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读后感作文
导航

《日本侵华战争时期的化学战》读后感

2020-12

篇一:《《中国近现代化学史略》-读后感》

《中国近现代化学史略》读后感

郭保章(1926~),安徽阜南人,首都师范大学化学系教授、硕士生导师,《化学通报》和《化学教育》编委。郭保章先生经努力教学耕耘,奋力撰写,终于铸就了这本难能可贵的化学史专著《中国近现代化学史略》。中国近现代的化学发展之快、范围之广、涉及问题之多,令人目不暇接。要把如此浩繁复杂而绚丽多彩的中国化学编写成一本适合教学和研究的史书,真是谈何容易。

化学与我们的生活以及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化学科学的发展,增进了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促进了社会的进步,所以说化学是人类进步的关键学科之一,且不说别的,化学在社会上就是一种基础,比如石油、化肥、发电等等的很多,这是必不可少的,关系我们生活。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化学则是人类用以认识和改造物质世界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之一,它是一门历史悠久而富有活力的学科,它的成就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中国现代化学史略》叙述了现代化学如何从西方传入我国,并在我国生根发芽发展壮大的历史,反映了我国化学家所创造的不平凡业绩,以及现代化学各分支学科和中国化学会等的发展概况。

看这本书的同时,我也能深深地体会出中国古代化学的光辉,中国,一个古老的国度,拥有五千年的历史与文化,China一词的由来是每个中国人都知道的,陶瓷,一个中国的象征,古代的陶瓷精美仍然是现代人陶醉其中,有著名的唐三彩,有享誉全球的宋代五窑,明青花瓷依旧吸引世人的目光。炼丹术和炼金术被认为是近代化学的起源,中国古代拥有最显著的炼丹技术。作为封建社会通知阶级的皇帝、贵族和地主等权贵,他们不仅渴望获得更多的财富,更希望掌握长生不老的秘密以永远享用得到的财富和权力。这种情况下。炼金士和炼丹家正式走上了历史五代。

中国是世界上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有着灿烂的古代科学文化,保存着极其丰富的历史典籍。造纸、火药、瓷器等伟大发明创造,举世称颂。中国虽然早已有了高度发达的经验化学,但近代化学知识却是从欧洲传来的。通过学习,明白中西方之间的差距,有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中国是化学最早起源地之一,然而却没有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本人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中西方对比,不难发现原因。首先在大的社会背景,中国是典型的小农经济,自然经济为主体,作为主体的国民难有可支配的资金去从事研究。第二点,出现在人文方面,中国的封建思想禁锢了人民的思想,而西方的科学崇尚自由,西方的文艺复兴极大地促进了思想的解放。第三点,精神上出了问题,对比西方,中国古代缺乏专业从事化学事业的先驱,人们研究化学往往追求长生不老。第四点,教育问题。这一点很有戏剧性,古代因缺乏理论而阻碍了科学发展,古代的教育严重倾斜人文科学,自然科学近乎空白,现代的应试教育让实践动手变成国人难以跨越的沟壑。

再重点说一下思想方面吧,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统,讲究的是“天人合一”,追求人要与自然和谐共生,最终达到与自然地完美结合。历代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施行愚民政策,利用儒家思想舒服人民的思维,读书人念四书五经只为了升官发财。儒家的思想缺乏思辨,讲究的是感性认识,很少用演绎的逻辑思考问题。西方人所谓科学的那些东西,在中国被认为是奇技淫巧,是读书人所不齿的。我们承认儒家思想的伟大之处,但它也确实影响了中国人的创造性思维。在儒家还未占正统的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代,当时的墨家、阴阳家、农家等等,对各种自然现象有着自己的理论解释,如果可以假设,像墨家、阴阳家、农家这样的学派,是很有可能发展为近代科学的。只是自汉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之后,中国人变得只讲究修生养性,不再重视自然科学的发展。中国古代的化学只是主要来自于炼丹术,近代化学的发展则得益于工业革命,欧洲的化学起源大体与中国类似,也是靠炼金术发展起来的,然而近代工业革命的发展使得大量的化学知识在生活中得益时间和应用,这就使得化学这门学科得到了众人的关注和认可。然而此时的

