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战争与和平读后感》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
列夫托尔斯泰
有人说,托尔斯泰写《战争与和平》的契机是为了探寻俄国社会的出路,我却始终觉得这种观点过于片面。我认为,一部真正伟大的小说,应该是包罗万象的,而不仅仅局限于一个小小的目的。从《战争与和平》里面,我们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包括哲学、历史学、政治学、经济学、军事学甚至宗教学等等,这一切综合起来,就构成了一个庞大的思想体系。这个体系既是主观的,同时又是客观的。说它主观,是因为他来源于托尔斯泰的思考与总结,很多地方都打上了“托氏烙印”;说它客观,则是因为他并不强加于人,而是对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人在“托化”的同时又逐渐凸显出自己的个性来。另一方面,我又认为,以托尔斯泰的眼界之高、目光之远,他未必会把人类的所谓政治放在眼里。从根本上讲,托尔斯泰所关心的,应该是更广阔的精神与永恒。《战争与和平》里面,托尔斯泰曾不止一次地借皮埃尔、安德烈的大脑来探讨这个问题,探讨的最终结果,他没有告诉我们,这也正是其客观之处。他似乎希望我们去独立思考,并找出答案来。然而,人的思想是不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与见解,所以,凡是读过《战争与和平》的人,都在心里构造了一部属于自己的《战争与和平》。应该说,《战争与和平》这部书最大的成就在于其思想性,那是无与伦比的。但是,在其它方面,它的成就也同样不凡。
结构安排方面,要处理好这样一部浩瀚的作品原本是非常困难的,
托尔斯泰却能够凭借自己的艺术天才,在战争与和平之间穿来插去,井然有序,分毫不乱。而且,托尔斯泰似乎特别擅长描绘那种高难度的大场面,战争、舞会、宴席,他可以用极简短的话把每个人的性格及心理和盘托出,却从无顾此失彼杂乱无章的感觉,这是其他任何作家都望尘莫及的。
语言方面,《战争与和平》始终保持一种质朴大气且与众不同的风格,它并不旗帜鲜明,但内蕴深邃,使人一看便知是托氏文字,比起莎士比亚的雕章琢句来,要强出许多。
人物性格方面,《战争与和平》也有其高超过人之处。首先,书中几乎每一个人物,包括那些并不重要的配角,如伊波利特、莫特玛、小尼古拉等,都有他们自己的性格(要做到这一点是比较困难的,其它小说如《红楼梦》、《水浒传》也有类似成就)。其次,书中许多人物的性格,都在不断变化。如皮埃尔,从单身到结婚、从私生子到继承人、从海伦到娜塔莎、从雅各宾派到共济会、从战争前到战中到战后、从贵族老爷到俘虏再到释放、从初出道时的年轻气盛到后来的好学深思,他的性格一直处于一种无法停止的状态,每经历一件事情,他都会产生一些新的想法,并在不知不觉中完成自身的转变。再如安德烈,他的一生经历过很多大的变故,从军、负伤、丧妻、对娜塔莎的爱情及娜塔莎的变心、还有死亡。相比皮埃尔而言,他的性格的变化是比较突然的,这与他所处的环境及自身特点有关。娜塔莎的变化最大,尤其是与皮埃尔结婚后,她由原来那个活泼、快乐、爱唱爱跳的小姑娘变成了一位不修边幅、甚至有点吝啬的母亲,以至杰尼索夫
再次见到她时,竟会大吃一惊。但,无论这些人物的变化多么不可思议,我们都会觉得它合情合理,提不出任何异议,似乎一切事情就应该这样。而且,无论他们怎样变化,皮埃尔还是皮埃尔、娜塔莎还是娜塔莎、安德烈还是安德烈,他们天生具有的根本性特点是永远不会改变的。这就是托尔斯泰的高明之处,他总是能够站在一个客观的高度,从客观上描述并观察人物的性格,而不因为任何主观因素来刻意创造。表面上看,这种旁观者的白描手法似乎缺乏情感,太过冷峻,但如果往深处挖掘,你便会发现,托尔斯泰其实在他笔下的人物身上寄寓了很多东西,包括这个世界上最为深沉的感情和悲悯。也正是这种最深沉的感情,才使得托尔斯泰与他所热爱的东西始终保持着一定距离,他可以客观地评判,却很难一厢情愿地投入。记得高尔基在致契可夫的一封信中说:“您可知道,在您的戏中,我觉得您处理人物比魔鬼还要冷酷,您对待他们像雪,像风雪一样的冷。”可就是《万尼亚舅舅》这部戏却使高尔基感动得哭了。读《战争与和平》也让我有类似的感受。
《战争与和平》给了我许多东西,包括宇宙万物运行的道理、人生的启发以及心灵上的慰籍。一直以来,我都很喜欢皮埃尔这个人物,并在精神上把他当作一个知心朋友来对待。他随和、善良、落拓不羁、贪享受却又没有贵族老爷的架子,常常沉浸在精神世界里以至于显得魂不守舍,这些特点都让我感到亲切。娜塔莎很可爱,不过略显轻浮了些,所以一经阿纳托里诱惑便放弃了对安德烈的爱情。经历了战火洗礼后的娜塔莎沉稳多了,成熟多了,但同时她又失去了以往的活泼
