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读后感作文
导航

季羡林:人生的意义与价值读后感

2020-12

篇一:《读《季羡林谈人生》有感》

《季羡林谈人生》是季羡林先生谈人生问题的短文集,是他在望九之年发出的人生感悟,有幸拜读之。

耄耋之年,正是人生的一个极为特殊的阶段。世事沧桑,从这样一位智识老人口中道出的人生感悟,如陈年佳酿,沁人心脾。令人爱不释手的是,季羡林的人生观感悟,是以十分简洁、通俗的百姓语言娓娓道出的,通篇难以找到时下教科书式的人生哲学及教材中充斥着的概念和说教。

《季羡林谈人生》由数十篇千字随笔组成。以前看到谈到人生的文章,大都是主义一统,口号满篇;而季先生用非常朴实的话语谈论了人生绕不开的酸甜苦辣、进退荣辱。语言朴实无华,但从一个看惯了人生百态,明了了世间春秋的世纪老人笔下绘出,渐觉启迪之意非同寻常。

人生的真谛是什么?这是哲学永恒的话题。季先生强调,对人生问题的思考不是那些坐在神圣殿堂里的哲学家们的专利,吾辈凡人也要扪心自问:你为什么活着?人无法选择生与死,但人不能总处在被动和糊涂之中,我们应有所作为。他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一句评价:如果人生真有意义与价值的话,其意义与价值就在于对人类发展的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责任感。有所作为承担责任这类词如果从一个普通人口里蹦出,实有平庸教化之嫌,但联系季老的学识与人品,又不由得暗自认同。季老的文字初读平淡如水,索然寡味,并无多少新奇高深的教诲。掩卷深思:大智大慧者,自然返璞归真;世间之真理,又何需华丽的词藻来修饰?

书中讲述了许许多多的小故事,语言通俗易懂,但都包含着人生哲理。让人读后产生共鸣和钦佩之感。读完之后让思想得到洗礼与升华。譬如在《傻瓜》一文中,他写到:天下有没有傻瓜?有的,但却不是被别人称作傻瓜的人,而是认为别人是傻瓜的人,这样的人才是天下最大的傻瓜。他认为:不自作聪明,不把别人当傻瓜,从而自己也不是傻瓜。哪一个时代、哪一个社会,只要能做到这一步,全社会就都是聪明人,没有傻瓜,全社会也就会安定团结。在人与人的关系问题上,季老提出:能为国家、为人民、为他人着想而节制自己的本性的,就是有道德的人。能够百分之六十为他人着想,百分之四十为自己着想,他就是一个及格的好人。为他人着想的百分比越高,道德水平越高。百分之百,所谓毫不利己,专为利人’的人绝无仅有。反之,为自己着想而不为他人着想的百分比越高越坏。对待一切善良的人,不管是家属,还是朋友,都应该有一个二字箴言:一曰真,二曰忍。真者,以真诚实意对待,不充许弄虚作假。忍者,相互容忍也。

在个人心中思想和感情矛盾与平衡的关系上,季羡林的化解之法是,唯有消灭私心,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正是这种人生观,季羡林对人生具体境遇的态度,无论是对人生的不完满、世事炎凉,还是对爱情,老年等等的论述,都显得豁达、宽容、乐观和实用。人生在世,每个人都应该

认识和实现自己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这个意义和价值基于平实的真理。季羡林的人生哲学也许不是无懈可击的,但却是平实而真挚,引人向善,切实可行的。

总之,季老的思想值得我们去思考与借鉴。季老的思想象一本厚厚的的百科全书,读之使人明智,而他的品格却像一幕见底的清水,大德大智隐于无形。

篇二:《季羡林谈人生读后感》

季羡林谈人生读后感:

谈人生问题的短文的汇集,是他在望九之年发出的人生感悟。耄耋之年,正是人生的一个极为特殊的阶段。世事沧桑,从这样一位智识老人口中道来的人生感悟,如陈年佳酿,沁人心脾。令人爱不释手的是,季羡林的人生感悟,是以十分简洁、通俗的百姓语言娓娓道出的,通篇难以找到时下一些教科书式的人生哲学教材中充斥着的概念和说教。{季羡林:人生的意义与价值读后感}.

