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当今时代我们还需要神话吗?》
当今时代我们还需要神话吗?
所谓神话,即是由人民集体口头创作,表现对自然力量的崇拜、斗争及对理想追求的虚构故事。在现今科技的发达已经让人们的物质生活有了极大的提高,藉由对富足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神力的崇拜而诞生的神话似乎已经离我们远去了。但是我们的日子真的从此就不再需要神话了吗?
我认为答案是否定的。尽管存于现世我们要更多地依赖科学的力量。但科学毕竟不是万能的,人类的精神依然需要精神食粮的滋养才能有所建树,否则依赖科学到最后也只会是重复前人的智慧。而这其中的精神食粮,我认为神话也是必不可少的。
列举几个我们所常见的神话吧。女娲造人,体现了崇高的人文精神和母性的光辉,而其补天的壮举更是一种甘于奉献,舍生取义的彰显。精卫填海,则是无惧一切困难,为理想与目标勇敢奋斗的史诗。当然,这些故事中没有一个是真实的,但他们所蕴含的精神则在中国无数先人的身上有所体现。可能他们的这些精神并非由神话而来。但是神话作为民间文化的结晶,却也代表了人民对于这种美好品德的向往,这种全民族的向往也必然会对个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由此我们不难看出,神话不仅仅是古人的想象,更是一种精神上的信仰,一种激励人向上的催化剂。
神话在当今社会依然是需要的,可惜人们并没有充分意识到这一点。道路上,被车撞倒的儿童无人抢救,公园里,倒在路旁的老人无人搀扶;官员收受贿赂屡见不鲜。凡此种种,或许可以评判体制的不
健全,但是更重要的是人心的不健全。精神的提高跟不上时代的进步,最终就会导致在新时代的人们却持有旧时代的思想,有些恐怕还不如旧时代。所以我们最需要的就是教育是素质教育,是精神的教育。这也是为什么我主张当今时代依然需要神话的原因。
神话的需求性是值得被肯定的,但是我们还应该明白该如何利用它。首先,神话并非童话,并非是学龄前儿童读物那样是可以全盘接受的东西。神话中也有旧思想,也有落后于时代的糟粕,所以我主张在有辨别能力之后再理解神话,这样才能做到将神话中的思想与故事本体相剥离,以达到充分吸收思想内容的目的。其次,神话也不是课本,现代社会总有矫枉过正的习气。所以我不希望神话变成课本里的文言文,我希望人们可以自发地去了解。而不是需要有人去逼迫。只有这样才能有最好的学习效果。
当今时代我们依然需要神话来滋养我们的精神。其实不只是神话。我国历史悠久,出过很多经典的文化典籍。这些书籍现在需要被我们重新捡起来,需要我们去重新学习。相信未来的中国一定是充满光明和希望的国度。
篇二:《为什么今天我们还需要鲁迅》主题:为什么今天我们还需要鲁迅
主讲:温儒敏
时间:2012年5月17日晚
主办:北大研究生院“才斋讲堂”
编辑:陈芳
温儒敏,1946年生,籍贯广东紫金。现任北大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大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国家级精品课“中国现代文学”主持人,教育部授予国家级“教学名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文学理论、比较文学和语文教育的研究与教学。主要著作有《新文学现实主义的流变》(1987)、《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1993)、《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合著,1998)、《中国现代当文学专题研究》(合著,2002)、《文学史的视野》(2003)、《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概要》(2005)等。
精彩摘要:
1、鲁迅的地位
鲁迅是有超越性的思想家,尽管去世几十年,但他当年所思考、所焦虑的问题,到今天恐怕还是新鲜的。近百年来,有那么多知识分子,但对中国文化了解最深入的,鲁迅可能是第一人,是鲁迅发现了中国和中国人。中国人还要发现?是要发现的。鲁迅的眼光不一样,他发现了中国和中国人,特别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形成的一些问题、弊病,现在还大量存在于社会中。
