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情操论读书笔记1000 《道德情操论》读后感——道德是立身之本 《道德情操论》是苏格兰经济学家哲学家亚当·斯密的的一部伦理学著作。他一生共修订过六次,可见其对这本书的重视。在这本书亚当·斯密从人类共有的情感和同情心的基本原理出发,深入浅出的讨论了克己、正义、责任、仁慈等一系列道德范畴和产生根源,说明道德评价的性质、原则以及各种美德的特征,并对各种道德哲学学说进行了介绍和评价,进而揭示出人类社会赖以为系、和谐发展的基础,以示人类行为应当遵守的一般道德准则。 身处急剧变革的市场经济大潮中,每一个普通的人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包括贫富差距拉大、企业改革、股市非理性繁荣等。身处其中不能自已,不可避免地感到被自私虚荣、妒嫉仇恨、贪婪和背信弃义等诸多定义为不道德的情感所操纵,因而促使人们更加向往感恩、慷慨大度、正直勤俭、自我克制等人性的美德。对于这所有不道德和道德,以及从此基础上衍生出来的种种人类情感正是——亚当·斯密耗尽毕生心血所研究的。后世评论认为比起他的另一部巨作《国富论》斯密似乎更重视自己的《道德情操论》。即使在撰写《国富论》之前,甚至在写完《国富论》之后,斯密一直没有转移对人性道德情操的思考焦点。 他写成了这本《道德情操论》是十分罕见的。细数在人类历史上全面系统性分析人类情感的作品,该作独一无二。亚当想告诉读者的是,市场经济体系下,人们无可厚非地在追求物质利益的同时,也要受道德概念的约束。“不要去伤害别人,而是要帮助别人”这种“利他”的道德情操需要永远地植根在人的心灵里。而且。每个人对这种人类朴素情感的保有和维持对整个市场经济的和谐地运行,甚至民族的强盛将是至关重要。在亚当·斯密《国富论》的一句名言——“市场是一只看不见的手”众所周知,但他在《道德情操论》中也写道,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那么它在道义上将是不得人心的,而且是有风险的。因为它注定会威胁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197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米尔顿·弗里德曼曾说:“不读《国富论》不知道怎样才叫‘利己’,读完《道德情操论》才知道‘利他’才是问心无愧的‘利己’。”对于处于转型期的我国市场经济而言,这有着重大意义。在这场变革中每个个体都应当从更深层次地了解人性和人的情感,注重经济发展的同时不能忽视协调发展。尤其需特别重视社会公平与正义,防止公正这一杠杆的倾斜,动摇社会安定。 此外这本书很大一部分内容中,斯密对人类丰富多彩的人性情感和道德情操世界作了简明扼要的理论说明。 首先第一卷中,他认为同情、同情心是人类天赋的本性之一,如他本人书中所言“无论人们会认为某人会多么自私,这个人的天赋中总存在一些本性。这些本性使得他关心别人的命运,把别人的幸福看成自己的事情,虽然他除了看到别人幸福而感到高兴以外一无所得。我们也常为别人的悲哀而感伤,这也是显而易见的”。换而言之,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互动是社会生活中天然形成的也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接着,他引出论互同情的愉快,同情既能一定程度增加快乐也能适当减轻痛苦。在人际关系联系中,旁观者根据当事人的原始情感与自己表示同情的情绪是否一致来判断它们是否合宜。亚当因此认为,在当旁观者努力体谅当事人情感和当事人努力把自己的情绪降低到旁观者所能赞同的程度这样两个基础上,就确立了两种美德。“前一种的努力基础上确立了温柔有礼,和蔼可亲、公正谦让,宽容仁慈等多种美德;而崇高庄重、自我克制这些使我们出乎本性的一切活动服从于我们自己的尊严荣誉以及行为所需规矩的众多美德,则出自于后一 种努力基础。由此亚当开始引出对各种感情合宜程度的分析以及处境的顺逆对人类评论行为合宜与否的影响。 其次,第二卷撇开第一卷中情感产同激起它的原因或对象间的关系的研究,着眼于从它意欲产生的结果和往往产生的结果的原因的关系的研究。亚当从中谈到对优点和缺点的感觉,确定无疑的赞同或反对的对象,从内心情感同它意欲产生的或往往产生的结果之间的关系来研究——优点(受赏)与缺点(受罚),即是所谓的功过感。并扩展引到正义感和责任感的论述。然而亚当也指出某一情感或者行为所产生的实际后果往往和理论认定后果有出入,这也会对我们对于行为的优点和缺点的判定产生影响。所以亚当引入了论命运这种命运产生影响的原因以及程度,并最后从人的内心以及社会认可方面分析了这种评判波动出轨的最终原因。 第三卷开始阐述我们评判自己的情感和行为的起点。根源起于自我赞同和不自我赞同的原则,亚当再次指出,“如果我们不能离开自己的处境和地位,从一定的距离或者他人的角度来看担待自己的情感和动机,就不可能对他们做出全面的评述”。因此我们无论对自己的情感和行为做出赞同与否的评价,都在一定条件下会和、或者是我们设想会和他人的判断存在某种内在联系。从最初针对别人的道德评判,我们才获取对自己的评判原则。往后亚当引出人类对赞扬的喜爱和对责备的畏惧,基于这种情感心理的影响,他开始对由此产生人类良心的影响和权威的分析。从反方面,天性中的自欺本质以及起效和作用也将不可被忽视。 第四卷是论效用对赞同情感的作用。效用被认为是美的主要来源之一,就好像“任何设备或机器子要能产生预期的结果,都赋予总体一定的合宜感和美感,并使人们一想到它就感到愉快”。因此亚当指出,效用的表现赋予了人的品质和行为于美,以及关于这种美的概念可能在某种程度上被看成一种原始的赞同原则。 第五卷讲的是习惯和风气对有关道德赞同和不赞同情感的影响。社会习惯和风气不仅能对有关美丑的看法的影响,而且能对行为美(即道德情感的)不可避免产生影响。 在第六卷亚当深入论析优秀的品格,即有关美德的品质。当我们考虑任何个人的品质时,我们当然要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来考察它:第一,它对那个人自己幸福所能产生的影响;第二,它对其他人的幸福所能产生的影响。情感在对他人的产生的影响中,天性致使个人成为我们关心和注意的对象会依据一定顺序,以及乃至对社会团体成为我们慈善对象的顺序。 第七卷中则详细讨论了道德哲学体系中美德的体系本源,以及关于赞许的原理的本能出自。,亚当对美德存在在什么体系中以及其各种体系做出了讨论,包括合宜性体系,谨慎体系以及仁慈体系,乃至善恶不分的放荡不羁性体系。而对赞许原则的本能,亚当分析了自爱、理性。感觉这三种出自。 通读这本书,斯密为人类丰富多彩的道德情操世界理出一条有秩序的思路。首先,他在认同同情、同情心是人类天赋的本性之一基础上,提出人与人之间情感联系建立在这种自发的内心同情,乃至往后更深层次的道德也是如此。接着,他引出一个类似公理的常识,即相互同情的愉快,同情既能增加快乐也能减轻痛苦。最后,在第一卷第三、 四、五章引出关于情感适宜性的原理:通过别人的感情同我们自己的感情是否一致来判断它们是否合宜。因为相互同情的愉快,为了产生一致的情感,如同天性教导旁观者去设想当事人的各种情况一样,天性也教导后者在一定程度上去设想旁观者的各种情况。正是在这两种努力,即旁观者的努力、当事人的努力,确立了两种类型的美德;旁观者的努力中建立起和蔼、公正、宽容等美德类型,当事人的努力中则建立起崇高、庄重、自制等美德类型。当然,与美德相对负性的冷漠、鄙俗、下流品行等则确立于对上述“适 宜性”努力的失败、甚至反动。 看完这本书给我的感触很深。亚当·斯密对于道德美德原则,起因以及效用的分析给我们带来极大的启示。众所周知,日程生活中道德和法律一样规范着人们的日常行为,是市场经济社会下,处理人际关系评判行为标准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原则。自从炎黄起始,弘扬道德美德向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也应当保持这样的美德并将其发扬光大。在当下市场经济高速发展乃至转型时期,在社会之中的各行各业间,每天一样处处都能体现出人与人之间、社会与人之间、社会与社会之间的情感。在处理这些情感联系的时候,我们有很多地方可以向这本书汲取智慧。这本书向我们阐述的道理和分析,能够让我们的心灵得到启发,让我们以后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得到源源不断的智慧来源以及精神动力,鼓励我们学会互相帮助、互相体谅,用遵守人性美德的原则处理好复杂的人际关系,以更好地立身于社会网络中。 从宏观的方面来讲,《道德情操论》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社会如果人人都只追求个人利益将会引发灾难性的后果。正如前文所言“„„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那么它在道义上将是不得人心的,而且是有风险的,因为它注定要威胁社会稳定。”人是复杂的,人不仅有私欲,也应当有情操。无论人怎样自私,他都有一种“关心别人的命运,把别人的幸福看成是自己的事情”的本性。人与人之间建立起相互联系的关系网络,并用道德美德约束来方可维持其稳定,促进人类社会发展。以亚当来看,正因为人类懂得感同身受,拥有普世之爱,所以人才区别于动物;正因为守望相助,前人为后人栽树,小我为大我牺牲,社会道德约束下的人类社会才得以在恶劣的生存条件下存续至今。 