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道德经有感》
读道德经有感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读道德经,开卷第一句话就让自己有
很多感悟....
常追寻自己的理想,为自己策划未来.多少美丽的风景在被现实冲破的心烦意乱...现在才知道,自己太固执,太僵硬,为了不存在的轨道而伤心无力.真正的轨道,真正的未来,不能强求,只能用心去感受,在"常道"中,慢慢体会,慢慢品位,
让自己微笑对自己说:原来如此!
曾经可以寻找一个适合自己的名字,抱怨着,苦思着,只不知道自己无时不
在变化,为了一个名字绑住自己,我是不是太傻了?
也曾可以追求心中所爱,为她欢喜为她忧,现在才发现自己有多轻率.庆幸的是,我没有鲁莽,去破坏我与她之间的友情.能说出来的爱,也许并非是永恒的,并非是我心中的真爱.也许有一天,一个女孩默默的站在我身边,从我眼里读出默
契,和那会心一笑.呵,当然也许也是我痴人说梦.
说不得,一切都说不得,能够表叙的,正在表叙的,也许都不是真理,不是真实的.年轻而轻狂的自己,向多少人夸耀过自己,而那些曾经让我骄傲的,都惨白
无力的衬托出我的无知与空虚.
曾经看很多商界领袖的访谈,相对于那些志得意满侃侃而谈的人,他们大多都言语不多,即使是在主持人一再诱导下,他们也仅仅是点到为止。在道与不道之间,名与可名之中,不失一种坦城,留守一份从容。虽然说话简练,但是很有分量。光是他们坐在那里你就能感受到一种力量。那种力量来自哪里,我不得而
知。但是那种悟道的境界的神气让我惊叹。
道德经的文字不是很生涩,很多字认过一遍就能上口,而且每一篇都不是很长的几句话,非常适合在学习学累了或是在睡觉之前来上那么几句。呵呵,记得我在宿舍朗读的时候,总是不自觉的摇头晃脑,抑扬顿挫之声很自然的就流露出来。感觉就好象吃火锅就应该光着膀子,吃西餐就该温温尔雅一点,读古文就该读的饱满,这样才有味道。刚开始每次我读的时候,宿舍兄弟们都说,唉~又来了。不过,读上了那么几次,大家都觉得能听的有点收获。甚至有几次,我忘了读了他们都提醒我说,哎,给大家整两句!呵呵,虽然这阵子忙着考试好久没读了,不过每当我一个人静下心来得时候,总是不自觉的去想里边的话。
象“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
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
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於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於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於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
制不割。”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
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
配天古之极。"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太多太多的话语让人觉得既明白又不明白,既清醒又糊涂。感觉很玄很让我
晕,不过,我喜欢这种感觉。
这里边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是:以其不争,天下莫与之争之。
当我读到这句话的时候,我的心有种说不出的舒服,好象被人点化了一样。有点豁然开朗的意思。在我看来,这句话含义是:很多东西想得到就需要与别人争,但是争的最高境界就是不争!呵呵,是不是有点卖弄,可是我真的是这样认为的。回想走过的这几年的光景,似乎自己是一个喜欢竞争,也是一个敢于竞争的人。可是自己有时候在参与竞争的时候,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有时候自己会感到茫然。很多东西你争到了,但是之后你会发现,不值。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感觉到很多东西不是你争就能得来,不是你不争就得不来的。而且有时候故意跳出竞争的小圈子来,自己竟突然发现自己处在一个更大的竞争圈子里
边,以前的小圈子是那么的可怜。自己的境界竟然高了很多。
有的时候就是这样,当一个人盯着眼前的利益不妨的时候,鼠目寸光的他会
觉得很兴奋,可是他争了这点小,却失了身后的大。
我也明白了什么是韬光养晦,当一个人在他成长的过程当中扎扎实实的积蓄能量,很多时候他的成功是水到渠成的。所以我理解了我们国家的对外政策,”中国永远不称霸“我不象你美国、日本那样嚣张,我扎扎实实的做我的基本功。当时间这个神奇的魔术师,让他手中的魔杖轻轻一挥的时候。世界会惊奇的发现,{500字道德经有感}.
