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读后感作文
导航

目标管理读后感

2020-12

第一篇、目标管理心得

目标管理读后感

目标管理学习体会

从工作的角度来看,有目标的工作往往意味着有压力,意味着必须努力去工作。根据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先生的话,不是有了工作才有目标,而是相反,有了目标才能确定每个人的工作。由此得知,所有的工作都应该有目标。从公司的角度来看,全体人员从公司的使命中得到一定时期内公司的总目标,然后经过上下级人员的共同协商,将总目标分解下去到每个岗位上,每个员工身上,以确保目标分解的有效性。确定了目标之后,就要有具体的实施计划,就要进行具体的目标管理。因为任何的目标管理都不会自动地实现。目标,是一种结果导向,但并不是简单的重视结果,紧盯结果,更重要的关注过程,确保目标的如期实现。

通过对目标管理的自我学习,我明白了管理人员的目标就是把重点放在团队工作和成果上,以企业的总体目标为依据,在这个基础上,每一个管理人员的目标都应该规定自己对各个领域的公司的目标所做出的贡献,同时兼顾短期的考虑和长期的打算,以及有形和无形的目标。

以下是我对目标管理的学习体会:

1、对于目标的选择,一定要清晰,需要量体裁衣,自我进行定位,不能好高骛远,也不能自我低估,要寻找一种符合自身现阶段能做的目标。

2、目标的制定,通过自己的不断学习和成长,并且对每个阶段目标进行检验,用量化时间的方式,看是否自己达到所制定目标要求。

3、制定完目标以后,需要围绕自己所制定的目标去工作,这是是否能达到目标的核心,那自己需要自己来管理,起到监督的作用,看自己是否真正的为自己的目标来奋斗。

目标管理对我个人而言,让我真正明白了制定目标的重要意义,目标是我们工作的动力,也是我们在迷茫时的灯塔,这样才能让自己找到成功的方向。

第二篇、我的目标读后感

目标管理读后感

《目标》读后感

第一次读《目标》的时候,可能只是带着完成作业的目的去阅读,所以看了几页都就不想再看下去了。但前几天没事时,无意中翻出了《目标》这本书,上网一查发现很多人都对这本书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一下引起了我的兴趣,所以我决定要看一看,这本书到底揭示了什么“真理”,没想到,我被书中的剧情深深的吸引,用了两天的时间就看完了。以下是我看完书之后的一些感想和心得。

书中内容不再重复,给我感受最深的是钟纳教授那种苏格拉底式的教学方法:只问问题,不提供答案,要学生自己思考、摸索、假设,以行动印证,最后找出答案。由此我想到这种模式是否能运用到学校的教学中,然后我觉得根本无法应用,因为老师上课有课时和进度的要求,面对的学生人数也很多,而且也无法保证每个同学思考的进度也一样,最后只会弄的更加混乱。但这种模式可以在导师和其学生之间进行尝试,很有价值。

第二个感想就是寻找并确定目标。不只是工厂、企业有目标,每个人在日常的生活中都有目标。从某个角度来讲我们都是为实现之间的目标而活着。定错了目标,走的路可能就会错;没有目标,那只是原地踏步,更加浪费时间。这一方面让我更加深入的思考自己在研究生阶段的目标,还有近期的目标、长期的目标。只有每天是为实现目标而活着,生活才会过得充实,而不会感到无聊。定下目标后还要有衡量是否是走向目标的标准,书中为实现赚钱目标而设定的标准是有效产出、库存、运营费用,而且这三个目标我们也可以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有效产出就是我们努力后呈现的效果,库存就是我们为实现目标而购买的用品,运营费用就是使用这些用品而花费的代价或者时间。只有这三个指标都呈现理想状态才算是走在了正确的路上。

第三就是在遇到问题时寻找瓶颈。在实现目标的道路上,总会出现拦路虎。首先要找到拦路虎在哪里,然后就是想办法解决。瓶颈是决定木桶水量的短板,所有一切都要为瓶颈服务,因为瓶颈决定了一件事情的进度,不解决瓶颈,损失的是整个目标的实现。

接下来就是怎么解决瓶颈,或者说是怎么解决出现的各种问题。首先是正视矛盾而不是逃避,总是拖到最后没有什么意义只是浪费时间。然后就是想一想是不是我们把问题复杂化了,总觉得这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于是逃避现实或是四处寻找,想找别人帮忙,更想不劳而获。还有就是打破常规思维,不要让你觉得是很平常的事情而遮住了你的双眼。书中有两句话很有道理:1.要有足够的勇气来面对矛盾,同时不要以“一向的方式就是如此”作为借口来逃避。2.科学不是真理,只不过是能用来解释许多自然现象的假设。

第四点心得就是很多问题的道理就是相通的。书中主角罗哥在带领童子军穿越深林的时候,小胖子贺比,他的速度决定了整个队伍的速度。进而,罗哥把这种思考方法引入了他的工厂,也终于找到了制约整个生产线进度的制约因素,是一台积压了大量在制品订单的机器设备。后面休息时又运用火柴游戏思考环节之间的依存关系和统计波动问题。这都说明了很多道理都是相通的,怎么将学到的东西提炼为一般性原则在运用到其他事情中去也是我们

应该思考的。

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系统思考。一个环节强化或者每个环节都强化并不一定能使整个系统得到提升,思考问题应该着眼于整体而非局部,这一点与老师推荐的另一本书《系统思考》有异曲同工之妙,通过画系统循环图从整体分析到局部,就像《目标》一书中罗哥的工厂一样,将非瓶颈机器的生产批量降低一半以后,传统的统计指标会显示效率降低了,但这样做最后却是提高了整个工厂的效率,达到了赚钱的目标而不是为了统计数据好看。

