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读《走到人生边上》有感》
读《走到人生边上》有感
大自然的神明,我们已经肯定了。久经公认的科学定律,我们也都肯定了。牛顿在《原理》一书里说:“大自然不做徒劳无功的事。不必要的,就是徒劳无功的。”哲学家从这条原理引导出他们的哲学。杨绛说,她不懂哲学,只用来自问自答的方式,探索一些家常的道理。大自然不做徒劳无功的事,那么,这个由造化小儿操纵的人世,这个让我们受委屈、受苦难的人世就是必要的了。为什么有必要呢?
有一个明显的理由。人有优良的品质,又有许多劣根性杂糅在一起,好比一块顽铁得火里烧,水里淬,一而再,再而三,又烧又淬,再加千锤百炼,才能把顽铁炼成可铸宝剑的钢材。黄金也需经过烧炼,去掉杂质,才成纯金。人也一样,我们从忧患中学得智慧,苦痛中炼出美德来。
关于人生实苦这个话题,这本书中有段话写得真是极好:“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人世间,人生一世实在是够苦的。你存心做一个与世无争的老实人吧,人家就利用你,欺侮你。你稍有才德品貌,人家就嫉妒你、排挤你。你大度退让,人家就侵犯你、损害你。你要保护自己,就不得不时刻防御。你要不与人争,就得与世无求,同时还要维持实力,准备斗
争。你要和别人和平共处,就先得和他们周旋,还得准备随时吃亏。你总有知心的人、友好的人。一旦看到他们受欺侮、吃亏受气,你能不同情气愤,而要尽力相帮相助吗?如果看到善良的人受苦受害,能无动于衷吗?如果看到公家受到损害,奸人在私肥,能视而不见吗?”
修身——锻炼自身,是做人最根本的要求。天生万物的目的,该是堪称万物之灵的人。但是天生的人,善恶杂糅,还需锻炼出纯正的品色来,才有价值。这个苦恼的人世,恰好是锻炼人的处所,好比炼钢的工厂,或教练运动员的操场,或教育学生的教室。这也说明,人生实苦确是有缘故的。
杨绛认为人生的目的应该是在层层苦难中不断修炼自身,以求灵魂的进步与完美。这跟英国灵媒LindaWilliamson所著的《接触灵魂世界》中提到的人间是灵魂用以不断学习成长的最有效途径一点非常相似,同时也跟佛教的自我修行一说异曲同工。
但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中说佛教有“大乘”、“小乘”之分,自我修炼算“小乘”,在自我修炼的基础上对他人进行启发、帮助,“普渡众生”,是谓“大乘”。因此不
管是科学、文学还是艺术,穿越人间的种种苦难,归根结底,除了自身的进步与完善,更上一层则是为了启迪——父母启发孩子,老师启迪学生,哪怕只帮一个人打开眼界与心灵也都功德无量。最终,灵魂的修炼是为了共同探索宇宙最终的真相,为了真理。
在2014年第9期的《人民文摘》里,杨绛发表过一篇文章,叫《钱钟书生命中的杨绛》。文中说:“我做过各种工作:大学教授,中学校长兼高中三年级的英语教师,为阔小姐补习功课,还是喜剧、散文及短篇小说作者等等。但每项工作都是暂时的,只有一件事终身不改,我一生是钱钟书生命中的杨绛。这是一项非常艰巨的工作,常使我感到人生实苦。但苦虽苦,也很有意思,钱钟书承认他婚姻美满,可见我的终身大事业很成功,虽然耗去了我不少心力体力,不算冤枉,钱钟书的天性,没受压迫,没受损伤,我保全了他的天真、淘气和痴气,这是不容易的。实话实说,我不仅对钱钟书个人,我对全世界所有喜读他作品的人,功莫大焉!”
杨绛于96岁高龄完成这本散文集《走到人生边上》,她首次坦陈自己对于命运、人生、生死、灵与肉、鬼与神等根本问题的思考。并以多篇精彩随笔对自己的看法加以佐证。书的前一半自问自答的部分是老人家在参透生死的意义,
生而为人是为了什么,人世间最宝贵是什么,折磨这一生会得到什么...人究竟有没有灵魂?
这些纠缠我们许多寻常少年、青年的问题,到我们老的时候,会怎么自问自答?还是浑浑噩噩蹬腿去了就算?我们又有几人,能够这么坦白又诙谐得出她这样的结论?她不是信徒,只是秉承一颗赤子之心,明亮的眼睛直视自己的软弱和不足。
篇二:《读《走到人生边上》有感》{《走到人生边上》读后感}.读《走到人生边上》有感
杨华喜欢文学,更喜欢文学界中恬淡独特的杨绛,一个被大家尊称为先生的女性,从这个称谓就知道他在读者心目中的位置。而我喜欢她是因为他骨子里的恬淡与洒脱。印象深刻的是她翻译兰德的《生与死》里面的句子“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这也算是她独有的解读吧!
