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读后感作文
导航

20世纪战争与和平1000字论文

2020-12

篇一:《战争与和平读后感1000字》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1000字(一)

在合上书的一刹那,闭上眼睛,有一股浩大而包容的清风久久拂过我身:风中没有战争的鲜血和硝烟,没有身体的伤痛和心口的疮疤,没有生与死的泪水,没有爱与恨的目光。唯有一股永恒生活的气息,从质朴的文字间向我吹来,以历史的面貌和丰富得难以猜透的本质,告慰了我的灵魂。

有人将托尔斯泰与陀思妥耶夫斯基进行对比,认为托尔斯泰是一名伟大的艺术家,却不是深刻的思想家。虽然我还没认真比较研究过二者的差异,也无此等功力;但我觉得,托尔斯泰作品的思想性也许较陀氏逊色,但比之二三流作家仍能做到俯视。他的作品不光折射了历史,更充盈着对于人民的同情与关怀,同时把人性中美的一面表现得淋漓尽致。

我想起了安德烈和娜塔莎的爱情,那样真切而易碎,美妙与不幸共存:如同一面镜子,反射着当时社会人们的生活与内心。如果是浪漫主义的写法,也许安德烈会不顾老公爵的阻挠,和娜塔莎私奔;也可能与她私定终身,最终双双走向悲剧的结局。但托尔斯泰描写的是生活本身。在那样背景与环境下,作为一名带有贵族荣誉感和责任感的公爵,安德烈必然会答应父亲的要求,与娜塔莎定下一年的婚约;而娜塔莎作为一位情窦初开却没有经验的小姐,也必然会投入到对其大献殷勤的阿纳托利的怀抱中。作者安排的只是波折的情节,而人物就像真实的存在,在这种情况下做出必然的、最合理的选择。这让他们那样富有感染力,我读到他们时,忘记了作者而体验到生活本身带给我们的感动。

当安德烈在战场上负重伤时,历经磨难后成长了的娜塔莎来到他的床前:

“请您宽恕„„”“宽恕什么呢?”“宽恕我的行为。”娜塔莎吻着他的手,颤抖着说。安德烈看着她的眼睛:“我比过去更加爱你,爱的更深。”

这只是很朴素的一段对话,但在了解了二人过去辛酸的恋情以后,在了解了二人因为战乱,生活的改变引起的灵魂的成熟以后,我读出了一种真正的精神性的爱。安德烈经历了生死的一瞬,他终于觉醒,了解到“神圣的爱”的本质含义,也宽恕了所有伤害过他的人。他的人性也渐渐被金黄的神性所浸染,迈向了宗教所追求的一种完美的精神世界。如果说先前安德烈爱上舞蹈时美丽欲滴的娜塔莎有情欲的因素,那么现在他面对娜塔莎“消瘦,苍白,嘴唇肿胀的脸”,表达的则是对于一个美好心灵的热爱。使我们醍醐灌顶的这种爱之涵义的表述决非说教似的灌输,而是像一条温暖的河流,从安德烈或托尔斯泰那里直接流淌到我的心中。

读了这部书,我印象最深第一是这种“神圣的爱”,第二就是俄国农民的生活和思想。作为一名“忏悔的贵族”,托尔斯泰有着他关心底层人、体谅农民的一面。这不仅表现为力图还原他们的自由身份,他躬身垄亩,作为一名观察者和不完全的实践者,与那些农民呼吸着同样的空气,甚至在取得经验的基础上努力建立了一套思想体系。这种思想力图使俄国走向贵族与人民思想上的大同,结合为一个接近“同呼吸,共命运”状态的一种共同体。

在书中出现了普拉东这样一个农民的形象,他和皮埃尔同处在战俘营里,用他的乐观和淳朴感动了皮埃尔,使他重拾了信仰。作者将普拉东描绘为一个圆形的形象,说他身体的各个位置都是圆形的,说他是“一切俄罗斯的、善良的和圆形的东西的体现”。我想这是一种

象征,象征着作者观察到的许许多多俄罗斯底层的农民:他们贫穷,落后,然而快乐、圆滑,可以在任何艰苦的条件下生存。我读到这里不由得想到鲁迅笔下的阿Q:同样处于底层,同样以一种快乐的姿态示人,甚至连死亡都一样,被上位者所枪决。二者的共同点让我看到了普拉东本质的愚昧和低微,但割去了他的阶级属性,从人性的角度来讲,他又是那么单纯和快乐,以致我难以对他下任何干脆的断语。在当时的情况下,革命的火焰尚未燃起,农奴制难以被轻易根除:这种快乐的处世态度,究竟是该提倡还是反对?若反对,农民岂不是失去了幸福的权利?