以上就是我看完之后的一切想法,感觉还是停留在很浅的层面,看一遍只能看到这本书蕴含的道理的冰山一角,我有时间还会在读的。

第三篇、目标读后感

目标管理读后感

读过不少管理类的书籍,也参加过一些管理培训,这些对我的管理水平的提升当然有一

定作用,但《目标》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是一种完全不同的感受,它通过在我们非常熟悉的、

似乎就在我们身边每天刚刚发生的事情来解剖企业管理的精髓,让我得到了与过往企业管理

学习相比完全不同的收获。

一、管理的任务就是实现企业的目标企业的目标是什么?简而言之就是两个字“赚钱”。如果精确定义一下就是:企业现在和

将来都要持续地获取更大的利润。那么作为工厂的管理者,我们的管理任务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手段确保企业目标的实现。

二、怎样把目标融入到企业的日常工作中我们每一个人都知道,企业必须赚钱,我们才能发展。但怎样让每一个人知道他们做的

事情是有助于企业赚钱的呢?《目标》一书深入浅出、抽丝剥茧地对此进行了剖析,对我们

管理者而言也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衡量企业是否赚钱我们可以用三个标准:

1.净利润;

2.投资回报率;

3.现金流。

对于总经理和财务经理而言,这三个指标是理所当然的。但对于我们的生产部经理、车

间主任、设备主管等中、基层管理者而言,这三个指标离他们似乎太远,而且他们也没有资

源或权限获取这些讯息。那么生产部门的人要怎样做才能使企业赚钱呢?《目标》告诉我们:

衡量一个企业能否赚钱,我们也可以用下面的三个指标来衡量:1.

2.

3.

企业如果要赚钱,必须:实际上上面两个评判标准是等效的。因此,作为我们的各类管理者,无需通过纷繁复杂的财务数据就可以通过你身边的信息

分析判断:我这样做是不是有助于企业赚钱。这三个指标非常清晰、简单、适用,它可以方

便地把目标融入工厂的基本运营中去。

三、管理概念的创新《目标》提出了许多和以往管理或财务方面不同的概念,这些概念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

清管理思路。

1.有效产出

如果有人问你,企业管理最重要的是什么?我相信不同的人答案会五花八门,我们也在

很多管理类杂志上看到很多专访,无非涉及到:管理、团队、技术领先、企业文化等等。其

实现在看来这些答案无非是一些空洞的花花辞藻而已。企业管理最核心的本质其实是最简单的基本常识,而简单的常识往往就是真理。我以为企业管理最重要的就是要确保企业赚钱,而要确保企业赚钱就必须有有效产出。什么是有效产出呢?

整个系统通过销售而获得金钱的速度。管理、团队、技术领先、企业文化等虽然都很重要,但它们只是企业达到目标的手段而

已。

销售是实现有效产出的必经之路。如果没有销售,就没有有效产出,讨论存货、营运费用等的改善也没有任何意义,运用

toc法对企业内部进行持续改善就失去了基础。

《目标》中给出的存货概念和传统的财务会计理论中的存货概念有一定的差异,有助于

我们理解和掌握日常运营中的有用信息。《目标》中对存货的定义:整个系统投资在采购上的金钱,而采购的是我们打算卖出去

的东西。

按照这个定义,我们的存货就是还没有变成卖出成品的原材料以及设备折旧后的残值。

而泰特尔现在的采用的存货概念是指原材料、中间体、成品。而且中间体、成品等的价

值还加上了多个步骤的燃料动力、人工等成本等,导致我们在了解管理信息时常常得不到真目标管理读后感

正想要的东西。

比如tta21的成本计算,包含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燃料动力、制造费用等,但从目前

的核算方法得到的数据并非真实的数据,因为直接材料包含了前几步的直接人工、燃料动力、

制造费用,从报表数据我无法得到单位产品真实的、直观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燃料动力、

制造费用,往往搞得我一头雾水。怎样简化成本核算使之真正为管理提供可靠地数据,值得我们认真探讨。

3.产品成本的计算

《目标》对现行会计准则中的一些基本概念提出了质疑,甚至提出存货不能算作资产,

只能为算作负债。

成本是指导公司运营的最重要的信息,销售定价必须以成本为基础。但关键问题是我们

目前的成本计算方式有问题吗?我们的成本可靠吗?《目标》第38章给我很深的触动,罗哥敢以比成本低10%的价格向集团公司要订单,更

精彩的是罗哥敢于接比市场价格低30%的价格拿下法国人model12的订单。这的确值得我们

思考。

因此,我在反思,我们的成本核算有问题吗?对泰特尔而言,目前重要的是使工厂运转起来,我们必须拿到更多的订单。我们可以一

步一步来,在确定销售价格时先确保我们可以获得正现金流,然后再朝目标——“赚钱”一

步步迈进。

4.成本世界和有效产出世界一个企业,到底是成本重要还是有效产出重要,对于这个问题,很多企业恐怕还深陷误

区中。

如果对这个问题没有清醒的认识,那么企业的一切政策导向就会出现问题,最终会影响

到企业目标的实现。

《目标》明确地告诉我们,高有效产出。瓶颈的概念也不是为了降低营运费用,而是着眼于提高有效产出。在衡量企业新的尺度上,用。只有真正了解有效产出的重要性,我们才可能从“成本的世界”跨入“有效产出的世界”,