这一次,读完杨绛先生的大作《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感触良多。此书是杨先生在96岁高龄写完的,可见她是多么的勤奋。此书虽然不算太厚,才四万多字,但是凝结着一代学人在人生暮年对真理、对生与死、对命运、对人生价值的追问和思考。
九十六岁,许多人已经卧病在床而无心学问了,也有许多人,到了另一个世界享福。而这个经历了几乎一个世纪的老人,仍然致力于学问,孜孜不倦,笔耕不辍。是什么,让她如此高寿,又是什么,让她如此高龄仍可以活得如此充实而丰富,看完此书,似乎,我懂得了什么……
人,在这个世界上有两种存在方式,一是肉体的存在,这是可视的一种存在形式,而另外一种是以灵魂的方式存在着。这两种方式在同一个个体中存在着,相互斗争又相互统一。斗争是因为人的本性中有懒、贪、色、赌等七恶,这七恶与人的灵性良心背道而驰,当在现实生活中这两者相遇,人便会出现各种烦恼,各种矛盾,如果这些得不到解决,甚至会出现心理问题。另一方面,如果人自觉经过生活对肉体进行磨练,从而达到对灵魂的锻炼,并形成一定的意志去控制自身肉体上的行为,便可从而形成灵肉统一的和谐状态。无可否认,这个过程是漫长的,要经历许多身体和心灵上的煎熬。
但是,年轻的我们啊,为了我们的人生更有意义,我们不是应该积极接受苦难的磨练,从而使自己的灵魂更高尚,更强大吗?那么,当我们到了老年也可以想杨绛女士那样仍然不被肉体打败,执着于灵魂之向往了!
篇三:《走到人生边上》《走到人生边上》读书分享2016年5月25日,杨绛去世,从微信上看到分享的这样一篇文章《杨绛:最贤的妻,最才的女》,写的是百岁老人杨绛。读完此文,我当时的感想是:
1城里的人想冲出去,城外的人想冲进来。所谓的围城,不出去不知道天地广阔,不进入不知道围城里的微妙。
2不要小看身边任何人,说不定清扫厕所的就是一代文豪。3该知难而退就顺势而为,因为心不所属。
杨绛对于我来说是在她去世之后才知道的,有些惭愧,搜索了她的著作,看了这本《走到人生边上》。知道钱钟书是她爱人,当年《围城》火爆时,偶尔看看,读过原作,因为当时在上大学,对婚姻和事业都一无所知,所以只是记住了他的那句名言:城里的人想冲出去,城外的人想冲进来。现在品味起来,不仅婚姻是这样,包括事业和人生,都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好多外表光鲜的职业和人生,内在都会有不堪诉说的难言之隐。感想第二条,也就是“不要小看身边任何人,说不定清扫厕所的就是一代文豪。”是看到“1966年,钱钟书和杨绛都被革命群众“揪出来”,成了“牛鬼神蛇”,被整得苦不堪言,杨绛还被人剃了“阴阳头”。她连夜赶做了个假发套,第二天照常出门买菜。群众分给她的任务是清洗厕所,污垢重重的女厕所被她擦得焕然一新,毫无秽气,进来的女同志都大吃一惊。杨绛特意把便池帽擦得一尘不染,闲时就坐在上面掏出书看。”特别感慨,人都有落魄的时候,关键是以怎样的心态去对待,同时看人也不能以他此时的状况看他将来的地位,因此要善待他人。
《走到人身的边上》一书是杨绛先生在96岁时首次坦诚自己对人的人性,生命,命运,灵魂,生死,以及对鬼神的思考。这本书是本
散文集,但我更觉得这是部哲学,和主流的哲学不同的,仅仅属于杨先生的哲学,她已经96岁高龄,书中所谈论的正是她迫切面对的,但是,她又不是和世人讨论,不是和这个世界讨论,她用平淡的文字和自己诉说,关于自己未来的问题。书中有这么写到“我正站在人生的边缘上,往后看看,也向前看看。向后看,我已经活了一辈子,人生一世,为的是什么?我要探索人生的价值。”这本书全是它对于生命人生巨大问题的自问自答罢了。但,后半部分放了几篇先生的杂记,有故事,有回忆录,还有些自言自语。读着这本书的时候,就像一位祥和慈祥的老人,和你娓娓道来她对生命的思考,言语谦和,虽有些上升哲学层面,但她总是在其中添加生活中的例证,这就更像了和家中某位德高望重的长者聊天。很喜欢她的语气,更多时候,她承认自己的无知和渺小,书中这样说:“我认为,身后的事,无由得知,我的自问自答,只限于今生今世”;而对不同的观点总是谨慎并乐于研究,她说“他们的见解是否正确,很值得深思”。老实讲,从她后半部分的杂记读起,毫无感觉,毫无难度,她就是在用一个平和的语气在给你讲个故事,里面很少参杂着她个人的评价或激昂的情绪。这点让我很不适应,或许现代“快餐类的畅销书”看多了,这么平静、这么不教导不好为人师的书实在鲜见。现代书,总是直接地告诉你如何能成功,总是用各种煽动性、激动人心的提升你的肾上腺激素,“如何做一个成功的女人”、“快速致富法宝”、“30天说出一口流利的英语”等等。而现代的读者,我就是这样的读者,总是想着“书中的黄金屋”、“书里的颜如玉”,最好有本书能为我指明一条光明的道,越是粗暴简单越好。杨先生的这本书一点点都不,甚至处处体现出“这仅是我个人的一点点想法罢了,你觉得对的,听听;你觉得不对的欢迎批评指正”这样的谦逊。她让我觉得,其实什么都没有界限,你的所知所想所历就是三千流水中的一瓢,不足为喜不足为悲,这是多么豁达的胸怀。{《走到人生边上》读后感}.
