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貌广大、人口众多、持续的城市化进程、且是一个统一的大市场,即使房产总值是美欧日的总和,考虑到国人对居所的偏好,也相对是在合理的价值区间。290300作文网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供大家参考选择。 最近2019年8月6日至9日,2019博鳌房地产论坛如期在海南举行,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邵宇演讲称:谈到中、美以及欧盟、日本房市与股市时,中国现在的房地产总市值65万亿美金,相当于450万亿人民币。我们一年的GDP是90万亿,所以我们的房地产现有的总市值相当于GDP的5倍。现在中国的房子的总市值,相当于美国+欧盟+日本。 那么,中国的房地产到底有没有泡沫?房价会不会下降、崩盘?现在到底还要不要买房呢? 一、我查询了很多资料,也做了一下整理思考,我们先看下其他相关数据,方便我们进一步思考: 中国房产总市值是股票市值的十倍多,远超美国、欧盟的1倍。 2.中国房产总市值65万亿美元,已超过美国+欧盟+日本总和,后者只有60万亿美元; 3.中国股票市值6万亿美元,只有美国+欧盟+日本总和的十分之一左右; 4.十六年来,北上广深的房价涨了20倍,但全国的GDP上涨了只有不到7倍。中国的楼市总市值已经超过了450万亿,是GDP的5倍(房地产占国家的GDP总量,中国是411%,而全球平均是260%。中国已超出150%),是广义货币供应量M2的2.5倍,是储备货币的15倍,是货币发行的45倍。 5.早在2016年,中国家庭总资产中,房产占比就高达75.5%。 二、大家再看下另外几个事实数据,对比一下: 1.2019年中国人口13.95亿、美国人口3.27亿、欧盟人口5.13亿、日本人口1.27亿。单一市场对比:中国人口是美国4.27倍、是欧盟的2.72倍、是日本的约11倍。综合看中国人口是美欧日的1.44倍。 2.中国的国民性格,爱好储蓄、喜欢住有所居的安全感。中国人的想象空间,对教育区位、交通、地理位置、更好医疗等的追求。 3.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还在继续,一二三四线城市分化严重,一二线城市持续人口流入或常住人口“保有度”很高,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世界上欧美日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进程,似乎验证了大城市、大城市群会持续扩大,三四五线城市(县城)会持续萎缩,这样的基本事实也造成了大城市、经济发达地区人口仍然会持续流入。 4.有些数据无法统计,大家自行界定这些因素在总体房价中占有的比例:中国目前在建房产数量、地产商手中的储存地皮、房地产商资金成本及资金充裕度、人口流动对流入地房产租售市场的影响。 5.中国人口未来的变动趋势,从人口学统计来看中国新增人口动力并不充裕,未来人口将会达到瓶颈,另外随着人口老龄化,势必也会有大量城市房产产生空置。(房产空置率达到多少是个合适的度,我不敢断言,有材料说30%左右是比较好的) 三、最后我谈一下我的结论和想法: 1.中国地貌广大、人口众多、持续的城市化进程、且是一个统一的大市场,即使房产总值是美欧日的总和,考虑到国人对居所的偏好,也相对是在合理的价值区间。顺带回应了中国房地产会不会断崖式下跌,答案是:不会。我的基本判断除了中国人口和市场供需外,还有中国政府的调控和政策引导的稳定度。如果中国房产市场稳定在当前的价格,不过快上涨或下跌,中国房产价格就不会有太大的波动。等到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完成之时,也就是房地产完成历史使命和房产供需矛盾基本解决之时。 不过我们要警惕的是,(1)房价升值过快,是不是过度超过了GDP增长速度,这个度怎么拿捏?(2)房价过高、过快会不会造成很多老百姓买不起房、刚需和改善性居住需求持续得不到满足?不同财富程度的人,对房产的需求也产生分化。(3)过高的房地产估值是不是绑架了中国经济,一定程度造成:房地产兴,则经济兴,房地产败,则经济衰?如果是这样过度绑架,后果是很严重的,其他制造业或者实体经济发展就更加举步维艰,长远看并不利于中国经济向好和转型。 2.对于老百姓个人而言,还要不要投资房地产市场。这个我觉得因人而异,如果你有2套房产以上、之外您还有现金在手,我倒觉得可以进行一下其他资产理财,例如可投资于股票市场、银行理财、基金、保险、黄金和债券等,剩下的还要资金富裕可以投资一些生意,毕竟只有生意(商业、制造业)才能源源不断创造财富和价值。 