也许信仰也是一方面,支持起被压迫的农民的是例行的晚祷,即使他们不知晓宗教的意义,但仍能感受到一种慰藉作用。我想,这可算做另一种精神胜利,但那个时代俄国的农民是没有条件进行反抗的,因此他们比阿Q值得同情得多。想到面对苦难却难以做出反应的这一人群,一种无奈之感会油然而生。就像当时的托尔斯泰,面对农民们的满足和乐观停止了物质上的施舍,开始痛苦地反思自己与他们的不同点以及改变的可能。

他反思的结晶我并不了解,但列宁评价说:“作为一个发明救世新术的先知,托尔斯泰是可笑的,所以国内外的那些偏偏想把他学说中最弱的一面变成一种教义的”托尔斯泰主义者“是十分可怜的。作为俄国千百万农民在俄国资产阶级革命快要到来的时候的思想和情绪的表现者,托尔斯泰是伟大的。”这或许是一个革命者能给予他的最公允的评价了。

不管怎样,托尔斯泰伯爵尽管没有领导革命,甚至没有像陀思妥耶夫斯基一样预言到革命,但他的作品却成为革命的土壤,鼓舞着一代代的年轻人。他以自己贵族的身份,深入浸泡到农民“兄弟”的现状和心灵中去,并揭示出这些苦痛却不渺小的灵魂。这种行为本身就值得每一位人类赞美,他正是自己所写的“神圣的爱”最为深刻的践行者。

每一位伟大的作家,其人就像其作品一般崇高而令人钦佩。我想,即使不阅读这样的巨着,只要能理解托尔斯泰的行为,体察到他的生活,也足以为其所倾倒了。就如维特根斯坦所说:“他是一个真正的人,他有权写作。”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1000字(二)

今天终于拜读完托尔斯泰的鸿篇巨着《战争与和平》,心中久久不能平静,感慨太多太多:

首先我认为《战争与和平》超过了我原来读过的所有的小说,甚至包括我比较喜欢的《红楼梦》、《三国演义》、《百年孤独》、《瓦尔登湖》„„

这本书好就在它的任何一个人物刻画、景物描写、战争场面描写、心理活动描写、人物对话描写等等,及至每一个段落、句子甚至标点都是那么恰到好处,完美无瑕:

这本书描写得很真实,以几次真正的战争为背景,里面有真实的人物:拿破仑、亚力山大、库图索夫等,它的真实还体现在,每一个人物的描摹都不是一出场就完美无缺的,他们都有一个成长和成熟的过程:

彼埃尔一出场是在安娜。巴芙洛芙娜家的晚会上,当时在场的“上流社会”的人们都很

“轻视他,他的言行是为人们所不齿的,而这正说明彼埃尔是一个真诚的、不流于世俗的人。安德来公爵就很欣赏他这一点,并主动结交这个人。当彼埃尔突然继承父亲的巨大财产后,成为别素号夫伯爵、成为全莫斯科最有钱的人之一后,他马上成为莫斯科整个上流社会倍受欢迎的人,莫斯科所有有女儿的家长都盼望能把女儿嫁给他,他说出的每一句话都会受到所有人的称赞,连他自己也疑惑:好好像自己具备了所有的美德„„这是多么大的讽刺啊!然而这又多么现实啊!这与我们如今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多么不谋而合啊!„„彼埃尔的真正的成熟是在经历了被俘之后,他的立身行事真正地为各个阶层的人所接受并喜欢:他的钱袋永远是空的,因为它对所有的人开放;宴会中的女人们欢迎他,因为他从来不只对某一个人献殷勤;仆人们高兴彼埃尔回来,因为他们知道,他在家的时候,尼考拉伯爵便不每天到农场上去,便更愉快、更和谐,还因为在节日,他们都可以得到重赏;小孩们和女教师们高兴他回来,因为没有一个人能像彼埃尔那样地领导他们过共同生活,只有他一个人能够在大钢琴上弹苏格兰舞曲(他的唯一的曲子),照他说,他们可以随着这个曲子跳一切可能的舞。并且他确实带礼物给大家;尼考林卡。保尔康斯基高兴他回来,因为彼埃尔叔叔(他这么称呼他)是他羡慕与热爱的对象;客人们欢迎彼埃尔,因为他这个人总是能够使任何团体富有生气并且能够团结大家„„