说完了印象,就具体来说说,这本书带给我的启发。书中的中心内容仅百余页,第一遍读得苍白无力,一点没让我振奋。第二遍我抛弃心中急功近利的想法,试着从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视角看待她所认识的世界。走到了人生的尽头,只剩下面对死亡,她此时此刻就是在弄明白,人活着是为什么?生命的本来意义?杨绛先生说,人生的意义大概是灵魂的锻炼。人,是有肉体和灵魂组成的。而,人天生有识别并督促自己遵守是非、善恶的道德价值标准,这就是“灵性、良心”。我们一生追求的也无非是让肉体和灵魂达到统一。她认为,道德品质和贫富尊卑并没有关系,有时山里人、农村人的品德比经商的、知识分子高,所以,并不应根据一个人的社会地位或职业,来评判他道德、灵魂。可是人要是真正的想要将灵魂达到至高处,那就得进行一心一意的修行了,因为普通百姓要教育儿女、养家糊口,便也不能如此了,但倘若我们能认识到自己的缺点,不自欺欺人,就很了不起了,也确实如此。
我们虽然天生有“灵性”、“良心”,但,也有“罪恶”、“欲望”的那一面,需要“锻炼”出纯正的品色来,才有价值。先生认为论语中的最高目标是“平天下”,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要“修身”则要“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这便是灵魂受锻炼的方法,“真”是最重要的。人活一辈子,受锻炼了一辈子,或多或少有了些成绩,而这也就不枉此生了。作者很聪明的没有说,有哪些成绩就不算枉此生了,但,我想肯定是不违背良心道德的。
站在三十岁的岁月里,许多事我仍未曾经历过,许多道理我也未曾悟出,许多人事我仍不懂处理。许多许多都是未知……但活在当下,勇敢接受锻炼吧!在锻炼中成长!这样,或许当我走到人生边上也能说,我已经尽力了。
篇四:《走到人生边上》我一度是崇拜杨绛先生的,不止是因为她为钱钟书先生的无私的爱,更倾慕她的文字,那平淡的朴实的文字总有巨大的吸引力,总能让浮躁的人心平静下来,让飞快的节奏慢下来,让因为走太快的剥离自己的灵魂能够追上自己··
最近有空再次浅读了杨绛先生的《走到人身的边上》,和上次读不同,这一次我又在人生的边上看到了不同的天空。《走到人身的边上》一书是杨绛先生在96岁时首次坦诚自己对人的人性,生命,命运,灵魂,生死,以及对鬼神的思考。这本书是本散文集,但我更觉得这是部哲学,和主流的哲学不同的,仅仅属于杨先生的哲学,她已经96岁高龄,书中所谈论的正是她迫切面对的,但是,她又不是和世人讨论,不是和这个世界讨论,她用平淡的文字和自己诉说,关于自己未来的问题。书中有这么写到:“我正站在人生的边缘边缘上,向后看看,也向前看看。向后看,我已经活了一辈子,人生一世,为的是什么呢?我要探索人生的价值。向前看呢,我再往前去,就什么都没有了吗?当然,我的躯体火化了,没有了,我的灵魂呢?灵魂也没有了么?··”一个人的价值,一个人的灵魂,这是一个从历史的边缘就有人不断探索的问题,杨先生在书中写下了她真实的看法,这个值得可亲可敬的老奶奶,在她“又老又病又忙”的时光里和老病忙斗争中挣扎写下了可靠地真理,或许她这是在细心的清点灵魂的行囊,还让自己坦然上路吧。
关于人的价值,书中说道了人生中关于灵与肉的斗争,而人最大的价值就是灵对肉体的控制,支持,维护,操作。人之初性本善,人的灵是善的,也是恶的,如何把握这善呢?书中提到——锻炼,对肉体的锤炼。“肉体和灵魂是拧成一股的,一同作恶,也一同为善。一同受锻炼,一同不受锻炼。“灵”魂凭借肉体而感受肉体的享乐”当然,这的锻炼不是广义上的锻炼,它在我看来更是一种对生活的经历,对人的品读,对事的处理,对身体的加强,对自身学识的补充,这是一种修身之道。而我所带的学生们现在也正处于这么一个很重要的阶段。杨先生说,人的性格是天生而且无法改变的,有修养之人能够控制自己的个性,但无法改变个性,那是嵌在人血肉灵魂的东西。