鲁迅的出现是个艺术,鲁迅是我们民族精神普遍溃败时的中流砥柱。鲁迅和陀思妥耶夫斯基、克尔凯郭尔、帕斯捷尔纳克、布罗斯基这些思想家,是同一水准的。
把中国的病根看出来了,这是鲁迅的伟大。
2、鲁迅的批判
鲁迅对人性的了解也是最深的,很敏锐,有时候会觉得他批判性太强,说话很难听,甚至有点过,但有一条,读鲁迅能让我们读懂中国,知人论世,了解国情,了解国民。如果保留点历史感,放在特定的语境来讨论,就会发现鲁迅虽然很偏激、很尖锐,但还是有的放矢,而且只有鲁迅这样,才能更一针见血,深入骨子,打到痛处。
鲁迅永远在严厉批评中国传统文化的弊病,他认为中国传统文化里充满了麻木人心的“僵尸的乐观”,他是很反感的。他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不尊重人的,中国文化最大的弊病是对人的压抑,对个性、对生命、对创造力的压抑,所以要猛烈地攻打,要冲破这种传统束缚。
3、中国人的劣根性
鲁迅批判中国人的劣根性,批判中国人的奴性、面子心理、看客心态、马虎作风,中国人麻木、卑怯、自私、狭隘、保守、愚昧。但他的批判是建立在自省和自剖基础上,也不是居高临下,而是带有一种悲悯和无奈。
大多中国人不出声,沉默,中国人共同的疾患久矣,我们司空见惯了,见怪不怪,麻木了,但鲁迅却要真实地说出来。
“中国人的性情是总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个屋子太暗,须在这里开一个窗,大家一定不容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窗了。没有更激烈的主张,他们总连平和的改革也不肯行。”(鲁迅)
“中国有两个时代,一个是力争做奴隶的时代,一个是坐稳了做奴隶的时代。”(鲁迅)以下为演讲实录:
温儒敏:站这里心里有点不安,你们要是听累了觉得没多大意思,悄悄走就是了。今天这个题目,应该请我们中文系的钱理群老师来讲更好,我也想试图讨论一下这个问题。鲁迅不是一个新话题,但我还是想讲讲,觉得说不完的。
鲁迅发现了中国和中国人读鲁迅其实在了解我们自身
鲁迅是有超越性的思想家,尽管去世几十年,但他当年所思考、所焦虑的问题,到今天恐怕还是新鲜的。
现在社会上,包括学术界,对鲁迅、对五四开始有一些批评,一些颠覆,一些否定。鲁迅当然可以批评,问题是批评要有根据,不能因为鲁迅名气大,你批他就出名。
另外一个倾向是完全把鲁迅生活化。鲁迅以前被搞成神话,现在把他拉下来,说鲁迅跟某人差不多,关心的也就是吃饭、穿衣、抽烟,说他跟许广平算不算包二奶。以前确实把鲁迅摆得很高,现在有意识让他回到“人间”。但如果把鲁迅完全当做普通人,他做的也是平常生活里的那些东西,那我们就不需要鲁迅了。
我选这个题目,有一定的针对性,也是回应上面这些问题,我们今天还需不需要鲁迅?也希望在座的,多少读一点鲁迅,了解一下鲁迅,系统读一些鲁迅的东西。为什么?我是这样看的,近百年来,有那么多知识分子,但对中国文化了解最深入的,鲁迅可能是第一人,
是鲁迅发现了中国和中国人。中国人还要发现?是要发现的。鲁迅的眼光不一样,他发现了中国和中国人,特别是我们传统文化中形成的一些问题、弊病,现在还大量存在于社会中,所以鲁迅的眼光、鲁迅的精神是没有过时的。
读鲁迅,是为了了解我们自身,了解我们这个民族,了解我们的文化,了解中国人。鲁迅有一个特点,他的文章并不是知识层面的,而是带有自己痛彻的感触,从生命的体验中总结出来的,读鲁迅可以带给你真正的文化体验。
鲁迅对人性的了解也是最深的,很敏锐,有时候会觉得他批判性太强,说话很难听,甚至有点过,但有一条,读鲁迅能让我们读懂中国,知人论世,了解国情,了解国民。
当然,作为一个作家,鲁迅也并不是完美的。鲁迅的过去,对他来说可能是一个利器,在心理学家看来,不一定是很健康的,鲁迅的心理特征有时候不见得好,可以说鲁迅很悲观,对很多事也很悲观,有时甚至绝望,在某些问题上他多少还过于敏感、多疑,有点“病态”。作为一个文艺家、一个哲学家,最高顶端的那个人往往会带一点“病态”,他跟普通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所以也可以说他是有些“病态”的。之所以这样,他在文学上才能够发酵,才能够做出精品。
所以鲁迅现在成为我们的重要遗产,而且弥漫在我们的现实生活,成为中国人精神和知识结构的一部分,我们小学就开始读鲁迅的作品,我们应该珍惜鲁迅思考的方式,鲁迅的智慧,以及写作中对语言应用的灵活、辩证、锐利。40多年前,我刚上五年级,一个老乡跟我说,你读鲁迅就学会写文章了,确实是这样。但学习鲁迅会碰到一些障碍,今天我就讨论这些障碍。
怎么看鲁迅批判传统的偏激鲁迅造成中国文化的断裂?