在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上,季羡林赞成张载民胞物与的世界观,也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观点。把自然界看作是人类的伙伴,对自然界的利用要使用和平的手段,而不是强制的手段。也就是说,是利用自然,不是征服自然。否则,人类会受到大自然的报复或惩罚。

在人与人的关系问题上,季羡林提出:能为国家、为人民、为他人着想而遏制自己的本性的,就是有道德的人。能够百分之六十为他人着想,百分之四十为自己着想,他就是一个及格的好人。为他人着想的百分比越高,道德水平越高。百分之百,所谓‘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人绝无仅有。反之,为自己着想而不为他人着想的百分比越高越坏。对待一切善良的人,不管是家属,还是朋友,都应该有一个二字箴言:一曰真,二曰忍。真者,以真情实意相待,不允许弄虚作假。忍者,相互容忍也。

在个人心中思想与感情矛盾与平衡的关系上,季羡林的化解之法是,惟有消灭私心,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正是基于这种人生观,季羡林对人生具体境遇的态度,无论是对人生的不完满、世态炎凉,还是对爱情、老年等等的论述,都显得豁达、宽容、乐观和实用。人生在世,每个人都应该认识和实现自己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这个意义和价值基于平实的真理。季羡林的人生哲学也许不是无懈可击的,但却是平实而真挚、引人向善、切实可行的。

篇三:《《季羡林谈人生》读后感》

读一本书就是在和作者交谈,不同的作者给你不同的信服感。和季羡林这样的大师交谈,你始终会觉得他是那么高大,那么令人景仰。就是这样的学术伟人,他也和任何一个普通人一样,要面对疾病,面对死亡。当死亡临近的时候,每个人似乎才能幡然醒悟,如果我的人生可以重来我会做怎样的选择?可是人生是线性的单程,不能任意往返,不能随意下站,这样的单程只有起点和终点。

“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欣赏季老身上的那种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欣赏他的那种脚踏实地和持之以恒。把成功的三个条件拿来分析一下,天资是由“天”决定的,我们无能为力,机遇不期而来,我们也无能为力。只有勤奋是有我们自己决定的,“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做自己要做的事,应尽便须尽,无须想的太多,尽人事而听天命。知足知不足,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能够知足长乐,很是不容易,人生或许就是一种平衡,有得必有失。其实最难做到的就是认识自己,尤其是自己的缺点,所以在为人处世的同时,又要三思而后行。

一本书,一段人生,季羡林谈人生,可以说,季老就是一部人生史。90多年,从辛亥革命到新中国成立,,从清华到哥廷根再到北大,从诸子百家到古印度文明。时光流转,岁月沉淀,别人看来,季老是当之无愧的国学大师,了不起的人物,但季老却能用一颗平常心却看待。不完满才是人生,一个人活在世上,一要做人,二要做事,而做人更多的时候要务虚,凡是不可斤斤计较,对待一切善良的人,一是真,二是忍,做事更多的时候要务实,立足当下,做好每件小事。同时又要放眼于未来,用历史的眼光看待一切。

篇四:《《季羡林谈人生》读书心得》

《季羡林谈人生》读书心得

前段时间有幸读了季老先生的《季羡林谈人生》,季老谈到了人生的意义与价值、缘分与命运、容忍、成功、知足、朋友、毁誉、压力、长寿之道,伦理道德,季老结合九十多年的生活体验给我们描绘了一个精彩的人生画面。

季老在书中谈到人生是一个抽象的东西,没有经历过是很难把它说出来。从你呼吸世界上第一口空气时,已经接任了这项工作。在这期间,有人会怂恿你,还有人会鄙视你。无所谓,人生的步伐不在于走的快,而在于走的稳。俗话说“稳中取胜”。虽然别人鄙视你,但不代表自己鄙视自己。人生等着你探索,得其志,虽死犹生;不得其志,虽生犹死,为人生而精彩的背后就是志向。没有志向怎能立足天下。就像我国古代岳飞,一位抗金英雄。如果他不重视人生,也必定没有志向,因没有志向,才成不了大器。为人民而奋斗,为国家而奋斗,这就是人生立志的原因。

关于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季老明确告诉我们,他认为一个人存活于社会的意义在于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历史责任。季老说的这个传承应该包括生命的传承(也就是繁衍)、文化的传承、精神的传承以及环境的传承等所有这些需要或者是应当传承的东西。启后的历史责任就在于个人在人生阶段为社会所做的贡献。有的人虽然有钱算的上是成功人士,可从来没为社会做过贡献。那他的人生其实没有意义,一味的{季羡林:人生的意义与价值读后感}.

为自己着想,不为社会贡献,他的人生实在不能算是精彩。

其实,立志是人生意义和价值的升华,他们的事业是可逆的,贡献也是可逆的。一个人的价值应当看他贡献了什么,而不应看他取得了什么。就像一位百万富豪,他取得了许多的财宝,但他未贡献给任何人。他死之后,将荡然无存。如果你不努力创造价值,你也会悄然而去。人生的三大要素分为:立志,工作,成功。也许你会发现许多成功人士的经历也是这样。我看来人生三大要素可分为三阶段:青年,中年,晚年。青年为立志阶段、中年就为工作阶段,成功阶段就在于晚年。得呼吸最后一口空气时,你也死得其所,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后人会永远把你刻进辉煌的里程碑。这是成功的人生。