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态度,处事方法,提升自己的修养,大学四年,他们在这个自由的天地,完全可以改变自己很多。但是这还仅仅停留在思考,有想法的阶段,“人的劣根性是顽强的”,所以只有不断锻炼,能有所改善,“锻炼必定留下或多或少的成绩”。在大学阶段,人的价值是每个学子应该去考虑,去建立,去努力的,这将会影响到未来的发展,以及对成功的评判,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把路线订好了,实现就是“锻炼”多少的问题了。
关于灵魂,在我心中这是个存在而又模糊的概念,我心中,灵魂是神圣的但是飘渺的。杨先生在书中有很大的篇幅去阐述她对于灵魂,鬼神的看法。作为一个现代人,在我们这个
年纪,的确不会去考虑神鬼,很少去探求灵魂。我觉得,杨先生所描述的更像是信仰,虽然这依旧抽象,但却比飘渺的要好上许多,这也让我再次深深地佩服杨先生的智慧。信仰是每个人心中都会有的,不是信各种宗教才是信仰,信仰是每个人心中最神圣的,也是最脆弱又最坚强的地方。但是杨先生所说的灵魂又于信仰不同,杨先生在全书的结尾,有这么说道:“有关这些灵魂的问题,我能知道什么?我只是胡思乱想罢了,我无从问起,也无从回答。”可见,杨先生对于灵魂也是看不透的,我这些幼稚的看法又是什么呢?我想说,灵魂无论它是否存在你的心中,请不要断下结论,时间或许会为我们解决。
现在,新的一年在不经意间来到我们身边,在新年的伊始,在欢庆之余我们是不是也该停下来,站在人生的边上,看看过去,想想以后,好好打理一下心灵的行囊,迎接接下来美好的一年呢?
祝大家在新年身体健康,马到成功!
篇五:《读后感习作二》梦中的橄榄树
—读《撒哈拉的故事》有感
歌曲《橄榄树》中写道:“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家乡在远方…”这不禁让我想到那个特立独行的女子,那些挟卷着飞舞黄沙却透出温暖的美丽故事。
“生活的滋味,无论是阳春白雪,青菜豆腐,都要自己去尝一尝。”正是凭着这种倔强,她毅然前往那未知的领域,用平实清新的文字描绘出一幅充满异域风情的画卷。白手起家,用棺材木将小屋装扮成荒漠中的城堡;悬壶济世,普通药物却被撒哈拉人当做救命神丹;收魂记中用相机为无知的撒哈威人勾魂摄魄。三毛不仅仅是单纯地描摹荒山、寂地,记叙撒哈拉威人的生活,更深刻揭露了荒谬无理的制度及地位的不平等。
源于一本地理杂志,开始的一段心灵之旅。“我只看了一遍,我不能解释的,属于前世回忆似的乡愁,就莫名其妙毫无保留地交给了那一片陌生的土地。”只是因为这“前世的乡愁”,她便背起行囊奔赴异乡,也许这正是流浪者的心境。三毛的洒脱,不是一意孤行的任性,而是洞悉人生的态度。她的心丝毫没有被平沙万里的沙漠所掩盖,反而愈显光芒,在风的雕琢下变得善良,勇敢与执着。有人曾说,或许每个人灵魂的一部分都叫三毛。确实,我也渴望灵魂的漂泊,心灵的自由自在化,却也像大多数人一样以时间、资金等等为借口,继续忙碌于停不下脚步的都市生活。世界很大,我们却像笼子里的鸟困于摩天大楼中。或许,只需借一片云捎一阵风取一滴水便可出发,去寻找
梦中的橄榄树,束缚我们前行的只是内心的犹豫罢了。
三毛说过:“每个人都有一亩田,每个人都有一个梦。”大海因其汹涌波涛而雄浑,沙漠因其狂舞飞沙而壮阔,人因其有梦想而充满活力。梦想使你的心不得安宁,直至成为现实。撒哈拉是三毛梦中的橄榄树,心中的乌托邦,她以飞蛾扑火的姿态奔赴那陌生的土地,在异域沙漠中如花绽放,这是对梦想的执着。她把爱给予每一个人——邻居,工人甚至奴隶。“强者自救,圣者渡人。”三毛的爱是包容得下万物的。“有了爱,便有了一切。”冰心老人如此说道。
理想主义者,去寻找梦中的橄榄树,心中的乌托邦吧,让梦想照进现实,带着爱与激情燃烧灵魂!