第一个问题,怎么看鲁迅批判传统的偏激?
现在我们感到精神滑坡,学术界有一部分人,开始找原因,就找到“五四”,认为“五四”有非常大的缺陷,造成了中国文化的断裂。而鲁迅他们这一代人在反传统上的偏激,也是造成中国文化断裂的一个原因,所以导致今天精神滑坡、信仰失落。他们认为中国有两个“断裂”:五四断裂了,接着文化大革命“断裂”了。
现实生活中道德的滑坡,是不是可以简单归咎为“五四”时期造成的“断裂”?这是值得探讨的。中国一百年来的文化转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课题,不能那么简单化,一定要有充分的历史感。{我现在需要}.{我现在需要}.
首先,我们说鲁迅是不是偏激?我认为确实是偏激的,他有时候就是要走偏锋,把话说得很死,非常绝对,到头了。鲁迅对中国文化的批评是非常厉害的,断然的态度,简直要推倒一切,不容商量。我们看他很有名的一句话,也经常被人所引用的,“无论是古是今,是人是鬼,是《三坟》《五典》,百宋千元,天球河图,金人玉佛,祖传丸散,秘制膏丹,全都踏倒他”(《华盖集·忽然想到(五至六)》),他说中国传统文化那种复杂的形态,全部踏倒他。这样的语言,如果抽出这么一句来看,肯定认为鲁迅是非常偏激的,对传统文化怎么能够这样呢?
又譬如鲁迅最受人非议的是1925年,他给青年开书单的时候,说到这么一段话,“我看中国书时,总觉得就沉静下去,与人生离开;读外国书——除了印度——时时就与人生接触,想做点事。中国书虽有劝人入世的话,也多是僵尸的乐观;外国书即使是颓废与厌世的,但却是活人的颓废与厌世,所以主张少看或不看中国书,多看外国书。”这句话遭到很多非议,“不看中国书、多看外国书”,这句话偏激不偏激?非常偏激。
结果鲁迅就被人抓到了,这个问题提出来,鲁迅说这些偏激话语的时候,写这些偏激文章的时候,语境是什么?他是在什么历史条件下说这句话的?他的批判所指是什么,这也是需要考虑的。
我们不能否认鲁迅对传统的批判是激进的,而且鲁迅的思维跟通常人思维有很大不同,他往往有逆反的心理,大家都这样看,他偏那样看,他容易使人惊愕,所以不习惯,但又觉得是一种提醒,别开生面。鲁迅的文章都带有这样有意的逆反,他采取不合作的精神,这大概就是鲁迅的思维方式和话语方式。如果保留点历史感,放在特定的语境来讨论,就会发现鲁迅虽然很偏激、很尖锐,但还是有的放矢,而且只有鲁迅这样,才能更一针见血,深入骨子,打到痛处。所以我们读鲁迅,应该放到历史语境下,同时不要把鲁迅看成是在做国学论证,他在写杂文,是表达自己的感受,一种整体的认识。
我们现在这些颠覆鲁迅的人,往往用摘记法摘一些句子,抽掉历史感,不考虑语境,也不考虑鲁迅为什么采取一种逆反的思维,就抓到一些偏锋的话,把鲁迅看做一个非常不负责任、非常损、非常苛刻的老头,这并不是一个真实的鲁迅。
现在这些年,我们开始强调传统,认为鲁迅、“五四”造成了文化的断裂,说他们激进,搞“文化决定论”,因此中国这一百年这么坎坷。这种看法是不对的,你不能把文化大革命算到胡适、鲁迅那一代人身上。我们现在很多事都是“事后诸葛亮”,用后设的观念去想象历史、剪裁历史,这样是不公平的。
那些把鲁迅说成是对文化传统的虚无主义和偏执狂,常引用的一句话就是鲁迅曾经说过“不要读中国书”。鲁迅为什么要这样说?为什么人家请他写书单,他就说了这么偏激的话呢?那是1925年,“五四”已经过去了,但“尊孔读经”回潮的现象非常厉害,当时是代表守旧的一种观念。鲁迅对当时复古的思潮是不以为然的,所以他不开那个书单,要冲破这种限制,要青年得到思想解放,所以针锋相对地提出“你们不要看中国书,要多看外国书。”这是一个历史背景,他是有针对性的,认为中国当时不是搞国学的时候,而是应该怎么开放,打破思想僵局,让中国文化走进一个相对开放的状态。