引用百度词条的分析做结尾——相比《国富论》,《道德情操论》给西方世界带来的影响更为深远,对促进人类福利这一更大的社会目的起到了更为基本的作用;而它对处于转型期的我国市场经济的良性运行,对处于这场变革中的每个人更深层次地了解人性和人的情感,最终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道德情操论读书笔记1000 《道德情操论》读书笔记 学习经济类的学生大多只知道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国富论》的出版标志着经济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但是人们却都忽视了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这本书。《国富论》这本书以“利己”为中心阐释了市场经济的基本理论,而《道德情操论》则宣扬了“利他”为基础的道德思想情操,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米尔顿弗里德曼所说的:不读《国富论》不知道应该怎样才叫“利己”,读了《道德情操论》才知道“利他”才是问心无愧的“利己”,可见《道德情操论》不仅对学习道德思想有很深的作用,对于理解亚当斯密的经济思想,学习经济学问题也有很重要的作用。 《道德情操论》围绕“同情”这个中心,对整本书展开了阐释。在书中,斯密用同情的基本原理来阐释正义、仁慈、克己等一切道德情操产生的根源,说明道德评价的性质、原则和各种美德的特征,并对各种道德哲学学说进行了介绍和评价,以及人的行为应遵循的一般道德准则。《道德情操论》中很多段落的确很发人深思: 1,、第二篇中一段如此说:“我们在这个世界上辛苦劳作,来回奔波是为了什么?所有这些贪婪和欲望,所有这些对财富、权利和名声的追求,其目的到底何在呢?归根到底,是为了得到他人的爱和认同。”试想当今中国和世界,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经济基础几乎已经成为衡量人的成就的标准,致使一些人为了得到社会大众的认可,为自己谋私利,不顾社会利益和社会道德,造成道德的沦丧,社会关系的疏远。因此经济利益并不应该成为一切准则,重要的是对社会道 德的培养,对人生价值的追求,对于一个人的道德情操,社会价值才应该成为衡量其价值的准则。 2、“人性之尽善尽美,就在于多为他人着想而少为自己着想,就在于克制我们的自私心,同时放纵我们的仁慈心;而且也只有这样,才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产生情感上的和谐共鸣,也才有情感的优雅合宜可言。”这句话中可以很深刻的体现出《道德情操论》这本著作的中心,只有克制自己的私心,多为他人着想,最后受益的不仅是他人,同时更是我们。也就是说利他才是真正的利己。 3、“喜欢值得赞美不仅绝非完全源自喜欢收到赞美,反倒是喜欢受到赞美,至少在相当大的程度内,源自喜欢值得赞美。”这句话在我们生活中是最常体现出来的,当我们真正的做到了别人所期望的,或自己觉得自己的成绩值得赞赏,我们在某种程度上会希望得到别人的赞赏,或者会为别人的赞赏而喜悦。但是当我们用不正当的手段获得成就或者别人的赞美时,我们并不会发自内心的觉得欣喜。因此这也会使我们控制自己的贪慕虚荣的心。 4、“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那么它在道义上将是不得人心的,而且是有风险的,因为它注定要威胁社会稳定。”这个思想对于当今世界特别是中国的建设都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在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阶段,在经济迅速发展的时期,贫富差距日益凸显。因此未来要尤其要注重社会公平和正义,实现协调发展,关注群众的利益。正如温家宝总理所说的要让每个人都享受改革和建设的成果,把正义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首要价值。 《道德情操论》这本书在西方的影响不亚于《国富论》,在当今经济飞速发展,物欲横流的世界,道德缺失已经不是个别的现象,对于道德的培养也变得至关重要。在《国富论》中调节经济有一个无形的手是市场,而《道德情操论》也作用于市场经济那就是市场经济应该是一个讲道德的经济,也就是说要用道德和法律规范每个人的行为,不能为获取个人利益而损害他人或社会的利益。没有诚信,没有道德,市场就会混乱,社会也很难发展。因此,《道德情操论》是每个经济人不得不翻阅的经典著作,而其中的道德情操思想也应该要发扬到整个社会中去,只有如此才能创造出和谐的社会。 道德情操论读书笔记1000 《道德情操论》读书笔记 在读书之初,我先是仔细的看了老师的要求:“准确的提炼原著”,所以我本着小心谨慎的心态开始了阅读。没有急急躁躁的直接翻开就读,而是先看了看书后的一些评论。 “不读《国富论》不知道应该怎样才叫“利己”,读了《道德情操论》才知道“利他”才是问心无愧的“利己”。” “斯密自己比起重视《国富论》来似乎也更重视自己的《道德情操论》。《道德情操论》不仅是他出版的第一本主要着作,也是他在逝世前的最后几年里竭尽全力进行修订的一本书。他在身患重病、知道自己已经时日无多的情况下,对这本书进行了最重要的一次修订,这说明了伦理学在斯密心目中的地位。对于道德真理的探讨在斯密那里是贯穿始终的。” 包括我敬爱的温总理也先后五次提到并推荐这本书。 这让我更是感觉到了要以一种谨慎的心态面对。于是,我翻开了书页。以下是我在阅读过程中摘录于提炼的,其中以提炼为主,摘录只有很少一部分。 第一卷第一章 眼神是最不易伪装的地方。 同情,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情感之一。 人会产生同情,但是有当他亲身体验过当事人所身处的情景之后,才会真正的了解当事人所处的状态与情绪。 人在理解他人时会将自己代入到他人的身体中,但是依然以自己的大脑去思 考。这也就直接的导致了某些或许并不存在的事情的发生。有点世间本无事,庸人自扰之的味道。 当人与人交流、交往时,如果他人对事物所表达出来的情感与自己心中所预 期的一样,那么人便会愈加兴奋;反之,则索然无味。 对死亡的恐惧,成为人性中最根本的一项原则。他一方面破坏着人的幸福, 另一方面还人类以公平;它一方面让个人痛苦不堪,另一方面在某种程度上捍卫了社会。 有时,我们在理智上赞同一件事,但是感情上的反应却不完全合拍,很多时 候我们表示赞成的同时内心没有一丝同情。 人们的行动是由内心的情感引起的,并且决定了行为结果的善恶是非。判别自己对一件事物的判断是否与他人一致时,可以从观察自己与他人针对 这件事物所流露出的情感是否一致来确定。 情绪与理智并不是100%的一致。 人在判断他人的情感是否恰当时,往往以自己在相同情况下的行为为判断依 据。 与自身有因果、关系与纠葛的事件往往会导致我们判断的失常。 在一个陌生的群体中有助于情绪的平复。 我们爱自己=爱他人,不吃亏也不赚。道德情操论读书笔记1000 最郁闷的事莫过于自己的不幸不仅不被人同情,反而招来他人的白眼和嘲 笑;最开心的事哦过于受到别人由衷的关注与理解。 评判他人观点的两个标准:得体适度、完美无缺。如果完全符合那就是能够 得到他人的敬佩;如果虽不完美但是也接近,那就是表扬;若是达不到就要 被批评了。 第五卷第一章 习惯会强化我们的感受。 风尚是由社会的上层所主导的。 古人的事、物经过时间的积累后就成为了一种认知上的定式。不可更改,任 何变动都会破坏人们认知上的这个事物的完美,似乎它就应该也只能是如此。 古人的事物也受到它所在的时代的社会风俗、习惯的影响,即使是两个相当 接近、类似的事物,在不同的地域,也会有截然不同的含义。 所谓的潮流一定是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的、具有较大社会影响力的人或者团 体来引导的。 但是,在现当下,通过网络平台,社会较低层的声音可以很容易的表达出来, 一旦这种声音汇聚在一起,成为一个声音的时候,那么也能引领潮流。当我们习惯某些事物后,便会对他形成记忆的惯性。若下一次,见到的有不 同便会觉得别扭,不舒服。反之,这舒服。 所以,习惯了就是美的?不习惯就是丑的吗? 所以,习惯的可以是美丽的,但是不习惯的一定不是美的。 第五卷第二章道德情操论读书笔记1000 在某种环境下成长,便会对那种环境习惯。无论之后他对那种环境的处事方 式的判断是好是坏,至少他不会反对,更很可能会认同。 职业、境遇、阶层等等都会在一个人身上留下习惯的烙印,形成其特殊的行 为方式。 人在诞生时都是一样的,都是白纸。从他呱呱落地那一刻开始,这张白纸便 会被涂抹上各种颜色,最终形成独一无二的人。 书中,从人的本性到其职业、阶级再到地区、国家最后到文明与野蛮,叙述 的都是一个原则:环境塑造人,人可被环境再塑造。 习俗与人们的普遍品质可以有差异,但是不会十分之大。 读完后,首先,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像一把梳子。我原本就有所了解,有所知晓的事物,在阅读后有了一种豁然开朗并且找到脉络的感觉。随便举一个列子,就好像我本就知道换位思考,本就知道设身处地,但是却仅仅只是知道,仅仅只是在使用而并不知道其原因。而读了第一卷第一章后,我才明白,人会产生同情,但是有当他亲身体验过当事人所身处的情景之后,才会真正的了解当事人所处的状态与情绪。人在理解他人时会将自己代入到他人的身体中,但是依然以自己的大脑去思考。可以说,这本书把我们最习以为常的东西用完整而严密的逻辑书写了出来,令人为之叹服。 然后,读着读着我又发现貌似有些我可以反驳的地方。毕竟,随着时间的流逝,亚当斯密那个时代的某些东西已经永远的里去了,那么在那个时代的某些观点、理论,到了先当下就未必还能成立。就例如书中说的所谓的潮流一定是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的、具有较大社会影响力的人或者团体来引导的。但是,在现当下,通过网络平台,社会较低层的声音可以很容易的表达出来,一旦这种声音汇聚在一起,成为一个声音的时候,那么也能引领潮流。所以所谓潮流就是大家都 认可并追寻一个事物时的群体行为。我斗胆想象一下,是不是这样说,才能更为准确的表述呢。 最后,有些地方我没能读懂。