的岩石碎屑、玻璃碎块及少量陨石物质与粉尘组成的厚度为数厘米至数十厘米的月壤。月壤形成年龄为200~500Ma。
(2)月球地质史分期与构造特征:根据地层覆盖、侵入穿插和撞击坑的密度,将月球的地质史分期从老到新划分为:前雨海纪(保留最古老的月陆及古撞击坑残迹)、雨海纪(大型撞击形成大量月海)、风暴洋纪或月海纪(大面积玄武岩喷发形成月海玄武岩)、爱拉托逊纪或后月海纪(辐射纹消失的撞击坑)及哥白尼纪(最近形成的具有辐射纹的撞击坑)。月面构造主要由月陆与月海组成。月陆包括广阔的大陆区、由山链构成的边缘隆起带、内陆边缘盆地(类月海)和大环形构造(亚类月海);月海包括巨型月海盆地、月海盆地边缘带和小月海盆地。月陆内有多条近南北向的隆起带;巨大的环形盆地有明显的放射状断裂体系。月球上的褶皱变形主要是月海盆地内的堤形隆起所形成。
篇三:《年月日知识练习》年月日知识练习
教学内容:教材第65页;新课堂“我学会了吗?第5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复习年、月、日这一单元的相关知识,使学生能自己整理这一单元的学习内容,能对自己这一单元的学习情况全面、合理的评价,在进一步巩固年、月、日的知识的同时,解决年、月、日相关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2.在引导学生自主复习的同时,让学生在各种复习活动中充分体验时间与数学的联系,并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时间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观点看时间,使数学生活化。
教学重点:整理年月知识,构建知识体系。
教学难点:解决年、月、日相关的一些实际问题。教学过程:
一、问题回顾,再现新知
(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上节课,同学们已经以小组为单位将我们学习过的有关年月日的知识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进行了整理,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复习有关年月日的知识。(板书:年月日练习课)
(二)复习年月日知识
质疑:谁来说说你都知道了那些年月日的知识?
1.学生回忆年月日知识,自由回答,教师逐条点击课件出示。
预设如下:
(1)年:一年有365天(或366天);一年有12个月;一年有52个星期;一年有4个季度;一年可以分为上半年和下半年;
(2)月:分为大月(31天),有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共7个月;小月(30天),有4月、6月、9月、11月,共4个月;特殊月2月,平年28天,闰年29天。
(3)日:一日=24时,一时=60秒。
(4)世纪:一世纪=100年。
2.师生一起复习大月、小月的记忆方法。
预设如下:
(1)数拳头:1月大、2月平、3月大、4月小、5月大、6月小、7月大、8月大、9月小、10月大、11月小、12月大。
(2)歌谣: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四六九冬三十天,闰年二月二十九,平年二月二十八。
(三)整理年月日知识
谈话:这么多的知识,零零散散的,我们能不能把它们整理一下呢?
1.小组讨论整理归纳的方法。
2.指名说方法或把学生整理的知识投影出示。
3.谈话:综合了大家的意见将这些知识进行了分类整理。
教师点击课件出示知识体系图。
二、分层练习,巩固提高
(一)基本练习,巩固新知
1.填一填
(1)平年全年有()天,闰年全年有()天。
(2)一年有()个月,()个大月,()个小月。
(3)一年有()个季度,每个季度有()个月,第一季度是()月、()月和()月。
(4)大月每月()天,分别是()这几个月,小月每月()天,分别是()这几个月,2月有()天或()天。
(5)一个星期有()天,一天有()个小时,1小时30分也就是()分钟。
分析:此题是基础练习题,没什么难度,重在检查学生年月日基础知识掌握程度。
建议: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选一选(新课堂我学会了吗?第2题)
(1)我每天大约用()刷牙。
A.3小时B.3分钟C.3秒钟
(2)9月份有30天,如果9月有5个星期六和星期日,那么9月3日是()。
A.星期六B.星期日C.星期一D.星期二
(3)下面节日所在月份是30天的是()。
A.国庆节B.劳动节C.儿童节D.建军节
分析:这几道题是锻炼学生分析、推理的能力。
建议: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判断,对的打“√”,错的打“×”。(新课堂我学会了吗?第3题)
(1)明明是2004年2月29日出生的。()
(2)每年的2、4、6、9、11月是小月。()
(3)下午的4时就是14时。()
(4)6月份在第3季度。()建议: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并说明理由。
(二)综合练习,应用新知。(新课堂我学会了吗?第1题)
1.小明晚上9点30分睡觉,用24时计时法表示是()。
2.从14时30分到17时20分,经过了()分钟。
3.在2003年、2005年、2006年、2008年、2012年、中,是闰年的有()。
4.文艺晚会从19:30开始,演出时候为1小时40分钟,结束时是()。
5.学校从7月5日开始放暑假,9月1日开学,假期共有()天。
分析:这几道题是有关巩固时间单位互化的题目,练习的时候,要引导学生弄清题意,理解算理。
建议:让学生在本子上写出每一题的计算过程,再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三)拓展练习,发展新知
1.课本65页我学会了吗第2题。
(1)周六骑自行车去看《月球探险记》,16:00出发,能准时到达吗?