玛丽亚公爵小姐,她虽然长得较丑,但是她心地善良,屈己待人,她一直都深爱着对自己严历到刻薄甚至精神虐待的父亲;她成全女伴部锐昂小姐和自己的求婚人约会;她一直精心照顾、教育自己的侄儿尼考林卡,及至到自己有儿女时都不允许自己在行为甚至在思想上对侄儿不如自己的儿女;她的灵魂是那么的高尚,正如丈夫罗斯托夫对她说的”人不是因为美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玛丽亚就是那个最美的女人!(Inspirationalquotesyuedu.mipang.)我最喜欢这个人物。在我眼里,从内到外,这个人物都是纯粹的完美无瑕的。尤其我最喜欢的场景是玛丽亚与罗斯托夫的第一次相遇:”罗斯托夫立刻把这次会面当作一种奇遇,一个没有保护的不胜悲伤的姑娘,独自遭受到粗野暴动农民的横行!多么奇怪的命运把她带到我这来了“”她的面貌上和表情上是多么温柔、高贵!“

玛丽亚的育儿日记也是我所崇敬的,我同样对她的那种崇高的道德世界感到惊异!

娜塔莎,作者对这个人物的描写跨跃很大:从一个天真烂漫的小女孩写到多情美丽的少女、又写到完全献身家庭——丈夫与儿女而完全抛弃自己的所有——包括外交、爱好和女人的修饰等等,整个小说中人物娜塔莎的变化是最大的。

对老伯爵夫人的老年之后的描写是我非常喜欢的,奈何拙笔不能表达深意,准备全部作摘抄以享之。

当然还有安德来公爵、矮小的公爵夫人,发西利公爵、俾利平、索尼亚„„每个人物都有血有肉,真不愧为大家手笔、神来之笔!

托翁在描写环境和心理相结合的水平着实让人叹为观止:如罗斯托夫第一次参加战争”他对死亡和担架的恐惧、对太阳和生命的爱惜,写得太传神了!安德来公爵第一次“死”:“在他头上除了天,崇高的天,虽不明朗,然而是高不可测的:感谢上帝„„”太让人感动了!

托翁的比喻也是信手拈来:“他和道黑图罗夫一样是一个不受人注意的齿轮,虽然这些

齿轮没有发出任何声响,却是机器的最主要部分;全军的情形就像一只受伤的野兽的情形,它感觉到它自己的灭亡,却不知道它在做什么;他就好像一只被犬包围的兔子,缩着耳朵,在敌人面前继续躺着一样„„

经过一个半月的《战争与和平》的阅读,思想上得到了一次深刻的启迪,灵魂上获得一次深刻的净化,真真切切地享受了一顿文化大餐!对这本书,我真是有些爱不释手。读过一遍后,又详细读了里面的精彩片断,并做了部分摘抄,从思想意识中竞有些不愿回到现实生活中来了!

在此,我希望喜欢读书的人千万莫错过这本好书,不读《战争与和平》,枉称读书人!

篇二:《高中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一战爆发背景

⑴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根本原因)

⑵欧洲列强间矛盾加剧:

①英德矛盾:世界殖民霸权和海上霸权(英:大陆均势政策;德:重新刮分世界)。

②法德矛盾:欧洲大陆霸权。

③俄奥矛盾:巴尔干问题。

⑶欧洲出现了两个对立的军事集团(扩军备战):

1879年,德奥缔结“同盟条约”。

1882年,德、奥、意三国同盟正式建立。

1892年,法、俄签订协约,欧洲开始出现两大军事集团对峙局面。

1904年,英法缔结协约

原因:①三国同盟的形成和法俄协约的签订,是英国陷入孤立的境地;②英德矛盾激化。1907年,英俄缔结协约,英法俄三国协约正式建立,欧洲两大军事集团最终形成

⑷萨拉热窝事件成为一战导火线。

1914年6月28日,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普刺杀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

⑸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此后,德、俄、法、英相继投入战争,一战爆发。二、20世纪出现世界大战原因

⑴客观条件:20世纪的世界已基本形成为一个整体,各国联系日益加强,形成“牵一发而动全身”

的局面。

⑵可能条件: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科技的飞速进步,为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扩大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和