这绝对是质的飞跃。

四、教我们达到目标的途径《目标》提出了达到目标的途径就是持续改善约束条件。并提出了toc五大核心步骤。

以通俗易懂的案例,对每个步骤都做了详细生动的阐述。对我们实际工作而言,是十分有效

的管理工具,每个部门都可以用上述步骤对问题进行分析,并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五、泰特尔面临的问题

罗哥工厂的问题是大量订单延误,问题是工厂内部运营的问题。泰特尔和罗哥工厂的情况相比,我真的很羡慕罗哥。泰特尔的情况上比罗哥工厂的情况

要糟糕得多。看看每天不断增加的成品库存,我们忧心忡忡。我们最大的瓶颈是销售,生产产品的速度远大于销售将库存转化成有效产出的速度。如果我们假定目前的led封装胶市场对tta21有大量的需求是客观真实的,那么技术也

可以看做泰特尔的另一大约束条件,尽快解决产品的黄变和低氯问题也是我们亟待解决的。但如果tta21确实没有市场需求呢?或者说tta21的市场需求不能满足目标的实现呢?目标管理读后感

这恐怕就是泰特尔必须面对的一个更为严重的问题了,那么这个约束条件就是公司产品战略

的重新定位问题。

六、要使toc成为改善泰特尔的工具只有“当自己的钟纳”才能够有效地对泰特尔进行持续改善,我们应当在实践中不断摸

索和运用toc制约法。我们在工作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或许是实物的制约因素,

或许是政策上的制约因素,但不管怎样,都希望我们能在复杂的环境中找到核心问题,进而

加以解决。

通过不断地实践、学习,逐步提高驾驭toc法的能力,是我们未来管理的重要内容,作

为管理者我们必须具备以下能力:

(1)知道我们应该改变那些事情;

(2)朝正确的方向改变;

(3)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改变。只有具备上述能力,我们才算是真正得到了提升。就目前而言,泰特尔的所有管理者应该聚焦以下几点:

1.做任何事情都要考虑是不是有利于目标的实现,我们可以通过有效产出、存货、营运费用等加以评估;

2.把toc五大核心步骤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3.集中所有资源解决销售、技术瓶颈是当务之急。以解决销售瓶颈为例。1.

2.明确销售瓶颈;挖掘销售的潜能,tta21市场潜能有多大?是否还可以开拓别的应用领域?这个问题要搞清楚。

3.公司的一切工作都为销售工作服务,比如解决技术瓶颈问题,解决产品质量问题,产品成本足够低,确保有足够的产能,及时交货等;篇二:《目标》读后

《目标》读后感

《目标》是一本很有意思的书,它用小说的形式讲诉了一个濒临倒闭工厂的厂长罗哥在

一个物理学家钟纳的点拨下,通过团队的努力找出了挽救工厂的办法,并提高了生产效率,

压缩了生产时间,还降低了生产成本。最终改变了整个工厂以及整个公司的局面。其实我是

一个不爱看小说的人,一直觉得大部分小说又长又有点无聊,但是看这本书却是一下午加一

个晚自习就看完了,可以说是不间断的看完的吧,明明是不爱看小说的我为什么会如此反常

态的咀嚼这本书呢?因为这本书一直给我一种身临其境,不停思考,不停想会如何发展的感

觉,最后看完了也颇有感觉。一开始罗哥的工厂的生产秩序混乱,生产成本高,交货周期长,甚至很少按时交货等各

种问题,逼得老板没得办法下了最后通牒:如果三个月情况不能有所改观就关闭这家工厂。

罗哥没办法只得竭尽全力试图拯救工厂,但是却没想到和家人越来越远,各方面问题接踵而

来。但是在偶然的机会,他遇到了以前的物理老师,在老师钟纳的点拨下他一步步解决了问

题,这个过程中有很多很多值得我们思考和学习的地方。

一.仔细思考,了解现状。钟钠在匆匆与罗哥交谈过程中,首先就是问他工厂的各方面

情况,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问不仅让罗哥明白自己对工厂现状没有好好思考,也让他有了思考

和整理如何去解决问题的开始了。

二.找到目标。钟钠在上机之前还在问他目标是什么,所以偶然相遇的那次钟钠跟他聊

天真正想让他明白的就是企业目标究竟是什么。企业生存下来是需要花钱的,而开创企业就

是为了将自己的产品卖出去,就是为了赚钱。所以一个企业存在的目标就是赚钱。这里面谈

到三个方面:有效产出,整个系统通过销售而获得金钱的速度;存货,整个系统投资在采购

上的金钱,而采购的是我们打算卖出去的东西;营运费用,系统为了把存货转为有效产出而

花的钱。

三.找到瓶颈,提高生产。在有了目标之后,仔细思考,认清现状,找到了瓶颈,并且

为了提升生产力,便做了亮点:1.绝对不浪费瓶颈的产能;2.减轻瓶颈的负担。

四.持续改善,不断努力。在初有成效之后要做的是绝对不能够懒惰,必须坚持下去,

不断改善,让其更加流程化,具体化,标准化,便于执行。

五.处理好工作与家庭的关系。改革之前,罗哥每天都加班,处理这生产的问题,与家

人共进晚餐的时间都没了。就在其为如何挽救工厂而发愁的时候,妻子离家出走了。这样一

来,工作和家庭都给罗哥带来很大的压力。问题就在罗哥没有处理好工作与家庭的关系。他每天用于工作的时间都占用了该用于生活的时间,以至于没有足够的时间与家人相处。

很多人往往就是在全身心投入工作中忽视了家庭,造成了许多家庭的不和甚至最后的破碎,

这些都该值得我们重视,也需要我们去调整。其实目标中并没有很好的谈及这块,只是说最

后解决了问题,罗哥有时间陪同家人了,问题也就解决了,但是我觉得家庭应该是每个人生

活中很重要的一块,必须足够重视,就如同瓶颈一样得到重视。

六.生活中处处都是知识,都需要我们思考。小说中罗哥被迫去带小孩的那几段情节里

面就谈到了一些生活给他带来的启示,让他有所顿悟,明白该如何去解决问题。其实现实生

活中我们又何尝不是呢?