另外鲁迅的这篇文章,并不是国学论文,是杂文,他是谈自己的感觉,鲁迅指的中国书、外国书,是有象征意义的。鲁迅是读了太多旧书的人,那是他一种整体的感受。鲁迅永远在严厉批评中国传统文化的弊病,他认为中国传统文化里充满了这种麻木人心的“僵尸的乐观”,他是很反感的。这是他作为一个作家的整体感觉。他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不尊重人的,缺少活力的。我认为鲁迅的观点大致不差,我们传统文化里有非常优秀的一部分,但也有它的弊病,有不适应当代人的。
鲁迅为什么反感那些做法?那时传统还没有打破,现在我们不太感觉到中国传统那种束缚,现在每个人都是“事后诸葛亮”。当传统作为一个整体,尚未被打破,它阻碍着社会的进步,所以鲁迅要冲破这个“铁屋子”,他认为当时中国是很闷的,就像一个用铁做的、没有窗户的屋子,里边的人都在闷头大睡,他要冲破这个禁锢,所以鲁迅只好采取断然的态度,大声的呐喊,甚至是矫枉过正。
鲁迅把所谓的中国书、中国文化作为一个整体来批判,他对传统文化的封建性、落后性,批判得非常厉害,不留余地,要提醒人们不要把“五四”当落锤点,马上走回头路。这样来看,鲁迅全盘否定传统是有历史理由的。事实上鲁迅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体验是非常深的,他说自己是从旧日里出来的,叫反戈一击。现在的我们基本上没读多少传统的书,感觉是不一样的。
鲁迅认为中国文化最大的弊病是对人的压抑,对个性、对生命、对创造力的压抑,所以要猛烈地攻打,要冲破这种传统束缚。从这个含义来理解鲁迅对传统的批判,他这种偏激,就会有一定的理解了。鲁迅确实是偏激的,他自己也不否认这一点,他就是要通过这个偏激矫枉过正,来激活思想,来引导当时的解放。鲁迅太了解中国了,太了解中国人了,他总是用很形象的语言来形容中国,比如这段话“中国人的性情是总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个屋子太暗,须在这里开一个窗,大家一定不容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
篇三:《现在的我应该怎么办?》现在的我应该怎么办?
我和他相识在2013年4月10日,从我们真正交往的那一天开始,我们彼此都感觉找到了这辈子要找的人。我(27岁)在葫芦岛,他(29岁)在鞍山(他家是葫芦岛),由于两地,我们工作都比较忙,所以见面的时候太少了,就只能靠电话和**联系,我也比较信任他,也挺支持他的工作的,所以什么都很放心,每天也都是很和谐,很温馨,我也沉浸在幸福当中。
之前也有提到见父母的事情,年龄都在这了,他说过八月份要带我见父母的,我也很高兴,因为他家里也挺着急的,我的照片家里看了还都满意。他是一个工作狂,是一个什么事情可以藏的很深的那种人,有的时候让自己真的琢磨不透,但是单纯的我也就只能看看他表面了,深层次的也没有办法了解太多,只想他在不久回来了,我们经常在一起了,应该就好了。所以我一直在等他,每天也都在盼着他。我们相处的98天里都是非常开心的,可是在第99天开始变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让我自己都不相信!