中国这个强者竟然在不知不觉中屹立了世界之颠。
不争,天下便莫能与吾争!这里边也有辨证的成分在里边,争就是不争,不争就是争。有争就有得,有得就有失。不争怎么失?所以当一个人在用一种不争的心态来参与竞争的时候,他就不会患得患失,他就会海纳百川,壁立千刃。书里有很多东西值得我再三玩味,我不是那些研究人员,我读书是为了充实自己,呵呵,所以自己的一些见解感觉只要对自己有启发就可以。《道德经》这本书能够让我浮躁的心多一些沉静,肤浅的心多一份思索。所以我喜欢这本书。
第二篇:《观老子道德经有感》观老子《道德经》有感
老子的哲学被称为“智者的低语”、“滋润心灵的甘泉”。人们看事物多是从正面看,而老子却是从反面看。其中“以柔克刚”,就是老子哲学思想的主要内容,也是世上竞争者取胜之道。今日看了关于《道德经》的一段小视频,更是对老子的思想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自古以来,一般的教诲都是:人应当表现坚强,不表现柔弱;应当表现聪明,不表现愚鲁。而老子的观点则反其道而行之:可表现柔弱,不表现坚强,可表现愚鲁,不表现聪明,无为、无我、无欲、居下、清虚、自然„„
柔,非怯懦,而是一种以退为进的策略,一种骄敌之志而暗蓄力量的极高计谋。自己示弱,可以侠敌人不注意,而得保全。太“刚”者,锋芒太盛,容易招惹事非,暴露自己之不足,为“柔”者所败!大柔非柔,到刚无刚!在身体上,牙齿最硬,可谓“刚”,而舌头则是“柔”者。但是,等人年纪大了,牙齿都脱落,而舌头完好,这是为什么?大树比小草刚强的多,但时,当台风来的时候,大树经常连根拔起,而小草却安然无恙;风无形无体,却能够拔屋倒树;水可方可圆,可谓至“柔”,却能够怀山襄陵。这不是说明了刚强的未必是强,柔弱的才是真正的强吗?或许你以为只要自身端正,名正言顺,就可以以正压邪,什么事都好办,其实不然。在严酷的现实中,却容易处处碰壁,事事不顺。这时你不妨看看《老子》。它并不要求人们消极遁世,它貌似出世的书,谈的却尽是入世的道理。只不过儒家是直接的,老子则主张以迂回达到目的,老子则认为“柔胜刚,弱胜强”,“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这些话说得多么深刻!老子真是个天下竞争之术化为艺术的智者。有时,你采用采用儒家直接、法家强权的方式,与人争强胜斗胜。结果呢?也许表面上你胜利,痛快淋漓地将对方休落甚至痛打了一顿,可事实上,这就埋下了仇恨的种子,埋下了更大隐患,无形中给自己留下更多障碍。它们对事业的损害,将大大超过那一时的风光快意!既然直接的,以强对强的手法有时行不通;而迂回的、间接的、柔弱的方式也能达到目的,战胜强者,而且不至于留下隐患,何乐而不为呢?大智惹愚,大
巧若拙,大方无隅,大音稀声,大象无形都是深奥而又检朴的道理。为人处事,或与人竞争中,只图一时快意的以强压强,都是一种有隅之方,有声之音,有形之象,似巧实拙,真正的大方、大象、大巧不是这样的,它能做到全无形迹之嫌,全无斧凿之工。“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弱,其死也枯槁。”柔弱,柔弱,天下万事万物,归根结底,莫不是以至柔克到刚。能克刚之柔,难道不是更刚吗?大柔排柔,至刚无刚。
其实老子的道家思想和儒法并不是截然相对立的,入世出世,而且应该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如此,才能既做出壮烈奋进的事业,又可保持宁静谦退的心静。拿得起,放得下,这才是真正的男子汉。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语言是无法表达一切道理的。了解“道”的人无法很明白地向不了解的人语明白,就像明眼人无法向瞎子解释什么是颜色(这句话个人不是很看好——转者注)。言者不知,知者不言。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力,自胜者强。所以,理想的人格是:挫锐、解纷、同尘、无为、无我、无欲、居下、清虚、自然、含敛光辉。
第三篇:《读《道德经》有感》读《道德经》有感
作为充分体现中国古代朴素辩证法神韵的《道德经》,用不多的字数,阐述了道家对宇宙本原和基本存在方式,事物的产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及社会观、人生观的基本思想。虽然文章大部分用近乎诗体的语言,有些晦涩难懂,但用“博大精深”来形容它丝毫也不过分。道德经应该说分成上下两部,上部道,下部德。(长沙马王堆出土过上德下道的版本,不过公认是上道下德)按照这种划分,我先简单地谈谈我对“道”的理解。
花,本不自生,而是生于植株;也不自灭,而是归于植株。其不自生,也不自灭,却适时令而存在,它暂居于生命的本体,它所遵循的生命的轨迹,既为“道”。道,也就是天道,是自然的规律。它表现为几个方面,一是“易”,也就是变易的意思,道德经第一句就这样说,“道可道,非常道”,可以说出来的道,也就不是“常道”了。第二个方面就是“易”的规律,所谓“易”的规律,就是“道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这句话的大致意思就是,万物都是逐步成长,但是“物壮则老”,便要渐渐消减,于是又回到了它的初始状态。
“道”是老子思想的核心。老子认为道是宇宙的本体,世间万物都是由道衍生而成的。故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道是混沌是无极。由此生出鸿蒙之气,内含阴阳,再生而为天地人三才,进而构成世间万物。这是我们后人所理解的道。
然而老子自己却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粗浅的理解为:能够用语言说出道就不是道了。道就像是空气,伸手去抓,以为得到了,张开手却空空如也。“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就是天道关系。
且不说老子写这部道德经上部道经的目的就是阐述道德规律,下部德经则主要讲的是人之道,也就是如何将天道应用于人事?我们就不难知道。其实老子写道德经的侧重点便是落在下部德经上面。下面我就简单地谈谈我对“德”的一些感悟吧!
