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析城市雕塑在现代社会公共艺术中的运用 摘要: 公共艺术存在于公共空间,是城市环境中的一个特殊的景观空间要素。公共艺术的核心在于“公共性”,公共性是公共艺术的最基本的条件。公共艺术的表现形式有多种,而城市雕塑是其最主要的表现形式。雕塑在公共艺术中特别是在公共环境中起到了视觉焦点和标志的作用,以独有的空间语言、材质的造型和结构,让人们能感受到它的形式美感和审美内涵。不仅能吸引观众的视线,也能更好的传达情意,使观众真正融入到一种令人愉快的公共关系中。城市雕塑的创作应该具有大众化和平民化的特征,这样才能最大化的发挥其公共性,改善人们的居住、生活环境。其次城市雕塑应与环境相融合,以更好的向人们展示这个城市的风貌。 公共艺术强调公共的参与、陈列在公共场所之中、供给广大民众观赏的艺术。在一切开放的空间里能让人观赏、参与和使用的艺术品、艺术活动、艺术行为和艺术设施,都可以称为公共艺术。公共艺术无法脱离所处的广大社会文化背景,它所呈现的复杂性和特征性与多元化的社会文化背景息息相关。公共艺术和环境景观形态对于城市的风貌、气息及个性形象的辨识和张扬起到重要的作用,而雕塑正是要以他特有的空间语言来向大众传达公共艺术的核心价值和内涵。城市雕塑中的创作作品遵循公共艺术的特性,以能更好的为人们欣赏为创作目的。 公共艺术中的雕塑,与人应该具有很强的互动性。公共艺术,首先就应该是大众、平民的,而存在于其中的雕塑,包括其他艺术,不应只是高高在上,它应该是能和公众的生活环境相融合,在文化、娱乐,甚至情感方面能和人们产生互动的沟通物。公共艺术中,城市雕塑与大众的亲和性,是至关重要的。建立密切相融而且生动的观赏模式,使观者和可以介入雕塑其间。观赏者与艺术之间的主客体界面趋于淡化,使艺术更好的亲近大众。而在欣赏过程中,观者的内在情感趋于愉悦,使得公共艺术成为公众可自由参观、触摸、依偎或更为互动的展示形态,以缓解现代社会高强度的工作以及高层化建筑群对人造成的压抑和排斥,从而成为一种公众性的带有更多民主和自由色彩的艺术。雕塑与公众之间的关系一旦被拉近,就可以使作品的内涵被扩展,更好的诠释作品自身的意义。 城市环境雕塑应与它所处的人文环境、地域环境相结合。正如黑格尔在《美学》中指出:“艺术家不应该先把雕塑完全雕好,然后再考虑把它摆放在什么位置,而是在构思时就要联系到一定的外在世界和它的空间形式及地方。过于张扬或不协调都可能破坏整体环境或削弱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根据一个城市特定的自然条件、经济条件、历史文化等因素,营造独具特色的城市景观艺术,是所有人追求的目标。而城市雕塑代表了一座城市的文化、特色,应当建立在一定的文化艺术底蕴上,更好的帮助人们了解城市的风土人情、精神内涵和文化素养,在城市公共景观艺术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创作城市雕塑作品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它们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只有充分了解一个城市的文化、历史因素,考虑到它的地域特色,才能创作出深受广大人民群众认同、喜爱的作品,才能展示出一个城市的品位、内涵且与环境相得益彰的城市雕塑精品。 在一个以人为本,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的新世纪里,人们追求的是更精致的生活和全面的发展,对于艺术的需求是人类所特有的,人们在精神层面所追求的就是更艺术的生活,公共艺术在改善人们居住环境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城市雕塑作为公共艺术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具有审美的大众性,空间开放性以及传播的广泛性,更好的给大众传递这个城市的精髓,诠释公共艺术的魅力。 参考文献:《公共艺术的特点与包容性》邱景亮 《公共艺术在城市文化建设中的作用》王宏 《论雕塑在当代公共艺术中的作用》张泽佳付振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