最后我想说,看一本书也许是书一时给我们带来了某种刺激,也许还谈到了一些我们受

用的方法,但是这些都只是短时间内给我们的一种冲击,我们要做的是如何把这些理解成自

己,要学会渔而不只是得到鱼。篇三:目标读后感用几天的时间,读完了企业管理小说《目标》,这本小说,不同于普通的管理图书的地方,

是他以小说的形式,带你进入一个场景,就是一个频临倒闭的制造业的一个工厂。然后和作

为厂长的主人公及他的团队,在钟纳老师的引导下,从明确目标,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过

程。这是一个思考的过程。整本书都是一种思考的过程,在这个深度思考的过程中,让你打

破常规,挖掘中问题的本质。就像钟纳问罗哥的,对一个制造业的工厂来说,他的目标是什

么,主人公罗哥,脑子里会有很多答案,钟纳老师告诉他,只有一个目标,其他几个是参数。

所有衡量指标是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他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赢利”。在

看一个企业是否赢利,我们学会了看三个专业的报表,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损益表。

以这个目标位主动,要扭转这个工厂的亏损情况,需要从纷繁复杂的情况中,找到关键的问

题所在。提出以一个效率问题,对于企业来说的三个关键因素,有效产出、存货、营运费用,

这三个参考因素之间,存在着一个依存关系和统计差异。通过一个远足的故事,形象比喻出,

一,生产线的有效产能是由瓶颈制约因素决定的。他们分析了他们的生产线,找瓶颈的方法

就是那个产品前端积压存货多就是瓶颈,找到了一个叫x的机器和热处理。找到瓶颈因素后。

就开始提供瓶颈因素的利用率。将它所需要的前端产品零件用红色和绿色区分。在通过调整

瓶颈设备员工的作息和工作优先顺序,保持让瓶颈设备满工作量24小时工作,提高有效产出。

二,在释放瓶颈设备的压力。通过增加设备和考察是否有替代品等方法。在这个过程中,他

们明白,要系统的看效率,生产线后面的部分产能要比开头的要高。要平衡流量与需求,而

非产能与市场需求。三,存货是负债而非资产。降低存货,带来大量好处。在发生零件积压

是因为,工厂为了降低单位成本,让工人不停工作。钟纳老师提醒他们:忙碌不代表有效率。

在满足流量的前提下,宁可闲置工人,也不可为了让工人忙碌而制造大堆暂不需要的零件做

库存。接着一个传统的成本意识,生成零件时,有准备时间排队时间操作时间等待组装时

间。在这个时间里,工厂往往为了减少准备时间而每次多生成批量。降低批量后。会显示单

位零件成本增加,但这种整体直接人工成本其实并未增加。在这里减少批量后,带来了显著

效果。在雷夫可以根绝整个流程预估时间,可以控制发货时间。降低批量后竟然大大提高了

产品的生产周期。使原有几个月的订单交付能减少到几个星期。并且并没有整体提高工人闲

置时间。这里说了启动资源并不等于有效利用资源。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准则是:非瓶颈

资源的利用程度并不是由其生产潜力来决定的,而是由系统中其他制约因素来决定的。在这个目标主题之外,还有两个感想,第一是组建一个所种类型人员组成的可以彼此信

任的能自主解决问题的团队,非常重要。当遇到问题的时候,罗哥和他的团队一起研究,解

决问题。而不是把自己所以为的或者听到的直接下发给他的团队,这也是在后期执行力为什

么那么彻底的原因,因为结论是大家共同达成的。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大家也体会都了思目标管理读后感

索的全过程。第二是,在这团队中,罗哥并不是最聪明的人,但他是最想把这件事完成好的。他引领着他的团队整体在进步。

此外,罗哥工作和家庭的矛盾,也是很现实的。她的妻子把他投入在工作上的大量精力和因

为工作而延误的与家人的聚会理解成对她的不在意和不爱她。导致家庭矛盾,这个部分问题目标管理读后感

的解决方式,不够深入。写的是他通过对他企业讲解他单位的情况和问题,引起她妻子的兴

趣,建立共同话题来增加感情,对我还难实践一些。总之这是本好书,读了要好好应用。高德拉特(eliyahum.tolerate)所著的《目标》一书是由教我们《运营管理》的教授推

荐的。我花了一个星期左右的时间看完了。这本书是讲关于生产运营管理方面的,主要介绍制约理论(theoryofconstraints,简

称toc),就是处理生产过程中的瓶颈问题。但是用的是小说体。因此,里面没有什么理论性

的框框,读起来也觉得有趣,也易于理解。故事讲的是一个濒临倒闭工厂的厂长罗哥,如何在一个物理学家钟纳的指引下,通过团

队的努力找出了挽救工厂的办法,并提高了生产效率,压缩了生产时间,还降低了生产成本。

最终改变了整个工厂以及整个公司的局面。混乱的生产秩序,较高的生产成本,较长的交货周期等问题,是工厂的通病。制约理论

就是一个很好的工具帮我们分析、解决这些问题。但我从这本书获得的启发远大于该理论的

应用效果本身。

一、找到目标。当罗哥向钟纳寻求解决工厂困境的时候,这个没进过一天工厂的物理学

家问他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工厂的目标是什么?其实,人们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个目标的,有