人需要锻炼
——读《走到人生边上》有感
“我正站在人生的边缘上,向后看看,向前看看。向后看看,我已经活了一辈子,人生一世,为的是什么呢?我要探索人生的价值。向前看呢,我再往前去,就什么都没有了吗?”这是杨绛先生的一本书《走到人生边上》的开篇,她当时已是九十六岁的老人,人生已过了一大半。
她在书上的结束语中说道:“我是旧社会过来的‘老先生’。‘老先生’是‘老朽’的尊称。我向来接受聪明的年轻人对我这位老先生的批判。“结束语”远不是问答的结束,而是等待着聪明的读者,等待他们为我指出错误。希望在我离开人世之前,还能有所补益。”站在人生边缘的老人的心胸还能如此地豁达大方。我敬爱她。
“人的可贵在于人的本身。”人虽然渺小,人生虽然短促,但是人能学,人能修身,人能自我完善。这是杨绛先生在书中说的一句话,引起了我的共鸣,每个人都是渺小的,人生是短暂而急促的。但是我们可以认真学习,认真做好每一件事,不断地自我完善,不断地突破自我。虽然我们不可以增加人生的“长度”,但我们可以无限拓展人生的“宽度”,做值得去做的事,勇敢无畏,飞到人生的云层之上。感受阳光,感受温暖。
“人需要锻炼”,这句话深深触动了我。我想起了孟子的一句话: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弗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就是说,如要锻炼一个能做大事的人,必定要叫他吃苦受累,百不称心,才能养成坚忍的性格。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十磨九难出好人”;“人在世上炼,倒在石上磨”;“千锤成利器,百炼变纯钢”;“不受苦中苦,难为人上人”都是“人生需要锻炼”的最好见证。
人受锻炼,受锻炼的是有生命的人。一个有生命的人,有肉体又有灵魂。肉体在锻炼的同时,灵魂也在锻炼。运动员受训练,练出了健壮的肌肉筋骨,同时也练出了吃苦耐劳,坚持不懈的意志。肌肉筋骨属肉体,吃苦耐劳,坚持不懈的意志属精神,肢体能残伤,意志却与生命同存。
“人生实苦”,苦的不是得不到幸福;苦的不是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苦的是在基于来临时不懂得抓住机遇;苦的是在人在人生旅途中不懂得锻炼自己,超越自己。在人生路途上,回首过去,展望未来,抓住机遇,把握青春!
永恒的香味
——读《萤窗小语》有感
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坐看窗外云卷云舒。书在左右,或信手闲翻,或倾心细读,或一笑看过,或反复品尝,芬芳萦绕,余香残留。
《萤窗小语》是一本心灵散文合集,刘墉用细腻、睿智的笔触,记录日常生活的点滴感触和心得。这本书有着对事物感性的认识和对理性的思考,囊括了作者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辩证的思维方式。那些蕴含智慧与哲理的小语,教会人们如何面对喧嚣,摆脱困惑。
沏一杯香茗,翻阅此书,宛若进入到一个没有争夺,没有诱惑,没有勾心斗角,只有澄澈无污染的世界。从春花读到秋月,从夕阳暮夜读到朝阳初升,在春秋默然交替之际,在岁月悄然划过之时,心灵因《萤窗小语》时而大恸,时而微喜,在此刻心灵的触动中,感悟人生至理,体会异样的生活。
刘墉曾说:“黑白的心情,看见黑白的世界;彩色的心情,看见彩色的世界。”倘若没把直路走弯,又怎能欣赏到沿路美丽的风景?倘若心没有静下来,又怎能听见花开雨落那动听美妙的声音?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让心宽广一点,就能得到更美丽的笑容;让心近一点,就能感知彼此。
捧读《萤窗小语》,一个人在自我精神的世界了里,能够始终恬淡愉悦。面对困境,有些人总是心怀希望,努力进取,然而有些人则停滞不前,萎靡不振。“对于风雨,逃避它,你只有被卷入洪流;迎向它,你却可能获得新生。”生命的过程是一种力的表现,唯有艰苦地冲出地面,受尽风霜雨露打击而获得成长的,才能散发出自然生命的美。
那一篇篇闪着智慧火花的文章,为你的心灵,暗开了一扇扇窗,悄启了一扇扇门,默指了一条条路,让你的生活豁然开朗,意境层生。读它,可以使人变得更强健,淡定地面对生活呈现给自己的一切。它是平淡的朋友,不喧哗,不招摇,以自身的安详引领着你的安详,以自身的乐观心态影响着你的乐观心态,纵使它只是一些零零碎碎的片段,纵使它没有美丽的词藻,纵使它只是很普通,但它却让我们读起来既真挚而又被当中的点滴小事所触动。
时光流逝,岁月不言,生命因一天天在《萤窗小语》那种香味的濡染中,会如美酒般愈久愈醇,愈久愈香,飘逸于空中。那如兰的一缕芬芳便是留存在世界永恒的、最美的痕迹。
你我的《小时代》
——郭敬明《小时代》读后感
他,为何能在中国的文学市场独树一帜,独领风波骚?他的传奇又是怎样实现的呢?现在,我们通过《小时代》来了解他--郭敬明吧!
成功者必有成功之处。有人说,他的成功是靠脸旦换来的,也有人说他的成功是靠华丽的文字换来的,也有人说是靠他自己争取来的。不管你赞同哪一种说法,且放下你的成见,听我来说说他吧!