在一个朋友的提醒下,说最近这两个月,你们是不是没有以前那么联系密切了,他不会有什么动作了,你还傻傻的等呢,我心想是有点问题(因为我工作也忙就没有考虑态多),后来我就通过**系统查到,他6月份与一个葫芦岛的女孩有开房记录只有一次,我不知道是什么情况,于是当时很生气就打电话问了,他没有承认,还狡辩说是不是用他的会员卡做的登记,说自己没有回来过。
但后来我把具体的说了,他自己说爱怎么想就怎么想,爱怎么说就怎么说,他就生气了说我不信任他,他在心里挺介意的(当时我就想没有事也不怕人查啊),他说查第一次就又可能查第二次,从那天开始我们便不那么好了,我也自己在生气,但是后来我服软了,我觉得我可以原谅他一次,到后来我就去鞍山找他了,他也来见我了,可是没有以前那么热情了,挺烦的,我问他为什么,他选择的是不说,说他心里压力太大了,也没有什么结果。
他让我别再逼他再问这个事情了,后来我就想分手吧,可当我去想把分手信给他的时候,
到工作的地方,发现他人不在,同事说他因为公司的事情给别人打起来了,现在在医院呢满身是血,这个时候我心这个急啊,放下一切就去医院找他了,这样照顾他两天两夜,他也把我介绍给他的同事们说我是嫂子,我也答应了,本来我们的关系有进一步加强了,可在我回来的头一天晚上我在医院问他,我们究竟怎么办啊,是好好处还是?如果想跟我处,你就不能再跟别的女孩子有来往了,你有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但是不能这么发泄。
结果他又生气了,说你能不能选择时机在说啊,现在合适吗?结果他又不出声了,自己给那里叹气,等到第二天早上我继续问他,他说我就纳闷了,难道我的身体比你要的结果还重要吗?我说不好意思,我的确不应该在这个时候再问你,结果下午我就返回了,直到现在他没有给我打一个电话,都是我在问他好不好,他电话也接,就是多余的话没有了,我心里很不是滋味,我不知道我自己哪里错了,我也不知道怎么跟他再讲了,我现在一提到这个事情,他就说等养好了病在说这个事情,他是没有想清楚,还是让我说分手啊,我现在挺纠结的。{我现在需要}.
(补充:在我照顾他的时候,我发现他手机里有他跟另外一个女孩子的暧昧信息,但是我并没有表现出来,他也不知道我看过他手机,但凭感觉这个女孩跟他开房的那个女孩不是一个人,我想现在他这样是不是在我和她之间在做选择,我是不是应该给他更多的时间,我自己认为,如果好好的,这些我都可以包容他,因为他的确是一个很优秀的人!)
现在的我是不是应该更冷静一下,不能再跟他联系了,等他想通了会跟我联系!(他太倔强了,我也拿他没办法)
尽管我知道他做的也不对,但是如果能再一起我还会继续做和好的努力。
情感专家分析:
其实吧,现在都什么社会了,你应该能够理解男人压力大的很的,偶尔犯错误的话应该原谅的,经常犯得话就不能原谅了。还有你根本就不应该去查他的,男人最讨厌别人查他了,关系再好你这都是不信任的表现。现在你就暂时给他段时间冷静下吧,想好了自然会联系你的!你也别多想了,都好好的。
篇四:《今天我们为什么需要鲁迅》温儒敏
为什么今天我们还需要鲁迅
主题:为什么今天我们还需要鲁迅
主讲:温儒敏
时间:2012年5月17日晚
主办:北大研究生院“才斋讲堂”
编辑:陈芳
温儒敏,1946年生,籍贯广东紫金。现任北大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大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国家级精品课“中国现代文学”主持人,教育部授予国家级“教学名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文学理论、比较文学和语文教育的研究与教学。主要著作有《新文学现实主义的流变》(1987)、《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1993)、《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合著,1998)、《中国现代当文学专题研究》(合著,2002)、《文学史的视野》(2003)、《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概要》(2005)等。
精彩摘要:
1、鲁迅的地位
鲁迅是有超越性的思想家,尽管去世几十年,但他当年所思考、所焦虑的问题,到今天恐怕还是新鲜的。近百年来,有那么多知识分子,但对中国文化了解最深入的,鲁迅可能是第一人,是鲁迅发现了中国和中国人。中国人还要发现?是要发现的。鲁迅的眼光不一样,他发现了中国和中国人,特别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形成的一些问题、弊病,现在还大量存在于社会中。
鲁迅的出现是个艺术,鲁迅是我们民族精神普遍溃败时的中流砥柱。鲁迅和陀思妥耶夫斯基、克尔凯郭尔、帕斯捷尔纳克、布罗斯基这些思想家,是同一水准的。
把中国的病根看出来了,这是鲁迅的伟大。
2、鲁迅的批判
鲁迅对人性的了解也是最深的,很敏锐,有时候会觉得他批判性太强,说话很难听,甚
至有点过,但有一条,读鲁迅能让我们读懂中国,知人论世,了解国情,了解国民。如果保留点历史感,放在特定的语境来讨论,就会发现鲁迅虽然很偏激、很尖锐,但还是有的放矢,而且只有鲁迅这样,才能更一针见血,深入骨子,打到痛处。
鲁迅永远在严厉批评中国传统文化的弊病,他认为中国传统文化里充满了麻木人心的“僵尸的乐观”,他是很反感的。他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不尊重人的,中国文化最大的弊病是对人的压抑,对个性、对生命、对创造力的压抑,所以要猛烈地攻打,要冲破这种传统束缚。
3、中国人的劣根性
鲁迅批判中国人的劣根性,批判中国人的奴性、面子心理、看客心态、马虎作风,中国人麻木、卑怯、自私、狭隘、保守、愚昧。但他的批判是建立在自省和自剖基础上,也不是居高临下,而是带有一种悲悯和无奈。
大多中国人不出声,沉默,中国人共同的疾患久矣,我们司空见惯了,见怪不怪,麻木了,但鲁迅却要真实地说出来。
“中国人的性情是总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个屋子太暗,须在这里开一个窗,大家一定不容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窗了。没有更激烈的主张,他们总连平和的改革也不肯行。”(鲁迅)
“中国有两个时代,一个是力争做奴隶的时代,一个是坐稳了做奴隶的时代。”(鲁迅)以下为演讲实录:
温儒敏:站这里心里有点不安,你们要是听累了觉得没多大意思,悄悄走就是了。今天这个题目,应该请我们中文系的钱理群老师来讲更好,我也想试图讨论一下这个问题。鲁迅不是一个新话题,但我还是想讲讲,觉得说不完的。{我现在需要}.