了目标才知道做事的方向,接着才会想到如何去做事。而且,在行动中,要时常对照目标,

以免偏离方向。所以,当你遇到问题的时候,首先要找到自己的目标是什么。找到了目标,

也就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办了。

二、保持清醒的头脑,会停下来思考。罗哥的工厂每天都在赶生产,赶着交货。他们每

一批都延迟了,而先生产哪批货就要看哪个领导来催和谁的嗓门大了。他每天都在现场跑来

跑去,按照上级的指示监督工人加班生产。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都是如此。直

到事业部的部长给了他一个期限——三个月,如果不能扭亏为盈,就要关掉工厂。他这才停

下来,仔细思考到底如何解决问题。他早该思考了,只是平时已经被麻痹了。尤其是,没有什么比关闭工厂能让他感受到危

机的来临了。想想,我们平时不也常遇到这种“温水煮青蛙”的事情吗,罗哥还好,领导给

了他三个月时间去改变。而现实中,有很多时候,就是在你还没有发现问题的时候,就被淘

第四篇、《目标》读后感2014.10.15

目标管理读后感

《目标》读后感

最近阅读了由高德拉特著的《目标》受益匪浅,愿将读这本书的体会写出来与大家分享。

《目标》写的是一位受过专业技术及管理训练的厂长罗哥,因其工厂经营不善,面临三个月关闭厂房的困境,后在一位导师钟纳以“苏格拉底式的作风”抽丝剥茧,以问问题来引导他找出答案,使其从谷底一步步爬出来,使工厂转危为安,最终创造效益的故事。小说情节扣人心弦,趣味浓郁,并极具悬疑性。阅读完《目标》后,我有很多方面的收获。读这本书最大的心得就是一定要明确自己的目标,一定要把眼光放在整个组织上,而不能仅仅着眼于局部效益,解决问题要围绕目标抓住关键点。

我们在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复杂而且多变的问题,这时候我们如果把目光紧紧盯在所遇到的具体问题上,而忽略了全局的思考就有可能陷入被动。《目标》这本书就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越复杂的问题越需要化繁为简的智慧,越需要简单的解决方法!所谓提纲挈领就是这个意思,千头万绪之中如何迅速找到问题的关键点并解决之,不仅是一个管理者必备的能力,也是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需要的一种能力!

确立目标就是最重要的一步。就像书中主人公的老师钟纳问罗哥的一个最简单的问题一样:“对一个制造业的工厂来说,他的目标是什么?”主人公罗哥,脑子里会有很多答案,但他的老师告诉他,目标只有一个,就是“赢利”。只有纵观全局,系统思考,明确了目标才知道做事的方向,接着才会想到如何去做事。

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也经常陷入诸多复杂的流程和惯例之中不能自拔。一种情况就是典型的本位主义,公司整体的目标与每个部门和单位的目标不一致,导致局部最优却不能保证全局最优。另一种情况就是复杂问题的复杂化,甚至简单问题的复杂化,以至于与目标背道而驰。把目标量化和分解为具体的衡量指标是解决问题行之有效的方法,但也要求我们要时刻关注组织本身的变化和组织所处环境的变化,时常将量化指标与目标相对照,始终保持量化指标与目标一致。

一个组织中每个局部环节的最优不一定意味着全局的最优!书中罗哥的工厂里使用了机器人之后,确实在个别工序中得到了优化,但是却没能解决效率最低的工序,即瓶颈工序的效率问题,因而不但不能带来全局性的优化,凡而损害了整体的最优,只有当他解决了瓶颈工序的效率问题后才达到了“赢利”这一目标。其实道理并不复杂,整个流程中效率最低的工序(瓶颈工序)决定着整个流程的产出,局部最优不能解决瓶颈工序的效率,从而也不能解决整个流程的效率,对整体的产出不会有什么改善,同时机器人的引入势必使局部最优,局部产出增加,却不能被瓶颈工序有效消化,于是大量库存产生,库存是要支付成本的,进而机器人的引入不但没有增加整体的产出,反而因为增加了固定成本而影响了整体的效率。大多数局部环节的改善无助于全局的改善,须围绕目标迅速找到问题的关键点,即书中所指的“瓶颈”,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应用于全局中的关键环节,只有关键环节得到了解决,才能达到最大的效益,达成目标,问题才能迎刃而解。

通过阅读《目标》,我对此书的理解和收获在日后的学习、工作中一定要加以运用,解决问题的关键是理清现状,认清目标,然后围绕既定的目标不断进行改善,直至达到最优结果。

第五篇、《目标》读后感

目标管理读后感

《目标》读后感

《目标》是以小说的形式介绍企业管理知识的一本书。一开始罗哥的工厂生产秩序混乱,生产成本高,交货周期长,甚至很少按时交货等各种问题,逼得老板没得办法下了最后通牒:如果三个月情况不能有所改观就关闭这家工厂。罗哥没办法只得竭尽全力试图拯救工厂,但是却没想到和家人越来越远,各方面问题接踵而来。但是在偶然的机会,他遇到了以前的物理老师,在老师钟纳的点拨下他一步步解决了问题,这个过程中有很多很多值得我思考和学习的地方。

一、寻找目标

我们一定要把眼光放在整个组织上,而不是只谈制造部门,或是一家工厂,或是工厂里的一个部门,不能着眼于局部效益。我们一定要知道自己的目标,解决问题抓住关键点。我们在管理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复杂而且多变的问题,这时候我们如果把目光紧紧盯在所遇到的具体问题上,而忽略了全局的思考就有可能陷入被动。《目标》这本书就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越复杂的问题越需要简单的解决方法!千头万绪之中如何迅速找到问题的关键点并解决之,不仅是一个管理者必备的能力,也是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需要的一种能力!