与快乐。安德烈则是另一种性格,他冷峻、聪明、善良、敏感,但遇事往往缺乏皮埃尔的那种宽容气度,所以常常后悔。安德烈的死很可惜,但除此以外,我们找不到一个更好的结局来安排他,毕竟在临死时他彻悟了。
《战争与和平》里面有很多精彩的片段,值得我们咀嚼回味,如罗斯托夫一家因战乱迁出莫斯科时娜塔莎与皮埃尔告别的场景。娜塔莎从车窗里探出头来,看到穿着邋遢匆匆走过的皮埃尔,就向他打招呼。他们简单聊了几句,皮埃尔因为痴恋娜塔莎又考虑到自身的处境而显得漫不经心,最后他向娜塔莎挥手道别:“明天,不!再见,再见了。”随即停下脚步落在了马车后面。娜塔莎则好一阵子还把头伸出窗外,对渐渐远去的皮埃尔露出亲切、快乐的微笑。
这一段特别使我感动,虽然他们之间的谈话非常平淡,几乎没有什么出奇的地方,但我仍然可以感觉到战争阴影下人与人之间的依依真情。尤其是皮埃尔那句:“明天,不!再见,再见了。”更加可贵。他似乎觉得这一分别,与娜塔莎将永无再见之日,战争逐渐临近,明天风雨不定,所以说出这么看似不经意却沉痛之极的话来。{战争与和平感悟}.
有人说,托尔斯泰那种僧侣式的不抵抗主义使得他像个可笑的懦夫;又有人说,托尔斯泰属于农民阶级,他所提倡的农民宗法制观点带有很大局限性。对此,我要说,我们这个世界所缺乏的正是托尔斯泰的不抵抗主义。因为人类太好胜了,他们不但要超过自己的同胞,还想进一步征服那生养自己的大自然。很明显,人类是不可能征服自然的,他们将为自己的好胜付出代价,酸雨、臭氧层空洞、大气变暖,
这一系列的事实难道不正说明了这一点吗?至于所谓的农民阶级局限性,那是不值一哂的,如果拿阶级来划分托尔斯泰这样一个伟大而超前的人物,就好比用米尺丈量地球,可笑透顶。
不管怎么说,托尔斯泰都是一位伟大的人物,他的思想是很多人无法理解的,所以,我们没有资格站在这么一个伟人面前指手画脚。尽管他不抵抗,偏向农民,但这毕竟是他自己的个性,像很多其他人的个性一样,我们没有理由不尊重。而且,我更认为,正是因为这种独特的个性,托尔斯泰才成其为托尔斯泰,否则他只是一介庸夫罢了。《战争与和平》究竟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呢?托尔斯泰曾经说过:“它不是传奇,不是长诗,尤其不是历史记事。《战争与和平》只是作者想借以表达和能够在其中表达他所要表达内容的那种形式。”他说的是实话。孟子也曾有过类似的言语:“吾辞达而已矣。”辞能达意,就这么简单。托尔斯泰认为,文学只是表现思想的一种形式,作为形式,它远不如内在的灵魂重要。后人读《战争与和平》,往往呼为史诗,那样其实正好违背了托翁的意愿。真正读懂《战争与和平》的人,最终会发现,这是一部思想的结晶,却非文学。而小说的作者托尔斯泰,则纯然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了。
篇二:《战争与和平读书感悟》《战争与和平》读书感悟
读了《战争与和平》这部书,我印象最深第一是这种“神圣的爱”,第二就是俄国农民的生活和思想。作为一名“忏悔的贵族”,托尔斯泰有着他关心底层人、体谅农民的一面。这不仅表现为力图还原他们的自由身份,他躬身垄亩,作为一名观察者和不完全的实践者,与那些农民呼吸着同样的空气,甚至在取得经验的基础上努力建立了一套思想体系。这种思想力图使俄国走向贵族与人民思想上的大同,结合为一个接近“同呼吸,共命运”状态的一种共同体。经过一个半月的《战争与和平》的阅读,思想上得到了一次深刻的启迪,灵魂上获得一次深刻的净化,真真切切地享受了一顿文化大餐!对这本书,我真是有些爱不释手。读过一遍后,又详细读了里面的精彩片断,并做了部分摘抄,从思想意识中竞有些不愿回到现实生活中来了!我想,即使不阅读这样的巨着,只要能理解托尔斯泰的行为,体察到他的生活,也足以为其所倾倒了。
篇三:《《战争与和平》读后感》{战争与和平感悟}.D国贸082潘剑510834226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
《战争与和平》是一部宏伟巨著,它以战争问题为中心,以库拉金、保尔康斯基、劳斯托夫、别竺豪夫四家贵族的生活为线索,展示了19世纪最初15年的俄国历史,描绘了各个阶级的生活,是一部再现当时社会风貌的恢弘史诗。作品中的各色人物刻画精准细腻,景物如临眼前,虽是19世纪的小说作品,但流传至今,却没有任何隔阂感,其中流露出来对人性的悲悯情怀,穿越时空背景,仍旧撼动人心。