十七岁那年,他出版了他的处女作《幻城》。凭借这部作品,他的名气迅速窜红,为许多年轻一代所知。这部以讴歌兄弟情为主题的作品,描绘了一个曾经在他梦中出现过的世界-
-一个冰雪世界。他凭借着自己非凡的才华和对文字的强大的驾驭能力,征服了很多读者的心。人们都被这颗突然升起的晨星而震惊,同时也记住了他的名字和面容。反问,如今我们也大概十七岁了吧!回想过去的十七年,自己又做过多少惊天纬地的事呢?在这一点上,他比很多人做得都好。他及时发现了自己的才华并勇敢努力地为之付诸于行动中。张爱玲曾说过:出名要趁早。他是个典范。
我最初开始看他的作品时,是出于好奇。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作家让人又爱又恨呢?怀着一颗好奇心,我开始了解他的世界。我看书,对书不对人。追求的是闲暇片刻时的精神享受。对于很多年轻一代来说,大多是这样。也是因为如此,近几年里,青春文学迅速发展,占领了大部分的文学市场,以韩寒、郭敬明、蔡骏等为首的作家活跃在文学市场上,带动了这一产业的发展。
后有人称这些书为“快餐文化”。其实,现代社会是个忙碌的社会,人们为了生存而忙碌奔波于职场上,能闲下来看书的时间本来就不多了,很少人会去看一些经典名著了。那些伟人大家耗尽几十年心血的巨著,一时间要人看完,确实让人伤脑筋。读书,追求的是享受,精神的享受。所以,从另一方面说“快餐文化”也是有它的存在价值的。
王国维曾说:“以为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郭敬明所处的是中国最繁华的城市——上海这一大都市中。他的文字无疑会受其影响。
《小时代》这本书写的就是这么一个物欲横流,灯红酒绿的上海及其发展。本书从大学时代写起一直写到任务步入社会在社会中摸爬滚打,认识各式人物,遇到各种事物。其实这也是作者的生活写照。多少的友情,爱情在各种磨难面前经历考验,人心也日久现。或许你有一天做错了,只有一个朋友永远站在你这边了。当主人公林萧被别人欺负时,第一个出现在她面前,能义无反顾地支持她的只有顾里了;当顾里被身边所有的好朋友误解时,只有林萧能不顾一切地依旧在身边,默默地支持她。生活中,你我也有这么一个朋友,是你我都应珍惜的。
上海,每一天都有无数的人涌入这个飞快旋转的城市--带着他们的宏伟蓝图图,或者肥皂泡的白日梦;每一天,也有无数的人离开这个生硬冷漠的城市的摩天大楼组成的森林--留下他们的眼泪。小时代里面的人物,被金钱和名牌包装得金光闪闪,在外人看来,他们是一群高贵无比的贵族。其实,褪尽华衣,他们内心是无比的空虚。在这纸醉金迷中,只有主人公林萧仿如隐士般与世不同,遗世独立。她羡慕身边的朋友,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自己在自己的岗位上呼风唤雨,发光发热。然而,她却不知,其实真正幸福的是自己。每天自在地生活,无所忧虑。反观生活,自己身边也有这样的人,人上人,高人一等,竟忘了,平凡才是最幸福的。冯冀才曾说过:一个成功的人身上的枪洞比一个失败的人身上的枪洞多得多。别人只看见他们闪闪发光的一面,背后流过的汗和脚下踩过白骨只有自己知道。这就是成功的全部。
总言,《小时代》是中国上流社会的生活写照。他的《小时代》,也是你我的小时代。不妨看看,你会有收获的!
篇六:《走到人生边上阅读训练题及答案》①人有优良的品质,又有许多劣根性杂糅在一起,好比一块顽铁得在火里烧,水里淬,一而
再,再而三,又烧又淬,再加千锤百炼,才能把顽铁炼成可铸宝剑的钢材。黄金也须经过烧
炼,去掉杂质,才成纯金。人也一样,我们从忧患中学得智慧,苦痛中炼出美德来。②孟于
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
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就是说,如要锻炼一个做大事的人,必定要叫他吃苦受{《走到人生边上》读后感}.
累,百不称心,才能养成坚忍的性格。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
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这是我们从人生经验中得
到的实情。谚语“十磨九难出好人”;“人在世上炼,刀在石上磨”;“千锤成利器,百炼变成
钢”;“不受苦中苦,难为人上人”都说明以上道理。③我们最循循善诱的老师是孔子。《论
语》里孔子的话,都因人而发,他从来不用教条。但是他有一条很重要的教训。最理解他的
是弟子曾参,怕老师的教训久而失传,在《大学》章里记下老师二百零五字的教训。其中最
根本的一句是“自天子以至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修身,不就是锻炼自身吗?④修身不
是为了自己一身,是为了齐家、治国、平天下。平天下不是称王称霸,而是求全世界的和谐
和平,有的国家崇尚勇敢,有的国家高唱自由、平等、博爱。中华古国向来崇尚和气,“致中
和”,从和谐中求“止于至善”。⑤修身——锻炼自身,是做人最根本的要求。天生的人,善{《走到人生边上》读后感}.