第五卷的第二章,我知道他说的是有关社会习惯与时尚对道德情感的影响。但也仅仅只是知道,对于书中所写的关于文明与野蛮的问题我不能理解。或者说是我本就有的一些想法与书中的观点产生了冲突吧。 书中把抛弃、杀掉小孩视为野蛮的行为,认为文明的一种体现是尊重生命。尊重生命是文明我认同,但是,杀掉和抛弃小孩就一定是野蛮的吗?人类是生物,所有的生物都在进化,在进化过程中优胜劣汰,这是自然法则。产生文明,是进化的一种结果。文明的进化是人类进化的结果。那么,如果在某些情况下杀死和抛弃小孩被允许与被认可是野蛮的体现,是一种退化。而即便拖累群体,也要“尊重生命”那岂不与自然法则所相悖。那这是进化还是退化?当然,可能我原有的想法就是野蛮的吧。 道德情操论中关于良心,人心的论述似乎和中国古代的性善论相吻合。其实我感觉不管是什么理论或者说法都是在描述人心中的那座天平,不管是天性还是受成长环境影响而形成,每个人得心中都有一套自己的行为准则,不会去违背。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一旦哪天自己打破了自己的规则,那么心中的天平开始倾斜,内心的平静动摇之后,人们会更大程度上受到外在环境的影响。所以,内心的准则和内心的平静是最基本的东西。 小结一下,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从根本上揭示了人类和谐生存与发展的根源。总结了人们行为的道德准则。当人们身处变革或是逐渐由道德底线走向法律底线时就应该读读这本书,找找毛病。 道德情操论读书笔记1000 11国贸三班1150220045王竹君 亚当斯密是经济学的主要创立者,温总理推荐过的《沉思录》、《道德情操论》两本著作皆是出亚当自斯密之手。斯密的国富论对现代社会影响深远,然而《道德情操论》却是堪称是比国富论更伟大的作品。书中,亚当斯密用同情的基本原理阐释了正义、仁慈、克己等一切道德情操产生的根源,说明了道德评价的性质、原则以及各种美德的特征,并对各种道德哲学学说进行了介绍和评价,进而揭示出人类社会赖以维系、和谐发展的基础,以及人的行为应遵循的一般道德准则。 《道德情操论》中,斯密说“我们在这个世界上辛苦劳作,来回奔波是为了什么?所有这些贪婪和欲望,所有这些对财富,权利和名声的追求,气目的到底何在呢?归根结底,是为了得到他人的爱和认同。”对此,结合实际,我想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这是一个不停发展的时代,每个人每天都在为了或财富,或权利,或名声而不停奔波。就连即将步入大四的我们也每天匆匆奔波于图书馆与教学楼之间,乐此不疲。 这个社会发展之快时时刻刻提醒着我们:只要停下来,随时都可能被被淘汰。商人从商我们说他贪恋钱财,官员从政我们说其某权求利。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角度来说,人的需求从低到高依次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五个阶段。其中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属于需求的初级阶段,归属需求和尊重需求属于需求的中级阶段,自我实现属于需求的高级阶段。而财富,权利,名声则分别属于安全需求和尊重需求。我不否认从商之人,从政之人和名人雅士一开始是或多或少为了钱,权,名而奔波劳作,也不否认这种追逐之间多多少少充斥着贪婪与欲望。然而随着财富的累积,名声和权利的升级,其追逐目的也就开始逐渐偏向于自我价值的实现,自我认知度和他人的尊重,爱,与认同。 《道德情操论》读书笔记 道德情操论读书笔记1000 《道德教育》读书笔记 爱弥尔·涂尔干是法国的教育社会学家,他毕生都致力于教学、研究和著述工作中,他 将“至少三分之一,而且通常是三分之二”的心血都倾注在教育学工作上。涂尔干的教育学 教学不单单是以教育学为核心的学科活动,更是一种现代意义上的理性实践的尝试。《道德教育》这本书是一本教育社会学的书,也是涂尔干探讨普通教育学的一个尝试。 这本书大致由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前言和导言,第二部分讲了道德的三要素,第四部分 讲了教育与社会学,第五部分则是一些讨论与讲稿,下面我就涂尔干在文中的某些观点谈谈 我自己的一些看法。 1、教育理论是现有能够服务于教学的最有条理的,内容最翔实的,文献资料 最充分的思想,如果教育理论超出了它的适当界限,如果它声称要替代经验,颁布各种现成 的,此后被机械地使用的公式,那么它就会退化成死的东西,另一方面,如果经验不尊重教 育学的思想,那么它反过来就会退化成盲目的惯例,或者被空泛的或散乱的思想所控制。教 学是一项实践活动,它的进行必须以一定的理论为指导,如此才能取得成效,而这个理论最 好的就是教育理论。凡是要有依据,教学的依据就是教育理论,它指导教育如何进行,如何 才能更好地进行。适当中可能还会涉及到教育教学改革的问题,它同样是以教育理论为前提 依据的。但是,在我们进行教学或教育教学改革时,一定要灵活运用教育理论,选择适合自 己的,以教育理论为基础。但我们也不必完全信奉教育理论,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前的 教育理论可能并不适合现在的教育教学,这时我们就要有所选择,有所改变,千万不可固守 成规。我们现在注重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要学生敢于质疑,而在以前的教育中是没有这 一理念的。当今,我们的教育也不断地在进行改革,以使教育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在这过 程中,我们以已有的教育理论为指导,但同时也在不断完善教育理论。 2、道德的要素主要有三个:纪律精神、对社会群体的依恋、知性精神。涂尔道德情操论读书笔记1000 干在文中论述这三个要素过程中呈现了他的道德理论——义务的理论、善的理论和自主理论。 在道德性格的形成过程中,童年期的第二阶段小学是一个关键的环节。此前,儿童的年龄非 常小,他的智力发展尚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情感生活也过于简单,没有发育。他依然缺乏 为能够强化我们道德的各种相对复杂的观念与情感所必需的智力基础。另一方面,如果度过 童年的第二阶段,也就是进入学龄期,还没有打好道德的基础,那么这种基础就永远打不好了。在这个阶段,唯一可 能的训练是一种很一般的训练,即初步引入一些简单的观念和情感。首先,我不知道涂尔干 所指的这个阶段是否就是我们这的学前期,也就是幼儿园。其次,诚然这个阶段很重要,但 我不认为过了这一阶段道德基础就永远打不好了。我相信环境的作用是巨大的,即使在这一 阶段一个人的道德基础没有打好,我想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他接受越来越多的知识,他会 明白一些道理,改变原先错误的观念,只要社会不抛弃他,他不放弃自己。在这当中,家庭 和老师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一个小时候经常偷东西的人,如果在他以后的生活中,老师和 家长给予正确的引导和鼓励,给他灌输正确的道德观念,社会宽容得对待他,我想他会改掉 偷东西的坏毛病,但如果家长和老师处理不当,反而会弄巧成拙。最后,在这一阶段的训练 除了初步引入一些简单的观念和情感外,我想教师和家长的示范也是有效的。高深的观念他 们听不懂,但是当我们在做一些事的时候或小孩在做一些事的时候,我们可以告诉他们哪些 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更多的时候需要老师和家长以身作则,或许他们现在不懂,但以后 他们一定会懂的。小孩的模仿性很强,所以家长和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很重要,如果自己都没 做好,那么要求他们去做,似乎有困难。道德的基本要素是纪律精神。纪律就是使行为符合规范。通过纪律这种手段,我们可以 学会对欲望进行控制,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我们必须加以控制,纪律和规范则为这种控制 提供了可能,当我们想得到哪些我们不该得到或不属于我们的东西,或做那些我们不该做的 事的时候,纪律和规范这时就会告诉我们不可以,而当我们听从了以后,我们的个人意志也 得到了提高。可见,纪律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人格的发展。所以,纪律精神必然为道德的首 要要素。道德也因此具有限制和抑制的功能,所以过多的财富很容易会变成不道德的根源。 的确,很多不道德的事都因过多的财富而起,过多的金钱膨胀了我们的欲望,为了满足自己 的欲望种种不道德之事源源而来,贿赂、买凶杀人、嫖娼??但是,金钱不是万能的,也有人 在拥有很多的金钱以后做善事,为人民为国家尽自己的一份力。所以,我觉得这还是一个道 德教育不深入、不到位的问题,而非道德功能的问题,如果道德观念深入人心,在人们头脑 中根深蒂固,又怎么会有如此多的不道德之事呢?道德的次要要素是对社会的依恋。道德的起点就是社会生活的起点。人总是生活在许多 群体之中,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文明的全部财富的生产者和贮藏者,没有社会,人就会降 至动物的水平,道德当然也无从谈起,“狼孩”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但如果人要成为一种有 道德的存在,他就必须献身于某种不同于他自己的东西;他必须感到与社会一致,而不管这 个社会有多么低级。