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年轻人为何不愤怒》
年轻人为何不愤怒
2008-12-1412:55:18归档在艺术批评|浏览1454次|评论0条
年轻人为何不愤怒
――有理不在人多或人少
程美信
《美术焦点》在上半年刊载了“请鲁虹回应”的专栏,大部分文章是转自网上对鲁虹的一些文章和观点的批评,其中不乏难听字眼和不规范的地方。为此,鲁虹在网上偶尔予以豆腐块文字回应,并指责批评者缺乏准确针对性、学术水平和专业资格。这显然是一种中国式的傲慢,尤为他那篇《从“批林批孔运动”说开去》文字,把所有人大而概之的比作文革“红卫兵”,结果招来更多的批评或谩骂。《美术焦点》随后刊出《请鲁虹回应:面对四面八方的批评》系列文章。
我始终都认为:《美术焦点》批评鲁虹的文章都不成问题,尽管有不合学术规范之处,整体上是“观点之争”,唯独那张丑态照片不适合刊登在学术专栏之中。主编王南溟对此不以为然,更无歉意,这同是“中国式傲慢”。鲁虹抛出《回答骂骂咧咧的王南溟——兼谈反对“讼棍批评”》的激烈反应,有“做你初一,我做十五”的味道,这篇文章的恶劣影响已远远超过了那张照片。随后《美术焦点》因人举办被没收,不论举报人是谁,它给批评界带来了深远的负面影响。作为一名知识分子或批评家,有义务捍卫言论自由环境,否则不配称之为学者。
今年“评论家年会”把此事再次提起,有点“余兴未尽”的味道。鲁虹以“学术规范”为由,说:“最近发生了一些情况,中央美院老师都说像这样的情况绝对不会出现在央美,这是中央美院的老师讲的,我觉得这里面有一个学术的问题,也有一个道德的问题,当然我前面谈学术问题。道德问题,有些人如果纯粹借批评整人出名,我觉得涉及到伦理道德上的问题了。我觉得我们应该对这种情况进行抵制。”很显然,这里的“最近发生了一些情况”是指《美术焦点》批评他的系列文章(鲁虹后改称“有人说像这样的情况绝对不会出现在央美与国美”。在此,我就相信有央美老师对鲁虹这么说,问题是那些批评鲁虹的文章没有问题,基本是观点之争,即使有不当语言也没有上升到“语言暴力”的程度。相比之下,鲁虹的《回答骂骂咧咧的王南溟——兼谈反对“讼棍批评”》则显得恶语十足。不论鲁虹与王南溟从前有什么样过节,或王南溟如何的“不得人心”,他所开设《请鲁虹回应》的专栏是完全适当的(照片问题是例外)。常言道:“有理不在人多”,一个人来批评鲁虹的学术观点和一百个人来批评都是一样的。最重要的是,那些批评鲁虹的人不像鲁虹所说的“川美”人士。段君在“批评家年会”上也澄清了这一点。凡事置于一个公共平台上,那必须经得起批评,作为一名批评家的言论观点更为如此,不必去担心别人批评成了名。
鲁虹以抬高央美和国美,达到贬低川美之举是不可取的。中国大学在制度与教学上的确普遍有问题,美院自然不能独善其身。川美在许多方面绝不在央美、国美之下,尤其川美毕业的年轻人,更是朝气蓬勃,成为中国美术界最不可忽视的新鲜血液。另外,鲁虹大谈“学术规范”之伦理道德,就《回答骂骂咧咧的王南溟——兼谈反对“讼棍批评”》一文而言,它是美术批评界难得一见的“绝骂”,比起《美术焦点》那张照片来,恐怕有过之而无不及。鲁虹在批评家年会上又说:“另外,扩大招生以来,研究生里面有很多没有美术背景的学生,很多人是学中文、英文的转过来学美术,缺乏对美术作品的感受能力和阅读能力,在这方面他们应该有所加强,不能够简单地看一下其他学科的书就把其他学科的书拿来对当代美术进行评判,然后得出一个荒唐的结论对整个当代艺术是批判的,得出新闻就是美术的荒唐结论”。