恶杂糅,还需锻炼出纯正品色来,才有价值。这个苦恼的人世,恰好是锻炼人的处所,好比
炼钢的工厂,或教练运动员的操场,或教育学生的教室。这也说明,人生实苦确是有缘故的。
(选自杨绛《走到人生边上》,有删改)16.文章开篇讲“人有优良的品质,又有许多劣
根性杂糅在一起”的用意是什么?(2分)
17.第②段划线句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18.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2分)参考答案:16.强调人修身的必要性.(2分)17.道
理论证(引用论证),形象生动而有力地论证了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
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只有吃苦受累,才能养成坚忍的性格。(2分)18.我们从忧患中
学得智慧,苦痛中炼出美德来。(或修身是做人最根本的要求。)(2分)
篇七:《读杨绛《干校六记》有感》{《走到人生边上》读后感}.读杨绛《干校六记》有感
2016年4月25日,杨绛先生去世了。听到这个消息,我深表遗憾。像杨绛先生这样踏踏实实,专注于文学的大师在当今这个愈发浮躁的社会中,更显得弥足珍贵。一代才女的逝世,令人惋惜的同时,也将她的作品带入到更多的青年一代的视野中,我就是其中一员。我手中一共有杨绛先生的三本书:《干校六记》、《走到人生边上》和《我们仨》。我首先选读的是《干校六记》这本书。由于现在的年代和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生活差异很大,我总是对那段时间发生的事情充满着好奇。但是,网络上流传的关于那个时期的纪录片,似乎大部分都是采访那个时期的先辈们及其后代,通过回忆的方式重现。大约我的思维总是跳跃的,耐不下心来从头看到尾。可当我看到《干校六记》这本书的时候,我竟奇迹般的想把它看完,不仅仅是因为它精美的封皮和精简的页数,更有这本书是钱钟书老先生,也就是杨先生的老公写的小引,也是两人经历的回忆、交流与融合。在这里,我也‚小引‛一段话:‚干校两年多的生活是在这个批判斗争的气氛中度过的;按照农活、造房、搬家等等需要,搞运动的节奏一会子加紧,一会子放松,但仿佛间歇疟,疾病始终缠住身体。‘记劳’,‘记闲’,记这,记那,都不过是这个大背景的小点缀,大故事的小穿插。‛文笔很是令人舒服,娓娓道来而不使人腻烦,给人以面对面交谈的现实感,和杨先生的写作手法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而这也恰恰是这本书最让我着迷的地方。有谁会放弃不仅内容令人感兴趣,故事又讲得好的书呢?
自然是爱不释手了。
说是六记,据说是应该有七记的,不过,我只读故事,这些我是一概不管的。书中内容按照时间顺序大致分为六个部分:‚下放记别‛、‚凿井记劳‛、‚学圃记闲‛、‚‘小趋’记情‛、‚冒险记幸‛、‚误传记妄‛。‚下放记别‛讲的是钱老先生和杨先生先后下放干校,留阿圆一人在北京的故事,这时阿圆的丈夫已经因文革自杀去世。记的是下干校繁忙的准备工作和对彼此的思念关心。‚凿井记劳‛讲的是杨、钱两位先生同在一处后,参加干校劳动的经历,还增加了对‚阶级感情‛的领略,竟有‚他们‛、‚我们‛之分,而这区分在干校中和在乡亲中又有不同。‚学圃记闲‛叙述的是杨先生在干校学习种菜,一直到干校迁往明港之前。期间经历了厕所门帘失踪,粪肥丢失,青草不翼而飞,收获鸭梨大小的白萝卜,以及相对于自己作为‚老弱病残‛负责的轻松工作,壮劳力都有些吃不消的繁忙劳动等,中间还穿插了老夫妇的‚菜园私会‛。‚‘小趋’记情‛写的是一只执着于杨先生和钱先生的小狗和他们之间有趣的‚交往‛,动物和人相互交心,迎来送往,而小趋最后因思念去往明港的‚老夫妇‛而食不下咽,不仅牵动我的心,不知道后来小趋怎么样了,希望安好。而‚冒险记幸‛记录了杨先生在干校的几次冒险:大雨天过河看老伴、年夜饭后黑夜独自返回宿舍、晚上睁眼跟错连队进错宿舍的迷路寻回之旅。最后一章,依次聊起了首批回京名单上有钱先生却失望了,后来两人一起请假逃学去看景的浪漫,二人先后生病被治愈的庆幸,以及女儿阿圆来探亲的酸甜苦辣等。文章中,杨先生没有隐藏自己,故作清高,而是坦诚的面
对自己的心情,为我们展示了一个虽不全面却很真实的杨先生。这本书中描写的内容,并不全如我们了解到的文革时期的艰难困苦和波折多舛,也凸显了家人之间、同伴之间的温情和谐。干校中的生活简单而不枯燥,所有的所有似乎都通过短短的篇幅为我们展现出来,将我们带入那段难忘的岁月,让我们的心情也随之微微起伏荡漾。文笔上,杨先生并不是仅仅平铺直叙,而是时而幽默,时而俏皮,时而正经,并把心里的变化用仿佛面对面交流的方式说出来,为行文注入活的灵魂,使整个文章的感情、内容都丰富鲜活立体了起来,也让读的人平静中带着小小的期待雀跃和忐忑,最后,却总是融入字里行间的‚自我‛调侃和欣慰中。
最后,令我赞叹的是,杨先生知足常乐的生活态度、踏踏实实的干事风度、不贡献就食之有愧的纯净品质和舍不得祖国的爱国情怀,总是让人觉得莫名的感动。如果读完杨先生的文章,会不会沾染上她的一些精神,学得她的一点写作手法呢?我想,至少我能收获到更多的感动吧。{《走到人生边上》读后感}.
