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十二五”时期我国发展取得重大成就》
“十二五”时期我国发展取得重大成就
作者:林兆木《光明日报》(2015年11月16日03版)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进程中极为重要的五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顽强拼搏、开拓创新,奋力开创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局面,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的重大成就,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国际影响力又上了一个大台阶。
一、经济、科技实力显著增强
经济总量稳定增长。“十二五”期间,我国妥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持续影响等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不断创新宏观调控方式,推动形成经济结构优化、发展动力转换、发展方式转变加快的良好态势。“十二五”规划目标即将胜利实现。2014年与2010年相比,国内生产总值从40.2万亿元增至63.6万亿元;按美元折算,从6万亿美元增至10.4万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二位;占全球经济比重由9.2%上升到13.3%。2011—2014年我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25%。据世界银行数据,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由2010年的4300美元提高至2014年的7380美元,在上中等收入国家中的位次不断提高。对于有13亿多人口的大国来讲,这是了不起的成就。
经济结构优化。“十二五”期间,经济结构出现了一些转折性的可喜变化。一是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超过投资,2011—2014年,最终消费对经
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为54.8%,高于投资贡献率7.8个百分点。二是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超过第二产业,从44.2%上升到48.1%,比2010年提高
3.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由46.2%下降到42.7%;第三产业就业占比从34.6%上升到40.6%。三是城镇化率(常住人口)从2010年的49.95%上升到2014年的54.77%。与此同时,农业连续增产增收,粮食产量实现“十一连增”。四是中西部地区投资和经济的增速超过东部,地区发展差距扩大的势头得到了初步抑制。
基础设施水平全面跃升。交通、水利、能源、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高效、便捷的铁路网、公路网、航空运输网、城际铁路网、航道网逐渐形成。2014年年末,铁路营业里程、公路里程、高速公路里程、定期航班航线里程分别达到11.2万公里、446.4万公里、11.2万公里、463.7万公里,分别比2010年末增长22.6%、11.4%、51%、67.7%。特别是高速铁路运营里程突破1.6万公里,居世界首位。建设了一批跨流域调水和骨干水源工程。信息化水平全面提高,新一代移动通信网、下一代互联网、数字广播电视网、卫星通信等设施建设加快,逐步形成了超高速、大容量、高智能国家干线传输网络;推动了三网互联互通和业务融合。
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科技整体水平加速提升,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在基础研究领域,取得量子调控、中微子振荡、90α热休克蛋白、CiPS干细胞等一批重大原创性成果。载人航天、探月工程、深海潜器、超级计算、北斗导航等战略高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高铁、4G移动通信、核电、电动汽车、特高压输变电、杂交水稻等重大创新成果加速应用,产生重大效益。
2014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达13312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09%,比2010年提高0.36个百分点。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从2010年的50.9%提升到2014年的54%。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4.9件,比2010年增加2.8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重要突破,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增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开展。
对外开放成绩显著。2014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达到26.4万亿元,居世界第一位,比2010年增长31%。2011—2014年累计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4649亿美元,其中2014年为1196亿美元,首次跃居全球第一。对外投资增长迅速,2014年非金融类对外投资1072亿美元,比2010年增长78.1%,成为主要对外投资大国。
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生态文明制度、法律法规不断完善,相关的体制机制改革和重点建设任务全面推进。2011—2014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水耗累计分别下降13.4%和24.3%,资源产出率比2010年提高约9个百分点。能源结构逐步优化,2014年,水电、风电、核电、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达到16.9%,比2010年提高3.5个百分点。风电、太阳能并网装机规模比2010年分别增长2.1倍和33倍。污染减排效果显著,到2014年,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累计分别下降10.1%、9.8%、12.9%、8.6%。截至2014年底,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90.2%,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1.8%,森林覆盖率达到21.63%。
二、社会发展成就斐然{十二五文化产业发展成就}.