不错,中国高校在师资、设施、需求的不足之情况下,肆无忌惮的扩大招生招和贩卖文凭是个严重错误。这个问题不限于美院,更不限于川美。不管美院有没有培养出合格的理论人才,即使业余人士对鲁虹发表不同意见和批评,也是极为正常的。作为学者,起码能够包容不同意见或外行之见,所谓“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尊重你的发言权利”,不要面对诸多批评声便说人家“没有资格”、“业余”、“红卫兵”等等。值得对话就对话,观点不同可各持己见。这一点,孙振华最为过火,居然以《人鼠之间》一文,进行指桑骂槐,把“美术史论”毕业生的增长视为“鼠满为患,相互为食,撕咬吞噬”。事实上,美术史理人口虽在扩招后多了起来,可真做美术批评的年轻人却寥寥无几,美术批评人才的青黄不接,很大程度上跟老江湖们的专制独断不脱干系,他们稍微发出点声音便成了“老鼠”、“红卫兵”、“人身攻击”、“学术暴力”、“没有头脑”、“没有感受能力和阅读能力”。
陈默在“批评家年会”上指出:“关于批评与人身攻击、学术暴力。因为这个问题今天我注意到鲁虹先生、杨小彦先生、王小箭先生、陈孝信先生的发言里面都涉及到了,但是好象大家都在回避一些比较直接的东西,我在这里就要提一下疑问,就在今年的“五一二”大地震之前那一期的《美术焦点》杂志,那本杂志翻开以后我以为时光倒流回到了文革,整个一本杂志充满了大批判的味道,冲着一个批评家进行前所未有的攻击,如果还有一点老的那就是九十年代王仲编的《美术》杂志搞过,围攻过好几位学者。”
我倒希望陈默具体指出《美术焦点》批评鲁虹的系列文章中,那些像“文革”,那些算是“大批评”。一位批评家的观点引起众人的批评,本是极为正常的现象,有谁规定学术批评必须是“一对一”。还是那局话:“有理不在人多或人少”。如今的时代,不是文革可比较的,何况网络赋予人们更多发表见解的机会,《请鲁虹回应》系列文章就是网络带来的产物,〈美术焦点〉仅是将它们集中在一起而已。其次,从法理上说,语言只有“诽谤”,绝对达不到所谓“攻击”之实质目的,在量刑上也是天壤之别。陈默的思维和语式才是名副其实的文革遗风,动不动指责别人“攻击伟大领袖XXX”,正如现在官方也习惯把一些社会批评声说成是“攻击政府”、“攻击国家领导人”。众所周知,“攻击”在法理上是指行为与肢体的实际接触,而非语言上的、精神层面的,它充其量也只能达到名誉上诽谤和人格的侮辱。此外,水天中与王仲的事件和鲁虹与《美术焦点》事件是完全不同的,除非陈默没有真看过那些文章,包括鲁虹的“恶语”文章在内。
陈默又接着发挥想象的说:“我想说的是在这个问题上为什么年轻人会集体、无意识地产生共同的结论,支持或者反对当然肯定都是反对,这种反对是不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我还想提问的是这么整齐划一地有点像运动的活动,是年轻人自己做的吗?你们的头脑、思考在哪里?有没有背后的黑手?我们今天做批评,从上午到下午大家说了很多关于批评建构的问题,这个问题就发生在今天,而且我们还有受害者也在现场”。前面已说过,那些文章大都在网上发过的文章,陈默的“整齐划一”和“有点像运动”更是无稽之谈,他还怀疑年轻人是被“黑手”操纵。尽管《美术焦点》刊登鲁虹的丑态照片是不合学术规范,但那些多文章作者是无须为此承担责任,更不存在诽谤或所谓的“攻击”。相反,不仅王南溟却遭受了“离婚”、“孩子”、“奶粉”、“幼儿园”、“心理”、“相貌”、“猥亵”等隐私和恶语之相加,以致《美术焦点》还被没收一期,所有文章的作者都成了“没有头脑”年轻人。
为此,我不得不说:面对任何谩骂和诽谤,你可置于不理,也可动用法律赋予你的权利,但谩骂与诽谤永远都不构成“人身攻击”罪名,除非强权者“欲加之罪”;面对年轻人与业余者,你可以傲慢得不屑一顾,或慷慨赐教或据理力争,但你无法剥夺他人发表意见的权利,更没有必要将一切反对
声视为“文革”、“造反派”、“红卫兵”之类。一个批评家害怕反对声,正如骑手害怕烈马一样遗憾。最后,希望美术界青年应该勇敢地站起来,挑战一切江湖权威,否则莫怪他们说你们没有“头脑”。