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看到,如果我们在为自己做事,为了自己的理想而 奋斗,为了实现自己的价值而努力??我们不会认为他有道德感,而当他在为别人做事,为别 人而献身??我们会说他有道德感。我不否认一个乐于奉献自己的人,一个处处为他人考虑的 人,他的生活会更丰富,更有活力,而他也更有道德价值。但是我们不能一味奉献,一味追 求与社会的一致,我们得看看自己的实际情况,权衡利弊,难道我们不奉献就可以说我们没 有道德吗?一位研究生为了一个普通农民而献身,这件事是可以体现他的道德感,但是这样 做值得吗?一个研究生可以为国家创造多少财富啊?当然我并不是贬低农民的价值,只是相 比较而言。如果他知道自己没有那个能力而不救那个农民,我们就该说他没有道德感吗?只 要他不是视而不见,只要他尽自己最大的能力,我相信那是一个双赢。道德的第三要素就是道德的知性。要合乎道德的行动,光靠遵守纪律和效忠群体是不够 的,不管是出于遵从规范还是忠于集体理想,我们还必须对我们行为的理由有所了解,尽可 能清晰完整地明了这些理由。凡事我们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这样才能行之有效。 知性的运用是儿童获得自主和自决精神的过程,具有启蒙的意涵,这种启蒙绝没有要求教师 为儿童灌输一种总体知识和普遍规范,而是使儿童在待定的界限内自由地运用理性,逐步形 成一种内化的社会态度。 3、绝对禁止体罚是学校惩罚中的基本守则。为了维护学校纪律,使学校的各 项规章制度能够很好的施行,采取一定的惩罚措施是必要的。惩罚不能为纪律赋予权威,但 却可以防止纪律丧失权威,惩罚或多或少消除了过失,或者尽可能补偿了过失,他的本质功 能是维护良知,因为违规行为能够而且必然会搅乱信念中的良知,即使他们本身并没有意识 到这一点,惩罚并不是为了使他人的身体或灵魂吃苦头,而是在遇到过失时确证过失所否认 的规范,他可以保护学校一些规范,一种课堂道德,形成对这种道德的尊重。在儿童违反了 学校纪律,做出不道德之事时,我们可以对他们进行一定的惩罚,使他们知道他们所做之事是 不可以做的,如果在他们犯错以后比加以惩罚,那么他们以后还会再犯,就不会尊重这种道 德,就会认为这种道德其实也没有什么。当然,对他们进行惩罚并不是要让他们痛苦,虽然 惩罚会带来痛苦。惩罚就是斥责,最好的惩罚就是尽可能采取最富有表现力的、代价又最低 的方式进行责备,使儿童对他的行为所激发的感受产生尽可能产生鲜明的印象。虽然惩罚是 必须的,但体罚却是不可以的,这样的惩罚是一种非常严重的道德障碍。道德教育的首要目 的之一,就是要在儿童身上激发出一种人类的尊严感,而体罚却是对这种感情的亵渎。体罚 或许可以让儿童记忆深刻,但是却也会对他幼小的心灵造成伤害,而且多次体罚之后,他就 会产生抗体,对体罚无动于衷,体罚也就行之无效了。儿童善于模仿,在老师对他进行体罚 之后,他或许会将之用于其他人身上。我记得我小学的时候,有以为老师脾气非常不好,动 不动就对学生拳打脚踢,我们班一个非常调皮的男生常常成为他体罚的对象,后来这位男生 在那学校里经常打架,不上学以后也是不务正业,经常打架,最后初中没读完就不上了。我 曾问过他,为何辍学,他说如果不是那位老师,或许他就不会辍学,说不定还是一位好学生 呢。体罚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在我看来,它甚至还会阻碍道德教育,它会使人陷入道德混乱 的效应。人们没有必要为了传递各种观念和感情而采取如此粗野的体罚措施。随着一个民族 的道德良知日渐高尚,随着人们的法律意识逐渐增强,体罚在学校、社会中以无立足之地了, 学校以明确规定不可以体罚学生。我们必须避免体罚,而且必须禁止所有损害儿童健康的体罚。我们不能因为儿童学习任 务没完成就剥夺他们的游戏时间,我们也不能因为儿童不遵守课堂纪律就对他们大声呵斥?? 儿童的天性是活泼的,我们不可以扼杀掉。当然,之摈弃那些有害的惩罚还不够,我们必须 选出和采用那些对受罚儿童有好处的惩罚办法。对于一切具有教育影响的处罚来说,都必须 值得受到处罚的人的尊重。对儿童的处罚应该渗透人道的感受,成为一种教育的再造,所有 要求有过失的儿童必须完成的补充任务,都应该具有与日常义务相同的特征。我们必须使处 罚产生一切又用的效果,从某种意义上说,处罚的方式比惩罚更重要。我们绝对不可以在气 头上打孩子,这足以使惩罚失去信用,失去全部的道德含义;我们也有必要防止采取无动于 衷的惩罚,如果使惩罚不带有一丝感情,也就失去了一切道德内容。 4、利己主义与利他主义是所有意识的生命的两个共存并紧密交织在一起的方 面。在所有利他主义中,都有某种利己主义,同样,在利己主义本身之外,也有某种利他主 义。这两种类型的情感所表达的,是我们整个心理构造的两个彼此不同却又不可分离的方面。 我们会因为我们的亲人的死而痛苦,那是因为,我们有关这个亲戚身体与道德人格的意象, 以及与他有关的所有联系的表现,读不再起作用了。我们再也不能重温他在我们心中激起的 那种备受珍爱的感情。当我们需要的时候,信任的眼神,熟悉的对话,暖人的话语,所有的 一切都永远不再发生了,我们突然感到,在我们的意识深处有一种令人痛苦的空虚,我们在 依恋他们的同时,也在依恋我们自己。儿童一生出来,就能够具有某种利他主义了,尽管他的意识是不成熟的,但他始终是一 种有意识的存在,因为儿童的智力水平是有限的,所以他的利他主义既不彻底也不复杂,儿道德情操论读书笔记1000 童身上有一种习性:与某种不同于自身的东西建立团结的关系,由于一些习惯的作用,他会 越来越依恋于他所熟悉的环境中的物与人。一旦他要喝水,就会去喝他已经用惯了的杯子里 的水;一旦他要睡觉,也不会睡在他不熟悉的房间里;一旦他的妈妈离开他,他会痛苦不堪。 他不会接受陌生人的拥抱,抵制她的照料。在所有情况下,儿童都能清楚地体验到一种把他 的存在加入到他人的存在之中的需要,而当这种联系被打破时,他就会感到很痛苦。 5、在儿童离开家庭时发现自己所处的道德状态与他必须追求的道德状态之间, 存在着巨大的差距。这段路程是不可能在单一阶段走过去的,必须要有某些中介。学校环境 就是最合乎需要的中介。学习环境是一些有相似的年龄和社会背景的人的结合,它是一种范 围更广的集合,它与政治社会是很接近的。但是它又是非常有限的,仍然可以结成一些个人 关系。由于大家一起生活。很容易形成对班级甚至学校的依恋,他们也就很容易接受我们希 望在他们身上培养的那些更高尚的感情。学校是一种真实的群体,每一种处于萌芽阶段的智 力活动形成都可以在学校中找到一席之地,通过学校,我们可以获得一种在与家庭生活不同 的集体生活中培训儿童的方法。它拥有在儿童身上唤起团结感和群体生活所需要的一切。然 而,只有在既定团体的氛围中进行实践,才能获得这种感觉。我们只有在儿童离开家庭走进 学校的时候,才能把对集体生活的倾向灌输给他。在儿童心中唤起团结感时教师的指导,一 个班的集体感情,以及如何运用集体惩罚与奖赏都篇二:《道德情操论》读书笔记《道德情操论》读书笔记学习经济类的学生大多只知道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国富论》的出版标志着经济学成 为一门独立学科,但是人们却都忽视了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这本书。《国富论》这本书 以“利己”为中心阐释了市场经济的基本理论,而《道德情操论》则宣扬了“利他”为基础 的道德思想情操,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米尔顿弗里德曼所说的:不读《国富论》不知 道应该怎样才叫“利己”,读了《道德情操论》才知道“利他”才是问心无愧的“利己”,可 见《道德情操论》不仅对学习道德思想有很深的作用,对于理解亚当斯密的经济思想,学习 经济学问题也有很重要的作用。《道德情操论》围绕“同情”这个中心,对整本书展开了阐释。在书中,斯密用同情的 基本原理来阐释正义、仁慈、克己等一切道德情操产生的根源,说明道德评价的性质、原则 和各种美德的特征,并对各种道德哲学学说进行了介绍和评价,以及人的行为应遵循的一般 道德准则。《道德情操论》中很多段落的确很发人深思:1,、第二篇中一段如此说:“我们在这个世界上辛苦劳作,来回奔波是为了什么?所有这 些贪婪和欲望,所有这些对财富、权利和名声的追求,其目的到底何在呢?归根到底,是为 了得到他人的爱和认同。”试想当今中国和世界,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经济基础几乎已经成 为衡量人的成就的标准,致使一些人为了得到社会大众的认可,为自己谋私利,不顾社会利 益和社会道德,造成道德的沦丧,社会关系的疏远。因此经济利益并不应该成为一切准则, 重要的是对社会道德的培养,对人生价值的追求,对于一个人的道德情操,社会价值才应该成为衡量其价 值的准则。 2、“人性之尽善尽美,就在于多为他人着想而少为自己着想,就在于克制我们的自私心, 同时放纵我们的仁慈心;而且也只有这样,才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产生情感上的和谐共鸣,也 才有情感的优雅合宜可言。”这句话中可以很深刻的体现出《道德情操论》这本著作的中心, 只有克制自己的私心,多为他人着想,最后受益的不仅是他人,同时更是我们。也就是说利 他才是真正的利己。 3、“喜欢值得赞美不仅绝非完全源自喜欢收到赞美,反倒是喜欢受到赞美,至少在相当 大的程度内,源自喜欢值得赞美。”这句话在我们生活中是最常体现出来的,当我们真正的做 到了别人所期望的,或自己觉得自己的成绩值得赞赏,我们在某种程度上会希望得到别人的 赞赏,或者会为别人的赞赏而喜悦。但是当我们用不正当的手段获得成就或者别人的赞美时, 我们并不会发自内心的觉得欣喜。因此这也会使我们控制自己的贪慕虚荣的心。 4、“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那么它在道义上将是不得 人心的,而且是有风险的,因为它注定要威胁社会稳定。”