《韩非子·解老》中说:“德者,道之功。”《管子》中也有:“虚无无形之谓道,化育万物之谓德。”古人一般认为:道指本体,德指本体之功用。如此说法,我认为有些道理,但也出现偏差。
道诞生万物,又蕴含于万物之中,是一种绝对的,永恒的,不变的存在,而德是道化育万物过程的一种顺应事物发展的体现。《道德经》中所说德仍是宇宙万物的大德,并非我们通常所说人类中个人品德的小德,虽然小德蕴含在大德之中。
德实际上是万物顺应发展,这个发展不仅是人类社会,而是整个自然界,这个宇宙,体现出来利于世界有序发展一种外在表现。因此才有第三十八章:“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500字道德经有感}.
读了《道德经》之后,最大的感受还是来自于心灵深处某处的弦被触动,。“天长地久。天地所以长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意思是说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久,是因为它们不为自己而生息,自然而然的存在,所以才能长久。所以说圣人把自己置于后,反而受到推崇,把自己置之度外,反而保全了自身。这不正是由于圣人不自私吗?所以才能构成就了他自己。但是仅看当今社会,能做到将自己置之度外的又有几人呢?寥寥可数,高速膨胀的经济时代,让更多的人在利欲面前失去自我。不得不说,这是社会的可悲,更是我们不愿看到的。
以上乃我读完《道德经》之后的一点感悟。
第四篇:《道德经有感》道德经有感
老子的仁义思想是以“道”为基础。凡是人类所有阴阳两仪的良性互动,皆是“仁”的表现。凡是所有人类价值判定均收敛至“社会福利及伦理共识”的适宜性,皆是“义”的表现。老子认为,“仁义”是在人类社会的大道不受重视之后,才被突现出来的人为道德规范,因而,从“道”来立论,才能论述道德仁义礼的等级与其间之差异。
要理解老子的仁义思想,必须先理解老了《道德经》的总源头“道”。老子《道德经》讲“道”的地方有七十六处之多。“道”是宇宙的根源和宇宙的本体,是宇宙的总原理。人虽是万物之灵,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德经》第五章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这是指天地无所偏爱,纯任万物依其本性自然生长,即不有所作为,也不刻意创造,更不对任何某一物类表示仁慈,非凡给它一些好处,因此它对于万物的生生死死,好比祭奠时所用的草札成的刍狗一样,用完以后,自然拆除,自然抛弃,纯粹任其自然,并不会去非凡希罕它。同样的道理,圣人效法天地之道,也把百姓看作刍狗一样无所偏爱,不对任何一类百姓表示仁慈,非凡给他们好处,让百姓均随其性情发展,使他们自相为治。
道家思想中,天理循环,不以世间万物改变,冥冥中自由天意,不宜过多干涉,其中的天意,按照现在的说法,就是天地之间存在的法则。天地不仁;圣人不仁,正好是大仁,无所谓感情用事,平等对待,也就无所谓好或坏。
“天地不仁,以万物无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以前每每读到这句话,尽管达不到对老天不公的愤愤不平,但却总是想不通,今天重读这句话,忽然想起了“蝴蝶效应”,“蝴蝶效应”的概念,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气象学家爱德华.洛伦兹1963年提出来的,为了预报更长期的天气,洛伦兹运用计算机做仿真大气运算实验,1963年,在一次实验中,他把中间的一个数字0.506改为更精确的数字0.506127输入计算机,结果等他喝了一杯咖啡,回去再看输出数据时,令他大吃一惊的是,两次数据的曲线相距甚远。他以为计算机出了毛病,经过反复实验发现计算机并无问题,同时,洛伦兹发现,哪怕极微小的一点点误差,都会使结果产生极大的变化,因为误差会以指数倍逐级不断放大。后来洛伦兹在一次演讲中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大气中的起初一点点的动作,经过大气运动过程中不断地指数累积,都会形成巨大的大气运动现象。洛伦兹认定:“事物发展的结果,对初始条件具有极为敏感的依赖性。”在当时,洛伦兹的发现可谓非同小可,以致科学家们都不能理解,好几家杂志拒绝刊登他的文章,认为违背常理,“相近的初值带入相同的方程式,结果应该相近才对,怎么能相差很远呢?”面对人们的一片质疑,1979年12月,罗伦兹(Lorenz)在华盛顿的美国科学促进会的再一次讲演中提出:“一只蝴蝶在巴西扇动翅膀,有可能会在美国的德克萨斯引起一场龙卷风。"