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典故素材
导航

建党95周年的辉煌成就,

2020-12

篇一:《辉煌95年——建党95周年党课》

辉煌95年

95年,长路漫漫。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为建立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新中国,不断摸索,不懈努力,开辟了一条中国道路,发展了一套中国理论,建构了一种中国制度。

中国制度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

95年的苦难辉煌,见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成功——纵观历史,它前所未见;横览世界,它迥然不同;身处当下,它展现强大优势;预见未来,它蕴藏无限潜能。我们完全有理由对中国制度充满信心,中国制度为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提供了根本保障。

从膜拜到自信,中国制度是历史之必然

从来就没有救世主。

20世纪初的中国,内忧外患,民不聊生。拥有成熟资本主义制度的西方列强,携经济之荣、国力之盛,用坚船利炮叩开了中国国门。国是丧失,精神破产,人心迷乱。炮声隆隆,震醒了一部分先觉的中国人。他们开始在残垣断壁上重建国家,更在精神废墟里寻找出路。

破易立难。

膜拜西方文明,照搬西方制度,无法解决中国的问题。无论是中体西用,还是全盘西化;无论是企图建立“君主立宪制”的维新变法、清末新政,还是尝试推动“民主共和制”的宪政救国、辛亥革命……这些努力均告失败。

失败并非没有意义。这是中国人决定自己命运的试错过程,没有头撞南墙的血泪教训,也就不会产生后来的道路之争、制度之辩、理论之思,更不会有今天的道路选择、制度坚持、理论自信。

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在中国折戟,为马克思主义来到中国预留了坐席,中国共产党随之诞生,中国革命有了新的领导力量,中国社会制度的发展也获得了新的方向。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的斗争中,进行了最初的制度实践。

1949年1月8日,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说:“如果完成了全国革命的任务,这是铲地基,花了三十年。但是起房子,这个任务要几十年工夫。”具象地说,“铲地基”就是铲除旧中国的封建制度、官僚资本主义制度;“起房子”就是建立新中国的新制度。

新中国需要哪种新制度?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确立了包括三大政治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内的一系列社会主义制度,奠定了国家的制度基础和根本政治前提。

膜拜苏联,照搬“苏联模式”,在中国,同样是死胡同。

这一点,毛泽东看得很清楚,他说:“建国之初,没有办法,搬苏联的,这有一部分真理,但也不是全部真理……苏联的经验只能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不从之。”

初期社会主义建设渐入低谷,十年浩劫更让国民经济陷入崩溃,在国家命运濒临绝境之时,中国道路的历史拐点和中国共产党的改革愿望同时出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转变,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自己道路、建自己制度、创自己理论的开端。改革开放开启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代。改革的实质,在于既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又从中国国情出发,结合实践对各种具体体制进行根本性变革。

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历史之必然。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照抄照搬他国的政治制度行不通,会水土不服,会画虎不成反类犬,甚至会把国家前途命运葬送掉。”

从贫穷落后到富强文明,中国制度展现巨大优势

600多年前,把自制火器绑在椅子上那一刻,“航天第一人”万户不会想到,中国人不仅能实现“飞天梦”,还将拥有自己的宇宙空间站;

100多年前,当京张铁路传来第一声汽笛,詹天佑不会想到,今天的中国铁路,以超过300公里的时速进入“追风时代”,高铁运营里程居世界第一……短短几十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社会主义中国从一穷二白到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达30%;从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到让7亿多人口脱贫,对全球减贫贡献率逾70%;“两弹一星”横空出世,“嫦娥”奔月,“蛟龙”入海,中国奇迹让世人惊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变了中国人的面貌,创造了中国奇迹。这是我们制度自信的事实根据。如果说过去我们的制度自信主要还是推导性的,那么现在越来越有了客观依据。”已故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杭生曾这样说。