这个思想对于当今世界特别是中国 的建设都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在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阶段,在经济迅速发展的时 期,贫富差距日益凸显。因此未来要尤其要注重社会公平和正义,实现协调发展,关注群众 的利益。正如温家宝总理所说的要让每个人都享受改革和建设的成果,把正义作为社会主义 国家的首要价值。《道德情操论》这本书在西方的影响不亚于《国富论》,在当今经济飞速发展,物欲横流 的世界,道德缺失已经不是个别的现象,对于道德的培养也变得至关重要。在《国富论》中 调节经济有一个无形的手是市场,而《道德情操论》也作用于市场经济那就是市场经济应该 是一个讲道德的经济,也就是说要用道德和法律规范每个人的行为,不能为获取个人利益而 损害他人或社会的利益。没有诚信,没有道德,市场就会混乱,社会也很难发展。因此,《道 德情操论》是每个经济人不得不翻阅的经典著作,而其中的道德情操思想也应该要发扬到整 个社会中去,只有如此才能创造出和谐的社会。篇三:职业道德读书笔记职业道德读书笔记 职业道德是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五要求) ?1、爱岗敬业:做到乐业、勤业、精业(最基本的是爱岗敬业)?2、诚实守信:做到诚信无欺、讲究质量、信守合同?3、办事公道:做到客观公正、照章办事?4、服务群众:做到热情周到、满足需要?5、奉献社会【职业道德特点】1. 之间各种关系的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2.职业道德具有广泛性、实践性、具体性的特点 3.诚实守信是为人之本、从业之要道德的定义:道德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向人们提 出的处理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办事公道是正确处理各种关系的准则 1.为人民服务是职业道德的核心(不同层次的为人民服务:最高层次的无私奉献、毫不 利己,到一般人的遵纪守法、诚实劳动都是为人民服务。) 2.集体主义是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 3.以诚实守信为重点。 1.“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2.古人所谓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就是要求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做到(勤勉)。 3.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仍能坚持道德观念去做事的行为被称之为慎独 【职业道德行为养成及作用】职业道德修养:指从业人员按照职业道德基本原则和规范,在职业活动中所进行的自我 教育,自我锻炼提高,自我改造完善,自我修正养成,使自己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和达 到一定的思想道德境界。作用: 1.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 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途径和方法】途径:(一)确立正确的人生观是职业道德修养的前提 (二)要从培养自己良好的行为习惯着手。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 (三)学习先进人物的优秀品质,不断激励自己 (四)不断地同旧思想、旧意识以及各种不良现象作斗争方法:一是学习掌握职业道德知识二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提高文化素养三是经常进行自我反思,增强自律性四是提高精神境界,努力做到“慎独”篇四:《法律的道德性》读书笔记《法律的道德性》读书笔记富勒本书的一大任务,就是为法律的道德性品质提供必要的依据。作为一种“有目的的 事业”,法律有其道德性。法律的道德性有两个方面,即“外在道德”和“内在道德”。富勒 选择了从自然法角度来分析法律的道德性,并在批驳其他法律哲学流派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 自己的独特理解。他在行文中毫不隐匿他的思想受自然法学派思想的影响,他写道:我所称 的法律的内在道德乃是一种程序版的自然法;??不过,“程序”这个词从总体上说非常适当地 显示出我们在这里所关注的不是法律规则的实体目标,而是一些构建和管理规范人类行为的 规则系统的方式,这些方式使得这种规则系统不仅有效,而且保持着作为规则所应具备的品 质。被富勒称为法律内在道德的“程序版的自然法”是有关法律的制定、解释和适用等程序 道德情操论读书笔记1000 CONTENTS I. II.IntroductionofTheTheoryofMoralSentimentsandPartV……………1mentsonOftheInfluenceofCustomandFashionuponthe SentimentsofMoralApprobationandDisapprobation……………………11ReasonabilityandlimitationonPartVOne……………………………22MyagreementonthePartVTwo………………………………………33Furtherreflectionsafterreading………………………………………3III.Conclusion………………………………………………………………5V. References…………………………………………………………………5 OntheInfluenceofCustomandFashionupontheSentimentsof MoralApprobationandDisapprobation AsoneoftwomajreatworksofAdamSmith,TheTheoryofMoral Sentimentsshouldhasdeserved,actually,higherreputationandmoresignificancethantheother,WealthofNation,fordiscussingthefundamentalmoralconceptsandissues,backinguphiseconomictheory,andespeciallyarguingthemostimportantterm:Sympathy.AdamSmith,asocialistfirst,thenaneconomist,donatesalmostallhisliferevisingthisbook. SomeGermanscholars,paringhistwogreatbooks,cameupwith so-called“AdamSmithProblem”sayingthatthereareparadoxpointsofhumannatureintwobooks.WithdeeperprehensionandfurtherstudiesofAdamSmithandTheTheoryofMoralSentiments,anincreasinglynumberofscholarstendtobelievethatinnersenseofvalueinthesetwobooksderivesfromonesource—egoism—theconceptionthatanyindividualisaself-centeredperson.AdamSmithholdsthat,withnodoubt,arationalpersonmustbeaself-interestedone,nomatterineconomicactivitiesorsocialandmoralactivities. AdamSmith,inPartVofthisbook,firstlystatesthathowcustomand fashion,asprinciples,influenceournotionsofbeautyanddeformity.Hebelievesthatcustomandfashioncanbeconsideredasonesourceofpeople’snotionsonbeauty.Whenjudginganartworkoramaterialofnatureisbeautifulornot,apersontendstotakehiscustomandsocialfashionintoaount.Besidesonnotionofbeauty,customandfashionalsohaveanimpactonourmoralsentiment,whichdeservesmorereadingandstudy.AdamSmithbeginswithaparisonbetweeninfluencesonthesetwolevels.Hesaystheprincipleimaginationonoursenseofbeauty,verymuchanddelicate,islikelytobechangedbyhabitsandeducation;whereasoursentimentsofmoralapprobationanddisapprobationaremuchmorestrongerpassion,whichcannotbeentirelychanged,onlypartlyinfluencedbyI.IntroductionofTheTheoryofMoralSentimentsandPartV someexternalfactors. II.mentsonOftheInfluenceofCustomandFashionupontheSentimentsof MoralApprobationandDisapprobation. 