二、瓶颈工序

1、发现瓶颈工序并以瓶颈工序为原点,建立联系点、扩大联系点,最后根据瓶颈工序的产能,协调与之相匹配的其他工序,这样可以降低在制品,减少运营费。

2、保证瓶颈工序100%的产能。正如《目标》一书所言:“瓶颈”上一个小时的损失则是整个系统的一个小时的损失。一般来说,生产时间包括调整准备时间和加工时间。但在瓶颈资源与非瓶颈资源上的调整准备时间的意义是不同的。如果在瓶颈资源上节省一个小时的调整准备时间,则将能增加一个小时的加工时间,相应地,整个系统增加了一个小时的产出,在瓶颈资源上中断一个小时,是没有附加的生产能力补充的。所以,瓶颈资源必需保持100%的“利用”,尽量增大其有效产出。为此,对瓶颈资源还应采取特别的保护措施,不使其因管理不善而中断或等工。

3、解决瓶颈问题后要进行总结。通过对瓶颈的产生和解决过程的总结和思考,形成新的解决瓶颈问题的清单,能够形成标准的要固化下来。

三、

对于目前车间的生产状况,主要是由于机加工产能已达瓶颈。在现有条件下,开料及C铣型都是瓶颈工序,若需要解放瓶颈、提升产能,就需要利用工程门板线生产部分订单。而与之相匹配的吸塑车间、柜身车间,甚至五金箱等都需要推导,避免瓶颈转移,也可以在瓶颈转移之后立刻发现并针对这一瓶颈制定方案。

第六篇、《目标》读后感

目标管理读后感

《目标》读后感

《目标》是一本很有意思的书,它用小说的形式讲诉了一个濒临倒闭工厂的厂长罗哥在一个物理学家钟纳的点拨下,通过团队的努力找出了挽救工厂的办法,并提高了生产效率,压缩了生产时间,还降低了生产成本。最终改变了整个工厂以及整个公司的局面。其实我是一个不爱看小说的人,一直觉得大部分小说又长又有点无聊,但是看这本书却是一下午加一个晚自习就看完了,可以说是不间断的看完的吧,明明是不爱看小说的我为什么会如此反常态的咀嚼这本书呢?因为这本书一直给我一种身临其境,不停思考,不停想会如何发展的感觉,最后看完了也颇有感觉。

一开始罗哥的工厂的生产秩序混乱,生产成本高,交货周期长,甚至很少按时交货等各种问题,逼得老板没得办法下了最后通牒:如果三个月情况不能有所改观就关闭这家工厂。罗哥没办法只得竭尽全力试图拯救工厂,但是却没想到和家人越来越远,各方面问题接踵而来。但是在偶然的机会,他遇到了以前的物理老师,在老师钟纳的点拨下他一步步解决了问题,这个过程中有很多很多值得我们思考和学习的地方。

一.仔细思考,了解现状。钟钠在匆匆与罗哥交谈过程中,首先就是问他工厂的各方面情况,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问不仅让罗哥明白自己对工厂现状没有好好思考,也让他有了思考和整理如何去解决问题的开始了。

二.找到目标。钟钠在上机之前还在问他目标是什么,所以偶然相遇的那次钟钠跟他聊天真正想让他明白的就是企业目标究竟是什么。企业生存下来是需要花钱的,而开创企业就是为了将自己的产品卖出去,就是为了赚钱。所以一个企业存在的目标就是赚钱。这里面谈到三个方面:有效产出,整个系统通过销售而获得金钱的速度;存货,整个系统投资在采购上的金钱,而采购的是我们打算卖出去的东西;营运费用,系统为了把存货转为有效产出而花的钱。

三.找到瓶颈,提高生产。在有了目标之后,仔细思考,认清现状,找到了瓶颈,并且为了提升生产力,便做了亮点:1.绝对不浪费瓶颈的产能;2.减轻瓶颈的负担。

四.持续改善,不断努力。在初有成效之后要做的是绝对不能够懒惰,必须坚持下去,不断改善,让其更加流程化,具体化,标准化,便于执行。

五.处理好工作与家庭的关系。改革之前,罗哥每天都加班,处理这生产的问题,与家人共进晚餐的时间都没了。就在其为如何挽救工厂而发愁的时候,妻子离家出走了。这样一来,工作和家庭都给罗哥带来很大的压力。问题就在罗哥没有处理好工作与家庭的关系。他

每天用于工作的时间都占用了该用于生活的时间,以至于没有足够的时间与家人相处。很多人往往就是在全身心投入工作中忽视了家庭,造成了许多家庭的不和甚至最后的破碎,这些都该值得我们重视,也需要我们去调整。其实目标中并没有很好的谈及这块,只是说最后解决了问题,罗哥有时间陪同家人了,问题也就解决了,但是我觉得家庭应该是每个人生活中很重要的一块,必须足够重视,就如同瓶颈一样得到重视。

六.生活中处处都是知识,都需要我们思考。小说中罗哥被迫去带小孩的那几段情节里面就谈到了一些生活给他带来的启示,让他有所顿悟,明白该如何去解决问题。其实现实生活中我们又何尝不是呢?