非雪非婵
2016年8月22日
篇八:《我们仨读后感》篇一:我们仨读后感“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这一句平实的话语,却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了那份厚重的爱与刻骨铭心的思念。现代科技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但现代科技环绕中的我们,还能找到那份平淡但却深刻地情感吗?电话、互联让我们的沟通随时随地没有障碍,但人与人的内心之间却有了越来越厚的屏障。当我们到互联的虚拟空间里去寻求心理的安慰时,我们是不是忽略了身边平淡但却真实的情感呢?当电话、短信让我们能够便捷地传达心意的时候,我们是少了“云中谁寄锦书来”的苦苦追问,但同时,我们是不是也少了“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身后情感呢?当飞机、高速列车让我们能毫无阻隔地飞越千山万水,多远的距离都不成为距离的时候,我们的心灵距离也随之拉近了吗?我们不再有“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的苦苦煎熬,但同时,我们还有那份“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铭心的思念吗?现代人都在追求轰轰烈烈,想要轰轰烈烈的事业,轰轰烈烈的爱情,却忽视了平淡中的美丽。我们以为自己有理想、有追求,每天在滚滚红尘中为了生计和所谓的理想而奔波忙碌,但又有几个人真正仔细地思考过自己内心深处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我们抱怨工作不够顺利,恋人不够浪漫,家人不够体贴,朋友不够理解,我们抱怨生活太枯燥乏味,但我们有没有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去寻找乐趣、体会乐趣呢?生活原本就是平淡的,但在这平淡中,只要我们用心去体会,还是可以去享受其中的乐趣的,就像歌中唱到的“曾经在幽幽暗暗反反复复中追问,才知道平平淡淡从从容容才是真”。很喜欢“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这句话,但在现代这个讲究个性张扬的时代,这句话早已被人们所遗忘。有自己的个性固然重要,但我还是把这句“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当做自己的座右铭,我希望自己所塑造的性格是淡泊宁静、温和内敛的。我也很相信“厚积薄发”的道理。但在现在这个人心浮躁的时代里,太多的人急功近利,又有几人能够静心去积累知识、积累生活的点点滴滴?以下几条为对于我自己的提示:1、问问自己内心深处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并努力去实现它,但绝不急功近利,一定要脚踏实地。2、修身养性,在这个人心浮躁的社会中找一个宁静的心灵空间,培养一个淡泊宁静的心态,温和内敛的性格。3、广涉博取,以期可以厚积薄发。4、用心去再平淡的生活中体会点点滴滴的乐趣。5、在现代的物质社会中寻找一些非物质的东西去温暖自己的心灵,比如亲情、友情、爱情,体会并珍惜每一份平淡的情感。6、学会感动,为平凡的人、平凡的事而感动。7、学会去爱,爱身边的每一个人,给他们幸福与快乐,在其中享受自己的快乐与幸福。正如海子的那首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篇二:我们仨读后感《我们仨》是我在逛街的时候,在一家书店偶遇的,黄绿色的封面,简单地以一幅家庭合影开封面,下书“我们仨”。是杨绛先生的笔迹,很少从现象书中感觉“墨香”的存在,这本书便有,很多的亲笔信,字迹并不是可以上书简的那种,然而,寻常的家信却洋溢着浓郁的亲情与爱,将我们熏醉。一开始就知道这本书是令人心伤的,杨先生将太多的情感注入其中,教我们这些外人也不得不将自己的感情投放。2003年出版的《我们仨》,也许并不能说是杨绛最好的作品,但绝对是最感人并发人深省的一本书。《我们仨》带给我的感受的复杂的,读到伤心处,我会落泪;读到开心处,我会欢笑;读到离别时,我会心酸;读到家常处,我则会认同。让我感受到了亲情的伟大和震撼,也让我体会到了一本好书的魅力。我想,也许正是因为它的朴实无华,方才显出情感的真挚动人;也正是因为它的真挚动人,才吸引了包括我在内的这么多人的争相传阅吧!亲情,似乎永远都能勾起人的心弦。它不需要过多的渲染,普通的平常言语便能表达出亲情的温馨和持久。一位90多岁的老人对家人的追忆,更能让人为之动容。钱钟书先生一家三口日常时的相扶相帮和患难时的不离不弃,在杨绛老人的笔下一一展现开来。我随她喜,随她悲,随她一路陷入对亲人的思念。我敬佩他们三人的治学严谨;悲伤他们的坎坷人生;欣慰他们的患难于共;羡慕他们的融融亲情;也心痛他们的相继逝世。一个国学大师,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