以保尔康斯基、别祖霍夫、罗斯托夫、华西里四大贵族家庭在战争与和平年代里的生活为情节线索,生动地展现了1805年至1820年间,俄奥联军同法军在奥斯特里茨的会战、法军入侵俄国、莫斯科大火、拿破仑军队溃退等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表现了战士们的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歌颂了俄国人同仇敌忾精神和人民力量的伟大胜利。场面壮观,结构清晰,具有强烈时代感。体会最深的是,这部小说人物形象非常鲜明、富有个性。如安得烈性格内向,意志坚定,有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彼埃尔心直口快,易动感情,缺少实际活动能力,更侧重于道德理想的追求;女主人公娜塔莎则是个情感丰富,生机勃勃,热爱大自然,接近人民,具有民族气质的女人。他们在保卫祖国的战争中得到了锻炼和成长,这几个主要人物形象都具有较高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而以库拉金为代表的宫廷贵族的贪婪、虚伪和堕落的个性,也被赤裸裸地刻画出来,并进行了无情的鞭笞。
有人说,托尔斯泰写《战争与和平》的契机是为了探寻俄国社会的出路,我却始终觉得这种观点过于片面。我认为,一部真正伟大的小说,应该是包罗万象的,而不仅仅局限于一个小小的目的。从《战争与和平》里面,我们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包括哲学、历史学、政治学、经济学、军事学甚至宗教学等等,这一切综合起来,就构成了一个庞大的思想体系。这个体系既是主观的,同时又是客观的。说它主观,是因为他来源于托尔斯泰的思考与总结,很多地方都打上了“托氏烙印”;说它客观,则是因为他并不强加于人,而是对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人在“托化”的同时又逐渐凸显出自己的个性来。
另一方面,我又认为,以托尔斯泰的眼界之高、目光之远,他未必会把人类的所谓政治放在眼里。从根本上讲,托尔斯泰所关心的,应该是更广阔的精神与永恒。《战争与和平》里面,托尔斯泰曾不止一次地借皮埃尔、安德烈的大脑来探讨这个问题,探讨的最终结果,他没有告诉我们,这也正是其客观之处。他似乎希望我们去独立思考,并找出答案来。然而,人的思想是不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与见解,所以,凡是读过《战争与和平》的人,都在心里构造了一部属于自己的《战争与和平》。
应该说,《战争与和平》这部书最大的成就在于其思想性,那是无与伦比的。但是,在其它方面,它的成就也同样不凡。
结构安排方面,要处理好这样一部浩瀚的作品原本是非常困难的,托尔斯泰却能够凭借自己的艺术天才,在战争与和平之间穿来插去,井然有序,分毫不乱。而且,托尔斯泰似乎特别擅长描绘那种高
难度的大场面,战争、舞会、宴席,他可以用极简短的话把每个人的性格及心理和盘托出,却从无顾此失彼杂乱无章的感觉,这是其他任何作家都望尘莫及的。
语言方面,《战争与和平》始终保持一种质朴大气且与众不同的风格,它并不旗帜鲜明,但内蕴深邃,使人一看便知是托氏文字,比起莎士比亚的雕章琢句来,要强出许多。
人物性格方面,《战争与和平》也有其高超过人之处。首先,书中几乎每一个人物,包括那些并不重要的配角,如伊波利特、莫特玛、小尼古拉等,都有他们自己的性格(要做到这一点是比较困难的,其它小说如《红楼梦》、《水浒传》也有类似成就)。其次,书中许多人物的性格,都在不断变化。如皮埃尔,从单身到结婚、从私生子到继承人、从海伦到娜塔莎、从雅各宾派到共济会、从战争前到战中到战后、从贵族老爷到俘虏再到释放、从初出道时的年轻气盛到后来的好学深思,他的性格一直处于一种无法停止的状态,每经历一件事情,他都会产生一些新的想法,并在不知不觉中完成自身的转变。再如安德烈,他的一生经历过很多大的变故,从军、负伤、丧妻、对娜塔莎的爱情及娜塔莎的变心、还有死亡。相比皮埃尔而言,他的性格的变化是比较突然的,这与他所处的环境及自身特点有关。娜塔莎的变化最大,尤其是与皮埃尔结婚后,她由原来那个活泼、快乐、爱唱爱跳的小姑娘变成了一位不修边幅、甚至有点吝啬的母亲,以至杰尼索夫再次见到她时,竟会大吃一惊。但,无论这些人物的变化多么不可思议,我们都会觉得它合情合理,提不出任何异议,似乎一切事情就应
该这样。而且,无论他们怎样变化,皮埃尔还是皮埃尔、娜塔莎还是娜塔莎、安德烈还是安德烈,他们天生具有的根本性特点是永远不会改变的。这就是托尔斯泰的高明之处,他总是能够站在一个客观的高度,从客观上描述并观察人物的性格,而不因为任何主观因素来刻意创造。表面上看,这种旁观者的白描手法似乎缺乏情感,太过冷峻,但如果往深处挖掘,你便会发现,托尔斯泰其实在他笔下的人物身上寄寓了很多东西,包括这个世界上最为深沉的感情和悲悯。也正是这种最深沉的感情,才使得托尔斯泰与他所热爱的东西始终保持着一定距离,他可以客观地评判,却很难一厢情愿地投入。记得高尔基在致契可夫的一封信中说:“您可知道,在您的戏中,我觉得您处理人物比魔鬼还要冷酷,您对待他们像雪,像风雪一样的冷。”可就是《万尼亚舅舅》这部戏却使高尔基感动得哭了。读《战争与和平》也让我有类似的感受。
《战争与和平》给了我许多东西,包括宇宙万物运行的道理、人生的启发以及心灵上的慰籍。一直以来,我都很喜欢皮埃尔这个人物,并在精神上把他当作一个知心朋友来对待。他随和、善良、落拓不羁、贪享受却又没有贵族老爷的架子,常常沉浸在精神世界里以至于显得魂不守舍,这些特点都让我感到亲切。娜塔莎很可爱,不过略显轻浮了些,所以一经阿纳托里诱惑便放弃了对安德烈的爱情。经历了战火洗礼后的娜塔莎沉稳多了,成熟多了,但同时她又失去了以往的活泼与快乐。安德烈则是另一种性格,他冷峻、聪明、善良、敏感,但遇事往往缺乏皮埃尔的那种宽容气度,所以常常后悔。安德烈的死很可
惜,但除此以外,我们找不到一个更好的结局来安排他,毕竟在临死时他彻悟了。
《战争与和平》里面有很多精彩的片段,值得我们咀嚼回味,如罗斯托夫一家因战乱迁出莫斯科时娜塔莎与皮埃尔告别的场景。娜塔莎从车窗里探出头来,看到穿着邋遢匆匆走过的皮埃尔,就向他打招呼。他们简单聊了几句,皮埃尔因为痴恋娜塔莎又考虑到自身的处境而显得漫不经心,最后他向娜塔莎挥手道别:“明天,不!再见,再见了。”随即停下脚步落在了马车后面。娜塔莎则好一阵子还把头伸出窗外,对渐渐远去的皮埃尔露出亲切、快乐的微笑。
这一段特别使我感动,虽然他们之间的谈话非常平淡,几乎没有什么出奇的地方,但我仍然可以感觉到战争阴影下人与人之间的依依真情。尤其是皮埃尔那句:“明天,不!再见,再见了。”更加可贵。他似乎觉得这一分别,与娜塔莎将永无再见之日,战争逐渐临近,明天风雨不定,所以说出这么看似不经意却沉痛之极的话来。
篇四:《战争与和平的几点感想》战争与和平的几点感想
“战争比和平成熟得早。”(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也就是说,战争比和平、野蛮比文明更早地介入了人类社会的存在。或者说,人类先是以野蛮和战争的形态存在的,是以半人半兽的状态进入社会的。舍此,则没有第二条途径作为人类完成自己之肇始。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农耕技术或者狩猎手段日益改进,人类的财富尤其是私有财富或者部落间的财富开始慢慢累积。为了保护被驯化的家畜和积攒下来的食物,或者为了抢夺这一切,各方各派都需要“兵革之利”,始能“自保而全胜”,才能在争夺财富的过程中取得胜利。当然,作为财富主要来源的土地,也是主要争夺对象,即使战争规模升级后的攻城略地,其本质也是对土地的争夺。
而任何争斗或战争,都是以野性和蛮力为其前提或基本要素。太史公有言:“自含齿戴角之兽,见犯则校,而况于人怀好恶喜怒之气?喜则爱心生,怒则毒蛰加,情性之理也。”(《史记·律书》)其中的道理,颇耐人寻味:如果把人放回到蒙昧浑沌的状态,在十分残酷的生存条件之下,当人的本性彻底暴露无遗之时,恐怕与禽兽并无二致,在这个逻辑条件下,乃得是论。
通过与种种因素之斗争,人类方才慢慢进入文明以及和平的状态。而“文明”状态所具有之种种虚伪与矫饰,也不可避免。和平也只能维系在十分脆弱的水平之上,稍稍有点风吹草动,人类便会重新陷入无尽的战争状态。
野蛮与文明,一武一文,始终互为消长,相互制约,然后才有整个人类文明缓慢的形成与进步。
但纵观人类历史,则战争始终为人类社会重大变革之直接动力。小至地区冲突,大至全球大战,以种种名目发动之战争,几乎就是人类历史之最终存在方式。就中国而言,本土上较大规模战争的停止,也就50年左右的时间。与数千年之弧矢往事而言,几可以天地之一瞬而言之。
按照马克思的理论,人类社会形态之更替,亦需先进阶级掌握强大之军队,即以道御剑,方能完成如此伟大之业。舍此,再无它途。
故,战争本身即为双刃剑。武德之为人类种种品性中最后和最可凭恃者,但一味纵容则易生暴戾。故享国之时,当以文德安之,是乃军容与国容之分。而一味崇文则又会流于淫逸放荡之属,是为文明之死穴耳。两种情形之更替,几与诅咒类似,亿万年来无由摆脱。
延至个体,亦不能脱得其臼。盖能成大儒者,观其情状则多有本色之举,抑或具粗鲁之象。然究其实,乃在于其人能率性修己,发展己本真之心力,能成真正之己者也。若究其源,乃个体最后取胜之实也。
按当代西学论,人首先有对己之责任。心力之外延始可作用于社会及他人,本末之论也。而个体之完成,若无野性与勇力为其基础,则殊难成功。故太史公之论,极其贴切者也。
战前战后,萨特的思想发生了极大的改变,战争的洗礼直接导致他转向了社会主义(而社会主义至今似乎仍尚未实现。)导致他的思想发生转变的,我们或许可以归结到这样一个命题:在战争中,个体所处的位置。
战争中,个体的存在是极其尴尬或者卑微的。除了绝对的秩序等级和集体,个体是不允许有其声音和地位的。当然,指挥员除外。可以说,这是一种较为极端的状态,在这里,可以纯粹地体会到个体与集体之巨大反差,个体的渺小与脆{战争与和平感悟}.