书中季老告诉我们:不完美的才是人生,在生活中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平凡人,没有一个是一个完美的人,人的存在在于不完美,我们应该尽自己的努力做到最好。其实谁都想拥有一帆风顺的生命,不过那似乎太过于平淡了。生活之中我们讲究平淡,需要在一片沧海之中,慢慢的寻寻觅觅,直到发现了什么样的位置,最适合自己灵魂的栖息所,最容易听到心里最真切的声音。那是心灵的平淡,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做到平淡的,平淡是需要对人生有一定的认识,悟性。也只有经过苦难的人,才能意识到平淡的韵味,那样的生活如同品茶一样,就是一种道。

人生不是一帆风顺的,我们要坦然面对并欣然接受,如果在困难面前我们还能拥有一颗平静淡然的心灵,那么一切困难都不能难道我们。面对生活,我们要用最纯美的心去看待它,用真心去感受去爱它,生活将是最美好的。

季老在书中告诉我们人生需要有意义,那么我们只有善待生活、善待别人、善待自己,我们才能有一颗爱生活的心,才能为了人生而努力奋斗,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社会价值。

篇五:《季羡林谈人生读后感》

季羡林先生是我国当代学界泰斗,对印度古代语言学、原始佛教语言、吐火罗语语义,梵文文学等研究做出过重要贡献。他精通英语、德语、梵语、法语、吠陀语、巴利语、吐火罗语等多种外语,在中国传统文化、语言学、文化学、历史学、佛教学、印度学和比较文学等方面卓有建树。季羡林的思想像一本厚厚的百科全书,读之使人明智,而他的品格却像一幕见底的清水,大德大智隐于无形。

《季羡林谈人生》一书,在文字不多的一节一节的小内容中,语言通俗易懂,但都包含着人生的哲理。让人读后产生共鸣和钦佩之感。读完之后让思想得到洗理与升华。譬如,在《傻瓜》一文中,他写道:天下有没有傻瓜?有的,但却不是被别人称做“傻瓜”的人,而是认为别人是傻瓜的人,这样的人才是天下最大的傻瓜。这说明了“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的道理。他认为:不自作聪明,不把别人当傻瓜,从而自己也就不是傻瓜。哪一个时代、哪一个社会,只要能做到这一步,全社会就都是聪明人,没有傻瓜,全社会也就会安定团结。

他在《论压力》一文中写道:什么是“压力”?压力是精神与身体对内在与外在事件的生理与心理反应。他认为大至全社会,小至每一个人都会有压力。他认为压力是好事。从大处来看,全球环境污染、生态平衡破坏、臭氧层出洞、新疾病丛生等等,人们感觉到了,这当然就是压力,然而压出

来却是增强忧患意识,增强防范措施,这难道不是天大的好事吗?对一般人来说,法律和其他一切合理的规章制度,都是压力。如果没有压力,社会将会陷入混乱,人类将无法生存。压力如何排除呢?压力粗略可分为俩类:一被动,一主动。天灾人祸,意外事件,属于被动,这种压力,无法预测,只能泰然处之,切不可杞人忧天。主动的来源于自身,自己能有所作为。只要能做到遇事不嘀咕,就能排除自己造成的压力。

他的老年十忌是:一忌说话太多;二忌倚老卖老;三忌思想僵化;四忌不服老;五忌无所事事;六忌提当年勇;七忌自我封闭;八忌叹老嗟贫;九忌老想到死;十忌愤世嫉俗。我认为,老年人如果能做到这十忌,晚年会过得快乐、充实,会为长寿增加砝码。

总之,季老的思想值得我们去思考与借鉴。例如:

“能为国家、为人民、为他人着想而遏制自己的本性的,就是有道德的人。能够百分之六十为他人着想,百分之四十为自己着想,就是一个及格的人。”

“每个人都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不完满才是人生。”“走运时,要想到倒霉,不要得意过了头;倒霉时,要想到走运,不要垂头丧气。心态始终保持平衡,情绪始终保持稳定,此也长寿之道。”

“自己生存,也让别的人或动植物生存,这就是善。只考虑自己生存不考虑别人生存,这就是恶。”

“一个人活在世界上,必须处理好三个关系:第一,人与大自然的关系;第二,人与人的关系,包括家庭关系在内;第三,个人心中思想与感情矛盾与平衡的关系。这三个关系,如果能处理好,生活就能愉快;否则,生活就有苦恼。”

篇六:《季羡林人生沉思录读后感》

《季羡林人生沉思录》读后感{季羡林:人生的意义与价值读后感}.