城镇新增就业和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十二五”时期,城镇新增就业数量在经济增速下降的情况下持续增加,2011—2014年累计新增511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4.1%左右。扣除价格因素,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长分别为7.9%和10.1%。2014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167元,比上年增长8%,比经济增速快0.7个百分点。物价保持基本稳定,最低工资标准和工资水平逐年提升,人民生活明显改善。
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社会事业和民生保障的财政支出逐年增大,养老、医疗、住房等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高。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合并为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制度全覆盖。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2010年月人均为1362元,2014年已超过2000元。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年均增长10%以上。2011—2014年贫困人口数量累计减少近1亿人。全国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提速,2011—2015年9月底,累计开工3920万套,基本建成2695万套,保障性住房覆盖面明显扩大。
医疗卫生事业取得显著成绩。医疗保障制度得到完善,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基本医保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三项基本医保参保(合)人数达到13.3亿,参保(合)率年均稳定在95%以上。三项基本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分别达到80%、70%和75%。到2015年底,大病医保覆盖所有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参保人群,大病保险支付比例将达50%以上。疾病应急救助制度全面建立。城乡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所有政府办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86%的村卫生室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面推开,医改综合改革试点取得进展。实施12类45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惠及近2亿人。国民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人均预期寿命提高1岁,已达76岁左右。
文化事业、产业繁荣发展。各项重点文化惠民工程提前实现“十二五”目标,图书馆、文化馆、科技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文化产业快速增长,文化市场繁荣活跃,国际传播能力显著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文化体制改革扎实推进,有利于文化创新创造的体制机制初步形成。深入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更加巩固。
各级各类教育发展水平明显提高。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普及,巩固率从89.7%增至92.6%。高中阶段教育基本普及,毛入学率从82.5%增至86.5%。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基本形成,新增劳动力大部分受过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规模稳步扩大,毛入学率从26.5%提高到37.5%。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不断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全方位推展。以管办评分离为导向的教育管理体制和办学体制改革出现新的格局。{十二五文化产业发展成就}.{十二五文化产业发展成就}.
三、国防实力、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
篇二:《十二五文化产业发展几点建议》“十二五”期间,长沙每年投入1亿元以上支持公共文化设施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文化产业引导资金达到1亿元,并逐年递增,主要用于研发补贴、贷款贴息、公共平台与孵化器建设。湖南日报3月7日讯记者今天从长沙市委宣传部获悉,长沙市“十二五”文化发展规划已经敲定,到2015年,全市文化产业总产值达2300亿元,增加值11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20%以上,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10%以上。“十二五”期间,长沙将重点建设十大标志性文化项目,即长沙市文化艺术中心、长沙市美术馆、长沙汉文化系列项目、铜官窑遗址公园、炭河里遗址公园、曾国藩文化园、青苹果“华文报刊文献数据库”基地、月亮岛文化乐园、长沙动漫文化创意园、梦幻湘江大观天下等。同时,重点推进一批文化基础工程建设,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网络实现城乡全覆盖,与农村远程教育网络共建共享,60%以上的村基层文化服务点成为规范化站点;广播电视实现户户通,农村有线电视入户率80%以上;每个县(市、区)至少有1座多功能厅数字电影院,每个乡镇至少有1套以上数字电影放映机;农家书屋覆盖全市所有行政村。
为确保目标的实现,长沙将自2011年起,市财政设立十大文化工程保障基金、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基金、社科创新基金、文艺精品创作基金、文化交流基金等,确保每年投入1亿元以上支持公共文化设施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文化产业引导资金达到1亿元并逐年递增,主要用于研发补贴、贷款贴息、公共平台与孵化器建设。加大金融机构对文化产业的信贷支持,创新贷款融资模式、信贷产品和服务方式,着力解决中小文化创意企业融资问题。支持优势文化企业上市融资和通过债券市场融资等。
文化产业助推南昌经济大发展
中国文化产业网时间:2010-08-28来源:南昌日报【字体:大中小】