弱也可以在这里一览无余。
战争之手段在于杀伐。为了达到最大的战略目的,战争必须经过严密的谋划,军队必须经过严格的训练,作战的过程必当有极其严格之纪律,攻守双方必经过殊死之厮杀,各以消灭攻取对方为最后目的。舍此,则无以构成真正意义上之军事行动。
故此,在战争中服从命令、服从全局则为个体惟一之处境,除了执行军队高层之战略意图及作战任务,每个个体时时处处都处在无穷无尽的束缚之中。舍此,则无以构成真正意义上之强大兵力,盖军队的实质就是要做到“动千军若动一人”,或者如克劳塞维茨所说,战争就是放大了的决斗,言下之意,战争双方还是两个十分庞大的个体的一种隐喻。
而对个体的取消,即是军队训练的第一要义。即使无法真正取消士兵的个体性,训练其至强的纪律观念,也是必须要达到的一个目标。因此在战争中,个体的自由与选择在很大程度上会被剥夺,个别特殊情况另当别论,如具有指挥权和决断权的高级将领。也就是说,其训练之枯燥,纪律之冷冰,厮杀之残酷,极少具有文学作品所描述的种种浪漫色彩。
通常,人们会在很多场合使用到“敌人”这个字眼。其实,在很多时候,这都是人们十分矫情的一种言说,很多情况下,“敌人”一词的本意都不会真正出现。一般情况下对敌人的言说,充其量不过是一种比较坏的人际关系而已。
萨特说,只有在战争中,才能真正体会到敌人的存在。那些只消一个手势,就会命令四五个人把你投入监牢的人,比及我们日常生活中相互斗争的对手,方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敌人。亦即,在战争状态中,个体的生命都维系与双方的攻防胜负之中。杀戮是不受所谓法律和道德的谴责的。这些伪饰在这里都丝毫不需要,有的只是真刀真枪的“干”。这时候,敌人的存在就是绝对真实的:其中一方可以取消对方的存在。这个结论十分骇人。{战争与和平感悟}.
战争完了,就是相对和平时期。人际关系从战友和敌人的简单模式中脱离出来,人类勉强可以捡拾起属于自己的一点点尊严。然而要维系这点尊严也十分不易,人类本性之幽暗与阴郁包含有种种堕落与邪恶之因素,即使能暂时摆脱战争,尘世里照样没有天堂——人类社会之存在似乎注定是战争的余绪,除了为战争做准备,就是滋生荒谬与邪丑。由于人类自身无法被原谅的愚蠢,这种被诅咒式的不加反省还会继续下去。要么,就是人类中有良知的分子提出了这些善良而崇高的观点,但就是丝毫引起不了人们的重视——人们藉由欲望和习惯构筑的偏见的堡垒实在是太过坚固了。
另外,除却战争的直接杀戮,生、老、病、死,皆御人者也,欲念种种,刍狗之用也。唯自择其途,以成其人,或可略显人类之自尊,乃存在之正途也。至若斗争之极,则犬牙相向,血肉相搏。性命攸关之际,唯以野性当先。小大一理,从个人乃至全军,其情一也。故虎狼之属,皆可为师者也。故观人类文明,当以野性蛮力为始,因生存之属,死生之理,不可不察也。非此,则无有今日文化之隆盛。
在这里,帕斯的一句诗显得十分有用:“世界是一个圆形的沙漠,天庭已经关闭而地狱处处皆空。”
篇五:《战争与和平读后感1000字》战争与和平读后感1000字
俄国作家列·托尔斯泰有三部影响世界的名作,其中一部便是《战争与和平》,它被誉为“一部史诗般的巨作”。托尔斯泰在最后对历史、民族的总结中,提出了这样一句话:历史是一门关于各个民族和整个人类的生活学问。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作品主题——战争与和平的精华之处。
是什么使得这本书魅力四射?从1805年抵抗拿破仑侵略的俄奥联军到1812年俄国反拿破仑侵略的卫国战争;从1805年彼得堡安逸的宫廷生活到1812年莫斯科居民的大逃亡,作者通过对真实的人物如亚历山大一世、拿破仑、库图佐夫和虚构的四大家族罗斯托夫、博尔孔斯基、别祖霍夫和瓦西里等的故事的描写,再现了俄国历史上这段波澜壮阔的岁月,讴歌了俄罗斯民族为保家卫国而战斗的伟大精神。