季羡林先生的人生沉思录,先对人生作了总体的解义和概括,再谈人生的品质、思想、道德、年老等。就是对人生要怎样活、怎样活的好的独到见解。鲁迅先生说过:“人的本性是,一要生存,而要温饱,三要发展。”这与中国古代的一句话精神是完全一致的:食,色,性也。食,是为了解决生存和温饱问题,色,是为了解决发展问题,也就是所谓的传宗接代。我认为:人生一、平等。就是说人的本性是相同的,没有所谓的先天善恶。善恶一体同是人的本性,不可分开来看。勉强的可以说是后天的造化决定人善人恶。比如说,有的人能很好的控制自己,做事把握有度;而有的人呢,放纵自己,做事为所欲为,就成了善中的恶,或者说是恶中善的隐晦。对于人的生来平等,并不是争抢得来的,而是上天赐予的。死亡就是最好的证明。

我们很幸来到世上,被动的活着、乃至死亡。变幻莫测的人生,我们不知道下一刻到底会发生什么,什么事情会发生在谁的头上,所以就会对未知的事物、死亡产生莫名的恐惧,所以才会祈祷。因为如此,我们才珍视生命,才会为了梦想儿坚持不懈,才会执着的追求真理„„每一个人都是一块土壤,都有自己的立场,对事物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观点和看法。虽然会有些模仿,但未必失真,虽然有些坎坎坷坷,但未必总是重重叠叠。每一次挫折,是上天对你的眷顾,还是对你的逃避。不能说勇气就是能够面对,但有些事是必须经历的,必须面对。这是别无选择的选择,别人也无法帮你逃脱。人活着就是一口气,所以,鼓起勇气做人。

说我们很幸运,但无独有偶。还有幸运中的不幸,他们是怎样面对自己的人生的呢?„„也许用顽强还不足以表达出他们对人生的诠释,对命运的不服输,对命运的不低头。他们勇敢地对命运说出“不”。也许,这是对我们大多数人最荒唐的嘲笑。不信?可以对比对比看看。

有时候,生与死离得很近。寿命的长短对于某些普通人来说,就是人生的价值。他们认为长寿是福。但到望九之年,再回首自己的一生:清淡无味。那会是怎样一种感受,只有经历者本生才最清楚吧。现在,时间的长短已不再是人生价值的衡量尺度。而对自己、家人、亲朋好友、社会尽职尽责才是人生的价值。大多数人都是为了自己才被迫的去实现自己的价值,或者说为“少数的自己”去实现人生的价值。并不是说,他们的价值就是伪价值,而是说他们并没有理解人生的真谛——真真正正的价值。引用老先生的一句话:“如果人生真有意义和价值的话,其意义与价值就在于对人类发展的承上启下的则任感。

那么什么样的人生才算完美的人生呢?完美!?„„不是,不完满的人生才叫人生。先生列出从到皇帝老爷、王宫贵族、„„到平头老百姓,所有人的人生都是不完满的。这才叫人生。他这样说,并不是这样定格:“不完满的人生”才是好的人生,而是对我们的人生做了一个现实的陈诉。

在这里,还想分享下蒙田和老先生关于爱情的观点。蒙田说:我们不可能将爱情放在友谊的位置上。他说,爱情是一种朝三暮四、变化无常的情感,他狂热冲动,忽冷忽热,把我们系于依法之上。而友谊是一种普遍和通用的热情。爱情是以身体的快感为目的的,一旦享有了,就不复存在了。而老先生虽和蒙田同是现实主义一派,但他认为,在爱情的某一阶段上,可能有纯真之处。而我不才,则认为,“爱情”在没有享有之前,可能是多重于友谊的,在享有之后可能稍轻于友谊,但由于责任、道德和舆论等诸多因素,爱情不会那么轻易破裂的。

人生,一个哲学问题,是一个没有解的答案。他就在眼前,自己去寻找自己的答案。但在寻找的过程中要尽人事!听天命只是无奈之举。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忆往事的时

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当他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解放全人类而斗争。人应当赶紧的充分的生活,因为意外的疾病和悲惨的事故随时都可能结束他的生命。”用这段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也许能从中寻找到答案。当然,现在不必用悲壮来标榜自己人生的价值,辉煌有很多种,平凡是最伟大的!

09级木科设计3班冯垚

篇七:《季羡林《我的一生》读后感》{季羡林:人生的意义与价值读后感}.

——读《我这一生》有感

楔子

今年夏天,我去了燕园。博雅塔旁,满池都是清清的莲叶,一团团,圆圆的叶子轻贴着湖水,没有接天蔽日的气势,似乎有些小心翼翼。人们说,这是季荷。我不禁俯首低徊。季荷,季老在红楼任教时所手植也,今已亭亭溢目矣。

都说这是一个大师凋零的年代,新世纪,巴金老人走了,启功老人走了,季老也走了。这些在五四风云中成长起来的人,在新旧文化冲突中丰满起来的人,在新中国见证下飞跃起来的人,在文革改革中深刻起来的人,他们的一生,究竟要用多少张书页来衡量,用多少段轶事来填充,用多少句毁誉来见证?我不知道。读《我这一生》,我没有资格评论,甚至没有资格思考,我所能做的,只是放空大脑,怀着虔诚的心,仰视大师这波澜壮阔的一生,一路俯拾前人走过的脚印,悉心珍藏。