(2)周日坐公交车去看《神秘的天体黑洞》。如果公交车每分钟行1千米,最晚几时出发才不会迟到?
分析:这道题主要是考察学生24时计时法和有关时间计算的知识。这样的设计意图是通过解决问题,全面了解学生对本单元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情况。
建议:练习的时候,教师应从多方面了解各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不仅关注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还要关注学习态度和思维能力的发展情况,引导学生对自己进行全面评价。
2.(新课堂我学会了吗?第4题)
3.乘坐火车从枣庄至泰安需要2小时50分钟,火车8:20从枣庄发车开往泰安,11:00能到达泰安吗?
分析:这道题是求的结束的时刻,让学生在教师的分析引导下了解,要想求出结束的时刻,就得用开始的时刻加上经过的时间,只要不超过11:00即能到达,若是超过了,就不能到达。
建议:让学生先用开始的时刻加上经过的时间,8时20分+2小时50分=11时10分,11时10分大于11时,所以不能到达。
4.2000年8月8日7时50分,北京体育学院教师张建从旅顺出发,横渡渤海海峡,8月10日10时22分在蓬莱登陆。他是我国第一位横游渤海海峡的人。他横游渤海海峡一共用了多长的时间?
分析:这是一道引用真实资料计算时间的综合题目。练习的时候,可引导学生分段计算;先计算时,后计算分,最后合起来。也可以让学生顺着8月8日7时50分推到8月9日7时50分是一日,再推到8月10日7时50分又是一日,再推到10时22分是2小时22分,共50小时32分。
建议:在老师的引导下,引领学生完成此道题,对能力不强的学生不必强求掌握。
三、梳理总结,提升认识。
这节课我们复习了年、月、日这一单元的相关知识,同学们能自己整理这一单元的学习内容,能对自己这一单元的学习情况全面、合理的评价,下面咱们在练习几道题,帮助我们进一步巩固年、月、日的知识。
小结:通过这节课的练习,大部分同学们能熟练、准确地计算,并且能利用这些知识灵活的解决问题,计算无处不在,计算是解决问题的工具。
板书设计:
年月日知识练习
使用说明:
1.教学反思
篇四:《日积月累知识考查》日积月累知识考查
1.默写本学期学过的有关儿童生活的古诗
2.有关学习的名言
,天才在于积累。(列宁)世上无难事,。(毛泽东)。(周恩来)任何成就。(宋庆龄)书籍是。(高尔基)
3.天对地,,大陆对,山花对,赤日对白,红,水绕对。雨中山果落,4.正月()才吐绿,二月栽下();三月()长得旺,四月()雨后生;五月()大街卖,六月()弯似弓;七月()头朝下,八月()个个红;九月()红似火,十月()上秤称;冬月()家家有,腊月()正泛青。5.背写十二生肖名称
。。
6.7.
,清泉石上流。(王维),山青花欲燃。(杜甫)
8.千里莺啼绿映红,(杜牧)9.,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10.水南水北重重柳,。(王安石)11.,始于足下。12.,更进一步。13.耳听为虚,。14.金无足赤,。15.默写《三字经》
人之初,。性相近,幼不学,。,不成器。为人子,。亲师友,
。子不学,,。
。不知义。
篇五:《2013年12月,嫦娥三号,科普小知识。》孙家栋、欧阳自远、叶培建三位院士在嫦娥三号发射前夕接受专访——
嫦娥三号探测器在月球表面的模拟图。新华社发
12月伊始,嫦娥三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后,将前往38万公里之遥的月球,目标是落月,也就是无人登月。
嫦娥三号任务是我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中的第二步,将实现我国航天器首次在地外天体软着陆,开展着陆器悬停、避障、降落及月面巡视勘察。如“落月”顺利,我国航天相关技术将实现巨大跨越,将为我国深空探测的发展奠定重要的技术基础。
发射前夕,开拓并亲历我国探月征程的孙家栋、欧阳自远和叶培建三位院士,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讲述他们眼中的嫦娥三号和中国探月历程。
为什么在虹湾着陆?
——着陆区比较平坦,通讯和光照条件好
记者:嫦娥三号的月球软着陆区目前选定在月球虹湾地区,为什么虹湾是唯一的选择?
欧阳自远(首任探月工程月球应用科学首席科学家、中科院院士):嫦娥三号计划将在月球虹湾着陆。虹湾位于月球正面的西北角,属于月海区域。月球正面,其实就是月球朝向地球的这一面。由于月球自转一周和绕地球一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