从故事一开始,战争与和平这两条线索就“和谐”地交替进行着,到1812年,这两条主线就明显地交融在一起了:彼得堡的宫廷正在举办沙龙宴会时,莫斯科的居民正从将要被炸毁的城市逃出„..作品有着许多类似这样的场景描写,在让人影响深刻的同时,也不断地催人思考。当战争平息下来几年之后,我们仍然能从“和平”这根线条中隐隐看到残留的战争的影子。
战争的场面经过精工描写变得活生生起来,战士们在战场上的奔跑厮杀,简直让我喘不过气来。贵族伯爵皮埃尔·别祖霍夫看到早晨的雾气笼罩着灌木丛,忍不住赞叹这般美景,和平时期司空见惯的景色在残酷的战争环境中竟然是那么难得!只有经历过战争的人们才能深刻体会到和平的珍贵,战争期间,人们开始真正懂得珍惜一切事物:亲人、粮食、风景„„战争使得和平时代的一切梦幻主义者变成了现实主义者。
我发现在作品中,不管是俄军战士们用生命换取的一场场胜利,执着地捍卫自己的国土;还是法军突破俄军的一道道防线,直逼莫斯科的军事行动。交战双方都是打着“效忠皇帝、振兴民族”的旗号的。在那时的俄国,亚历山大所到之处民众一片欢呼,在小说中,当尼古拉和别佳·罗斯托夫见到沙皇时激动万分,觉得自己就算战死沙场也是值得的了。而在法国,大革命推翻了路易十六的统治之后不久,拿破仑又称帝了,法军也是打着皇帝和民族的旗号到处征讨的。实际上,历史书上对拿破仑战争的评价也是正面居多,在我眼中,战争的性质由此变得相当复杂。
托尔斯泰把历史的进程比作“推动人类进步的神秘力量”,这个力量不能用“好”与“不好”来评定,而且这股“神秘力量”往往会使一个民族驶入暗无天日的黑洞,在这股神秘力量面前,你会看不清方向,你会无法招架,希特勒时期的德国即使如此。这股神秘力量还会淘汰落后的制度,欧洲文艺复兴、中国辛亥革命、法国大革命、俄国十月革命„„这些进程并非都是以战争的方式来解决的,但其进程都堪称惊心动魄。
既然托尔斯泰是以“抽象”的形式描写战争与和平这两个宏大的主题,那么我也学着抽象地思考:在战争时期,和平是抽象化了的;在和平时期,战争也会被抽象化。
历史却往往都不是这样。
篇六:《读《战争与和平》有感》读《战争与和平》有感
战争与和平交织,痛苦与欢乐并存。
——题记
《战争与和平》,罗曼·罗兰赞誉此书是“我们时代里最伟大的史诗,是近代的《伊利亚特》”。它不仅是对俄国人民反抗法国侵略战争场景的描述,还是对俄国人民爱国精神和英雄气概的赞歌。希望你们能在托尔斯泰笔下的世界中,领略到人性的光辉与阴暗。
翻开《战争与和平》,灵魂仿佛也跟着小说的情节回到了那段光辉的岁月里,置身于那段历史中,我深刻地了解到1812年俄法战争前后俄罗斯的社会、政治、经济、家庭生活背景,见识到了在战争与和平交替的年代中俄国社会广阔的生活画面,真切地领略到了人性的光辉与阴暗。
《战争与和平》的作者,托尔斯泰,出身于贵族家庭,曾就读于喀山大学,受到启蒙思想的影响,后来退学回故乡,在自己的领地上做改革农奴制的尝试。1851—1854年在高加索军队中服役,参加过克里木战争。几年的军旅生活使他看到了上流社会的腐化,为以后能够在《战争与和平》中逼真地描绘战争场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战争与和平》就像是一幅描绘世间百态的画。近千个人物,无数的场景,国家和私人生活的一切肯能的领域,历史、战争,人间一切惨剧、各种情欲,人生的各个阶段,从婴儿降临人间的啼哭到气息奄奄的老人的感情最后迸发,人所能感受到的一切欢乐和痛苦,各种可能的内心
思绪,从窃取自己同伴的钱币的小偷的感觉,到英雄主义的最崇高的冲动和领悟透彻的沉思——在这幅画里都应有尽有。
列夫·托尔斯泰通过细节描写等多种手法真实地再现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揭露出了他们内心中的邪恶想法,就如同揭露出了被金钱、名利、地位等所扭曲的丑恶灵魂。抨击了当时罪恶的社会现实,为读者提供了认识社会人生的镜子。具有强大的震撼力。同时,以库拉根为代表的宫廷贵族的贪婪、虚伪和堕落和以别索霍夫·鲍尔康斯基、罗斯托娃等贵族对祖国和人民无私的奉献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战争与和平感悟}.