民齐者强,民不齐者弱。

邓小平说过,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明显优越性是“集中力量办大事”。对于这样一个全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来说,“集中力量办大事”也是必要的。

汶川特大地震,中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仅成功实施了震撼世界的大救援,而且,仅用4年多时间就完成灾后重建。新加坡《联合早报》称赞“中国政府展现了高度的自信心”,美国N感叹“他们是一个团结的民族,紧紧联合在一起”。

习近平总书记说:“最大的优势就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这是我们成就事业的重要法宝,过去我们搞„两弹一星‟等靠的是这一法宝,今后我们推进创新跨越也要靠这一法宝。”

利用这一优势,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先后建成了三峡工程、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举世瞩目的项目。

《纽约时报》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曾提出一个设想:“我希望美国能做一天中国——在这一天里,我们可以制定所有正确的法律规章……一旦上级颁布命令,我们就克服了民主制度最差的部分(难以迅速做出重大决策)。”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成就斐然。

——在政治领域,实行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这样既能保持共产党执政的连续性、稳定性,又能充分发挥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积极性。

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基层民主蓬勃发展,人民享有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民主权利;

——在经济领域,围绕党的十四大确立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推进经济体制以及其他各方面体制改革,既克服了资本主义的经济自由主义弊病,也克服了传统社会主义中计划经济过于僵化的缺陷,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折;

——在思想文化领域,实行“一元指导、多样并存”的方针,既保证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方向正确,又使得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

…………

从持续创新到不断完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制度主体的力量保证

无论是血雨腥风、硝烟弥漫的革命战争时期,还是激情燃烧、波澜壮阔的建设与改革开放年代,中国共产党都是我们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完善发展的有力主体。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制度建设更不可一蹴而就。其进锐者,其退速。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说:“恐怕再有30年的时间,我们才会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建党95周年的辉煌成就,}.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制度自信不是自视清高、自我满足,更不是裹足不前、故步自封,而是要把坚定制度自信和不断改革创新统一起来,在坚持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的基础上,不断推进制度体系完善和发展。”

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代。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会提出了300多项改革计划,范围之广、力度之大,堪称空前。

2014年10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出台180多项改革措施。

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吹响了决胜全面小康的冲锋号,坚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创造性地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向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迈进。

中央深改组召开了20多次会议,审议通过上百个改革方案——国企改革开始破冰,财税金融体制改革拉开大幕,土地制度改革扎实推进,司法体制改革蹄疾步稳……

深化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迈出新步伐。“八项规定”、反“四风”,一整套体系完备、措施得力的党内法规出台;重拳出击,不留死角,腐败分子纷纷落马。官员警醒,百姓点赞,“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前景可期。

…………

充分的制度自信是新一轮制度建设的动力与保障,而新一轮制度建设,必将从根本上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现代性、有效性与法治性,从而推动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从“自己发展”到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中国制度将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引领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讲到,要从世界潮流的高度看待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以及有关发展问题;树立世界眼光,把握时代脉搏,把当今世界的风云变幻看准、看清、看透,从林林总总的表象中发现本质,尤其要认清长远趋势。

20世纪末,西方社会掀起了反社会主义的逆流。美国学者弗朗西斯·福山发表《历史的终结》一文,认为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冷战结束,标志着共产主义的终结,历史的发展只有一条路,即西方的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

中国不信这个邪。

邓小平指出:“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取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因此,不要惊慌失措,不要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消失了,就没用了,失败了。哪有这回事!”他说:“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建党95周年的辉煌成就,}.