鲁迅发现了中国和中国人读鲁迅其实在了解我们自身
鲁迅是有超越性的思想家,尽管去世几十年,但他当年所思考、所焦虑的问题,到今天恐怕还是新鲜的。
现在社会上,包括学术界,对鲁迅、对五四开始有一些批评,一些颠覆,一些否定。鲁迅当然可以批评,问题是批评要有根据,不能因为鲁迅名气大,你批他就出名。
另外一个倾向是完全把鲁迅生活化。鲁迅以前被搞成神话,现在把他拉下来,说鲁迅跟某人差不多,关心的也就是吃饭、穿衣、抽烟,说他跟许广平算不算包二奶。以前确实把鲁迅摆得很高,现在有意识让他回到“人间”。但如果把鲁迅完全当做普通人,他做的也是平常生活里的那些东西,那我们就不需要鲁迅了。
我选这个题目,有一定的针对性,也是回应上面这些问题,我们今天还需不需要鲁迅?也希望在座的,多少读一点鲁迅,了解一下鲁迅,系统读一些鲁迅的东西。为什么?我是这样看的,近百年来,有那么多知识分子,但对中国文化了解最深入的,鲁迅可能是第一人,是鲁迅发现了中国和中国人。中国人还要发现?是要发现的。鲁迅的眼光不一样,他发现了中国和中国人,特别是我们传统文化中形成的一些问题、弊病,现在还大量存在于社会中,所以鲁迅的眼光、鲁迅的精神是没有过时的。
读鲁迅,是为了了解我们自身,了解我们这个民族,了解我们的文化,了解中国人。鲁迅有一个特点,他的文章并不是知识层面的,而是带有自己痛彻的感触,从生命的体验中总结出来的,读鲁迅可以带给你真正的文化体验。
鲁迅对人性的了解也是最深的,很敏锐,有时候会觉得他批判性太强,说话很难听,甚至有点过,但有一条,读鲁迅能让我们读懂中国,知人论世,了解国情,了解国民。
当然,作为一个作家,鲁迅也并不是完美的。鲁迅的过去,对他来说可能是一个利器,在心理学家看来,不一定是很健康的,鲁迅的心理特征有时候不见得好,可以说鲁迅很悲观,对很多事也很悲观,有时甚至绝望,在某些问题上他多少还过于敏感、多疑,有点“病态”。作为一个文艺家、一个哲学家,最高顶端的那个人往往会带一点“病态”,他跟普通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所以也可以说他是有些“病态”的。之所以这样,他在文学上才能够发酵,才能够做出精品。
所以鲁迅现在成为我们的重要遗产,而且弥漫在我们的现实生活,成为中国人精神和知识结构的一部分,我们小学就开始读鲁迅的作品,我们应该珍惜鲁迅思考的方式,鲁迅的智慧,以及写作中对语言应用的灵活、辩证、锐利。40多年前,我刚上五年级,一个老乡跟我说,你读鲁迅就学会写文章了,确实是这样。但学习鲁迅会碰到一些障碍,今天我就讨论这些障碍。
2怎么看鲁迅批判传统的偏激鲁迅造成中国文化的断裂?
第一个问题,怎么看鲁迅批判传统的偏激?