自幼因为家境贫寒,季羡林被送到伯父家,从此再也没有回来。坎坷中,他完成了学业,成为一名教员。命运阴差阳错,偶然的机会,他赴德国留学,在那儿,他找到了自己毕生所爱,并结识了恩师益友。由于二战,他不得不留在德国,几年间,他如饥似渴地吸收先进的文化知识,在自己喜欢的领域尽情遨游。新中国成立后他回到祖国,北大任教的几年间,他经历了文革风雨,在牛棚中思考尽了人生的命题意义,也唏嘘尽了时间的人情冷暖。风平浪静后,深厚的积淀开始显现出异彩,他渐渐由一位研究方向单一的学者,迅速发展成涉猎极广的“杂家”,文史哲儒释道,各有专攻。他的小品文平易简约却韵味悠长,他的学术著作深入浅出,将学术传承的淋漓尽致。季老晚年不慕名利,恬静淡泊,人们尊称季老“国宝”,季老为此专门撰文辞“国宝”“大师”等称号。这样一位不平凡的老人,他的一生该如何波澜壮阔呢?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不知为何,提到季羡林,脑海中出现的第一个句子便是它。季羡林的一生,担当得起这四句话。

学者的担当与责任何在?

学者应让天地拥有内在的精神与品质。上下几千年,谈起文明,谈起精神,总会让人联想到无数的名句,无数的书籍。华夏民族与世界其他民族的内含不同,就是靠这些点滴百年千年积累起来的。而精神的积累,就靠每个时代的学者。从未听说哪个地域的民族擅长武斗而传芳百世,天地之心,永远是学者之心。

学者应心系生民。生于尘土,而复归于尘土。隐匿于深山老林,与青灯黄卷苦伴一生未尝不是一种选择,但真正的学者,是更加“接地气”的形象。能够以自己的言行感化混沌愚民的无知,也能以自己的学术成为生民的精神力量。

学者能够担当承前继后继往开来的历史使命。无论是学问,技能,或是精神,都是一代代薪火相传的产物。学者所学,不仅为个人所用,更为一门学术的生命力。学问越高深,越艰涩,传承就越需要。

学者能够使人心灵纯净,去除浮躁,渲染人世的安宁。武力的反抗可以以暴易暴,用武力来平压,心灵的逆反,却只有靠另一个更加伟大的灵魂来改造。学者之心,是最为高尚纯净的,学着本身的存在,就可以压下俗众的浮躁,制服不安分的胡思乱想,万世的太平,便只有靠这种精神制服来实现。

学者,无所不能。

季老,是这样一个人。

“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

这是贯穿全书的一首陶渊明的诗,我想,季老一生的温婉平和淡泊坦然,很大程度上是受这首诗的影响吧。陶渊明追求淡泊宁静的生活,一辈子寻找桃花源,在市朝中“大隐”,一生坚持简约,不为五斗米折腰。现世的季老,带给我们的思索不亚于千年前的靖节先生。在生命的大悲痛与大制约下,个体似乎永远不可能掌握自己的命运,我们能做的是什么呢?不喜亦不惧。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陶诗似乎更胜一筹,对于新世纪的生活,“不惧”甚于“不悲”。面对大化,每个人都会油然生出强烈的渺小感,似乎在无边的大海上沉浮,哪怕抱住一截生命的浮木,也只是换一种方式随波逐流,任何呼号都是无力而绝望的,在这种情况下,怎能不“惧”呢?偶然的蝇头小利,或是不经意的收获,都似乎表明着命运的垂青,这时候,谁能“不喜”呢?然而,“百忧感其心,万物劳其形,有动其中,必摇其精”。这样浮浮沉沉的一生,又有多少人还能在庸碌之外,略有成就呢?

而对于人生面临的无数的选择,在季老看来,还是“应尽便须尽”吧。前路艰险,未知的事物多,机遇也多,在机遇面前嗫嚅退缩,不敢向前,只会把时间和机遇浪费。应尽的时候,只需竭尽所能。“求其必然”之后,便“顺其自然”吧,让所有应该流逝的往事流逝,无复独多虑。豁达一生,来去无牵挂。