技术基础,使战争能在更大范围内进行,从而形成世界性大战

⑶现实条件:完成工业革命的主要列强,争夺殖民地的斗争或战争会影响到他们的殖民地或半殖民

地,进而影响整个世界。

三、第一次世界大战经过

⑴第一阶段:1914年,主动权在德方,战争重心在西线。

①西线:德——英、法

1914年8月,德国进攻法国,实施“施里芬计划”。

1914年9月,马恩河战役,是一战的第一次大规模战役,它宣告了德军“速战速决“战

略的破产,西线进入相持阶段。

②东线:俄——德、奥匈交战,各有胜负,进入相持阶段。

③南线:塞尔维亚——奥匈交战。

⑵第二阶段:1915年~1916年,主动权转移到协约国一方。

①东线:1915年,战争重心转移到东线,德国想一举击溃俄国,但未达到目的,德国计划再

次落空。

②西线:1916年,(关键性一年),战争重心重新回到西线。

1916年二月,凡尔登战役(飞机、飞艇、毒气弹),是大战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战,法

军站稳了脚跟,德军兵力、士气开始衰落,是一战的转折点。

1916年6月下旬,索姆河战役(坦克),是一战中规模最大的战役。

③海上:1916年5月底,日德兰海战,是一战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海战。

⑶第三阶段:1917年~1918年

1917年4月,美国加入协约国集团,对德宣战。

参战原因:①一战爆发前,美、德关系十分紧张。

②美国与协约国的经济联系加强,美国与协约国日益接近。

③德国的“无限制的潜艇战“极大地损害了美国的利益。

④保证协约国的胜利以保障借给协约国的巨额贷款能够归还。

⑤为捞取战争利益和夺取世界霸权。

⑥俄国发生二月革命,美国担心自己利益因协约国实力削弱(美国担心俄国退出一{20世纪战争与和平1000字论文}.

战)而受损失。

意义:美国的参战,大大增强了协约国一方的经济、军事实力,战争局势朝着有利于协约国

的方面发展,一战进入战略反攻阶段。

1917年,中国北洋政府向同盟国集团宣战,北洋政府派出大批民工到欧洲战场服役,为中国赢得战

胜国地位。

1917年6月起,美军陆续开赴法国。英帝国各自治领军队也不断开赴前线。

1917年11月6月,俄国爆发十月革命。

1918年3月,苏俄与同盟国签订《布列斯特和约》,退出一战。

1918年3~7月,德军在西线发起四次大规模进攻,但协约国很快阻止了德军的攻势。

协约国成立最高军事委员会,法国元帅福煦为联军总司令。

1918年7月,协约国在西线发动战争后期第一次大规模反攻。

1918年9~10

1918年10月底,基尔港水兵兵变。

11月9日,柏林工人起义,徳皇退位(德国十一月革命)。

11月11日,德国被迫签订停战协定,标志着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集团的失败而告终。

四、同盟国集团失败原因

①经济:协约国集团在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方面占优势,同盟国集团处于劣势。

②军事:同盟国集团在军事战略上的失误(施里芬计划破产,德国被拖入两线作战和持久战)。③内部统治:同盟国集团内部各种矛盾的加剧比协约国更为明显。

④国际力量对比:国际力量对比不利于同盟国,意大利倒戈,美、日、中以及其他国家的参战增强

了协约国实力。

五、一战成为持久战原因:

①交战双方没有一方具有绝对优势。

②大杀伤力的武器更有利于防守。

③军队机动性不强,后勤保障能力不高。

六、一战的性质:

全局: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

局部:塞尔维亚抗击奥匈帝国侵略,比利时抗击德国侵略是正义的,具有民族解放斗争性质。

七、一战的影响:

1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空前的灾难。

2战争催生了新世界:

⑴欧洲中心格局动摇。

表现:①欧洲失去了大量的海外投资,工业遭到严重破坏,在世界上的财政金融地位急剧下降,

对世界经济控制力不断减弱。

②欧洲需要美国、日本、英国海外领地和其他国家的参与,需要他们的经济、政治和军事的支持,才最终定出战争胜负。

⑵美国、日本迅速崛起。

表现:①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和资本输出国

②日本由农业国变成了工业国,由债务国变成债权国。

⑶摧毁了四大帝国,诞生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和许多民族独立国家。

表现:①四大帝国:德意志帝国、俄罗斯帝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②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俄国{20世纪战争与和平1000字论文}.

⑷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民族的觉醒。

表现:中国的五四运动;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土耳其凯末尔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⑸出现了第一个国际性政治组织——国际联盟。

3战争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

⑴一战成为一系列新技术发展的催化剂。

表现:①飞机进入实用阶段;②汽车取代马车;③化工技术的发展;④促进了生产管理的革新。⑵客观上有助于提高妇女的社会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