他进一步解释:“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以在两周以后引起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其原因就是蝴蝶扇动翅膀的运动,导致其身边的空气系统发生变化,并产生微弱的气流,而微弱的气流的产生又会引起四周空气或其他系统产生相应的变化,由此引起一个连锁反应,最终导致其他系统的极大变化。这即是混沌学。”从此以后,尽管“蝴蝶效应”可能还不被人们接受和理解,但“蝴蝶效应”之说却已有了“蝴蝶效应”而不胫而走,人人皆知。细细想想,“蝴蝶效应”现象正好吻合老子的思想“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为了不因“失之毫厘”而“谬以千里”。
天地圣人皆抱着“守中守正”的观念,大仁不仁,视万物视百姓为草偶。坐观其变,不加干涉。这是大智慧。
天地生万物,本是自然而生,自然而有。生了万物是很自然的事,死杀万物,也是很自然的事。天地既不以生出万物为作好事,同时也不以死杀万物为作坏事。天地既生了长养万类的万物,同时,也生了看来似乎相反的毒杀万类的万物。天地并不一定厚待于人类而轻薄了万物,只是人类予智自雄,自认为天地是为了人们而生长万物人,自称为万物之灵。其实,人们随时随地,都在伤害残杀万物。假如万物有灵,一定会说人是万物的最大毒害。其实,天地无心而平等生发万物,万物亦无法自主而还归于天地。所以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是说天地并没有自己立定一个仁爱万物的主观的天心而生万物。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这句话要表达的意思大概是天地对万物不加干预而任由其自生自灭。看似冷漠,其实正是最好的态度。天道自然无为,人道一样的应该自然无为,世上没有唯一正确的思想,妄图用一种思想去规范人民的行为是愚蠢的。一个文明国家,不应该给人民灌输任何国教式的思想,更不应该强制人民如何如何做,人民会自然而然地进化。
第五篇:《道德经有感》《道德经》有感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是春秋时期老子(即李耳)所作的哲学著作。在先秦时《吕氏春秋·注》称为《上至经》,在汉初则直呼《老子》。自汉景帝起此书被尊为《道德经》,至唐代唐太宗曾令人将《道德经》翻译为梵文。唐高宗尊称《道德经》为《上经》,唐玄宗时更尊称此经为《道德真经》。
古代马王堆版是上篇《德篇》和下篇《道篇》不分章,现代通行版本共81章,前37章是《道篇》,后44章为《德篇》。《道德经》这部神奇宝典被誉为万经之王,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对中国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一、《道德经》的创作背景
据文献记载,老子静思好学,知识渊博。他的老师商容教授知识过程中,老子总是寻根问底,对知识非常的渴望。为了解开自己的疑惑,他经常仰头观日月星辰,思考天上之天为何物,以至于经常睡不着觉。后来,商容老师“实乃老夫之学有尽。”推荐老子入周都深造。文献记载:”老子入周,拜见博士,入太学,天文、地理、人伦,无所不学,《诗》《书》《易》《历》《礼》《乐》无所不览,文物、典章、史书无所不习,学业大有长进。博士又荐其入守藏室为吏。守藏室是周朝典籍收藏之所,集天下之文,收天下之书,汗牛充栋,无所不有。”通过这段经历,老子积累了丰富的学识,也使他远近闻名。
老子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环境是周朝势微,各诸侯为了争夺霸主地位,战争不断。严酷的动乱与变迁,让老子目睹到民间疾苦,作为周朝的守藏史,于是他提出了治国安民的一系列主张。
函谷关的守关关令尹喜对《道德经》的成书也起了巨大作用,他少时即好观天文、爱读古籍,修养深厚。司马迁在《史记老子传》中记载老子“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言道德五千言而去,莫知始终”,
尹喜感动了老子,老子遂以自己的生活体验和以王朝兴衰成败、百姓安危祸福为鉴,溯其源,著上、下两篇,共五千言,即《道德经》。
二、中心思想
《道德经》的思想解释,《吕氏春秋·不二》用了一个字为其定义,即“柔”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