万事翻覆如浮云。

当中国人埋头苦干,发展自己,经济腾飞,国力壮盛之时,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走向成熟完善之时,原本领先的西方社会却面临危机——从国际金融危机、欧洲债务危机到“占领华尔街”运动,再到长期低迷的政府支持率,资本主义痼疾反复发作。

篇二:《专题一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

专题一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五周年

一、【背景材料】2016年时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中国共产党始终是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力量„„体现了“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体现了“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体现了“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二、【教材知识链接】

1、我国的基本国情是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原因有哪些?答:(1)从总体上看,现阶段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2)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3)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够完善;

3、党的基本路线的基本内容: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核心内容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4、什么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是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项工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就是要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

5、为什么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6、四项基本原则:即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四项基本原则的重要性: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7、改革开放的重要性: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8、为什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答:①我们之所以取得这些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②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

9、所谓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这种不发达表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1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中期算起,至少需要一百年的时间。

11、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1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3、我国的科技国情(现状)是什么?答:(1)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我国已经建立了起了坚实基础,一些重要领域已走在在世界的前列,如:“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载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蛟龙号深潜成功、杂交水稻等;(2)但是从整体上看,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科技总体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

14、教育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答:①对个人的成长来说教育获取知识,知识改变命运,教育为我们的幸福生活奠基。②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③只有把教育搞上去,才能化人口大国为人才强国,化人口压力为人才优势,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战略主动地位。

15、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它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

16、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17、各种经济的地位和作用:

(1)国有经济:地位: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控制国民经济的命脉。

(2)集体经济:地位: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作用:体现共同致富的原则。(3)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18、国家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态度和政策:答:(1)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权利和利益(2)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3)并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

19、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

20、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它是由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所决定的。21、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但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22、国家怎样实现共同富裕(全面小康社会、共同理想)即国家的做法?答:(1)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2)坚持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2)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4)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5)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6)坚持精神文明建设,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等。

23、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人类的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

24、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25、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我们的国家将呈现什么样的景象?答:(1)综合国力显著提高,(2)我们的祖国将更加繁荣富强;(3)人民的生活将更加幸福美好;(4)人民享有更加充分的民主权利;(5)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6)对外更加开放;(7)环境更加优美等。

26、和谐社会的特征: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27、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是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

28、民族关系特点: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是平等团结共同繁荣。民族政策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履行民族团结的责任和义务做到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

29、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近40年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原因、根本原因。

巨大成就有:①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②港澳回归;③“神舟系列”飞船发射成功;④嫦娥系列发射成功;⑤“辽宁舰”服役等。

原因有: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③坚持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④坚持依法治国;坚持改革开放等。

根本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理,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30、国家社会公认的中国形象:当今世界,中国是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国家之一。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日益提高,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魏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31、公平的意义(或作用):

答:①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需要公平;②有了公平能为每个人的发展提供平等的权利和机会;③有了公平,我们能通过自己的劳动得到自己该得,从而调动人民的积极性;④有了公平,社会才能持续发展等。

32、公平总是相对的,是在比较中产生的。当不公平的事情发生(或有人处事不公),我们该怎么办?

答:①我们应增强权利意识,善于用合法的手段以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②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理性地反思自己的价值观念,客观地对待生活中的“不公平”现象;③崇尚公平、主持公道,要求我们同破坏公平的行为作斗争,对受害者伸出援助之手。

33、基本国策:对外开放、计划生育、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中部崛起战略等。治国方略:依法治国

34、五个制度:社会主义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35、党的形象(应与国际形象区分开):①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形象。②高度负责任的形象。③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形象。

仔细查阅自己是否熟练:

基本国策(4个)发展战略(4个)基本路线(核心及其各自地位)主要矛盾最高理想共同理想总任务根本原因根本原则基本方针(及原则)根本基点五个制度基本方略两个创新基本国情(及三个重要国情)根本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道路三【时事知识】

1、我们必须坚持的五大发展理念是什么?

2、答:五大发展理念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3、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的内在关系是怎样的?

答:五大发展理念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具有内在联系的合体。创新是发展的动能,协调是发展的基调,绿色是发展的底色,开放是发展的大势,共享是发展的目标。3、“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科学内涵与内在联系是什么?

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的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三大战略举措。其

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的发展目标;全面深化改革是进一步推动我国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