现在我们感到精神滑坡,学术界有一部分人,开始找原因,就找到“五四”,认为“五四”有非常大的缺陷,造成了中国文化的断裂。而鲁迅他们这一代人在反传统上的偏激,也
是造成中国文化断裂的一个原因,所以导致今天精神滑坡、信仰失落。他们认为中国有两个“断裂”:五四断裂了,接着文化大革命“断裂”了。
现实生活中道德的滑坡,是不是可以简单归咎为“五四”时期造成的“断裂”?这是值得探讨的。中国一百年来的文化转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课题,不能那么简单化,一定要有充分的历史感。
首先,我们说鲁迅是不是偏激?我认为确实是偏激的,他有时候就是要走偏锋,把话说得很死,非常绝对,到头了。鲁迅对中国文化的批评是非常厉害的,断然的态度,简直要推倒一切,不容商量。我们看他很有名的一句话,也经常被人所引用的,“无论是古是今,是人是鬼,是《三坟五典》,百宋千元,天球河图,金人玉佛,祖传丸散,秘制膏丹,全都踏倒他”(《华盖集·忽然想到(五至六)》),他说中国传统文化那种复杂的形态,全部踏倒他。这样的语言,如果抽出这么一句来看,肯定认为鲁迅是非常偏激的,对传统文化怎么能够这样呢?
又譬如鲁迅最受人非议的是1925年,他给青年开书单的时候,说到这么一段话,“我看中国书时,总觉得就沉静下去,与人生离开;读外国书——除了印度——时就与人生接触,想做点事。中国书虽有劝人入世的话,也多是僵尸的乐观;外国书即使是颓废与厌世的,但却是活人的颓废与厌世,所以主张少看或不看中国书,多看外国书。”这句话遭到很多非议,“不看中国书、多看外国书”,这句话偏激不偏激?非常偏激。
结果鲁迅就被人抓到了,这个问题提出来,鲁迅说这些偏激话语的时候,写这些偏激文章的时候,语境是什么?他是在什么历史条件下说这句话的?他的批判所指是什么,这也是需要考虑的。{我现在需要}.
我们不能否认鲁迅对传统的批判是激进的,而且鲁迅的思维跟通常人思维有很大不同,他往往有逆反的心理,大家都这样看,他偏那样看,他容易使人惊愕,所以不习惯,但又觉得是一种提醒,别开生面。鲁迅的文章都带有这样有意的逆反,他采取不合作的精神,这大概就是鲁迅的思维方式和话语方式。如果保留点历史感,放在特定的语境来讨论,就会发现鲁迅虽然很偏激、很尖锐,但还是有的放矢,而且只有鲁迅这样,才能更一针见血,深入骨子,打到痛处。所以我们读鲁迅,应该放到历史语境下,同时不要把鲁迅看成是在做国学论证,他在写杂文,是表达自己的感受,一种整体的认识。
我们现在这些颠覆鲁迅的人,往往用摘记法摘一些句子,抽掉历史感,不考虑语境,也不考虑鲁迅为什么采取一种逆反的思维,就抓到一些偏锋的话,把鲁迅看做一个非常不负责任、非常损、非常苛刻的老头,这并不是一个真实的鲁迅。
现在这些年,我们开始强调传统,认为鲁迅、“五四”造成了文化的断裂,说他们激进,
篇五:《我们还需不需要信仰》我们还需不需要信仰?