中国正闭关锁国,化学跟数学一样都是属于旁门歪道,不入正统之流,自然要落后于欧洲。在明朝之前,中国的科学技术还是世界领先的。自明朝倭乱之后,施行海禁,郑和下西洋成为古代中国最后一次与世界的科学只是交流活动,从此中国施行了“闭关锁国”政策。乾隆皇帝曾在写给英国女王的信中称:“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闭关锁国”使中国长期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严重阻碍国内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组织了中西方之间的交流,妨碍了先进的科学技术的输入,使中国日益落后于西方。它不利于中华民族同世界人民了解世界、走向世界、学习世界各民族优秀的思想文化和先进的科学技术,从而导致了中国在近代的落后,遭受列强的欺辱。

欧洲化学传入中国,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从明朝末年到鸦片战争,为第一阶段,传入的是欧洲的旧化学;鸦片战争以后为第二阶段,传入的是新化学,即科学的化学。传播的途径主要有翻译和教育两个方面。在翻译方面,最早且成绩卓著的是上海江南制造局,突出的人物是中国化学启蒙者徐寿。中国在19世纪后期出版的化学书籍,绝大多数出自上海江南制造局翻译馆。其中徐寿实际上是西方化学知识传入中国初期阶段的一位十分重要的启蒙人物。关于徐寿,《清史稿·艺术传》和《上海县续志》都有记载,近人袁翰青、杨根也有过很详细的介绍。一直以来都比较喜欢与感激那些为了中国,为了科学,为了人类事业不断付出的科学家们,有了他们才使我们不被外国人欺负,才能使中华民族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断发展,才能有了如今这和平幸福的安定日子。特别是近代中国那段艰苦的日子,那些血与泪的时光。的确,现在的我们不曾经历那些苦难,那些差的条件,但是我们又怎能忘记?不能忘记!

“俯首为牛莫笑,昂首跃马皆惊。为了国家天下事,怎管生前身后名?凭它白发生!”化学史不光要学化学的发展过程,更要学的是那一种精神!那些不为生前身后名,而为了国家,为了天下,为了科学而科学的精神!

篇二:《《中国近代化学史略》读后感》

读《中国现代化学史略》(郭宝章著)有感

陈德强312012110209114电子商务6B303

该书系统地阐述了从20世纪初开始到90年代中国现代化学的建立、发展的历史,着重对中国化学各分支学科的发展状况作出了系统的介绍和客观的评价,对中国化学史上的重大事件也作出了较深入的评述,特别是对中国化学家在各学科的发展、各时期的研究工作及对科学事业的贡献作了细致的描述。

该书材料丰富,内容新颖,史传结合,书中还引用了大量的原始文献,附有珍贵照片近200幅。其叙述了现代化学如何从西方传入我国,并在我国生根发芽发展壮大的历史,反映了我国化学家所创造的不平凡业绩,以及现代化学各分支学科和中国化学会等的发展概况。书中所介绍的化学家,都是一些造诣精深、学识渊博、经验丰富的学者,如我国早期化学的启蒙者——徐寿;从清末秀才到现代化学家的赵承嘏、丁绪贤、张子高和任鸿隽;中国化学学科的开拓者吴宪、庄长恭、杨石先、刘树杞;中国化学工业的先驱者--“南吴北范”范旭东和吴蕴初等等。他们为振兴中华,为科教兴国付出了艰巨的劳动,取得了辉煌的成果,他们每个人虽然经历迥然,对化学的贡献不同,但都有一颗共同的心,那就是爱祖国、爱人民。书中对化学家在科学园地上的探索与创造、挫折与成功、烦恼与欢乐等做了不同程度的描述,尤其对他们在科学研究上的建树更是详加论述。

我觉得该书的最大的一个特点是以中国现代化学发展历程为主线,引出对为中国现代化学做出杰出贡献的各位科学家的介绍,这一点在别的书上很难看到,也给了我一个以后写文章的新思路。从时间的早晚顺序上,文章首先讲述了欧洲化学何时和以何种方式传入中国,从而引出对早期化学的启蒙者和启蒙书刊等的描述。然后,随着大工业时期的到来,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学术团体相继产生并不断发展,中国化学界的先驱们一致认为,眼下国家和

