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教师而言,传统文化素养的获得,最重要的途径就是教师自身发自内心的读书的渴望和行为。290300作文网精心为大家整理了,希望对你有帮助。提升教师素养传承传统文化1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涵盖了中国几千年来政治、经济、伦理、道德、文学、艺术等方方面面,它渗透在中国人的行为、意识、思想、灵魂等诸多领域之中,它决定了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理、个性、人格等基本素质的发展方向,这些都已是不争的事实。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人们进行道德教育修养的“好教材”,强调“要始终把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作为极为重要的战略任务来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和有力道德支撑”。他还进一步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资源,要求“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南怀瑾先生也曾大声疾呼:“我总希望自己的国人、自己的民族,都能先行深切地了解自己的文化。在今日世界的竞争与发展中,国人的当务之急是反求诸己--研究中国文化的精要。”
可见,众多的专家学者都意识到了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性。而作为国家教育部,也作出了相应的举措:推出了面貌焕然一新的高中语文教材,引人注目的是古诗文在新教材中的比例显著加大。以第一册为例,《高中语文(试验本)》阅读部分的古文名篇为12篇,占總量的一半,而《高中语文实验课本》第一册则全部为古诗文。从总体上看,古典诗文占全部教材总量的50%,中国现代文学占30%,外国文学占20%,这在以往的语文教材中,几乎是不可想象的。而小学教材中,每个单元的积累运用,加入了歇后语、对联、谚语、古代诗词、寓言故事等的学习,每册书里面,要求背诵的篇目达10篇之多,而配套的故事,选自中国古今名家的作品也明显增多,在削弱政治性的同时,增加了人文的教育,呼唤中华传统文化的回归。
作为一名教育者,应该如何对待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坐在原地不动,一本通书读到老,总是在经验上打转转,还是贪婪的汲取中华传统文化的养分,为我所用,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瑰宝传承给我们的下一代,答案当然是后者。但是,纵观我们身边的同事们,是否真的行动起来了,还是被柴米油盐的琐事湮没了雄心,湮没了学习的欲望呢?
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教育尤其是应试教育的影响,在教学中,不少教师往往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对优秀传统文化不予重视或认识肤浅,对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停留在教师的讲解和分析与学生的听讲、练习上,教师自身的专业能力也就难以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以致比较普遍地存在教师专业素质低于现代教育要求的现象。作为民族文化认同的建构者,一名优秀的教师首先要自觉承担起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伟大使命,自觉做民族精神的建设者、弘扬者和传播者。教师的传统文化素质对学生成长的重要作用在什么时候都是不可忽视的。