最后我想说,看一本书也许是书一时给我们带来了某种刺激,也许还谈到了一些我们受用的方法,但是这些都只是短时间内给我们的一种冲击,我们要做的是如何把这些理解成自己,要学会渔而不只是得到鱼。

第七篇、《目标读后感》

目标管理读后感

浅论《目标》

本书附标题为“简单而有效的常识管理”,但翻开目录只在零星的几个单词中能看见“管理”的影子,剩下的无疑被我认为是一本真正的小说,当然“这是一本真真正正的小说,脉络分明,有危机,有高潮,有冲突,有矛盾,有悬疑,有令人意想不到的峰回路转,同时也妙趣横生。”但把本书当作是管理方面的教课书来读,同样收获颇多。

正文:

很多老师都曾说过很多经典的著作都不是其本业人所著,《目标》又一次验证了这个观点,高德拉特这位物理学家写出了畅销世界各国的企管小说,在此书中介绍了他的“TOC制约法”。小说的形式生动、易懂,同时采用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的著名指导方法是:只问问题,不提供答案,要学生自己思考、摸索、假设,以行动引证,最后找出答案,使读者对于整个流程改造过程理解更深刻,引人深思,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为一个科学家来讨论企业管理问题,能够跳出固有思维与定式,其他理论大都集中在企业的每个环节、每个步骤,或每个程序的改善,认为只要所有环节各自能做到最好,那么企业整体必然会有最大的改进。高德拉特却不同意这个看法,他认为应该把企业视为一个系统,首先必须准确掌握及妥善处理这个系统内各个环节问的互动关系,整个系统才能产生最大的效益。否则,单单各自改进每个环节,往往事与愿违,达不到整体效果。所以所指出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大都是从整体宏观的角度解决整体产能的问题。

在管理方面,本书主要阐述了五个重要内容思想:

1.什么是目标?

2.依存关系与统计波动在运营方面的影响

3.制约因素的利用

4.缩短生产周期

5.TOC运用整体流程

全书基本上全部用近似常识的概念否定了传统意义管理定义、财务指标等。而第一个最为“常识”的概念就是目标。其实不单是生产型企业,所有企业所追求的目标都是利润,也就是书中提到的赚钱。所以在考虑所有基本问题的前提都要与”金钱“两个字相关联。同时从新定义了赚钱的三个重要指标:有效产出、存货、运营费用。这三个指标可以延展涵盖系统内的所有东西,是整个系统,不单指制造部门或一家工厂,指整个系统,如机器、员工,甚或机器的润滑油、技术知识等等,都能套用以上三个最基本也是最核心的指标。从而得出了结论:企业公司要盈利(目标)就需要增加有效产出同时减少存货和运营费用。

为了达到企业的目标,平衡生产与市场之间的关系而推出了两大现象,这里用了两个特别通俗的移动的案例来描写了这两大现象,健行与火柴游戏。同时套用了相对应的依存关系以及统计波动。从这里我们慢慢接触到了TOC的核心内容,高德拉特创造性的提出了限制理论:他将阻碍企业或组织在短时间内得到更显著整体效益的少数因素(人或事物)称为限制或核心问题。而有效管理限制的方法与解决方案称为限制理论或约束理论(TheoryofConstraints)。

借助于这个理论依据,本书的主人公罗戈找到慢慢改善的方法,利用瓶颈来进行管理,同时越来越能够独立的自己思考,在第一缩短生产周期之后能够再次提高产能,在文章的后半部分不单罗戈能够管理自己的人生问题,文中的“我们

“也都找到自己的目标与方向,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进步与提高。

或许正如罗戈的老婆所说,钟納所提出的建议与想法都是那么的简单而符合常识,是罗戈通过自己的努力而达到的最终的成功,但在人生的轨迹上,谁都希望有钟納这样的导师能够帮助我们指点方向,引发我们的深思,解决面临的问题。但我们都知道,这不可能,可是我们依然可以思考,可以像一个真正的科学家一样思考,通过简单近似于常识的道理来指导我们前进的方向。

从这本书中我们学习到了管理的基本法则,也看到了这种引人改变的力量,每个人都做自己钟納或许是作者真正希望我们通过这本书所能够认识到的。

第八篇、《目标》读后感

目标管理读后感

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物流管理20090556李西

《目标》读后感

在何老师的推荐下,我读了艾利﹒高德拉特博士的《目标》一书,感触良多,受益匪浅。《目标》是一本企业管理小说,高德拉特博士以小说为载体,抛弃晦涩难懂的语言,用通俗的文字,向读者阐明了简单有效的企业管理知识。小说主人公罗哥是一个工厂厂长,他管理着一家本该运营良好的工厂,因为他们有技术,采购了能买到的最好的数控机床,有机器人,还有完善的电脑系统;他们有一批好员工,和工会的关系也不错;他们需要的材料都不是问题,市场也确实需要他们的产品。但是就是这样一个工厂,却因为效益太差面临被事业部主管关闭的威胁。在罗哥的老师钟纳的帮助下,罗哥找到所有企业的基本目标,即赚钱,所谓采购的成本效益,生产高质量的产品,提高市场占有率和顾客满意度等都不是目标,只是达到目标的手段而已。罗哥下决心扭亏为盈,保住工厂。钟纳告诉罗哥用一套新的方法衡量工厂是否具有生产力,这套方法包括有效产出、存货和营运费用这三个指标。罗哥和同事们将工厂的所有活动都归结到对这三个指标的影响。钟纳还告诉罗哥,生产过程中并存着“依存关系”和“统计波动”两个现象,对工厂有重大影响。在和儿子大卫远足的过程中,罗哥得到一些启示,明白了限制企业生产效率的制约因素,以及企业生产过程中的依存关系和统计波动的影响,后来在实践中证明了这两个现象。于是罗哥在和工厂员工的通力合作下,找出瓶颈,挖尽瓶颈的潜能,平衡流量而非产能,取得了小小的胜利。后来,由于太专注于瓶颈资源,导致非瓶颈资源的脱节,罗哥和同事们进行了多项改革,最终使工厂成为事业部,甚至全行业顶尖的工厂,而罗哥本人也得到升迁,成为事业部的主管。在上任之前,为了成为一个优秀的主管,管理好整个事业部,他和同事总结之前扭亏为盈的经验,并将之概括成流程步骤。他还明白到一个主管需要的管理能力,即是能回答三个问题:应该改变哪些事情?要朝什么方向改变?要如何改变?