民族处于危难关头,爱国的化学工作者应立即组织起来,共同为发展我国化学科学和教育事业,为抗日救国贡献自己的力量,于是作为科学团体、学会组织的中国化学会也应运而生。同时期的还有俞同奎、吴匡时等筹建的中国化学会欧洲支会,美国留学的庄长恭、李宝庆等33人发起成立的中华化学会。30年代中国的化学研究事业获得了相当发展,如陈克恢关于麻黄碱的研究,吴宪关于蛋白质变性的研究,庄长恭关于甾族化合物的合成研究,成果卓著。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中国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高分子化学,药物化学和中国的大、中学化学教育质量均有显著提高

尽管中国化学会这些团体存在的时间都不长,但为中国化学会的诞生做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必要准备,《中国化学会会志》在国际学术界也获得了一定声誉。中国化学会老一辈化学家对办刊高度重视的态度和认真办刊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尤其是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化学家有的直接奔赴抗日战场,拿起枪杆同敌人作战,他们都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和科学事业做出了贡献。这本书让我重新认识了化学工作者,以前认为化学工作者就只会成天板着块脸呆在实验室做各种常人看不懂的实验,但看了这本书后,我觉得化学工作者对生活还是充满激情的,他们也有一颗热忱的心。虽然我这辈子不可能再深入学习化学或着从事化学有关的工作,但我对化学的兴趣却进一步增强,化学其实并不像高中学习的那样枯燥,成天背公式,化学也是很有趣的。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会更加注意化学在我们身边的应用并好好运用它给我们带来的好处。

篇三:《《神奇的化学》读后感》

全书分为材料革命、复合材料、生物材料、纳米材料、智能材料、新型聚合物六大部分。

材料革命

材料革命中讲到了古代的旧石器时代、中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铁器时代和后来的塑料时代,讲述了人类在历史最早阶段依赖于那些容易获得天然材料。这一章体现了人类祖先的伟大智慧,学会了利用自然制造武器、工具、房屋和日常生活用品。

复合材料

如今船只的全身坚硬,耐用,而且密度小。这正是因为有了复合材料后才出现的。复合材料就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成分组成的材料。现在的复合材料已经变成了高级复合材料,用于制造飞机、火箭、卫星等为人类探索宇宙更进了一步。生物材料

生物材料,就是用于医疗装置并与生物系统相互作用不可生长的材料。生物材料,分为三大类:一是不会反应的材料;二是发挥积极作用的材料;三是可以被人溶解和吸收的材料。现代生物材料的发现与研究可以替代我们体内的一些部件,甚至出现了人造血液,仿生移植。{《日本侵华战争时期的化学战》读后感}.

纳米材料

纳米等于10亿分之一米即10米,纳米只有通过显微镜才能观察,纳米已成为了表示一些微粒的单位,。人们运动纳米材料创造了德雷克勒技术假设了装备器、复制器及纳米计算机。

智能材料

广义上说,智能材料就是当环境改变时,材料会在某种程度上发生变化。我们房子的屋顶、墙壁、窗户等。但真正意义上的智能材料应该是像伸缩材料、形状记忆合金、变体材料即人造橡胶等。这些材料能帮助人们也能提高人的生活质量,给人们呈现更美好的未来。

新型聚合物

聚合物即指塑料,塑料已经深入了我们的生活,运用到了衣服、鞋袜、地毯,到运动服和运动器械,再到建筑板材和管乐器。但塑料也会带来白色污染,因此人们又研制出了许多其他的聚合物。如:传导聚合物、树状聚合物和超高支聚合物及人造蛋白。

材料的进化是人类社会进化的倒影。材料的发展需要我们去发现、解决更多的问题,发现更多的新型材料。

篇四:《《可怕的科学》读后感》

今年暑假,我读了科普

读物《可怕的科学》系列书中的一本。

《可怕的科学》是【英】

尼克阿诺德的原著,由萧倩翻译的。这一系列书是英国经典少儿科普读物,一共有10册,分为“非常实验”和“另类历史”两大类别。之所以命名为“可怕的科学”,是因为这些书从更真实、更贴近生活的角度诠释了科

学的真相。并不是单纯的解

释科学实验,而是加入漫画的引导和例子,更真实,读起来更有意思。

在这本书里,每讲一个

实验,后面都会有结果和解释,有时还会带上一些小知识。而且最后还有关于这个实验的小链接,能了解更多的知识,在一个单元过去

后,还有综合性的选择题测试,更丰富了知识面。

比如在第二部分—惊

悚的蔬菜里有一个实验是

土豆的力量,跟弟弟妹妹打赌可以不用刀在土豆上插

个洞,然后用吸管使劲往土豆上插一下,你会发现:吸管在土豆上插了一个洞。这是因为:吸管是一个圆管,而圆管是一种很强力的结

构。对科学家来说,“力”是一种能移动的物体,或者是改变物体外形的东西,正是这种力让吸管插进土豆。最后的“我打赌你不知道!”