在当下的中国讨论信仰不是一件时髦的事。已过不惑之年的中国人几乎百分之百的有过信仰,但他们在为信仰付出热情和劳作之后,发现自己被迫面对失落和荒谬,于是便把信仰当作骗人的符咒抛弃了。拜物时代的到来加快了信仰在人们心中的缺席,以至于你现在同某个中国人谈论信仰时,他很可能以一种只有在注视恐龙和白痴时才会有的目光注视你。没有信仰成了神经正常的标志,而有信仰则被当作某种精神上的疾病。用一句时髦的话说,我们现在处于“后信仰时代”。
如果你追问这些人放弃信仰的理由时,他们会说“信仰意味着把一生交给渴望而不可及的空洞理想,而我只需要一系列实在的目标。”这的确是大部分人拒斥信仰的深层逻辑,但这种逻辑从根本上说是完全错误的:人的每个具体行动都会有自己的目标,否则,行动就是完全盲目的,因此人的行动必然涌现为一个无限递升的目标系列,而这个目标系列的终端就是那个可望而不可及的存在。打个比方说,如果我只有登上山顶这个具体目标,而不去想象这个目标的目标是什么,那么,登上山顶就是一个没有实在意义的举动。进而言之,由于我没有思考登上山顶以后的事,我就不可能用高于这个山顶的目光来审视它,这意味着我把命运交给一个我无力把握的事物,很有可能在登上山顶之后面临荒谬和毁灭(例如,这个山顶恰好是一个即将爆发的火
山口)。因此,不设定具体目标以外的目标,就像我奔向某处而不管它是不是深渊一样荒谬。所以,只有人的行动为某种可望而不可及的目标所引导时,才能从最高的高处即最远的远方看问题,并因此保证在抵达某个具体的木时不陷入荒谬和毁灭之中。由此,我们面对一个从表面上看似乎悖理的结论:只有在被可望而不可及的目标所引导的行动才是真正踏实的。
这个在最高的高处存在的目标就是信仰的对象。“信—仰”这个词在汉语中同时意味着信任和仰视。也就是说,那真正值得我们信任的存在中最需要我们仰视者一定存在于最高的高处。人在仰视最高的高处时虽然仍然站在大地之上,但可以通过目光抵达最高的高处,并因而在思想上拥有最高的高度。这种拥有赋予人的并与人的尊严相称的广阔视野,使人们可以在这个视野所及的范围内最大限度的实现人的自由。所以,真正的信仰是自由的同义语。自由是一种超越处境的能力,而人只有在拥有最高的高处即最远的远方时,才能充分超越自身的处境,因此。最高级位的自由只有通过信仰才能获得。信—仰之所以能够实现人的自由,是因为它不仅仅是一种观点,更是一系列具体的行动:他逐经实现着人的目标系列,不断使人抵达更高的高处—最高的高处永远高于人可以触及的高度。但人在信仰它时向上生长。信仰的功能就是使人成为大我,大我就是顶天立地的人,他既踏实的生存于大地之上,又通过信仰拥有最高的高度。顶天和立地本质上是同一种姿态:顶天意味着可以通过最广阔的视野来审视人的目标系列,确定正在实现的目标是否具有落到实处的意义,从而使人更加踏
实地站立于大地之上。人这个词在汉语中本身就是一个顶天立地的形象,在最原始的语言中意味着信仰。信仰、人、顶天立地这些词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信仰使人顶天立地,而顶天立地是人最根本的生存姿态。因此,信仰就是人的同义语。
一个人无论多么高大,他所能达到的高度都是有限的。所以,如果我们以个人为信仰对象,那么,就必然使自己屈从于高度有限的存在,丧身投身于真正信仰的能力。金钱在商业社会中似乎具有无所不能的魔力,但是它的数量和功能都是有限的。因此,如果将金钱当作信仰的对象,其结果只能是使人成为某种有限存在的狭隘关系的奴隶。伪信仰使人无力想象超越某个高度之上的高度,不能从超越这个高度的观点看问题,将人囚禁于透明的牢狱之中。几乎所有拒斥信仰的中国人都是上了“伪信仰”的当之后,把帐算在了信仰的身上。所以,他们拒斥信仰的理由是荒谬的。
他们所谓的信仰仅仅是个自以为是的姿态,虽然他们与那些从来不仰视和信任过什么的人有太多的区别,但我们仍然有充分的理由将他们归入没有信仰的人群中。没有信仰的人最根本的特征是:无力或不愿意想象超越某个高度的高度,不具有真正仰视的能力,因而只有平视和俯视两个视角,并且由于长久的平视和俯视而最终成为平面人或走向堕落。尽管他们也有自己有限的目标系列,但是由于不具有超越这些有限目标之上的目标,因此,他们确定和实现这些目标的行动归根结底是盲目的。没有信仰的人是没有方向的人。确定方向能力的丧失使他们最终只能以他人的方向为方向。所以,没有信仰的人无
论从表面上看多么独立和洒脱(比如说宣称“我什么不信”),实质上却除了追随他人外别无选择。由于没有超越的视角审视自己所追随的他人,没有信仰的人在这种追随中总是无力把握自己的命运。他们只能或者无条件地成为实现他人意志的纯粹工具,或者成为一切由他人代庖的寄生存在,或者成为见风使舵的投机分子和随波逐流的宿命论者。这些活法的共同之处是:把自己的未来交给他人,放弃仰视的权利,只将日益短浅的目光投射在更近的近处。所有没有信仰的人都是心理学意义上的“驼背患者”,他们生活在没有天空的地球表面,世界对于他们来说正缩小为一具无形的棺木。拒斥信仰的人不但与自由、希望、顶天立地的这些尊贵的词汇无缘,而且从根本的意义上说已经死去。
真正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