红色文化、绿色文化、古色文化等,像一颗颗璀灿的明珠,遍布赣鄱大地,绽放出耀眼的光彩,释放出迷人的魅力……
文化旅游产业、文化娱乐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文化信息产业,似一个个助推经济为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南昌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将其作为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文化产业的活力和潜能正有力促进我市经济的快速增长。
文化产业多元投资格局正在形成
文化产业作为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集中体现,其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发展潜力大等特点已经被众多城市视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建设文化大市、文化强市的大背景下,我市充分认识到文化产业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地位和重要作用。
今年6月26日,红谷滩新区举行“南昌软件城项目招商推介、江西慧谷·红谷创意产业园一期开园暨西客站地区基础设施投融资签约仪式”。当天,共有江西漫谷动漫有限公司、万国数据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印度NIIT慧谷实训中心等10家公司与红谷滩签约,将入驻南昌软件城。园区以软件与服务外包为主,业务范围涵盖软件及电子信息产品的研究、开发及销售,并提供技术咨询服务;园区的经营管理及配套服务;对科技项目的孵化培育;信息、软件和创意产业人才的培训及服务。其中,江西慧谷·红谷创意产业园作为先行探索区。
当今世界,创意经济浪潮席卷全球,成为经济发展的趋势和关注焦点。发展创意产业、形成创意经济已成为众多地区的战略选择。文化创意产业更是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升城市品牌形象,改变社会生活方式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文化产业是一个新兴产业,它涉及众多行业领域,是一个有巨大增长空间的新兴产业形态。但随着当前经济转型加快,我市的传统文化产业也在转变,成为南昌文化产业发展大军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进贤县文港镇是南昌的一个文化符号,这里有1600多年的制笔历史,现代笔、工艺笔、画材、电脑耗材等产品的加工生产能力在国内市场上占据着重要地位。2100家毛笔生产企业和作坊,钢笔、圆珠笔、水笔企业151家,金属笔49%、毛笔70%的国内市场掌握在文港人的手中。文港镇还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制笔业协会、中国文房四宝协会联合授予“华夏笔都”称号。在市场经济背景下,一个传统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式开展转变。
目前,我市已有巴士在线传媒有限公司、江西红谷·慧谷创意产业园、泰豪国际动漫产业园、江西出版产业基地、南昌服务外包产业园、万达国际影城、中影今典放电影院、华影国际影城等一批文化产业项目落户南昌。华夏艺术谷、八大山人文化产业园、南昌茵梦湖国际文化旅游度假区、东湖樟树林文化生活公园、文港毛笔文化产业园等一批文化产业项目也在积极推进之中。
在南昌,已经培育和形成了包括动漫、影视传媒、文化产品研发制造、出版发行、创意设计在内的多种优势文化产业,一个多元化的文化产业投资格局正在形成。
文化产业投资发展环境日益优化
积淀千年的文化资源是南昌的骄傲。随着文化与经济日益融合,经济的文化属性和文化的经济功能日益凸显。近年来,我市在加强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着力在培育市场主体,充分利用丰富的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文{十二五文化产业发展成就}.
化品牌的打造,为我市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不但涌现出一批文艺精品,一批批文化产业项目已初具规模。
南昌的文化产业如同一栋摩天大厦,政府是这座大厦的总设计师。当摩天大厦高耸云霄,我们开始赞叹设计者当初勾勒宏伟蓝图时的壮举。
进入新世纪以来,南昌市委、南昌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工作,对发展文化产业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一项又一项扶持鼓励政策如同强心剂注入文化产业发展的肌体中。
早在2003年5月,我市就组织人员对文化系统文化产业的状况进行调研,制定了《2003——2010年南昌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确定了娱乐业、电影业等六类文化产业重点发展项目,提出了文化产业增加值以每年20%速度递增,到2010年达到24亿元的目标。
2005年,南昌市政府制定的《关于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实施办法》,更是把培育扶持奖励发展文化旅游业、创新文化传媒业作为重要内容,明确规定文化企业在投融资、税费减免、奖励等方面享受其他服务业的同等待遇,对评为国家4A级的旅游景点景区给予50万元的奖励。
2008年5月,南昌市委、南昌市政府作出《关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把南昌建设成为文化大市、文化强市的决定》,对发展文化产业的目标任务、政策措施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提出文化产业增长速度达20%以上,成为我市经济新的增长点和支柱产业。到2016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7%以上,市民文化消费支出占全部消费支出的10%以上。
今年5月26日,2010江西(香港)招商引资活动周在香港拉开帷幕。开幕式上,我省举行了重点合作项目签约仪式,共签订重点、重大合作项目64个,签约金额总计63.7亿美元。其中我市共签订8个重大合作项目,签约金额高达19.3亿美元,投资领域就涉及到创意产业、旅游休闲等文化产业项目。
政府树立的服务文化产业的意识和观念,成为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可持续发展动力。从搭建区域文化产业服务平台到积极争取区域文化招商政策,从主动服务区域文化投资项目到提前规划区域文化产业发展蓝图……一系列的政策和机制正逐步优化本地文化产业的投资环境,让南昌文化产业发展的瑰丽未来可期。
文化产业园区集群效应逐步显现
文化产业是创意经济、体验经济,具有娱乐性、体验性等消费型特征,已成为越来越多的人的共识。在南昌,文化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正发挥着特殊作用,文化不再是一种辅助