聆听专家做讲座,学校发动教师开教师讲坛、写随笔、进行阅读专项训练等等依然是来自外部的力量,对于教师而言,传统文化素养的获得,最重要的途径就是教师自身发自内心的读书的渴望和行为。很多教师参加工作后,整天忙于教学(主要是忙于应试),没有闲暇时间读书。读书是需要氛围和情致的,现在的中学教师最缺的就是读书、写作的时间和心境。很多教师没有读过教育部推荐学生阅读的名著,更不用说职后重读经典和跟踪社会读书焦点和热点了。提高传统文化素养,要求广大教师读大量的传统文化读物没有真正阅读过那一本本经得起推敲的经典大书的时候,心灵就是粗糙的;没有真正被经典感动过的情怀,内心就会是枯涩的;没有被厚重的经典著作洗礼过,就无法拥有细腻的心灵。读书,读书,再读书,──教师的教育素养的这个方面正是取决于此。要把读书当做第一精神需要,当做饥饿者的食物。要有读书的兴趣,要喜欢博览群书,要能在书本面前坐下来,深入地思考。而作为集中华传统之大成的文化,当是我们终生学之不尽的“教科书”。因此,每一位教师,应该有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自觉,从不同的途径习得更多的知识,就像一块海绵,不断地吸取知识的水分。我国的传统文化为什么能源远流长亘古不衰?其经典名篇为什么具有精神聚焦的特质和久传远播的生命功能?春秋战国的诸子哲学、老庄孔孟的道德、韩柳欧苏的文章、左班司马的史学和程朱陆王的义理、姹紫嫣红的唐诗宋词、绮丽清新的元曲小令、气象万千的明清小说,包括近现代的文史哲经典著作,都能使我们在潜移默化中净化心灵、提升精神境界,不仅使我们感悟人生哲理、懂得为人处事的准则,还可以增加才气灵气,增长聪明智慧、增添骨气人格。只有这样知识渊博的教师,才能“传道、授业、解惑”。
作为民族文化认同的建构者,一名优秀的教师首先要自觉承担起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伟大使命,自觉做民族精神的建设者、弘扬者和传播者。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对学生成长的重要作用在什么时候都是不可忽视的。作为一个教师,必须不断地提高自己,并且保持一个清醒、好学的头脑,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这样的教师,才能够成为学生们喜欢的良师,孩子们愿意与之谈心的益友。将师生传统文化素养的提高与“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
2017年春节期间,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以下简称“大会”)一经播出就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强烈好感,全民议“大会”背诗词成为一时潮流。
恰在节目播出期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将传承传统文化“贯穿于国民教育始终”作为工程的一项重要任务提出,要求“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形成人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局面”。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作为《中国诗词大会》的点评嘉宾,康震老师用杜甫的这句诗表达了自己的心情。
把古老的诗词“玩”起来
第二季“大会”播出之后,节目选手武亦姝、陈更、彭敏相继上热搜;节目评委康震、郦波等家喻户晓、深受好评;主持人董卿也成为撒贝宁之后,另一名各年龄段通吃的“央视网红”;节目最后一期的收视率问鼎当晚收视冠军……在短时间内达到如此的火爆程度,可算是极其成功。对此,康震表示:“这么火,是因为人们对优秀传统文化如此渴望”。
对于受邀参加《中国诗词大会》,他表示这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工作”,“学术积累越丰厚,才越应该去做学术普及和推广工作,这是崇高的工作。”
在康震看来,这档节目虽然以电视“大会”的形式呈现,穿插着以画猜诗、“飞花令”等比赛和游戏环节,但这不是一档综艺节目,“重点不是为了让小部分选手在台上PK,而是要让绝大多数的选手和电视机前的观众,来展示自己的古典诗词储备和对于诗词的热爱,是要让大家更好地来弘扬、传播、推广古典诗词和传统文化。”
说到“大会”的成功经验,康震老师认为最重要的还在于“群众基础雄厚”。他认为古典诗歌从来都不是小众的,而是大众化的文化形态和现象,我们家家户户都拥有《唐诗三百首》即是明证。虽然诗词本身是一种相对高雅的艺术,但是它的与我们的生活和生命经验息息相关的特定内涵和形式,以及优美的朗朗上口的韵律都使得它能拥有相当大批的受众。
“大会”的整体设计也颇为人称道。康震介绍说,节目组做了大量的工作和努力,他自己也参与了“大会”的部分节目设计,比如“一对一”对抗的“飞花令”环节就是他提议增设的,“考虑的是,如何将诗词的内容融入到竞赛的规则中。”“把诗词的高雅性与传媒的通俗性、趣味性结合起来”“把古老的诗词‘玩’起来”。
中小学老师要有专家的内涵
