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中作文素材
导航

初中读后感作文800字素材

2021-12

'

写读后感是初中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初中作文中最常见的、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文体。下面是第一范文网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初中读后感作文800字素材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初中读后感作文800字素材一

堂吉诃德,一位拉·曼却地区无名的绅士;堂吉诃德,一位对骑士道走火入魔的疯子;堂吉诃德,一位被人耻笑,一生荒唐的怪人。这就是堂吉诃德·台·拉·曼却。

在塞万提斯的笔下,他将风车当作巨人,将客店当成堡垒,将砑布机当作妖魔。他放囚犯,助贫农,与骑士决斗。他只为了心中的理想:能够铲除世间不平等,匡扶正义。但塞万提斯描述他的离奇经历的本初却是为了讽刺骑士小说。这无疑一开始就是悲剧。

鲁迅先生说:“堂吉诃德是立志打不平,是不能说他错误的;不自量力,也并非错误。错误是在他的打法。因为糊涂的思想,引出了错误的打法。而且是‘非徒无益,而又害之’的。”

鲁迅先生的评价,我实在不敢苟同,堂吉诃德的思想境界就比其余那些浑浑噩噩混日子之人要高出一层。他的做法虽然有点欠缺,可他的初衷,他的行为是无比高尚而可爱的。不是“并非错误”而是至高无上!不是“非徒无益,而又害之”而是“醒世警人,功德无量。”

堂吉诃德的傻又可爱的无畏行动,也深深地惊醒了我,让我体会到这当好男儿就不能浑浑噩噩,以至于让我想起在学校里混日子,上课捣乱的日子就不禁后悔万分。而堂吉诃德的行为被人唾弃与嘲笑也让我认识到,做任何一件事,无论你的初衷是多么的高尚,你也要讲究做事的方法,做事后的影响,否则不但一事无成,而且还会损人损己。这也让我明白为什么我的好心好意对同学进行管制,同学们反倒大怒不堪。

我敬仰堂吉诃德,但绝不做堂吉诃德。我要当一位无论主客观都清醒处事的智者,让生活变得如堂吉诃德所期望的那样美丽。

雨果曾说过:“塞万提斯的创作是如此地巧妙,可谓天衣无缝;主角与桑丘,骑着各自的牲口,浑然一体,可笑又可悲,感人至极……”《堂吉诃德》不愧为一部经典之作。

初中读后感作文800字素材二

刚看完痞子蔡的小说《檞寄生》,心里仍像上次看完《孔雀森林》一样,充满感慨和伤感。于是看了看各自横躺在两个椅子上睡着了的美子和熊熊,我穿上迷彩服离开了凉爽的学校食堂。

以前身边总是有人陪伴,而这次,只有我一个人。

这样也好。因此顶着36摄氏度的高温,在下午一点的时候走在校园里,任由一个个朋友出现在我心里。觉得自己与小说中的男主人公极为相似,没有自信的檞寄生,压抑又不忍伤害别人。

从小就有点自卑,子筠说我低调却要强,恐怕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吧。小时候是性格内向的关系,长大后就觉得自己有不少让我无法接受的缺点,于是仍然不喜欢自己。

然而一路走来,我这棵檞寄生竟然能拥有那么多的寄主植物,这一直令我心存感激。

多愁善感而又渴望得到别人认同的个性在初一那次转变后体现得愈发明显,因而我比一般人更需要爱和力量。感谢我的家人和朋友,使我能够不断地吸取养料。谢谢大家接受我,并在看到了那么多缺点后依然爱我。你们或许不曾意识到,这对我而言有多重要。

认识我的人以为我很坚强,但了解我的人知道我有多脆弱。一直都是个令人担心的孩子,温和的外表下总是藏着无法化开的忧伤。也许即使以后我能够独自面对,大家还是会担心的吧。但即便如此,你们依然没有离开我。因此,我怎么会不感激上苍呢?

最后所有的寄主植物都离开了檞寄生,但他所认为的枯萎在我看来却是一种新生,因为他终于学会了勇敢地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纵然那幸福可能只是昙花一现,可能会给将来带来更大的痛苦。但我想他不会后悔,因为至少在此刻,他遵从了自己的内心。

初中读后感作文800字素材三

《堂吉诃德》这本名著用堂吉诃德那幽默可笑的事迹告诉了我种种看似美好的精神品质在不断与现实生活碰撞后发出的生存的思索,让我从笑声中读史明理,了解当时西班牙的社会背景,而此时,也让我明白了堂吉诃德也是一种精神,一种守信、正义、勇敢、坚强、正直、乐观的精神。

只是没有找到合适的土壤与环境,所以总是找不到让它们发芽的阳光与温度,所以总让人觉得悲凉与心酸……同时也让我思考:人应该怎样即保持自己真实善良的本性又能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生存的更好更有价值和意义!

有人说《堂吉诃德》是一个悲剧,有人说它是一个喜剧。说它悲剧,是因为他虽然有着美好愿望、崇高理想却想借助于骑士精神来实现,并且得不到世人的认同,构成不可调的矛盾;说它喜剧,理由是他的疯癫、愚痴好、具有十足的讽刺意味,被世人所嘲笑。我觉得这部作品可能两方面都具有一点,这取决于个人立场的不同。正着看即为喜剧,反着看则是一个彻彻底底的悲剧。当然就我个人而言,倾向于把它当作一个悲剧,毕竟堂吉诃德不论是在他自己的世界还是外在的世界里都是个十足的失败者。

然而“遗憾”的是,他最后竟然意识到了自己的失败。这恐怕也不是塞万提斯的本意,了达到警醒世人的目的才不得不作此选择。在我看来,这实在不够“完美”。

一个人到底应该死在他自己的世界中还是回到众人的世界中再死去?这实在是个问题!对于此问题的探讨极容易进入到在宗教领域中。尽管处在反对神学如火如荼的文艺复兴时期,但作者仍不免受到了基督教世界观的影响。认为死前需要忏悔才能升天堂。堂吉诃德一切的出发点都是善的,不升入天堂似乎太不值。当然也可以从另一方面解释。堂吉诃德是为中世纪腐朽的东西所害,造就了荒唐一生,故在死前一定要从中解脱出来。我个人认为两种解释都具有合理性,虽然从意识形态上讲,第一种更合适。

我觉得堂吉诃德还可以用很多词来描绘,比如:打抱不平、志向远大……

之前还有一篇写他看《昆虫记》,讲了几种昆虫一个比一个厉害、每个都有制服它的天敌,然后总结道:我觉得世上没有永远的强者也没有永远的弱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