“好多年来,我曾有过一个‘良好’的愿望:我对每个人都好,也希望每个人都对我好。只望有誉,不能有毁。最近我恍然大悟,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总有种感觉,季老一直保持着孩子般的纯真与坚信。他相信这个世界的美好,相信人心向善,相信所有的丑恶都是偶然的错误,哪怕是在文革期间,他也无比认真地完成着自己苦不堪言的工作,同时日日反省自己与“共产主义思想”的差距,在被红卫兵批斗得流离失所的时候,他甚至从心底里没有一丝怪罪那些孩子们。季老只是努力地反省自己,努力地让自己“更红更专”,甚至在他被人欺凌的时候,在他和他的学术被人侮辱的时候,他依然看到了人世美好的一面。在牛棚改造,他依然能看到工友间被压迫的友谊,能看到尽管畸形却实实在在存在的亲情。在当门卫的时候,他依然每天坚持翻译,在零碎时间翻译出了《摩罗衍那》。在人性遭到挤压的时候,他努力看到了自然的美。

尽管季老的“愿望”没能实现,并不是所有人都对他好,但季老仍旧倔强而执着地坚守着“对每个人都好”。我时常在想,一颗被世俗伤透了的心,是如何自己在宁静中舐舔伤口,迅速恢复,又继续在大浪中沉浮。或许这就是季老大度所在吧。

季老的“恍然大悟”,让人心里无比的惭愧与悲痛啊。“根本不可能的”,季老何时语气如此强烈过?既然根本不可能,似乎只有接受了,但季老接受得如此平和,如此理所应当,不得不令世人敬仰啊。

“时光流失,一转眼,我已经到了望九之年,活得远远超过了自己的预算。有人说,长寿是福,我看也不尽然。人活得太久,对众生的相,看得透透彻彻,反而鼓舞时少,叹息时多。”终于,季老步入了人生最辉煌的时候。或许有人认为,长寿是件幸福的事,但在季老看来,活得太久,反而是件痛苦的事。因为看的太透,懂得太深,经历的太多,想得太远,反而对生命,对人世没了幻想,只有了现实,又怎会时常受到鼓舞呢?

季老是平和的,是淡然的,但面对漫漫人生路的悲哀,也只能“鼓舞时少,叹息时多”。读到这儿我不禁想问,既然季老对人生的悲哀如此洞彻,又是什么驱使着他一路“坎坎坷坷”地走到了耄耋之年呢?难道是一种学者的担当?还是对人生的责任感?

其实,所有的一切,在季老心中都是有印记的。他忘不了年幼时对母亲的愧疚,(那篇《永久的悔》究竟折磨了季老多少年啊),他忘不了留德期间的人情冷暖,(值得一生回忆的情该

多么深厚),他忘不了文革时的屈辱与罪辛,(耄耋之年,对多年前的细节依旧历历在目)„„其实,他一点儿都没忘,甚至记得刻骨铭心。只是,他不能让自己受回忆之累,毕竟人只能往前看,总活在回忆里,又怎能往前走呢?我不敢说自己经历过什么,但却总沉浸在过去的回忆中不能自拔。短短十几年的回忆就足以把我压垮,季老如此厚重的回忆,却只是云淡风轻。难道只有经历过一切,才能拥有平淡超然的心境吗?

“一个人的一生难免稀奇古怪的。个人走的路有时候并不由自己来决定。假如我当年留在家里,走的路是一条贫农的路。生活可能很苦,但风险绝不会大。我今天的路怎样呢?我广开了眼界,认识了世界,认识了人生,获得了虚名。”

季老的一生是不平坦的。我时常在想,人完整的一生,就像一簇四通八达的铁路,经历了无数的岔口才到达了现在的位置。如果当初,在某个不起眼的岔口,我们稍稍偏离了原来的方向,如今的自己会身在何处,去向何方?十几年的时间不足以承载生命的偶然性,可当我们回头看的时候,发现这过去的无数的“偶然”,酿就了眼前的必然。如果季老年幼时未被送到养父母家中,他会留在农村安守一生,如果当初离开清华之后,没有逆流留德,他会在讲坛执鞭播桃种李,如果在德期间,没有被二战困住,他不会拥有如此丰富的知识储量„„在不知不觉中,命运操纵着,抗争着,妥协着,在默默中,命运改变着。

季老如何评价自己的一生呢?认识了世界,认识了人生,获得了虚名。

他是认识了世界的。每每提到老教授,总会想起游学世界,总会想起飘扬的白发下深邃的目光,脑海中总会浮现在遥远的异国,年轻学子眺望着故土,眼里满是思念与坚毅。认识了世界,他更是认识了人生的。人生又是什么呢?是法西斯外表下,季老感受到的温情吗?是共产主义外衣下,季老体会到的世态炎凉吗?而最让我惭愧难当的,是季老认为自己获得了“虚名”。如此厚重的积淀,如此丰富的阅历,若季老空负“虚名”,我辈又有何人敢称,自己拥有实学呢?

“我曾走过阳关大道,也曾走过独木小桥;坎坎坷坷,又颇顺顺当当,一直走到了耄耋之年。如果当年让我自己选择道路的话,我究竟要选哪一条呢?概难言矣!”