因为“诗词大会”是在工作间隙提前录制完成的,所以面对春节期间的突然“爆红”,康震显得极为平静。他很忙碌,忙着读书写作,忙着备课,忙着学生,忙着开学的逐项事宜。
说到基础教育阶段的传统文化教育,康震认为最关键的应该是师资的培养。他说:“如果说要对我们的中小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首先要对中小学的师资队伍进行专业化的培训。虽然我们大部分基础教育阶段的老师都有较高的专业素质,但不是所有的学科老师都一定是精通于传统文化的,因为即使是出身中文系的语文老师,也有外国文学、现代文学等很多专业分支,所以说,应该先从培养教师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做起。”
虽然没有从事过基础教育教学工作,但是康震表示很理解基础教育阶段的老师,“老师们很辛苦,也很为难”。他希望中小学老师既要有大学老师和专家的气派和内涵,又要有基础教育阶段老师特有的细致和面对对象的灵活性,他说,“这需要下功夫,没有专业的高度,课是很难讲好的,学生不爱听,老师也会渐渐失去成就感。”
“男神?那只是一种调侃”
作为《中国诗词大会》中的两季点评嘉宾,康震教授的表现尤为引人注目。很多观众和媒体因此称他为“中山装”下的新晋“男神”。
对此,他表示:“男神?那只是一种调侃。我没有觉得自己是神,人要是成了神了就麻烦了。”
不断有记者来采访他:怎么记住那么多诗词的?他说,“背诗无捷径,唯有读书多”。
康震的父母都是文科专业的大学老师,他说“小时候家里就是书多,也有读书读报的氛围”。他从小读的书很杂很广,哲学、历史、文学、文化、考古的都有涉猎,上大学以后,他甚至“恨不得把书店搬空”。
读书除了让康震聚焦了自己的专业和研究方向,也让他渐渐感觉到自己似乎是真的“有学问”了,知道了很多别人不知道的事情,也思考了许多别人没有关注的问题。而且,读书激发了自己的想象力,让他对于新的知识、无穷的世界和领域都有强烈的好奇心。
康震乐于和年轻的学生交往,很满意并享受自己在课堂上和学生交流的状态。他说,“始终和当代最年轻最朝气的才俊在一起,在这些‘小知识分子’身上我能感受到这个时代最新鲜最活跃的一面,这对老师做学问、做人都是有启发和帮助的。”
学生们则觉得他的课不枯燥,有想象力,善于表达情感,更善于把复杂的东西艰涩难懂的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这也正是康震喜欢的教学方式,他说,“讲课最起码不是让大家觉得枯燥的。能通俗的我们还是尽量通俗。”
他寄语年轻学生说:“一是要热爱传统文化。二是要对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充满热情。”
《意见》对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提出了明确要求,一时间教师传统文化素养的发展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对民族文化的理解与传承,是学校教育的题中之义。教育的过程其本质就是一个文化发展的过程,而其中最核心的部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它涵养人的心灵,构筑人的灵魂,导引人的价值体系,决定人的身份认同。因此,提高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其意义毋庸置疑。教师专业发展包括“教师学科专业”和“教师职业专业”两个方面。“教师学科专业”指的是教师的学科知识背景,比如文史哲、理化生、音体美等,在这个层面上,传统文化其实是作为一种背景性知识,即传统文化“知识”而存在。而“教师职业专业”指的是教育专业、师范专业、教师专业,它的学术领域是教育科学。而在这个方向上教师传统文化素养的提升,就不能仅仅是知识层面的积累,而必须是价值认同、心理倾向、外显行为等诸多方面的统一,在这个层面才谈得上是以“文化”的方式继承传统文化。那么,在教师专业发展视阈中,该如何认识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提升教师传统文化素养的空间在哪里,方式和路径又是什么?对这些问题的讨论,我们尝试结合教师传统文化素养发展的几个境界来展开。
大体把握文化脉络的境界