说:一个运动的东西越重,你就越难让它停下来。科学家把这个叫做“惯性”。这就能解释为什么把一个超级大油轮的引擎换到后退挡

以后,它还要往前滑行1.6千米才能停下来。

我喜欢读“可怕的科

学”系列书,因为它会在幽默中给你解释科学道理。我觉得这本书真的是很好的

少年科普读物,全面、有趣、

简单实验、容易学习,就是这本书给我的印象。

篇五:《《趣味化学》读后感》

从生活中领悟化学

——读《趣味化学》有感

化学是一门具有历史性和生命性的学科,是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从原始社会火的应用到现在人类的现代化发展,化学的作用是不可磨灭的。

大家都知道著名的昆虫学家法布尔,也肯定知道他的著作《昆虫记》,但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他除了《昆虫记》还有另一部代表作《趣味化学》。书中通过两位好学的少年跟他们的保罗叔叔学习化学的故事,用浅显明白的对话和简单生动的实验,将化学的基本知识有系统、有步骤地一一讲解,读这本书,仿佛在读一本动人的小说,它能把你吸引到故事里去。你将跟保罗叔叔在一起,一边听他亲切地讲解,一边看他忙碌地做实验。你会发现,化学其实是一个非常迷人的学科。

文章中有很多描述实验现象的地方,读的时候仿佛法布尔和他的叔叔就在你的面前做实验一样。有一处描写金属镁燃烧的片段是这样的:“那镁条一经燃烧,便发出极耀目的强光,把屋子里所有的东西都照得雪亮,正如日光一样,燃烧时没有噪音,四周也没有火星。”再和他描写的其他金属作对比,镁看上去就像一个文文弱弱的小姑娘,在角落里独自发着耀眼的白光,而那光却照亮了整个屋子。

书中还有这样一个片段让我记忆犹新,在第九章两只麻雀中,法布尔把盛在氮气里的麻雀描写的十分逼真,惟妙惟肖“麻雀摇摆着身体,张大了口转动着胸脯,似乎剩下最后一口气的样子。然后是一

阵的抽搐,它全身扑倒,开合着它的嘴,无目的地挣扎着,终至木然不动。”但是盛在氧气里的麻雀却是截然不同的“这麻雀的行动反而比平时更活泼起来,它跳跃着,拍打着翅膀,踮着脚,用嘴啄着瓶壁,像患了热病而发狂的样子。后来,它的嘴急促地喘着气,胸部猛烈地搏动,显得筋疲力尽了,但它的发狂一般的动作还是有增无减。”法布尔用十分生动的描写手法将这两只麻雀处于两种不同环境下的样子摆在了我们的眼前,从这两个明显的现象差异不难得出结论,氮气是一种不可供生物呼吸的气体,而氧气是一种可供动物呼吸的气体,但是如果氧气的浓度过高,大自然中的生物就会像那只麻雀一样发狂。

书中有很多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的场景,比如一片面包发霉了,一根铁丝生锈了,这本书从生活的各个常见的情景出发,详细的为我们讲述了“霉”、“锈”这些东西的由来与成因,带我们领略大自然的神奇之处,为我们解答了许多压在心底多年的疑惑。

莎士比亚说过:“生活里没有了书籍,就像没有了阳光;智慧里没有了书籍就像鸟儿折断了翅膀。”化学的世界想要走进去,最不能缺少的就是对化学本身的兴趣,这本书就恰好可以让你摆脱复杂无聊的概念和方程式,和法布尔一起走入另一个新鲜,充满乐趣的化学世界,从实验中学习化学,在生活中感受化学,爱上化学。

篇六:《《化学基础论》读后感》{《日本侵华战争时期的化学战》读后感}.