性行为,而是城市发展的一种驱动力,成为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助推器”,也是涵养税源、扩大就业的“蓄水池”。
2009年6月9日,由泰豪集团联合国内著名的高科技企业同方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建设的南昌国际动漫产业园正式落户南昌县小蓝经济开发区。动漫产业区占地500亩,建筑面积约30万平方米,总投资约10亿元。该产业园将通过建设一批文化创意制作写字楼,搭建公共技术平台和企业孵化平台,引进和培育100家动漫内容企业入驻,安排约10000名以动漫创意和制作(服务外包)为主的知识型人才就业,形成年产值30亿元的产业规模,实现利税约6亿元。远期将可带动社会民间投资35亿元,形成100亿元的产业规模。
除产业区外,园区内还有动漫教育培训区,占地约1200亩,建筑面积约35万平方米,总投资约5亿元。以动漫教育为切入点,联合国内外著名动漫教育机构,通过多种市场化合作模式,培养各种层次动漫人才。采用教育与产业紧密结合的办学思路,使教育聚集大量高层次动漫人才,为产业发展服务。形成在校大学生10000人的办学规模,以及各类动漫培训每年5000人次。动漫专业教师1000人,直接带动就业机会2000多个。“这是一个集动漫产业、动漫教育培训、动漫衍生品加工、动漫文化体验为一体的综合动漫产业园。”该产业园一位负责人介绍说,动漫产业园成为培植动漫产业集群的重要载体。
与此同时,八大山人梅湖景区暨八大山人梅湖文化产业园区规划占地面积3200亩,计划投资8亿元,一期工程已于2008年5月竣工;由新华印刷厂、新华物流公司投资1.2亿元、规划用地800亩的新建县新闻出版产业园已于2008年8月份开工;投资30亿的南昌康庄国际文化旅游新城占地约3300亩,建成后是融旅游休闲、文化传播、创意孵化、高尚居住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休闲文化产业基地……
近年来,我市以优惠的产业政策,在全球范围内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吸引文化产业的各种要素向园区集聚,逐步营造文化氛围,形成文化特色,打造文化品牌,使之成为文化的聚集区。集书画、图书、文化用品、人才培训等为一体的多功能、立体化、高附加值的文化产业区和旅游休闲区日益形成,南昌的文化产业蛋糕正在做大做强。
南昌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思路对策
文化产业有种种不同的定义。就所提供产品的性质而言,文化产业可以被理解为向消费者提供精神产品或服务的行业;就其经济过程的性质而言,文化产业可以被定义为“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在我国,文化产业除了具有一般产业属性之外,还具有某些特殊的社会和意识形态属性。出于这样的理解,我们从行业门类上,把文化娱乐业、新闻出版、广播影视、音像、网络及计算机服务、旅游、教育等看做文化产业的主体或核心行业。文化产业已被国际学界公认为朝阳产业,在许多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已经由国家经济体系的边缘走向了中心。“十一五”期间,我国文化产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一些经济发达地区,文化产业的支柱性愈加明显。如何迎接挑战,壮大我市文化产业的竞争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
一、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南昌是历史文化古城,丰富的文化积淀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厚重的文化底蕴,南昌是八一军旗升起的地方,是革命英雄名城,光荣的革命传统为发展文化产业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支柱。南昌是平安和谐之城,全新的文化需求使文化产业蕴含着巨大的市场发展空间。近年来,我市文化产业有了长足发展。主要表现在:1、展馆规模进一步
篇三:《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2015-10-13来源:国家统计局
“十二五”时期的五年,是改革开放伟大历史进程中具有鲜明里程碑意义的五年。这五年,世情国情发生深刻变化,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从国际看,世界经济处在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呈现低增长、不平衡、多风险的特征,地缘政治等非经济因素影响加剧,我国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从国内看,“三期叠加”的阵痛持续加深,多重困难和挑战相互交织,改革转型任务繁重。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党中央、国务院总揽全局,审时度势,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主动适应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扎实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不断创新宏观调控政策、思路、方式;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着力开拓发展新空间、激发新动力,实现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国民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进入“十二五”时期,支撑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要素条件与市场环境发生明显改变,潜在生产率趋于下行,与此同时,“三期叠加”的影响不断深化,经济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面对困难和挑战,党中央、国务院把握规律,积极作为,向改革要动力,向结构调整要助力,向民生改善要潜力,激活力、补短板、强实体、控风险,确保了经济增长换挡不失势。
经济增长保持中高速。2011-2014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0%,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分年度看,2011年比上年增长9.5%,2012、2013年均增长7.7%,2014年增长7.3%,2015年上半年增长7.0%。“十二五”期间,预计我国经济年均增长近8%,不仅高于同期世界2.5%左右的年均增速,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也名列前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