如果我们将传统文化放在知识的层面认识,那么它就是教师学科专业的背景性知识。这种背景性知识对人文学科和自然科学都有重要的意义。人文学科比如语文学科中,“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是课程的核心目标和内容,而语言文字既是个人思想的载体,也是民族文化的结晶。因此,语文教师必须对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要义有大体的把握。自然科学比如物理、化学等学科,看起来与传统文化尚有距离,但是科学知识亦有其本体论立场(本体论和科学理论都是我们用以规整经验事实的概念编织物),自然科学知识正是建立于这种本体论立场之上,因而理智思维和概念构架具有特定的人性关联,这一点已被蒯因所证明:“一个人的本体论对于他据以解释一切经验乃至最平常经验的概念结构来说,是基本的。”而一个人的本体论立场,在他最基本的理解世界的眼光中,传统文化的熏陶仍然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因此,这种“大体把握”的境界,可以说是无问西东、不分学科的。这种文化常识层面的了解和把握有很多种不同的方式,一些优秀教师在谈及自身的文化修养时,会提到自己如何增加古代文化常识,背诵一些经典文本以及尝试文言文写作等。笔者以为,由于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从先秦诸子百家开始,经典文献就已汗牛充栋,想要将每一家之言都细究钻研并无可能,而广泛阅读有时又留不下思想的痕迹。因此笔者体会是,可以尝试“把书读薄”,即不求繁复,而重在把握思想内核。比如说一部《论语》,阐释者不计其数,孔子在其中谈论的问题也涵盖了方方面面,如果每一句都做细致推敲,虽然并非绝无可能,但对每位教师都提出这样的要求显然不现实,笔者的体会是,扼住其中最为核心的部分。比如可以把《论语》读成一个“仁”字,也可以读成一句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或是“仁者爱人”等。可以把《老子》读成一个“道”字,也可以读成一句话“道法自然”或是“无为而无不为”。读了《庄子》,知道庄子能“逍遥”到“齐物我”“齐是非”“齐生死”“齐贵贱”的境地,也就大体把握了他们的思想核心,而正是这样的一些思想,汇聚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本源。把书读薄,除了可以把握这些重要的思想核心之外,还有助于熟悉传统文化的发展脉络,因为这些重要的思想都是文化长河中的重要节点,了解了它们就能大致知道我们的先辈如何从《易》生发出诸子百家的思想,又如何在名义上将儒家定于一尊,而实际则儒道释三者并行不悖地影响着世人的实际生活。这就有了一个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思想框架,大体知道某种思想的来龙去脉。这种背景性知识框架的作用,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诗文等经典文化内容,更为有益的是,它能够帮助我们在面对一些教育现象时,不盲从,不迷失。比如不断有人鼓吹“读经”,一味让学生死记硬背一些所谓“国学经典”,而完全不管不顾近一百年来废除读经、白话文运动等文化发展的历史走向。具备了一些文化常识和历史眼光,就能避免盲从、重蹈历史的覆辙。
专业阐释传统文化的境界
教师专业发展不仅需要背景性传统文化知识,还需要必要的专业文化理解。通常而言,大多数语文教师并不会把《论语》仅仅理解为一个“仁”字,而是会仔细阅读体会孔子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学习孔子的教学智慧(这种智慧也是跨学科的)。比如,孔子如何因材施教,对性格、修养不同的弟子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仁”,或者是面对学生困惑如何“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其实是一种专业解读,即从专业的视角发掘经典中的思想内涵。虽说《论语》本身就是记录了孔门的师徒对话而具有一定的专业性,而《老子》《庄子》《孟子》《荀子》这样的文化典籍,一样可以从教育教学的角度作出专业层面的阐释,从而启发教育思想和教学行为。比如,我们可以从“生而不有,为而不持,长而不宰,是谓玄德”中体会教师如何对学生的发展不过多干预,不越俎代庖,达到“太上,下知有之”的境地;可以从“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中知道学习不仅要做加法,也要会做减法,等等。与“把书读薄”相反,这是一个“把书读厚”的过程,并且不是日常状态的阅读,而是专业领域的细读。把书读厚有很多种不同的思路,但是放在教师职业专业发展的领域里说,即是从教育教学的角度来阐释传统文化经典,从专业视角向先贤学习。这样做有几点理由:首先,它具有可能性。