《战争与和平》,全书篇幅浩大,结构严谨,历史事件与艺术虚构、形象描绘和长篇说理错综交织;大规模的战争场面和各方面的和平生活图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主要人物性格生动鲜明,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战争与和平感悟}.
经历战争与和平,感受痛苦与欢乐。批判了法国侵略者的丑恶暴行。讴歌了俄国人民反抗法国侵略的爱国精神和英雄气概,对人性的光辉和黑暗的揭露,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震撼力。希望你们能在托尔斯泰笔下的世界中感受到其作品对于灵魂的强烈冲击!
篇七:《读《战争与和平》有感》读《战争与和平》有感
手捧一本《战争与和平》,仿佛置身于那个硝烟弥漫的时代。以往总是崇敬拿破仑的勇敢和智慧,从未想到从俄国的角度去看这一段历史是如此不同。托尔斯泰以其深刻细致的笔触向我们描绘了一幅宏大壮阔而又生动逼真的历史画卷。我从中看到了战争的残酷,也看到了个人在历史洪流中的挣扎、探索。其中安德烈的形象最让我印象深刻。
安德烈一出场就是一个看似随和而又傲慢、冷漠的年轻公爵形象。他厌倦上流社会的虚伪、无聊,不愿意被这种生活所束缚,因此他积极参军作战,期望在战场上建立功勋,功成名就,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然而他却看到了战争的残酷和统治集团的虚伪、无能,当他死里逃生回到家中又眼睁睁看着妻子难产死去。这一系列的打击使他灰心丧气,使他感到了生命的虚无。曾经渴望建功立业的他隐居农村,只想独善其身。在皮埃尔的热情劝说下,他渐渐振作起来,在自己的领地上实施了一系列改革并取得了成功,但他仍然决定自己“应该平静而安稳地度过后半生”。直到遇见美丽的少女娜塔莎,娜塔莎的美丽和无忧无虑激起了安德烈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于是他再次走进了彼得堡的喧嚣之中,加入了当时俄国的社会改革热潮。他赢得了娜塔莎的爱情,然而两人订婚后,娜塔莎的背叛又让安德烈落入了生活的低谷。战争再度兴起,安德烈身负重伤,最终在娜塔莎的看护下死去。
托尔斯泰把历史的进程比作“推动人类进步的神秘力量”,这个力量不能用“好”与“不好”来评定,而且这股“神秘力量”往往会使一个民族驶入暗无天日的黑洞,在这股神秘力量面前,你会看不清方向,你会无法招架,希特勒时期的德国即使如此。这股神秘力量还会淘汰落后的制度,欧洲文艺复兴、中国辛亥革命、法国大革命、俄国十月革命……这些进程并非都是以战争的方式来解决的,但其进程都堪称惊心动魄。
既然托尔斯泰是以“抽象”的形式描写战争与和平这两个宏大的主题,那么我也学着抽象地思考:在战争时期,和平是抽象化了的;在和平时期,战争也会被抽象化。
历史却往往都不是这样。
篇八:《《战争与和平》读后感》《战争与和平》读后感
有人说,托尔斯泰写《战争与和平》的契机是为了探寻俄国社会的出路,我却始终觉得这种观点过于片面。我认为,一部真正伟大的小说,应该是包罗万象的,而不仅仅局限于一个小小的目的。从《战争与和平》里面,我们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包括哲学、历史学、政治学、经济学、军事学甚至宗教学等等,这一切综合起来,就构成了一个庞大的思想体系。这个体系既是主观的,同时又是客观的。说它主观,是因为他来源于托尔斯泰的思考与总结,很多地方都打上了“托氏烙印”;说它客观,则是因为他并不强加于人,而是对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人在“托化”的同时又逐渐凸显出自己的个性来。
另一方面,我又认为,以托尔斯泰的眼界之高、目光之远,他未必会把人类的所谓政治放在眼里。从根本上讲,托尔斯泰所关心的,应该是更广阔的精神与永恒。《战争与和平》里面,托尔斯泰曾不止一次地借皮埃尔、安德烈的大脑来探讨这个问题,探讨的最终结果,他没有告诉我们,这也正是其客观之处。他似乎希望我们去独立思考,并找出答案来。然而,人的思想是不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与见解,所以,凡是读过《战争与和平》的人,都在心里构造了一部属于自己的《战争与和平》。