对于还没买房的刚需型、改善型住房型,你得综合考虑个人的需要了(我这里只说相对宏观的选择,细节要结合自身需求): (1)尽量买:人口流入城市的房产,买交通便利、商业配套完善、临近地铁医院学校公园、环境良好的小区的房产。 (2)县城、四五线城市有多套房产的,可以适当配置一套临近的大城市的房产。 最近,一张全球各国“股票”和“房产”总市值的对比图刷了屏: 第一,中国房产总市值65万亿美元(450万亿元人民币),已超过美国+欧盟+日本总和(60万亿美元;) 第二,中国股票市值6万亿美元,只有美国+欧盟+日本总和的十分之一左右; 第三,中国房产市值是股票市值的10倍多,而美国、欧盟这个数据只有1倍。 在全球经济格局,中国为什么会如此特别? 其实,世界上现存的任何理论,都解读不了中国“楼市”和“股市”。 必须从人类文明的发源开始解读,才能看透其本质! 一、地球就像一个太极,有两种力量在维持它的运转。 这两种力量就是两种文化: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 这两种力量互相支撑和较量,是人类发展的两种驱动力! 东方文明发源于农业,属于农耕文明,中国是东方文明的代表者; 西方文明发源于海洋,属于海上文明,美国是西方文明的代表者; 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造成了人们行为和思维的差异: 生活在农耕文明的中国古人,每天都要看天吃饭,他们仰观宇宙之大,俯察虫鱼鸟兽,渐渐的就总结了很多自然规律,所以后来就有了《周易》,有了《道德经》,有了中国本土宗教:道教,这其实都是对宇宙规律的认知。 农耕文明特别讲究稳定性,人的幸福感都来自于稳定:冬冷夏凉,春播秋收等等,这些都是按部就班的事,人们对各种变化悉数于心,厌倦各种突变,比如各种天灾和外来入侵。 农耕文明也特别讲究秩序性,儒家文化之所以能在中国影响如此久远,因为儒家的本质其实就是在讲述社会秩序的。 公共性、稳定性、秩序性就是农耕文明的最大的特点,它讲究和大自然的和谐统一,由于中国具备优越的自然生存环境,人们可以在其中安居乐业,一直持续了几千年。 二、海外文明的最大的点是流动性,由于海洋是无边界的,所以海洋文明充满了各种不稳定,它的原始驱动力就是海外扩张,以大航海时代为起点,从最开始的西班牙/葡萄牙,到英国/法国,直到美国,都在走海外扩张路线。 海洋文明经常被洗牌,他们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危机感,他们更相信眼前看到的东西。 由于海洋文明的流动性,就产生了一种契约精神,否则就容易出现无序性,契约精神就是各方利用条款互相制衡,使社会呈现出一种有序的状态。 比如在《圣经》中,耶稣诞生之前,上帝就与人类订立了“旧约”。比如伊甸园之约、彩虹之约、摩西之约等,耶稣降生之后,上帝又与人重新确立了“新约”,无论是新约还是旧约,都是一种约定,是一种契约。 在西方社会里,就连神都需要和人类共同遵守各种“约定”,神也无法高于契约,可见这种契约精神的至高无上,有了契约就产生了信用,进而产生了资本,可见契约精神就是西方文明的基石,在西方文化传统中根深蒂固。 这就是东西方文化的最大差异: 中国人尊重规律天道 西方人相信神人立约 如果参透了这一点,就能看明白很多民族行为的差异了! 但是万物负阴而抱阳,事物往往是阴中有行/阳中有阴的。这两种理念差异又不是绝对对立的,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比如中国在讲究稳定的同时,也在不断的洗牌,底层人们永远都有上升的通道,比如高考和创业,社会不断的在洗牌; 西方在崇尚流动的同时,也在不断谈家族和传承,西方很多家族可以流传10几代,这就是一种稳定性。 三、弄懂了上面的分析,这时我们再来看一下”房市“和”股市“,就会更加有趣且深刻的发现: 股票,即动产,是海洋文明的产物,它促进社会财富不断流动。 房子,即不动产。是农耕文明的产物,它让人们安居乐业。 股市,在自由经济市场下才可以健康成长。美国作为海洋文明的代表,集合了奇才、海盗、流浪汉、西部牛仔、犹太人(无祖国)等等各种人群,建立了一个流动性国家,形成了一个自由经济市场,一个上市公司的股价,就是人民投票的结果。所以,股市不仅是美国财富的承载,也是美国经济的晴雨表。 楼市,在户籍限制、捆绑各种福利的情况下,更能发挥价值。中国作为农耕文明的代表,有几千年的农耕思维(安居乐业)做基础。历史观念源远流长,房子捆绑了户籍/教育/医疗等等各种福利,楼市成了财富水库,趋向于稳定而不是流动。