因为无论是教学或是其他专业领域,上升至“道”的层面时常常是相通的,我们的传统文化又往往体现出鲜明的整体性特征,因此从教育教学的角度去解读、把握经典文本中的思想,是可能的。其次,一种外在于个人的思想要在个体的头脑中扎根,必定离不开个体已有的感性经验。所有在个体感性经验世界之外的思想,对个体而言几乎是少有意义的。无论多么深刻复杂的思想,它一定要能够与个体的生活世界取得某种联系,才可能真正进入其思想世界之中,才能从“公共知识”(一种无主体性的知识)变成“个人知识”(一种有主体性的知识)。因此,教师从教育教学视角阐释这些文化典籍,是让传统文化思想进入教师个人知识图景的重要方式,同时因为有了教学实践的反向作用,教师对这些思想的理解就可以基于现实的教学体验,因为个人面对的教学境况不同,所以这种理解往往会有独到性。一个工作30年的专家型教师与一个刚刚走上教职的新手教师,他们对于“因材施教”的理解肯定有着显著的区别。所以这样的解读往往有个人创造的成分。再次,我国历来尊师重教,很多经典文存都记录了优秀教师、重要历史人物的言行,教师从中汲取专业素养的智慧也很有必要,它是继承教师行业传统的基本路径。比如,今天的教师仍然会在“传道、授业、解惑”(韩愈《师说》)的层面上理解自己的职业使命就是一例。从教育教学的视角把书读厚,有助于教师发展自己的职业专业素养。这时的传统文化已经不再是纯粹的知识,有很多已经化为思想,化为教师的教育理念、教育使命感和价值观等,主导着教师对教学实践的理解和把握。
身体力行文化精神的境界
我们说教师了解、熟知传统文化知识,对传统文化中的深刻思想有了专业视角的阐释与理解,这些都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但是,如果把文化理解为一种生活方式,如果把教学理解成一种影响学生身心整体发展的交往活动,如果把精神成长看成是深刻广博的主体体验而不是依靠告知、训斥、练习等就能实现的目标的话,那么教师的身体力行、不言之教,可能是最为彻底的文化继承,对学生的影响也最为深远。文学理解中有所谓“知人论世”,就是了解一篇作品的思想内涵时,有必要对作者的生平和当时的社会境况有所了解,才能相对全面地把握这篇作品,即了解了作者的生活境况才能更好地理解作品。这里我们把它的逻辑倒转,即以了解熟悉“人”为目的。学习文学作品不仅在于作品的鉴赏本身,而且将这种理解还原为一个人的思想状态和精神品格乃至日常行为。通俗点说,就是借助经典的阅读与历史上的伟人“交朋友”,熟悉他的言行举止、内心世界,了解这个人,从而像与现实生活中的人交往一样,见贤思齐,提升自己的认识和修养,并在生活实践中身体力行,即所谓“践履”。比如我们学习苏东坡的书法、诗词,被他深深折服,但是如果联系他的人生经历,知道这些词作都是在他身处怎样的生活境况中写就的,就会对他的生活态度乃至整个人生有所了解。他在逆境中(数次被贬)并不消沉,每到一处都造福一方百姓。他极其热爱生活,在历经磨难之中写下“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自题金山画像》)的壮语,这几处被贬流放之地成了他毕生功业所在,这是何等胸襟。而当他种地养不活自己,和朋友准备去买地时,途中遇到了小雨,写下“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定风波》),这又是何等达观。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他对真理的坚持,他既不赞同王安石激进的变法,也不赞同司马光急切地恢复旧制,使得新党旧党都与他不和。如此以文来识人,就会被许多苏东坡这样的伟大灵魂所感染。虽然时代不同,人们生活中遇到的大问题都是类似的,家国情怀、捍卫真理、生老病死、顺境逆境,我们与这些先贤交上朋友,就会被他们的精神气魄所感染,从而以一种更加积极、更加道德的方式,看待自己的生活和所面对的学生。《易经》有“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即用礼乐来教化,使天下文明。当我们与这些圣贤为伴时,不仅是对传统文化最好的传承,而且以身体力行的方式感染着自己的学生,这恐怕是“人文化成”最为有力的方式了。教师的职业是传承文化,教师自己也是文化人,教师传承文化的职业行为本身也是一种文化。传统文化在其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借助教学的互动场域,它释放出自身的魅力,使得教师不断趋向更高境界的专业素养,将民族的传统文化用更加适合的方式展现给学生,进入学生的精神世界,沉淀为血液中的文化基因,这恐怕是民族文化传承的应有样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