1.ReasonabilityandlimitationonPartVOne. Inthispart,AdamSmithdefinesthebeautifulthingsasthoseofwhichinnerconnectionyouareaustomedoryouhavealreadygetusedto.Imaginationplaysacrucialroleinthisprocess,whichalsoanessentialwordinthewholebook. Ithinkthatideaiscreativeandsensible;atleast,Ihaveneverreadsimilarviewpointsonbeautybefore.Theauthorsupportshisviewpointbyusingalargeamountofexamplesindailylife,aordingtohiswritingstyle.Givenwhathearguesonissomehowabstract,whendiscussinghowcustominfluencesonournotionofbeautyanddeformity,AdamSmithselectsmaybethemostpervasiveexamplestopropuphisidea.InthispartAdamSmithtakesdressandfurnitureasexamplestoelaboratehisargument.Theauthorsaysapersonmayfindameaninglessandawkwardnessintheabsenceevenofabuttoninasuitthatheisfamiliarwith.Thisisasituationweusuallyexperienceinourlifesothatwecanhardlydenyitsrationality.Hence,wearenaturallyconvincedbyhimforsoundprovesthatmostofusdohavethesimilarfeelinginsuchsituation. AdamSmithattributesthereasonofthisphenomenontoourcustoms.Partially,IdoagreewithAdamSmith’sideaandhisdiscussion,butpartially,Idonot.Frommyperspective,thisinfluenceoursinmostordinaryman-madematerialsandartworksinhisera,whenformsorartsweresomehowsimpleandmoderate.Butwhenitestomodernarts,suchimpactisnotsocorrect.Manyoffamousgreatartworkscreatedbycontemporarymastersimpresspeoplewithmarvelousbeautyjustbecauseoftheirbreakingcustomandfashionofmonpeople,insteadofcorrespondingtothem.Modernarts,ontheonehand,needmoderation;ontheotherhand,demandsabsolutecreation.Forexample,Picassodrawsapictureusingmostpopularcolorwithafashionablethem,hisappreciatorsmayfinditabeautifulprintwhichmakesthemfortable,butthatisall,with nomoreandhigherpraise.ItisPicasso’screativedeviationonshapesandspacethatimpressappreciatorsandadmithimintogreatmasters.Maybefollowingcustomsandfashion,Picassowillneverreachtoday’slevel.Inthissituation,custommayproducesanegativelyharminfluenceonarts.Butitismostlytimeslimitation,oraninevitableshortingbecausethoseschoolsofartswerebornalmosttwohundredyearslateafterAdamSmith’sdeath. 2.MyagreementonthePartVTwo Theinfluenceofcustomandfashiononourmoralapprobationanddisapprobationisonbothsides,differentfromthatonbeauty,whichisalmostoptimistic. Fromthispart,wetendtofindatrendthatgoodsocialcustommakespeoplebetter,badmakesthemworse,whichIpreferusingametaphortosummarize:acatalystofhumannature,asAdamSmithputit,“Whencustomandfashioncoincidewiththenaturalprinciplesofrightandwrong,theyheightenthedelicacyofoursentiment,andincreaseourabhorrenceforeverythingwhichapproachestoevil”(1759).ManyexamplesaretalkedbyAdamSmithinthisparttoillustratetheinfluencesofcustomandfashion,though,paredwithotheressentialfactors,theymaybeinferiorones. ItotallyagreewithAdamSmith’sideathatbecausehiselaboratedargumentbyreasonableparison.Heargueshismainideabyparingawell-developedcivilizationwithanon-developedone—fullofsavageandcruelty:Inasocietywithhighcivilizationresultingtoapeacefulandwealthylife,people’ssentimentsaremostlyoupiedbyvirtuesofhumanequality;inacrudesocietythevirtuedependingonself-mandsandcontrolofpassiongainsitspopularity.Thus,peopleincivilizedenvironmentbeingaustomedtorespecthumanandnature,usuallybee“frank,openandsincere”;Barbarians,beingengagedtocontroleverypassion,tendtoconcealanddissimulatetruth.Thatistosay,customandfashion,whichplayaroleasacatalyst,strengthengoodvirtueincivilizedsocietyandaggravateevilsinabarbariansociety. 3.Furtherreflectionsafterreading Afterreadingthispart,Iabsorbedsomeclassicbutstillfreshideasbringingoutsomereflections. Firstofall,thereisnopointforapersonpayingtoomuchattentiontoexternalbeauty.AsisconcludedbyAdamSmith’sdiscussiononcustomandfashioninfluencingournotionofbeauty,peoplewithdifferentcustomsindifferentsocialfashionalwayshavedifferentnotionsonbeautyanddeformity.Abeautyinone’seyesmaybeuglyjudgingbyothers,andsoiscontrary.Imaginehowdisappointedayoungladyiswhenspendingalotoftimemakinguphertobe“attractive”,whichaordsherowncustomonbeauty,butdoesn’ttouchothersatall.Imagineamanwhoisself-abasedabouthisappearancebutispraisedbyothersjustforhishandsome.Beauty,thoughderivesfromobjectives,ismostlyimpactedbysubjectivesentiments.Acare-takerofhissurfacemayhasmoreunnecessarytroubles. Secondly,givencustomandfashionaresoimportantforahigh-civilizedsociety,theauthorityhasaresponsibilitytomakeeffortstoestablishapositiveandprogressivesocialcustom,orfashion.Alsoforindividual,themental-healtheducationmustbeemphasizedattheageofadolescencebecauseofpossibleharmfuleffectsofabadcustom. Inthethirdplace,relatingtoeconomics,theinfluenceofcustomandfashionuponconsumer’sbehavioriswhatesintomymindbutnotdiscussedbyAdamSmithinthisbook.Consumer’sbehaviorhadnotbeenamajoracademictopicuntil1950s.ItispossibleforustodevelopAdamSmith’sideasoninfluenceofcustomandfashiontoeconomics.Sincehavingimpactonourbeautyjudgment,moralsentiment,wetendtobelieve,customandfashionalsoinfluenceourconsumptionbehaviors.Itismonsensethatifapersonisaustomedtobuyacertainbrandofaproductforalongtime,heisunlikelytomakeachangewithoutspecialreason.Inlargerconcerns,ifpeopleinonecountrygetusedtosomecertainproducts,theyprobablyrefusetopurchasethosenewthattheyneverknow.Giventhispossiblerisk,new-ingmanufacturershavetoputlocallysocialfashionintotheirmarketingplanwhentheywanttostartabusinessinastrange 道德情操论读书笔记1000 1.《<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研究》内容简介:作为一部重要的理论文献,《讲话》之于中国当代文学的意义是巨大而深远的。它上承革命文学和左翼文学,下启解放区文学和新中国文学,创造性地解决了“五四”以来新文学的大众化、民族化问题。延安文艺座谈会之后,有关《讲话》的研究就没有中断过,经过一代又一代理论家的阐发,已经成为一种独特而有趣的“现象”——它不仅规范、指导着新中国的文学实践,而且也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正在朝着经典化、原点化方向发展。 综观《讲话》研究的漫长历程,我们大致可以将其分为四个阶段:(一)广泛而深入的传播期(1942-1949);(二)激进而曲折的学习期(1950-1976);(三)反思与批评的争议期(1977-1989);(四)拓展与多元的发展期(1990年至今)。当年《讲话》中“文艺为人民服务,首先为工农兵服务”,“文艺为政治服务”主张已经为《祝词》中“文艺为人民服务,文艺为社会主义服务”主张所取代,社会语境、文学观念、文学载体、审美取向、阅读形态等也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甚至《讲话》研究本身也经历了一个从学习贯彻到激进曲折再到反思批评、拓展多元的过程,但《讲话》关于文艺的人民性和实践性品格,仍然葆有理论的鲜活性和现实的指导性。而今,文艺为人民服务,文艺为社会主义服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等理论已经深人人心,文学在多元并存中一路前行。 今天,《讲话》研究已难有延安时期、十七年时期、新时期伊始的热度,人们争相谈论的是形式本体、话语形态、私人叙事、个体价值等理论,鲜有人关注文艺的人民性、实践性等问题。但这并不是说《讲话》已经远离了我们,或者说文学不需要大众化、民族化了,新世纪以来的“底层文学热”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文艺“为什么人”和“怎么为”这样一个老问题又一次横亘在我们面前,大众、责任、使命„„这些我们曾经为之激动不已的词汇又一次被强调。社会在发展,人民的内涵在扩大,文艺为人民服务、文艺来源于生活等观点却历久而弥新,散发着生命的热度,闪烁着智者的光辉. 2.《理想国》涉及柏拉图思想体系的各个方面,包括哲学、伦理、教育、文艺、政治等内容,主要是探讨理想国家的问题。《理想国》一书是柏拉图的一篇重要对话录,对话录里柏拉图以苏格拉底之口通过与其他人对话的方式设计了一个真、善、美相统一的政体,即可以达到公正的理想国。柏拉图的理想国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乌托邦。在他的理想国里统治者必须是哲学家,他认为现存的政治都是坏的,人类的真正出路在于哲学家掌握政权,也只有真正的哲学家才能拯救当时城邦所处的危机。这种信念构成了柏拉图成熟的政治哲学体系的核心。在他的眼里“哲学家”有着特殊的内涵。他认为哲学家是最高尚、最有学识的人,而这种贤人统治下的贤人政体就是最好是政体。所以,只有建立以哲学家为国王的国家才是最理想的国家。这个国家就是存在于天上的模范国家。在他看来,哲学家的本质是具有知识,具有智慧、正义、善的美德,只有哲学家才能达到对国家最高理念的认识,即对“善”的把握,而其他人也只能把握“意见”而已。治国作为一门知识,也只有哲学家才能掌握它,进而有资格执政,也就是说只有哲学家才能达到对于国家理念的认识,知道“理想国”应该怎样组织、怎样治理。这样,所谓哲学家执政,就被柏拉图理解为高超的智慧、真实的知识、完美的德行和绝对最高权力的结合。他坚信只有哲学家才可拯救城邦和人民,哲学家是理想国必然的统治者。 人类追求的正义与善就是柏拉图理想国的主题,他认为国家、政治和法律要朝向真正的存在并与人的灵魂相关才有意义。在《理想国》里苏格拉底刚开始讨论的话题就是“正义”问题,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柏拉图对正义有着多么强烈的憧憬与向往!他认为绝对的正义在神那里,这正好印证了对话结尾的宣言,“让我们永远走向上的路,追求正义和智慧”。正义和智慧不仅是国家的主题,也可以说是整个宇宙存在的本质,因为国家的起点“就是永无止境的时间以及时间带来的变化”。 柏拉图的正义表现在爱情上就是节制。在我们很多人看来,柏拉图式的爱情似乎是精神恋的代名词,用来指称那种超越时间、空间,不以占有对方肉体为目的的只存在于灵魂间的爱情。而实际上柏拉图式爱情的真谛指的是一种对节制的崇尚,对善和美的追求。 3.《道德情操论》是斯密的伦理学著作,首次出版于1759年,斯密去世前共出版过六次。全书共有七卷构成,主要阐释的是道德情感的本质和道德评价的性质。斯密在该书中继承了哈奇森的道德感学说和休谟的同情论思想,形成了自己的道德情感理论。他反对神学家用天启来说明道德的根源,而把他认为是人的本性中所有的同情的情感作为阐释道德的基础。他用同情的原理来解释人类正义感和其它一切道德情感的根源,来说明道德评价的性质,并以此为基础表明各种基本美德的特征。《道德情操论》给西方世界带来的影响更为深远,对促进人类福利这一更大的社会目的起到了更为基本的作用。在书中,斯密用同情的基本原理来阐释正义、仁慈、克己等一切道德情操产生的根源,说明道德评价的性质、原则以及各种美德的特征,并对各种道德哲学学说进行了介绍和评价,进而揭示出人类社会赖以维系、和谐发展的基础,以及人的行为应遵循的一般道德准则。在斯密看来,个人利益是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出发点;而从利己出发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就是斯密所假设的“经济人”(主要是指资本家)。正因为斯密把利己主义作为“经济人”活动的根据,所以,西方某些研究者既把斯密看成是古典经济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又把他看作是一个信奉“适者生存”的被现金交易关系和残忍的竞争所支配的理论家。 4.《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里面的故事环境基本上发生在冥界仙境,故事人物大多是花妖狐魅。蒲松龄以他超凡的想像力和深刻的洞察力构筑起一个亦真亦幻、亦人亦鬼的幽冥世界,从社会批判角度观照,这个幽冥世界乃是人间社会的真实投影,它揭示人世辛酸悲凉的生活场景和人物偃蹇惨痛的生活经历;从美学理想角度观照,这个幽冥世界乃是人世理想的梦幻体现,它揭示出对人世善恶的最后清算和对人生憧憬的重新开始。因此,聊斋故事无论在情节曲折和环境奇幻,还是在人物遭遇和场景迷离等角度品赏,都会引发人们强烈的政治义愤、道德感怀和艺术遐想。小说内容大致可分为四部分:一、怀着对现实社会的愤懑情绪。揭露、嘲讽贪官污吏、恶霸豪绅贪婪狠毒的嘴脸,笔锋刺向封建政治制度。这类作品以《促织》《席方平》等篇最有代表性。二、蒲松龄对腐朽的科举制度有切身的体会,无情地揭露了科举制度的黑暗。勾画出考官们昏庸贪婪的面目。剖析了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灵魂的禁锢与腐蚀。谴责了考场中营私舞弊的风气。三、对人间坚贞、纯洁的爱情及为了这种爱情而努力抗争的底层妇女、穷书生予以衷心的赞美。《聊斋志异》中还有相当多狐鬼精灵与人的恋爱故事,颇具浪漫情调。在这些故事里,塑造了很多容貌美丽、心灵纯洁的女性形象,如《阿宝》《梅女》等。四、有些短篇是阐释伦理道德的寓意故事,具有教育意义,如《画皮》《崂山道士》等。《崂山道士》通过王七到崂山学道。不想吃苦就想得到。