不知为何,这句话让我产生无比的悲痛感。一句“概难言矣”,吐露出的是百岁老人怎样的无奈与辛酸。回首来时路,皇皇近百年,这部百年的巨著中,有多少情节是悲,有多少情节是喜,又有多少情节,连作者都不清楚究竟是喜是悲呢?在我短视的目光看来,季老何曾走过阳关大道?他的哪一步不是步履维艰?但这样一条不平坦的路,居然被季老形容为“颇顺顺当当”。一路豁达无碍地走到耄耋之年,或许宽容之道便是长寿的秘诀吧。{季羡林:人生的意义与价值读后感}.

一位位世纪老人,当他们步入耄耋时,给人的感觉总是这样无比的平和与坦然,少年是无知轻狂的,盛年是志满意得的,中年是畏首畏脚的,只有老人,只有经历了风霜雨雪的老人,内心才能拥有这种真正的宁静吧。他们经历过,体会过,忧过,惧过,痛过,爱过,失望过,憧憬过,因而再回首时,也无风雨也无晴。或许没有人能够真正准确地评价自己的一生,哪怕重来一次,也不知在哪一个个岔路口如何选择。但毕竟每条路都有它延伸的方向与理由。于是,我不由得回想起自己走过的不多的岁月。如果年少时没有离家求学,如果没有遇到那样一群师友,如果这个夏天没有选择同济,现在的我又会身在何方,牵挂何事,追求何物呢?概难言矣!

可我的这句“概难言矣”,同季老的这句相比,又是怎样的微不足道。那个年代,每个小小的决定都足以改变一生。当局者迷,当走过这段曲折时,便不由的感慨了。感慨又如何?个中滋味,“概难言矣”!

“如果真有那么一个造物主,要加恩于我,让我下辈子还转生为人,我是不是还走今生的这

一条路?经过了一些思考,我的回答是:还要走这一条路。但是有一个附带条件:让我的脸皮厚一点,让我的心黑一点,让我考虑自己的利益多一点,让我自知之明少一点。”

这大概就是季老对自己一生的评价吧!继续选择这条路,依旧做个学者。但季老的“附加条件”却让我沉思,“脸皮厚一点”,这一生,季老是怎样“不好意思”在学术上偷懒,“不好意思”在名誉上争执,“不好意思”给他人带来麻烦?“心黑一点”,这一生,季老是怎样“黑不下心”攫取唾手可得的利益,“黑不下心”欺凌甚至反抗欺凌,“黑不下心”给后生传授不精准的学术知识?“自知之明少一点”,这一生,季老又是怎样“颇有自知之明”地婉拒了无数邀请,“颇有自知之明”地辞去了各种头衔,“颇有自知之明”地把各种机会让给了别人„„来世,哪怕有来世,季老又怎会允许自己放下这些,成为一个随波逐流的俗人呢?季老是在反思自己,实际确实在叩问世人,叩问社会啊!怎样才能让这个世界的人,脸皮不再那么厚,心不再那么黑,考虑自己的利益不再那么多,自知之明不再那么少呢?几个问题,跨越两个时代。

尾声

“智者乐,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曾经的红衣少年,如今的白发先生,留得十年寒窗苦,牛棚杂忆密辛多。心有良知璞玉,笔下道德文章。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

——感动中国颁奖词

“您最大的特点就是一生笔耕不辍,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您写的作品,如行云流水,叙事真实,传承精神,非常耐读。”“您写的几本书,不仅是个人一生的写照,也是近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历程的反映。您在最困难的时候,包括在‘牛棚’挨整的时候,也没有丢掉自己的信仰。”“您一生坎坷,敢说真话,直抒己见,这是值得人们学习的。”

——温家宝看望季羡林

读完全书,我已全然没有了感慨。一代学者不平凡的一生就这么结束了。他留给人的,远远不止是那等身的著作,那四处播撒的学术的阴凉,更是无可估量的文化历史和精神财富。季老去了,一个时代结束了。我们所能做的除了缅怀,除了唏嘘感慨,便只有生生世世的追寻,追寻那渐行渐远的大师的风采,追寻那被人遗忘的沉静的时代。

篇八:《读《季羡林谈人生》有感》{季羡林:人生的意义与价值读后感}.