篇二:《语文易错题》“栉风沐雨[zhìfēngmùyǔ],薪火相传;筚路蓝缕[bìlùlánlǚ],玉汝于成。”的意思是,人的一生中要不断经历风雨,从父辈和师父那里继承家业和技艺,并将他发扬光大。只有经过艰辛的创业和顽强的拼搏,世道才会成全你,完成自己的意愿和梦想。栉风沐雨,是指经历风雨,当然这里是说人生道路上的风雨坎坷,是一种比喻。薪火相传,指技艺上的承传。筚路蓝缕,形容立业的辛苦,不管是创业好还是守业好,都是很辛苦的。玉汝于成,是指上天会成全你的,就是说满足你的意愿,帮你达成梦想。
■附录——常考易错成语表
1.良莠不齐:好人坏人都有,混杂在一起。
2.汗牛充栋:书很多,运输时使牛累得出汗,存放时可堆至屋顶。
3.三令五申:再三地命令与告诫。
(2)“三令五申”已含有强调的意思,不能再用作“三令五申地强调”,否则便出现语义重复。
4.出类拔萃:形容人的品德、才能超出同类之上。
5.一文不名:名,占有。指一个钱都没有。形容非常贫困。
6.一蹴而就[yīcùãrjiù]:踏一步就成功。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
7.文不加点:文章一气呵成,无须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不假思索。
8.目无全牛:眼中没有完整的牛,只有牛的筋骨结构。比喻技术娴熟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
9.巧夺天工: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生成的。形容技艺十分高超。
10.无可非议:没有什么可以批评、指责的。
11.刮目相看:用新的眼光来看待。
12.同日而语:同等看待,相提并论。主要是指同一事物不同时间的比较。
13.未雨绸缪:天还没下雨的时候,就修补好门窗。形容事先做准备。
14.侃侃而谈: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话。
15.处心积虑:指存心已久,费尽心机。也指千方百计地谋算。
词,“绞尽脑汁”、“千方百计”为中性词。
16.破釜沉舟:把饭锅打破,把渡船凿沉。比喻不留退路,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
17.无与伦比:指事物非常完美,没有能与它相比的。
18.老生常谈:老书生经常发表的平凡的议论。比喻被人们听惯了的没有新意的老话。
19.异曲同工:不同的曲调演得同样好。比喻话的说法不一而用意相同,或一件事情的做法不同而都巧妙地达到目的。
20.弹冠相庆:比喻一个人做了官,同伙就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后指坏人得意的样子。
莘莘学子shēnshēn数量众多的样子
扪心自问:【拼音】:mãnxīnzìwân【释义】:摸着胸口,自己问自己怎么样。指自己反省。
不虞之誉:虞,预料。出乎意料的称赞。不能用作“没有想到却受到了不虞之誉”
敬谢不敏:敬,恭敬;谢,推辞;不敏,不聪明,没有才能。指恭敬地表示没有能力或不能接受(表示推辞做某事的客气话)。
忝列门墙tiǎnliâmãnqiáng:忝,表示辱没他人,自己有愧。表示自己愧在师门。
姑妄言之:姑且说说(对于自己不能深信不疑的事情,说给别人时常用此语以示保留)
尸位素餐:尸位,空占职位不做事;素餐,白吃饭。谦称自己未尽职责。
绠短汲深:绠,打水用的绳子;汲,从下往上打水。吊桶的绳子很短,却要从深井里打水。比喻能力微薄,任务重大。