法术”,结果栽了跟头,讽刺了投机取巧的人。含有深刻意义。《聊斋志异》的倾向是进步的。当然也夹杂着许多的封建糟粕。如宣扬佛道迷信思想和宿命论的思想。 5.《百年孤独》的叙事结构不同一般马尔克斯采用了连环、环环相套、循环往复的叙事结构来展现小镇马孔多的历史。仿佛一个循环向上的气流。这种环环相套的结构恰如其分地表现了小说的一个主题:人的孤独、封闭以及由孤独封闭而造成的落后、消亡。作者对“孤独”这一具有民族特性的问题作了深刻的揭示。小说描写的布恩蒂亚家族一代一代“他们尽管相貌各异肤色不同脾性、个子各有差异但从他们的眼神中一眼便可辨认出那种这一家族特有的、绝对不会弄错的孤独眼神。”每个人都无法逃脱被孤独所折磨的命运。乌苏娜 在冗长的雨季中漫漫腐烂。阿玛兰塔一刻不停地缝自己和自己仇视了一生的女人——雷贝卡的裹尸布。雷贝卡足不出户疯疯癫癫地过了后半生。青年时激进热血的奥雷良诺上校晚年开始在自己的实验室里做起了金属金鱼但是他每做到二十条就熔掉他们重做。这象征着他父亲所开创的马贡多乃至整个拉美的近代史从一开始就陷入了循环的怪圈中。让我印象很深的还有霍·布恩蒂亚第二和奥雷良诺第二这对孪生兄弟。继承了父辈的名字却表现出了完全相反的性格——霍·布恩蒂亚第二像奥雷良诺上校那样深沉而奥雷良诺第二则像霍·布恩蒂亚那样不羁——以至于乌苏娜常常怀疑他们是否是在幼年时交换了名字。难道名字一定要和性格一样吗?这是一个深深的讽刺。而最后两兄弟死去时又搞错了墓穴仿佛这样才是正确的归属。这个家族的循环的命运再一次显露了出来。 6.生活本身就是围城,工作、家庭、朋友,一个个圈子,不就是一座座围城吗?“城中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冲进来”,然这围城中,成功的人是少数。即使成功也是在某一方面,某一时期,没有永远的成功,不成功的占绝大多数。于是《围城》便成了大多数人的生活解析和参照,因而这部书便具有了永久的现实意义。主人公方鸿渐,一个天资聪颖的人,从乡下考到京城,不论在哪个时代,这样的人都是出类拔萃的。正是因了这,那失了女儿的岳丈才主动提出资助他留洋。然而他聪明却没有志向,故在西方的学院挑挑拣拣,找那些感兴趣的课程来读,结果,哲学、历史、文学五花八门,浮光掠影,学了许多却没个正经文凭,然而,这并不说他是个腹中空空的花花公子,所以拥有文学博士头衔的苏文纨降阶后还能看上他。我们的生活中这样的人很多,他们没有文凭,却不乏一定的知识。他还是个玩世不恭的人。他没有得到世俗的文凭,就难在世俗的阶梯上行进。没有文凭可以说是他人生的第一个失败。然而他还算真诚,弄个假文凭只是游戏了父母和资助了他的前岳丈,却不曾拿它去招摇撞骗。然而,当他看到三閭大学的韩学愈用同样的假文凭,在系主任的位置上厚颜无耻地装模作样,真有点愤愤不平。看到李梅亭这个精明的世俗滑人,在原缺被顶,不仅要挟校长高价卖了从上海带的药,还让校长欠了他一个大人情,终弄了个教务主任干干。倘若有真才实学也罢了,偏又是个只能拾人牙慧,胸无点墨,满口仁义道德,但却满腹男盗女娼的市侩。方鸿渐虽然也有这些劣根性,但他不彻底,彻底的厚颜无耻者才是围城的主宰者,现实社会也是如此,君不见,那些在台上天天高喊反腐败的,不正是腐败者吗?他们比李梅亭有过之而不及。这样灰色的人文环境,怎不让真诚的人玩世不恭呢?所以每当看到钱先生的刻画,便感到他写的是当下生活。 7.《白鹿原》揭示了白嘉轩的女儿白灵联系着白的仇家鹿子霖的两个儿子。白灵本与鹿家的二儿子鹿兆海相恋,但因两个人选择了不同的政治道路而分手,后来与鹿家的大儿子鹿兆鹏一起搞地下工作,结成了一对革命伴侣。鹿兆鹏坚持在家乡一带搞革命,他带着鹿姓门族祖辈传授下来的“勾践精神”;白灵牺牲时表现出来的凛然与男儿般的血性,分明犹如挺直腰杆站在苍茫原上的父亲白嘉轩;还有战死于中条山的鹿兆海,当鹿兆海被称为抗日烈士尸体运回原上时,白鹿原的父老乡亲把他作为“白鹿精魂”举行了最隆重的葬礼,并由此激起了八君子弃文从军的壮烈举动;还有在白灵被活埋的那天晚上,白嘉轩、白母以及朱白氏,都不约而同地梦见“原上飘过来一只白鹿”,而白鹿在小说中正是象征着一种不死的精神。书中的人物都有着自己的特点,甚至有时还有这自己并不清楚却异常鉴定的精神信仰,就像白鹿一样,不死般的倔强也正是这种交错纠缠,让古老的土地在新生的阵痛中颤栗。在陈忠实的《白鹿原》里,这上亿年就一直耸立于灞水之滨,展延于终南山下的古原,这既是一个地理的概念,也是白、鹿两大家族繁衍生息的地方,又是一个文化的概念,是寄托了作家陈忠实某种象征性意蕴的载体,或者说它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文化象征。 8.《茶馆》以北京裕龙大茶馆为背景,描写了清末、民初、抗战胜利后三个历史时期的北京社会风貌。老舍先生在剧中不仅成功地塑造了王利发、常四爷、秦二爷这样一些饱含旧社会人间沧桑却不丢中国人骨气的人物形象,也刻画了刘麻子、庞太监等旧中国地痞、流氓的丑恶嘴脸。作品的主题在于,这些人物身上,充分体现出时代特征和社会心理,从而看到了埋葬三个旧时代的必然性。剧作家没有以苦大仇深的老工人、老农民来完成推翻腐败的旧社会这个主题,而写出了王掌柜、常四爷、秦二爷这些人同样也能完成这个主题。这样描写的深刻之处在于,连这些人都活不下去了,社会已经坏败到了什么地步!王利发精明、善良、勤劳,善于经营。他胆小怕事,本着莫谈国事的处世原则,靠自己的力气挣钱度日。可是,他越怕国事,这国事就越是不断地往他的茶馆里钻。他信奉改良主义,可改来改去,这茶馆越改越糟。在第三幕里,王掌柜似乎看透了一切,他也变得老于世故了,再也不像从前那样见人陪笑、作揖、夹着尾巴做人了。他也敢骂国民党了。人生的磨难,使他变得倔强起来。可最终这“国事”逼他上了吊。临死前,他把家人打发到解放区去,自己和常四爷、秦二爷聚在茶馆里撒起纸钱来。三位老人苦中作乐,为自己送终,聊以自慰。王利发在弥留之际才领悟做人的痛快,因为他道出了多年积郁在心里的话。一辈子渴望改良的人就这样稀里糊涂地死了。这就是王利发的人生悲剧。 9.读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我当时哭过,而且不止一次。当我反复地阅读时我依然会泪流满面。我是一个农民的儿子,家境贫寒,在书中我找到了自己的影子。因为这本书的影响我才能步入大学的殿堂,因为这本书我战胜了贫穷,也正是这本书让我觉得世界是如此美好,生活是多么快乐。还记得孙少平吗?这个感动过激励过许多年轻人的主人公。一个个平凡的爱情故事,一次次平凡的思想斗争,一幕幕催人泪下的生死离别。作品记叙了人间永恒的亲情,纯洁的友情及美好的爱情。《平凡的世界》不仅对我们平凡的生活进行了深刻的诠释,而且它教会了我如何去战胜挫折,去超越苦难。我想路遥的作品之所以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是因为它是关于“苦难”和“真善美”的描写。“苦难体验”是路遥小说的一大主题,不管是《平凡的世界》中的孙少平,还是《在困难的日子里》中的马建强,还是《人生》中的高加林,他们都是苦难的承受者。但路遥并没有单纯地描写苦难本身,而是通过苦难来写人的人格,人的尊严。他的笔下没有一个消沉不振的人。他们不是消极地对待苦难,而是用自己的热情战胜挫折,去超越苦难。路遥积极的写作态度,“将苦难体验升华到人生哲学的境界”,“写出了震撼心灵的巨大内容”,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特别是青少年。路遥的小说另一个主题是对“真善美”的描写。为什么读者看他的作品会热泪盈眶?因为他的作品描写得很真很纯,在他的作品中藏着美好的道德情感,正是他对真善美的深刻描写,才拨动了我们心灵最底层的脆弱琴弦,使我们流下最原始的感动泪水。《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这样说:我们活在人世间,最为珍视的应该是什么?金钱?权力?荣誉?是的,有些东西也并不坏。但没有什么东西能比得上温暖的人情更为珍惜———你感受到的生活的真正美好,莫过于这一点。 10.《穆斯林的葬礼》伊斯兰教和他的信徒穆斯林对大多数的读者来说是一个神秘的事物,所以这也成为吸引我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文中看到了一个个描写细致的宗教场面,了解了有关穆斯林的许多风俗。作者本人是一个虔诚的穆斯林信徒,但在书中她并没有故意神化宗教,而是用一种清新流畅的笔触缓缓的记叙描绘,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产生一种十分纯净的感觉。同时书中的另一个背景是故事发生在一个和玉器有关的家族中。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玉是风雅高洁的象征,古人多以玉来形容比喻自己的品德、气节。例如有“君子比德于玉”。所以全文中隐隐流露出一种雅致宁静,与世无争的气息,但是玉同时也是一种财富,君子爱其品质,当然也会有人因为其价值而做出令人不齿的事情。文中作者分别用“月”“玉”为线索,分别描写了民国初期到解放前和文革前到文革结束社会复苏的 两个时期跨越六十年的历史。在这段复杂纷乱的历史中,不管是对两类人物冲突的正面描写还是侧面描写,都流露出作者本人鲜明的爱憎之感,同时这种情绪也深深地影响着读者的情绪。动荡的社会中容易产生悲剧,六十年中家族兴衰变迁,三代人命运沉浮,最终是一个个令人痛惜的爱情悲剧。读后会产生一种压抑的情绪,但却触及读者的心灵,令人有荡气回肠的舒畅,同时使人产生对历史对社会深沉的思索。仅仅是这单薄的一遍已经令我的心绪久久无法得到宁静了。在这大量文字的背后,更让我看到了知识的可贵,姐妹情深的碧玉两人,皆因为所受的教育不同,对于爱情,对人生竟也产生了天壤之别。玉儿对于爱情的执着,对于自由的渴望,她的大胆,果敢与无畏,正体现了新时期中国青年的新气息!而作为一代妇女的代表,碧儿的迂腐和落后,以及对于爱情的盲目和对于生活的依附,又是我不得不为之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