我读《季羡林谈人生》

最近我看了一本对我的人生非常有益的的书,那就是季羡林的《季羡林谈人生》这是一篇随笔共53篇,是他在望九之年发出的人生感悟。在这本书中,季爷爷在书中谈到了人生、缘分、命运、处世、朋友、爱情、成功等众多话题。季老先生用朴实的话语谈论了人生的酸甜苦辣。

不完美才是人生,这是季老先生从另一种意义上对人生的诠释。他说,他就是“一个平凡的人”。季羡林觉得,人人都争取一个完美的人生,然而每个人不可能始终一帆风顺。从这个意义上来看,这世上的每一个人都是“凡人”。所以,人活一世,不要幻想生活总是很圆满,也不要幻想在生活的四季中享受所有的春天,最重要的是采取怎样的生活态度。

在季羡林的《温馨,家庭不可或缺的气氛》中最后一句是这样说到:总之,温馨是家庭不可或缺的气氛,而温馨则是需要培养的。培养之道,不出两端,一真一忍而已。真的,一个家庭的气氛会影响着我们,我们每个人有不同的家,要面对不同的家庭气氛,在学校里我们也有一个小家。我记得老师曾今告诉过我们学校是一个染缸,会把我们染黑,我们必须在这里洁身自好,学校的气氛影响着我们;家庭的气氛更加影响着我们。

走过了近六十载春秋的我,经过了世事的纷乱和潮起潮落的人生,岁月无尽,生命有终,不是命运决定人生,而是人生决定命运,不完美才是人生。从《季羡林谈人生》这本书中,我悟出了一个道理:悠悠岁月中,人生只不过是匆匆过客,所有的故事都是没有结果而结果。再伟大的事情最终也成云烟,所有疯狂之后总归于平静。我们只有从容走过,无需彷徨、犹豫和茫然。我们唯一能做的,不忘昨天,憧憬明天,珍惜今天。

季羡林爷爷在这本书中告诉了我们很多很多的人生感悟。他告诉我们:不完美的才是人生,在生活中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平凡人,没有一个是一个完美的人,人的存在在于不完美,我们应该尽自己的努力做到最好。当我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有人说你才读初一,怎么会看这么深奥的书,我当时并没有回答,因为我认为每个人都有权利看每一本书,做每一件事,只有用心去看去做,这样即使没有看懂没有做好,那都不会遗憾。只要你用心去理解,去看这本书,你就一定会从中有收获。

篇九:《季羡林语录读后感》

《季羡林语录》读后感

本月阅读了《季羡林语录》,该书主要记录了季羡林先生一些关于人生、处事、修身养性、生活、治学等智言慧语。俗话说,名言警句,圣言古训千千万,记住并理解一条就对自己很有用。在此分享一下季羡林先生关于人生信念的一些名言。

季羡林先生是我国少有的国学泰斗,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在感动中国节目里给季老先生的颁奖词:知者乐,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曾经的红衣少年,如今的白发先生,留得十年寒窗苦,牛棚杂忆密辛多;心有良知璞玉,笔下道德文章;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此后便对季老先生有了新的认识,细读季羡林,可以收获良多。

关于人生,季羡林先生说,不完满才是人生。人生是充满缺陷的旅程。季羡林语录一:时间是毫不留情的,它真使人在自己制造的镜子里照见自己的真相!这句话对于我来说晦涩难懂,也许是自己的阅历不够吧,仔细阅读了季老先生的人生故事,可以把他的话概括为,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文革爆发的时候,季老先生被赶进牛棚,他曾经想过自杀,当大准备好安眠药刚要出门,就被红卫兵拉出去批斗,经历了狂风骤雨般的迫害,他痛定思痛说:人间的苦好像也就是不过如此,我不死了。从此之后他不再有自杀的念头,反而觉得人生短促,应该利用短暂的时间做一些有价值的事情。季老先生一生一波三折,好运与多舛相结合,坦途与坎坷享混杂,几度倒下又几度爬起来,走到了国学泰斗的位置上,同样自己的一生来证明:人生没有过不去的

坎。

在现实生活中,没有人不追求美好和向往未来,但是老天好像就是要与人作对,总是在人生的道路上布满荆棘,不让人一帆风顺,各种各样的挫折总是在人不经意间出现。意志薄弱者遇到困难便心灰意冷,怨天尤人。而一直坚强者,则坚信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越挫越勇。在网上看到一句关于人生的话,说的很好:人生就像心电图,一帆风顺就证明你挂了!因此没有一帆风顺的人生,只有强大的内心和乐观的生活态度。

季羡林语录二:凡在小事上对真理持轻率态度的人,在大事上也是不足信的。季羡林老先生一声做人做事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认真”二字。他为人谦虚谨慎,治学严谨,这方面胡适先生曾大力赞扬过他,同时,作为北大教授,几十年来,每天凌晨4时多准时工作,直道晚十点,认真的无法让人相信。但是现在的快速时代,人们大都急功近利,追求快速成功,出现了一些某某速成班等。这种急功近利的态度往往会适得其反。因此,认真是我们的一种生活态度,是我们对人生的一种负责态度。毛主席业说过:史上最怕“认真”二字。一个懂得事事都认真的人,一定是一个热爱生活且懂得生活的人。

人活着要有自己的人生信念,自己心里要明白,不完满才是人生。认识到人生的不完满,还是要热爱它,虽长虽短的人生,只有认真活过,才不枉此生,只有认真做事才对的起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