《化学基础论》读后感

利用寒假闲余时间,我有幸能拜读了化学名著《化学基础论》。作者是在教材中都出现多次的拉瓦锡,一位化学史上丰碑式的人物,《化学基础论》便是他的代表作。

《化学基础论》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论气态流体的形成与分解,论简单物体的燃烧及酸的形成,是对以往的错误进行纠正,同时是对化学秩序的一种新的安排;第二部分是论酸与盐基的化合,论中性盐的形成,除了命名以外,是对各种实验的观察及其现象;第三部分是化学仪器和操作说明。这无疑是一本学术性非常强的理论书籍,其中包括了拉瓦锡所提出的最重要的氧化理论,同时是对过去燃素学说的批判。

我认为本书中有两个值得推崇的方面:第一点,本书中所有理论都是有实验来验证的,而每个实验都是拉瓦锡亲历亲为,且每一个实验的仪器、药品和步骤都有记录,对今后的实验起到了模范作用;第二点,每一个实验的数据都能毫不改动的照搬上去,尊重科学结果。这让我想到了我所做过的一个实验:初二曾经做过一个橡皮筋弹射实验,变量是角度和皮筋拉伸长度,本以为是非常简单的实验,做的时候发现难度很大,特别是控制角度上,于是就凭个人感觉控制了角度。角度问题仅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实验结果。做了几组,发现结果偏差非常大,数据或过大或过小,就觉得这不符合科学,于是将数据改成比较有规律的一组数据。现在想来,觉得是大错特错了,不仅实验没有好好做,数据也没有求实。

我认为基础科学学习最重要的固然是实验,但是单一的实验并不能使得科学发展如此之迅猛。就如苹果之于牛顿,在人们观察到这个现象的时候只认为是本该如此,却没有考虑到它下落的本质。现象繁多,但是很多人却不能挖掘到其中的理论。我们应该透过现象看本质,从实验现象中得出合理的结论。正如平时的学习中,我们对于问题多会处于单方面的思考,往往不能跳脱开来,换个角度进行敏锐的探索。

本书固然是具有时代的先进意义,但是再好的杰作也会有缺陷,我作为后人也须指出。在本书中,一直有一个错误的观念,那就是热素说。当时的人一直认为我们现在所说的热量是一种物质,拉瓦锡也不例外,在开篇便对热质进行了详细的解释,把热质列入化学元素表中,并将其看作是一种不可称量的“无重流体”,并解释为它的粒子彼此排斥而为普通物体的粒子所吸引。而诸如此类的错误确实值得重视,这并不是他不能证明,当时他的很多实验都能证明这不是物质,只是他在对实验的总结时,没有进行多方面的思考,陷入了俗套。

看完本书诸多感想,不能一一叙尽。阅尽本书,我想我对化学有了新的认识,对实验也有了新的了解,对科学的兴趣也有所增益了。

篇七:《《舆论战帮日本人打赢甲午战争》读后感》

《舆论战帮日本人打赢甲午战争》读后感

雪珥的《舆论战帮日本人打赢甲午战争?》一文,大概可以回答这个问题。文章为我们列举了这些事实:

1、日本十分重视宣传战、媒体战,将之提升到国家战略层级。对朝鲜进行战略包围时,日本秘密聘请了熟悉西方媒体运作方式的美国记者豪斯作为国家宣传战的总指挥,通过有计划的包装,使“中国和日本分别代表野蛮和文明”的认识成为西方媒体的潮流和共识,将战争美化为“文明之战”、“解放之战”、“救亡之战”。

2、日本学者型间谍宗方小太郎规划了整个甲午战争时期的宣传基调,日本人在大连登陆后,到处张贴《开诚忠告十八省豪杰》,宣传“中国沦陷很久了,满清是夷狄,我们来解放你们,清政权那么腐败,大家一起来推翻他”等,瓦解国人的抵抗。{《日本侵华战争时期的化学战》读后感}.

3、日本驻国外的外交官都精通当地语言,也许口语不行,但写作能力大多可以在当地报刊上发表文章。如当时的驻美公使是哈佛大学毕业生,为了控制欧洲的舆论,甚至将著名外交家、前外相青木周藏“下放”到英国和德国担任公使。日本外交官经常主动在国际刊物上撰文,解释日本为什么这么做,鼓吹日本代表了文明进步,渲染中国残暴野蛮等等。而当时清政府驻海外的外交官则绝大多数不懂外语,不熟悉国际交往的规则,甚至将国内官场的陋习带到国际场合(有些当时国内大家习以为常的行为,到国际上就难免被人认为怪诞、失礼、愚蠢,李鸿章当年访问俄国时的种种做派就曾让俄国人瞠目结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