应该说,《战争与和平》这部书最大的成就在于其思想性,那是无与伦比的。但是,在其它方面,它的成就也同样不凡。
结构安排方面,要处理好这样一部浩瀚的作品原本是非常困难的,托尔斯泰却能够凭借自己的艺术天才,在战争与和平之间穿来插去,井然有序,分毫不乱。而且,托尔斯泰似乎特别擅长描绘那种高难度的大场面,战争、舞会、宴席,他可以用极简短的话把每个人的性格及心理和盘托出,却从无顾此失彼杂乱无章的感觉,这是其他任何作家都望尘莫及的。语言方面,《战争与和平》始终保持一种质朴大气且与众不同的风格,它并不旗帜鲜明,但内蕴深邃,使人一看便知是托氏文字,比起莎士比亚的雕章琢句来,要强出许多。人物性格方面,《战争与和平》也有其高超过人之处。首先,书中几乎每一个人物,包括那些并不重要的配角,如伊波利特、莫特玛、小尼古拉等,都有他们自己的性格(要做到这一点是比较困难的,其它小说如《红楼梦》、《水浒传》也有类似成就)。其次,书中许多人物的性格,都在不断变化。如皮埃尔,从单身到结婚、从私生子到继承人、从海伦到娜塔莎、从雅各宾派到共济会、从战争前到战中到战后、从贵族老爷到俘虏再到释放、从初出道时的年轻气盛到后来的好学深思,他的性格一直处于一种无法停止的状态,每经历一件事情,他都会产生一些新的想法,并在不知不觉中完成自身的转变。再如安德烈,他的一生经历过很多大的变故,从军、负伤、丧妻、对娜塔莎的爱情及娜塔莎的变心、还有死亡。相比皮埃尔而言,他的性格的变化是比较突然的,这与他所处的环境及自身特点有关。娜塔莎的变化最大,尤其是与皮埃尔结婚后,她由原来那个活泼、快乐、爱唱爱跳的小姑娘变成了一位不修边幅、甚至有点吝啬的母亲,以至杰尼索夫再次见到她时,竟会大吃一惊。但,无论这些人物的变化多么不可思议,我们都会觉得它合情合理,提不出任何异议,似乎一切事情就应该这样。而且,无论他们怎样变化,皮埃尔还是皮埃尔、娜塔莎还是娜塔莎、安德烈还是安德烈,他们天生具有的根本性特点是永远不会改变的。这就是托尔斯泰的高明之处,他总是能够站在一个客观的高度,从客观上描述并观察人物的性格,而不因为任何主观因素来刻意创造。表面上看,这种旁观者的白描手法似乎缺乏情感,太过冷峻,但如果往深处挖掘,你便会发现,托尔斯泰其实在他笔下的人物身上寄寓了很多东西,包括这个世界上最为深沉的感情和悲悯。也正是这种最深沉的感情,才使得托尔斯泰与他所热爱的东西始终保持着一定距离,他可以客观地评判,却很难一厢情愿地投入。记得高尔基在致契可夫的一封信中说:“您可知道,在您的戏中,我觉得您处理人物比魔鬼还要冷酷,您对待他们像雪,像风雪一样的冷。”可就是《万尼亚舅舅》这部戏却使高尔基感动得哭了。读《战争与和平》也让我有类
似的感受。
《战争与和平》给了我许多东西,包括宇宙万物运行的道理、人生的启发以及心灵上的慰籍。一直以来,我都很喜欢皮埃尔这个人物,并在精神上把他当作一个知心朋友来对待。他随和、善良、落拓不羁、贪享受却又没有贵族老爷的架子,常常沉浸在精神世界里以至于显得魂不守舍,这些特点都让我感到亲切。娜塔莎很可爱,不过略显轻浮了些,所以一经阿纳托里诱惑便放弃了对安德烈的爱情。经历了战火洗礼后的娜塔莎沉稳多了,成熟多了,但同时她又失去了以往的活泼与快乐。安德烈则是另一种性格,他冷峻、聪明、善良、敏感,但遇事往往缺乏皮埃尔的那种宽容气度,所以常常后悔。安德烈的死很可惜,但除此以外,我们找不到一个更好的结局来安排他,毕竟在临死时他彻悟了。
《战争与和平》里面有很多精彩的片段,值得我们咀嚼回味,如罗斯托夫一家因战乱迁出莫斯科时娜塔莎与皮埃尔告别的场景。娜塔莎从车窗里探出头来,看到穿着邋遢匆匆走过的皮埃尔,就向他打招呼。他们简单聊了几句,皮埃尔因为痴恋娜塔莎又考虑到自身的处境而显得漫不经心,最后他向娜塔莎挥手道别:“明天,不!再见,再见了。”随即停下脚步落在了马车后面。娜塔莎则好一阵子还把头伸出窗外,对渐渐远去的皮埃尔露出亲切、快乐的微笑。
这一段特别使我感动,虽然他们之间的谈话非常平淡,几乎没有什么出奇的地方,但我仍然可以感觉到战争阴影下人与人之间的依依真情。尤其是皮埃尔那句:“明天,不!再见,再见了。”更加可贵。他似乎觉得这一分别,与娜塔莎将永无再见之日,战争逐渐临近,明天风雨不定,所以说出这么看似不经意却沉痛之极的话来。
有人说,托尔斯泰那种僧侣式的不抵抗主义使得他像个可笑的懦夫;又有人说,托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