管窥蠡测[guǎnkuīlícâ]:管,竹管;窥,从小孔或缝隙里看;蠡,瓢。从竹管里看天,用瓢来量大海。比喻眼光狭窄,见识浅陋。也作“以管窥天,以蠡测海”
避让贤路:交印辞职,给才德高的人让路。常作老年引退的自谦辞。
虚左以待:虚,空着;左,古时以左位为尊。空着左边的位置等待客人,表示尊敬。也泛指留出位置恭候他人。豆蔻年华:指十三、四岁的少女。2.美轮美奂:形容房屋高大众多。
耳提面命:形容长辈对晚辈教导热心恳切。
青梅竹马:指男女幼年时亲密无间。
休戚相关: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关。
置若罔闻:指不予理睬,放在一边不管,好像没听见一样。
筚路蓝缕:形容创业的艰苦。
汗牛充栋:形容藏书非常多。
耳提面命:形容长辈对晚辈教导热心恳切。
第九类多义成语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1、龙飞凤舞:本来形容气势奔放雄壮,也可形容书法气势舒展活泼,也可形容字迹潦草难辨。
2、左右逢源:本指做学问功夫到家后自然用之不尽,取之不竭,后用它泛指做事得心应手,顺利无碍,有时也用于贬义,讽刺为人圆滑,善于投机。
3、平铺直叙。既可形容说话或写文章平平淡淡,没有起伏,重点不突出,含贬义。也可指说话或写文章时不加修饰,直接地简单地说出自己的意思,含褒义。{形容愤怒的年轻人}.
4、水落石出:水退落下去,石头就显露出来。本写自然现象。后比喻事情的真相得以完全显露出来。
5、东涂西抹:本指妇女涂脂抹粉。后常比喻随意提笔作文、写字或涂画。又喻指作事无规则、无定准。
6、海阔天空:形容大自然的广阔,也比喻想象或说话毫无拘束,漫无边际。7、粗枝大叶:比喻做事不细致.不认真.它的本义是简略概括。
8、肝脑涂地:的引用义是竭尽忠诚.甘愿牺牲.它的本义是形容惨死。
不刊之论: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不为已甚:指对人的责备或责罚要适可而止。
望洋兴叹: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或榜样。
盲人瞎马:比喻盲目行动,后果十分危险。
水清无鱼:比喻过分计较人的小缺点就不能团结人
泥沙俱下:不同人或事物混杂在一起,泥沙俱下只用于人。
信笔涂鸦:形容书法拙劣或胡乱写作,可用于自谦之词。
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
信手拈来:。多指写文章时能自由纯熟的选用词语或应用典故,用不着怎么思考。与司空见惯类似,后不加宾语。率尔成章:形容写文章粗陋草率。
连篇累牍:文词冗长,叙述篇幅得多。
不忍卒读:不忍心读完,形容文章悲惨动人,常误用为文章写得不好。
美轮美奂:形容建筑物高大美观,也形容装饰布置漂亮。
碧海青天:形容女子对爱情坚贞。
趋之若鹜[qūzhīruîwù]:多人争着去追逐不好的事物。
如蚁附膻rúyǐfùshān:追逐不好的事物。同如蝇逐臭。
七月流火:天气渐渐转凉。
不绝如缕:形容声音细微悠长,也形容形势危急。
穿云裂石:穿破云天,震裂石头。形容声音(乐器声或歌声)高亢嘹亮。
首鼠两端:在两者之间犹豫不决,常误用为言行不一致。
不一而足:指同类的事物不只一个而是很多,无法列举齐全。中性词。李代桃僵:指兄弟相助相爱,后比喻互相顶替代人受过。
纵横捭阖[zînghãngbǎihã]:指在政治和外交上,运用手段进行分化或联合。
戎马倥偬rïngmǎkǒngzǒng:戎马:本指战马,借指军事;倥偬:繁忙。形容军务繁忙。
总角之交:指童年时就结交的朋友。
披肝沥胆:比喻朋友之间开诚相见,也比喻极