整部小说没有什么华丽的辞藻,但是脉络分明,有危机,有冲突,有矛盾,也有峰回路转的起伏,使人爱不释手。读完这本小说,我感触较深的地方有以下几点。

首先,一些我们观念中根深蒂固的东西,不见得是正确的。在会计中,我们用了一整套看似很完善的指标来衡量企业的运营状况,从我们开始学习会计起,这套体系便被奉为金科玉律,没有人怀疑它的准确性。但是书中,钟纳用了三个不同于会计体系的指标:有效产出,存货,营运费用,来支撑企业管理的目标。这三个指标涵盖了企业现有资产及运营活动中的所有项目。书中的事业部管理者一直强调低成本,我们也很乐于相信低成本意味着高利润,而成本升高则会损失利润,但是小说却用实际的例子告诉我们,就算减少生产的批量,某些工序需要增加准备时间,在现有的会计制度下貌似增加了成本,但事实上却为企业赢得更大的收益。另外,我们一直认为存货是企业的资产,因为它为企业所有,并与其会给企业带来收益,但是书中却将之化为债务,细想之下这种观点很有道理。所以,这本书颠覆了很多我们本以为是真理的观点,它以崭新的视角向读者展示了有别于当代主流思想的观点。

其次,很多复杂的事情,可以用简单的常识来解决,或者说,常识其实并不平常。在企

业中,我们为部门,为团队,甚至为个人定下了很多目标:采购物美价廉的原材料、生产高质量的产品、提高员工工资福利、争取更大的市场占有率等等。其实,企业的目标很简单,而且只有一个,就是盈利,就是赚钱!而这个,是我们普通大众都明白的普通的道理。其他如降低成本、增加顾客满意度等不过是实现目标的手段罢了。另外,在小说的最后几节中,罗哥苦苦寻找管理者需要的能力,最后他得出的结论是,管理者只需要回答三个问题:应该改变哪些事情?要朝什么方向改变?要如何改变?这也是我们从小接受的思维方式: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归根结底,企业管理中错综复杂的事情,企业管理者需要具备的各种各样的能力,都不过回归了常识。可悲的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擅长的是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将复杂的问题弄得更复杂,缺乏用常识管理企业,还有人生的勇气。在书中,罗哥自己也承认,如果解决方案,那些基于常识的简单的解决方案不是自己苦思冥想得出来的,他绝对不会也不敢将之运用于企业管理中。这便是我们性格和能力中的缺陷所在,同时也引发我以下第三点的思考。

再次,老师钟纳教导罗哥的方式,不是直接给出答案,而是通过提问,让罗哥自己思考并得出答案。这是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著名的指导方法:只问问题,不提供答案,要学生自己思考、摸索、假设,以行动印证,最后找出答案。我想钟纳是个睿智的老师,他通过这种方式,授之以渔,让罗哥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真正地有自己的思考,真正地明白问题的实质,使之在以后的问题前能灵活运用,而不是简单地告诉他答案。另外,由于解决这些问题的方式都那么简单,归于常识,罗哥自己也承认,要是钟纳简单地给出答案,他未必敢将之付诸实践。所以钟纳是个睿智的老师,他知道问题在哪里,他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他更知道如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的精神。反观当代中国的教育,大多是填鸭式的,老师提出问题,给出答案,而学生需要做的,就是将答案背下来,在考试的时候填上去,以获得较高的分数,而分数,则是衡量一个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的唯一工具。这样的教育方式让大多数中国的学生拘泥于课本,缺乏探索的精神和勇气,也缺乏创新。这是当代中国教育的一大弊端。

最后,我欣赏小说中人与人交往和沟通的方式。小说还有一条暗线,是罗哥和他妻子的婚姻,也随着工厂的命运在起伏。一开始,由于罗哥的工厂运营效率不高,罗哥一心扑在工作上,忽视了家庭,妻子对此颇有微词。但是前几次,妻子对罗哥的爽约持宽容态度,很理解他的工作,看得出妻子对罗哥有着深厚的感情。但是由于罗哥长时间的忽视,妻子无法忍受并离家出走,呆在娘家不愿回家。在这种情况下,罗哥并没有因为妻子的不理解而发怒,相反,他反思自己的行为,并真诚向妻子道歉,许以改进的承诺。在妻子仍不愿回家时,他没有放弃,而是给了她更多的空间进行独立思考。我欣赏这样的沟通方式,夫妻之间彼此尊重,没有哪方无理取闹,也没有哪方强词夺理。人与人就应该这样相处。另外,在工厂里,罗哥也和他的下属相处愉快。他并没有因为自己是厂长,而要求他的下属完全听命于他,他知道自己的力量是有限的,需要借助团队的力量,才能让工厂扭亏为盈。

总言之,《目标》是一本很有价值,很值得一读的书。我在这本书中学到的东西绝不仅限于以上四点。我相信,在我进入职场,参加工作的时候,它的价值会得到更大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