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论文
导航

[c罗汶川地震捐款]地震捐款引发的道德思索

2020-12

'

5.12汶川大地震震天动地,同时也震动了人心。通过媒体的传导,一幕幕撕裂的画面冲击着我们,公众展开了救援的行动,捐款、捐物以表达一份支持的力量、救助的温暖。各路明星纷纷解囊,国内的国际的公司也出钱出力。

正当捐助载着爱心和祈祷穿越蜀道,进入灾区时,公众却开始了关注明星和知名公司的捐款额度,并对所说的是那些捐款“较少”的明星和公司的“道德”展开了声讨,道德从来没有以今天的这种姿态,引起公众如此广泛地思考。在人们的品评论道中出现了两种截然相反的论调:能力责任论和道德底线论。

能力责任论的支持者认为:捐款行动体现了行动实体的道德水平。其道德的定位,引入欧洲思想家们创立的两个概念:一个是“实在的道德”,意指为社会一定群体所普遍接受的道德;一个是“批判的道德”,意指超越社会的存在,对各社会的制度及包括实在道德在内的各种意识形态进行批判的道德。对于捐款,我们社会真正存在的“实在的道德”评价下,资本愈厚实者则所捐应越多。实际情况中的表现为:当姚明首次捐出50万人民币时,很多人将他与拥有财富不及他且捐款100万人民币的李连杰对比,并提出质疑;当万科总裁王石提出普通员工限捐10元,不要让慈善成为负担的时候,全国十三亿人没有几个人感到舒服。从“批判的道德”的角度来看,人类与此相关的一个永恒价值评判为:享受资源越多者,越是处于社会优势地位者,则越是应该更多地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道德底线论中有人说:“大家不要太过激了,捐多捐少都是心意,爱心到了就行了,不在钱多少。”也有人提出当大家的注意力只集中在捐款额度上,忽略了捐款行动本身的道德体现,反而会起到“止善(停止善意的行动)”的作用。西方慈善捐赠行为来自于宗教,基督教教义构建了相应的道德体系,教义中有十诫,其为规定的道德底线,高于道德底线上的行为均为善。

由此看来,当普通人展开针对于捐款的道德讨论时往往采用的是双重标准,对自己的行动采用道德底线论:“我”捐款了,捐赠行为即为善举,动机平等,行为和结果只有程度的差别,不应以捐款额度的大小划出明确的界线区分对或错、善与恶;而对他人往往对道德标准中提出更高的要求,采用了能力责任论:“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理性反思,当我们用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宽容的标准看待周遭,美好才会越来越多。正可谓:道可道,非常道。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思不善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