所以,房市不仅是中国财富的承载,也是中国经济的晴雨表。 文化差异必然导致经济差异。 由于农耕文明里的契约精神欠缺,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度比较低,这导致人们只愿意相信那些看得见、摸得着、偷不走、用不坏、不变质、不过时的东西。放眼四望,只有“房子”能同时满足这些条件。 再打个比方,为什么茅台酒会越来越值钱,而苹果手机却一天天贬值?因为茅台酒也具备房子的部分特征:不过时、放不坏、稀缺等金融属性。而手机却在不断更新换代,系统不断更新,它经不起外界变化的冲击,因此也就无法承载人们的信任。 中国农耕民族的习性和文化,决定了中国人将财富放大量放在楼市、土地、红木、瓷器、字画、储蓄,茶器等实物和文化资产上。 四、中国的股市呢?就像我们前面分析的那样:股市只有在自由流动性的社会立,才能成为真正的股市。所以无论你多么懂投资,你的理论在中国股市里都不适用。我们也千万不能用西方那套思维去解读中国股市。 同样的道理,为什么很多人看不透中国房价趋势呢?因为太多人的经济知识,都是西方的经济理论,用西方经济的逻辑去分析中国楼市,当然错误百出,或者认为这是怪胎。 我们必须从文明发源处去看楼市和股市,才能看透其本质。 对于中国来说,楼市是财富的蓄水池,股市就像开闸放洪的水。 随着财富的增加,蓄水池(房市)的水位也会不断增高,当即将到达上警戒线时,就要开闸泄洪,放水灌溉一下社会。当水位低于下警戒线时,就需要继续再蓄水。 两害相权取其轻。如果两者同时面临问题,我们宁可给水库增加水,让水溢出,也不会无限放水,变成洪水泛滥。 那么,中国房地产究竟何去何从?相信大家已经有了自己的答案。 中国房地产到底总市值多少钱?这个数字一直备受关注,也颇有争议,但没有争议的是:中国房地产确实很值钱。 到底多值钱?总市值世界第一已经很谦虚了。 今年初,经济学家任泽平在博智宏观论坛上提到了一个数:300万亿,中国房地产市值。不过,有人说是200万亿人民币,也有人说400万亿人民币,最高的一个说到470万亿人民币。 日前,SOHO中国的董事长潘石屹披露了一个最新数据:65万亿美元。“这超过了美国、欧盟加上日本三个地方的数,以65万亿美元的数字也是一个怪吓人的数字”。 潘石屹并没有披露该数据的来源。根据其披露的数据,与前述多个数据相比,既不算太高也不是太低。 依照11月19日的汇率,中国房地产总价值约人民币450万亿。 但需要提醒的是:2017年末,中国A股总市值60万亿元不到,GDP也刚刚突破82万亿元。 我们再看看美国。2017年末,美国房地产市值是200万亿人民币,不到中国房地产市值的一半。但另一个数据是:美国2017年GDP是122万亿人民币,美股总市值190万亿人民币。 另一组数据:16年来,北上广深的房价涨了20倍,但全国的GDP涨幅还不到7倍。如果按照中国的楼市总市值已超过了450万亿来计算,这一数据是是GDP的5倍,是广义货币供应量M2的2.5倍,是储备货币的15倍,是货币发行的45倍。 根据媒体测算,400万亿的住宅估值中,北上广深四大城市占据了三分之一多,二线和强三线城市大约占了三分之一,其他三四五六线和两千多个县城占了三分之一弱。 所以坊间传言:卖掉北上广深的房子,可以买下整个美国的楼市。这话其实并不夸张。换言之,卖掉这四个城市的房子,估计也能买下除美国、日本与欧盟之外的全世界。 “厉害了!你国的房地产。” 举国楼市却不及中国楼市的三分之一,富得冒油的日本人看到潘石屹的说法,估计会黯然神伤。 要知道,在上世纪90年代,日本的房地产总值已超过了20万亿美元。想想看,当时的20万亿美元购买力,是现在的多少倍? 这个规模,是当时全世界所有股市市值的总和的2倍。此外,美国国土面积是日本的25倍,但是房地产总市值却只有日本的五分之一。单位面积的地价,日本是美国的125倍。 当时媒体戏言:日本可以用东京买下整个美国,用皇室占地买下整个加利福利亚。 然而此后,日本楼市泡沫爆裂,房地产业崩盘。经济并自此一蹶不振。 自1990年至2015年的25年间,与高峰时相比,日本的住宅地产贬值了90%。商业地产下跌了99%。 也就是说:如果单价百万的房子,25年后市值仅为1万元。 回过头看,中国房地产总值为何这么高?有说法是,之所以维持,原因很简单,因为楼市是最大的“海绵”,它将近年来释放的大量“经济水分”吸收了。 如果房价打压的太厉害,被吸收的“水分”必然会流出来,对国民经济特别是实体经济造成致命冲击。 然而有意思的是,关于楼市是否有泡沫论至今还有争议。 潘石屹认为,中国房地产总市值已是国有资产总数的七倍。到底是房价高了,还是国有资产少了,或是有泡沫?“我不知道,你去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